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神”变成“情人”

把“神”变成“情人”

一、把“上帝”变为“情人”(论文文献综述)

常波[1](2021)在《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格奥尔格·毕希纳是德国19世纪初期的重要作家,因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丹东之死》《雷昂采和蕾娜》《沃伊采克》和《伦茨》这四部文学作品,且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充分关注。毕希纳的作品部部经典,不但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还蕴含着明显背离德国美学传统的开创性思想。以他命名的毕希纳文学奖也彰显了其对德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毕希纳身份的复杂和矛盾性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寻找其中的统一性是个难题。他是医学研究者、投身农民运动的革命者、将革命矛头对准贵族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宿命论和虚无主义倾向的作家。他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呈现出相互对立的姿态,且是同时发生,让人难以解释二者为何能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如果将毕希纳的革命活动和文学作品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阐释,就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革命精神和人道主义之爱。一方面,它呈现为现实中的社会革命,要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行制度,为最广大的底层民众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人性”的质疑、甚至绝望。但这并非是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旨在思想界发动一场形而上学革命,目的是要打破德国文化高峰时期,即“艺术时代”的文学传统,将文学引领至对“人”的现实主义关注。毕希纳的美学革命是通过反对理想主义和自律美学而展开的。他以席勒为靶子,对理想主义美学脱离现实、远离政治等时代弊病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在更深层面上实则指向的是德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人性论”,打破了德国“向内”的精神传统。具有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毕希纳暗示:应放弃虚无缥缈的思辨“人性论”传统和对精神自由的片面追逐,跳出当时市民性的狭隘,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寻求社会制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启蒙以来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他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人道主义作家。

顾盼[2](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蔡宇莎[3](2021)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弗吉尼亚·伍尔夫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英国作家和评论家,着有《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三枚基尼》等作品。以往学界大多从心理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进行研究,但很少从语象学的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语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弗吉尼亚小说中的语象,以拓宽相关研究视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对弗吉尼亚及其小说做基本介绍。第一章:梳理语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界定语象在本文中的含义。第二章:依据弗吉尼亚小说情节结构所显现的造型结构,将弗吉尼亚小说的语象结构分为柱体、锥体和球体。第三章:探究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结构的深层意义——弗吉尼亚受视觉机制的影响及战争环境的刺激,浮现不断觉醒的生命意识;弗吉尼亚受特殊历史时期英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体现以性别对立为前提、以两性在公私领域互动为核心、以性别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体意识;弗吉尼亚受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志的宇宙时间观和集过去现在未来为一体且注重当下的非线性时间观的影响,展现以英国正统历史为参照、以英国人日常生活为本源的历史意识。第四章:探寻弗吉尼亚进行语象实践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在接受瓦奈萨、克莱夫、罗杰美术观的过程中,弗吉尼亚将融合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西方艺术精神作为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寻求自我定位的内部驱动力。通过以上四章的分析得出结论,弗吉尼亚通过语象实践,实现文学和美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沟通,为艺术返归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补足动力。

