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后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

全反射后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

一、线偏振光经全反射后的偏振状态(论文文献综述)

周森[1](2021)在《基于共线光外差的微位移测量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位移测量技术已经被应用在了各个领域,微位移测量主要包括两种测量方式,一种是接触式测量,另一种是非接触式测量。其中非接触式测量以其不存在接触力且有着测量范围广、速度快、量程大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微位移测量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光电位置传感器(PSD)作为非接触式测量的优秀器件和光外差测量技术作为非接触式测量优越的测量方法在非接触式测量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本文在对PSD的发展、结构和测量原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PSD微位移测量系统。本文设计并制作了PSD后续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对运算放大电路模块、A/D转换电路模块、单片机电路模块以及液晶显示电路模块进行了器件的选型和电路设计,之后设计了系统的采集处理程序。其次,本文深入研究了激光外差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在传统的单声光调制器光外差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双声光调制器共线光外差测量系统。介绍了改进的共线光外差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并选取了该系统各个光学元件。针对共线光外差测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波片位相延迟测量的新方法。最后,搭建了共线光外差测量系统,验证了波片位相延迟测量的新方法,并分析了实验结果,提出了该系统应用于对波片光轴的寻找的可能。测试了PSD微位移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组建了基于共线光外差的微位移测量系统,测量了古斯-汉欣位移。

徐利平[2](2021)在《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研究》文中认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光学传感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免标记、无损伤、实时检测等优点,在生物医学、化学、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来说,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主要包括强度调制、角度调制、波长调制和相位调制四种方式。由于实际应用中噪声的存在,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会导致现有的SPR传感技术呈现不同的分辨率,且受SPR经典调制方法的限制,其灵敏度、分辨率很难再有提升的空间,还会使得成本以及系统复杂性进一步增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状况以及生活环境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探索基于新原理的SPR传感方法和技术,突破现有SPR传感器的局限性,来扩展其实际应用范围,如较低浓度的痕量检测,甚至可达到少数或者单分子量级的探测水平;拥有较大的动态范围;不仅能测试物质的折射率,还可区分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同时在实现以上提及条件时,若其制造成本低廉、便携以及操作简易,允许相较于目前更大的加工宽容度,则可极大地促进SPR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论文将量子弱测量理论引入到SPR传感技术中,利用量子弱测量技术抑制噪声的同时可放大所需信号的独特优势,使SPR传感器的分辨率、动态范围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区分手性分子。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不像传统SPR传感技术对金属膜厚度以及噪声敏感,采用强度调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制造成本,同时简易了操作,因此本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将SPR传感技术与量子弱测量原理相结合,再根据几种典型的物质:离子化合物、非手性分子以及手性分子,提出了几种新型的SPR传感方式,并在理论和实验上都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首先提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线偏振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器,其中将线偏振光作为前选择态采用强度调制来监测离子化合物(氯化钠)、非手性分子(酒精)折射率的变化。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测出9.8×10-7RIU的折射率变化量,动态范围为10-7~10-5RIU,分辨率比常用的强度调制型SPR传感器性能提高102倍。同时,该装置可以通过CCD相机清晰定量地观测到光子自旋霍尔现象。在理论和实验上验证了随着折射率的增加,光子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的相互作用逐渐减弱,最终这种相互作用变得极其微弱,以至于不再能分辨光子自旋霍尔效应。该系统配置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相较于复杂的相位调制型SPR传感器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2)在实现了对离子化合物、非手性分子折射率的高精度检测之后,又进一步设计和构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椭圆偏振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器,将椭圆偏振光作为前选择态采用强度调制来监测手性分子(葡萄糖、果糖、L-脯氨酸、D-脯氨酸)折射率的变化。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读出折射率变化量1.13×10-6RIU,分辨率与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的量子弱测量技术相比提高一个数量级。而通常SPR传感器在金膜修饰的情况下只能测试不具备旋光性的溶液。该系统配置简单,与目前最灵敏的基于相位调制型的SPR传感器相比,操作更简单。为进一步在水溶液中检测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3)因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根据量子弱测量技术自身特性,设计和构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旋光性传感器,手性分子改变前选线偏振态,可用来测量手性分子(葡萄糖、果糖、L-脯氨酸、D-脯氨酸)的旋光角以及识别手性分子。利用该系统测量的旋光角变化量低至2.73×10-4rad,系统分辨率比使用强度调制量子弱测量系统获得的分辨率高一个数量级。通过测量输出光强随手性分子旋光角的变化,可根据强度确定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本文所提出的传感器不仅丰富了手性传感器的种类,而且填补了传统SPR传感器不能直接检测手性分子的空白。该方法对手性分子的检测具有实时监测和高分辨率的独特优势,同时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综上,精密手性分子检测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前途广阔的测量方法,可用于多种生命科学领域,如药物合成、药物分析、立体化学、食品添加剂安全检查等以及其他涉及手性分子的重要应用领域。(4)基于上述研究设计的折射率及旋光角传感器,通过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和集成,搭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参数测量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折射率和旋光角。该系统折射率分辨率比之前采用光强调制量子弱测量系统高三个数量级;利用该系统测量的旋光角分辨率比传统测量方法高一个数量级。该系统还可以通过强度与分子取向的关系来识别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同时,该传感器实现了简单的线性光路操作,稳定性高,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实现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多参数测量应用,也丰富了量子弱测量传感器的类型。

