《张守永先生传》述评

《张守永先生传》述评

一、《张寿镛先生传》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闫瑞[1](2020)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文中指出清廷仿前朝易代修史之传统纂修《明史》。学界目前关于《明史》纂修过程、清前期诸帝与修史的关系、修史人员的建议与成果、史稿之源流考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本文关注《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考察其书写进程,并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对比前后论断之差异,探究清廷的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并透视清初学术与政治的互动。考察《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按照史家论史空间的大小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康熙帝拒绝钦定之名,给史家论断明代历史留下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纂修官汪琬、尤侗、倪灿、毛奇龄、姜宸英、沈珩、王原、潘耒等皆留下序与论赞的成果。第二阶段,康熙帝的谕令对史家的论断产生影响,但裁定综合性史稿的主要负责人万斯同、熊赐履、王鸿绪的序与论赞书写仍有较强的个人色彩。第三阶段,雍正年间,汪由敦、陆奎勋、陶贞一、金门诏、万邦荣等皆撰有部分篇目的序与论赞,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乃是秉持康熙帝之圣意来论断明代历史。第四阶段,乾隆帝以钦定之名对《明史》序与论赞作修改,史权完全服膺于君权。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与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续修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416卷、王鸿绪《明史稿》310卷、钦定《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中的序与论赞作比较研究,可以考知序与论赞书写过程中形成的诸文本间的先后承袭关系、变化,以及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前后差异。在论断明代重大事件方面,序与论赞对明初太祖杀戮功臣、“靖难”、“大礼议”、明亡等重要事件的书写转变最为明显。在论断明代制度损益方面,清廷关于明太祖分封诸王、罢黜宰相的论断也曾发生翻转。在臧否人物方面,序与论赞对明代帝王的评价、褒贬诸臣的尺度都有变化。在论断明代学术与道德方面,围绕儒林的书写、忠义的选择,都曾发生争议。另外,明代宦寺之祸炽烈,《明史》纂修过程中相关序与论赞对于祸乱责任的归属论说曾有变化。纵观清修《明史》,康熙年间,史家见解尚有一定呈现空间,雍、乾年间,只能秉持圣意论史,史家见解溶消于君主择定的书写基调中。清廷专注维护君主权威,对朝臣的评价尺度趋于严格。同时,清廷坚持“明实亡于神宗”之说,突出万历以后的社会危机,以构建明清易代的合理性。另外,清廷尊理学为儒学正统,强调学术与政治相表里,在《明史》序与论赞中突出道德教化。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曹可寒[2](2020)在《《鲒埼亭集》的史源学研究》文中提出《鲒埼亭集》是清代着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全祖望的个人文集。集中有关明清史事及东南文献者过半数,亦涉及到辨析学术源流、探讨史书编纂等许多方面,其中枌榆掌故,旧史所关,无一不有补於文献。论文旨在对该书进行史源学方面的研究考证。史源学由陈垣开创,是一门通过追寻文献的史料来源,进而稽考史实、辨明正误的研究方法,与乾嘉朴学的考证法颇相类似。陈垣曾以该方法批注过《鲒埼亭集》。然或因其非完稿故,《鲒埼亭集批注》一书自被後人整理出版後,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学界关注,且其中内容仍多有可补之处。论文先从该书的内容、特点、价值和不足等方面出发进行了讨论,归纳了前人以史源学研究《鲒埼亭集》的方法与成果,并指出整理本的部分疏漏;其後从五个方面分类讨论了《鲒埼亭集》撰述时所采用的史源;最後,以札记形式对《鲒埼亭集》中诸篇文章进行了史源方面的考证,力图厘清是书史源、辨正)误,并校正今整理本《全祖望集汇校集注》和《鲒埼亭集批注》中的一些疑误之处。

闫现霞[3](2020)在《四库南宋别集提要考校》文中认为《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提要,其中包括各分纂官撰写的分纂稿、抄录於《四库全书》各书之前的书前提要,以及独立成书的《四库全书总目》(後文简称《总目》)等。从最初拟写分纂稿到最後审定《总目》,前後长达二十余年。在此期间,《四库全书》历经抽换、增补和复校,四库提要也相应进行地了反复修改。於是,这些形成於不同编纂阶段和不同版本的提要在文字、内容或体例上产生诸多差异,引发学者的大量关注。以往的四库提要比较研究,多侧重於分纂稿与《总目》,或库本提要与《总目》之间的异同分析,偶有兼论三种及多种提要者,也仅以特定书籍爲研究对象,缺乏针对诸种提要进行的全面整体的比较和研究。基於此,本文限定了四库“南宋别集”这一范围,着力於将诸种提要汇1一编,系统性地检视提要的形成过程,挖掘其中的承袭和变动因素,从而更清楚地认识《总目》的编撰实质及清廷文化政策对纂修者的影响。全文分爲上、下两篇展开论述研究。上篇爲南宋别集提要综论,旨在对四库南宋别集诸提要进行通观认识和整体性比较研究,具体分爲以下两个方面:一、现存南宋别集提要概述。在分析四库南宋别集提要从分纂稿到《总目》间的差异之前,对现存诸种提要的状况及特色加以说明,略知其撰写样貌,有助於更好地了解提要的改动因素。就目前所能掌握的资料显示,除库本提要、《总目》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外,四库着录南宋别集现存分纂稿32篇,《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提要77篇,《武英殿聚珍版书》书前提要和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书前提要各13篇。本文按照《四库全书》的编纂流程及提要形成的大致时间,将全部提要文献划爲分纂提要、汇总提要、刊本提要、书前提要、总目提要五种类型,分别进行介绍。二、南宋别集提要差异举隅。各书之提要,由分纂稿到书前提要再定稿爲《总目》,中间经过增补、删改与润饰,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差异。有些是格式上的差异,有些则是针对提要内容作出的更动改易。本文主要检视提要的四个方面并列举差异:首先是书名、卷数及作者着作方式的着录,具稽检、考核图书之功用。其次是作者生平爵里与事蹟的介绍,藉以知人论世。再次,是图书内容、版本流传的描述与考据,呈现图书大要及流传刊刻的背景。最後是对图书优劣得失的品评,参考前人已有的评论,归结出馆臣的编撰态度。此四部分是构成提要主要元素,亦使得提要继承叙录体之义例,发挥功用。下篇爲考订,主要是对南宋别集提要内容进行逐书评析。本文从《总目》着录的南宋别集中,筛选出一书同时具有诸种提要或多种提要者34家、36种,按照《总目》着录的图书顺序组织安排各提要。