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动态观察与诊断

B超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动态观察与诊断

一、B超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动态观察与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奚婷[1](2021)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 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LPD)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学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3 探究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对胚胎着床的影响。4 以“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为切入点,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并对上述网络药理学预测机制进行验证。方法1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脾肾两虚型LPD型RS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培元补肾安胎方和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孕12周妊娠结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E2、P和β-HCG、盆腔B超,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2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运用分子对接学对结果进行初步验证,具体方法如下:通过检索TCM、TCMSP数据库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的化合物;通过TCMSP、Pubchem、CHEMBL得到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RSA相关基因;利用R语言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潜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应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共同靶点完成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OE软件分子对接评估培元补肾安胎方重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3 采用体内和体外实验相结合方法,体内实验:将ICR雌鼠随机分为PD0-PD9组、除衰组、对照组①、米非司酮(RU486)组、对照组②。PD0-PD9组分别于PD0-9天下午取材,除衰组、对照组①、RU486组、对照组②分别于PD5和PD9下午取材,观察对比胚胎着床数目,应用SA-β-gal染色、IHC、WB检测子宫内膜组织衰老标志物(SA-β-gal活性、P16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不同浓度、时间点的甲羟孕酮(MPA)对2BS细胞进行干预,应用WB检测各组2BS衰老标志蛋白P53、P21、P16表达量,SA-β-gal染色检测2BS SA-β-al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2BS形态的改变,EdU检测2BS增殖功能,RT-PCR检测2BS SASP、PRL mRNA表达量。收集MPA诱导2BS的衰老上清液与HTR-8/SVneo共培养,应用CCK8、EdU、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TR-8/SVneo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4采用Clark经典复发性流产模型鼠造模方法造模,将CBA/J雌鼠随机分为12组。正常组B、模型组B、西药组B、中药低剂量组B、中药中剂量组B、中药高剂量组B在PD14取材计算胚胎丢失率;正常组A、模型组A、西药组A、中药低剂量组A、中药中剂量组A、中药高剂量组A在PD5下午取材,应用HE染色观察小鼠卵巢黄体面积,Elisa检测血清P水平,SA-β-gal染色检测内膜的SA-β-gal活性,WB和RT-PCR检测子宫内膜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IHC检测子宫P16蛋白定位分布及表达。结果1培元补肾安胎方对LPD型RSA临床疗效1.1保胎结局:治疗组保胎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70%(p<0.05)。1.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0.00%(p<0.01)。1.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脾肾两虚型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改善LPD型RSA患者脾肾两虚型证候优于对照组(p<0.05)。1.4止血时间: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4.29±0.46天短于对照组6.48±0.54天(p<0.05)。1.5腹痛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5.48±0.35天短于对照组8.63±0.84天(p<0.05)。1.6血清激素水平:治疗组在孕9、11、12周血清E2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6、7、9、11、12周血清P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8、9、10、11、12周血清β-HCG值高于对照组(p<0.01)。1.7 B超检查:治疗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22例,小于孕周6例,胎停育2例;对照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14例,小于孕周7例,停育9例。1.8不良反应:治疗组肝功异常1例,对照组肝功异常3例、皮疹1例,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差异(p>0.05)。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2.1培元补肾安胎方潜在化合物及作用靶点:潜在化合物186个,作用靶点136个。2.2 RSA疾病靶点:经过筛选去重共得到RSA靶点1658个。2.3共同靶点筛选及互作网络构建:共同靶标65个,潜在靶点分别至少与两个化合物相连接。2.4 PPI网络的构建和关键靶点的提取: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其中VEGFA、IL6、EGFR、MPAK8、ESR1等是关键靶点。2.5 GO和KEGG富集:GO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单加氧酶活性等。KEGG主要涉及 PI3K-Akt、MPAK、P53 等。2.6分子对接:核心化合物和潜在靶点分子对接得分均≤-5.0 kcal/mol。3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3.1“种植窗期”内膜存在急性衰老的生理表现:IHC结果显示,P16蛋白在子宫内膜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胞核呈阳性表达,PD0-PD5组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P16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于PD5达到最大值,PD6-PD9组P16表达量逐渐减少。WB和β-gal染色也得出相同结果。3.2“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有利于胚胎着床:清除衰老细胞后胚胎着床数目、SA-β-gal活性、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少于对照组(p<0.01)。3.3孕酮可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与空白组相比,各组MPA干预后2BS细胞SA-β-gal活性和衰老标志蛋白P16、P21、P53表达量增多(p<0.01),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增大,其中MPA(8μM)作用16天,各指标变化显着(p<0.01)。EDU结果显示MPA干预后2BS增殖减慢(;p<0.01)。RT-PCR实验结果显示,MPA组CXCL-2、CXCL-1 等 SASP、PRL mRNA 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3.4孕酮诱导细胞衰老是胚胎着床的重要条件:RU486阻断孕酮作用后胚胎着床数目、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及SA-β-gal活性小于对照组(p<0.01)。3.5孕酮诱导形成的衰老微环境有利于滋养细胞功能:Senescent CM共培养的HTR-8/SVneo细胞水平和垂直迁移、侵袭功能强于Young CM组(p<0.01)。4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研究4.1胚胎丢失率:模型组胚胎丢失率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造模成功。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4.2血清P水平:模型组血清P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血清P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4.3卵巢黄体面积:模型组黄体面积少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卵巢黄体面积多于模型组(p<0.05)。4.4 SA-β-gal染色:模型组内膜SA-β-gal活性少于正常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内膜组织SA-β-gal活性多于模型组(p<0.01)。4.5内膜组织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模型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4.6免疫组化:P16蛋白在内膜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模型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1培元补肾安胎方能明显改善脾肾两虚证候,减轻阴道流血、腹痛症状,提高血清E2、P、β-HCG水平,促进胚胎发育,提高LPD型RSA的保胎成功率。2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明确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衰老,从而治疗RSA。3“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足量足时间的孕酮是诱导内膜衰老的重要因素。4 P不足、“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不足可能是LPD型RSA发病机制。培元补肾安胎方可能通过提高血清P和卵巢黄体面积,增加“种植窗期”内膜P53、P21、P16表达,促进“种植窗期”内膜衰老从而发挥保胎作用。