孙闯[3](2021)在《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航天航天、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精密基准计量和几何量的精密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众多领域内常要求同时监测工件、零部件和目标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姿态,以保证加工精度、安装精度和检测精度等,传统单自由度角度或位移测量效率较低,已经无法满足快速、高精度、多自由度同时测量的需求。因此,多自由度同时测量方法研究以及研制相应仪器设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传统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基因测序精密步进工件台的多自由度测量需求为应用背景,对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易于集成多自由度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出两种多自由度同时测量方法,并搭建了相应的测量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本学位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有:1.提出一种基于自准直的三自由度测量方法,可以实现俯仰角、偏摆角和滚转角同时测量,分析了各自由度测量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所提的测量原理进行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研制了基于自准直的三自由度同时测量样机。分析了系统测量分辨率以及测量范围,并介绍了分划板十字丝的图像处理方法。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样机的性能进行评估,与工业经纬仪相比,在±600"的测量范围内,俯仰角标准差为2.72";偏摆角标准差为2.36";滚转角标准差为 13.28 "。2.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分光的五自由度测量方法,可以实现俯仰角、偏摆角、滚转角、水平和垂直平移同时测量,与激光准直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同时提高滚转角和水平平移的分辨率,分析了各自由度测量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分辨率以及测量范围,介绍了激光光斑的图像处理方法,并分析了系统误差;搭建了相应的光学装置,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经纬仪相比,俯仰角和偏摆角标准差分别为1.21"和1.74";与光电自准直仪相比,滚转角标准差为1.96";与RLE激光尺相比,水平和垂直平移标准差分别为2.83μm和3.18μm。3.对多自由度测量系统进行误差分析与补偿。对系统光线漂移问题,采用共光路实时测量和补偿的方法,实验验证了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光学元件的制造与安装误差对各自由度测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多自由度同时测量方法中的串扰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角锥棱镜中点解算的串扰误差补偿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补偿模型,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RLE激光尺相比,水平平移补偿前最大偏差为97.7μm,补偿后最大偏差降为3.2μm,标准差为1.78μm,垂直平移补偿前最大偏差为-210.2μm,补偿后最大偏差降为-3.8μm,标准差为1.67μm。

陈国庆[4](2020)在《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激光通信具有宽带、高速、远距离、抗干扰能力强和轻小型等突出的优点,使其非常适合星间等空间链路通信,并且可以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是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趋势。随着空间激光通信高速率、小型化及组网化的发展需求,基于偏振分光及相干探测通信体制通信终端是最佳的解决方案。采用这两种通信体制的激光通信系统均采用偏振光进行信号的传输,信号光的偏振态对通信系统性能会产生影响,因此对信号光的偏振态具有严格的要求。而光学系统的偏振特性会改变信号光的偏振态,从而影响通信系统性能。本文基于某型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终端研制项目,针对通信收发光路偏振光传输效率以及通信收发光路同轴度标校的问题,围绕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的偏振特性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介绍了基于偏振分光的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并在相干探测原理及激光通信收发光路同轴度标校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信号光的偏振态对激光通信系统相干探测信噪比及通信收发光路同轴度标校的影响,说明信号光与本振光偏振态不一致时会降低相干探测信噪比,信号光的偏振态同样会影响标校光斑的强度分布,从而影响收发同轴度标校精度。2、基于偏振分光及相干探测的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建立了通信接收光路及通信发射光路的偏振光传输模型,并分别推导了通信接收光路及发射光路光学传输效率与光学系统中各部件偏振特性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光学望远镜、1/4波片、通信发射镜组及通信接收镜组的偏振效应对光学传输效率的影响,为激光通信光学系统的保偏设计及指标量化提供了理论依据。3、基于偏振分光的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建立了通信收发光路同轴标校光路的偏振光传输模型;分别分析了全反射型及镀银膜型角锥棱镜的偏振特性,并对采用全反射型及镀银膜型角锥棱镜的标校光路的偏振特性进行了数学仿真及实验测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镀银膜型角锥棱镜的标校系统中,标校光在不同传播路径下具有近似相同的光场复振幅分布,标校光斑强度分布满足艾利分布,更有利于提高通信收发光路的同轴度标校精度。4、根据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设计指标,设计了一套基于偏振分光的激光通信光学系统;根据通信光路偏振光传输效率的要求推算了保偏膜系的设计指标要求,并完成了保偏膜系的设计,设计结果满足指标要求;对镀膜后的光学望远镜、通信发射镜组及通信接收镜组进行了偏振损耗仿真和实验测量,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保偏膜设计后的光学系统,偏振损耗均小于0.1%,可推算所引起的偏振光传输效率损耗均小于0.1%,说明所研制的光学系统具有很高的保偏性能;根据系统中1/4波片使用条件,给出了1/4波片的保偏装校方式,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Shack-Hartmann波前测量仪的系统辅助装调及检测装置,确保了光学望远镜工作波长下的离焦量满足装配要求。