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然气供应为何着急?

山东天然气供应为何着急?

一、山东天然气供应缘何频频告急(论文文献综述)

宁威[1](2018)在《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在民盟主导缅甸政治转型大背景下展开论述的,主要采用民族政治学相关理论对民盟执政以来的民族整合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对本轮缅甸民族整合的现状、挑战、影响因素、趋势和对中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全面探讨。本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阐述民盟执政前缅甸民族整合历史进程与当前缅甸民族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界定了民族整合的定义与方式,为探讨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打下理论基础。随后回顾了吴努、奈温、新军人政府时期和吴登盛政府推行的民族整合政策。吴努政府和奈温政府主要采取“同质化”治理方式,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政治一体化,不断剥夺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遭到了少数民族的坚决反对,导致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民族武装对抗中央政府,使缅甸民族国家建设陷入困境。新军人政府时期和吴登盛政府时期,整合方式趋于平和,为民盟时期的民族整合打下了一定基础。在缅甸历届政府与少数民族的相互斗争与妥协之下,缅甸民族问题不断反复,导致当前民族整合主要面临着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不强、少数民族武装长期存在、罗兴伽人问题突显等。第二章主要论述民盟执政下民族整合措施及特点。在前几届政府民族整合的基础上,民盟政府的民族整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推动民族整合向前发展,是民盟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昂山素季对其父亲昂山将军“彬龙精神”的继承、民盟对民族和解全面包容的态度、民盟将民族和解作为首要工作任务的决心、“民地武”对民盟政府民族和解政策的积极回应等都为缅甸实现民族和解创造了新机遇。民盟政府执政两年多以来,在推动民族整合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各方对民族整合期待也很高,但实际效果有限。从总体上看,缅甸民盟政府的民族整合呈现着整合主体二元化、整合取向多元化、整合路径双向化等新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民盟执政下推动民族整合所面临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民族整合的关键变量。从政治方面来说,民主改革对民族整合具有双重影响,民主有利于消除缅甸各民族间矛盾与隔阂,但民主改革过快易引发民族矛盾爆发。长远来看,民主化是促进民族整合的利器,可以推动各民族权利平等,但在民主化过程中却会削弱权力核心引发动荡。缅甸是一个多中心的松散权力结构体系,其政治系统内存在着政府、军方、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党派和宗教团体等相对自治的组织。在各类组织相互竞争的背景下,政治权力博弈是民族关系的核心,也影响和阻碍着缅甸的民族整合。当前,民盟政府领导软弱,军方、“民地武”利用其地位无限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漠视国家公共利益,导致民族整合步履维艰,甚至削弱或破坏民主本身。从经济方面来说,民盟上台后,努力打造自由、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经济调整。但目前仍未能打破缅甸盘根错节的经济藩篱,抢夺资源控制权成为军方、政府、“民地武”斗争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文化方面来看,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因素造成了缅甸民族间长期分裂,对国家内部分裂的担忧深深地烙进了缅甸文化之中。缅甸历史文化中各民族对彼此信任的缺失给民族整合带来极大的阻碍。从大国影响方面来说,美国、日本、欧盟等域外势力对该地区的拉拢、渗透日渐频繁,以输出“民主”为手段,以缅甸民族和解事务为跳板,进而插手缅甸事务。中国与东盟对缅甸的民族整合进程也格外关注。然而,西方插手缅甸民族和解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自身在缅甸的影响力,试图将缅甸民族问题国际化、复杂化,扰乱中国周边环境。东盟和中国希望缅甸能够顺利推进民族整合,以一个和平稳定的多民族国家身份积极融入地区安全秩序。第四章主要分析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趋势及对缅甸民主国家建设影响。在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缅甸民族整合呈现出以下趋势:当前形势下解决缅甸民族问题的各方面条件仍不成熟,近年缅甸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使得该问题与缅内政外交、地缘政治等因素交织缠绕愈加复杂。和解氛围正艰难形成,对话机制正在建立;政府军与“民地武”之间的冲突绵延数十年至今,少数民族武装处境日益艰难,两极化发展趋向明显,一部分艰难融入主流社会,一部分在打压下由明转暗,有向恐怖主义发展的趋势;“罗兴伽人”问题使得缅甸民族对立情绪高涨,也使缅甸的国际环境遭受新的压力。民盟推行的民族整合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内在张力,但核心矛盾难以解决,民盟缺乏足够的实力来调停整合各方矛盾,导致民族整合推进缓慢,国家建设受到影响。第五章主要分析此轮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的影响。民盟执政下,缅甸继续推动民族整合给缅甸局势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也使中缅关系出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短期内,民盟执政下缅甸的民族整合措施暂未收到良好的效果,客观上还造成了缅北地区动荡、罗兴伽人问题突显等。但从长远来看,民盟全面包容的民族整合理念若实施得当,将有利于彻底实现缅甸的和平统一,促进中缅两国合作。因此,结合我“一带一路”倡议和“命运共同体”国际观,积极推进缅甸和平进程,共同构建地区安全环境是着眼宏观战略发展,谋求长远利益之举。在对策方面,首先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认清发展稳定的缅甸更有利于中缅关系长足发展。以推动缅甸民族整合为契机,与缅甸新政府一起寻找中缅利益共同点,通过民族整合各项政策,将“民地武”吸收到合法国家体系,使其成为“负责任”的一员,避免其“恐怖主义化”成为新的“麻烦制造者”,并以此掀起中缅发展高潮,把中缅关系真正塑造为不同规模国家关系的典范。结论部分则是对全文结论和总体理论框架做出总结。