每一部书下的提要,由“汇校”、“校记”和“考论”三个部分组成。“汇校”部分摘出提要中有差异的字句,以便比较。“校记”主要是出校一般性的文字差异,同时也指出提要自身的文字)误。“考论”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比较提要文句之间的异同,分析各提要之间的承袭与改动情况;二是比较提要内容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这种排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将同一部书的所有提要集中在一起,便於分析各提要稿之间的相互承继关系,也容易看出之间的差异。而各篇提要按照形成时间的先後排列,则有利於看出提要之间承继、发展、演化的过程。通过考订可以发现,造成提要之间差异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与缮录底本的改换、四库文本的刊削、四库馆臣的擅改、誊录监生的删节以及馆臣的学术观念等有关。综而观之,提要撰写从分纂稿等到库本提要,再至《总目》而成爲定稿,中间经过增补、删改与润饰,使得提要的体例更爲齐备,内容更爲丰富,从而更好地发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

李枫[4](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认为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王倩[5](2019)在《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陶渊明经历代文人的阐释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而对于该符号意义的定型与扩充,元初南方士人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元初南方士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异族统治的耻辱、华夏文明的危机、社会地位的沦丧、生存处境的窘迫,于耻事二姓、严辨夷夏的儒家精神与忠义守节的遗民情怀的影响下交游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而陶渊明也成为这一群体不约而同推崇与效法的对象。他们以前人、时人对《陶渊明集》的整理、抄写、校订、刊刻本,与陶诗选集、苏轼《和陶诗》以及前贤评陶文献为媒介,认识、理解陶渊明,从而对其人其诗进行评价与接受,这主要表现在:对《陶渊明集》的注释、文学创作上的接受(如拟陶诗、和陶诗、题陶画诗、同题集咏以及创作上的“偷语”“偷意”“偷势”)、理性的解读、人格与诗论上的借鉴。而和陶诗作为陶渊明接受的特殊方式,亦受元初南方士人追捧,以至于和陶文人层出不穷。元初南方学陶文人数量众多,和陶、学陶形式多样,全面深刻,掀起了陶渊明接受史的又一高潮,慕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元初南方普泛化的精神取向。元初南方士人从小受理学熏染,普遍重视主观修养的提升,因而强调学陶应先从其人品入手。文人们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与地域性、时代性精神,且陶渊明人格内涵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存在着,以至于对陶渊明人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很多共性之处,这主要集中在“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任真自得的闲适心境”“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上。这样一来对陶渊明其人的推崇便成为了元初南方士人的一种风气,因此陶渊明真正参与士人时代精神建构。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经历遭际、文化思想等存在差异,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与接受也有出入,因此个性特征不容忽视。如方回将渊明躬耕归隐、固穷守节品质同躲避朝廷内乱的意图相连,对前贤关于陶渊明忠义精神、桃源理想的讨论进行更正,此外在评价“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时提出“自形役自身”“心即境”的创见,并由此反思自身失节行径与宽慰沉重内心。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人品的目的在于欲借渊明品质正社会风气并构建时代精神标准与典范人格,欲借渊明忠义精神强化对故国社稷的忠诚、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华夏文明与儒家文化的扞卫。可是,他们于动乱时局、思想渊源、社会风气、人生观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与陶渊明人格相左的现实人格,即“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谋身求名的重利思想”“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这制约他们真正获得渊明思想精髓。因此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程度并不高。元初南方士人因仰慕陶渊明人格,进而好其诗歌,自然接受其审美思想。因所面临的诗坛现状与文学使命趋同,加之往来酬唱互动,元初南方士人的美学趣味相契合,从而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风韵之美”两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从诗学思想与和陶诗等诗歌创作中加以吸收。他们对陶渊明诗品的普遍推崇,使得“平淡有味”诗品成为元初南方的审美风尚,这意味着陶渊明真正参与了南方士人诗学的建构。此外,个性解读亦不容忽视,如刘将孙从诗歌发展史与晋人风度的角度解读渊明自然诗品、将渊明冲寂诗风归结为“养气”、借《停云》诗阐发陶诗好比兴寄托而言近旨远的美学特征,并由此提出“天趣说”“清气说”。这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价值。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诗品的直接意图在于个人诗歌审美理想与创作的更正与完善,但根本目的在于看清元初诗坛弊病后欲为其寻找突破口,即:起五言古诗之衰,纠律诗现时之弊。这使得陶渊明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进一步证实与巩固了陶诗在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然而,由于未学得陶渊明精神胸腑以及元初诗坛弊病的复杂性,元初南方士人非仅守陶诗一家而是转益多师,从而形成与陶渊明诗品相左的诗学思想,如诗史精神、崇尚雅正、讲求诗法,这必然对阻碍对陶诗的接受。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踵武前贤,承旧出新,继往开来,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首先,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总结性,即继承元前接受成果,从而贯通陶渊明接受史。