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我主动?

为什么总是我主动?

一、为什么主动的总是我?(论文文献综述)

伍晓明[1](2021)在《有关“我/们”与“另一者”的哲学思考》文中指出终于,我们可能正在回归病毒(virus)一词本来所表示的双重意义:生生之质,或致死之物。病毒确实极其致命,但它们也为这个世界提供了某些最重要的创新。创造和消灭再次结合在一起。——卡尔·齐默尔:《病毒的星球》①在此,此一者与另一者之切近是在诸是之为是论(存在论)范畴之外被思考的。在诸是之为是论范畴中,以不同的形式,另一者这一观念也同样出现:或作为自由、可理解性或完

王笑农[2](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专递课堂辅班师生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玉溪市H学区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专递课堂是信息化应用到教育领域的新形式。在少数民族学区,专递课堂通过引进科学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的解决了村级完全小学缺师少教、开不齐开不足课程的问题。专递课堂使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学生学习适应不良和教师教学适应不良的问题,迫切需要认清现状、找出影响因素并进行归因。基于上述缘由和云南省专递课堂开展的实际情况,研究选取玉溪市华宁县H学区D、F、X三所村级完全小学的专递课堂辅班师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的方法,全面收集信息。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学习适应和教学适应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再通过对质性材料的深度剖析厘清了产生原因,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学生学习适应和教师教学适应状况不佳。两类研究对象的总体适应得分和各维度适应得分,均低于理论平均值,呈现适应不良态势。第二,学生学习适应和教师教学适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学习适应受性别、民族、年级、成绩等级的影响:男生优于女生;汉族学生优于少数民族学生;低中年级学生优于高年级学生,成绩等级高的学生优于成绩等级低的学生。教师教学适应受任教年级、任教科目、年龄和教龄的影响:任教年级低的教师优于任教年级高的教师;任教音乐的教师优于任教英语的教师;年龄、教龄低的教师优于年龄、教龄高的教师。第三,学生学习适应和教师教学适应不良状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主讲教师没有关注学情、辅班教师没有及时监管;人格特质、动机、体力因素的制约;环境空间因素的限制。教师教学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管理层没有调动教师积极性,绩效保障未落实;教学任务繁重、年龄教龄偏大等。第四,学生学习适应和教师教学适应是相互影响的。辅班学生学习适应与否通过外在课堂行为外显,影响教师教学适应;辅班教师教学适应与否通过课堂态度和监管措施外显,影响学生学习适应。研究基于人与环境适应理论(P-E Fit)提出如下建议:为关照辅班学生学习适应,学校层面,应举办主辅班师生联谊活动,增进主讲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和师生情感;教师层面,辅班教师应承担更多疏导、监管工作;学生层面,学生自身要积极能动的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为关照辅班教师教学适应,学校层面,应该及时提供课程信息,完善辅导细则和绩效制度;教师层面,辅班教师自身要端正教学态度,增进与主讲教师的沟通;学生层面,辅班教师要增进师生教学情感,做到教学相长。

李金朋[3](2021)在《基于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光源及多光子干涉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光子作为现今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物理载体,也是20世纪90年代最早被开发出来的物理系统之一。然而二十多年间的多光子干涉和纠缠实验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本质上是概率性过程的自发参量下转换光子对源(SPDC)。这种光源具有不可避免的多对效应,加之只有小于10%的产生概率,极大地限制了基于这种光源的多光子实验的可扩展性。目前达到的12个光子和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操作几乎接近现实可达到的上限了。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作为一种“人造原子”,其既有和晶体类似的能带结构,又有和自然原子类似的非谐振的分立能级。其内部激子态的激发再跃迁辐射过程本质上可以是一个确定性的过程,即可以通过光学脉冲确定性地泵浦量子点到激发态,再跃迁辐射实现确定性的单光子源、纠缠光子对源、多光子簇态源等。而且通过恰当的泵浦方式和与合适的微纳结构的耦合,这些光源辐射的光子的效率、纯度、全同性和保真度等,理论上都都可以接近完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利用脉冲共振激发与微腔耦合的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实现了同时具有高效率、高纯度、高全同性、高保真度的确定性单光子源和纠缠光子对源。并利用这个单光子源,开展了基于确定性光源的多光子纠缠和预报型光子纠缠门的实验研究。具体包括如下:1.本文分析了利用量子点产生优质单光子源的基本原理和难点,并介绍了利用脉冲共振激发与微柱腔弱耦合的半导体量子点,实现了优质的单光子源的工作。其收集效率高达66%的同时,具有99.1%的纯度和98.5%的全同性(不可区分性)。并且在长达14.7μs的发射时间间隔内的两个光子,仍可以保持高于90%的全同性。这为开展基于确定性单光子源的多光子干涉和纠缠实验研究开辟了道路。2.本文分析了利用量子点产生优质纠缠光子对源的基本原理和限制,并介绍了利用双光子脉冲共振激发与环形布拉格腔(CBG)弱耦合的半导体量子点,实现了优质的纠缠光子对源的工作。其单对的产生效率达到0.59的同时,具有0.9的保真度、0.62的收集效率和0.9的双激子光子的全同性。3.利用1.中发展的量子点优质单光子源,结合快速、确定性的光子开关,我们将一个单一空间模式的单光子源解复用多个不同空间模式的、全同的、时钟同步的单光子源。并利用这些单光子源,首次开展了四光子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和线性簇态(Cluster state)制备的实验研究。获得了~13Hz的态制备产率,四光子GHZ和Cluster state的保真度分别为0.790(0.009)和 0.763(0.004)。4.利用3.中开发的多个单光子源,我们演示了用两个单光子辅助的预报型两光子间的控制非门(C-NOT)的实验,并利用这个纠缠门制备了预报型的贝尔纠缠光子对。获得的纠缠门操作的保真度为0.878(0.012),操作频次约85/min,预报效率约0.8%。其中操作频次和预报效率指标,高出同类型实验至少一个数量级。