许正[2](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陈加林[3](2013)在《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文中提出本文以苏州汪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苏州汪氏的世系源流,梳理各支派系自明清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而尝试将其与苏州地方社会联系起来,探讨国家与家族的关系,家族与基层社会控制的关系,以及居于国家、地方之间的家族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清这些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及其转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汪氏作为徽州第一大姓,自唐代伊始,该家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禀赋徽人多外出经商的传统,因商而迁徙各地,而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则是他们迁徙的重要方向。自明末清初以来,以石塘桥汪氏、吴趋汪氏、钱塘寓苏汪氏、娄门汪氏、山塘汪氏、盘门梅家桥汪氏、东花桥巷汪氏等为代表的汪氏陆续因商由徽迁吴,定居苏州后,其业无所不居,在苏州各行各业中均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发展,成为苏州商界一大劲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纷纷建立宗族组织,修建祠堂,修族谱,设义庄,不惜重金培养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各支汪氏在科举上也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贾与儒”的迭相为用。而通过科举踏上仕途的那些汪氏士人,多能书善文者,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吴中四汪”、“盘溪才子”、“娄门二汪”、“翁门六子之首”、“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章门四子之一”等众多名士,也不乏对书法、诗文、书画、碑版、收藏等有深厚研究者,也正是他们这些人提升了汪氏家族整体的文化素养,积淀和形成了“尚文崇儒”的家学传统,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对于一个客居异地的家族来说,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获得移居地的认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社会压力,苏州汪氏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一方面利用婚姻圈,积极主动攀附苏州当地着姓望族,以求迅速完成其土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交游圈,建立交游网络,以保持和提升家族的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来看,苏州汪氏是成功的,各支汪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成为吴门望族。然而,传统社会中家族组织的发展也逃脱不了周期性的社会动乱的影响,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家族的打击是无疑的,但家族组织作为传统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适应力,它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地调整。汪氏在战后不久便成功地重建了宗族组织,在商业上也逐步得到恢复,重现了家族的活力。但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涌入,汪氏这些商人举步维艰,不得不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汪氏虽然遭受太平天国战争的巨大打击,但他们并非坐以待毙,特别是那些拥有功名的士绅,积极参与到和太平军的殊死搏斗之中,为清王朝成功扑灭这场灾难起到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肩负了重建战后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为战后恢复民众对地方社会领导权力的认同起到重要作用。在清末的地方自治的浪潮中,他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如参与苏州地方自治调查研究会、苏州市民公社、苏州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政治运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塘寓苏汪氏的汪鸣銮、娄门汪氏的汪凤瀛、汪荣宝、汪东宝等其活动对晚清民初的政局具有深远影响。尽管传统家族组织不断受到外来因子的冲击,但他们仍以其灵活的“应变力”对自身加以改造,不断地纳入现代因素,逐步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实际上,苏州汪氏的这种转变在太平天国战乱后的不久就已经发生,到了清末及民国年间,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汪氏家族组织的近代化趋势更为明显了。一方面表现在:汪氏商人组织由会馆、公所到商会的近代转型,而在抗战前夕又出现了血缘化的回归;其在商业经营方面,与洋商资本缠联,出现买办化趋势,并尝试向新式行业投资,汪氏所从事的传统金融业也向近代银行演变。尽管他们有意识地向近代迈进,但由传统商人而衍变的新兴阶层,因袭着沉重的传统包袱,在新旧杂糅的矛盾中艰难地生长,无法摆脱自身所禀赋的局限,而处于尴尬的两难困境。另一方面,清末科举制度废除,汪氏家族中的士绅们也实现自身的蜕变,一部分人向新式商人转化,一部分人学习新知成为地方新政办理人,一部分人向报人等自由职业者转化,一部分人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而汪氏的这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当中许多都从事教育事业,成为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家族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中突出有汪德章、汪凤瀛、汪家玉、汪懋祖等。正是汪氏家族向教育转向的传统造就了一大批新中国新式教育体制下的院士、工程师、教授及知名学者。