李聪慧[4](2021)在《生态视域下的索洛古勃小说研究》文中指出费·库·索洛古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着名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其小说作品在对粗陋贫乏的现实的书写中揭示出人的生存困境。生态批评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理论,其研究范畴逐渐从自然生态扩展到社会和精神生态范畴。本文将索洛古勃小说中的生态书写分为自然生态、身体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全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索洛古勃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生态批评的发展状况,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创新点及局限性。第一章论述了索洛古勃小说生态书写方式及其中透露出的生态意识,认为索洛古勃小说生态书写具有诗性与毁灭性并存的二元审美特征。自然生态拟人化的写法,表明了索洛古勃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对自然象征的考察中,发现索洛古勃对“恶”的审美偏向,潜意识中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从而总结出索洛古勃的生态观念,自然即人间天堂,自然即精神家园以及自然生命的平等观。第二章首先论述了身体生态的定义及身体生态危机的成因,其次从三方面揭示身体生态的危机:一是被规训的身体包括被成年男性话语体系规范的身体,被惩罚的身体,被和牺牲的身体等;二是物化的身体,包括被过度装饰的身体、被等同于财产的身体以及作为技术作用对象的身体;三是分裂的身体,即精神与肉体分离的身体、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身体,以及主体的性压抑与性幻想。最后阐述索洛古勃理想的身体图景。第三章论述索洛古勃精神生态危机的原因、表征以及理想的精神生态之美。倾听者难觅的社会现实,宗教衰落和社会动荡带来的真善美的失落以及病态人格的普泛化存在都证明了人的精神状态走向失衡。通过对诗意的爱情的描绘,共情能力的强调和健全人格的书写,索洛古勃阐明了其理想的精神生态图景。第四章论述了自然的文化与现实意义以及索洛古勃对理想生态和谐社会的追求,即通过死亡与创造实现对“彼岸”的到达。最后从审美性、哲理性和现实性三个方面对索洛古勃的生态书写进行补充阐释。

于敏[5](2020)在《重写浪漫传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互文研究》文中指出当代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自出版以来,借助多种文字的译本和特效电影的全球发行,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全球影响,成为世纪之交令人瞩目的通俗文学代表作品。该系列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都给读者似曾相识之感,说明罗琳充分利用了文学之“陈词”,即已经为读者所熟知的文学典故和范式,以及文学经典已经建构的情节模式和人物原型来创造新文本。罗琳的作品得以获得广泛的读者关注与共鸣,成为至少一代人的阅读记忆,其创作机制和文学特征值得严肃、深入的学术研究。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互文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我们对该系列小说的阐释,深化我们对当代通俗小说的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研究,重新看待它所赖以存在的、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在内的整个文学传统和众多前文学文本,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虽然该系列出版初期曾引起有关文学价值、教育功能及宗教领域的争议,但随着全系列的出版与研究深入,《哈利·波特》系列的文学、文化价值被普遍认可。针对该系列小说的国内外专题研究已经在其文化内涵与文学价值方面进行了多理论角度、跨学科、多元化的学术研究。其中,以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为中心的批评关注该系列小说反映的广泛的社会现实与问题,对该系列小说反映的当代思潮和社会现实进行宏观或微观探讨;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注意到该系列与经典文本和文学传统之间的互文关联,从文学传统研究、经典作家影响、文学体裁研究等角度讨论该系列与文学经典之间的互文关系,注重考查该系列在文学传承方面的价值。在该系列的互文研究领域,其与中世纪文学,尤其是浪漫传奇的互文关联也受到关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人物塑造、故事情节、主题与氛围上都体现出典型的中世纪浪漫传奇特征,但同时,小说中的魔法“他界”又显然隐射了当代社会现实。非现实主义的《哈利·波特》系列采用了浪漫传奇的元素与范式,却能够反映现代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触摸到当下的生活真相,并且得到读者广泛、积极的回应,其中的缘故和创作机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解释罗琳如何利用文学传统之“陈词”重建文本,揭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传统文学范式进行重写的具体手法和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世纪浪漫传奇等传统文学作品作为前文本进入《哈利·波特》这一当代通俗小说的路径,及其在小说文本中产生的异质性和对话性。《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与中世纪浪漫传奇之间的互文研究,将浪漫传奇作为该系列小说巨大的互文本库中的一个典型文学传统体裁,可以更具体地分析罗琳的重写策略,以此为渠道深入了解该系列作品的创作及其创新之处,解释该系列成为世纪之交重要文学现象的原因,并管窥当代读者阅读兴趣的走向。本文以“互文性”理论基础上广义的“重写”(Rewriting)概念为基础,结合互文性理论的“意识形态路径”与“诗学形态途径”,即巴赫金、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等人对文本中多重话语及话语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主体的考察,以及热奈特等人有关互文手法和具体方式的研究,综合建构“重写”的三重框架,认为每个文本都具有互文性,都是对前文本的某种重写:“重”字既包含“重复”也包含“重新”之意,每一个重写文本又是“多重”声音的汇集。