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校实习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

护校实习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

一、护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何思源[1](2021)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小情,陈新忠[2](2021)在《面向行业需求的中国护理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护理人员是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力量,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我国护理教育取得了显着成就,护理队伍不断壮大,但护理人才无论总量还是结构等都与现实需求相差甚远。生源质量不高、教学忽视差异性、实习实践资源匮乏、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护理人才培养,影响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我国护理教育亟需多措并举、提升生源质量,分层分类、促进共同发展,整合资源、建好实践基地,统筹规划、改善就业环境。

金晓锋,陈菲儿[3](2021)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123”模式探究》文中提出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规划缺乏整体性、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通过探索和完善1个平台、2个结合、3个对接的"123"模式,即构建一个产教融合平台,将软硬件建设相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使实训内容与临床岗位对接、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对接、实训模块与职业证书对接,实现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多元参与、共享共建及协同管理,有效提升实训教学能力与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夏立平,徐志平,吕颖,郭玲玲,魏志明,王春桃,何曙芝,卞龙艳[4](2021)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群建设策略与成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的实施,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护理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护理专业群建设策略,通过优化专业组成,围绕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群课程体系、"产教研创训"一体化平台及教学团队等实施改革。该文总结专业群建设经验,为其他院校高职护理专业群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蔡依玲[5](2020)在《C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对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落实校内实践教学是提高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提高中职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当前国内外校内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为基础,采用访谈法,以C市5所中职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发现: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中实训室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校内实践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校内实践课程数量低于理论课程、近半数校内实践教学教师没有旅游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技能证书、考核方式大多为书面考核。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面临以下问题:校内实践教学中实训基地存在缺陷;校内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数量较少;校内实践教师少且“双师型”师资比例低;校内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校内实践教学考核不完善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建设实践基地的资金来源单一、实践教学教师教学理念出现偏差;主观原因主要是学校方面对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专业发展脱离行业发展等。在创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的前提下,以强化校内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创建特色课程体系为重点,以优化校内实践师资队伍结构为关键,以改革评价体制机制为保障,可有效解决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质量。

谢奇秀[6](2019)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餐饮服务为例》文中提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对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酒店服务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该专业的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十分注重动作技能实训,相对欠缺对客服务、运营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实训,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待提升。酒店餐饮服务部门表示,该专业的实习生虽然动手能力强,但是,在基础的运营与管理工作中缺乏整体认知,综合职业能力偏弱。该专业餐饮服务的校内实践教学还无法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育人目标。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了解到,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不利于学生完整职业认知的培养;理论和实践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学习;专业教师欠缺酒店业运营和管理经验,实践指导专业性不强;校内实践基地功能有待健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效果不显着;过程性评价不及时,考核结果不客观。这些因素是导致该专业学生关于餐饮服务职业认知不完整、综合职业能力偏弱的原因。经过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之后,对此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研究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综合采用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体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本研究通过研究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的校内实践教学内容、校内实践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评价等内容,在提高该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效果方面,提出五大改革策略:第一,完善餐饮服务完整工作内容的实践教学内容,开发与餐饮服务内容相匹配的实践课程,将材料采购至餐后准备的完整工作体系融入该专业的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之中;第二,建构完整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同时获得理实一体化的学习效果;第三,通过“三位融合双师化”的校企合作形式,使餐饮服务实践课程与餐饮服务行业标准相融合,实践教学活动与工作知识相融合,实践教学评价与顾客满意度相融合,行业教师引进、师范教师输出培养的双向融合,使行业教师与师范教师共同“双师”化,从而实现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目标;第四,建设多功能的校内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将餐饮厨房与餐厅融为一体,使校内实践基地具有生产运营功能,为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最后,注重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付梦雪[7](2019)在《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本研究旨在医养结合背景下,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主线,初步构建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职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2.探索适合我国高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最佳教学和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促进高职医学院校的创新性发展。方法1.在课题组前期课题“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研究”与课题“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研究”方案基础上,结合本次研究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头脑风暴、专家论证等方法进行创新型改良,初步构建“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试行标准及内容。2.采用抽签法整群抽取成都市某高职院校2016级医养结合试点班中的2个班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60人,按照“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教学运行及管理;对照组60人,按照常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组织教学;干预时间:高职护生在校的第一学年与第二学年。方案实施前后两组均采用中文版批判思维量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大学生创新能力自评量、大学生创业动机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进行效果评价,干预后同时以试验组与对照组为代表对高职护生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情况进行统计。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正态分布方差齐:两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Mann-Whitney 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构建“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最终确定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是一种基于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教学体系为主导,以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为载体,以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保障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模块内容构成。2.“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试行结果共有120名高职护生完成全部资料收集。其中试验组60人,完成60人;对照组60人,完成60人。2.1高职护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高职护生批判思维总分及寻求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后批判思维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前后批判思维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高职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高职护生自我导向学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前后自我导向学习总分及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人际关系技能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对照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前后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评价及人际关系技能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高职护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高职护生创新能力均值及各维度得分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前后的创新能力均值及各维度得分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前后的创新能力均值及各维度得分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高职护生的创业动机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高职护生创业动机总分及冒险敢为、自我实现、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比较,干预后高职护生创业动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前后创业动机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高职护生的主动人格比较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高职护生主动人格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比较,干预后高职护生主动人格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高职护生干预前后主动人格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高职护生的创新创业比赛获奖情况统计干预后分别统计两组高职护生2016—2018年间创新创业比赛获奖情况。结果显示以试验组为代表的高职护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的获奖情况,在获奖次数、获奖等级与奖项等级中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结论1.“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护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2.“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我国高职医学院校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新思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了高职医学院校的创新性发展,且满足了社会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蔡锐云[8](2018)在《基于TQM理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研究》文中指出自2009年国家设立全日制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不断上升,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近几年,大规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差异化培养不够明显,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趋同化,是培养体系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化分类培养促进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的必要性,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的最新成果;介绍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现状;全面梳理分类培养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了解校内教师的困惑和顾虑;访谈咨询专家对差异化培养的措施建议,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分类培养以及校企联合培养的期望;调查了解其他高校在分类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论文不同评价标准等成功做法;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要求不足,校企联合培养实践的制度不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基于TQM的理论,提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综合性改革措施,建立一套符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过程,如建立专门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行(企)业协同创建培养方案,实行专门的学位标准和答辩过程,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从而促进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达到有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更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把理论和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改革培养方案,重视专业实践教学,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改革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体系。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通过实施后的效果验证分类培养深化理论可行性,解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趋同问题,形成了特色分明的培养方案,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出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