李琳锋[2](2020)在《米非司酮联合活血化瘀杀胚消症方对胎元阻络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片联合活血化瘀杀胚消症方治疗胎元阻络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通过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主要指标情况,并研究观察组中药的作用机理及现代临床研究及应用,为今后临床应用及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纳入排除标准收集56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服用米非司酮片联合活血化瘀杀胚消症方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片治疗。通过收集并记录患者资料,研究指标:血清β-HCG值、盆腔包块直径变化、腹痛天数、腹痛消失天数、阴道出血天数、阴道出血停止天数、月经复潮率、不良反应、疗效评价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进一步研究。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HCG值、包块直径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3.分析两组患者腹痛天数、腹痛消失天数、阴道出血天数、阴道出血停止天数,p<0.05,有统计学意义。4.分析两组患者躯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对比两组疗效评价:治疗组效率为7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活血化瘀杀胚消症方对胎元阻络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上有一定疗效,可有效降低血清β-HCG值、促进盆腔包块吸收、减轻腹痛、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率高、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侯永丽[3](2018)在《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自拟杀胚消症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及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对照组单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21天),通过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血HCG下降水平、盆腔包块缩小情况、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19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4例痊愈,1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1例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优势。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HCG为(107.73±58.56)mIU/ml、盆腔包块为(1.32±0.6)cm、腹痛消失时间(6.20±2.50)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7.28±2.07)天;对照组血HCG为(188.57±65.73)mIU/ml、盆腔包块为(1.83±0.76)cm、腹痛消失时间(9.06±4.17)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10.24±2.30)天。两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未出现恶心、呕吐、眩晕、乏力或下腹痛等副作用,且定期检测安全指标,均无异常。对照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恶心、厌食等一过性消化道反应。结论: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用药能缩短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时间,且在降低血HCG及促进盆腔包块吸收方面有优势。

