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不良贷款的若干对策

化解不良贷款的若干对策

一、化解不良贷款的几点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陶秋月[1](2021)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资产质量约束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家宝[2](2021)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C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冬洋子[3](2021)在《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农村信用联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农村金融的核心和纽带,初步完成了部分改制,建立农商行。农商行作为服务县域和“三农”的主力军,不仅在2020年的脱贫攻坚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农商行规模有限、业务品种和盈利结构较为单一,信贷业务仍然是农商行规模最大、最基础、最核心的业务,是农商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由信贷业务产生的信贷风险也是农商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近年来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只升不降,明显高于其它商业银行,部分监管指标持续下滑,风险抵补能力呈现下降趋势,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D市农商行为研究案例,系统地分析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宏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持续转型、银行业不断变革的局势下,如何通过完善内控体系、加强风险防控、改善资产质量等方面助力农商行稳健高效地发展。首先简要说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从宏观经济、政策、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阐述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其次,以D市农商行为研究案例,系统分析信贷风险情况和管理现状,总结了D市农商行具有贷款质量持续下降、风险测评体系尚不成熟、风险抵补能力持续降低、不良贷款处置进度滞后的信贷风险特征。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授信集中风险、贷款挪用风险、担保失效风险这几种形式。信贷风险管理存在公司治理机制未充分作用、信贷方面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防风险促合规意识淡薄、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够真实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能力欠缺、全流程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重量轻质”的经营思路未根本改变、经营压力和分红压力大。最后,基于上述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分析,针对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防范管理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主体履职有效性;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加强信贷文化建设,提升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加强员工素质建设,提升业务流程规范有效性;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问责有效性;加强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有效性。针对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化解管理提出几点对策建议:构建系统的不良贷款清收体系;完善不良贷款核销制度;尝试不良资产证券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处置不良资产;发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

谢郑干[4](2021)在《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的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工具逐渐得到金融机构更多的关注,金融机构通过投资交易金融衍生品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实体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功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波动,但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有了重新的认识。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性和复杂性,外界因素的轻微波动容易对金融衍生品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银行交易金融衍生品时应当谨慎防范其自身带来的风险。厘清商业银行交易金融衍生品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对完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进一步的建立健全银行业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体系。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实证分析商业银行投资交易金融衍生品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本文不仅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交易金融衍生品对其贷前风险承担和贷后风险承担的影响,同时为了探究银行投资交易不同类型衍生品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回归验证商业银行交易利率类和汇率类金融衍生品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不同性质的银行,金融衍生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表现出异质性,同时商业银行投资交易金融衍生品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还受到银行内部特征和外部经济趋势约束。这一结论有助于完善现有的商业银行交易金融衍生品对其风险承担影响机制的研究文献,对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本文旨在研究商业银行交易金融衍生品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目前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重点关注也是重点防范的重大风险,因此用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和不良贷款率作为商业银行贷前风险承担和贷后风险承担的代理变量。本文通过考察国内3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报表数据,结合Wind数据库等,综合考虑了银行自身基础特征和外部宏观环境,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回归,研究分析商业银行投资交易金融衍生品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商业银行投资交易金融衍生品会提升银行的风险承担,且对于银行贷后风险承担的影响要大于贷前风险承担;第二,相比较于汇率类金融衍生品,商业银行参与利率类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其贷后风险承担的影响要显着大于贷前风险承担;第三,与股份制和区域性银行相比,大型国有银行受到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承担加剧效应较小。