其次,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具有突破性,从受众而言,慕陶、学陶已成为一种文学风气;从接受方式而言,除致力于和陶诗与田园诗的创作外,还开创了具有时代性的习陶方式,如同题集咏与题陶画诗;从接受内容而言,对于前代士人轻视或忽略的陶渊明人品与诗品亦作有充分阐释与效法,从而真正实现陶渊明接受的全面性;同时元初南方士人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真正落实到心灵、行为与诗论、创作上,并形成一股时代潮流,从而从实践上真正发挥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真正证实与巩固了陶渊明的典型地位。此外,元初南方士人熔铸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人格对陶渊明进行重构,将其忠义气节延伸至对民族气节与华夏文明、儒家文化的坚守,从而进一步将陶诗的地位与价值推向更高境界。最后,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影响性,对于元中后期、明清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切入点、接受重点、观点形成、接受意图与人格精神与诗学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陈振林[6](2018)在《“孤岛”时期文献保存同志会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日本侵略者接连发动的对华战争,使近代中国社会公私藏书事业遭受莫大损失。自1931年东北沦陷至1945年抗战胜利,战火侵袭并蔓延中国长达十四年之久,日军兵燹所至,公然大规模侵夺和破坏图书文献,中华文化典籍因是遭遇空前劫难,蒙受巨大损失。这不仅是中国近代藏书史上的厄运,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灾难。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日军侵略势力由淞沪而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战火迅速蔓延至整个东南国域,拥有数百年人文渊薮的江南藏书面临毁失侵夺之虞,且有大量民族文化典籍流散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古旧书肆中。而在近代上海日渐成熟的都市文化空间中,书籍与知识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耳闻目睹文献典籍遭遇毁失侵夺惨状,沪上从事文化工作和关心文献存亡的知识人士如郑振铎、张元济、张寿镛、何炳松、张凤举等联名吁请国家和政府抢救沦陷区图书,以图救护国家文献,保存民族文化,沪上“文献保存同志会”由是成立。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国立中央图书馆及沪上知识人等的协力合作下,文献保存同志会在1940年1月至1941年12月间秘密搜救保存了善本古籍4864部,48000多册。本文即以“文献保存同志会”为研究对象,试对这一组织成立之背景原委、规划运作、活动业绩及相关史事人情作具体考述与分析,并期以将其置于抗战大时代中文化界的“抗战建国”运动之中而予以妥善地评述。故而,依据相关史料,文章大体勒为四部分展开论述,一是以“八一三”事变前后上海文化生态的变化来论述战时文献之厄,也可谓时代背景之呈现;二是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成立与相关组织规划;三是论述文献保存同志会救书工作的开展与成绩的展现;最后一部分则尝试着分析时局背景下的文献保存活动如何处理人书关系、利益抉择以及内心情感的纠合紧张等。而在述论过程中,本文亦大致有两条线可循:一是阐述“文献保存同志会”的基本史事经过;二是探讨知识人在“孤岛”时局下保存国家文化的使命与精神。两条线交相融合,共同推进。总之,在笔者看来,文献保存同志会及其同仁在战火兵燹之中救典存书,在民族存亡之际不忘史籍,保存文献之后乃是保存国家文化,保存民族历史。在“孤岛”困境之中,为国家存书,为文化续命,彰显的正是“护书存史”之大义。

齐晓芳[7](2018)在《论程敏政的史学成就》文中认为程敏政是活跃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一位大家,其事迹详载《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文苑传》及《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文苑传》。程敏政着作颇丰,在史学、理学及文学诸均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本文主要以程敏政《宋遗民录》、《宋纪受终考》与《新安文献志》三部史着为中心,分别对其展开深入考察。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内容是介绍本文选题缘起及学界相关研究情况。第二部分全面论述程敏政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家世生平,由此把握程氏学术活动的渊源,以及其编撰三部史书的缘由。第三部分对《宋遗民录》展开探究,探究程敏政编撰此书的目的,其间通过对宋遗民事迹及其诗文的归类和分析,揭示该书的价值所在。第四部分通过对程敏政《宋纪受终考》编纂原因、内容编排的梳理,以探究程氏编纂此书的意图及对后世的意义。第五部分以《新安文献志》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巨着的内容与价值,展现程敏政对徽州地方史编修的贡献。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从程敏政三部史学着作出发,一方面探究程敏政本人对于宋代史实的整理、编撰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对程敏政所处时代的分析,结合明代政治格局的变动,以窥探明代中前期对宋代史实的编修和对徽州地方史志的贡献。

张东亚[8](2017)在《从士子精神到民国大学校长精神源生内核与时代演变》文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士”的演变是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在传统社会的不同时期,因为社会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士子阶层先后经历了先秦的形成和崛起、两汉魏晋的转变与固化以及唐宋的扩展和厘定等不同演变,终于在清末民初的近代社会转型中再次分化。在此期间,士子的社会角色亦由游士变儒生、从儒生再成士大夫。然后回归士人身份,最后在古代史后期成为士绅。同时,伴随传统士子扮演社会角色的变化,士子阶层的文化精神发生了从“士志于道”到“崇儒尚德”、再到“道法自然”、而后升华到“以天下为己任”的演化。最后,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子阶层展现了“自强不息”的行为特质。透过这些纷繁多姿的外像,我们看到尽管士子的社会角色不断变换,但士子阶层始终坚持在师生相传的承继下开展终身性的学问研习;我们同样看到无论不同时期的士子阶层文化精神怎样不同,士子阶层着眼大群的人伦关怀是以一贯之的。