张瑞臣[4](2020)在《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阐释其如何在自己所建构的框架理论下诠释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转型。准确而系统地还原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并不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的旨趣主要在于,通过揭示查尔斯·泰勒世俗化转型理论的独特新颖之处——对于世俗性“理解语境”的诠释学考察,指出他对世俗化的思考已经超越世俗化的既定事实层面,而进入世俗性社会所以可能的先验条件(理解可能所必须先行隶属的前理解结构)层面,从而具备了一种诠释学品格。本论文意在证成查尔斯·泰勒世俗化转型理论是一种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理论,但同时也是一种理解与诠释现代性的诠释学理论,它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新地理解现代性的理论模式,即现代性理解与反思的诠释学模式。世俗化转型研究是查尔斯·泰勒现代性问题研究的一个核心部分。查尔斯·泰勒区分了世俗的三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称着排除了上帝、终极实在的公共空间;第二种含义指的是宗教信仰和实践的衰落;第三种含义指的是道德的、灵性的或宗教的经验所赖以发生的整体语境。查尔斯·泰勒是在世俗化的第三种意义上来考察世俗性的:他要界定和追溯的是这样的一种变化,它将我们从一个实际上不可能不信仰上帝的社会带入到了另外的一个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信仰只是诸多人生可能性的一个选项。他试图把握使得这种世俗化最终得以可能的“理解语境”,而唯有从他的框架理论切入,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到其世俗化转型理论的“理解语境”。泰勒的框架理论作为意义理解的可能性条件是一以贯之的。框架通常以前对象的方式存在,犹如一道背景隐含在历史性的进程之中。框架本身历经了从超越性到内在性的转型,世俗化转型本身可以从框架的内在化转型来理解,以“自我—世界—时间”的转型以及“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exclusive humanism)地确立为主轴,据此可以对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阐释路径。在泰勒看来,从“可渗透的自我”(porous self)到“缓冲的自我”(buffered self)的自我转型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效应。自我转型同祛魅的进程密切的关联在一起。可渗透的自我生活在迷魅的世界之中,世界中的力与意义都可以渗透进自我当中;缓冲的自我则生活在祛魅的世界中,且在内在与外在、理智与欲望之间划出了明显的界限。自我转型的过程也是从嵌入到脱嵌的过程,现代性自我是大脱嵌之后的产物。但是,现代性自我也带来了诸多的隐忧,突出表现为原子式的个人主义的泛滥与生命意义的缺失。与自我的世俗化转型相伴随的是人们对世界的经验方式、理解方式、想象方式的转型。泰勒语境下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侧重揭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世界的日常感知方式的转变:世界的世俗化转型就是从寰宇到宇宙的转型。转型前的世界泰勒称之为寰宇,转型后的世界则为宇宙;寰宇之中包含着神圣的超越性维度,而在宇宙那里神圣性已经褪去,超越性亦不再发挥作用,宇宙是世俗化世界,也就是为自然规律秩序所支配的世界。伴随着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人们在世界之中找不到神圣性的超越存在,世界无须它们即可以很好地运转,同样,人们在世界之中的日常生活也不再需要超越性信仰的支撑,在此背景下,“不信”不可避免地兴起了。一般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自我转型和世界转型,而本研究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指出在自我转型和世界转型的背后还隐含着更深的时间转型,时间转型与自我转型以及世界转型相互交织和引动,共同推进了世俗化的转型。泰勒将时间划分为世俗时间和更高时间,世俗时间即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时间,更高时间是一种前现代的时间,包括古希腊的永恒时间、上帝的永恒时间和起源时间。从更高时间到世俗时间的转型引发了巨大的效应。这种时间转型带来了超越性经验的退场,从而开启了世俗化的进程。伴随着时间转型而来的还有现代性的隐忧,这种隐忧集中体现为意义的虚无主义。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地确立极其重要,泰勒认为,在世俗化转型中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替代了上帝的完满性。它改变了人们的信仰与道德,排除了超越性存在对人们生活的作用,使人专注于人自身的内在性,倡导互利秩序与普遍仁慈的观念,认为人们只需依靠自身的力量即可以实现人间福祉。信仰的根基确立在人的内在性上,宗教的意义在于维持人间秩序、实现人间福祉。总之,宗教的基础不再是超越性而是内在性的,人取代神的地位成为成为世俗化时代宗教关注的重心。泰勒将世俗化的进程理解为内在化的过程。泰勒同时也看到了内在化转型所引发的诸多隐忧,“自我—世界—时间”的转型以及“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地确立,其后果都以“意义虚无化”为聚焦。为了回应意义缺失的问题,现代思想家在努力寻求、建构一种新的内在性根基,激进的人文主义、浪漫主义和尼采主义等诸多的思想运动都分享了内在性的框架,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对内在性隐忧的破解,其实是对内在性框架的局部调适,没有从根本上对内在性框架进行批判。内在性隐忧其实是封闭世界结构所带来的效应,封闭结构对超越性存在完全采取一种封闭式的立场。海德格尔、福柯等人对近代的认识论主体展开了严厉的批判,批判的最终指向其实是近代认识论所默认的封闭世界结构。总之,要想根本上化解内在性隐忧,就必须突破使得内在性隐忧得以可能的封闭世界结构。毫无疑问,以框架理论为中心重构的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具有一般现代性理论的反思批判性质,意在通过剖辨现代社会的精神品质,萃取出现代性的共有经验及其规范理解,以便对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进行批判评估,辨识现代性因素中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探寻超克现代性隐忧的道路,达成重构合理化现代生活之目标。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侧重于社会批判的现代性理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反思理论,主要是通过对现代性生成语境地理解,展开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分析。就此而言,泰勒的框架理论具有诠释学的品格。从诠释学的视角看,泰勒的框架无疑是使理解成为可能之先行隶属的条件,具有(哲学)诠释学历史意识所要求的那种使理解成为可能的先行承受的先验性质,也就是说,它可以为理解所以可能提供先行隶属的条件,是理解所以可能必须根据的历史先在的境遇,在效果历史意识层面上为意义理解奠定先验的基础。框架同前理解一样为人们所先行具有,而且人们也正是以框架为基础来进行意义理解的。框架本身历经了从超越性到内在性的转型,这种内在性的特征深深地渗透进现代人地理解的内部,使得“前理解”也变得内在化,从而丰富了诠释学意涵,拓展了诠释学的应用范围。这种可以被称之为“框架诠释学”的世俗化转型理论,为现代诠释学带来了诸多新意与贡献:第一,它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结构思想具体应用于现代性反思理论之中,证明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内在地具有反思功能。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就在现代诠释学所默认的具有内在性特征的框架下揭示出现代性可能伴生的隐忧,显示出一种带有批判气质的现代性理论的反思性品格,这直接证明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并非如批评者所指责的那样是一种缺乏批判精神的保守主义学说。第二,从现代诠释学的三重划分来看,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既注重对现代性理解的前理解条件及其作用的探究,在理论品格上倾向于哲学诠释学,但作为一位现代性理论家,泰勒又特别注重通过诠释进行社会批判,其诠释学思想又表现出诠释哲学品格,他的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具有一种明显的居间性,这实际上说明了现代诠释学的确不仅可以在哲学存在论上被理解,亦可以被当作一种方法被应用于哲学研究之中。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清楚地表明不能简单机械地按照类型去理解现代诠释学以及应用诠释学,现代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必须从哲学的普遍性高度被认知,并予以肯认。第三,具有诠释哲学向度的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因此不仅要去理解现代性,理解现代性的源发境遇,而且要以这种理解为基础展开对现代性隐忧的诊断,探寻现代性的救赎之途,这实际上包含着泰勒的一个更大的理论雄心,即建构一个现代性研究与反思的新模式——诠释学的模式。就此而言,从诠释学的角度看,泰勒的框架理论是一种强调应用的诠释学,而从现代性理论的角度看,泰勒的框架理论则是一种侧重对现代性源发境遇进行诠释地理解的现代性理论。无论是从诠释学角度去理解,还是从现代性理论角度去理解,毋庸置疑的是,泰勒的框架理论的确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理论,值得研究者策马入林,探骊得珠。