袁端端[4](2012)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新闻的理念和方式创新 ——以《南方周末》绿色新闻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较为完整的阐述中西方绿色新闻发展演变历史和现代轨迹,并较为全面的探讨绿色新闻的功能和发展方向。绿色新闻,作为一种关注“绿色领域”的新闻报道,以不断变换的环境事实与新闻叙述,融合恰当的方式传播大众关心的,诸如环境、生活、新能源、城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新近发生的新闻。同时,伴随着全球进入低碳社会,“绿色”成为关注热点。在新闻媒体中,融入公共性和专业性,开展绿色报道,做出环境、健康(包括食品安全)为代表的公共影响力报道以及能源、绿色经济(环保产业)为代表的行业影响力报道,和以城市、低碳为代表的专业影响力报道,将会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新的血液,进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本文采取了新闻学的框架研究,系统梳理了西方社会对于绿色新闻的探究和理论总结。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绿色新闻史的研究(第二章),主要是从西方国家的环境新闻起源及其发展脉络探讨绿色新闻的起源,后一部分着重梳理我国绿色新闻的前身。第二部分绿色新闻发展现状研究(第三章),主要探讨在新世纪中西媒体的绿色新闻报道。第三部分是新闻业务研究的范畴(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重点在于个案分析,以南方周末作为绿色新闻深度报道的代表媒体,分析其绿色新闻的报道标准和类型分析,具体分析我国的绿色新闻实践;第五章着重于绿色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笔者通过南方周末绿色新闻版面从创立之初到2011年底做出的543篇深度报道,深入研究了中国绿色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内容分析以及发展趋势,揭开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周报(刊)上绿色版面的面纱。第五章重点探讨绿色新闻的行业发展走向,提出了中国绿色报道今后发展的十个主要方向。第四部分研究绿色新闻与社会的关系(第六章),包括绿色新闻的六大社会功能,绿色新闻学教育以及跨文化研究。本选题意义在于试图探讨当今社会和生态环境下,新闻媒体确立绿色报道思维和构建绿色新闻体系的重要性,从而找到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绿色新闻之路。其学术价值体现在对国内外绿色报道的探索性分析。绿色新闻研究领域关注的是世界性问题,其研究规律具有共同性,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大国的合理化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本文还有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丰富拓展新闻学教育,从理论上给业界提供研究框架和逻辑支持的辅助功能。

马登科[5](2010)在《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属于经济解释。传统经济学已经不能解释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急剧动荡。本文在“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全新视角下,第1-6章分别对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实体经济因素、虚拟经济因素及制度因素进行理论加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国际石油价格已不再被供需所决定,而是由其金融属性所决定。由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和浮动汇率制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本质(制度性)原因。过剩流动性在实体经济里找不到投资的热土,便冲进了虚拟经济领域,造成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相对萎缩。虚拟经济里过剩的流动性乃国际石油价格急剧动荡的动力之源;第二,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早已三位一体,相互影响和联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尤其是外汇市场,超过100:1的高杠杆交易导致热钱四处游荡,使得美元汇率在高频投机下急剧动荡。国际石油的计价货币美元本身币值的不稳定性必然导致国际石油期货价格陷入动荡。但是自2002年1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过了35%,而国际油价最高时候曾经上涨超过了400%,美元因素只能解释石油价格动荡的部分原因;第三,全球大型的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是石油金融体系内的主导力量。金融工具的高杠杆特性推动他们的投机行为,于是他们利用左右国际石油价格的各种因素诸如美元、股市波动、原油库存、宏观经济指标、天气等等通过石油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平台并借助高端的程序化交易系统进行高频度的投机,最终这种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推动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暴涨暴跌。第7章建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冲击的VAR模型,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的动荡将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成巨大冲击。最后,第8章结合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的大背景,构筑起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第9章为全文总结。