本论文对于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对于高保偏性能的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的研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对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的高效率、小型化及组网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谢建[5](2020)在《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仿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红外强度图像描述了红外辐射的振幅大小,当目标与背景的温度和发射率相似时,难以从辐射强度相似的红外图像中分辨出目标的轮廓和细节纹理信息。而目标的偏振特性与材料表面的折射率、粗糙度、纹理以及几何形状密切相关,不同材料的偏振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红外偏振成像系统正是利用这种差异对场景进行成像,从而提高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红外偏振模型是对目标偏振特性在数学和物理上的描述,可更加全面地表达目标的偏振特性;而仿真则是以一种直观的手段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及验证。因此,红外偏振特性的建模和仿真方法对目标偏振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微观下,大多数目标的表面都不是理想镜面,而是具有一定分布的粗糙表面。红外辐射在粗糙表面的作用下,往往发生多次反射、体散射、遮挡以及阴影效应,使红外辐射的偏振特性发生一定的变化。许多研究使用朗伯模型对粗糙表面的偏振特性的漫反射分量进行建模,但是实际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并非各向同性,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向相关性,因此模型的仿真值与目标的实测值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现有的偏振模型大多是针对可见光波段,只对光的反射偏振特性进行了建模,而不涉及红外波段下自发辐射产生的偏振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红外波段下典型目标粗糙表面的偏振特性建模及仿真方法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成像实验,定性地分析了传统红外强度成像与偏振度成像之间的区别和特点;然后,搭建了长波红外下目标的pBRDF(polarized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bution Function)测量平台,以长波激光光源对不同涂层目标进行照射,获得了不同几何角度下pBRDF实测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接着,根据粗糙表面的特性,引入包含各向异性的方向漫反射和各向同性的理想漫反射的双漫反射分量对反射辐射的偏振特性进行更精确的建模;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了自发辐射的偏振模型,结合反射辐射和自发辐射建立了修正的半经验红外偏振特性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和差分进化算法拟合出被测目标的模型参数;将本文模型与实测数据和P-G(Priest-Germer)模型进行仿真及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与实测数据具有更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可视化技术,利用本文模型对半球空间及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进行了三维建模及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汤亮[6](2020)在《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精密测量技术在高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测量速度、测量精度、测量范围等要求日益增长。激光追踪测量技术作为高精密测量装备的关键技术,在超精密测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题“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研究一种高精度的激光追踪测量技术,实现对空间目标点的高精度、快速跟踪测量,为我国激光追踪测量仪器的创新与自主研发提供技术储备。本文首先基于激光干涉的测量原理,分析了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测量机理。建立了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条纹对比度的综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光学元件性能非理想及放置误差对条纹对比度影响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ZEMAX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精度提升、可靠性评估、光学系统设计和光学元件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了提高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导致的系统误差对激光追踪系统测量精度影响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激光追踪测量系统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的测量误差模型。利用干涉信号强度的相对误差补偿因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产生的系统误差,有效地提高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为实现空间目标点的精密追踪测量,提出了一种位置敏感探测器(PSD)性能对激光追踪测量跟踪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的测量原理,建立了激光追踪系统中位置敏感探测器的测量模型。在Matlab仿真环境下搭建了激光追踪测量精密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同时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位置敏感探测器的位移电压转换系数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跟踪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提高了追踪测量系统对动态目标的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为有针对性地提高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跟踪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本文对课题研究的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主要包括:(1)基于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条纹对比度的综合模型,搭建了基于ZEMAX的仿真模型,得到了光学元件性能非理想及其放置误差对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影响规律,并搭建了激光追踪测量系统实验装置,得到了四路相位互差90°的干涉信号,证明了搭建的光学系统的可靠性,及所提出的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条纹对比度模型的正确性;(2)实验验证了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对激光追踪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入射光束偏离猫眼中心距离达到-50μm时,由于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导致的系统误差为3.5867±0.0260μm;当入射光束偏离猫眼中心距离达到50μm时,由于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导致的系统误差为3.5939±0.0189μm。