杨毕康[4](2018)在《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结局中有不全流产,继续妊娠以及流产后较长时间阴道出血的发生。因此,对影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及具体机制的探索,有助于指导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地用药于不同人群,提高药物终止早期妊娠成功率。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影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和产次对流产结局影响的具体机制,以及药流后临床应用复方短效避孕药(优思明)对流产结局的影响,为提高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对本院计划生育门诊进行药流产的64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进行调查。第一部分收集流产后绒毛样本(不同组别的经、初产妇60例),对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survivin)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第二部分药流后加用复方短效避孕药,随访阴道出血时间和流产结局。实验结果(1)经产妇绒毛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较初产妇高。(2)米非司酮组绒毛组织中Bax增强,Bcl-2、survivin表达降低。(3)药流后加服优思明,阴道出血量减少,流产成功率增高。结论(1)经产妇绒毛组织survivin表达增强,抑制米非司酮凋亡作用,导致流产失败率的增加。(2)米非司酮增强Bax的表达和抑制Bcl-2和survivin表达,促进细胞凋亡。(3)药物流产后口服优思明可以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提高流产成功率。

何晋阳[5](2012)在《B超监护189例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流产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达到终止早孕目的,是近年来逐步被育龄妇女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终止早期妊娠的一种非手术方法。优点是安全、有效、方便,可避免子宫穿孔、宫颈损伤等人流并发症,但存在出血较多、出血时间长、不全流产率较高

徐元春,游建群,吴跃芹[6](2008)在《异位妊娠误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原因及处理》文中研究指明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变化多样,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其误诊率高达59%~67.9%[1]。误诊为早孕行人

史素娥,张菊新,张淑红[7](1996)在《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检测价值》文中提出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检测价值史素娥张菊新张淑红B超诊断妇科疾病的价值已为临床肯定。随着抗早孕药物的问世和广泛应用,B超在药物流产后的随诊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检测作用。临床针对B超提示的不同检测结果,来判断、拟定治疗方案,简便易行、准确、无创。1资料和方...

范光升,乌毓明,谷春霞[8](1994)在《超声监护对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300例闭经≤49天,35岁以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健康妇女,采用第一天上午空腹顿服米非司酮200mg,第4天加用国产PG05阴道栓剂一枚(lmg),对其中112例因临床需要,进行B型超声(B超)检查。结果:(1)临床观察未见绒毛排出29例,B超显示宫腔内未见异常或未见胎囊者13例;宫腔内见到胎囊及胚胎者16例。(2)临床观察已见胎囊及绒毛排出,但出血超过15天未净者83例,B超显示宫腔内有残留物或强光团,其中6l例经治疗及临床观察出血停止,自然月经恢复,证实为完全流产;另22例因出血多行清宫术,经病理证实19例为残留组织、3例为凝血块。提示在药物流产过程中,根据临床症状与B超相结合进行严密的监测,适时干预,以提高药物流产效果。