江午奇[5](2020)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海德格尔通过《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为其此在形而上学辩护时,紧紧抓住“人的有限性问题”,一再强调康德是在为人的此在的形而上学做奠基工作,而“实现”这种形而上学之任务的关键是要揭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间的关联。那么,海德格尔是如何在“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的关联上进行思考的?“人的有限性问题”是如何发展为此在形而上学或此在现象学的?海德格尔是如何走向《存在与时间》的?要弄清楚这些海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必须对海德格尔哲思道路进行一番勘察。珀格勒、克兹尔等许多海学研究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在充分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项研究从发生诠释学视角,结合辩证法的一些因素,对海德格尔从1907年获得存在问题的激发开始直至1926年《存在与时间》完成的此在现象学探索道路进行了深入考察,把此“路”揭示为自身发展自身、自身赢获自身、自身诠释自身的活生生的动态进程。首先,1907-1911年间,海氏哲思在宗教中获得触发,亦活动在宗教领域内。在虔诚天主教信仰的滋养和促动下,作为此在的海德格尔经孔拉德·格勒贝尔,从布伦塔诺那里获得存在问题之激发。就海德格尔之能在来说,此“激发”作为其哲思之真正开端,展开了种种可能性,即其哲学活动要向之去存在的可能性。这种“激发”着的可能性之展开,从其作为一种解释活动来看,在根本上乃是源初“理解”所展开的可能性。于是,这种“激发”作为“开端”,就有了“理解的萌发”之意义(第一篇)。其次,1911-1918年间,海氏哲思展现出从“实在性”“有效性”引向“实际性”之势。在“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上做短暂停留之后,海氏将其哲思聚焦于逻辑领域,经历了“逻辑研究Ⅰ”(《关于逻辑学的新研究》)、“逻辑研究Ⅱ”(《心理学主义的判断理论》)、“逻辑研究Ⅲ”(《邓·司各脱的范畴学说和意谓理论》)三大进程,并力图通过对历史和时间问题的思考将其对逻辑问题的研究统一起来。总的来说,这是在逻辑领域内思考存在问题,并展现出从“存在”走向“时间”之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海德格尔尝试着将现象学运用到逻辑领域之中。这种“尝试”,作为现象学与逻辑性东西的某种融合,当其运用到中世纪人的精神生活的分析之上时,在海德格尔哲思活动中激起某种共振。历史性的精神生活映入眼帘,逻辑东西的有效性与现象学、历史性精神生活和时间问题等纠缠在一起,为将海德格尔的研究引向实际生活奠定了基础。由于所有这一切哲学思考,作为解释活动,都是海德格尔自身之源初“理解”的展开状态,故而这个阶段的研究活动具有“理解的展开”之意义(第二篇)。再次,1919-1922年间,海氏哲思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在此过程中,战时补救学期讲座率先提出“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并初次触及影响整个此在现象学之建构的两大问题,即现象(前理解领域)的可通达性与可描述性。在《直观与表达的现象学》之后,从“第一路标”开始,海氏之哲思活动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中。此筹划在现实化的过程中,又被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并进一步发展为“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前理解”领域的赢获(同时意味着诠释学处境的赢获),而海氏哲思作为解释活动,乃在源初“理解”的推动下实施的对“前理解”的占有,故而前述“赢获”和“描述”就表现为作为解释者的此在对其自身的拥有。因此,海氏本阶段的探索被诠释为“理解的自身拥有”(第三篇)。最后,1923-1926年间,海氏此在现象学,经“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和“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等形态,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达到成熟。通过《那托普报告》彻底赢得诠释学的源初处境之后,海氏将“存在论的现象学”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统一于《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之中,并初步专题地展开了对此在的现象学解释。在此基础上,《时间概念》从此在生存论分析和时间性分析两个方面奠定了此在现象学的整个格局。《时间概念史导论》在对现象学的发展历史做了告别性的梳理和回顾后,正式确立了其自身的现象学方向,即明确其研究论题乃是“起源于此在的无规定的前理解”的存在问题,研究目标是“对研究领域的准备性描述,借此显露时间现象”。在这里,海氏深化和拓展了对此在的解释,但并未完成“显露时间现象”之任务。这一任务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被充实,此在现象学在这里达到成熟。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此在之解释,而解释者本身亦为“理解”着的此在,故而有“理解的自身诠释”之义(第四篇)。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此在的解释以及将此在存在之意义揭示为时间性,更重要的是,对“存在之理解”的现象学把握和诠释。这种把握和诠释,作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关联的一种揭示,蕴含着海德格尔解决支配西方哲学上千年的哲学难题的意图。从根本上讲,前述把握和诠释走过的道路构成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总之,从发生诠释学视角,对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进行全面、深入考察,揭示其哲思在不同阶段的“内在”关联和发展脉络,对于推进海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付秀莹[6](2020)在《他乡》文中研究指明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刘垚[7](2020)在《基于生活方式理论的休闲测量评估》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的一个目标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休闲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参与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经验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对休闲进行更好的研究,就需要有质量优良的测量工具及测量问卷。本文基于生活方式理论,对现有国内公开调查中的休闲测量部分进行评估,以生成信度和效度都良好的休闲测量量表。根据生活方式理论,休闲测量涉及三个方面:休闲主体与条件、休闲形式与过程、休闲满意度。休闲主体分为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休闲动机三个维度;休闲条件分经济条件、休闲设备及场地、休闲阻碍三个维度。休闲形式分为自在休闲、自为休闲两个维度;休闲过程分为休闲时间与休闲消费两个维度。休闲满意度分为休闲主体心理满意、休闲教育满意、休闲人际满意、休闲放松满意、休闲主体身体满意、休闲审美满意六个维度。文章利用Alpha系数对这些题项进行信度检验;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这些题项做结构效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文章在最后生成信度与效度较高的休闲测量量表。所生成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休闲量表将有助于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随着休闲指标体系的完善,有关休闲方面的实证研究会更多,这将会在新时代中有助于休闲生活方式的研究。

