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肺活检致医源性气胸9例

经皮肺活检致医源性气胸9例

一、经皮肺活检术所致医源性气胸9例(论文文献综述)

丁凯[1](2021)在《医源性气胸的成因分析及处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医源性气胸发生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经我科处理的医源性气胸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天~78岁。右侧17例,左侧9例。气胸20例,液气胸6例。肺压缩<30%5例,30%~50%9例,50%~90%8例,压缩>90%4例。引起气胸的原因: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9例,胸腔穿刺抽液4例,呼吸机机械通气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3例,气囊加压通气2例,肩背部针灸2例,臂丛神经阻滞2例。明确医源性气胸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根据肺压缩情况及患者症状采取相应处理,其中11例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8例选择胸腔穿刺抽气术,4例采用中心静脉管置管引流术,3例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果所有患者医源性气胸均治愈。气胸治愈时间4~17d。随访1~22个月,2例失访,3例死于终末期肺病和晚期肺癌。均未见气胸复发。结论医源性气胸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都有明确的致病因素,重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置管引流可治愈,复发率低,预后良好。

王娟,边爽,唐小苗,雷伟[2](2021)在《有创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临床诊疗进展》文中认为作为有效的生命支持手段,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已使千万危重症患者获益,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炎等肺部基础疾病,呼吸机的参数及模式的不合理设置和IMV时中心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支气管镜等有创操作,均容易导致气胸的发生。临床医师需要密切关注IMV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气胸,并视患者不同病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支气管镜介入、胸腔镜、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肖锐[3](2021)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胸膜线运动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健康志愿者胸膜线运动情况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健康志愿者胸膜线运动情况,为运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胸膜线运动诊断气胸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5例健康成人志愿者。B超下分别在双侧胸部上蓝点及下蓝点找到胸膜线,调整为组织多普勒模式,开启组织多普勒定量分析软件(TDI-QA)软件,将感兴趣区(ROI)分别置于胸膜线中点和距离胸膜线中点0.5cm处的胸壁组织,获得时间-速度曲线和应变-时间曲线。测量胸膜线运动的峰值速度(peak velocity of pleural line,PVmax)和峰值应变(peak strain of pleural line,PSmax),并分别比较双侧胸部上蓝点、下蓝点,同侧上蓝点、下蓝点的各自胸膜线运动的PVmax和PSmax;同时测量各胸膜线附近胸壁组织运动的峰值速度(peak velocity of chest wall tissue,CVmax)和峰值应变(peak strain of chest wall tissue,CSmax),并分别比较双侧胸部上蓝点、下蓝点,同侧上蓝点、下蓝点附近的各自胸壁组织运动的CVmax和CSmax;分别计算并比较双侧胸部上蓝点、下蓝点,同侧上蓝点、下蓝点的各自相对峰值速度(PVmax/CVmax)、相对峰值应变(PSmax/CSmax)。结果:(1)健康志愿者左侧胸部上蓝点胸膜线运动的PVmax和PSmax分别为0.61(0.56,0.74)cm/s和2.19(1.83,2.71)%;左侧胸部下蓝点胸膜线运动的PVmax和PSmax分别为0.63(0.52,0.73)cm/s和1.84(1.67,2.21)%;右侧胸部上蓝点胸膜线运动的PVmax和PSmax分别为0.62(0.55,0.72)cm/s和2.24(1.76,2.51)%;右侧胸部下蓝点胸膜线运动的PVmax和PSmax分别为0.65(0.57,0.73)cm/s和2.12(1.70,2.53)%。双侧胸部上蓝点、下蓝点,同侧上蓝点、下蓝点各组PVmax、PS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志愿者左侧胸部上蓝点附近胸壁组织运动的CVmax和CSmax分别为0.18(0.14,0.23)cm/s和1.51(1.31,1.74)%;左侧胸部下蓝点附近胸壁组织运动的CVmax和CSmax分别为0.18(0.15,0.21)cm/s和1.31(1.13,1.82)%;右侧胸部上蓝点附近胸壁组织运动的CVmax和CSmax分别为0.23(0.17,0.24)cm/s和1.72(1.27,2.05)%;右侧胸部下蓝点附近胸壁组织运动的CVmax和CSmax分别为0.20(0.16,0.23)cm/s和1.80(1.31,2.29)%。双侧上蓝点、下蓝点,同侧上蓝点、下蓝点附近胸壁组织运动各组CVmax、CS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志愿者左侧胸部上蓝点的PVmax/CVmax和PSmax/CSmax分别为3.32(2.89,4.05)和1.56(1.31,1.80);左侧胸部下蓝点的PVmax/CVmax和PSmax/CSmax分别为3.27(2.90,4.20)和1.44(1.23,1.60);右侧胸部上蓝点的PVmax/CVmax和PSmax/CSmax分别为2.81(2.60,3.59)和1.40(1.13,1.65);右侧胸部下蓝点的PVmax/CVmax和PSmax/CSmax分别为3.70(2.65,4.15)和1.30(1.15,1.41)。