董姝君[9](2021)在《影响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10年的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影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因素,总结治疗规律,为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相关经验和参考资料,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材料与方法:对2011年0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入院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患者满足标准的40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资料情况将患者分成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其中保守治疗组374例,手术组30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包括一般情况(年龄、停经天数),既往病史(孕次、剖宫产史及次、流产史及次、异位妊娠史及次、腹部手术史及次、月经紊乱史),中医证型,发病季节,辅助检查(血β-HCG值、B超显示包块直径大小及盆腔积液深度),治疗情况等。结果:1.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停经天数、孕次、流产史及次数、剖宫产史及次数、腹部手术史及次数、异位妊娠史、发病季节、中医证型、B超显示初始包块直径及初始盆腔积液深度均不是影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因素(P>0.05),而患者既往异位妊娠次数和初始血β-HCG值是其影响因素(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初始血β-HCG值是影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因素(P<0.001)。且当其他因素固定不变时,初始血β-HCG值每升高一个级别(包括<500IU/L、500-1000IU/L、>1000IU/L三个级别),保守治疗转手术的概率是前一级别的4.080倍(95%CI:2.316-7.187)。3.初始血β-HCG值在>500IU/L、>1000IU/L的保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5.71%、80.34%;在0-500IU/L、501-1000IU/L、1001-2000IU/L的保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20%、95.38%、94.64%,累计成功率分别为98.20%、97.56%、97.08%。4.保守治疗7天有81.59%的患者血β-HCG值下降,治疗14天有92.10%的患者血β-HCG值下降。治疗10-14天有80%左右的患者血β-HCG值下降超过一半,治疗14天有47.11%的患者血β-HCG值下降超过90%。5.保守治疗后转手术的患者的住院天数小于持续保守治疗的患者(P<0.05)。持续保守治疗的患者,初始血β-HCG值与保守治疗时间(即住院时间)有显着的弱的正相关(P=0.000<0.01为显着相关,0<Rs=0.286<0.4为弱的正相关)。6.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初始和第4天的血β-HCG临界值分别为2116.43IU/L、825.08IU/L,此时的敏感度分别为66.70%、86.70%,特异度为89.80%、78.90%,初始血β-HCG值<2116.3IU/L的成功率为97.10%,第4天血β-HCG值<825.08IU/L的成功率为98.68%。比较初始和第4天的血β-HCG值,当治疗第4天血β-HCG值较初始血β-HCG下降<5.99%时,可以预判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失败,相反则可以预判治疗成功。7.保守治疗组血β-HCG值在0-4天的下降速度最快,其次是10-14天。将保守治疗组的数据进一步细分,把入院期间血β-HCG值变化呈持续下降趋势的患者分为下降型组,而血β-HCG值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患者分为峰型组。得出下降型组同样在0-4天血β-HCG值的下降速度最快,其次是7-10天。血β-HCG值下降型组在第4天即能下降至峰值的50%以上,在第14天可下降至峰值的90%以上。峰型组在第7天达到峰值,且血β-HCG增长的量约为初始值的50%,10-14天下降速度最快,在第14天可下降至峰值的50%以上,第25天可下降至峰值90%以上。下降型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峰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患者初始血β-HCG值显着影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P<0.001),且当其他因素固定不变时,初始血β-HCG值每升高一个级别(包括<500IU/L、500-1000IU/L、>1000IU/L三个级别),保守治疗转手术的概率是前一级别的4.080倍(95%CI:2.316-7.187)。2.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时,在无其他药物保守治疗禁忌症的情况下,初始血β-HCG水平低于2116.43IU/L,治疗第4天血β-HCG水平低于825.08IU/L,是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较优选择。3.通过ROC曲线分析,当治疗第4天血β-HCG值较初始血β-HCG下降<5.99%时,可以预判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失败,相反则可以预判治疗成功。

陈婷婷[10](2021)在《稽留流产临床分布特征及影响药物治疗结局的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影响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指导临床预防及诊疗工作。方法 选取我院184名稽留流产患者,分析其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妊娠次数、流产史、子宫结构等临床分布特征,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排胎,联合排胎情况及24-48小时内复查妇科彩超结果评估药物流产效果,分析影响药物治疗结局的因素。结果 育龄期妇女各个年龄段均存在稽留流产者(16-43岁),部分患者(39.1%)首次妊娠即经历稽留流产;与正常妊娠早期人工流产者(5.7%)相比稽留流产患者子宫解剖结构异常率(18.5%)高,主要表现在子宫肌瘤、子宫不全纵隔、宫腔粘连带。稽留流产患者药物治疗后完全流产率为37%,不完全流产及无效率为63%。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妊娠次数、腹痛症状及保胎史是药物流产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首次妊娠、无流产史、无剖宫产史者、胚胎实际大小<9周者拥有较高的完全流产率,且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经时间≤84天、有腹痛或(和)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无保胎经历者其药物流产成功率略高,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稽留流产发生于育龄期各个年龄段,首次妊娠即拥有较高稽留流产率,重视对育龄期女性疾病宣教及筛查,提供优生优育指导。妊娠合并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者稽留流产发生率较高。对于稽留流产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前应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好适应症。对于年龄>35岁、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本次妊娠保胎史、胚胎大于9周稽留流产患者,谨慎选择药物治疗,严密复查,及时予清宫术或宫腔镜手术等补充治疗。