田艺[8](2020)在《城市融入下的农民工夫妻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涌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移至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由于在各个方面的融入程度不同,加上城乡二元户籍的等制度因素制约,可能会直接导致他们的家庭关系发生变化。而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成为社会中主要的家庭结构,其中夫妻关系作为家庭成立的基础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基于此,对融入过程中农民工夫妻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促进该群体夫妻关系和谐、增强该群体对城市的归属感。本文主要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划为四个维度,分别是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融入。夫妻关系主要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主观角度是研究夫妻的情感关系,客观角度是探索夫妻的权力关系。通过对这四个维度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以及目前农民工的夫妻情感关系和权力关系特征的描述分析,深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融入对其夫妻关系的影响。从各融入维度对农民工夫妻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第一,经济融入对夫妻关系是有显着影响的,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年收入满意程度越高,夫妻情感关系越和谐,权力地位越平等;第二,社会融入对夫妻情感关系是有显着影响的,具体表现为与城市人交往频率越频繁,夫妻情感关系越和谐;第三,文化融入对夫妻权力关系是有显着影响的,具体表现为参与城市公共文化生活越频繁,夫妻权力关系越平等。第四,夫妻情感与权力关系也是存在相关性的,具体表现为情感关系越和谐,权力分配越平衡。由此,笔者根据农民工夫妻关系的影响因素,为能促进夫妻关系的良性发展,从提高经济水平方面、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方面、参与社区活动方面以及自身相处方式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农民工夫妻关系的影响因素也是十分复杂。在本文中,主要建立在城市融入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期待本研究能够为农民工家庭的夫妻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及制定家庭服务相关政策提供思路。

