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复杂模型的快速简化与交互方法研究

3D复杂模型的快速简化与交互方法研究

一、三维复杂模型快速简化及交互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苗苗,曹力,秦宇,王宇昆,刘晓平[1](2022)在《三维立交结构的欧拉图表达及交互设计方法》文中指出针对已有的道路建模技术中建模效果不理想,在大尺度道路网建模中缺乏有效的辅助交互技术支持的问题,通过对立交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有效的三维立交结构的欧拉图表达及交互设计方法.首先将道路信息预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有效数据构建欧拉图,用来表达道路立交结构的拓扑关系;然后利用欧拉图和道路的结构特性计算得到道路的层级关系;再根据控制点、欧拉图的拓扑信息和道路网格,构建立交结构的三维模型;最终构建辅助信息工具,实现对道路网的交互编辑.选取多个类型的立交结构道路网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立交结构类型上的应用更广泛,在计算正确率、优化交互编辑过程上有一定优势.

闵球[2](2021)在《三维封装集成电路中的电热特性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半导体工艺特征尺寸进入纳米量级,进一步减小晶体管沟道长度越发困难。为了继续提升集成电路性能,半导体产业界一方面通过鳍式场效应管(FinFET)等新型晶体管工艺来继续减小特征尺寸,另一方面则通过三维封装集成(3-D integration)等新型封装技术来减小全局互连长度从而提升电路整体性能。这两方面的技术可能出现在同一种集成电路产品中,本文将其简称为三维封装集成电路(3-D IC)。集成电路的电热性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即电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功耗会引起温度上升,温变材料参数的相应改变又反过来影响电性能。在3-D IC中,电路的温度上升更为显着,电热耦合效应对性能的影响更加难以忽略。具体而言,在器件层面,电热耦合效应会通过热载流子注入等机制带来晶体管阈值电压漂移等可靠性问题;在封装层面,电热耦合效应会影响3-D IC中的关键互连结构——硅通孔(TSV)的电热性能,并进一步带来信号完整性、电磁串扰等问题。为了准确预测3-D IC的电热性能以实现精确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其中关键结构的电热耦合机理。本文对3-D IC中的硅通孔和FinFET器件分别进行了电热耦合建模与仿真,并对电热性能和可靠性等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为快速获取硅通孔阵列中的三维瞬态热分布,本文提出了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瞬态等效热路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热传递的多方向性、热导率的温变特性,可用于不同热边界条件(恒温、对流),不同阵列规模大小,不同排列方式的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瞬态热仿真。与商业软件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毕渥数足够小的前提下,该模型可大幅减少硅通孔阵列的瞬态热仿真时长并且仿真结果精度良好。(二)为探究硅通孔MOS效应的温变特性及其在电热耦合过程中对硅通孔电热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硅通孔MOS效应的温变特性进行了精细建模,仿真获得的不同温度下的MOS电容值与文献中的测量结果吻合良好。随后基于等效电路和等效热路模型实现了同轴硅通孔的瞬态电热耦合仿真,并提出了利用常见电路求解器进行电热耦合仿真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对比不同情形下的电热耦合仿真结果,本文研究表明MOS效应的温变特性会引起同轴硅通孔S参数的显着变化。(三)为分析FinFET有源器件在电路场景下的电热可靠性,本文以九阶环形振荡器为例,进行版图设计并基于版图构造了电路的三维结构,通过对版图进行电路仿真和对三维结构进行瞬态热传导仿真,获得了整个电路结构的瞬态电热响应。基于上述电热响应,本文成功预测了电路级电热效应作用下FinFET晶体管由热载流子注入机制引起的阈值电压漂移的时变过程,并进一步探究了电路的不同电热参数带来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实际电路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申明[3](2021)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应对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应用,处理复杂多变环境与工况的车辆热需求,热管理系统正逐步向高效轻质的热流传输结构,集成多变的系统循环架构,智能可靠的联动控制体系推进,形成整车功能性热管理系统,以推动电动汽车高安全性、强动力性、长续航性、低能耗性、优舒适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高换热能力的直冷系统在电动汽车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制冷剂直冷的新型热管理传输模式,依托实验测控与模拟计算的手段,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力流动特性、流程布局设计、动态管控制定、老化衰变作用、协同优化管理进行探究。设计搭建了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实验台,测试探究直冷电池热管理回路的热流特性和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制冷剂蒸发温度与电池趋稳温度间存在有能力界限特征的关联特性,制冷剂质量流量与热管理换热量存在传热饱和现象。进一步,提出优先电池温降,并结合工质热流特性进而保障电池温均的梯级参变调控策略,具体在不同电池放电速率下优选对应的最佳制冷剂流量和目标蒸发温度限定值,为控制电池温降和温均水平提供新思路。基于上述章节的直冷系统实验操控平台,对所构建的三维电池模组热流传输模型以及一维集成热管理系统模型予以验证,以深入探究电动汽车直冷集成热管理系统内部热力交互关系以及性能管控机制。通过识别系统及部件的性能参数变化,表征传热工质的热力流动状态,为集成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置信度,可用于后续的计算分析。首先,耦合电池直冷系统与乘员舱空调系统模型,并组合电池直冷多流程构形,提出并设计了典型的串联、并联、混联流程布局,形成多热力过程制冷集成系统。