孙国高[9](2016)在《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地兴起,这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然而,随着21世纪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领域也由临床护理拓展到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仍至卫生保健等领域,这无疑给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改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护理专业大部分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虽然在国家职业教育的严格要求下大多数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一定改革。有的院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上见效颇丰,但仍有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的问题,甚至仍然是中专层次的教学,实践教学质量没有得到保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高质量护理要求。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国内外背景下,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实证。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分析实证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经验和不足,再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参考毕业生、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反馈,提出了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由五大块内容组成。第一大块为绪论部分,主要内容有本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本研究方法与思路等。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对能力本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概念界定和实践教学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证研究。第四部分为国内外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介绍。第五部分是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张婷[10](2016)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其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得到重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实训空间具有职业性、技能性等专业特点。基于实训空间的差异性和现存间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同时医疗体系全面完善,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高职是护理人才输出的主要来源,受经济、政策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实训教学的认识不够,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足,严重制约专业发展。因此,对其实训空间的研究亟待完善,以指导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建设。本课题在此背景下提出,通过对现有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总结现状间题,提出建议方案,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实训空间设计模式展开研究工作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护理专业实训空间在不同时期下的空间形态入手,对实训空间建设作初步阐述,分析实训空间建设的影响因素;同时对陕西地区的5所设有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实地深入调研,整理分析数据,发现现有间题。二者结合探讨出适合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设计模式,从实训空间的组合构成、设备布局方式、单元实训空间的面积大小和数量等方面研究,给出合理的实训空间生均指标。填补现行建设标准“92指标”的不足,有效避免今后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建设中出现的资源浪费或者使用不足等间题,为其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完善高职教育建设。在此基础上,研读空间构成内容的现有规范指标,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对空间提出的新要求,提出适应规模不断变化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设计策略。

二、护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面向行业需求的中国护理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护理人力的需求分析
    1.1 护理人员总量分析
    1.2 护理人员结构分析
    1.3 护理人才实际需求分析
2 我国护理人才培养困境分析
    2.1 生源质量不高
    2.2 教学忽视差异性
    2.3 实践资源匮乏
    2.4 社会认可度不高
3 护理人才培养改善策略
    3.1 多措并举,提升生源质量
    3.2 分层分类,促进共同发展
    3.3 整合资源,建好实践基地
    3.4 统筹规划,改善就业环境