进入近代社会,伴随由战争失败而引起的新式商业兴起和社会结构变化,传统知识阶层(士子阶层)在近代教育体系适应社会需要的进程中逐渐转变为多元职业工作者。其中,由传统知识阶层直接转化而成为的或接受新式教育而成为的新时代知识人成为传统知识阶层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的直接继承者。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制度经过清末学堂化带来的教育体制、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革以及民国初期教育机构学校化伴随的现代大学理念和管理方式的确立而基本实现其现代化。在传统知识阶层进入高等教育界和现代大学的成批建立的背景下,一个个支撑新大学生成的校长,逐渐成为具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个体,在群体的视角下,即是大学校长群体。正是这一批具有旧时代遗民特质和新时代开拓精神的民国大学校长为中国大学的现代化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亦由此展现了令当代人不断回念却又难以重拾的精神风貌。在民国大学校长执掌学校的过程中,他们以发于本能的情感、具有影响力的言论、强有力的实践和不畏艰难的坚守,呈现了以民族和文化的复兴为目的的“爱国精神”;他们以对传统知识阶层尚学、笃学学风的承继和对西方大学高深学问理念的借鉴,发见并践行了以“高深学问”大学观、“诚笃治学”教师聘任准则和对学生“忠行厚学”期待为内涵的“笃学精神”;他们以多育并举而完满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和成就学生生命价值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的教导彰显了他们对待学生的“厚生”理念;他们以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热情、对校长职责的扎实推动和对自身工作的长期坚守,构建了秉承文化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的“敬业精神”。在西学东渐、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民国大学校长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坚持教育救国道路,致力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实有一种宗教般的精神。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新中国的成立而终结,历时百余年。其间历经各种社会冲突、思想潮流和文化变迁,极其复杂。在涉及整个社会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近代知识阶层中的大多数旗帜鲜明地选择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在近代知识阶层中,有这么一批大学校长,他们以建立现代的中国大学为目标,以极其卓越的精神奠基了现代大学的制度基础。民国大学校长致力于完成高等教育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努力是中国近代社会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一部分,充分展现大学校长们从传统到现代的精神关怀。这份以人伦关怀为精神来源、以自强不息为行为特质、以从传统到现代为时代任务的精神关怀再次呈现了中国传统知识阶层那份源远流长而又坚定不移的文化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刘孝文,布莉华,孙晓东[9](2016)在《张乃熊适园藏书归公过程及意义——论书信的文献价值与利用》文中指出抗战时期,张乃熊适园藏书被代表中央图书馆搜藏古籍的文献保存同志会成功收购,在收购张氏藏书过程中,当事者郑振铎与张寿镛、蒋复璁等人之间有频繁的书信往来,本文以这些书信及相关史料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收购张氏适园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回顾,对成功收购适园藏书的因素进行了深度剖析,并评述了其重要意义与影响。通过本研究过程中对书信内容的挖掘和利用,对书信所具有的特殊文献价值和功能有了深刻的理解。

赵文婷[10](2015)在《国图藏善本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文学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唐人别集序跋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对唐人别集序跋的研究可分为唐人别集序跋整理及唐人别集序跋研究。本文以国图藏善本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整理为基础,重点研究其文学和文献学价值。唐人别集序跋迄今尚无全面系统的整理。因此,本文第一章即对初盛唐文人别集,以及别集序跋相关整理成果进行叙述。此外,对笔者整理国图藏善本唐人别集序跋的思路和方法予以说明。第二章探究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学价值。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体学价值。作为文体的一种,别集序跋本身便具有文学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历代序跋文亦各具特色,从中可归纳出序跋的文体变迁。二是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学批评史价值。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其一,这些序跋文本身便蕴含有对作家作品的批评,可补文学批评史之缺;其二,部分序跋文反映了其时的文学批评观念。三是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所蕴含的文学史价值。序跋文中的论述多可见出作序跋者的文学史观,作序跋者的多寡反映了历代对初盛唐文人别集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第三章研究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献学价值。唐人别集序跋具有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多方面的文献学价值。序跋往往记载文集版本流传演变,版本的真伪优劣高下等信息。此外,还记录了藏书家的收藏过程,藏书家对文集的考证、校勘、辨伪等内容。本章主要通过系列个案,逐一分析序跋的文献学价值。

二、《张寿镛先生传》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寿镛先生传》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基本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明史》纂修及修订过程的研究
        (二) 关于清初诸帝与《明史》纂修之关系的研究
        (三) 关于《明史》纂修人员的研究
        (四) 关于《明史》诸稿源流考订的研究