王家峰[5](2021)在《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已经中高速增长的新时代,在新时代下,面对更加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把惠民促改革、稳增防风险等工作统筹规划,共同推进。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风险是同时存在的。我国仍处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时期,振兴实体经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重点任务,任务艰巨。因此,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科学筹划,兼顾发展,不仅要在发展中获取收益,又要从各个方面规避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风险,这些风险都需要引起重视,不然都会影响到银行的稳定运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跨区域的金融不良扩散,再加上宏观政策的叠加效应,如房地产调控和企业去杠杆化,银行资产质量控制的压力增加,流动性风险的预防已经更加重要。在2019年,多个银行发生重大的风险事故,包括恒丰银行、包商银行和锦州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加强监管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化加剧,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我国在流动性风险的监控和管理方面相较于国外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尽管这些年我国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规范,也积累了不少的管理经验。在风险的监管方面,未来几年银行监管的主旋律将是严格监管和责任到人。在这种背景下,在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方面改革创新,加强监管是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要做的,只有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防控,发现漏洞并及时修补,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商业银行也只有在低风险的前提下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展自身业务,提高自身竞争力。近年来,洛阳银行资产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大大增加,这得益于洛阳的迅速发展。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不论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还是企业发展的需求,都为洛阳银行的业务量带来了显着的提升。然而,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洛阳银行也面临着不断加大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原因是同业拆借业务过多,不良资产率过高,以及存贷款期限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洛阳银行只有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管理宗旨,建立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在风险和收益中得到平衡。只有注重现金流量缺口管理与平衡,科学设定头寸限额,加强应急演练,优化管理机制,开展定期监测,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的保障银行各种业务的有序进行,保障洛阳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徐文帅[6](2021)在《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命脉,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又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良资产率和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着金融的稳定,因此,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要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而且还要控制不良资产率的上升。近年来,由于我国开始进行金融市场改革,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不断扩大,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也在逐年增长。截止至2020年12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为1.96%,根据原银监会2006年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可知,银行不良资产率不得高于4%,单看风险监管指标,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率没有达到风险控制标准,但是如果找不到处理不良资产的有效措施,任由不良资产率持续上升,必将增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处理不良资产的渠道。随着我国银行机构数量的快速扩张,不良资产率的上升,采取传统手段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模式愈发显得力不从心,积极推动并完善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则是新时期采取市场化手段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首要选择。本文研究的“京诚2018-1”案例,是北京银行推出的一款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通过分析该证券在信用增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对今后其他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具有指导意义。为有效分析不良资产增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从资产证券化入手,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现状以及增信现状,并且系统的梳理了增信措施。在此基础上,客观介绍了“京诚2018-1”案例,分析了本案例采用的增信方法,并找出信用增级运用方面的问题,有资产池筛选和分层设计还不完善,外部信用增级运用较少,法律法规体系不成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鉴韩、美两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以下对策:分散借款人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完善证券的分层设计,增加证券的分层级数,减少层级厚度,减轻次级证券投资者的负担;多运用外部增信手段,成立专门的外部担保机构以及还需要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有益帮助。

朱文慧[7](2020)在《我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被译为“包容性金融”,即为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提供机会均等化的金融服务,全面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经济水平,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科技水平和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普惠金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金融科技优势,客户资源丰富,社会信誉度较高,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生力军,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对国家整体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普惠金融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具有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双重性质。其商业性要求其遵循市场基本规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其公益性又说明了其不能一味的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由于普惠金融的受众群体往往被贴上“低收益、高风险”的标签,因此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灵的,这时就需要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来进行干预。政府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作为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发展状况的监测者、基础环境的构建者以及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实践活动的合作者,其应该怎样在顺应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来满足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是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从分析政府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角色出发,阐述我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并发现政府在发挥作用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维度政策调控不均衡、抵押担保政策单一、监管环境建设的落后和落地执行监管的缺位、基础环境构建落后以及政府对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实践活动参与引导不足,由此分析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要求与普惠金融发展间的矛盾以及政府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缺位,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我国政府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通过查阅数据及文献研究获取一手数据,了解目前我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而后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及访谈的方式发现目前政府发挥作用时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面对商业银行各层级员工及各等级客户,访谈面向普惠金融条线的员工,包含直接从事普惠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和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员工,实地调研则是选取了几家普惠金融的受众群体,最后结合工作中产生的新思路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政府未来可以进一步发力的方向,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包括利用政府增信政策拓宽担保形式、纵横双向政策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搭建良好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参与并引导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五点建议。其中,政府应合理引导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并参与到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普惠金融实践中来,是本篇文章的创新之处。