张铨洲[9](2019)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思政建设是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的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中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其全面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所追求的育人目标。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提升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主要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作了概述。在阐述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以及主体与主体性、大学生主体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依据,进而探析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意义所在。其次,主要是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现状分析。从取得的初步成效入手,分析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剖析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最后,在阐述问题的基础上,探析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对策建议,从高校、教师、大学生等角度入手,阐述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发挥好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从课程思政建设角度去研究如何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课程思政要求各类专业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角度出发去探析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路径。

李婷婷[10](2019)在《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传播策略优化分析》文中提出科普微视频是伴随数字化网络媒体诞生的一种重要科普媒介形式。科普微视频内容趣味性强,表达通俗生动、时长较短符合现代人阅读的碎片化习惯,因为具有这样的先天技术优势,所以在我国全民科普工作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内容、渠道和传播效果三个维度探索新华网科普微视频的特点和不足。新华网APP从2015年发布科普微视频到2019年间发布了3000多条,因此本文研究样本选取的时间节点为2015年至2019年,选取的样本均为新华网科普专题的科普微视频。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新华网科普微视频的内容在议题上比较全面,几乎涵盖了受众的对于科普信息的需求,利于发挥新华网科普微视频的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作用。新华网科普微视频在科普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中,基本在科普内容和科普目的上都做到细致划分,目的明确。起到比较明显的科普作用,对于提升民众科学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议题的设置上,议题的话题性和生活的贴近性可以进一步的加强。新华网科普微视频传播渠道以新华网的客户端为主要渠道,但是却存在没有依据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推送。这一点不适合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分众化信息推送趋势。同时新华网科普微视频在社交平台有一定的推广度,但是还是有很大的推广空间需要继续努力。在热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缺乏一定的引流机制和全面的渗透。这是值得进一步提升和努力的方向。在传播效果方面缺乏和受众的有效互动以及缺乏一定的引流激励机制。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新华网科普微视频对受众情感态度和行为层面的效果,并最终依据以上的研究结论和数据提出增强内容接近性,拓展传播渠道以及增强受众互动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给互联网科普工作带来有益的建议。

二、为什么主动的总是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什么主动的总是我?(论文提纲范文)