        (五) 关于《明史》部分序与论赞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与框架
第一章 《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
    一、 首次进呈史稿御览前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未有回应的御制论断之请
        (二) 纂修官分班阄派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三) 总裁官分任专阅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1. 总裁官分任专阅时间考
        2. 总裁官分任专阅成果中的序与论赞
        3. 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与陈廷敬分任专阅之关系
        (四) 徐元文等首次进呈史稿并恭请御制论断
    二、 康熙年间监修官、总裁官裁定史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万斯同协助监修官、总裁官审定序与论赞
        1. 万斯同在馆修史之成果
        2. 《明史列传稿》267卷与《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序与论赞
        (二) 熊赐履删改润色叙与论赞
        (三) 王鸿绪重撰序、废去论赞
    三、 雍正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是否添加论赞的讨论
        (二) 纂修官修订序、增补论赞
    四、 乾隆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乾隆帝御览武英殿本《明史》序与论赞
        (二) 乾隆帝钦定四库本《明史》序与论赞
    小结
第二章 《明史》序与论赞书写的指导思想
    一、 史馆内序与论赞的书写原则
        (一) 严谨考据,据实直书
        (二) 勿主一说,持论允平
        (三) 避免门户之见
    二、 诸帝的修史要求
        (一) 康熙帝:称美帝王,肯定明代流风善政
        1. 二十六年,康熙帝指示修史人员不得徒肆议论
        2. 三十一年,康熙帝再次指责议论失平,修史人员恭请御制论赞
        3. 三十六年,康熙帝敕谕有关明代历史之系统性看法
        4. 四十三年,康熙帝再斥修史人员任意妄作,坚辞御制定论
        (二) 雍正帝:符合圣意的官方记载才是信史
        (三) 乾隆帝:史书须经帝王亲阅鉴定
    小结
第三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重大事件的议论
    一、 关于明太祖诛戮功臣的议论
        (一) 修史之初关于太祖诛戮功臣的公论
        (二) 潘耒、万斯同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三) 熊赐履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四) 殿本《明史》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二、 关于“靖难”的议论
        (一) 潘耒的“靖难”评价
        (二) 万斯同、熊赐履“靖难”评说之微调
        (三) 王鸿绪“靖难”评论之变化
        (四) 杨椿对王鸿绪的诘难
        (五) 康熙、乾隆二帝的“靖难”书写基调
        1. 康熙帝称美明朝诸帝的修史基调与殿本《明史》的“靖难”评价
        2. 乾隆帝的“靖难”评说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三、 关于“大礼议”的议论
        (一) 万斯同的“大礼议”评价
        1. 万斯同私人文集中的“大礼议”评说
        2. 《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大礼议”评价
        (二) 熊赐履的“大礼议”评价
        (三) 殿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四) 四库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四、 关于亡国的议论
        (一) 清初史家关于亡国的众说纷纭
        (二) 康熙帝“明亡于神宗”认识的形成
        (三) 殿本《明史》中“明亡于神宗(万历)”说的贯彻
    小结
第四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制度损益的议论
    一、 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一) 万言《诸王世表叙》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二) 熊赐履进呈稿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三)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四) 雍正、乾隆二帝逆转《明史》关于分封的议论
        1. 雍正帝对分封的彻底否定与殿本《明史》对分封的议论
        2. 乾隆帝与四库本《明史》对分封的彻底否定
    二、 关于罢黜宰相之得与失的议论
        (一) 修史初期多论明太祖废相之失
        (二)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对废相得失的搁置
        (三) 乾隆帝否定“天下治乱系宰相”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小结
第五章 《明史》序与论赞臧否人物的标准
    一、 对明代君主的评论
        (一) 熊赐履对明代君主的称美与诘责
        (二) 殿本《明史》秉持康熙帝之修史基调
        (三) 四库本论赞对君主乾纲独断的强调
    二、 褒贬诸臣的尺度
        (一) 名节功业孰为重
        (二) 进取是否为正途
        (三) 学问是否醇正
        (四) 得君柄政是否合宜
    小结
第六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学术与道德的议论
    一、 关于“儒林”的议论
        (一) 由《理学传》设想到总归《儒林传》的决定
        (二) 熊赐履对明代儒林的宽泛概论
        (三) 王鸿绪以学派脉络分卷论述明代儒林
        (四) 陆陇其入祀与殿本《儒林传》浓厚的政治教化
    二、 关于忠义的议论
        (一) 清初廷臣褒奖忠义之请
        (二) 修史之初史家的忠义之论
        (三) 熊赐履的“忠义”观
        (四) 王鸿绪史稿至殿本《明史》的明代“忠义”
    三、 关于宦寺之祸的议论
        (一) 宦寺之祸在于君主之任人唯亲
