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着名学者黄鹏年

晚清着名学者黄鹏年

一、晚清知名学者、散育家黄彭年(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韬[1](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提出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杨林艳[2](2019)在《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古愚(1843-1903)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着名的维新改革思想家、经学、理学大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德育思想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受宋明儒学的熏陶,一方面继承关中理学文化,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思想。而他自身高洁坚毅的德性、为国求富强的经世济民精神以及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对其门人弟子乃至私淑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其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培育了一大批能人志士,有的人为维新革命、民族事业奔走呼号,有的人投身学术教育、经世致用之事,以达教育救国。总之,在刘古愚高洁品德的感召下,弟子们励志激耻、奋发有为,积极投入到社会革命和教育事业中,不仅改变了当时关中虚浮怠惰的社会风气,还推动了西北地区社会近代化的过程,甚至对当今西北地区的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法、调查法。通过深入阅读、分析《刘光蕡集》以及其他相关文史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了较为完整的刘古愚德育思想体系概貌。另外,通过实地访问了陕西地区从事刘古愚思想研究的前辈们,面对面地交流和讨论,丰富了对刘古愚德育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晚清社会黑暗现实、儒家传统文化教育、个人独特人生经历三方面阐述了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了刘古愚的德育思想。包括人性论和“义利、理欲观”的理论基础、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及德育的原则和具体的德育方法。第四部分从刘古愚德育思想特征、历史贡献、局限性三方面对刘古愚德育思想进行了评价。综观刘古愚的德育思想,发现刘古愚德育思想对关中地区影响至深,不仅起到了移风易俗、改良西北风气的作用,而且还为推进西北地区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古为今用,这是我们人类取得历史进步的关键举措之一。刘古愚德育思想不仅对当时西北地区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历久弥新,启发当世,深入挖掘和研究刘古愚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建设工作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谭聚显[3](2017)在《黄彭年研究 ——以直隶时期为中心》文中指出黄彭年是晚清着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其为人、治学、从政均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黄彭年年谱的修订与着作的解析,概述了黄彭年的生平活动、家世渊源、学术思想与成就,突出其在直隶期间的活动与贡献。就其与当世重要的政治人物及知名学者的交游、往来等史实,以及“陶楼学派”的主要成员、着述与活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辨。从而揭示出贯穿黄彭年一生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学”思想与实践,彰显其对于晚清直隶地区文化、教育和学术发展的贡献。

黄晨晨[4](2017)在《桐城派的现代转型 ——以姚永概为论述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姚永概(1866-1923),字叔节,光绪戊子(1888)举人。生于桐城"麻溪姚氏"文学世家,为姚莹之孙,姚濬昌之三子,姚永楷、姚永朴之弟。师事方宗诚、吴汝纶等名家,精于诗文,才气俊逸。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姚永概对待晚清民初鼎革前后政治态度的转变。易代之际,时局动乱不定,民有倒悬之危。姚永概参与清末新政,赴日考察自治制度,参加安徽地方自治,殚精竭虑。民国后,坚不入仕,专心教育,晚年耽于内典,不参加政治运动,避祸全身。第二章论述姚永概对新旧文化思想的价值取向。清末国局危乱,西潮涌来。姚永概身为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安徽师范学堂监督,积极引进西学与教育人才,提倡女性教育与民主精神。而在新文化运动毁圣灭经的冲击中,坚守儒家本位,重视伦理纲常,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力挽斯文之不坠。第三章论述姚永概的古文成就。桐城派经姚鼐创建,发展到晚清,出现空疏窳弱之病,文气渐弱,后得曾国藩一振而光大。姚永概为南方桐城派中佼佼者,家学底蕴深厚,曾被其父赞为"必绍家学无疑也";后馆于莲池书院两年,与吴汝纶、贺涛、王树枏等人往来密切,诗文唱和,书信不绝,深受曾国藩古文一脉北方雄肆文风的影响,衍"四象"为"四气"。他虽无法阻止桐城派在时代变迁下终结的命运,但为了挽救桐城派衰亡的颓势,守孤诣于京师尘埃之中,编讲义,作诗文,教学授课,最终成为桐城派殿军人物之一。在文学理论、古文创作上可谓成绩斐然。"守正容新"的姚永概,面对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的文化选择下,其内在的冲突与动力,正是桐城派于现代转型中的一种表现,也是易代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王磊[5](2012)在《晚清陕西书院改学堂研究 ——兼谈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文中提出书院自唐代产生以来,主要是作为官方教育机构的补充而存在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到了清代,书院教育逐步走向衰落。书院改学堂即改旧式书院为新式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肇始于百日维新,完成于清末新政。其实,传统书院内部的趋新运动则要更早,那么,陕西书院的趋新变革则是从味经书院开始的,而这也就必然和陕西近代历史上着名的教育家刘光黄联系起来了。