双侧胸部上蓝点、下蓝点,同侧上蓝点、下蓝点各组PVmax/CVmax、PSmax/CS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量化胸膜线随呼吸运动情况,且双侧胸部上蓝点及下蓝点、胸膜线运动PVmax和PSmax一致性较好。排除呼吸运动影响后,双侧胸部上蓝点及下蓝点的相对PVmax/CVmax和PSmax/CSmax一致性也较好。第二部分气胸时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检测胸膜线运动的峰值速度和峰值应变的变化目的:通过比较单侧气胸患者的气胸部位和健侧相应部位的胸膜线运动PVmax和PSmax的变化,探讨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量化胸膜线运动参数诊断气胸的截点。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诊断单侧气胸患者15例,在气胸部位及健侧相应部位采集动态图像。分别测量气胸部位和健侧相应部位的胸膜线运动PVmax和PSmax、气胸侧和健侧胸壁组织运动的CVmax和CSmax;分别计算气胸侧和健侧的PVmax/CVmax、PSmax/CSmax。绘制ROC曲线,利用约登指数计算诊断气胸的最佳截断值,以及相应的敏感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准确度(Accuracy)、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结果:(1)气胸部位胸膜线运动的PVmax和PSmax分别为0.23(0.16,0.29)cm/s和1.34(0.82,1.57)%,健侧相应部位的胸膜线运动的PVmax和PSmax分别为0.65(0.51,0.74)cm/s和2.10(1.45,2.51)%,气胸部位和健侧相应部位的胸膜线运动PVmax、PSmax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气胸部位胸壁组织的CVmax和CSmax分别为0.21(0.15,0.27)cm/s和1.23(0.93,2.03)%,健侧相应部位胸壁组织的CVmax和CSmax分别为0.17(0.13,0.20)cm/s和1.35(0.99,1.93)%,气胸部位和健侧相应部位的胸壁组织运动的CVmax、CS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气胸部位胸膜线运动的相对PVmax/CVmax和PSmax/CSmax分别为1.11(0.89,1.39)和1.08(0.93,1.41),健侧相应部位的胸膜线运动的PVmax/CVmax和PSmax/CSmax分别为3.92(2.90,4.67)和1.38(1.09,1.6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ROC曲线分析PVmax、PSmax、PVmax/CVmax、PSmax/CSmax诊断气胸的截断值分别为0.44cm/s,1.63%,1.74,1.30,相应的灵敏度分别为:100%,87%,100%,73%,相应的特异度分别为:93%,67%,100%,67%,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9(0.96,1.00),0.81(0.66,0.96),1.00(1.00,1.00),0.72(0.50,0.86)。结论:PVmax、PSmax和PVmax/CVmax诊断气胸截断值分别为0.44cm/s,1.63%,1.74时,具有较好的气胸诊断价值,其中PVmax/CVmax的AUC最大,提示为诊断气胸的最佳指标。第三部分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量化胸膜线运动方法在气胸中的诊断价值目的:通过比较BLUE流程与BLUE流程结合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量化胸膜线运动对呼吸困难病人气胸筛查的结果,验证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量化胸膜线运动诊断气胸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呼吸困难患者104例,以CT为金标准,分别采用BLUE流程与BLUE流程结合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胸膜线运动筛查气胸。采用卡方检验比较BLUE流程与BLUE流程结合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量化胸膜线运动诊断气胸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在104例呼吸困难患者中,经CT检查证实气胸患者23例(22.12%),无气胸的患者81例(77.88%)。BLUE流程检查结果分析:BLUE流程诊断气胸患者21例(20.19%),非气胸患者83例(79.81%);其中,误诊3例(3.7%),漏诊5例(21.73%)。与CT检查结果比较,诊断患者气胸的灵敏度为78.26%(18/23),特异度为96.30%(78/81),准确度为92.31%(96/104)。BLUE流程结合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胸膜线运动检查结果分析:BLUE流程结合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胸膜线运动诊断气胸患者22例(21.15%);非气胸患者82例(78.84%);其中,误诊1例(1.23%),漏诊2例(8.7%)。与CT检查结果比较,诊断患者气胸的灵敏度为91.30%(21/23)、特异度为98.77%(80/81)、准确度97.11%为(101/104)。BLUE流程与BLUE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的灵敏度以及漏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UE流程与BLUE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的特异度、准确度以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UE流程结合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胸膜线运动诊断气胸的灵敏度优于BLUE流程,漏诊率低于BLUE流程。