        (二) 宦寺之祸在于党人之附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鲒埼亭集》的史源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史源学研究现状
        一、史源学研究的提出与发展概况
        二、史源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介绍
    第二节 全祖望《鲒埼亭集》研究概况
        一、全祖望与《鲒埼亭集》
        二、有关《鲒埼亭集》的研究论文与专着
        三、《鲒埼亭集》的版本及整理状况
第一章 《鲒埼亭集批注》研究
    第一节 《鲒埼亭集批注》的内容与体例
    第二节 《鲒埼亭集批注》的特点与价值
        一、类型多样,手段丰富
        二、广涉群书,旁徵博引
        三、用语精炼,言简意赅
        四、不够全面,尚有可补
        五、目前利用程度不足
第二章 《鲒埼亭集》史源分析
    一、通家子弟,耆老传闻
    二、交游酬唱,亲身相处
    三、访求遗集,遍抄藏书
    四、前人所作碑诔传状
    五、史乘谱牒,地志金石
第三章 《鲒埼亭集》史源丛考
结语
附录A:《〈鲒埼亭集批注〉条目分类简表》
附录B:《钱肃乐碑铭所录诸疏与史源对比表》
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四库南宋别集提要考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问题
    四、研究对象与范围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篇 四库南宋别集提要综论
    一、现存四库南宋别集提要概述
        (一)分纂提要
        (二)汇总提要
        (三)刊本提要
        (四)书前提要
        (五)总目提要
    二、四库南宋别集提要差异举隅
        (一)书名、卷数着录之改易
        (二)作者生平介绍之详略
        (三)版本、内容考述之差别
        (四)图书、诗文品评之分歧
下篇 四库南宋别集提要考订
    凡例
    宋宗泽撰《宗忠简集》八卷
    宋许景衡撰《横塘集》二十卷
    宋洪炎撰《西渡集》二卷《补遗》一卷
    宋李光撰《庄简集》十八卷
    宋潘良贵撰《默成文集》
    宋朱松撰《韦斋集》十二卷附《玉澜集》一卷
    宋孙觌撰《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
    宋孙觌撰《内简尺牍》十卷
    宋吴可撰《藏海居士集》二卷
    宋尹焞撰《和靖集》八卷
    宋王苹撰《王着作集》八卷
    宋陈东撰《少阳集》五卷《附录一卷》
    宋仲并撰《浮山集》十卷
    宋汪应辰撰《文定集》二十四卷
    宋张孝祥撰《于湖集》四十卷
    宋许及之撰《涉斋集》十八卷
    宋周孚撰《蠧斋铅刀编》三十二卷
    宋王质撰《雪山集》十六卷
    宋彭龟年撰《止堂集》二十卷
    宋洪迈撰《野处类藁》二卷
    宋洪适撰《盘洲文集》八十卷《附录》一卷
    宋陆游撰《渭南文集》五十卷《逸藳》二卷
    宋杨冠卿撰《客亭类稿》十四卷
    宋姜特立撰《梅山续稾》十八卷
    宋高翥撰《菊礀集》一卷
    宋刘过撰《龙洲集》十四卷
    宋魏了翁撰《鹤山全集》一百九卷
    宋郑清之撰《安晚堂集》七卷
    宋汪莘撰《方壶存稿》四卷
    宋方大琮撰《铁庵集》三十七卷
    不着撰人名氏《壶山四六》一卷
    宋戴昺撰《东野农歌集》五卷
    宋詹初撰《寒松阁集》三卷
    宋刘克庄撰《後村集》五十卷
    宋刘黻撰《蒙川遗稿》四卷
    宋林希逸撰《竹溪鬳斋十一藁续集》三十卷
余论:《总目》南宋文学之断限与分期
附录一:文澜阁四库南宋别集遗存概况表
附录二:《荟要总目》《总目》着录南宋别集来源一览表
参考文献
後记
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4)《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历史学方法
【凡例】
《辽海书徵》小引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结语
参考文献
後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5)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概况
    第一节 接受环境与接受者
        一、接受环境
        二、接受者
    第二节 接受媒介与接受体现
        一、接受媒介
        二、接受体现
    第三节 接受的特殊形式:和陶文人与和陶诗
        一、和陶诗现仍存的文人
        二、和陶诗现已佚的文人
第二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
        二、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
        三、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
        四、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
        五、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方回为例
        一、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二、踵武更须追渊明,心闲安乐志更坚
    第三节 接受的文化意图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
        二、谋生求名的重利思想
        三、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
        四、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
第三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平淡自然
        二、风韵之美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刘将孙为例
        一、其言明且清,飘萧欲通灵
        二、渊明诗冲寂,养气超尘俗
        三、停云思亲友,志见于言外
    第三节 接受的诗学意图
        一、起五言古诗之衰
        二、纠律诗现时之弊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转益多师
        二、诗史精神
        三、崇尚雅正
        四、讲求诗法
第四章 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元前陶渊明接受概述
        一、酝酿期:东晋南北朝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
        三、成熟期:宋代
    第二节 元初南方士人的总结、突破与重构
    第三节 对元中后期及明清陶渊明接受的影响
征引与参考文献