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3)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搭建了激光追踪测量精密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位置敏感探测器的位移电压转换系数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跟踪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位移电压转换系数αp为1000时,PSD的响应时间短,激光追踪测量系统动态响应曲线的超调量低,稳定时间短,系统响应的动态超调误差小。同时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位移电压转换系数αp越大,PSD光电转换电路输出电压值的误差越大,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跟踪性能影响越大。且当αp=1000时,PSD光电转换电路输出电压值的误差低,稳定时间短。实验验证了本文研制的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对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的各项误差因素对系统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

彭堂超,练文,王寿增[7](2019)在《角锥棱镜的退偏补偿》文中研究表明角锥棱镜具有将入射光原路返回的特性,但同时也会使反射光的偏振态发生改变,为了减小角锥棱镜退偏效应对光路的影响,需要对经过角锥棱镜的出射光进行退偏补偿。使用琼斯矩阵描述了线偏振光经过角锥棱镜和λ/4波片后的偏振态,通过计算发现:当任意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角锥棱镜反射时,将λ/4波片放置于出射光的通光光路上,并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即可保证出射光线为线偏光,且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相同。λ/4波片可有效补偿角锥棱镜对线偏振光的退偏效应,使入射光的偏振态仍保持原方向的线偏振状态,可实现角锥棱镜的保偏反射。

姚洋洋[8](2019)在《基于磁光旋转的光学材料表面偏振特性测量研究》文中认为穆勒矩阵偏振测量系统(Mueller-matrix polarimetry,MMP)是分析光学材料表面和亚表面应力的重要工具。但目前MMP基本上是台式仪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难以实现光学加工机床上的光学材料原位在线检测。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磁光旋转的紧凑型原位穆勒矩阵偏振测量系统和方法,采用磁光旋转的方法避免传统偏振测量系统中器件机械运动带来的误差,同时采用多态自校准方法,使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对光学材料原位在线的应力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开展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光旋转的紧凑原位MMP,通过测量穆勒矩阵来分析自由空间反射样品的偏振特性。详细介绍了产生偏振态和分析偏振态的过程,推导出系统产生的偏振态的表达式,给出了测量穆勒矩阵的算法。使用商用的液晶延迟器验证了测量相位延迟的准确性。重复测量平面镜表面的相位延迟,得到系统的可重复性为0.000227 rad,对应双折射光程差为±0.0560nm。(二)对提出的MMP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首先测量了五种材料的相位延迟、偏振度和偏振相关损耗二维图。随后对玻璃制成的平面镜、载玻片和钢化玻璃的相位延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MMP系统可以检测到普通玻璃上的残余应力和钢化玻璃上的压应力,这在光学加工中非常有帮助。此外,利用该系统还测量了透明塑料片弯折前后相位延迟的变化以及载玻片表面的相位延迟随温度的变化,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透明塑料片上由外力引起的双折射以及玻璃上由热应力引起的微小双折射。最后测量了透明镜头表面的相位延迟,结果表明MMP系统可以检测到镜头上的局部损坏。(三)分析了系统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多态自校准的方法,并给出了自校准的理论和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自校准的效果,测量了校准前后液晶延迟器的相位延迟随电压的变化,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到自校准前测得的变化曲线与制造商的测试曲线有很大的偏差,而自校准后可以将偏差基本修正。

任远[9](2019)在《互注入角锥腔的相干偏振合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体激光具有方向性、单色性、相干性好且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研究、材料加工、生物医学、光纤通信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受到热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单台固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总是有限的。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需要通过合成技术来完成,其中多激光束的相干合成,可以获得高质量和平均功率的激光束。因此,固体激光器的相干合成常用互注入方式实现,近年来已经成为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角锥棱镜具有自准直光学特性,用作谐振腔反射镜可以提高激光器的稳定性和光束质量,此外,角锥有六种反射次序,可用在互注入相干合成中。但光线经过角锥棱镜时会发生三次内全反射,光的偏振态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相干合成效率下降。为解决角锥棱镜的失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添加晶片的椭圆偏振光纠正方案,将该方案用于互注入角锥腔中去验证保偏效果。首先,介绍光偏振态的基本描述方法:偏振椭圆法、琼斯矢量法和斯托克斯参量法,给出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依据光的传播方向定义光线坐标系,确定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式。给出了角锥棱镜的三条反射特性,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光线追踪法推导了描述角锥棱镜偏振特性的琼斯矩阵。然后,通过矩阵对角化方法,得到光经过角锥棱镜后,顺、逆时针反射次序时的两个保偏公式。应用到椭圆偏振光的保偏中,之后计算出满足该公式的折射率范围。根据光线坐标系转换关系式,将角锥棱镜的琼斯矩阵简化为顺、逆时针两种矩阵,推导其他反射路径下的保偏公式。将公式中的琼斯矩阵映射到相应的光学元件,搭建相关光路测试保偏效果:线偏振光经纠正后,最大失偏椭圆率的绝对值从35°降为5°;近似圆偏振光,椭圆率的绝对值从44°降到40°。最后,分析实验室定制的两路互注入角锥谐振腔结构。先计算无偏振片时该谐振腔的本征态,再计算含偏振片时的输出偏振态,分析因角锥棱镜的失偏导致能量损失的过程。根据保偏公式,结合谐振腔结构,提出失偏的纠正方案,制作保偏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当Xe灯泵浦频率为5Hz时,经过纠偏后,将失偏引起的能量损失降低至约1.85%,但能量值的波动上升约1%。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已具备高性能角锥腔保偏激光器开发能力。