晚清陕西书院的衰败是发生在当时全国背景之下的,当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省情,通过对清末关中四大书院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近代陕西书院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改革的必然性。四大书院的分化正表明书院制度急需变革,关中、宏道书院的官方化和味经、崇实书院的革新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陕西教育的状况。详细叙述晚清陕西书院的趋新改革,即新式书院的出现和发展,这一阶段是传统书院向新式学堂改革的过渡阶段。本部分研究以陕西味经和崇实书院为中心,并且融入陕西近代着名教育家刘光黄在这两所书院的活动轨迹及其对陕西教育的近代化产生的影响,而影响则考察了刘光蕒弟子的课艺和弟子群体在陕西近代史上的价值。晚清陕西的学堂,则主要以当时全国书院改学堂的全过程为背景,来微观考察陕西晚清时期学堂的建立,通过对各类学堂具体情况的介绍(有主次之分),全方位地展现了当时学堂在学生、教员、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新式学堂对于陕西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最后一个部分是对于传统书院现代价值和意义的一个初步探索,通过对于晚清特别是民国时期一些知名学者、思想家对于书院的积极意义的阐述,以期揭示今天书院依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即是书院的传统精神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作用,这是对于本文内容的一个升华,也算是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一个铺垫吧。

金坡[6](2012)在《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 ——以常熟虞社为个案的研究(1920-1937)》文中指出明清以来常熟地方文化发达,具体来讲科第鼎盛、人才辈出,藏书家藏书楼众多,虞山诗派、画派、琴派以及小说等领域均有较高成就由此而形成了较为浓郁的文化氛围。自明万历间拂水山房文社开始常熟文人形成了悠久的结社传统。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影响常熟传统社会开始发生裂变。清末民初新旧鼎革,常熟旧学式微、国学不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以士绅为主导的传统社会秩序趋于瓦解。基于此,常熟文人于1920年组织虞山诗社以期保存国粹、发扬旧学。虞社以常熟籍文人为主体,社员遍布全国。该社发行《虞社》期刊,多次组织大型的雅集联谊,在当时文坛产生较大影响。虞社成立后虽遭遇军阀过境、主持乏人、领导内讧等挑战,但是该社始终不断发展。面对日趋裂变的社会,虞社文人经历了由坚持复古到与时俱进、由个人爱好到关心社会、由研究文艺到涉足政治三个方面的较为明显的心路变化。1937年日寇入常,虞社彻底失去其生存发展的舞台。虞社常熟籍文人,对常熟地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为常熟社会裂变中传承做出了贡献。他们一方面通过传承旧学、保存国粹,坚守伦理、宣扬节孝,控制地方话语系统、积极纂修县志等方式维护日趋瓦解的传统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他们亦积极调整自身适应裂变的社会形势,通过支持新学、开办报纸、应对社会危机、维护公共安全等方式来教化地方、开启民智、造福桑梓,并以此努力构建新的社会秩序。但是随着新式国家的建立、国家政权不断渗透地方,以虞社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地方社会中的主导力愈来愈小;虞社的建立、发展、解体表明在社会急剧裂变的过程中传统知识分子以文人结社的方式建立以其为主导的社会秩序的努力必将破产。

张立胜[7](2010)在《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家世、受教和交游,仕宦和幕僚生涯,政治思想,学术兴趣与成就,教育活动及主张,遗老活动及其心态等方面对劳乃宣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劳乃宣出身于浙江桐乡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受劳家家学影响不显,主要得益于母亲沈蕊及沈家。同治十年(1871)劳氏成进士,为今后居官、入幕和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一生交游很广,笔者选取某些代表性的人士,略述他们之间的交往,以助于进一步了解劳氏的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光绪五年至二十六年(1879-1900)间,劳氏先后担任过直隶临榆等六个县的知县,颇具政声,三次被保荐“卓异”。而在因故不能任官时,他又曾入范梁、李鸿章、曾国荃、周馥、盛宣怀、李兴锐、端方等人的幕府,主要负责处理文案。笔者据《劳乃宣公牍手稿》对其在端方幕府所作的文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由于在端方幕府的出色表现,劳氏才得以由幕而仕,担任朝廷正官,品级愈来愈高,最后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等职。这表明劳氏的游幕生涯和其担任正官相辅相成。劳氏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劳的变法主张虽然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及进入民国后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劳乃宣在义和团运动中,撰写了《义和拳教门源流考》等着述,始终坚持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实系邪教”的主张,由于劳氏论证中的粗疏、臆断等诸多原因,该主张没有被朝廷采纳而付诸实行。民国建立后,劳氏鼓吹所谓“共和思想”,即君幼不能行政,仿效周召共和,复辟清室,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并且一再强调“民主之制不适合中国”。劳乃宣作为近代一位涉猎广泛的学者,对于中学研究造诣较深,对于西学的认知也有一定的水平。笔者对劳氏的中学和西学的成就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劳乃宣的学术成就中,既有显着的进步性,又有一定的保守性,尤其是在民主政体的借鉴方面,因为劳氏溺古太深,难以突破“道则从古从旧,器则从今从新”的束缚,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劳乃宣又是清末的一位教育家,其教育活动涉及了从私塾、书院、简字学堂到近代学堂等诸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末教育新旧更替的特点。劳氏的教育活动既有促进近代教育发展的进步性,也有受时代和个人思想的局限而维护传统礼教的保守性。在多年从教的基础上,劳乃宣提倡蒙学教育、女子教育,提倡私家教育,主张普及教育,试图为实行君主立宪打下良好的基础。民国建立后,劳乃宣还是一位着名的“遗老”。他力主尊孔,效忠清室,敌视民国。其活动和想法,违背了历史潮流,结果仍是“劳而无功”。另一方面,劳氏帮助卫礼贤翻译《易经》等儒家经典,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近代社会变迁中,劳氏是一位政治保守型的学者,和传统士人有共性,以传统的价值观以依归,他又集县令、幕僚、学者、遗老于一身,在这一类型中又有其独特性。