附录 元初南方士人和陶诗辑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孤岛”时期文献保存同志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有关抗战时期文献图书受厄情况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 有关“孤岛”时期文献保存活动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 有关“文献保存同志会”史事与人事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四) 前人研究之遗留空间及本文拟推进方向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八·一三”前后上海的文化生态
    第一节 书籍与知识人合成的都市文化空间
        一、书刊的繁荣与公私藏书的发展
        二、沪上知识人的几个面相:文人、编辑、出版商
    第二节 “孤岛”的形成与沪上文化空间的缩小
        一、激变:战火集于沪上
        二、书刊媒介的大量停办与知识人的西迁
    第三节 兵燹卒致文献之厄
        一、东南文献典籍的大量散失
        二、战时各方势力对于文献图书的争夺
第二章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成立与规划
    第一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缘起与组建
        一、郑振铎等沪上文化名人之吁请
        二、国民政府之重视
        三、蒋复璁赴沪
    第二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组织人员构成
        一、国立中央图书馆与文献保存同志会
        二、沪上文献保存同志会之主体成员
        三、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相关人物
    第三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组织活动规划
        一、宗旨及活动细则
        二、活动经费及组织分工
第三章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文献保存活动考察
    第一节 文献保存活动之开展
        一、文献搜救之范围与目标
        二、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书及其内容
    第二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文献保存业绩
        一、郑振铎与《玄览堂丛书》
        二、文献保存同志会所收文献之转运流存
第四章 “孤岛”文献保存活动中的史事与人情
    第一节 化私为公:同志会对嘉业堂与适园藏书之收购
        一、刘氏嘉业堂与张氏适园之家藏概况
        二、文献保存同志会对于嘉业堂与适园藏书之收购经过
        三、嘉业堂藏书与适园藏书之归公意义辨析
    第二节 因缘利益:知识人的处境与抉择
        一、文献保存活动过程中的公私交谊
        二、战乱中藏书家的生存困境与利益抉择
结语:斯文之幸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论程敏政的史学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明中期的时代背景与程氏家世生平
    第一节 明代中期的时代背景
        一、明代学者对宋代史实编撰的热衷
        二、传统理学思想下的明代学术
        三、《续资治通鉴纲目》的编修
    第二节 程敏政家世生平及其着述
        一、家世生平
        二、着述情况
第二章 《宋遗民录》的编纂与价值
    第一节 《宋遗民录》的编纂目的与方式
        一、编纂目的
        二、编排方式
    第二节 《宋遗民录》的内容分析
        一、《宋遗民录》所录传记的作者
        二、《宋遗民录》所载录的遗民及其事迹
        三、《宋遗民录》所反映的“正统”观念
    第三节 《宋遗民录》的价值
        一、明人对南宋亡国的反思
        二、与《宋史》中相关传纪的比较
第三章 《宋纪受终考》的编纂与价值
    第一节 《宋纪受终考》的编纂
        一、编纂原委
        二、取材与编排方式
    第二节 内容构成与价值
        一、《宋纪受终考》的内容构成
        二、《宋纪受终考》的价值
第四章 《新安文献志》的辑撰与价值
    第一节 《新安文献志》的辑撰
        一、《新安文献志》的辑撰目的
        二、《新安文献志》的编排体例及特点
        三、《新安文献志》的取材与版本
    第二节 《新安文献志》内容分析
        一、彰显朱子之学
        二、诵法先贤,教化世人
        三、展现本地景观
    第三节 《新安文献志》的价值与不足
        一、《新安文献志》的价值
        二、《新安文献志》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从士子精神到民国大学校长精神源生内核与时代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个人兴趣
        二、思考中的困惑
        三、大学校长研究的重要性
    二、文献综述
        一、民国大学校长研究
        二、校长群体研究
    三、术语简介
        一、“士志于道”
        二、“崇儒尚德”
        三、“道法自然”
        四、“人伦关怀”
        五、“从传统到现代”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 士子阶层演变及其精神特征
    第一节 士子阶层演变
        一、先秦:士子阶层的形成与崛起
        二、两汉与魏晋:士子阶层的转变与固化
        三、唐宋:士子阶层的扩展与厘定
        四、清末民初:士子阶层的转型与再生
    第二节 士子文化精神演化
        一、先秦:士志于道
        二、两汉:崇儒尚德
        三、魏晋:道法自然
        四、宋代:以天下为己任
        五、近代:自强不息
    第三节 士子的阶层特点和精神特征
        一、士子阶层特点
        二、士子精神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的士子、大学、大学校长
    第一节 近代知识阶层的生成
        一、近代化中的士绅入商
        二、涌入新学堂[]
        三、新知识阶层[]生成
    第二节 书院、学堂、大学
        一、从书院到学堂
        二、从学堂到大学
    第三节 新大学的校长们
        一、知识阶层从事教育事业
        二、民国大学的发展与概况(1912-1945)
        三、民国大学校长统计
        四、民国大学校长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大学校长精神
    引言 从教育救国谈起
    第一节 民国大学校长的爱国精神
        一、民国大学校长爱国精神源起
        二、民国大学校长爱国精神之内涵