(2)少数民族地区专递课堂辅班师生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玉溪市H学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专递课堂文献综述
        二、学生学习适应文献综述
        三、教师教学适应文献综述
        四、学习适应与教学适应相互影响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H学区专递课堂实施背景及具体实践
    第一节 H学区专递课堂实施背景
        一、国家及省市政策支持
        二、政府及社会物质支持
    第二节 H学区专递课堂具体实践
        一、研究区域介绍
        二、应用概述
        三、制度保障
第三章 专递课堂辅班师生适应调查问卷修订及检验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研究目的
        二、工具修订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工具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四章 专递课堂辅班师生适应现状
    第一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工具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辅班学生学习适应调查结果
        二、辅班教师教学适应调查结果
    第三节 描述分析小结
第五章 专递课堂辅班师生适应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辅班学生学习适应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一、专递课堂辅班学生学习适应影响因素
        二、专递课堂辅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原因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辅班教师教学适应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一、专递课堂辅班教师教学适应影响因素
        二、专递课堂辅班教师教学适应不良原因分析
        三、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辅班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结论
        二、辅班教师教学适应的研究结论
        三、学习适应与教学适应相互影响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辅班学生学习适应
        二、辅班教师教学适应
    第三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辅班学生学习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2 辅班教师教学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3 辅班学生学习适应访谈提纲
    附录4 辅班教师教学适应访谈提纲
    附录5 辅班课堂观察记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光源及多光子干涉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简介:从量子力学到量子信息技术
    1.2 本文结构
第2章 用自主装半导体量子点做量子光源的物理基础及实验技术
    2.1 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结构及内态
    2.2 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技术和仪器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基于自主装半导体量子点与微腔耦合的近完美单光子源的实现
    3.1 单光子源概念及发展简介
    3.2 基于随机微柱腔的高品质单光子源的实现
    3.3 总结和展望
第4章 基于自主装半导体量子点与腔耦合的近完美纠缠光子对源的实现
    4.1 基于量子点与CBG腔耦合的高品质纠缠光子对源的实现
    4.2 优质EPR的实验实现
    4.3 分析总结和展望
第5章 基于量子点单光子源的多光子图态的制备
    5.1 基于半导体量子点单光子源的四光子GHZ态和线性簇态的制备和表征
    5.2 用半导体量子点单光子源做多光子干涉实验的潜力分析
    5.3 本章总结和展望
第6章 基于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的预报型量子纠缠门的实验实现
    6.1 预报型的两光子极化纠缠门的实现
    6.2 总结和展望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4)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一) 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二) 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框架的世俗化转型: 从超越性框架到内在性框架
    一、框架的提出、意涵与理论渊源
        (一) 框架的提出与基本意涵
        (二) 框架的理论渊源
    二、框架的特征
        (一) 框架的“前对象性”
        (二) 框架的“历史性”
    三、从超越性框架到内在性框架的转型
        (一) 超越性框架的典型形态: 实体性逻格斯体系与超越之神
        (二) 框架的内在化转型
    四、框架内在化转型的两个层面和内在框架的构成
        (一) 神人关系的内在化
        (二) 整体性的内在化
        (三) 内在框架的构成
第二章 自我的世俗化转型: 从“可渗透的自我””到“缓冲的自我”
    一、自我转型与祛魅
        (一) 迷魅世界中的“可渗透的自我”与祛魅世界中的“缓冲的自我”
        (二) 渗透与缓冲
    二、自我转型与大脱嵌
        (一) 嵌入的自我
        (二) 缓冲的自我与脱嵌
    三、自我转型的隐忧: 原子式的个人主义与意义的缺失
第三章 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从寰宇到宇宙
    一、从寰宇到宇宙的转型的基本内涵
    二、迷魅和祛魅的视野下的世界
        (一) 迷魅与祛魅: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二) 迷魅的寰宇与祛魅的宇宙
    三、从寰宇到宇宙转型的三个具体层面
        (一) 从有限寰宇到无限宇宙
        (二) 从固定寰宇到演化宇宙
        (三) 从垂直寰宇到水平宇宙
    四、世界转型的效应
        (一) 世界的“力”的改变
        (二) 世界转型的影响: 不信的兴起与意义的缺失
第四章 时间的世俗化转型:从更高的时间到世俗化时间
    一、世俗时间
    二、更高时间及其三种形式
        (一) 古希腊的永恒时间
        (二) 上帝的永恒时间
        (三) 起源时间
    三、时间转型的效应
        (一) 时间转型的世俗化效应:超越性经验的退场
        (二) 时间转型的联动转型效应
        (三) 时间转型的隐忧效应: 意义的虚无主义
第五章 世俗时代的信仰根基: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
    一、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出场: 护佑的自然神论的铺垫
    二、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界定与双重特征
        (一)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界定: 肯定与否定的两面
        (二)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双重特征: 互利秩序与普遍仁慈
    三、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效应
        (一) 对超越性的封闭效应: 不信与世俗化的兴起
        (二) 内在性的禁锢效应: 意义的脆化与虚元
        (三)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道德—政治后果
    四、反思性讨论
第六章 世俗化转型的隐忧的形成及其破解之路的寻求
    一、内在性隐忧的形成
    二、内在性隐忧所引发的反动效应
        (一) 激进的人文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二) 浪漫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三) 尼采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三、封闭世界结构的形成、效应与问题
        (一) 封闭世界结构的形成与界定
        (二) 封闭世界结构的效用
        (三) 封闭世界结构所引发的问题: 意义的虚无主义
    四、现代哲学对封闭世界结构的批判: 对主体性的解构
        (一) 主体作为历史建构的产物
        (二) 主体的死亡
    五、开放的世界结构: 克服意义虚无主义的尝试
第七章 泰勒框架理论的诠释学(hermeneutics)向度
    一、框架对意义理解的先验奠基
        (一) 何为框架的先验性
        (二) 框架对意义的先验性功能
        (三) 框架作为意义理解的先验条件的双重维度: 自我意义与对象意义
    二、作为前理解的框架及其内在化
        (一) 诠释学中的“前理解”
        (二) 框架作为特殊前理解及其推进
        (三) 框架内在化的诠释学效应
    三、框架理论在诠释学中的定位及其贡献
        (一) 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
        (二) 框架理论对诠释学的贡献
结语: 框架理论作为现代性理解的诠释学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附件