程伟伟[4](2020)在《183例肺部空洞性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肺部空洞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性质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CT影像、病理结果等之间的关系,提高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胸部CT下诊断为肺部空洞性病变且病理诊断明确的病患183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病史(肿瘤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声嘶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感染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肺部肿瘤指标(CEA、CA125、CYFRA21-1、SCC、Pro-GRP、NSE)、胸部CT资料(病灶是否单发、病灶位置、空洞直径大小、病灶形态、是否有厚壁、内壁是否均匀、洞壁是否含有钙化、是否伴随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卫星灶、胸腔积液、胸膜凹陷等)。根据病理结果将183例病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别就以上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临床表现、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在肺部空洞性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的临床诊断能力。结果:在收集入组的183例肺部空洞性病变患者中,恶性组有98例,占53.55%;良性组有85例,占46.45%;病人的年龄、吸烟史在两组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有无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表现中,胸痛多见于恶性组(P<0.05),发热多见于良性组(P<0.05)。在实验室检查中,炎症指标中仅血沉在良恶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部肿瘤标志物中,CYFRA21-1、CEA、CA125、NSE、SCC在恶性病变患者中升高的例数明显多于良性空洞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在两组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183例患者中,单发性空洞共154例,占比为84.15%,多发性空洞29例,占比为15.85%。空洞是否单发在两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54例单发的肺部空洞性病变的胸部CT表现中,病灶的位置、空洞直径大小、是否偏心、是否规则、洞壁钙化、内壁凹凸不平、伴内容物、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卫星灶、淋巴结肿大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部CT影像学显示病灶位于右下肺的、不规整的、偏心分布、伴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淋巴结肿大的空洞性病变患者应着重注意排查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综合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影像及病理学结果,可以提高肺部空洞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魏国峰[5](2018)在《穿刺相关性气胸闭式引流预测风险因素研究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明确穿刺相关性气胸闭式引流的预测风险因素。方法 191名穿刺后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单变量对比建立多变量回归性模型予以确定胸腔闭式引流的风险因素。结果 191名患者中共有69名患者(36.1%)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122名患者(63.9%)予以行辅助性氧疗,126名患者(66.0%)予以住院行进一步治疗。通过多因素模型可见,胸腔闭式引流的风险因素分别为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收缩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以及穿刺病灶与胸膜之间的间距增宽。当间距增宽至19.7 mm被认为与胸腔闭式引流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穿刺相关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预测风险分别为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收缩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以及穿刺病灶与胸膜之间的间距增宽。