在选择的典型工况下系统探索集成过程的性能特征,研究包括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热管理系统的热力学能量能质特性分析,从系统流程构形的结构特性和增加调控策略的管控过程两方面对比分析电池和乘员舱热行为,以及系统能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背景下,系统流程以及负荷的改变对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不产生作用影响。相同工况和运行条件下,串联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以及(火用)效率ηex高于并联系统,冷却效果也优于并联结构。综合提出的系统调控机制,得出目前主流连接模式的并联系统在乘员舱温度响应速率方面的性能较优,而串联系统对电池温控能力以及系统能效方面皆有较优的性能表现,可作为集成热管理耦合方式的选择和参考。在研究直冷集成系统的耦合关联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衰变特性,探索其与直冷热管理的作用关系和规律。考虑常规老化构建电池衰变模型,首先对电池热衰变参数均一性分布进行探索,并分析改变换热结构、增加均衡策略等措施对电池参数一致性的优化改善情况。同时,基于规定的基本工况,以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SOC运行区间水平不同为背景,分析热管理系统与电池衰变间的影响关系。在印证合理有效的热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基础上,协同热管理系统寄生能耗的不利影响,提出并解决了电池热管理目标温度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电池良好的工作温度区域10~40℃时,电池保持在该温度±1℃可使系统能耗与电池衰减综合效果较优。进一步提出电池全生命周期下的预控制估值前馈,通过识别判定从内阻角度表征的电池健康状态SOHR更新控制参量,达到最佳的热管理控制实施。研究结果为制定电池寿命优先热管理方案,延长使用年限提供指导帮助。最后,在完成直冷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热特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集成、老化衰变要素的完善与丰富后,构建热管理系统整体运行模式架构,探索车用背景下的控制与优化。通过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衡量目标量与受控量间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利用NSGA-Ⅱ算法,对热管理系统驱动参数进行多目标输出优化。以直冷串联、并联系统,以及典型负荷工况为例,在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被控部件温变速率、动力电池瞬时功率、热管理系统能耗、电池容量衰减速率)作用下,保证被控部件温度水平,结合制定的基本控制模式,对热管理系统开展优化对比分析。算例表明,相同工况下经优化管控,串联系统可实现电池老化速率、温降速率以及系统能耗水平较并联系统依次提升15.29%、45.23%、23.10%,并联系统则在乘员舱温降速率以及电池峰值功率方面较串联系统分别有4.51%、50.09%的提升。这意味着串联系统利于实现电池性能与系统长时能耗水平的最优,并联系统利于实现乘员舱舒适度与系统瞬时功率水平的最优。本文研究工作基于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的实验测试与仿真模拟,内容覆盖从电池热管理回路热力调控性能分析到集成耦合系统构架设计探究,从全新的电池状态到老化衰变状态的全生命周期考量,从单一的温度控制到多目标优化管控,较为系统地对新型直冷热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相关工作不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且为后续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导。

史亚鹏[4](2021)在《基于运动规划与足地交互的液压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压四足机器人面向复杂环境的高自主性、高柔顺性和高动态稳定性是其迈向实用化,进入未来军事、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前提和保障。按照以上宏观需求,将四足机器人系统架构分为规划层、柔顺层和驱动层。运动任务目标的实现往往取决于规划层的自主性与抗扰鲁棒性;机器人的机身稳定与足-地柔顺则依赖于柔顺层的足-地动态交互;而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指令的实施必须通过驱动层的关节力矩控制来实现。为此,本文针对液压四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运动规划与力控等核心问题,重点突破规划层、柔顺层与驱动层各层内的关键技术难点,并综合考虑层间联系,以保证关节力矩对任务空间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的同时跟踪。本文首先从四足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入手,在规划层建立能够表征四足机器人运动本质的点-质量模型,以降低系统的状态变量维度。在点-质量模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运动任务指令、外界地形环境和步态特征,设计完成了以质心轨迹和落足点为决策变量的非线性运动规划优化模型。为实现机器人整体运动任务的全局寻优与在线实时反应能力,本文对基于离线预规划与在线重规划的分步式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离线预规划阶段以整体运动任务全局优化为目标,运用上述优化模型生成全局质心轨迹和落足点序列。为了实现全局规划结果与在线重规划的良好融合,运用向量场路径跟踪的空间收敛特性,开展了全局路径空间收敛的向量场跟踪算法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的鲁棒性时域优化的优势构建基于全局路径跟踪的在线重规划策略,构建了基于向量场路径跟踪的MPC在线运动规划算法,解决了基于时间函数收敛速度与空间全局路径的维度不匹配问题,实现了运动规划兼顾全局性与实时性的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基于点-质量模型的四足机器人运动轨迹重构问题,研究四足机器人典型行走步态与虚拟双足的步态模式映射关系,基于点-质量模型与虚拟双足的对应关系进而建立与四足的落足点几何映射联系,结合腾空相轨迹规划,最终生成任务空间运动轨迹。在规划层期望运动轨迹生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四足哺乳动物骨骼-肌肉系统的柔性功能特征,从功能仿生角度出发,在柔顺层建立任务空间全身柔顺模型,包含足端阻抗模型和机身虚拟模型。以两模型全身柔顺力平衡方程为基础,推导出两模型参数刚度映射关系,进而建立机身与足端的几何增量联系。为建立机身与足端的力学联系,本文开展了基于解析计算和数值优化的足力分配算法研究;综合机身与足端力、位两个层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位姿补偿算法与足力跟踪算法的四足机器人仿生平衡点控制策略,从系统角度建立了机身与足端的显式协同联系,以提高系统的自稳定柔顺交互性能。