二、B超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动态观察与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动态观察与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复发性流产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
        2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现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因病机
        2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状况
        3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子宫细胞衰老与女性生殖功能
        1 衰老细胞
        2 子宫的生理解剖及功能
        3 子宫衰老细胞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4 子宫衰老细胞的治疗现状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对复发性流产作用机制的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米非司酮联合活血化瘀杀胚消症方对胎元阻络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收集表
        1.3 中医证侯诊断标准
        1.4 西医诊断标准
        1.5 辅助检查
        1.6 纳入及排除标准
        1.7 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1.8 意外情况及处理
        1.9 研究内容与方法
    2.观察指标
        2.1 主要指标
        2.2 次要疗效指标
        2.3 患者情况记录、主要指标测定、安全性评价指标
        2.4 两组患者的疗效等级评价标准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5.流程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疗效判定标准
    5.质量控制办法
    6.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7.研究结果与分析
讨论
    1.中医学对异位妊娠的认识
    2.中医对异位妊娠病因病机认识
    3.西医学对异位妊娠病因的认识
    4.导师对异位妊娠疾病的认识
    5.方剂组成及药理研究
    6.米非司酮作用机制探讨
    7.自拟杀胚消症方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作用机制探讨
    8.结论
    9.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
附录2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语说明
绪论
第一部分 产次对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结局影响的凋亡研究
    前言
    材料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优思明对药物流产成功率和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引言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B超监护189例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临床资料
二、方法
    1.检查方法:
    2.服药方法:
    3.疗效判定标准及处理[2-4]:
三、结果
    1.服药前B超检查:
    2.服药后B超复查:
四、讨论

(9)影响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综述
    1 异位妊娠中医药研究进展
        1.1 中医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中医治疗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
    2 异位妊娠西医发病因素研究进展
        2.1 炎症
        2.2 手术
        2.3 既往异位妊娠
        2.4 不良生活方式
        2.5 其他因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资料检索
        5.2 资料整理
        5.3 资料分组
        5.4 建立数据库
        5.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影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单因素分析
        1.1 计量资料分析
        1.2 计数资料分析
    2 影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多因素分析
    3 两组血β-HCG值变化的研究
        3.1 不同初始血β-HCG值的中西医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3.2 血β-HCG值随治疗时间下降情况
        3.3 两组血β-HCG值随治疗时间变化情况
        3.4 ROC曲线分析
    4 对保守治疗组数据的研究
        4.1 保守治疗组初始血β-HCG值与住院天数的关系
        4.2 保守治疗组数据按照血β-HCG值随治疗时间变化情况的分析
讨论
    1 影响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因素分析
    2 血β-HCG水平对影响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分析
        2.1 从血β-HCG值的范围进行分析
        2.2 从血β-HCG临界水平进行分析
        2.3 从血β-HCG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3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10)稽留流产临床分布特征及影响药物治疗结局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用药方式
    1.3 流产结局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1. 稽留流产患者的分布特征
    2. 稽留流产患者药物流产结局分布
第四章 讨论
    1. 稽留流产发病相关因素讨论
    2. 稽留流产患者药物流产效果影响因素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稽留流产病因及诊疗的相关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四、B超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动态观察与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D]. 奚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米非司酮联合活血化瘀杀胚消症方对胎元阻络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D]. 李琳锋.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D]. 侯永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D]. 杨毕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5]B超监护189例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J]. 何晋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7)
  • [6]异位妊娠误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原因及处理[J]. 徐元春,游建群,吴跃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11)
  • [7]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检测价值[J]. 史素娥,张菊新,张淑红.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6(04)
  • [8]超声监护对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意义[J]. 范光升,乌毓明,谷春霞. 生殖医学杂志, 1994(04)
  • [9]影响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因素回顾性分析[D]. 董姝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稽留流产临床分布特征及影响药物治疗结局的因素分析[D]. 陈婷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标签:;  ;  ;  ;  ;  

B超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动态观察与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