(3)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123”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实训基地缺乏整体、宏观的规划。
    (2) 实训内容与临床护理岗位脱节。
    (3) 多元化主体中校外主体参与热情不高。
    (4)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5) 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足。
    (6) 评价体系单一。
    (7) 校内实训基地利用效率不高。
    (8)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混乱。
2 国内外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现状
    (1) 国内发展现状。
    (2) 国外发展现状。
3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123”模式的实践
    3.1 1个平台——产教融合平台的构建
        (1)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2) 组建护理专业协同创新中心。
        (3) 组建实训基地建设小组。
    3.2 2个结合
        3.2.1 软硬件建设相结合
        (1) 软件建设。
        (2) 硬件建设。
        3.2.2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
        (1) 建立筛选准入机制。
        (2) 建设实习教学机制。
        (3) 建设临床带教团队。
        (4) 设立监督与考核机制。
        (5) 完善管理机制。
    3.3 3个对接
        (1) 实训内容与临床岗位对接。
        (2) 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对接。
        (3) 实训模块与职业证书对接。
4 反思与建议

(4)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群建设策略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护理专业群建设思路与目标
    1.1 组群逻辑
    1.2 建设思路
    1.3 人才培养定位
2 构建“2451”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质量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
    2.1 产教融合,开发医教协同培养基层护理人才相关质量标准
    2.2 校企融合,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2.3 课育结合,形成课程与“技能、思政、人文、劳动”的双向融合
    2.4 实施“1+X”试点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3 构建“需求变化—方向调整”护理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优质共享教学资源
    3.1 基于“需求变化—方向调整”,构建护理专业群课程体系
    3.2 聚焦四类重点防控疾病,建设“互联网+”金课
    3.3 融入“X”证书标准要求,建设专业(方向)教学资源库
4 构建“全生命周期”模块化核心课程体系,深化“问题导向”的“三教”改革
5 紧扣行业,建成多元共管、资源共享的“产教研创训”一体化平台
    5.1 打造开放共享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5.2 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内涵与功能
    5.3 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
6 打造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6.1 跨界整合,组建校内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6.2 制订医教协同背景下兼职教师遴选及培养标准,建成兼职教师师资库
7 专业群建设成效

(5)C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等职业教育
        2.1.2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2.1.3 校内实践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概念
        2.2.2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2.2.3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第3章 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3.1 C市中职学校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情况
    3.2 访谈设计
    3.3 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现状
        3.3.1 校内实训基地现状
        3.3.2 教学方法现状
        3.3.3 课程设置现状
        3.3.4 师资现状
        3.3.5 校内教学评价现状
第4章 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4.1 校内实践教学中实训基地存在缺陷
        4.1.1 实际可用工位数量少
        4.1.2 实践室功能作用单一化
        4.1.3 实训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4.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4.3 校内实践课程设置数量少
    4.4 校内实践教师少且“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4.5 校内实践教学考核不完善
第5章 C市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实践基地资金来源单一
    5.2 学校对校内实践教学重视力度不足
    5.3 专业发展脱离行业发展
    5.4 实践教学教师教学理念出现偏差
第6章 解决C市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6.1 以创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为前提
    6.2 以强化校内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
    6.3 以创建特色校内实践课程体系为重点
    6.4 以优化校内实践师资队伍结构为关键
    6.5 以改革校内实践教学评价体制机制为保障
        6.5.1 明确考核的具体目标
        6.5.2 考核方式与考核主体多样化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关于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访谈
致谢