谢茜[6](2010)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论述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下中国海洋战略演进的历程。在历史上,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首先是在大航海时代里,当西欧国家正极力开拓海上事业时,中国却在是否面向海洋发展中逡巡徘徊,在开海和禁海的摇摆间失去了原本的海洋优势,中国海洋文明在与陆地文明的对抗中处于下风。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对争夺海上霸权的意识就非常明显,从地中海时代沿岸各国争夺海上霸主地位到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各沿海国竞相在大洋一决雌雄,海洋始终是西欧各沿海国在国家发展中首先倚重的场地。而作为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的中国,虽然是典型的滨海国家,但农耕文明的大陆性国家一直是发展的重心。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海洋活动不无发展,与日本、东南亚等国展开跨海交流、开创海上丝绸之路、拥有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大海外贸易港口并建起关税制度、并先于西欧国家数十年开展了大航海活动,但这些海上活动归根结底并不是国家发展的重心。在新航路发现以后,西欧各国以商业殖民及传教为先锋、以船炮与武力作为后盾,纷纷向东西两半球发展并侵入中国。而与西方国家相反,中国却开始闭关自守以世界上陆权大国自居孤立于世界形势发展之外。当西方殖民者叩关并在鸦片战争中获利后,来自海上的侵略就成为了近代中国噩梦的开端。西方殖民者通过发动系列战争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海域主权。清政府被迫重新重视海洋事务,开始了建设近代海军、发展近代海务实业的近代海洋战略,中国面临海洋、陆地哪个更重要的两难选择。当世界跑步进入海权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海外扩张获得资本原始积累,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对海权的新一轮争夺。开展海军军备竞赛和进行海外侵略是海权争夺的主要内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战成为世界战争的主要形式之海军的力量强弱成为海外侵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由于对海洋权益的进一步认识,此时的海权争夺不再只限于争夺制海权而是扩展到对领海范围及大陆架资源的争夺。而此时中国苦于政局的不稳、国力贫弱,在民国时期勉强以微弱海军抵御帝国主义海洋国家的侵略,中国的海洋战略走入底端。战后初期世界海洋政策呈现两种态势,一是海军军备继续升级,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太平洋地区的对峙,美国构建在亚太地区的岛链战略,美苏两国的海军竞赛继续扩大;另一个是海军剑拔弩张的发展之下,由于科技的进步,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各沿海国家对海域和海洋资源的争夺越发激烈,同时海洋各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振海洋战略提上议程,但由于面对北部的陆权和东、南部的海权双重危机,建国初期的海洋战略仍然是以防卫为重心。尽管意识到海洋开发的意义,但彼时并无财力和精力执行。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海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洋事务的法制化和对海洋的开发成为国际主流,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成功举行及多种海洋法的制定表明海上权益法制化和多样化时代的来临。为应对多样化时代,各沿海国又纷纷发布了国家海洋战略。中国在完成建国初期必须的海防建设后实施改革开放,应国际形势也将海洋综合性开发政策和海洋法制化设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业的合作。中国提出了和平型综合开发的海洋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合作,利用海洋法律处理海洋争端。中国的海洋战略经历了徘徊——重振——低迷——起步——积极的过程,并且每一步都落后于当时世界主要国家对海洋利用的步伐。回顾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文末提出了中国未来海洋战略发展的路径,即以海权的发展维护陆权的稳定,强调海军在海洋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国家综合实力是海洋战略顺利推行的保证。

吴恩锋[7](2008)在《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基于由国内三大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003-2006年共62307条文章标题构成的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采用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对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期揭示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引言,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节为隐喻定义探讨,探析四部汉语词典及六部英语辞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并介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和以Lakoff& 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第三节为我国隐喻研究概况,分析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对隐喻认知观和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隐喻研究呈现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第四节为概念隐喻理论,回顾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详细介绍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第二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由三节构成。第一节探讨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上;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下/行政级别高是上;行政级别低是下/发展是上;衰退是下/处于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上;离开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下/优先或受重视的是上;置后或不重视的是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下/力量强是上;力量弱是下/高端客户群体是上;低端客户群体是下/程度强是上;程度弱是下/评价好或名次高是上;评价差或名次低是下”等十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认知基础进行分析。第二节重点探讨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行政级别在上是高;行政级别在下是低/质量好、价格贵是高;质量差、价格便宜是低/程度强是高;程度弱是低/力量强是高;(力量弱是低)/评价好是高;(评价差是低)/(复杂的或明智的是高);简单的或弱智的是低/地位重要是高;(地位不重要是低)”等八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认知分析。第三节为本章小结。第三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是金”隐喻和“财富是水”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二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三节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分别对以“身”、“手”、“头”、“下肢运动”、“其他身体部位”、“生育”等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四章为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由十一节构成。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数据,我们总结出十个结构隐喻类型,按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戏曲隐喻、博弈隐喻、饮食隐喻、教育隐喻、体育隐喻、医药隐喻、婚恋隐喻等。我们分十节对这十个结构隐喻类型分别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十一节为本章小结。第五章为结论,由两节构成。第一节总结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第二节探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王冬梅[8](2007)在《记者应追求的四种境界》文中认为我1994年7月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人日报社。13年的新闻采编工作使我认识到,要做一个称职的编辑、记者,应该努力追求四种境界。那就是一思维创新我所跑的行业,相对静态,平时新闻少,一旦有新闻又是重大新闻,各家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容易雷同。记者如果不寻求突破,不仅自己在行业里不受重视,还影响其所在媒体的形象。因此,搞好新闻报道,记者的思维创新很重要,是做"老"记者保持活力的源泉。