翟晟[10](2018)在《角锥谐振腔互注入合成光束的偏振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角锥棱镜可以补偿激光器增益介质的不均匀、其角向选模特性能抑制高阶模振荡改善光束质量、准相位共轭特性能补偿腔内相位畸变。角锥谐振腔的抗失谐特性使得角锥腔激光器能克服普通激光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缺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激光器研究者的关注。角锥的偏振特性,一方面会影响谐振腔的输出,例如降低电光调Q效率,增加损耗;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相干合成。为了消除偏振特性影响或提高相干合成效率,需要精确的角锥偏振特性数据,用于偏振调控。目前仍然缺乏精确的静态角锥偏振特性实验数据。虽然采用镀膜方法理论上能实现角锥的保偏(偏振态不变),但该方法调控范围小、缺少合适的介质材料。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课题通过研究偏振特性,设计以动态旋转波片为核心的偏振测量方案,测量了角锥偏振特性数据,提出以多波片为核心器件的双1/4波片单1/2波片(QHQ)保偏方案和去耦合相位幅度分离保偏方案。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围绕角锥的偏振特性,通过光线追迹法和Kronecker积得到角锥六个方向偏振转换Mueller矩阵。设计了静态波片测量和动态波片测量的实验方案,通过设置参数来测量角锥偏振特性Stokes参量。动态波片实验精度更高,误差为4.361%,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实验验证了理论。偏振特性实验数据可扩展角锥的应用,为下一步的保偏提供了基础。第二部分根据第一部分得到的角锥偏振转换矩阵,提出了 QHQ保偏方案和去耦合相位幅度分离保偏方案,理论论证了两种方案的可行性。QHQ方案适用于角锥六个回路,参数不固定,而去耦合方案参数固定只适用123、321方向。对于保偏方案的参数设置,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了去耦合方案中1/2波片角度为6.84°。用基于Stokes参量的相位补偿器校准调节实验,调节了晶轴方向并确定了延迟量范围。对于两种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保偏方案理论与实验误差较小,可行性较高。第三部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角锥谐振腔互注入电光调Q激光器。具体设计了聚光腔和激光器总体机械结构,选取合适的器材,完成激光器定制。仿真了角锥偏振特性带来的电光调Q损耗,结果表明保偏会减小水平和竖直方向附近线偏振光的损耗。初步测试了激光器性能,在0~180mJ能量范围稳定输出,发散角为1.5mrad,脉冲宽度约为25ns,输出TEM00基模高斯光,在军事、通信领域有应用潜力。

二、线偏振光经全反射后的偏振状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偏振光经全反射后的偏振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线光外差的微位移测量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PSD的发展和现状
    1.3 激光外差干涉测量发展和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PSD位移测量系统
    2.1 PSD基本工作特性
        2.1.1 PSD的工作原理
        2.1.2 PSD的分类
        2.1.3 PSD的性能指标
    2.2 PSD位移测量系统整体设计
    2.3 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2.3.1 PSD选型
        2.3.2 运算放大器选型及电路
        2.3.3 AD转换芯片选型及电路
        2.3.4 单片机选型及电路
        2.3.5 液晶显示选型及电路
        2.3.6 DC-DC转换器选型及电路设计
    2.4 系统程序设计
        2.4.1 主流程设计
        2.4.2 A/D采样转换模块
        2.4.3 数据处理及显示模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共线光外差及PSD微位移测量系统的设计
    3.1 基于共线光外差及PSD微位移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
    3.2 激光外差干涉的原理
    3.3 激光外差干涉测量方法的改进
    3.4 共线光外差干涉测量系统器件的选型
        3.4.1 激光器选型
        3.4.2 声光调制器选型
        3.4.3 偏振分光棱镜选型
        3.4.4 检偏器的选型
        3.4.5 光电探测器选型
        3.4.6 旋转平台选型
    3.5 改进光路在波片位相延迟测量的应用
        3.5.1 波片
        3.5.2 测量原理
    3.6 古斯-汉欣位移的测量原理
        3.6.1 古斯-汉欣位移
        3.6.2 古斯-汉欣位移下的s光与p光
        3.6.3 实验原理
    3.7 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4.1 波片位相延迟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PSD微位移测量系统的精度测量
    4.3 古斯-汉欣位移测量
        4.3.1 光功率测试及系统搭建
        4.3.2 s光与p光测量相对距离测量
    4.4 误差分析
        4.4.1 激光外差干涉部分
        4.4.2 PSD器件及其后续处理电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
        1.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1.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方式
        1.2.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技术的应用
        1.2.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1.3 量子弱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量子弱测量技术的历史背景
        1.3.2 量子弱测量技术的理论研究进展
        1.3.3 量子弱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量子弱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
    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的理论基础
        2.1.1 Kretschmann型三层结构反射率计算
        2.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2.2 量子弱测量技术相关理论基础
        2.2.1 量子测量的标准模型
        2.2.2 量子弱测量的理论模型
    2.3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设计
    3.0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设计原理
    3.1 光学元件的选择
    3.2 光路系统的设计
        3.2.1 反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
        3.2.2 透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