(6)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餐饮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2.研究框架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中职酒店管理专业
        2.校内实践教学
        3.餐饮服务
        4.实践教学基地
    (二)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2.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3.实践共同体的情境学习理论
三、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1.问卷设计
        2.样本选取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高星级酒店餐饮部门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2.高星级酒店餐饮部门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评价访谈结果
        3.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部门实习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4.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部门实习生的访谈结果
        5.广西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的专业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6.广西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的专业教师访谈结果
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问题和原因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餐饮服务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影响学生职业认知形成
        2.理论与实践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3.部分专业教师酒店运营和管理经验尚浅,实践指导效果有限
        4.校内实践基地功能尚待健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待提升
        5.过程性评价不足,考核结果不客观
    (二)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因
        1.理论与实践并行课程模式的不足
        2.职教师资培养和准入机制尚未健全
        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五、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一)完善餐饮服务相对完整工作内容的实践教学内容
        1.开发与餐饮服务内容相匹配的实践课程
        2.补充餐饮服务完整工作内容的实践环节
    (二)建构完整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1.模式理念——理实一体化
        2.教学组织形式——学徒制的小班教学
        3.教学组织过程——理实一体化的完整工作过程
    (三)建设“三位融合”“双师”化的师资队伍
        1.餐饮服务实践课程与行业标准融合
        2.实践教学活动与工作知识融合
        3.实践教学评价与顾客满意度融合
        4.行业教师和职业教师“双师”化
    (四)建设多功能的校内实践教学育人基地
        1.建设区域性餐饮服务开放实训中心
        2.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3.校内合作,完善实训室功能
        4.建设真实工作情境的教学资源平台
    (五)重视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六、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星级酒店餐饮服务部门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评价问卷
    附录二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调查问卷(实习生)
    附录三 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在校生)
    附录四 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专业教师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五 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访谈提纲(实习生卷)
    附录六 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七 餐饮服务校内实践教学访谈提纲(企业卷)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对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优势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点和切入点
        (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有利于缓解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医养结合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
        (三)高等职业教育
        (四)人才培养体系
        (五)实践教学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一)起源与发展
        (二)概念
    二、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 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前期基础
    二、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内涵
    三、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三)合作教育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
    五、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三全三重”和“四个一”原则
        (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原则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五)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原则
        (六)引进与改革相结合原则
        (七)可行性原则
    六、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法
    七、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成要素
        (一)培养目标
        (二)教学体系
        (三)保障体系
    八、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内容
        (一)明确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立多维、立体、结构化明确的课程体系
        (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第四部分 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试行
    一、研究对象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三)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的确定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实施
    四、研究指标与工具
    五、质量控制
        (一)教学团队
        (二)资料收集
        (三)数据整理
    六、统计方法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
    一、两组资料回收与剔除情况
    二、两组护生的基线资料比较
        (一)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比较
        (二)干预前两组护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比较
        (三)干预前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四)干预前两组护生的创新能力比较
        (五)干预前两组护生的创业动机比较
        (六)干预前两组护生的主动人格得分比较
    三、干预后两组护生的批判思维得分比较
        (一)干预后两组护生的批判思维得分比较
        (二)干预前后试验组护生的批判思维得分比较
        (三)干预前后对照组护生的批判思维得分比较
    四、干预后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一)干预后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二)干预前后试验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三)干预前后对照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五、干预后两组护生的创新能力比较
        (一)干预后两组护生的创新能力比较
        (二)干预前后试验组护生的创新能力比较
        (三)干预前后对照组护生的创新能力比较
    六、干预后两组护生的创业动机比较
        (一)干预后两组护生的创业动机比较
        (二)干预前后试验组护生的创业动机比较
        (三)干预前后对照组护生的创业动机比较
    七、干预后两组护生的主动人格得分比较
        (一)干预后两组护生的主动人格得分比较
        (二)干预前后试验组护生的主动人格得分比较
        (三)干预前后对照组护生的主动人格得分比较
    八、干预后两组护生的创新创业比赛获奖情况统计
第六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利于培养医养结合方向护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提升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三)提高护生创新能力
        (四)激发护生创业动机形成
        (五)促进护生主动性人格发展
    二、研究结论
        (一)构建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二)“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可提高高职护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与能力