(5)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篇 理解的萌发: 存在问题的激发与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章 问题的起始: 此在现象学的问题缘起
        第一节 开端问题
        第二节 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解释与存在问题的激发处境
    第二章 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节 文化斗争的传统与海德格尔哲思的起源
        第二节 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海氏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关联
    本篇小结
第二篇 理解的展开: 从“实在性”、“有效性”向“实际性”的挺进
    第一章 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
        第一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的“何所从来”
        第二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作为“可能性”所蕴含的何所向
    第二章 逻辑研究Ⅰ: 逻辑东西之现实性-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逻辑的本质
        第二节 迈农和阿梅瑟德的对象理论
        第三节 判断与意义
    第三章 逻辑研究Ⅱ: 博士论文中的“有效性”与Dasein
        第一节 博士论文的结构所凸显的主导问题,及里普斯的有效性思想
        第二节 “前意识”的生活体验作为通达纯粹逻辑领域的入口,以及有效性与Dasein
        第三节 判断的意义、结构及其作为形式显示方法的可能性基础
    第四章 逻辑研究Ⅲ: “理解”将其自身引向“实际性”领域
        第一节 哲学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现象学的诠释学之先兆
        第二节 “存在问题”视域下的现实性领域之区分
        第三节 对意谓理论的现象学解读作为建构此在现象学之方法的准备
    第五章 早期思想的“合题”——时间
        第一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形式上的“合题”特征
        第二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内容上的“合题”特征
    本篇小结
第三篇 理解的自身拥有: 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走向“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章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作为此在现象学研究之指南
        第一节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 海德格尔“看”之方式上的自身否定
        第二节 “前理解”处境之初步进入: 体验结构分析与世界现象的初步揭示
        第三节 此在现象学的预备: 从认识论循环到诠释学循环
    第二章 源始科学的初步建构: 现象学作为实际自在生活的源始科学
        第一节 对“本源”(Ursprung)之寻求的草描: 把“生活”确定为现象学的问题领域及把自身带入生活之方法
        第二节 “自在生活”的描述作为对世界现象的进一步揭示: 把自身世界确定为探入“本源”的基本方向
        第三节 “前理解”处境之赢获的尝试: 自身世界作为本源领域以及本源之探寻
    第三章 从“前理解”处境到“人”之此在: 将“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人的此在的存在论”
        第一节 “第一路标”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
        第二节 现象学解构方法之筹划
        第三节 “人是什么?”: 雅思贝尔斯对海德格尔的引导性问题
        第四节 生命哲学的核心任务: 实存现象之把握
        第五节 “第一路标”之意义
    第四章 理解处境的初步赢获: 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到“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一节 哲学的定义: 将“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二节 形式显示方法与理解处境的自身拥有
        第三节 对实际生活的现象学解释
    第五章 诠释学处境的显示与此在的正式出场: 从“存在论的现象学”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节 诠释学处境的六重构境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二节 此在的正式出场与“实际性的诠释学”的前奏
    本篇小结
第四篇 理解的自身诠释: 此在现象学之建构
    第一章 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推进到“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
        第一节 再论哲学的规定: 诠释学作为此在的自身解释
        第二节 对此在的首次生存论分析: 此在现象学建构之预备
    第二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Ⅰ: 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概念
        第一节 此在之存在论结构的揭示: 对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推进
        第二节 自身诠释的彻底化——基于此在的分析探寻时间性问题
    第三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Ⅱ: 从“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到“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的自身批判与人的规定性之解构
        第二节 “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的建构理路及其基本结构环节
    第四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Ⅲ: 此在现象学的完成
        第一节 此在现象学在结构环节上的完善
        第二节 此在之存在意义问题的解决与诠释学循环的完成
    本篇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一
    二
    三
    四
        彼此
    五
    六
    七
    八
        跌宕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下篇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谁起了反叛之心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三十三
        断章,或者浮云
        三十四
        亲爱的某