为进一步探索上述任务空间规划层、柔顺层与关节空间力矩驱动层的空间控制模式映射关系,本文从多刚体动量守恒出发推导出质心动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质心轨迹与关节力矩的空间映射。在质心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基于PD反馈补偿的模型误差补偿机制,综合质心、足端与机身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的多目标跟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二次规划的多目标优化力矩控制算法,解决了逆动力学求解的欠驱动不适应问题,实现了对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的鲁棒性同时跟踪。基于四足机器人理论研究成果与仿真分析,搭建完成液压四足机器人实物样机EHbot。详细阐述了基于三电机驱动齿轮泵的机载液压动力源和腿部液压执行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具有低噪声、低震动和空间配置灵活等特点。在此基础上,依据关节力矩指令执行需求,开展基于力前馈与扰动补偿的液压执行单元力跟踪补偿算法研究,提高了液压执行单元非对称容腔面积与足地冲击下的期望力跟踪性能。最后,将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EHbot实物样机,依次开展在线运动规划,自稳定柔顺交互,力矩控制动态稳定实验和速度、负重及爬坡能力综合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Hbot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以及运动规划与力控算法的有效性,为未来液压四足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工程经验。

李斯琛[5](2021)在《面向人机协作的人体动作轨迹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与人一起工作形成人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已经是随处可见。在传统的人机协作中,为保证安全,机器人与人要处于分离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机交互维度单一、效率低下。在新型的人机协作中,机器人与人可以安全合作分享同一个工作空间,与人的能力形成互补,充分发挥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优势,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在此环境下,机器人应该及时对人的动作做出预测,这一点尤为重要,使用给定的运动数据来学习如何最好地结合一组互补的预测方法,从而积极主动地辅助人工作,对提高人机协作的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在人机协作中人体动作预测准确度,减小预测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人机协作中融合骨骼耦合的人体动作轨迹预测方法,在深度学习下,利用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主流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搭建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将人体骨骼具有耦合性质作为约束条件。主要从以下内容展开研究:首先,将人体几何特征简化,降低因为依赖于人体几何形状的数据建模带来的困难,利用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开源算法Open Pose提取人体关键点,获取人体动作序列,实现图像与坐标的映射关系,将图像与坐标深度融合,通过坐标的变化表示人体动作过程。在动作预测模型选择中,分析比较各种深度神经网络,选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建立动作预测模型。其次,使用拉普拉斯评分(Laplacian Scoring,LS)算法建立人体骨骼耦合的约束条件,通过对视频中关键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做出评分,分数越低两关键点之间的耦合性越强,衡量各个特征的权重,优先选择比较小的权重,组合出具有强耦合性的关键帧,保持数据的特征并对其分组,形成骨骼耦合约束条件;使用ISODATA(Iterative Self organizing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Algorithm)聚类算法优化LS算法,对组成的关键帧做相应的“合并”或“分裂”,去除出现的冗余数据,保持模型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完善骨骼耦合约束。最后,建立融合骨骼耦合的LSTM网络人体动作预测模型,将人的动作序列作为训练集输送给LSTM网络训练,目标是通过当前30帧动作序列预测后续15帧动作序列。在训练中,融合骨骼耦合的约束条件并将当前动作序列与未来动作序列形成准确映射关系;在测试中,将新的人体动作的初始序列作为测试集输送给已经训练好的动作预测模型中,对未来动作序列做出超前预测。在对比实验中,将未融合骨骼耦合性质作为约束条件的LSTM及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都与本文模型做对比。对比实验数据表明,在融合了骨骼耦合性质后,LSTM的准确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加合理地预测操作者的动作轨迹,对动作轨迹预测的准确率超过了80%,高于未改进的LSTM及RNN,该对比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适应性,基本可以帮助人机协作在安全高效的状态下执行。