王冬梅[9](2003)在《山东天然气市场欲打破垄断坚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年冬季以来,由中石化中原油田供气的城市“山东省济南、泰安、德州,河南省郑州、开封”等均出现用气紧张状况,致使当地的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巨大影响,有些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给百姓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本报1月5日刊发了《中石化有市场少气源中石油少市场多气?

二、山东天然气供应缘何频频告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天然气供应缘何频频告急(论文提纲范文)

(1)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盟执政前缅甸民族整合历史进程与主要问题
    1.1 民族整合定义与基本方式
        1.1.1 民族整合的定义
        1.1.2 民族整合方式
    1.2 独立后缅甸民族整合历史进程
        1.2.1 吴努执政时期的民族整合(1948—1962)
        1.2.2 奈温执政时期的民族整合(1962—1988)
        1.2.3 新军人政权时期的民族整合(1988—2011)
        1.2.4 吴登盛政府时期的民族整合(2011—2015)
    1.3 缅甸民族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 缅甸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不强
        1.3.2 少数民族武装长期存在
        1.3.3 罗兴伽人问题突显
第二章 民盟执政下民族整合措施及特点
    2.1 民盟政府面临的民族问题新形势
        2.1.1 民盟执政为缅甸民族整合带来的机遇
        2.1.2 民盟解决民族整合问题面临的挑战
    2.2 民盟在民族整合中的新政实践
        2.2.1 改组机构及人员
        2.2.2 继续推进《全国停火协议》
        2.2.3 召开“21世纪彬龙会议”及其困境
        2.2.4 引入外部力量解决罗兴伽问题
    2.3 民盟民族整合的特点
        2.3.1 整合主体二元化
        2.3.2 整合取向多样化
        2.3.3 整合路径双向化
第三章 民盟时期影响民族整合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政治整合方面的影响因素
        3.1.1 缅甸民主改革对民族整合的双重影响
        3.1.2 缅甸“普力夺社会”阻碍民族和解
    3.2 经济整合方面的影响因素
        3.2.1 民盟重和解轻经济政策的缺陷
        3.2.2 经济藩篱问题依然严重
    3.3 文化整合方面的影响因素
        3.3.1 缅甸分离猜忌的文化传统
        3.3.2 宗教矛盾迟滞民族整合脚步
    3.4 外部力量对缅甸民族整合影响
        3.4.1 美国对缅甸民族整合的影响
        3.4.2 日本对缅甸民族整合的影响
        3.4.3 印度对缅甸民族整合的影响
        3.4.4 东盟对缅甸民族整合的推动与局限
第四章 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发展趋势分析
    4.1 和解氛围艰难形成
        4.1.1 全面包容原则的确立
        4.1.2 对话机制的形成
        4.1.3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内在张力稍有缓解
    4.2 民地武呈现两极化发展之势
        4.2.1 少数民族武装处境日益艰难
        4.2.2 部分“民地武”艰难融入
        4.2.3 部分“民地武”呈由明转暗趋势
    4.3 罗兴伽人问题症结难除
        4.3.1 民盟多管齐下治乱象
        4.3.2 罗兴伽人问题症结难除
        4.3.3 民族整合正义问题突显
    4.4 整合进程缓慢导致国家建设凝滞
        4.4.1 核心矛盾难以解决
        4.4.2 和解进程缓慢影响国家建设
        4.4.3 民族冲突频发导致民主岌岌可危
第五章 缅甸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5.1 民盟执政下的中缅关系
        5.1.1 中缅关系整体趋好但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5.1.2 中缅关系面临的挑战
    5.2 缅甸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5.2.1 缅甸民族问题外溢对中缅战略合作的消极影响
        5.2.2 缅甸民族整合对中缅关系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
    5.3 应对缅甸民族整合新局势的对策思考
        5.3.1 中国在缅国家利益分析
        5.3.2 应对挑战的基本对策思考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二)越南战争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武器走私问题
        (四)非法移民问题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三)维和机制
        (四)警务合作机制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六)联合演习机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一)越南与柬埔寨
        (二)泰国与越南
        (三)老挝与泰国
        (四)中国与越南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一)柬埔寨
        (二)缅甸