刘梦杨[6](2018)在《弥漫性肺疾病的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活检》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弥漫性肺疾病(Diffuse Lung Diseases,D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壁及肺泡腔,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的疾病的总称,该类疾病有300余种,其分型复杂,临床症状相似,诊断困难。其诊断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部分典型的弥漫性肺疾病患者可通过病史、实验室检查、高分辨率CT(HRCT)明确诊断,但仍有近1/3患者诊断不明。对于诊断不明的患者,需要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活检主要方法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外科肺活检。近年来,非气管插管VATS和单孔VATS是VATS技术方面的最引人注目的新进展,无论是非气管插管VATS还是单孔VATS均已经得到系统化应用,而且其效果令人鼓舞。但是,将这两种VATS的结合使用的中心还并不多见。我院此前已经对DLD实施过传统的VATS活检以及自主呼吸下的系列VATS手术[26-34]。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DLD这一特定患者群的肺活检,我们将单孔VATS技术与自主呼吸麻醉VATS技术结合,并进一步术后不留置胸管引流,发展为无管化单孔VATS肺活检。本研究即总结DLD患者的无管化单孔VATS肺活检状况,评估此手术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及术后疼痛的情况。方法本资料统计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转介至胸外科需行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活检的弥漫性肺疾病患者共108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45例。年龄介于21-67岁,平均年龄为50岁;所有患者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结合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由呼吸内科医师及影像科医师初步判断为弥漫性肺疾病,部分患者已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但仍无法具体分型。患者术前均由胸外科与麻醉科共同进行评估,确定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可行后再行胸腔镜肺活检术。结合患者术前HRCT表现及术中肺脏具体情况,选择病灶明显部位获取组织样本。108例患者组织标本均送予专职的病理科医师行病理学评价并出具相应的报告结果。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35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6例,行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活检术的同时,且利用数字疼痛分级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研究过程收集患者的病理结果,样本信息,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等。数据统计使用SPSS 19.0软件。结果1.108例患者住院时间为9-19天,术后住院时间为3-1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3±2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2天。术后围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无病情加重需转送ICU者,所有病例均未中转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单孔完成手术者91例,操作切口平均为2.4cm,需要增加5mm辅助观察切口者17例,手术时间平均为43min,其中手工缝合组35min,而机械缝合组为62min。手术平均失血为7ml。2.术后有17名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7例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6例患者出现少量皮下气肿,3例患者出现气胸。其中1例术后气胸患者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留置舒贝康中心静脉导管排气,余气胸、胸腔积液及皮下气肿患者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吸收。3.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取目标病灶组织并明确诊断。其中,过敏性肺炎9例,机化性肺炎4例,自身免疫特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炎20例,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炎17例,肺骨化症1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8例,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炎4例,皮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炎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10例,肺泡蛋白沉着症3例,肺浸润性腺癌1例,肺毛细血管瘤病6例,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炎2例,滤泡性细支气管炎1例。4.列入观察的35例患者中,术后第1天有11例患者出现中度疼痛,24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无重度疼痛者。术后第2天,有3例患者出现中度疼痛,有14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有18例患者无明显疼痛,无重度疼痛者。术后第3天,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31例患者已无明显疼痛,无中重度疼痛者。5.患者手术费用为5111-17885元,平均手术费用为9313.99元。其中,86例患者采用手术缝合,平均手术费为6212元。其余22例患者采用机械缝合,平均费用为16389元。结论1.无管单孔胸腔镜肺活检技术的创伤小、并发症少、诊出率高及易于实施。2.无管单孔胸腔镜肺活检术后疼痛程度轻。3.无管单孔胸腔镜肺活检技术手术费用适中。4.无管单孔胸腔镜肺活检术后内外科共同协作管理模式效果好。