王睿[6](2021)在《大规模三维电力场景的建模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来,随着智能设备以及数字化理念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智慧城市、数字化工厂等应用正在积极推进社会的运转。其中,精准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为真实场景、设备设施及周边环境提供了逼真的表达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场景重建中,航空摄影影像可以提供丰富的地面高程信息以及场景纹理信息,为相关建筑提供高质量的三维模型数据,但对于化工厂以及变电站等复杂场景的重建,由于其具有复杂的设备器械,仍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基于大规模电力场景提出相关快速建模方法,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点:1)基于等高线的三维地形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以地形的等高线数据作为输入,通过对等高线均匀采样、依据采样点对三维网格曲面进行插值,插值过程中加入岭回归方法进行初步平滑优化,最后使用卷积平滑的方法对地形进行进一步的平滑优化,可以得到平滑且逼真的三维地形模型;2)大规模三维场景的快速剖切方法。该方法以大规模三维场景模型和剖切平面作为输入,首先对其输入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建立简练高效的数据结构,基于当前数据结构快速定位被剖切三角面片,再根据被剖切三角面片计算相交点,最后由相交点集将其封闭成闭环并进行孔填充形成剖面得到当前剖切平面所剖切的剖面图,期间还使用GPU进行性能优化;3)基于Z-buffer算法优化的大型变电站场景模型快速消隐方法。首先,为了简化计算,将场景模型数据整合并重构;其次,通过透视投影变换将变电场景模型像素化;进一步,基于Z-buffer算法高效的像素化计算特性提出了快速模型筛选方法,从而得到变电场景的子模型遮挡关系。最后,实验中将所得遮挡关系列表融合现有消隐算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消隐的运算性能;尽管国内外学者们都相继探索自动建模方法,有了较为逼真的重建效果,但是由于遮挡、噪声和密度不均等原始数据的缺陷,大场景的重建尚未达到完全自动化的质量水平。相比于包含较为规整的城市场景以及设备类别较少的室内场景,工业场景的三维结构的复杂度以及设备种类上的丰富度则更繁琐。因此,我们所提出的大规模三维变电场景的快速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真实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三维软设计件自主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贡献。

郑志鹏[7](2021)在《基于混合现实的海洋无人平台安防场景仿真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

于翔[8](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张旭阳[9](2021)在《基于TRIZ理论的可穿戴医疗袖套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不断进展的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引发新的不可逆转性疾病。目前,关于如何干预上肢淋巴水肿进程问题已经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市面上仍缺少一种便捷高效的一体化监治产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以患者使用需求为主,以可穿戴设备为依托,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研究和设计一种具有一体化监测和辅助治疗上肢淋巴水肿功能的可穿戴医疗袖套产品。本文基于工业设计理论,结合TRIZ理论,针对上肢淋巴水肿用户使用需求,建立理想化的设计目标;通过使用ANSYS软件对人体上肢进行有限元仿真,提供设计依据;使用TRIZ解决冲突方法工具完成产品的详细设计,并且利用评分法对最终方案进行设计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工业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TRIZ理想解的共通之处,构建适合本文的设计流程模型;通过专家访谈和用户调研,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理想解。(2)根据用户需求筛选最优的概念化设计原理,基于医学临床数据,使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人体上肢进行静力学压力模拟仿真实验,根据不同变量输出仿真结果,为设计方案提供工程上的设计依据。(3)构建理想化产品功能系统图,确定可穿戴医疗袖套的功能结构;结合人机工程学,使用TRIZ技术冲突解决原理,设计完成可穿戴医疗袖套的穿戴方式、监测方式、辅助治疗方式等的初步方案;对初步方案进行比较并筛选出最终方案,对最终设计方案进行色彩、尺寸、模式等方案研究和交互界面设计,完成以上详细设计并进行样机制作。(4)利用用户评估法和评分法对最终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树等对评价数据进行综合评估,为优化下一代产品提供设计建议。最终本文研究和设计出一套一体式上肢淋巴水肿监治袖套设备,并对此样机产品进行了设计评价,并提出优化意见,后续将会不断完善此产品。

董晨语[10](2021)在《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海洋数据具有大规模、复杂结构、同源异构、强时空过程依赖性等特点,针对不同海洋数据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数据管理方案,并基于数据库形成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是多种类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石。海洋数据表达可视化技术是数据参数性质的直观表达,也是海洋数据处理结果的展示方式。当前对于海洋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多针对于特定一类数据、或一种算法的实现,难以推广到大规模、多类型、复杂结构的海洋数据的情景。因此,本文依托相关项目需求,对海洋数据管理与可视化中的数据管理技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和三维可视化算法三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开发了相应的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海洋数据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编码方案、数据库存储方案和检索方案三部分。数据编码方案是数据的唯一标识,在存储时生成,主要用于检索时进行数据定位,且能够对海洋数据的各项性质予以区别。数据库存储方案对导入的海洋数据进行自动地分库分表,并依据海洋数据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基于数据库结构和编码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检索方案,对海洋数据进行精确地检索定位。基于以上三部分建立海洋数据库,作为后续超分辨率重建和海洋数据可视化的数据来源。