        (三)老挝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中国云南省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一)美国
        (二)日本
        (三)俄罗斯
        (四)欧盟
        (五)澳大利亚
        (六)印度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理论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一 从汪氏族谱看苏州汪氏之源流
        二 从《清代朱卷集成》看苏州汪氏
        三 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概况
        一 宗族结构
        二 汪氏义庄
        三 墓祠祭祀与祖先崇拜——以吴趋汪氏为例
第二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的商业活动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前后苏州汪氏的商业发展
        一 从碑刻资料看太平天国运动前苏州汪氏商业活动
        二 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商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三 太平天国运动后苏州汪氏商业活动的继续和初步转向
    第二节 清末民国苏州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商业经营的近代转向
        一 汪氏商人组织的近代转向
        二 汪氏商业经营: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第三章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及其社会网络
    第一节 苏州汪氏的科举之路
        一 石塘桥汪氏
        二 吴趋汪氏
        三 钱塘寓苏汪氏
        四 娄门汪氏
        五 盘门梅家桥汪氏
        六 东花桥巷汪氏
    第二节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
        一 家学传统
        二 藏书文化
        三 文化名人
    第三节 苏州汪氏的社会网络
        一 苏州汪氏的婚姻圈——以吴趋汪氏为例
        二 苏州汪氏士人交游网络
第四章 苏州汪氏与近代社会政治变迁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与地方社会
        一 太平天国战乱与苏州汪氏——以吴趋汪氏为例
        二 苏州汪氏与地方自治
        三 苏州汪氏参与其他政治活动
    第二节 汪鸣銮与清流帝党
        一 从政经历
        二 为大清择贤纳士,网罗人才
        三“翁门六子”之首
        四“公车上书”的幕后指挥
        五 直谏上书,被革职永不叙用
    第三节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与晚清民初政局
        一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外交官世家
        二 汪凤瀛与《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
        三 汪荣宝与晚清民初的政治变革
        四 汪东宝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第一节 科举之废与汪氏士绅的出路
        一 向商人转化
        二 向报人转化
        三 向自由职业者转化
        四 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一 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从事文教活动实践
        二 苏州汪氏后人与新中国的文教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新闻的理念和方式创新 ——以《南方周末》绿色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
2 绿色新闻的概念和历史脉络
    2.1 绿色新闻的概念
    2.2 千年的环境忧虑
    2.3 中国绿色新闻的历史沿革
        2.3.1 空白期
        2.3.2 发展期
3 低碳背景下的绿色新闻报道
    3.1 全球踏上低碳之路
    3.2 二十一世纪国内外的绿色报道
    3.3 国内外媒体迈出绿色步伐
4 南方周末的绿色报道实践与创新
    4.1 国内首创深度绿色报道
    4.2 绿色新闻必须坚持深度报道
    4.3 南方周末绿色报道类型分析
    4.4 南方周末绿色报道分类解读
    4.5 南方周末绿色报道内容分析
        4.5.1 冲突一: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冲突
        4.5.2 冲突二: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4.5.3 冲突三:政府政策和公众利益的冲突
        4.5.4 冲突四:经济发展与城市合理规划间的矛盾
        4.5.5 冲突五:公众健康和行业规则的冲突
5 绿色新闻的标准和走向
    5.1 绿色深度报道发展方向
        5.1.1 绿色深度选题报道标准
        5.1.2 绿色深度新闻发展趋势
    5.2 绿色深度报道的研究价值
6 绿色新闻的社会功能
    6.1 政策制定
    6.2 经济价值
    6.3 传播生态价值
    6.4 教化功能
    6.5 审美愉悦价值
    6.6 社会行动价值
7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论文类
    外文着作
    参考媒体(网络)
致谢
附录