张凡[8](2020)在《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制、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采取赊销方式促进营业收入的增长,致使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递增趋势,流动性风险日渐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原则》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实施为企业寻求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了支持,也形成商业银行新的拓客和盈利的增长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和商业行为的复杂化,再加上我国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开展较晚,商业银行应收账款信贷产品和其他种类信贷产品一样不可避免的暴露出各类风险。应收账款信贷产品包括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和应收账款证券化。尽管浦发银行虽然提出了“做强应收账款保理融资业务、做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做专应收账款资证券化融资业务”的目标,但现阶段的应收账款信贷产品主要是应收账款保理。2014年以来,浦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的不良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从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剖析,提出风险管控优化策略,并从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设置专职风险管理团队、建立专门的风险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风险管控优化策略的实施保障。最后,通过对浦发银行JN分行对YX公司应收账款保理被骗案例的分析,验证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从业经历和掌握的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第一手内部资料,采用专家访谈、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等方法实施上述研究。本文的价值在于:丰富了应收账款信贷融资业务的案例研究,有助于浦发银行提升应收账款信贷业务效率,对其他商业银行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婷婷[9](2020)在《黑龙江省国有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财政部出资人职责为视角》文中认为伴随着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对国有金融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政策的出台,如何更好的履行出资人职权成为值得研究的方向。黑龙江省国有银行资金体量大,业务覆盖广,为省内很多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服务。因此,国有银行金融资本的管理不仅涉及到国有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还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对黑龙江省国有银行出资人监管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以政府监管理论、银行出资人监管理论为依托,以黑龙江国有银行风险状况为切入点,以财政部门对黑龙江省国有银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现实情况为立足点,分析了国有银行出资人监管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优化财政部门对黑龙江省国有银行更好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建议。

李鉩玥[10](2020)在《F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化解不良贷款的几点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解不良贷款的几点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1.信用论
        2.信息不对称理论
        3.信贷配给理论
        4.篮子理论
    (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国内外相关研究
        1.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的研究
        2.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研究
        3.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控研究
    (三)文献述评
三、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
    (一)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状况
    (二)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信贷业务基本情况
        2.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3.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4.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5.贷款五级分类管理
        6.风险监测处置管理
    (三)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特征
        1.贷款质量持续下降
        2.风险测评体系尚不成熟
        3.风险抵补能力持续降低
        4.不良贷款处置进度滞后
    (四)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表现形式
        1.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
        3.道德风险
        4.授信集中风险
        5.贷款挪用风险
        6.担保失效风险
    (五)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成因分析
        1.存在问题
        2.成因分析
四、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
    (一)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对策建议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主体履职有效性
        2.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
        3.加强信贷文化建设,提升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
        4.加强员工素质建设,提升业务流程规范有效性
        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监督问责有效性
        6.加强处置能力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有效性
    (二)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化解管理对策建议
        1.构建系统的不良贷款清收体系
        2.完善不良贷款核销制度及流程
        3.尝试不良资产证券化
        4.利用互联网平台处置不良资产
        5.发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现状
        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现状
        三、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一、金融衍生品
        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三、信贷悖论
        四、套期保值理论