王金霞[8](2006)在《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指的是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河北(直隶)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着的区域之一。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地方史志等资料,多角度展示了河北早期现代教育体系的萌生、构建与推进的曲折进程,总结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与模式,概括了河北相对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论文以专题研究成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陈述了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界定了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概念,构建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前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指明了论文研究构想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教育构成,通过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揭示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整体特征,并对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动力及动力集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第三章对河北省教育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进行分期研究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并以先声、萌芽、起步、推进四个阶段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简介。第四章、第五章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级普通教育的发展概况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不同类型教育产生的动因,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与局限。第六章对在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评述历史人物的教育实践,挖掘教育思想,客观评价了他们对河北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所起的作用。第七章总结概括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对比得出本区域所独具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第八章结语部分客观评价了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并着眼于整个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得出规律,阐发启示。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本论文分析、总结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不仅仅只是为了通晓过去,其中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可直接为当前河北省教育发展所吸取、借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现代教育制度接轨、同封建落后的传统教育决裂的过程。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一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面对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潮的纷至踏来,研究一下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对当今仍在继续推进的河北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无益处。

吴玉伦[9](2006)在《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学兴起和农工商实业发展的背景下,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由零散、不成系统的个别规章,逐步完善为全面、系统和法制化的学制体系。其生成机理既有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相关联的“外生性”,又有与个人利益追求和教育自身规律相关联的“内生性”。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由于教育观念变革的不彻底、制度施行所需相应条件不具备、发育运作时间不充分等原因,实际成效与社会期望相差甚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以致被谑称为“失业教育”。 本文从两个维度对清末实业教育制度进行考察,一是以制度的演进脉络为线索,梳理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补充、调整过程;二是以办学和教学活动为线索,分析制度对实践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及实际的运行成效。其中第一章分前制度化,零散、非正式制度化和系统正式制度化三个阶段,考察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背景、机理和形成过程。对前制度化期的考察,重点寻求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对零散、非正式化期的考察在于分析正式制度孕育、形成的背景和实践基础。