(7)基于生活方式理论的休闲测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生活方式理论与休闲研究
        1.2.1 生活方式理论的发展
        1.2.2 各学科对休闲的研究
    1.3 国外生活方式理论与休闲研究
        1.3.1 国外生活方式理论研究
        1.3.2 国外休闲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设计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休闲相关概念及维度
    2.1 休闲概念的界定
    2.2 休闲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2.3 休闲活动测量维度
        2.3.1 休闲活动的主体与条件测量
        2.3.2 休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测量
        2.3.3 休闲活动满意度测量
第3章 国内休闲测量指标的描述
    3.1 休闲活动的主体与条件
        3.1.1 生活方式理论与休闲主体和条件
        3.1.2 休闲主体
        3.1.3 休闲条件
    3.2 休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
        3.2.1 生活方式理论与休闲形式
        3.2.2 生活方式理论与休闲过程
        3.2.3 休闲活动形式
        3.2.4 休闲活动过程
    3.3 休闲活动的满意度
        3.3.1 生活方式理论与休闲满意度
        3.3.2 休闲满意度
    3.4 小结
第4章 国内休闲测量指标的信效度检验
    4.1 休闲主体与条件信效度检验
        4.1.1 休闲主体与条件的信度检验
        4.1.2 休闲主体与条件效度检验
        4.1.3 休闲主体与条件跨群组检验
    4.2 休闲形式与过程信效度检验
        4.2.1 休闲形式与过程信度检验
        4.2.2 休闲形式与过程结构效度检验
    4.3 休闲满意度效度分析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8)城市融入下的农民工夫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相关研究
        1.3.2 夫妻情感关系的相关研究
        1.3.3 夫妻权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
        1.4.1 农民工
        1.4.2 夫妻关系
        1.4.3 城市融入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融合理论
        2.1.2 模式变量理论
    2.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框架
    2.3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变量处理
第3章 农民工的融入特征
    3.1 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
    3.2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特征
        3.2.1 经济水平的缓增化
        3.2.2 城市互动的低频化
        3.2.3 文化接受的选择化
        3.2.4 认同归属的模糊化
第4章 农民工夫妻关系的基本特征
    4.1 农民工的夫妻情感关系特征
        4.1.1 婚姻生活的和谐化
        4.1.2 情感自评的乐观化
    4.2 农民工的夫妻权力关系特征
        4.2.1 专属与均衡:家庭分工的明确化
        4.2.2 主导与协商:家庭决策的差异化
    4.3 农民工夫妻关系中情感与权力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农民工夫妻关系与城市融入的相关性分析
    5.1 农民工夫妻情感关系与城市融入的相关性分析
        5.1.1 农民工夫妻情感关系与经济融入
        5.1.2 农民工夫妻情感关系与社会融入
        5.1.3 农民工夫妻情感关系与文化融入
        5.1.4 农民工夫妻情感关系与心理融入
    5.2 农民工夫妻权力关系与城市融入的相关性分析
        5.2.1 农民工夫妻权力关系与经济融入
        5.2.2 农民工夫妻权力关系与社会融入
        5.2.3 农民工夫妻权力关系与文化融入
        5.2.4 农民工夫妻权力关系与心理融入
第6章 农民工夫妻关系影响因素的分析
    6.1 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夫妻情感关系的影响分析
    6.2 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夫妻权力关系的影响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9)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四、主要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概述
    1.1 课程思政的相关概述
        1.1.1 课程思政的概念
        1.1.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1.2 大学生主体性相关概念
        1.2.1 主体与主体性
        1.2.2 大学生主体性
    1.3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依据
        1.3.1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
        1.3.2 主体间性理论
        1.3.3 现代教育学关于主体的理论
    1.4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意义
        1.4.1 适应高校办学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4.2 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作用
        1.4.3 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大学生特点,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第二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现状分析
    2.1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取得的成效
        2.1.1 协同育人环境下更加重视主体性建设
        2.1.2 专业教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2.1.3 大学生主体性认知有所提升
    2.2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面临的问题
        2.2.1 高校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
        2.2.2 专业教师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视有待加强
        2.2.3 大学生对重视自身主体性养成的观念有待转变
    2.3 课程思政建设中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2.3.1 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
        2.3.2 实践上,重形式轻内容
        2.3.3 发展上,重当前轻长远
第三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对策建议
    3.1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以生为本”
        3.1.1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3.1.2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3 强化“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3.2 立足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3.2.1 以隐性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
        3.2.2 以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
        3.2.3 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主体成长
    3.3 调动学生自觉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3.1 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
        3.3.2 提升大学生主体能力
        3.3.3 健全大学生主体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关于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调查问卷
致谢

(10)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传播策略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
        1.科普微视频
        2.新华网科普微视频栏目
    (三)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1)视频内容类目
        (2)视觉呈现类目
        (3)听觉呈现类目
一、新华网科普微视频的内容分析
    (一)样本选取说明
    (二)内容分析
        1.内容议题多样,分布不均衡
        2.视觉呈现方式多样
        3.听觉呈现丰富
    (三)新华网科普微视频内容的不足
        1.议题内容缺乏贴近性
        2.议题内容缺乏话题互动性
        3.声画运用缺乏立体性
二、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的传播渠道分析
    (一)客户端是主要传播阵地
    (二)社交媒体助推传播
        1.社交媒体平台推广
        2.借助百度和线下活动推广传播
    (三)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传播渠道的不足
        1.客户端传播推送缺乏个性化定制
        2.缺乏对热门社交媒体平台的有效渗透
三、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的传播效果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说明
        1.理论基础
        2.问卷设计
        3.问卷发放与样本选取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2.受访者对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信息接触行为分析
        3.受访者对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信息反馈与再传播行为情况分析
        4.受访者对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满意度与信任度情况分析
    (三)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对受众的传播效果
        1.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对受众认知的效果
        2.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对受众态度与行为的效果
    (四)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对受众的传播效果的不足
        1.传播效果缺乏和受众的互动机制
        2.缺乏有效的引流激励机制
四、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的传播策略优化
    (一)增强内容接近性
        1.增强内容的生活贴近性
        2.增强内容的话题互动性
    (二)拓展传播渠道
        1.增强客户端个性化推送机制
        2.增加对热门社交平台的渗透
    (三)强化受众互动
        1.创立互动机制,增强受众互动
        2.增强受众转发激励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四、为什么主动的总是我?(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关“我/们”与“另一者”的哲学思考[J]. 伍晓明. 人文, 2021(01)
  • [2]少数民族地区专递课堂辅班师生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玉溪市H学区的调查[D]. 王笑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光源及多光子干涉实验研究[D]. 李金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4]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D]. 张瑞臣. 山东大学, 2020(01)
  • [5]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D]. 江午奇. 山东大学, 2020(08)
  • [6]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7]基于生活方式理论的休闲测量评估[D]. 刘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城市融入下的农民工夫妻关系研究[D]. 田艺.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9]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D]. 张铨洲.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10]新华网科普类微视频传播策略优化分析[D]. 李婷婷. 内蒙古大学, 2019(05)

标签:;  ;  ;  ;  

为什么总是我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