在此框架下,重点研究《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中世纪浪漫传奇进行“重写”的具体策略。总体上看,罗琳小说重写的基础是解构式挪用,最突出的重写途径是对话性戏仿,而获得的效果则是重写文本发出能够回应当下现实、并且引发读者广泛共鸣的“回声”。中世纪浪漫传奇,尤其是亚瑟王传奇留给欧洲文学传统三项重要主题,即理想主义的骑士精神、典雅爱情以及魔法的超自然力量,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创造性地重写了这三大主题。本文通过分析该系列小说对浪漫传奇三大主题的重写过程,分别阐释罗琳重写策略的基础、途径与结果。论文首先讨论罗琳如何通过解构式挪用对浪漫传奇中作为理想整体的骑士精神与典型的骑士形象进行细致分解。骑士精神的主要内容具有武士伦理、宫廷文化与宗教精神等不同历史文化来源,本身具有内在矛盾性。罗琳回溯其构成,以笔下的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的不同分院的招生标准解构理想主义的骑士精神,继而以四个分院之间的竞争和战争,以及各分院内部的矛盾表现骑士精神内部的矛盾与断裂;同时,罗琳解构式挪用了亚瑟王原型的构成要素与人物特征,创造出小说中的双生人物哈利和伏地魔,使两者都表现出明显的骑士领袖的特质,却在“责任感”与“权力欲”这一对原本相辅相成的特质上分道扬镳,并通过这对双生人物的不同结局重新衡量了“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骑士精神与形象的解构、挪用、重构与选择,罗琳对骑士精神中的强权观、暴力观与血统观进行清洗,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论文其次讨论罗琳如何通过戏仿这一重要的重写方式对中世纪浪漫传奇的另一主题典雅爱情进行重写,并体现出其内在的矛盾与对话性。典雅爱情的主要范式,如骑士对爱人的奉献与服侍精神、爱情的磨难使人高贵、爱情中的自我克制与恪守秘密等影响了中世纪之后的欧洲文学与爱情理念。罗琳充分利用了戏仿的对话性与含混性,一方面继承了典雅爱情的主要范式和话语,另一方面却通过人物形象、爱情的表达方式以及爱情的影响等元素的“变调”处理,质疑典雅爱情的基本条件。罗琳以复调的双线情节对典雅爱情进行双线戏仿:反骑士形象的黑巫师西弗勒斯·斯内普作为体现“爱情使人高贵”的典雅爱情践行者,以一曲“副歌”严肃地戏仿了典雅爱情;通过性别和地位的错置,贝拉·莱斯兰奇作为女“骑士”表现出因为爱情而生的暴力、残忍与邪恶,谱写出一曲典雅爱情的“反歌”。双线戏仿从不同的角度重写了典雅爱情,分别质疑了典雅爱情命题的条件与结果,双重戏仿文本与源文本构成了三重交叉对话,增加了文本的含混性,使文本获得多重解读与阐释的可能性。论文最后讨论了罗琳通过魔法与巫术的重写体现出她对经典文本和当今社会的当下性回应。罗琳对魔法世界的重写并不是简单的内容挪用和扩充,而是在对中世纪魔法和巫术的神秘主义本质进行解构和颠覆之后进行的当下性重写,反映的是当今社会的现实真相。通过刻画魔法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现代性、工具理性与技术内核,罗琳将巫术的本质“科学化”,使魔法失去了其在浪漫传奇中具有的神秘性和超自然性;“去魅”的魔法成为异世界巫师们的生存常态,而非不可知的神秘主义;罗琳则以去魅的魔法为陌生化手段,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整体戏仿,以扭曲、滑稽、讽刺的魔法哈哈镜夸张地凸显了现代社会常被忽视的怪像。本文认为,罗琳通过解构式挪用和对话性戏仿重写了中世纪浪漫传奇的重要主题,回应了浪漫传奇的理想主义传统,也讨论了其中与现代主流价值观的矛盾之处。罗琳在小说中讨论了骑士精神的构成、内涵与矛盾,试图规定新骑士精神引导个人选择;讨论了爱的不同维度,描述了“爱”与“善”之间的复杂关系;刻画了当下人类存在的真相与怪相,回应了当代典型的孤独与焦虑。《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浪漫奇幻作品,混杂现实于魔法叙事之中,戏仿现代芸芸众生之相,表现出作者富于幽默的同情心和对现代社会的敏感观察,将“传奇”的理想主义和故事传统重新带回了当下阅读的焦点。

李小刚[6](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认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张津津[7](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提出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张惟喻[8](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贾旭东[9](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刘红梅[10](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家庭是历史的产物,家庭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审视家庭生活后的理性反思结果。家庭是社会机体的有机细胞,家庭文化是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和谐、家庭文化健康,个体人才能得到培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家庭才能真正发挥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现代性发育和市场经济的主导,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更深层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理念。传统的家庭及其文化已经在新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关系中遭到解体。个体面临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不断的出走,又一次次陷入对现代家庭寻找的徘徊困境中,家庭本身也面临价值观困境、伦理道德困境、家庭教育困境以及传承与断裂困境。进入新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文化去解决个体和家庭困境,去保障社会的良序发展。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点,以文化哲学作为观察视角,通过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家庭文化中的合理资源,试图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探索方向。