最后以文本分析的形式,从概念体系、目标体系、组织体系、结构体系、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若干方面,对系统化的实业教育制度进行剖析。 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论文第二章讨论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执行主体应包括办学主体和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及管理者等。清末是实业教育初创期,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批实业教育的教学机构,故此期办学主体的实践活动和影响尤其重要。同时,论文试图从个人利益追求的角度分析清末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机理,特于此章分别对社会各阶层、群体和组织在实业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活动和利益追求进行考察,以服务于文中有关实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的论断。分析对象包括节制学务的巡抚、劝学助学的士绅、亦商亦儒的商人等阶层,及中央机关的商部、农部,地方会所和公司,教育会、商会等机构和团体;分析内容包括各主体对实业教育的态度、兴学活动概况、参与实业教育的动机、发挥的影响等。通过对诸内容的考察,寻求各办学主体在实业教育领域里的利益追求,并探讨这些利益追求在实业教育制度产生和运作中的促动作用。 第三章围绕实业教育的施教机构,对实业教育制度规定的各层次、各类型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和办学成效进行考察。考察对象分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铁路学堂、矿务学堂、商船学堂、艺徒学堂等,并对清末女子实业教育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各类学堂与相应实业领

龙尚学[10](2000)在《晚清知名学者、散育家黄彭年》文中提出

二、晚清知名学者、散育家黄彭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清知名学者、散育家黄彭年(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三、章节设置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一、长住都市
        二、环绕都市活动
        三、混合型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刘古愚生平及其评价的研究
        (二)关于刘古愚教育思想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形成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晚清社会黑暗现实的刺激
        (二)“当鼓作气,知耻有为”思想的提出
    二、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一)家庭文化教育的启蒙
        (二)学校文化教育的启迪
        (三)关中地方理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三、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一)师友之助
        (二)现实之感
第三章 刘古愚的德育思想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
        (二)义利、理欲观
    二、德育目的:“化民成俗”与“维道济时”
        (一)“化民成俗”
        (二)“维道济时”
    三、德育目标:“明德”与“经世”
    四、德育内容
        (一)政治教育
        (二)爱国教育
        (三)伦理规范教育
        (四)品德教育
    五、德育原则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二)德育方法
第四章 对刘古愚德育思想的评价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浓厚的历史继承性
        (二)鲜明的时代性
        (三)“与时为适”的超越性
        (四)显着的地域性
        (五)浓烈的爱国性
    二、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对德育理论的贡献
        (二)改良了当时当地的社会风气,激发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
        (三)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时务人才
        (四)泽被后世,效力绵延
    三、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3)黄彭年研究 ——以直隶时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基础文献
        2.2 研究专着
        2.3 学术论文
    3 研究思路
        3.1 编订学术年谱,梳理生平活动
        3.2 运用文史互证,解析重要篇目
        3.3 突出直隶时期,强调实学特色
第1章 黄彭年生平史事概述
    1.1 家世谱系与家庭成员
        1.1.1 家世谱系
        1.1.2 家庭成员
    1.2 家学渊源与家风传承
        1.2.1 家学渊源
        1.2.2 家风传承
    1.3 举业仕途
第2章 黄彭年的政治交往与学术交游
    2.1 与政治人物的交往
        2.1.1 曾国藩
        2.1.2 李鸿章
        2.1.3 胡林翼
        2.1.4 沈桂芬
        2.1.5 骆秉章
        2.1.6 刘蓉
        2.1.7 郭嵩焘
        2.1.8 张之洞
        2.1.9 丁宝祯
    2.2 业师父执
        2.2.1 萧锦忠
        2.2.2 陶思培
        2.2.3 贺麓樵
        2.2.4 黄琮
        2.2.5 唐树义
        2.2.6 江忠源
        2.2.7 邓瑶
        2.2.8 窦垿
        2.2.9 傅潢
    2.3 陶楼学派
        2.3.1 陶楼弟子
        2.3.2 陶楼交游
    2.4 友人亲属
        2.4.1 友人
        2.4.2 亲属
    2.5 外国使节及学子
        2.5.1 朝鲜使节
        2.5.2 日本外交官和学者