第七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基于TQM理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现状
    2.1 理论基础
    2.2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2.3 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存在的问题
    2.4 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TQM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方案设计原则
    3.2 方案设计
        3.2.1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差异化
        3.2.2 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平台
        3.2.3 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
    3.3 方案实施
        3.3.1 建立专门的质量保障体系
        3.3.2 与行(企)业协同创建培养方案
        3.3.3 实行专门的学位标准和答辩过程
        3.3.4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4.1 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的实施策略
        4.1.1 改革培养方案
        4.1.2 重视专业实践教学
        4.1.3 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
        4.1.4 改革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体系
    4.2 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的实施效果
        4.2.1 形成了特色分明的培养方案
        4.2.2 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2.3 提出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
    4.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2.1 探讨和构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的研究
        1.3.2.2 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成效、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1.3.2.3 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某一方面进行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法
        1.4.1.2 问卷调查
        1.4.1.3 个案研究法
        1.4.1.4 比较研究法
        1.4.2 研究思路
    1.5 预期结果及局限性
2 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能力本位
        2.1.2 高职高专
        2.1.3 实践教学
        2.1.4 实践教学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2.2.1.1 实用主义理论基本观点
        2.2.1.2 基于实用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2.2.2.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
        2.2.3 情境学习理论
        2.2.3.1 情境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2.2.3.2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
        2.2.4 能力本位的“泰勒原理”
        2.2.4.1“泰勒原理”基本观点
        2.2.4.2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
3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3.1 学校护理专业简要介绍
        3.1.1 护理专业发展历程
        3.1.2 护理专业办学定位
    3.2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调查分析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设计
        3.2.3 调査结果的统计分析
        3.2.3.1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3.2.3.2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3.2.3.3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
    3.3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3.3.1 实践教学目标
        3.3.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3.3.3 实践基地
        3.3.3.1 校内实训环境
        3.3.3.2 校外实习基地
        3.3.4 师资队伍建设
        3.3.5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3.6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3.4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取得的成效
        3.4.1 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3.4.2 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获“双证”率高
        3.4.3 学校声誉好,就业率高
        3.4.4 招生规模扩大
    3.5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
        3.5.1 实践课程设置不能很好体现教学目标
        3.5.2 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欠缺
        3.5.3 师资队伍与教学要求间仍有差距
        3.5.4 实训基地配置欠全,院校合作仍欠深入、全面
        3.5.5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3.5.6 学校对实践教学的管理缺乏系统,规范
4 国内外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高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
        4.1.1 美国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经验
        4.1.2 英国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经验
        4.1.3 瑞典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经验
        4.1.4 澳大利亚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经验
        4.1.5 加拿大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经验
        4.1.6 新加坡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经验
        4.1.7 国外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展趋势
        4.1.7.1 课程设置科学有利于能力培养
        4.1.7.2 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先进,临床实习基地广泛
        4.1.7.3 院校合作密切,政府及行业参与力度大
        4.1.7.4 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
    4.2 国内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
        4.2.1 国内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成功经验
        4.2.2 国内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验的借鉴
        4.2.2.1 创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框架
        4.2.2.2 建设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
        4.2.2.3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调控和保障实践教学
5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5.1 优化实践课程设置,突出能力本位
        5.1.1 设置科学的实践课程框架
        5.1.2 精简基础课,增加实践课
        5.1.3 重组实践课程
        5.1.4 增设职业素质培养课程
        5.1.5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
    5.2 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5.2.1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5.2.2 改善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5.3 优化以“双师”为主的教师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5.3.1 在职培养
        5.3.2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5.3.3 与企业(行业)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5.4 优化实践基地配置和院校合作模式,贴近岗位要求
        5.4.1 合理配置实践基地
        5.4.2 完善院校合作模式
    5.5 标准化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有效调控教学
        5.5.1 制定客观的实践技能标准
        5.5.2 构建全面的多元化实践质量评价体系
    5.6 强化管理与制度,保障目标实现
        5.6.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
        5.6.2 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5.6.3 规范经费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运行正常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致谢