唯物史观是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钥匙。家庭及其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符合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纵观中西方古代社会历史可以发现,家庭是人类早期共同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从动物式本性群居到自觉选择家庭作为生活方式,从无序的血缘婚家庭到现代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产生的每一步都和人们实践的重心“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分不开。对“两种生产”的需要直接产生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通过家庭实现了生存资料和生命的再生产,通过家庭交往实现人对自我的确认。与之相适应,家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具有满足人们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功能,作为生育单位家庭具有延续自身和种族生命的生产功能,同时家庭作为育人之器具有抚养和培育后代的功能。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两种生产”,也就决定了产生其上的家庭的性质。家庭文化则是人的本质在家庭生活中的显现,是人在具体的家庭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从必然的非自由状态走向人的自由解放的过程。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家庭文化在维护人的生存和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统治者意志中变成束缚人自由的工具,实现人的解放必然要从批判以买卖婚姻为实质的非自由的家庭文化开始,将人的解放作为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积极构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内容的家庭文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变迁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变迁分不开的。在人类早期家庭就是整个社会,婚姻制度就是社会制度。在社会生产能力低,生活范围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对家庭、对血缘、对伦理关系越是依赖,社会在结构上越是以血缘家庭为基础。一旦新的社会制度从私有财产中产生出来,私有财产可以通过财富支配他人进行劳动,阶级对立从中产生,随之发生阶级关系力量变革,血缘伦理组织社会将被国家阶级代替,家庭文化也要从传统血缘伦理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转变。中西方家庭文化的演变,是以自然经济向工业为主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动力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内容围绕所有制关系展开。先秦时期自给自足的农业性质,使得传统家庭文化属于典型的血缘伦理文化。家庭文化围绕血缘关系展开,具有伦理性、群体性、家庭本位性、父子关系主导性等主要特点。在《周易》和儒家文化中肯定男女两性关系,属于统治阶级意志下的家庭文化,带有明显的尊卑等级色彩;法家以刑法秩序规定家庭文化;道家打破儒家和法家的礼治和法治文化,以自然无为实现世俗解脱。近代工业萌芽和新文化思想的涌进,群体本位家庭开始向个性自由为主的个体家庭转变,这一思想在婚姻制度中得到巩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家庭文化得到高扬,但由于转型期的“悖论”存在境遇,人们在享有个体家庭文化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家庭文化的依托。个体家庭文化陷入异化、功利化、自由化的个体家庭文化境遇。西方家庭文化呈现从古希腊的城邦利益至上和中世纪的宗教家庭文化中解放出来,向资本主义个体家庭文化演进的面貌。柏拉图以城邦利益为目的消解自然家庭,亚里士多德从伦理正义的角度肯定城邦与家庭共同体的至善性,快乐主义从个体本性的快乐原则出发,肯定个体从家庭中获得快乐的正当性。中世纪宗教家庭文化以早期基督教的禁欲独身开始,经历阿奎那肯定以生育为目的的“圣事”婚姻,最终以“骑士之爱”为萌芽的个性之爱从宗教中觉醒结束。但真正的西方式的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是在私有制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开始。培根和卢梭则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立场,从自然人权的角度探索家庭文化属于个体本性自由范畴。康德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出发,将婚姻家庭纳入法权契约关系中,契约婚姻属于“有物权性质的对人权”的范围,是双方彼此占有的权利,对等的义务和权利是婚姻的本质。黑格尔将婚姻家庭文化视为伦理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存在,家庭文化具有伦理性的爱的性质,彼此互爱是家庭文化的最高目的,反对康德的物性契约理论。中西方家庭文化演进过程,反映出家庭文化从自然血缘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家庭文化方向转变,个体家庭文化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直接目的。对比发展过程可知,中西方家庭文化存在相通性。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血缘家庭作为最早的生活方式,家庭文化是命运、是权力、是利益共同体文化。从秩序的角度看,家庭文化是一种秩序文化。家庭的产生本身就是人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的过程,自然的男女分工和家庭角色分工本身就是人自我构建秩序的体现。从家庭文化的功能看,家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在承担生育教养后代的同时还要赡养父母。