第3章 黄彭年在直隶时期的活动
    3.1 黄彭年的方志编撰理论与实践
        3.1.1 方志编撰理论
        3.1.2 方志编撰实践
    3.2 黄彭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3.3 对直隶历史、人物和文物古迹的研究
第4章 黄彭年的学术思想与成就
    4.1 提倡以民为本循吏儒师本色
    4.2 关心军政要务,注重经世致用
        4.2.1 黄彭年对于“舆地之学”的研究
        4.2.2 黄彭年对于兵学的研究
        4.2.3 黄彭年对于“刑名之学”的研究
    4.3 反对门户之争,重视人才培养
    4.4 注重域外之学,认识仍有局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桐城派的现代转型 ——以姚永概为论述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姚永概与易代政治
    第一节 中国少年:姚永概与清末"新政"
        一、清末新政,主学日本
        二、安徽自治,政治参与
    第二节 独善其身:姚永概与民初政治
        一、民国选举—公平性的质疑
        二、不仕民国—政治硝烟的远离
    第三节 内在转变的原因
        一、自治破产:政治意识的失落
        二、时局混乱:民国选举的弊端
        三、耽于内典:晚年读经嗜佛
    小结
第二章 姚永概与新旧思想
    第一节 容新:新学的倡导者
    第二节 守正:儒家的守护者
    第三节 姚永概离开北大原因考述
        一、马其昶任职北大时间考
        二、民初北大教员人事变动
        三、姚永概离职北大缘由考
    小结
第三章 姚永概与桐城派
    第一节 姚永概与同光时期汉宋之学
        一、汉宋趋向融合
        二、姚永概的学术转变
    第二节 姚永概古文创作论
        一、文章妙法—模仿入,境界出
        二、行文之道—文章十二法
    第三节 姚永概古文风格观
        一、承接桐城文风:雅洁醇厚
        二、学习湘乡文风:雄奇闳肆
        三、择取二者之长:文主"四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桐城姚叔节先生年谱
附录二:诗文与尺牍补遗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晚清陕西书院改学堂研究 ——兼谈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书院制度走向衰败之概况
    1.1 对于书院历史的回顾
    1.2 晚清书院所面临的困境
第2章 清末关中四大书院与晚清陕西省情之分析
    2.1 清末关中四大书院的相关情况
        2.1.1 关中书院
        2.1.2 宏道书院
        2.1.3 味经书院
        2.1.4 崇实书院
    2.2 晚清时期陕西省情的分析
    2.3 晚清陕西书院的文化学术脉络
第3章 刘光蕡与陕西教育的近代化——以味经、崇实两书院为活动中心
    3.1 味经书院“求友斋”和“时务斋”的创建
    3.2 崇实书院的建立
    3.3 从刘光蕡弟子透视新式书院教育之影响
        3.3.1 刘光蕡弟子课艺(味经书院)例举
        3.3.2 刘光蕡弟子影响简述
第4章 从戊戌变法到书院的最后废止——以全国为背景的考察
    4.1 书院改学堂的舆论准备
    4.2 戊戌政变后书院的改制
    4.3 新政时期书院重新改学堂
    4.4 晚清学制与学堂关系简述
第5章 晚清陕西学堂的建立
    5.1 从游艺学塾到陕西中学堂——戊戌维新时期学堂之初创
        5.1.1 游艺学塾
        5.1.2 武备学堂
        5.1.3 陕西中学堂
    5.2 从陕西大学堂的创建到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时期学堂之迅猛发展
        5.2.1 陕西大学堂
        5.2.2 宏道大学堂
        5.2.3 陕西师范学堂
        5.2.4 陕西法政学堂
        5.2.5 陕西存古学堂
        5.2.6 陕西陆军中学堂
        5.2.7 陕西实业学堂概述
        5.2.8 《续修陕西省通志稿》中提到的其它重要学堂
    5.3 对陕西学堂情况的宏观把握——从数据分析入手
    5.4 晚清陕西学堂发展中存在之问题
    5.5 晚清陕西新式学堂之评价
第6章 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 ——以常熟虞社为个案的研究(192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回顾
    三 方法思路
第一章 常熟文化与虞社的形成
    一、常熟文化与文人结社传统
        1. 常熟发达的地方文化
        2. 常熟文人的结社传统
    二、民初文化变革与虞社产生
        1. 民初常熟文化兴革
        2. 虞社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章 虞社的组织机构及其活动
    一、虞社的组织及运作
        1. 虞社的机构与章程
        2. 虞社的领导与社员
        3. 虞社的运作与解体
    二、虞社的活动及特点
        1. 虞社的刊物
        2. 虞社的活动
        3. 虞社的特点
第三章 虞社文人与常熟社会
    一、积极维护传统社会秩序
        1. 保存国粹、发扬旧学
        2. 坚守伦理、宣扬节孝
        3. 重树权威、编纂县志
    二、努力构建地方新秩序
        1. 教化地方、支持新学
        2. 开启民智、积极办报
        3. 造福桑梓、应对危机
结语 虞社文人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虞社社友姓名录
    附录2: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等情况
后记

(7)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写作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家世、受教与交游
    第一节 家世和受教
        一、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二、良好的教育
    第二节 交游
        一、与国内人士
        二、与外籍人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仕宦与幕僚生涯
    第一节 知县生涯
        一、近二十年知县生涯
        二、对劳氏知县生涯的评价
    第二节 游幕生涯
        一、游幕经历及幕中活动
        二、屡次入幕的原因
    第三节 所作文案举隅
        一、与各国领事、过境外国军官招待事宜等涉外文案