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将输入的低分辨率海洋数据进行重建,提升其分辨率以达到项目对海洋数据可视化的要求,本文通过两次图信号处理与正则化技术结合的方式,使重建后分辨率提高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的边缘,其重建结果可用于后续三维海洋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本文对三维海洋数据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统光线投射算法在海洋数据实现上存在的不足,依据海洋数据的特点,在垂向温、盐度变化较大区域范围进行均匀化处理、自动数据分类、海洋数据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边缘保护四方面对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简化了一定的计算过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依托项目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及数据管理方案,结合图信号处理进行了海洋数据的超分辨率重建,对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在三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与软件系统“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对项目收集和试验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存储、检索,对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进行了显示。

二、三维复杂模型快速简化及交互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复杂模型快速简化及交互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立交结构的欧拉图表达及交互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工作
    1.1 城区道路建模
    1.2 立交结构拓扑关系
    1.3 辅助交互展示
2 基于欧拉图的立交结构描述
    2.1 相关描述方法
    2.2 立交结构的欧拉图描述
    2.3 典型立交桥结构和分类
3 立交结构分层方法
    3.1 欧拉图的构造
    3.2 辅助信息展示及交互
4 建模展示和分析
    4.1 基于基本组件的道路建模
    4.2 建模结果
    4.3 对比分析
5 结语

(2)三维封装集成电路中的电热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部分短语中英文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硅通孔电特性研究
        1.2.2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热特性建模研究
        1.2.3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硅通孔电—热耦合特性研究
        1.2.4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有源器件电热可靠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
        1.3.2 本文研究内容
    1.4 组织结构
第2章 电热耦合仿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2.1 引言
    2.2 电热耦合仿真的基本理论
        2.2.1 耦合仿真原理
        2.2.2 问题特点
        2.2.3 电热耦合的基本方程
        2.2.4 电热耦合的仿真流程
    2.3 基于路分析方法的电热耦合仿真原理和实现方法
        2.3.1 耦合仿真原理
        2.3.2 编程示例和数值求解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的瞬态等效热路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等效热路建模的基本理论
        3.2.1 等效热路网络的类型
        3.2.2 热阻热容的计算式
    3.3 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等效热路建模
        3.3.1 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等效热路网络
        3.3.2 硅通孔单元的热阻热容值计算
        3.3.3 热边界建模
    3.4 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3.4.1 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的验证
        3.4.2 不同规模硅通孔阵列的验证
        3.4.3 非均匀排列的硅通孔阵列的验证
    3.5 模型的适用性
        3.5.1 适用条件
        3.5.2 适用范围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的等效电路和等效热路建模与耦合仿真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同轴硅通孔的等效电路建模与验证
        4.2.1 硅通孔MOS效应温变特性的建模与验证
        4.2.2 等效电路模型中其它电路元件的建模和计算
        4.2.3 等效电路整体模型的仿真验证
    4.3 同轴硅通孔的三维瞬态等效热路建模与仿真验证
        4.3.1 建模过程
        4.3.2 模型验证
    4.4 同轴硅通孔基于等效电路和等效热路模型的电热耦合仿真
        4.4.1 耦合方法
        4.4.2 瞬态电热耦合仿真结果
        4.4.3 MOS效应的温变特性对结果的影响
        4.4.4 周围环境对结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有源器件的电热可靠性研究
    5.1 引言
    5.2 电路场景下电热效应的仿真分析
        5.2.1 环形振荡器的电路仿真
        5.2.2 环形振荡器三维结构的瞬态热传导仿真
    5.3 电路中FinFET晶体管的电热可靠性分析
        5.3.1 阈值电压漂移模型
        5.3.2 阈值电压漂移的仿真预测
        5.3.3 不同电热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点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1.2.2 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热管理实验系统电池直冷回路热流调控分析
    2.1 直冷热管理系统方案
    2.2 热管理系统实验设计
        2.2.1 直冷系统及其主要部件
        2.2.2 测控系统及不确定分析
    2.3 电池直冷热管理基本特性实验研究