这是中西方家庭呈现的历史共性。有共性也就存在差异性,差异性是必然的存在。从家庭价值导向来说,中国家庭文化属于家庭本位导向群体利益,西方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倾向个体幸福。在家庭文化理念上,中国家庭文化更多的强调对宗族、家庭的责任,西方则更注重义务与权利的对等。从家庭文化模式看,中国宗法思想笼罩下家庭模式是以父子本位文化,以男性为尊注重男权思想。西方个体文化属于夫妻本位文化,家庭文化围绕夫妻关系展开,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平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是在各自的主导经济形式、社会政治结构、自然因素和文化精神理念下造就的,各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当前家庭文化自身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发育,都在指向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问题。面对新时代不可回避的家庭问题,汲取中西家庭文化思想的合理性精华,即为论文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在辨析家庭文化史与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资源的前提下,得出中西方家庭及其文化上既具有共通性又存在差异点。本文认为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要解决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既要承续人类以往的思想精华,又要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作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作为价值取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家庭文化探索中的理论指导,做到目的、价值和思想相融合。立足新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做到整合中西方家庭文化,以培养塑造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立个体人格为基点,达到家庭的良性存在与发展,从而稳定社会保障现代化发展。

二、把“上帝”变为“情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上帝”变为“情人”(论文提纲范文)

(1)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二、作家生平简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主旨与构思
第一章 毕希纳美学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思想史背景: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一)艺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二)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学革命:理想主义语境下的现实主义美学
    一、毕希纳美学概述
        (一)《丹东之死》中的艺术对话
        (二)书信中的艺术谈话
        (三)伦茨和考夫曼的艺术对话
        (四)三个艺术对话小结
    二、继承与背离:毕希纳与理想主义文学传统
        (一)与魏玛古典文学的关联
        (二)与德国浪漫派的关联
        (三)与“狂飙突进”运动的关联
        (四)与青年德意志文学的关联
    三、对理想主义艺术的批判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而上学革命:自律美学的幻灭
    一、古典——浪漫派的自律美学
        (一)作为传统的自律美学
        (二)自律美学方案:古典文学与浪漫派
    二、反对自律美学
        (一)拒绝自律美学
        (二)反思人的自律能力
        (三)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学观
    三、隐晦的无神论者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道主义政治美学:必须“爱”人
    一、反抗异化的存在状态
    二、反对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一)理性主义破坏人的完整
        (二)非理性主义的决定作用
    三、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
        (一)对财产问题的思考
        (二)对暴力革命的思考
        (三)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弗吉尼亚的创作
    二 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以语象为切入点
第一章 语象的学理生成
    第一节 古代:修辞术语
    第二节 近代:艺术体裁
    第三节 现代:阐释工具
    小结
第二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结构类型
    第一节 柱体:《墙上的斑点》
    第二节 锥体:《远航》
    第三节 球体:《海浪》
    小结
第三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 生命意识:物、植物、动物、人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恋爱、婚姻、家庭、性别
    第三节 历史意识:个人、家族、英国
    小结
第四章 弗吉尼亚语象实践的探源
    第一节 瓦奈萨:“我爱你胜过这世上任何人”
    第二节 克莱夫:“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罗杰:“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明细