        二、与中国驻和(即荷兰)公使及华侨事务相关的文案
        三、与北京各部及某些京官的文案
        四、与辖区外之督抚司道等的文案
        五、办理属内抚、道及其他相关人员等的文案
        六、其他文案
    第四节 由幕而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治思想
    第一节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的变法主张
        一、洋务运动时期
        二、清末新政时期
        三、民国建立以后
    第二节 鼓吹“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说
        一、“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说的提出及其论证
        二、劳氏镇压义和团的具体措施
        三、劳氏“义和拳乃白莲教支流”说的传播和影响
    第三节 所谓的“共和思想”
        一、简析《共和正解》与《续共和正解》
        二、分析《君主民主平议》
        三、与梁启超、孙中山主张之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术兴趣与成就
    第一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一、致力于“义理之学”
        二、倾心于“礼学经世”
        三、潜心于语言文字学研究
        四、长期从事于古筹算学研究
        五、力图倡导近代图书馆事业
    第二节 对西学的认知和选择
        一、编辑《各国约章纂要》
        二、对西学的迎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活动与主张
    第一节 教育活动
        一、设塾、课士等传统的教育活动
        二、创办和领导简字学堂、高等学堂或大学堂等新式教育活动
    第二节 教育主张
        一、提倡蒙学教育及女子教育
        二、提倡私家教育
        三、主张普及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老活动及其心态
    第一节 遗老活动
        一、屡次拜谒光绪帝陵寝
        二、隐居涞水、青岛等地,以遗老自命
    第二节 遗老心态
        一、始终坚持忠于清室,复辟帝制
        二、鼓吹“尊孔”,推崇曾国藩
        三、使用干支纪年、鼓吹彝伦节义
    第三节 去世之影响及沦为遗老之原因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劳乃宣自定年谱》正误及补遗
    附录二:《劳乃宣公牍手稿》条目一览表
    附录三:《桐乡劳先生遗稿》版本简析
参考文献
致谢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 研究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构想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综述
    2.1 中国传统教育的构成
    2.2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之比较
    2.3 清末传统教育的式微与现代教育的勃兴
    2.4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动因分析
第3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
    3.1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3.2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阶段综述
第4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上)
    4.1 近现代河北的小学教育
    4.2 近现代河北的中学教育
    4.3 近现代河北的高等教育
第5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下)
    5.1 近现代河北的军事教育
    5.2 近现代河北的师范教育
    5.3 近现代河北的实(职)业教育
第6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历史人物研究
    6.1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举中外学术会于一冶,以陶铸而裁成之
    6.2 严修教育实践与思想述评——泰西之学为当急,孔孟之道不可畔(叛)
    6.3 袁世凯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政治家视野中的教育变革
    6.4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华文化和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一个产儿
第7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7.1 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类型分析
    7.2 各种模式形成根源浅析
    7.3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
第8章 结语
    8.1 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
    8.2 从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9)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制度化过程
    第一节 前制度化的职业技术教育
        一、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
        二、学徒制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三、前制度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调整
        一、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二、实业教育制度的实践基础
        三、实业教育制度文本的出台
        四、实业教育制度的补充与调整
    第三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文本分析
        一、概念体系与目标体系
        二、结构体系与组织体系
        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第二章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