        三、大学校长爱国精神——校长马相伯和校长罗家伦的个案分析
    第二节 民国大学校长的笃学精神
        一、“笃学”的意涵与传统
        二、民国大学校长笃学精神内涵
        三、大学校长笃学精神的个案探微——校长唐文治和校长竺可桢
    第三节 民国大学校长的厚生精神
        一、厚生精神的缘起与内涵
        二、民国大学校长的厚生精神
        三、民国大学校长厚生精神的代表者——李登辉校长和陈裕光校长
    第四节 民国大学校长的敬业精神
        一、“敬业”与敬业精神
        二、民国大学校长敬业精神
        三、民国大学校长敬业精神——以校长张寿镛和校长张伯苓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大学校长的精神关怀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引论
    第二节 现代化——近代知识阶层的选择
    第三节 建设现代大学——民国大学校长精神的展示
    第四节 从传统到现代——民国大学校长精神的追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张乃熊适园藏书归公过程及意义——论书信的文献价值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乃熊适园藏书归公的过程描述
    ( 一) 适园藏书收购的三个阶段
        1.关注筹备阶段,1940年4月至1941年4月底
        2.接触商讨阶段,1941年5月至1941年10月底
        3. 验收编目阶段,1941 年11 月初至12 月初
    ( 二) 适园藏书收购的两条线索
        1.价格线索
        2.内容线索
二、张乃熊适园藏书成功归公的深度剖析
    ( 一) 适园藏书出售的背景与动因: 不得不售
    ( 二) 适园藏书成功售予同志会的有利因素分析: 售予同志会的必然性
        1.从张乃熊角度分析
        2.从同志会角度分析
        3.从中间人角度分析
三、适园藏书归公的历史意义
    ( 一) 适园藏书得到完美归宿
    ( 二) 丰富了同志会收藏之善本
    ( 三) 为同志会画上圆满句号
四、从适园藏书归公事件看书信的文献特点与价值
    ( 一) 书信文献的特点
        1.原始性
        2.真实性
        3.稀缺性
    ( 二) 书信的文献价值与利用
        1.书信的历史资料价值
        2.书信的学术资料价值
        3.书信的传记资料价值

(10)国图藏善本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整理
    第一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
        一、唐代文人别集总量
        二、现存初盛唐文人别集
    第二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整理成果
        一、序跋综录
        二、别集整理本附录之序跋
        三、古籍题跋专着所录
    第三节 笔者的整理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学价值
    第一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体学价值
        一、唐人所作初盛唐文人别集序的文体特征
        二、后世所作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体特征及变迁
    第二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学批评史价值
        一、对作家的评价可补文学批评史之缺
        二、反映文学批评观念
    第三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学史价值
        一、别集序跋中的文学史观
        二、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学传播价值
        三、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学接受价值
第三章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文献学价值
    第一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目录学价值
    第二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版本学价值
        一、利用序跋鉴定别集版本
        二、利用序跋梳理版本源流
    第三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校勘学价值
        一、序跋对校勘过程的反映
        二、序跋对校勘方法的反映
    第四节 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的辨伪、辑佚、注释价值
        一、辨伪价值
        二、辑佚价值
        三、注释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图藏善本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一览表
附录二:图影
后记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四、《张寿镛先生传》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D]. 闫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鲒埼亭集》的史源学研究[D]. 曹可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四库南宋别集提要考校[D]. 闫现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4]《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D]. 王倩. 西南大学, 2019(06)
  • [6]“孤岛”时期文献保存同志会研究[D]. 陈振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论程敏政的史学成就[D]. 齐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从士子精神到民国大学校长精神源生内核与时代演变[D]. 张东亚.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张乃熊适园藏书归公过程及意义——论书信的文献价值与利用[J]. 刘孝文,布莉华,孙晓东.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 [10]国图藏善本初盛唐文人别集序跋研究[D]. 赵文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张守永先生传》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