        五、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交易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
        一、风险分散效应
        二、资产配置效应
        三、对冲收益效应
        四、信贷监督效应
        五、信贷扩张效应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模型变量的选取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三节 模型设定
    第四节 样本选择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
第四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 变量相关性检验
    第二节 实证检验结果
        一、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二、不同类型金融衍生品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对银行间市场的建议
        二、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2章 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洛阳银行概况
    2.2 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2.3 洛阳流动性风险水平的分析
    2.4 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拆入资金比率高的成因
    3.2 不良贷款率高的成因
    3.3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成因
第4章 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拆借资金管理
    4.2 完善信贷管理工作
    4.3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1.3.2 信用增级问题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资产证券化概述
    2.2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
        2.2.1 不良资产界定
        2.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现状
    2.3 信用增级的概述
        2.3.1 信用增级理论
        2.3.2 信用增级的方式
        2.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增信现状
第3章 “京诚2018-1”案例描述
    3.1 案例背景
    3.2 案例基本情况
    3.3 案例内容介绍
        3.3.1 参与主体情况介绍
        3.3.2 交易过程
第4章 “京诚2018-1”增信方式与存在问题分析
    4.1 “京诚2018-1”增信方式分析
        4.1.1 证券产品设计
        4.1.2 资产池设计
        4.1.3 偿付机制设计
        4.1.4 外部信用增级
    4.2 “京诚2018-1”信用增级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基础资产借款人集中度高
        4.2.2 分层设计单一
        4.2.3 外部信用增级运用较少
        4.2.4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第5章 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对策
    5.1 完善资产池筛选
    5.2 完善分层设计
    5.3 创新信用增级方式
        5.3.1 多运用外部增级措施
        5.3.2 培育合格外部担保机构
    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目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的重点及创新点
第2章 普惠金融概念界定和政府支持普惠金融理论基础
    2.1 普惠金融概念界定
    2.2 政府支持普惠金融的基础理论阐释
        2.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政府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3.1 普惠金融政策法规的制定者
    3.2 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的监测者
    3.3 普惠金融基础环境的构建者
    3.4 普惠金融实践活动的合作者
第4章 我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4.1 政策调控与发展不相适应
        4.1.1 与农村经济水平发展不相适应
        4.1.2 与普惠金融受众群体的需求不相适应
        4.1.3 与商业银行经营现状不相适应
    4.2 抵押担保政策单一
    4.3 政府监管不到位
        4.3.1 监管环境建设落后
        4.3.2 政策落地执行情况监管缺位
    4.4 基础环境构建落后
        4.4.1 征信体系建设落后
        4.4.2 法律建设相对滞后
    4.5 政府参与引导不足
第5章 我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成因
    5.1 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与普惠金融发展间的矛盾
        5.1.1 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与普惠金融理念的相悖
        5.1.2 不良追责过严影响政策效果显现
    5.2 政府思想认识和参与实践不足
        5.2.1 对普惠金融思想认识不足
        5.2.2 政府参与普惠金融实践活动不足
第6章 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利用政府增信政策拓宽担保形式
        6.1.1 政府风险补偿模式
        6.1.2 “政府+银行+保险”模式
    6.2 纵横双向政策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
        6.2.1 纵向垂直设立分级普惠金融事业部
        6.2.2 横向水平构建社区银行及村镇银行
    6.3 建立完善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6.3.1 明确监管职责
        6.3.2 分类差异化监管
    6.4 完善普惠金融基础环境建设
        6.4.1 加快信息化环境构建
        6.4.2 推动“区块链+金融”新模式
        6.4.3 加快普惠金融法制化建设进程
        6.4.4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6.4.5 加强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5 参与并引导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6.5.1 产教结合新模式
        6.5.2 参与社会治理
        6.5.3 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一、法律文件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应收账款融资的研究
        1.2.2 关于应收账款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1.2.3 关于应收账款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1.2.4 关于应收账款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管理的研究
        1.2.5 关于应收账款信贷业务其他风险管理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2.1.1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
        2.1.2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2.1.3 应收账款证券化
    2.2 应收账款信贷业务的制度背景
        2.2.1 应收账款融资登记制度
        2.2.2 应收账款融资通知制度
        2.2.3 应收账款融资再处置制度
    2.3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理论
        2.3.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内容
        2.3.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第3章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现状分析
    3.1 浦发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3.2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流程
        3.2.1 贷前调查环节的业务流程
        3.2.2 贷时审查环节的业务流程
        3.2.3 贷后检查环节的业务流程
    3.3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信贷产品业务总体概况
        3.3.1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信贷产品开展情况
        3.3.2 应收账款融资的不良率变化趋势
第4章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不良率增高的成因分析