    第一节 权重一方、节制学务的总督巡抚
        一、督抚兴办实业教育的概况
        二、督抚参与的动因分析
        三、督抚兴学的特点
        四、督抚在实业教育中的作用
        五、周馥、端方个例分析
    第二节 劝学助学、造福桑梓的地方士绅
        一、士绅参与的活动概述
        二、士绅参与的动机分析
        三、士绅参与的历史作用
        四、孙诒让、熊希龄个例分析
    第三节 父实业、母教育的实业巨子
        一、周学熙的实业教育实践
        二、盛宣怀的实业教育实践
    第四节 亦商亦儒、热心向学的商人和商人组织
        一、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兴学活动
        二、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办学特色
        三、商人和商人组织兴学的动力来源
    第五节 实业教育的其他兴办主体
        一、中央机关之商部(农工商部)
        二、中央机关之邮传部
        三、地方局、所、会社及公司
        四、各地教育会
第三章 实业教育制度的施教机构
    第一节 农业教育: 教喻服田力穑、冀图地无弃才
        一、清末农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农业学堂兴办述略
        三、农业教育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布局
        四、农业教育的成效与局限
    第二节 工业教育: 精研器物制造、造就局厂工师
        一、工业教育的兴起
        二、洋务时期的工业技术学堂
        三、癸卯学制前的工业教育
        四、实业学堂的工业教育
        五、工业学堂办学实例
    第三节 商业教育: 通晓商事商情、促进贸易繁盛
        一、新式商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商业教育体系的初创
        三、清末商业教育的特点和成效
    第四节 铁路学堂: 发达交通枢纽、蓄养铁路工师
        一、负笈游学,取石他山——清末铁路教育的开端
        二、诸校迭兴、体系初创——清末铁路教育的兴办梗概
        三、弃旧图新、求实通达——清末铁路教育的管理和教学
        四、微效初着、罅隙待补——清末铁路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第五节 矿业学堂、商船学堂和艺徒学堂概述
        一、研求矿脉矿质、培养矿工矿师的矿业学堂
        二、授以航海技艺、造就管带驾驶的商船学堂
        三、教授粗工浅技、裨益贫家子弟的艺徒学堂
    第六节 女子实业教育:传授劳动技术、养成自立资格
        一、女子实业教育的门类
        二、女子实业教育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第四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
    第一节 实业教育行政管理
        一、实业教育中央行政管理
        二、实业教育地方行政管理
    第二节 实业教育学堂行政管理
        一、实业学堂行政组织机构
        二、总办和监督的人选及作用
    第三节 实业教育财政和财务
        一、实业教育财政
        二、实业学堂财务管理
    第四节 实业教育师资
        一、实业教育师资的来源
        二、实业教育师资管理
        三、实业教育师资的总体状况
    第五节 实业学堂学生
        一、学生数量
        二、入学资序
        三、学生管理
        四、学生出路
        五、学生“滋事”
    第六节 课程、教学和考试
        一、实业教育的课程
        二、实业教育的教学
        三、实业教育的考试
第五章 比较与鉴别
    第一节 清末实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一、实业教育的内部比较
        二、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的比较
        三、清末实业教育与同期国外同类教育的比较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的历史定位
        一、实业教育的历史成就
        二、是“实业教育”还是“失业教育”
    第三节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一、民初实业教育的发展
        二、实用主义教育的一度流行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联系与分野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四、晚清知名学者、散育家黄彭年(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
  • [2]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D]. 杨林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3]黄彭年研究 ——以直隶时期为中心[D]. 谭聚显. 河北大学, 2017(01)
  • [4]桐城派的现代转型 ——以姚永概为论述中心[D]. 黄晨晨. 安徽大学, 2017(08)
  • [5]晚清陕西书院改学堂研究 ——兼谈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与意义[D]. 王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6]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 ——以常熟虞社为个案的研究(1920-1937)[D]. 金坡.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7]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D]. 张立胜. 北京师范大学, 2010(08)
  •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 王金霞. 河北大学, 2006(09)
  • [9]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 吴玉伦.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10]晚清知名学者、散育家黄彭年[J]. 龙尚学. 贵州文史丛刊, 2000(01)

标签:;  ;  ;  ;  ;  

晚清着名学者黄鹏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