        3.2.3 多参数测量共光路干涉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应用
    4.1 基于反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折射率的应用
        4.1.1 离子化合物以及非手性分子折射率的测量
        4.1.1.1 理论分析
        4.1.1.2 实验装置
        4.1.1.3 实验结果分析
        4.1.2 手性分子折射率的测量
        4.1.2.1 理论分析
        4.1.2.2 实验装置
        4.1.2.3 实验结果分析
    4.2 基于透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旋光性的应用
        4.2.1 理论分析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基于多参数测量共光路干涉系统折射率和旋光性的应用
        4.3.1 理论分析
        4.3.2 实验装置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多自由度测量研究现状
        1.2.1 基于准直光的测量方法
        1.2.2 基于干涉的测量方法
        1.2.3 基于光栅的测量方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单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
    2.1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
    2.2 滚转角测量
        2.2.1 莫尔条纹
        2.2.2 激光准直法
    2.3 轴向位移测量
        2.3.1 零差干涉测量
        2.3.2 外差干涉测量
    2.4 水平和垂直平移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准直的三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
    3.1 三自由度同时测量原理
        3.1.1 三自由度同时测量系统的组成
        3.1.2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
        3.1.3 滚转角测量
    3.2 三自由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3.2.1 光学设计
        3.2.2 光源的选择
        3.2.3 直角棱镜和滤光片设计
        3.2.4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3.2.5 机械结构
        3.2.6 系统参数计算
    3.3 十字丝图像处理
        3.3.1 预处理
        3.3.2 阈值分割
        3.3.3 重心提取
        3.3.4 直线拟合
    3.4 误差分析
        3.4.1 准直物镜焦距误差
        3.4.2 直角棱镜制造误差
        3.4.3 探测器误差
        3.4.4 误差合成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偏振分光的五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
    4.1 五自由度同时测量原理
        4.1.1 五自由度同时测量系统的组成
        4.1.2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
        4.1.3 滚转角测量
        4.1.4 二维平移测量
    4.2 激光光斑图像重心提取
    4.3 系统参数计算
        4.3.1 俯仰角和偏摆角测量参数
        4.3.2 滚转角测量参数
        4.3.3 水平和垂直平移测量参数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五自由度测量系统实验装置的构建
        4.4.2 标定实验
        4.4.3 稳定性实验
        4.4.4 对比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自由度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补偿
    5.1 光线漂移分析与补偿
    5.2 光学元件的制造与安装误差
        5.2.1 测量端的制造与安装误差
        5.2.2 移动端的制造误差
        5.2.3 误差合成
    5.3 串扰误差分析与补偿
        5.3.1 串扰误差产生的原因
        5.3.2 串扰误差补偿模型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光线漂移的补偿
        5.4.2 串扰误差的补偿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空间激光通信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偏振对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2.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2.1.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2.1.2 空间激光通信链路功率分析
        2.1.3 基于偏振分光的激光通信光学系统
    2.2 相干探测原理及其信噪比
        2.2.1 BPSK零差相干探测原理
        2.2.2 信号光偏振态对相干探测信噪比的影响
    2.3 收发光路同轴标校原理及影响因素
        2.3.1 收发光路同轴度标校原理
        2.3.2 信号光偏振态对标校光斑强度分布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信光路偏振光传输效率研究
    3.1 光学系统偏振特性描述
        3.1.1 偏振光描述方法
        3.1.2 光学系统对信号光偏振态的影响
        3.1.3 光学系统的琼斯矩阵描述
    3.2 通信接收光路偏振光传输效率研究
        3.2.1 通信接收光路偏振光传输模型
        3.2.2 通信接收光路偏振特性对光学传输效率的影响
    3.3 通信发射光路偏振光传输效率研究
        3.3.1 通信发射光路偏振光传输模型
        3.3.2 通信发射光路偏振特性对光学传输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收发同轴标校光路偏振特性研究
    4.1 标校光路偏振光传输模型
    4.2 角锥棱镜偏振特性研究
        4.2.1 角锥棱镜偏振光追迹
        4.2.2 全反射型角锥棱镜偏振特性
        4.2.3 镀银膜型角锥棱镜偏振特性
    4.3 标校光路偏振特性及其标校光斑强度分布
        4.3.1 标校光路偏振特性
        4.3.2 标校系统标校光斑强度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保偏设计及仿真实验
    5.1 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设计
        5.1.1 光学望远镜设计
        5.1.2 光学中继组件设计
        5.1.3 标校反射器设计
    5.2 光学系统保偏膜系设计
        5.2.1 膜系设计要求
        5.2.2 膜系设计结果
    5.3 光学系统偏振损耗仿真
        5.3.1 光学系统偏振损耗定义
        5.3.2 偏振损耗仿真
    5.4 激光通信保偏光学系统装校
        5.4.1 1/4波片安装
        5.4.2 望远系统辅助装调
    5.5 光学系统偏振特性实验测量
        5.5.1 通信光路保偏性能实验测量
        5.5.2 标校系统标校光斑实验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说明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典型目标的偏振测量的国内外现状