    4.1 应收账款信贷业务风险的重分类与界定
    4.2 应收账款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层面的成因分析
        4.2.1 员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贷后管理
        4.2.2 缺乏对融资方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充分调查与分析
        4.2.3 对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调查不重视
    4.3 应收账款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层面的成因分析
        4.3.1 行内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
        4.3.2 对融资方潜在的信用风险无抓手
        4.3.3 风险跟踪体系匮乏
    4.4 应收账款信贷业务法律风险层面的成因分析
        4.4.1 应收账款合法性风险
        4.4.2 应收账款权利多重质押风险
        4.4.3 应收账款融资方涉嫌法律犯罪风险
    4.5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信贷业务其他风险的成因分析
第5章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
    5.1 应收账款信贷产品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的目标
        5.1.1 降低风险概率
        5.1.2 提升市场占有率
    5.2 应收账款信贷产品操作风险管控策略优化
        5.2.1 加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培训力度
        5.2.2 设计标准化的业务执行方案表
        5.2.3 建立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5.3 应收账款信贷产品信用风险管控策略优化
        5.3.1 构建买卖方信用评估体系
        5.3.2 引入应收账款保险机制
        5.3.3 预测买卖方破产风险值
    5.4 应收账款信贷产品法律风险管控策略优化
        5.4.1 落实应收账款确权
        5.4.2 防范债权多重质押
    5.5 浦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管控优化策略的实施保障
        5.5.1 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落实风控优化策略
        5.5.2 设置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团队
        5.5.3 建立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考核机制
第6章 浦发银行JN分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案例分析
    6.1 JN分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被骗案例概况
        6.1.1 案例介绍概况
        6.1.2 借款人YX公司概况
        6.1.3 担保人WY公司及担保自然人介绍
        6.1.4 抵押物介绍
        6.1.5 浦发银行融资方案实施情况
    6.2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被骗操作风险管控层面的成因分析
        6.2.1 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获取信息不全面
        6.2.2 贷前财务分析不重视
    6.3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被骗信用风险管控层面的成因分析
        6.3.1 借款人财务造假
        6.3.2 贷款资金挪用
    6.4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被骗法律风险管控层面的成因分析
        6.4.1 贸易合同及签章有瑕疵
        6.4.2 公司存在债务纠纷
    6.5 针对案例的风险管控对策建议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黑龙江省国有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财政部出资人职责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选题的研究思路
        (二)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有银行监管相关概念及意义
    第一节 国有银行监管的相关概念
        一、国有银行概念
        二、国有银行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三、国有银行监管主体及职能
    第二节 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内容及意义
        一、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具体内容
        二、财政部对国有银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意义
第二章 黑龙江国有银行风险及出资人监管概况
    第一节 黑龙江省国有银行风险情况
        一、国有银行信用风险
        二、国有银行操作风险
        三、国有银行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四、国有银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黑龙江省国有银行出资人监管概况
        一、监管的依据
        二、监管的方式
        三、监管的重点
第三章 黑龙江国有银行出资人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黑龙江国有银行出资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监管主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二、监管内容缺乏系统性
        三、缺乏监管的持续性和针对性
        四、监管的手段单一,效率低下
    第二节 黑龙江国有银行出资人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二、对监管工作的追踪不到位
        三、监管手段缺乏创新、信息化程度不完善
        四、人才引进和培训方式有待完善
第四章 完善黑龙江省国有银行出资人监管对策
    第一节 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沟通机制
        一、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和信息共享
        二、建立多样化协调机制
    第二节 完善监管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加强对国有银行业务的全流程监管
        二、创新监管手段完善监管方法
    第三节 完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一、充实工作人员队伍
        二、加强对局内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化解不良贷款的几点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强监管背景下资产质量约束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研究[D]. 陶秋月.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C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 张家宝.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3]D市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周冬洋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4]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 谢郑干.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洛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 王家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6]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D]. 徐文帅.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7]我国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朱文慧. 山东大学, 2020(05)
  • [8]浦发银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策略优化研究[D]. 张凡.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9]黑龙江省国有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财政部出资人职责为视角[D]. 张婷婷.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F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 李鉩玥.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化解不良贷款的若干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