(5)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导论:论文选题及石油金融文献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1.1 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2002 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急剧动荡
        1.1.2 “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全新视角下的国际石油价格动荡解释
        1.1.3 构筑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乃当务之急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思路
    1.3 石油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1.3.1 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综述
        1.3.2 石油美元理论研究综述
        1.3.3 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3.4 中国石油金融发展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石油价格决定:石油的金融属性逐步取代商品属性
    2.1 国际石油的供给
        2.1.1 国际石油生产时空布局:“石油峰值论”之争
        2.1.2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石油的生产成本
        2.1.3 国际石油生产重中之重:OPEC产量控制
    2.2 国际石油的需求
        2.2.1 国际石油消费增长趋势:以新兴市场为例
        2.2.2 国际石油消费低碳约束:经济危机后的新能源投资
    2.3 国际石油定价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2.3.1 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变迁史
        2.3.2 国际石油定价现行公式对比
        2.3.3 中国石油定价体系现状
    2.4 国际石油定价的新变化:石油的金融属性
        2.4.1 国际石油衍生品市场的时空竞争格局
        2.4.2 国际石油价格的金融属性逐步取代其商品属性
        2.4.3 发达国家的石油金融体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油期货理论:石油价格决定的新平台及相关实证研究
    3.1 期货的产生、特点和交易流程
    3.2 石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主导现货价格
    3.3 石油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
        3.3.1 最优套期保值比
        3.3.2 套期保值效果:以航空燃油为例
        3.3.3 套期保值具体方案设计
    3.4 纽约原油对沪燃料油期货价格之传导实证研究
        3.4.1 指标的选取
        3.4.2 数据处理和计算结果
        3.4.3 小结
        3.4.4 案例:中国大豆产业的“沦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油美元理论:美元对国际油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石油美元理论
        4.1.1 石油美元的产生及影响
        4.1.2 石油美元的规模和投资特点
        4.1.3 “石油欧元”的挑战
        4.1.4 石油美元与中国
    4.2 石油美元环流理论
    4.3 美元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传导机制分析
    4.4 美元汇率变动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5 美元、道琼斯指数、上证综指和原油之间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油投机基金:投机基金持仓头寸对国际油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石油投机基金的构成、规模及特点
        5.1.1 对冲基金
        5.1.2 期货投资基金(CTA)
        5.1.3 银行
        5.1.4 机构投资者
        5.1.5 私人股权基金
        5.1.6 指数基金
    5.2 投机基金持仓头寸对国际油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投机基金持仓头寸指标的选取
        5.2.2 实证分析
    5.3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的合理性:最优投机理论
    5.4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预测的复杂性:其他短期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际石油价格动荡的根源:美元本位制加上浮动汇率制
    6.1 历史的视角:三大汇率制度体系下的石油价格波动
        6.1.1 金本位制下的石油价格(1816──1944 年)
        6.1.2 美元-黄金汇兑本位制下的石油价格(1944 年7 月──1971 年8月)
        6.1.3 美元本位制与浮动汇率制下的石油价格(1971 年8 月至今)
    6.2 国际货币体系制度安排:蒙代尔对决弗里德曼
        6.2.1 货币三态论
        6.2.2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百年之争
    6.3 失去黄金“锚”的美元本位制: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
        6.3.1 资本存量严重脱离真实GDP增长
        6.3.2 金融市场交易规模逐步膨胀
        6.3.3 投机逐步主导虚拟经济的发展
        6.3.4 全球生产消费不平衡
    6.4 经济危机中的高盛案例:高杠杆加程序化交易
    6.5 零和博弈的背后:金融危机损失的美元到底哪去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对中国宏观经济冲击实证分析
    7.1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变动与中国宏观经济
    7.2 VAR模型
    7.3 变量选择和数据描述
    7.4 计算结果和小结
第8章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构筑
    8.1 构筑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8.1.1 积极寻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8.1.2 争取扩大人民币结算试点到石油领域
        8.1.3 稳定人民币汇率: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
        8.1.4 争取建立更加协调统一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
    8.2 构筑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具体战略
        8.2.1 争夺国际石油金融体系的定价权:尽快推出石油期货品种
        8.2.2 设计简单科学的中国的石油衍生品交易品种:最多到期权
        8.2.3 维护中国石油价格的平稳:利用巨额美元储备组建国家石油基金
        8.2.4 继续完善石油外交机制:贷款(美元储备)换石油
        8.2.5 依据开发性金融理论:建立政策性的石油金融机构
        8.2.6 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保障:继续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8.2.7 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服务对象:引导中国相关石油企业合理利用石油期货期权套期保值
        8.2.8 中国石油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大力培养中国高端石油期货人才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的问题
    9.4 本文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6)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主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前史简述
    四、论文创新
    五、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在大航海时代的海洋活动(1840年以前)
    第一节 西欧国家海洋活动的扩展:从地中海到新航路开辟
        一、地中海地区的海上战争
        二、新航路的开辟
    第二节 郑和远航及其后中国海上活动的停顿
        一、中国明朝以前的海洋活动
        二、郑和远航
    第三节 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扩张与中国的徘徊
        一、西欧海上扩张的开始
        二、中国海洋政策在禁海、开海之间摇摆
    小结 明清时期中国背离海洋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西方海洋扩张战略的形成与清末中国海洋战略的重振(1840-1912)
    第一节 海上强国的扩张战略及其对中国的侵略
        一、海上力量的加强
        二、海上强国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清末海防思想的形成及海洋战略的实施
        一、清末海防、塞防之争与近代海军建设
        二、兴办海洋实业
    第三节 甲午战争与清末海权的失败
        一、日本海权的发展
        二、海战与中国海权的重创
    小结 海权的落后与清末中国的民族危机
第三章 海权时代冲击下的民国时期中国海洋战略(1912-1949)
    第一节 海权理论影响下的全球海洋争夺
        一、海权理论及其影响
        二、世界兴起海军竞赛及海洋权益争夺
    第二节 海权强国对中国海洋权益的侵犯
        一、控制中国沿海沿江地区
        二、剥夺中国海洋权益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国抵御型海洋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一、中国海军的抵抗战略
        二、中国回收海洋权益
    小结 海权的缺失与民国时期的"有海无防"