        2.3.1 流动与传热特征分析
        2.3.2 过程调控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冷热管理系统模型及验证
    3.1 动力组件及热流传输
        3.1.1 电池组件模型
        3.1.2 流体动力学模型
    3.2 热管理直冷系统构件
        3.2.1 压缩机模型
        3.2.2 换热器模型
        3.2.3 阀体模型
    3.3 补充元件及系统框架
        3.3.1 乘员舱模型
        3.3.2 电机驱动模型
        3.3.3 直冷系统模型
    3.4 验证实验与方法
        3.4.1 电池组件验证
        3.4.2 循环回路部件验证
        3.4.3 直冷系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直冷条件下电池热管理与空调耦合特性研究
    4.1 耦合系统串并关联与分析
    4.2 直冷热管理系统典型特征
        4.2.1 最佳制冷剂充注量
        4.2.2 热力过程(火用)熵能变性
        4.2.3 直冷耦合系统典型性能特征
    4.3 直冷热管理系统调控分析
        4.3.1 电动汽车结构及车载控制
        4.3.2 耦合系统控制策略
        4.3.3 车载温控与能量变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热衰变行为及直冷热控处理
    5.1 电池衰变预置分析与方法确定
    5.2 电池热衰变耦合效应与均一性分析
        5.2.1 数值分析设置
        5.2.2 典型老化衰变特征
        5.2.3 电池热场与老化衰变耦合作用影响
        5.2.4 电池性能参数均一性优化分析
    5.3 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热控影响与处理
        5.3.1 计算分析条件
        5.3.2 环境温度周期性影响
        5.3.3 电池荷电状态影响
        5.3.4 直冷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温控追踪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多目标管控优化研究
    6.1 常态控制方法与应对
    6.2 基于控变参数敏感性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关联
        6.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6.2.2 典型系统参数敏感分析算例
    6.3 多热力过程耦合直冷系统控制优化
        6.3.1 多目标优化确定与算法
        6.3.2 典型模式下优化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本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运动规划与足地交互的液压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四足机器人运动规划发展现状
        1.2.2 四足机器人柔顺控制发展现状
        1.2.3 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现状总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全局路径跟踪的在线运动规划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点-质量模型建立与运动特性分析
        2.2.1 点-质量简化模型建立
        2.2.2 点-质量模型动力学构建
        2.2.3 点-质量模型运动特性分析
    2.3 优化模型设计与预规划算法研究
        2.3.1 运动性能评价指标
        2.3.2 约束模型量化准则
        2.3.3 离散化全局预规划算法设计
    2.4 全局路径跟踪的在线重规划算法研究
        2.4.1 基于全局路径空间收敛的向量场跟踪算法设计
        2.4.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在线重规划算法设计
    2.5 基于点-质量模型的四足机器人足端轨迹重构
        2.5.1 典型四足行走步态腿部协调机制
        2.5.2 基于贝塞尔曲线的腾空相轨迹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全身柔顺模型与平衡点控制的自稳定柔顺交互研究
    3.1 引言
    3.2 任务空间全身柔顺模型构建
        3.2.1 全身柔顺模型设计
        3.2.2 柔顺模型参数分析
    3.3 基于全身柔顺模型的足力分配算法研究
        3.3.1 基于解析计算的足力分配算法设计
        3.3.2 基于数值优化的足力分配算法设计
    3.4 基于自稳定柔顺交互的平衡点控制策略构建
        3.4.1 仿生平衡点控制策略构建
        3.4.2 足端平衡点轨迹调节机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运动轨迹与足-地交互力同时跟踪的力矩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四足机器人质心动力学建模
        4.2.1 四足机器人多刚体动量推导
        4.2.2 四足机器人质心动力学特性分析
    4.3 关节空间模型误差补偿机制分析
        4.3.1 质心轨迹误差补偿机制
        4.3.2 机身轨迹补偿机制
        4.3.3 足端轨迹补偿机制
    4.4 多目标QP优化力矩控制算法研究
        4.4.1 关节空间优化系统评价指标
        4.4.2 关节空间约束方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压四足机器人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液压四足机器人系统搭建
        5.2.1 四足机器人机身结构
        5.2.2 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
        5.2.3 液压执行单元力跟踪补偿算法设计
    5.3 在线运动规划实验与分析
        5.3.1 运动规划目标跟踪实验
        5.3.2 侧向扰动实时调节实验
    5.4 自稳定柔顺交互实验与分析
        5.4.1 机身姿态自稳定调节实验
        5.4.2 外力扰动柔顺交互实验
    5.5 力矩控制动态稳定性实验与分析
        5.5.1 力矩控制稳定性对比实验
        5.5.2 石子路面快速通过实验
        5.5.3 复杂扰动下动态稳定性实验
    5.6 速度、负重及爬坡实验与分析
        5.6.1 快速行走实验