刘倩[7](2018)在《电子支气管镜下不同活检术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结节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多系统疾病,其特征在于形成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常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脏浸润、眼部和皮肤损害。结节病的临床过程表现多样,90%以上结节病存在肺脏受累,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是结节病确诊依据,对于怀疑结节病并考虑激素治疗的患者,为了除外引起肉芽肿的其他原因,如结核、真菌等,取得病理学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外科肺活检和纵隔镜采集纵隔/肺门淋巴结标本为诊断的金标准。但内镜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支气管粘膜活检(EBB)、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操作,已经降低了大多数患者对于侵入性外科手术活检的需要。近来,电子支气管镜对肺结节病诊断的价值和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对65例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疑似结节病行气管镜检查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经支气管镜不同取材及联合取材方式对肺结节病诊断结果的影响,以期临床医生能在众多手段中选择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目的:讨论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TBLB、EBB和TBNA)、EBUS-TBNA不同取材及联合取材方式下,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促进支气管镜技术对结节病诊断流程的标准化。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吉大二院呼吸内科诊治的65例临床和胸部影像学显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的,伴或不伴有肺内浸润阴影疑诊结节病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恶性肿瘤或既往确诊的结节病患者被排除在外。(1)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分期和组织病理取材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2)对不同病理取材及联合取材方法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65例疑诊结节病患者行气管镜检查,46例组织病理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总阳性率为70.8%。依据患者胸部X线和/或CT表现进行分期,Ⅰ期13例(28.2%),Ⅱ期29例(63.0%),Ⅲ期4例(8.7%),Ⅳ期0例。Ⅰ期阳性率78.6%,Ⅱ期阳性率67.6%,Ⅲ期阳性率71.4%。EBB,TBLB,TBNA和EBUS-TBNA阳性率分别为35.7%,70.6%,86.7%,100%。单独行EBB患者,粘膜小结节样改变阳性率(55.6%)高于粘膜充血水肿(43.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LB对Ⅱ、Ⅲ期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0%、80%,Ⅰ期阳性率50%。EBB与TBLB联合阳性率87.5%,与单独EB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单独行TBNA阳性率较高,TBNA联合TBLB与单独应用TBNA相比,阳性率提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仅有1例疑诊结节病患者行EBUS-TBNA,最终也证实为结节病。气管镜检查阴性患者中,1例行纵膈镜、1例行经皮肺穿刺后证实为结节病。误诊17例患者中,11例为肺结核、4例肺癌、1例淋巴结结核、1例隐球菌肺炎。术后3例发生咯血,1例见于EBB,2例见于TBLB,予以冰盐水冲洗,后自行止血。2例TBLB后发生少量气胸。没有程序相关的死亡率。结论:1、对于镜下存在典型支气管粘膜改变的病例,EBB检查安全简便、诊断率较高,应作为首选取材途径,联合TBLB取材可提高阳性率,而对TBNA没有进一步要求;对于镜下无典型粘膜改变的患者,TBLB具有一定补充诊断价值。2、TBLB不仅对Ⅱ、Ⅲ期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中发现对Ⅰ期病例也能获得阳性结果。单独行TBLB对Ⅱ、Ⅲ期肺结节病患者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与EBB、TBNA结合可显着增加EBB、TBNA的诊断阳性率,但同时伴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增加。3、疑诊Ⅰ/Ⅱ期结节病,可优先选择应用TBNA,同时联合TBLB提高肺结节病的诊断率。