        1.2.2 偏振特性仿真模型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红外偏振特性基础理论
    2.1 偏振光的原理
        2.1.1 椭圆偏振光
        2.1.2 线偏振光
        2.1.3 圆偏振光
    2.2 偏振的描述方法
        2.2.1 斯托克斯矢量
        2.2.2 穆勒矩阵
    2.3 辐射传输理论
        2.3.1 反射和透射
        2.3.2 自发辐射
    2.4 基于微面元理论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2.4.1 标量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2.4.2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成像实验
    3.1 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原理及组成
        3.1.1 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原理
        3.1.2 分时长波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组成
    3.2 典型目标的分时长波红外偏振成像实验
        3.2.1 实验平台搭建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典型目标的pBRDF测量实验
        3.3.1 实验平台搭建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建模及仿真
    4.1 粗糙表面红外偏振辐射建模
        4.1.1 红外偏振反射分量修正
        4.1.2 红外偏振发射分量修正
        4.1.3 修正的粗糙表面红外偏振辐射模型
    4.2 模型参数拟合及验证
        4.2.1 差分进化算法
        4.2.2 参数拟合结果
        4.2.3 模型验证
    4.3 红外偏振模型影响参数分析
        4.3.1 粗糙度对红外偏振特性的影响
        4.3.2 反射系数对红外偏振特性的影响
    4.4 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模型仿真
        4.4.1 半球空间的红外偏振特性仿真
        4.4.2 典型目标的偏振特性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跟踪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激光追踪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及跟踪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误差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目标靶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跟踪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测量机理
    2.1 引言
    2.2 激光追踪测量机理
        2.2.1 激光干涉测距方法
        2.2.2 激光追踪测量系统原理
    2.3 激光追踪控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条纹对比度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条纹对比度模型的建立
    3.3 光学元件性能非理想及放置误差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条纹对比度影响
        3.3.1 检偏器放置角度的影响
        3.3.2 分光镜分光比的影响
        3.3.3 偏振分光镜性能非理想的影响
        3.3.4 四分之一波片放置误差的影响
        3.3.5 二分之一波片放置误差的影响
    3.4 基于双波长法补偿空气折射率的追踪测量方法
        3.4.1 基于双波长法补偿空气折射率的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
        3.4.2 基于双波长法补偿空气折射率的激光追踪测量系统能量建模
        3.4.3 基于ZAEMAX仿真的补偿空气折射率的激光追踪测量系统建模
        3.4.4 基于双波长法补偿空气折射率方法的测量精度验证
        3.4.5 光学元件非理想对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的测量误差模型的建立
    4.1 引言
    4.2 激光追踪测量系统的光学参数设定
    4.3 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坐标系建立
        4.3.1 猫眼反射镜的坐标系建立
        4.3.2 入射光束偏离猫眼中心时被标准球反射的测量光束坐标系建立
    4.4 猫眼在初始测量位置处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时对追踪测量系统的影响
        4.4.1 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时对测量光的光程的影响
        4.4.2 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4.5 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时所产生的系统误差的补偿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位置敏感探测器性能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位置敏感探测器测量原理
    5.3 激光追踪测量系统中位置敏感探测器测量模型
    5.4 激光追踪测量精密伺服控制系统的建立
        5.4.1 激光追踪测量控制模型的建立
        5.4.2 激光追踪控制策略
    5.5 位置敏感探测器对激光追踪测量跟踪系统的影响规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条纹对比度的仿真实验研究
        6.2.1 基于ZEMAX仿真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条纹对比度的仿真实验
        6.2.2 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6.3 猫眼在初始测量位置处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的实验
        6.3.1 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时对追踪测量系统影响仿真实验
        6.3.2 入射光偏离猫眼中心对激光追踪系统测量精度影响的实验
    6.4 位置敏感探测器性能对激光追踪测量系统跟踪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6.4.1 位置敏感探测器对光电转换电路输出电压值影响的实验
        6.4.2 位置敏感探测器对光电转换电路的响应时间影响的实验
    6.5 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6.5.1 真空波长稳定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6.5.2 空气折射率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6.5.3 猫眼反射镜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6.5.4 其他误差的影响
        6.5.5 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的合成不确定度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角锥棱镜的退偏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角锥棱镜的偏振态描述