        5.6.2 负重Trot与爬坡Walk实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面向人机协作的人体动作轨迹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动作预测相关研究
        1.3.2 神经网络算法模型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1.4.1 论文主要工作
        1.4.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动作预测模型建立
    2.1 基于深度学习建立模型
    2.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识别技术
    2.3 人体几何特征简化
        2.3.1 人体简化几何特征建立
        2.3.2 双目三维空间重建
        2.3.3 人体动作序列提取
    2.4 深度神经网络比较与选择
        2.4.1 CNN结构
        2.4.2 RNN结构
        2.4.3 LSTM网络结构
        2.4.4 模型对比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骨骼耦合约束条件建立
    3.1 骨骼耦合基本判定
    3.2 特征选择与归类
    3.3 拉普拉斯评分算法
    3.4 ISODATA算法
    3.5 融合骨骼耦合的LSTM网络人体动作预测模型
    3.6 优化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拟实验设计及分析
    4.1 实验布置
    4.2 实验操作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增强
        4.2.3 模型训练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测试实验与对比实验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大规模三维电力场景的建模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形建模方法
        1.2.2 大规模三维场景的快速剖切方法
        1.2.3 大规模三维场景的快速消隐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 本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基于等高线的三维地形生成方法
    2.1 地形数据及处理
        2.1.1 等高线数据获取
        2.1.2 等高线采样
    2.2 三维曲面建模
        2.2.1 网格插值方法及岭回归优化
    2.3 卷积平滑方法优化曲面平滑度
    2.4 实验
        2.4.1 网曲面平滑试验
        2.4.2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规模变电站三维场景模型的快速剖切方法
    3.1 大规模变电站场景模型数据与预处理
    3.2 定位被剖切三角面片
    3.3 计算相交点
    3.4 三角化方法
        3.4.1 环带检测
        3.4.2 不同多边形的三角化策略
    3.5 性能优化策略
        3.5.1 优化数据结构
        3.5.2 并行策略
        3.5.2.1 定位三角形以及计算交点的并行优化策略
        3.5.2.2 CUDA优化策略
    3.6 实验
        3.6.1 实验数据
        3.6.2 剖切方案的高效性
        3.6.3 剖切方法的剖切结果
        3.6.4 计算性能的优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规模变电站三维场景模型的快速消隐方法
    4.1 大规模变电站场景模型数据与预处理
    4.2 透视投影变换
    4.3 三维场景像素化方法
    4.4 模型筛选方法
    4.5 Open Cascade消隐方法
    4.6 实验
        4.6.1 数据预处理
        4.6.2 Open CASCADE消隐实验
        4.6.3 实验结果与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基于TRIZ理论的可穿戴医疗袖套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医疗与可穿戴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监测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1.2.3 TRIZ理论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文章框架
    1.6 本章小结
2.可穿戴医疗袖套设计方法研究
    2.1 工业设计与可穿戴医疗设计
        2.1.1 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2.1.2 可穿戴医疗设计研究
        2.1.3 工业设计中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
    2.2 构建TRIZ理想解(IFR)与工业设计思维结合的设计模型
        2.2.1 TRIZ的解决创新问题流程
        2.2.2 TRIZ中的理想解与工业设计中的理想化设计
        2.2.3 建立基于理想解的设计过程模型
    2.3 可穿戴医疗袖套的用户研究
        2.3.1 用户信息相关调研
        2.3.2 相关市面产品、专利等调研
        2.3.3 基于功能层次的用户信息转化
    2.4 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理想解
    2.5 本章小结
3.功能参数的仿真实验(上臂和前臂)
    3.1 装置概念设计原理
        3.1.1 理想化装置监治原理
        3.1.2 可穿戴医疗袖套装置的功能分析
        3.1.3 辅助治疗模块的概念设计
        3.1.4 ANSYS仿真软件
    3.2 建造有限元模型
        3.2.1 上肢模型的简化
        3.2.2 人体上肢部分部位的有限元模型建造
    3.3 有限元仿真模拟
        3.3.1 上肢力学特性
        3.3.2 重建模型网格划分
        3.3.3 边界条件设定
    3.4 仿真实验求解和分析
        3.4.1 “米字型”线标选点定位法
        3.4.2 仿真结果
        3.4.3 参数分析
        3.4.4 装置参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4.可穿戴医疗袖套的设计实践
    4.1 可穿戴医疗袖套的产品功能分析
        4.1.1 基于理想解的可穿戴医疗袖套功能分解
        4.1.2 建立可穿戴医疗袖套的功能结构