(10)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1.2.2 护理专业的发展
        1.2.3 高职护理实训室的现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3.1 高职院校概述
        1.3.2 高职护理专业概述
        1.3.3 高职与本科护理教育区别概述
        1.3.4 高职护理实训空间概述
        1.3.5 空间设计模式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现状
        1.4.2 国外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发展概述
    2.1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实训空间的影响
        2.1.1 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2.1.2 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2.1.3 医护专业实训空间存在的问题
        2.1.4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实训空问的影响
    2.2 医学教育的发展对护理实训空间提出的要求
        2.2.1 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2.2.2 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2.2.3 医学教育发展对护理实训空间提出的新要求
    2.3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及其实践空间环境的发展概述
        2.3.1 国内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空间环境的发展概述
        2.3.2 国外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空间环境的发展概述
    2.4 医疗仪器设备对实践空间提出的要求
        2.4.1 护理专业实训项目
        2.4.2 护理医用设备及其使用要求
    2.5 影响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的因素
        2.5.1 教学模式
        2.5.2 行为模式
        2.5.3 仪器设备的使用
    2.6 本章小结
3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现状调研
    3.1 调研目的及方法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2 调研概况
    3.3 YA职业技术学院
        3.3.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3.3.2 护理系概况
        3.3.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3.3.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3.4 SXNY职业技术学院
        3.4.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3.4.2 护理系概况
        3.4.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3.4.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3.5 XY职业技术学院
        3.5.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3.5.2 护理系概况
        3.5.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3.5.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3.6 XAYX高等专科学校
        3.6.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3.6.2 护理系概况
        3.6.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3.6.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3.7 WN职业技术学院
        3.7.1 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3.7.2 护理系概况
        3.7.3 护理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3.7.4 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现状
    3.8 调查问卷
        3.8.1 学生调研问卷分析
        3.8.2 教师调研问卷分析
        3.8.3 问卷总结
    3.9 调研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现存问题
    3.10 本章小结
4 高职院校医护专业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4.1 校园规划影响因素
    4.2 实训空间的校园规划布局研究
        4.2.1 实训中心与校园规划的布局关系
        4.2.2 护理实训空间在实训楼中的布局现状
        4.2.3 高职实训中心在校园规划中的设计原则
    4.3 实训空间的校园规划布局发展趋势
    4.4 本章小结
5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构成及其空间模式研究
    5.1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5.1.1 现状问题
        5.1.2 影响因素
    5.2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构成
        5.2.1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定义
        5.2.2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的分类及特点
    5.3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的研究范围限定
        5.3.1 主要研究对象
        5.3.2 实践用房分类
    5.4 基护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
        5.4.1 基护实训室概述
        5.4.2 影响基护实训室空间模式的因素
        5.4.3 基护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5.4.4 基护实训室的方案设计研究
        5.4.5 小结
    5.5 急救实训空间模式研究
        5.5.1 急救实训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5.5.2 影响急救实训空间模式的因素
        5.5.3 急救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5.5.4 急救实训室方案设计研究
        5.5.5 小结
    5.6 妇产科实训空间模式研究
        5.6.1 妇产科实训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5.6.2 影响妇产科实训空间模式的因素
        5.6.3 妇产科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5.6.4 妇产科实训室设计研究
        5.6.5 小结
    5.7 高职护理专业内外科实训空间模式研究
        5.7.1 内外科实训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5.7.2 影响内外科实训空间模式的因素
        5.7.3 内外科实训室空间模式研究
        5.7.4 内外科实训室设计研究
        5.7.5 小结
    5.8 高职护理专业实训人文环境空间研究
        5.8.1 人文环境空间的分类及概念
        5.8.2 人文环境建设空间模式分析
        5.8.3 人文环境建设建议方案
    5.9 本章小结
6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室面积配置及数量研究
    6.1 利用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1.1 实训空间利用率概述
        6.1.2 目的及意义
    6.2 实训用房利用率研究
        6.2.1 影响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因素
        6.2.2 空间利用率
        6.2.3 基护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6.2.4 急救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6.2.5 妇产科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6.2.6 内外科实训空间利用率现状统计
        6.2.7 调研院校实训空间利用率总结
        6.2.8 实训空间利用率建议
    6.3 实训用房的数量间题
        6.3.1 护理实训室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6.3.2 影响护理实训室数量的因素
    6.4 实训用房的面积及其空间平面布局研究
        6.4.1 实训用房面积计算影响因素
        6.4.2 基护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6.4.3 急救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6.4.4 妇产科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6.4.5 内外科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6.4.6 人文实训空间面积计算
        6.4.7 实践实训空间面积建议
    6.5 实训用房生均指标研究
        6.5.1 现行指标分析
        6.5.2 实训用房生均指标的影响因素
        6.5.3 调研学校生均指标分析
        6.5.4 “92”指标中生均指标的规定
        6.5.5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中生均指标的规定
        6.5.6 生均指标调节
        6.5.7 生均指标计算
    6.6 护理专业实训室规模变化的适应性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规划布局
        7.1.2 实训空间模式设计
        7.1.3 护理专业实训空间生均配比指标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图目录
    二 表目录
    三 调研问卷
    四 调研院校护理实训空间平面图
    五 调研职校课程表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护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个案研究[D]. 何思源.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面向行业需求的中国护理人才培养研究[J]. 刘小情,陈新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08)
  • [3]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123”模式探究[J]. 金晓锋,陈菲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07)
  • [4]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群建设策略与成效[J]. 夏立平,徐志平,吕颖,郭玲玲,魏志明,王春桃,何曙芝,卞龙艳. 中华护理教育, 2021(02)
  • [5]C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研究[D]. 蔡依玲.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餐饮服务为例[D]. 谢奇秀.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医养结合创新创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 付梦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TQM理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研究[D]. 蔡锐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9]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孙国高.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10]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D]. 张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护校实习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