(4)生态视域下的索洛古勃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索洛古勃小说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生态批评
    三、选题意义与局限
第一章 自然的书写与生态意识
    一、自然生态审美的二元性
        (一)诗意性的自然风景
        (二)毁灭性的自然之力
    二、自然生态的书写方式
        (一)人格化的自然书写
        (二)自然生态的象征意蕴
    三、索洛古勃的自然生态意识
        (一)自然即人间天堂
        (二)自然即精神家园
        (三)自然生命的平等
第二章 身体生态的危机与审美图景
    一、身体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身体生态的内涵
        (二)技术与文化的压制
    二、身体的危机的多维呈现
        (一)被规训的身体
        (二)物化的身体
        (三)分裂的身体
    三、身体生态的理想审美图景
        (一)原生态身体之美
        (二)古希腊式身体之美
第三章 精神生态的失衡与艺术表征
    一、精神生态危机的成因
        (一)社会失序
        (二)思想动荡
    二、精神生态失衡的表征
        (一)倾听者的消失
        (二)真善美的失落
        (三)病态人格的普泛存在
    三、精神生态之美的表现
        (一)诗意的爱情
        (二)共情的能力
        (三)健全的人格
第四章 重返家园的探寻与生态意义
    一、自然生态的深刻内涵
        (一)重返自然的意义
        (二)生态和谐的追寻
    二、回归方式的探寻
        (一)死亡的诱惑
        (二)创造的力量
    三、索洛古勃生态书写的意义
        (一)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深刻的哲学意蕴
        (三)深远的现实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重写浪漫传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互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源起
    二、《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重写骑士精神与形象:解构式挪用
    第一节 中世纪浪漫传奇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节 解构式挪用
    第三节 霍格沃茨四大分院:分裂的骑士精神
        一、四大分院与骑士特质
        二、荣誉与暴力:分院间的对立与战争
        三、二元对立:分院内部矛盾的声音
    第四节 哈利与伏地魔:分裂的亚瑟王原型
        一、亚瑟王及其骑士特征
        二、“双生”人物:哈利与伏地魔
        三、“预言”、“选择”与命运
第二章 重写典雅爱情:对话性戏仿
    第一节 典雅爱情与戏仿
        一、浪漫传奇中的典雅爱情
        二、戏仿中的典雅爱情
    第二节 “反骑士”的典雅爱情:作为“副歌”的戏仿
        一、作为结构的典雅爱情范式
        二、黑巫师的典雅爱情
    第三节 “女骑士”的典雅爱情:作为“反歌”的戏仿
        一、被颠覆的典雅爱情范式
        二、疯女巫的典雅爱情
第三章 重写魔法与巫术:当下的回声
    第一节 魔法与现实:从骑士浪漫传奇到《哈利?波特》
    第二节 魔法学校:“科学化”的魔法
        一、巫术与科学
        二、霍格沃茨的课程设计与现代性
        三、主要课程与实用主义
        四、次要课程与神秘主义
    第三节 魔法社会:生活中的魔法
        一、消费生活:消费文化与巫术文化
        二、家庭生活:现代家庭文化与魔法的日常化
        三、娱乐生活:现代娱乐文化和图景
        四、政治生活:“魔法即强权”
    第四节 “去魅”的魔法:生活的常态
        一、现代世界:物质与自我主义
        二、魔法世界:他者?回声
结论
引用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致谢

(6)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一、失落的童年
        二、不忠的信仰
        三、身份的多维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一、何为“格林之原”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二)文本考释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四)诗学思想研究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一)1号简的处位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二)本文编联方案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一、关雎组
    二、葛覃组
    三、木瓜组
    四、柏舟组
    五、东方未明组
    六、墙有茨组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七、十月组
    八、宛丘组
    九、皇矣组
    十、总论组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一)《国风》类
        (二)《小雅》类
        (三)《大雅》类
        (四)《周颂》类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凡例
    一、编联、形制类
        (一)编联类
        (二)形制类
    二、字词考释类
    三、文本思想类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二)诗学研究类
    四、其他类
        (一)简文作者类
        (二)综述类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二、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面临的四重困境
        一、价值观困境
        二、道德伦理困境
        三、家庭教育困境
        四、传承与断裂困境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中的家庭及其文化理论