        4.1.3 理想化可穿戴医疗袖套的分析
    4.2 TRIZ理论中的解决冲突方法工具
        4.2.1 39项标准工程参数
        4.2.2 40条发明创造原则
        4.2.3 矛盾矩阵及其使用流程
    4.3 基于TRIZ的技术冲突解决装置的结构设计
        4.3.1 用技术冲突解决原理求解问题
        4.3.2 设计方案
        4.3.3 可穿戴医疗袖套的方案细化与展示
        4.3.4 可穿戴医疗袖套的样机制作
    4.4 可穿戴医疗袖套的APP交互设计
        4.4.1 产品手机APP操作的需求分析
        4.4.2 可穿戴医疗袖套的交互信息架构
        4.4.3 可穿戴医疗袖套界面操作原型输出
    4.5 本章小结
5.上肢淋巴水肿监治一体可穿戴医疗袖套设计方案的评估
    5.1 评估的意义与方法
    5.2 可穿戴医疗袖套装置最终方案评分法评价
        5.2.1 构建可穿戴医疗袖套的评价指标模型
        5.2.2 建立评价项目表和加权系数判别表
        5.2.3 用户满意度评价
    5.3 可穿戴医疗袖套装置设计优化意见
    5.4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可穿戴医疗袖套装置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0)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数据的管理技术
        1.2.2 海洋数据的可视化方法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论文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2 一种自适应的海洋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案
    2.1 数据管理技术概论
    2.2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
        2.2.1 关系模型及数据库应用
        2.2.2 MySQL数据库简介
    2.3 数据说明
    2.4 数据编码方案
        2.4.1 编码在数据管理中的必要性
        2.4.2 基于海洋试验数据的编码方案
    2.5 基于数据编码的自适应的数据组织方式
        2.5.1 基于MySQL的数据库结构设计
        2.5.2 数据自适应存储与管理方案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图信号处理的海洋数据重建研究
    3.1 HYCOM数据介绍
    3.2 数据重建方法
        3.2.1 传统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比较
        3.2.2 正则化技术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3.2.3 图拓扑及图信号处理基础
        3.2.4 数据重建质量评价方法
    3.3 HYCOM数据重建图信号处理方法
        3.3.1 超分辨重建图信号处理方法
        3.3.2 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的边界处理
    3.4 基于两次图信号处理的HYCOM数据重建
        3.4.1 图信号处理数据重建两步流程
        3.4.2 HYCOM数据重建应用场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的光线投射算法的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研究
    4.1 三维可视化的面绘制与体绘制算法
        4.1.1 面绘制算法
        4.1.2 体绘制算法
    4.2 光线投射算法的实现
        4.2.1 算法基本思想
        4.2.2 传统光线投射算法的实现
        4.2.3 传统光线投射算法存在的待改进问题
    4.3 基于海洋环境数据的光线投射算法研究
        4.3.1 数据预处理与自动数据分类
        4.3.2 传输函数设计
        4.3.3 重采样与图像合成
    4.4 本章小结
5 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实现
    5.1 软件编程环境介绍
        5.1.1 开发环境简述
        5.1.2 涉及数据说明
    5.2 系统需求及总体设计
        5.2.1 系统需求分析
        5.2.2 系统总体框架
    5.3 数据管理方案
        5.3.1 数据导入与存储模块
        5.3.2 数据检索模块
    5.4 数据可视化方案
        5.4.1 海洋环境数据显示方案
        5.4.2 观测数据显示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三维复杂模型快速简化及交互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立交结构的欧拉图表达及交互设计方法[J]. 吴苗苗,曹力,秦宇,王宇昆,刘晓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2
  • [2]三维封装集成电路中的电热特性分析研究[D]. 闵球. 浙江大学, 2021(01)
  • [3]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D]. 申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运动规划与足地交互的液压四足机器人力矩控制研究[D]. 史亚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面向人机协作的人体动作轨迹预测[D]. 李斯琛.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6]大规模三维电力场景的建模与方法研究[D]. 王睿.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7]基于混合现实的海洋无人平台安防场景仿真与实现[D]. 郑志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8]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TRIZ理论的可穿戴医疗袖套设计研究[D]. 张旭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10]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D]. 董晨语.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3D复杂模型的快速简化与交互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