第四章 战后世界海洋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防御型海洋战略(1949-1978)
    第一节 战后世界海洋政策的两大趋势
        一、海洋防卫政策升级
        二、海洋综合性开发进程加快
    第二节 新中国海洋以安全防卫为重心的海洋战略
        一、新中国海军力量的发端与初期发展
        二、扞卫领海主权的努力
    第三节 中国海洋综合管理政策的起步
        一、海洋行政管理机制的初步建立
        二、发展海洋产业
    小结:中国海洋战略在曲折中发展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平型海洋战略的提出(1980年后)
    第一节 海洋法制化时代的来临与中国海洋法制化的启动
        一、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的建立
        二、中国海洋法制化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世界迈入国家整体规划海洋的新时期与中国的措施
        一、制定国家级海洋整体规划政策
        二、国家海洋事业管理
    第三节 世界海洋的合作与争端
        一、中国海洋政策中的对外合作
        二、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
    小结:中国迈入和平性海洋大战略时代
综论
    一、走向海洋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海洋战略对于海洋国家发展的意义
    三、中国历史上向海洋发展的经验教训
    四、中国海洋战略的未来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节 隐喻定义探讨
        一、四部汉语词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二、六部英语词典对metaphor及simile的定义
        三、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
        四、以Lakoff&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
    第三节 我国隐喻研究概况
        一、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
        二、隐喻认知观与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对比
        三、隐喻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
    第四节 概念隐喻理论
        一、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
        二、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
        三、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第二章 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
        一、“上/下”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二、“上”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下”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四、“上/下”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
        一、“高/低”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二、“高”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低”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四、“高/低”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隐喻为例
        一、“财富是金”隐喻的语义分析
        二、“财富是水”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财富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
        一、“房屋”隐喻的语义分析
        二、“仓”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房屋”隐喻和“仓”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
        一、以“身”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二、以“手”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三、以“下肢运动”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四、以“头”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五、以“其他身体部位”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六、以“生育”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七、人体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战争隐喻
        一、战争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战争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战争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交通隐喻
        一、交通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交通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交通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天气隐喻
        一、天气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天气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天气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四节 经济报道中的戏曲隐喻
        一、戏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戏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戏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五节 经济报道中的博弈隐喻
        一、博弈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博弈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博弈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六节 经济报道中的饮食隐喻
        一、饮食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饮食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饮食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七节 经济报道中的教育隐喻
        一、教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教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教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八节 经济报道中的体育隐喻
        一、体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体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体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九节 经济报道中的医药隐喻
        一、医药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医药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医药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十节 经济报道中的婚恋隐喻
        一、婚恋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婚恋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婚恋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
        一、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具体认知规律
        二、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宏观认知规律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山东天然气供应缘何频频告急(论文参考文献)

  • [1]民盟执政下缅甸民族整合问题研究[D]. 宁威.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2]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3]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D]. 陈加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4]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新闻的理念和方式创新 ——以《南方周末》绿色新闻为例[D]. 袁端端. 暨南大学, 2012(11)
  • [5]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D]. 马登科. 吉林大学, 2010(08)
  • [6]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D]. 谢茜. 武汉大学, 2010(05)
  • [7]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 吴恩锋. 浙江大学, 2008(09)
  • [8]记者应追求的四种境界[J]. 王冬梅. 新闻三昧, 2007(09)
  • [9]山东天然气市场欲打破垄断坚冰[N]. 王冬梅. 工人日报, 2003

标签:;  ;  ;  ;  ;  

山东天然气供应为何着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