徐艳[8](2013)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各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以增加对该疾病的系统性认识,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原发性肺淋巴瘤36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诊断进行分析,并应用Pearson检验对比了发病率最高的两类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差异,即MALT淋巴瘤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果:36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病例中,霍奇金淋巴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在这3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MALT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以及NK/T细胞淋巴瘤2例。经总结分析,原发性肺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体重减轻。影像学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片状实变影、结节状/团块影,右肺多发,右肺中叶易受累;右肺多见实变影,左肺多见结节/团块影;多数病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病灶有跨叶分布较有特征性;病灶通常轻中度强化;可有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亦可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甚至多浆膜腔积液。MALT淋巴瘤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在性别比例上无明显差异,临床症状亦相似,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助鉴别;CT表现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较MALT淋巴瘤更易出现空洞,病灶更易压迫、侵及周围血管和气管,气管镜检出率高。MALT淋巴瘤患者的胸腔积液多为单侧(患侧),而非MALT淋巴瘤患者多为双侧胸腔积液,甚至多浆膜腔积液。PPL气管镜检查结果多为阴性,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较易出现气管内病变,气管镜检查亦为有效检查方法。但总体而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PPL的确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人群特征及临床表现,但充气支气管征、病灶跨叶分布及无淋巴结肿大提示本病可能,应该积极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明确病理,但对于弥漫性答B细胞淋巴瘤患者,气管镜检查亦有较高应用价值。与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相比,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灶内易出现空洞,易压迫、侵及周围血管和气管。

张劲,赵亮[9](2012)在《针刺肩井穴导致气胸的分析与处理》文中认为肩井穴是针刺治疗颈肩疼痛的常见穴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其位置毗邻肺尖和颈横动脉等重要器官组织,各种错误的针刺方法和不当的体位改变等,都会引起气胸和局部血肿,造成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危及生命。我科于2012年4月11日收治1例颈椎病患者经过

黄思代,陆珊[10](2008)在《医源性气胸35例临床讨论》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发生医源性气胸的基础疾病,探讨医源性气胸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4年来我院发生的医源性气胸3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气胸与原发基础疾病、医疗技术操作种类的关系。结果:本组35例医源性气胸因胸腔穿刺、经皮肺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机械通气、胸膜活检等10项诊疗技术操作诱发,其中胸腔穿刺诱发气胸较多,采用机械通气病例发生气胸后病情较危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发生气胸的机率较高。结论:医源性气胸成因复杂、多样,合并慢性肺疾病者和技术操作不当是发生医源性气胸的主要原因,症状不典型者更易误、漏诊。

二、经皮肺活检术所致医源性气胸9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肺活检术所致医源性气胸9例(论文提纲范文)

(1)医源性气胸的成因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处理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有创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临床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MV与气胸
    1.1 气胸的发生率及出现时间
    1.2 IMV并发气胸的危害
    1.3 易并发气胸的相关疾病及其机制
    1.4 医源性气胸
    1.5 镇静药和肌松药与气胸
2 诊断
    2.1 临床表现
    2.2 检查方法
3 综合治疗
    3.1 一般治疗
    3.2 胸腔穿刺和闭式引流
    3.3 呼吸机参数设置
    3.4 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应用
    3.5 胸膜硬化剂的应用和外科干预
4 结语