3 角锥棱镜的退偏振效应
4 利用λ/4波片补偿角锥棱镜的退偏振效应
5 λ/4波片对任意偏振方向线偏光经过角锥棱镜的退偏补偿
6结论

(8)基于磁光旋转的光学材料表面偏振特性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偏振测量理论的现状
        1.2.1 偏振测量理论的发展
        1.2.2 光学材料应力的偏振测量现状
    1.3 紧凑型原位穆勒矩阵偏振测量系统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光学材料表面偏振特性方法理论基础
    2.1 光的斯托克斯矢量表述
    2.2 光学元件的穆勒矩阵
        2.2.1 穆勒矩阵的表述
        2.2.2 穆勒矩阵的分解
    2.3 光学材料表面的偏振特性
        2.3.1 相位延迟
        2.3.2 偏振相关损耗
        2.3.3 偏振度
    2.4 基于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理论
        2.4.1 斯托克斯矢量的测量理论
        2.4.2 基于穆勒矩阵的偏振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磁光旋转的偏振产生分析系统和算法研究
    3.1 偏振产生(PSG)系统和算法研究
    3.2 偏振分析(PSA)系统和算法研究
    3.3 偏振产生分析系统的研究
        3.3.1 偏振产生分析系统介绍
        3.3.2 偏振产生分析系统的算法研究
        3.3.3 偏振产生分析系统的实现过程
    3.4 偏振产生分析系统的验证实验
    3.5 偏振产生分析系统的重复性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磁光旋转的光学材料偏振测量实验研究
    4.1 不同材料的偏振特性测量
    4.2 不同类型的玻璃的偏振特性测量
    4.3 透明塑料片上外力引起的双折射测量
    4.4 载玻片的热应力双折射测量
    4.5 光学镜头的相位延迟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磁光旋转的偏振产生分析系统误差及校准研究
    5.1 基于磁光旋转的偏振产生分析系统的误差分析
        5.1.1 光强随机误差
        5.1.2 PSG系统的矩阵误差
    5.2 PSA多态自校准算法研究
    5.3 PSG多态自校准算法研究
    5.4 PSA自校准效果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互注入角锥腔的相干偏振合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角锥棱镜的偏振理论
    2.1 偏振态的描述方法
        2.1.1 描述偏振态的光线坐标系
        2.1.2 偏振光的描述方法
        2.1.3 偏振态描述方法之间的转换关系
    2.2 不同坐标系之间偏振态的转换
    2.3 角锥棱镜的反射特性与偏振特性
        2.3.1 角锥棱镜的反射特性
        2.3.2 角锥棱镜的偏振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角锥棱镜的保偏方案
    3.1 角锥棱镜的保偏公式
    3.2 角锥棱镜琼斯矩阵的演变
    3.3 角锥各种反射路径下的保偏公式
    3.4 保偏装置与实验测试结果
        3.4.1 保偏装置
        3.4.2 保偏光路图与纠偏前后偏振态的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干互注入角锥腔的保偏实现
    4.1 互注入角锥谐振腔
    4.2 谐振腔的本征偏振态
    4.3 选偏后谐振腔的输出偏振特性
    4.4 互注入角锥谐振腔的保偏方案
    4.5 保偏前后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4.5.1 未保偏时测量与分析
        4.5.2 谐振腔保偏后的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角锥谐振腔互注入合成光束的偏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内容及创新
    1.4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角锥谐振腔激光器及相关理论
    2.1 角锥谐振腔激光器
        2.1.1 激光器调Q技术
        2.1.2 角锥谐振腔互注入电光调Q激光器
        2.1.3 其他角锥谐振腔激光器
    2.2 偏振光表示法
        2.2.1 Jones矢量法
        2.2.2 Stokes参量法
    2.3 角锥棱镜的光学特性
    2.4 角锥谐振腔
        2.4.1 角锥腔基本特性
        2.4.2 角锥腔本征模式
        2.4.3 角锥腔本征偏振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振态推导及实验设计验证
    3.1 偏振转换矩阵的理论推导
    3.2 偏振测量实验
        3.2.1 输入参数设置
        3.2.2 静态波片实验方案
        3.2.3 动态波片实验方案
    3.3 实验数据与误差分析
        3.3.1 实验结果与比较
        3.3.2 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偏方案的提出与验证
    4.1 QHQ波片型控制方案
    4.2 去耦合相位幅度分离保偏方案
    4.3 基于PSO算法的保偏仿真
        4.3.1 PSO算法
        4.3.2 在QHQ方案中应用
        4.3.3 在去耦合方案中的应用
    4.4 保偏方案可行性实验验证
        4.4.1 QHQ方案实验验证
        4.4.2 相位补偿器的校准与调节
        4.4.3 去耦合方案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注入激光器设计与实现
    5.1 激光器设计与仿真
        5.1.1 聚光腔设计
        5.1.2 偏振态对于调Q影响仿真
        5.1.3 整体结构设计与器材选择
    5.2 激光器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线偏振光经全反射后的偏振状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线光外差的微位移测量系统研究与应用[D]. 周森. 中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研究[D]. 徐利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3]面向精密工程的多自由度测量方法研究[D]. 孙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4]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研究[D]. 陈国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0(06)
  • [5]典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仿真方法研究[D]. 谢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激光追踪测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汤亮.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7]角锥棱镜的退偏补偿[J]. 彭堂超,练文,王寿增.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9(06)
  • [8]基于磁光旋转的光学材料表面偏振特性测量研究[D]. 姚洋洋. 天津大学, 2019(01)
  • [9]互注入角锥腔的相干偏振合成机理研究[D]. 任远. 福州大学, 2019(12)
  • [10]角锥谐振腔互注入合成光束的偏振特性研究[D]. 翟晟. 福州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全反射后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