    第一节 家庭与“两种生产”
        一、家庭的产生是“两种生产”的结果
        二、家庭功能是“两种生产”的展开
        三、家庭本性是“两种生产”属性的显现
    第二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本质
        一、家庭文化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
        二、家庭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三、家庭文化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解放
        一、扬弃异化的资本主义家庭文化
        二、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
        三、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家庭文化
        一、《周易》中的家庭文化观念
        二、儒家以礼建设家庭文化
        三、道家以自然之道建设家庭文化
        四、法家以刑法建设家庭文化
    第二节 工业探索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一、思想解放层面中的家庭文化
        二、制度保障中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转型期的家庭文化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悖论存在境遇
        二、个体自觉与当代家庭文化
        三、家庭文化的新样态新特点
第三章 西方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希腊家庭文化
        一、城邦利益上的家庭文化
        二、城邦与家庭融合层面的家庭文化
        三、快乐主义的家庭文化
    第二节 自然与商品经济共存基础上的中世纪家庭文化
        一、早期基督教家庭文化
        二、信仰与理性结合下的家庭文化
        三、个体觉醒下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近代家庭文化
        一、自然人性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二、契约法权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三、伦理精神实体存在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第四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
        一、共同体文化上的共性
        二、秩序文化上的共性
        三、育人文化上的共性
    第二节 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性
        一、价值导向差异: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二、文化理念差异:家庭责任与个体权利
        三、文化模式差异:父子文化与夫妻文化
第五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的探源
    第一节 中西方主导经济形式的根源
        一、农业经济
        二、商业经济
    第二节 中西方社会政治结构的根源
        一、宗法制度上的家国一体
        二、民主制度上的家国分离
    第三节 中西方理性精神的根源
        一、理性精神的基点不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二、理性精神的目标不同:他人与个体
    第四节 中西方自然环境的根源
第六章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
    第一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指导原则
        一、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原则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原则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三重维度
        一、家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维度
        二、家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维度
        三、家庭文化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维度
    第三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基点
        一、家庭文化的整合
        二、独立人格的培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把“上帝”变为“情人”(论文参考文献)

  • [1]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D]. 常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D]. 蔡宇莎.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生态视域下的索洛古勃小说研究[D]. 李聪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重写浪漫传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互文研究[D]. 于敏. 南京大学, 2020(10)
  • [6]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9]《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D]. 刘红梅.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把“神”变成“情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