(3)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胸膜线运动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健康志愿者胸膜线的运动情况
    1 概述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仪器与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健康志愿者双侧胸部上蓝点及下蓝点胸膜线运动的PVmax、CVmax和 PVmax/CVmax参数
        3.2 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健康志愿者双侧胸壁上蓝点及下蓝点胸膜线运动的PSmax、CSmax和 PSmax/CSmax参数
    4 讨论
    5 局限性
    6 结论
第二部分 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气胸患者胸膜线运动峰值速度和峰值应变的研究
    1 概述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仪器与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单侧气胸患者的基线资料
        3.2 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气胸部位及健侧相应部位胸膜线运动的PVmax、CVmax和 PVmax/CVmax参数
        3.3 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分析气胸部位及健侧相应部位胸膜线运动的PSmax、CSmax和 PSmax/CSmax参数
        3.4 胸膜线运动参数PVmax、PSmax、PVmax/CVmax、PSmax/CSmax在诊断气胸中的作用
    4 讨论
    5 局限性
    6 结论
第三部分 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胸膜线运动方法在气胸中的诊断价值
    1 概述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仪器与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分析
        2.4.1 样本量计算
        2.4.2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局限性
    6 结论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肺部超声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4)183例肺部空洞性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影像学资料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资料
结果
    1.病理分布
    2.一般资料
    3.临床症状
    4.炎性指标
    5.肿瘤指标
    6.疾病分布
    7.影像学分布
讨论
    1.癌性肺空洞
    2.肺结核空洞
    3.肺脓肿空洞
    4.真菌性空洞
    5.机化性肺炎空洞
    6.空洞性肺转移瘤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部空洞性病变的诊断进展
    1.肺部空洞概述
    2.传统诊断方法
    3.获取病理组织的法
        3.1 胸水脱落细胞学查
        3.2 支气管镜
    4.影响活检阳性率的因素
    5.支气管镜下活检的并发症
    6.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7.PET-CT和 MR在肺穿刺上的应用
    8.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穿刺相关性气胸闭式引流预测风险因素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弥漫性肺疾病的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活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电子支气管镜下不同活检术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流行病学资料
        1.2.2 临床表现
        1.2.3 影像学检查
        1.2.4 实验室检查
        1.2.5 病理学表现
        1.2.6 支气管镜检查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支气管镜检查准备
    2.3 支气管镜检查程序
        2.3.1 EBB
        2.3.2 TBLB
        2.3.3 TBNA
        2.3.4 EBUS-TBNA
        2.3.5 TBNA和EBUS-TBNA结果判断
    2.4 标本制备
    2.5 结节病诊断标准
    2.6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表现
    3.3 影像学表现
    3.4 支气管镜镜下表现
    3.5 数据统计
        3.5.1 EBB检查结果
        3.5.2 TBLB检查结果
        3.5.3 TBNA检查结果
        3.5.4 EBUS-TBNA检查结果
        3.5.5 联合取材结果
    3.6 3TBNA和EBUS-TBNA的并发症
    3.7 误诊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CT图像分析
    2.4 原发性肺非霍杰金淋巴瘤临床分期
3 结果
    3.1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
    3.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3.3 T细胞性淋巴瘤
    3.4 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3.5 原发性肺霍奇金淋巴瘤
4 讨论
    4.1 临床特征
    4.2 CT表现与病理基础
    4.3 肺MALT淋巴瘤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针刺肩井穴导致气胸的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原因分析
    2.1 个体差异较大
        2.1.1 体型差异:
        2.1.2 有无心肺基础疾病:
        2.1.3 体质差异和活动量差别:
    2.2 错误的针刺深度和方向
    2.3 针刺手法不当或体位改变
    2.4 电针振动的强度和幅度
    2.5 针刺后不恰当拔罐
    2.6 反复针刺治疗的疏忽大意
3 处理措施
    3.1 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
    3.2 对症支持治疗
    3.3 治疗总则与注意事项
    3.4 治疗方法
4 讨论

(10)医源性气胸35例临床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与预后
2 讨论
    2.1 医源性气胸易漏误诊的原因
    2.2 防范医源性气胸的对策
        2.2.1 治疗性操作致气胸:
        2.2.2 诊断性操作致气胸:
    2.3 诊治体会

四、经皮肺活检术所致医源性气胸9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医源性气胸的成因分析及处理[J]. 丁凯. 辽宁医学杂志, 2021(06)
  • [2]有创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临床诊疗进展[J]. 王娟,边爽,唐小苗,雷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11)
  • [3]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胸膜线运动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肖锐. 南昌大学, 2021(01)
  • [4]183例肺部空洞性病变的临床分析[D]. 程伟伟.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5]穿刺相关性气胸闭式引流预测风险因素研究分析[J]. 魏国峰.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35)
  • [6]弥漫性肺疾病的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活检[D]. 刘梦杨.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1)
  • [7]电子支气管镜下不同活检术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比较[D]. 刘倩. 吉林大学, 2018(12)
  • [8]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D]. 徐艳. 浙江大学, 2013(03)
  • [9]针刺肩井穴导致气胸的分析与处理[J]. 张劲,赵亮. 湖北中医杂志, 2012(11)
  • [10]医源性气胸35例临床讨论[J]. 黄思代,陆珊. 临床误诊误治, 2008(11)

标签:;  ;  ;  ;  ;  

经皮肺活检致医源性气胸9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