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建立 MolMall 和 MolBank 服务器

Molecular 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建立 MolMall 和 MolBank 服务器

一、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建立MolMall和MolBank服务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靖[1](2021)在《智慧标识网络中边缘计算服务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和网络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网络数据流量和计算任务的迅猛攀升,导致传统网络体系难以满足高效、可靠、海量、泛在等服务需求。智慧标识网络从解决传统互联网三重绑定问题出发,提出了“三层两域”的体系架构,为实现网络的可管、可控、开放、灵活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智慧标识网络中的计算服务,边缘计算可以利用网络边缘计算资源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然而,边缘网络的服务复杂性和资源有限性给不同场景下计算服务的动态灵活管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别针对边缘网络中的终端复杂计算服务、终端流式计算服务、多终端竞争计算服务和边缘汇聚计算服务,依据不同服务的需求特征,融合网络通信资源和计算资源,分析了具有特定优化目标的服务管控问题,研究了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策略。本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边缘网络中终端复杂计算服务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服务分割和部分任务卸载的联合管控优化策略。本文以复杂计算服务的处理开销最小化为优化目标,通过综合考虑服务模型特征、任务依赖关系、节点设备能力和无线信道状况等因素,提出了基于智慧标识网络和边缘计算的终端复杂计算服务系统架构和管控机制,构建了服务模型分割和部分任务卸载的联合优化模型;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针对视频流进行人体姿态估计的服务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所构建模型的计算负载和数据流,采用神经层分组和流水线处理方法,设计了基于阈值粒子群优化的协同分割卸载TP-CPO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道带宽和服务器负载下,所提策略有效地降低了服务响应时间和终端能量消耗。(2)针对边缘网络中终端流式计算服务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任务卸载调度和终端功率控制的联合管控优化策略。本文以流式计算服务的任务处理效用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通过综合考虑到达任务特征、终端能量状态、无线信道状况和计算服务器负载等因素,提出了基于智慧标识网络和边缘计算的终端流式计算服务系统架构和管控机制,构建了任务卸载调度和终端功率控制的联合优化模型;根据终端等待计算任务的马尔可夫性,分析了卸载调度决策和功率控制决策的约束条件,设计了状态、动作和奖惩函数,将系统时间分层划分为决策周期和事件回合,实现了基于分层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调度控制HDRL-ASC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算法参数调优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任务到达率、无线信道状况和服务器计算性能下,所提策略有效地提高了任务处理效率,降低了终端功率消耗。(3)针对边缘网络中多终端竞争计算服务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问题,提出了一种终端卸载选择和通信资源编排的联合管控优化策略。本文以多终端竞争计算服务的综合计算效用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通过综合考虑终端接入数目、终端设备状态、终端需求优先级、无线信道状况和计算服务器负载等因素,提出了基于智慧标识网络和边缘计算的多终端竞争计算服务系统架构和管控机制,构建了终端卸载选择和通信资源编排的联合优化模型;提出了融合多种方法的算法框架,包括利用神经网络和阈值判断方法估计多终端任务卸载的优先级,利用一维优化搜索方法编排无线通信的资源块,利用经验回放和梯度下降方法构建神经网络模型的更新机制,利用分布式采样训练方法实现高效的神经网络训练模型,设计了基于纵向联邦学习的灵活卸载编排VFL-FOO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算法参数调优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较低的复杂度,在不同终端数目和动态环境状况下,所提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多终端综合计算能力。(4)针对边缘网络中边缘汇聚计算服务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流量鲁棒分类和资源感知转发的联合管控优化策略。本文以边缘汇聚计算服务的综合处理开销最小化为优化目标,通过综合考虑单位时间请求交易量、服务数据量到达速度、单位比特计算负载、服务流量类型、服务器计算资源和传输路径通信资源等因素,提出了基于智慧标识网络和边缘计算的边缘汇聚计算服务系统架构和管控架构,构建了流量鲁棒分类和资源感知转发的联合优化模型;设计了包含异常需求检测、流量特征分类和任务卸载转发的算法框架,实现了基于遗传进化算法的快速分类转发GE-RCF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参数调优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在流量动态变化、不同边缘服务器性能和不同传输路径带宽下,所提策略有效地提升了流量分类效率,降低了多流量综合处理开销。

方嘉琪[2](2021)在《中国沿海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及三个种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盲虾虎鱼亚科(Amblyopinae)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虾虎鱼科(Gobiidae),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在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也有广泛分布。迄今该亚科已报道的国内有效种有9种,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在外部形态上颇为相似,有些种类存在同种异名现象;同时不少隐存种也被陆续发现,因此客观上需要对我国现存近盲虾虎鱼亚科物种分类及其系统发育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阐明其物种或种群的一般进化过程和驱动机制。因此本研究拟以中国沿海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DNA barcoding技术,结合形态学的测定对我国现存主要近盲虾虎鱼种类进行重新梳理和鉴定,发现可能存在的隐存种或同种异名现象;然后采用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技术分析该亚科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构建系统发育树,阐明近盲虾虎鱼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演化过程,探讨其物种辐射进化的驱动机制;最后综合运用线粒体DLoop基因和核基因S7分子标记,对近盲虾虎鱼亚科三个种类的种群遗传学和分子进化进行研究,以期从种内群体水平探讨近盲虾虎鱼亚科物种的进化过程和驱动机制,为厘清我国近盲虾虎鱼亚科主要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机制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DNA barcoding技术对采集到的我国所有近盲虾虎鱼亚科种类的线粒体COI和ND2基因进行扩增,并构建其系统发育树,计算各种类间的K2P遗传距离,结果表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支持将采集到的所有近盲虾虎鱼亚科种类划分为6属12种,在须鳗虾虎鱼属中鉴定到3个隐存种,它们分别是海南须鳗虾虎鱼(暂名Taenioides sp.hainan)、珠江口须鳗虾虎鱼(暂名Taenioides sp.zhujiang)和长江口须鳗虾虎鱼(暂名Taenioides.sp.changjiang)。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基于COI基因,这3个隐存种与已知的须鳗虾虎鱼模式种的遗传距离达0.059-0.134,与各近盲虾虎鱼亚科种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155相当;基于ND2基因,这3个隐存种与已知的须鳗虾虎鱼模式种的遗传距离达0.115-0.153,与各近盲虾虎鱼亚科种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186也相近。进一步证实了鉴定到的3个隐存种可能为有效种。进一步采用形态学的测定方法对新发现的3个隐存种可数、可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鉴定到的海南须鳗虾虎鱼和珠江口须鳗虾虎鱼在头部腹面扁须数目上(7根)明显区别于须鳗虾虎鱼模式种(3对),珠江口须鳗虾虎鱼在椎骨数目上(27枚)也明显区别于其他须鳗虾虎鱼(29枚)。同时3种须鳗虾虎鱼在头高/体长、头宽/体长、体高/体长、吻至胸鳍起点/体长、吻至腹鳍起点/体长、吻至肛门起点/体长这6个标准化指标上也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因而进一步证实了珠江口须鳗虾虎鱼、海南须鳗虾虎鱼和长江口须鳗虾虎鱼可能是3个有效种,通过ND2基因片段的Blast比对发现珠江口须鳗虾虎鱼和海南须鳗虾虎鱼与已报道的Taenioides.sp.Thailand、Taenioides.sp.Gracilis同源性极高,但在我国却为首次报道,因此可能为新记录种,而长江口须鳗虾虎鱼与已报道的须鳗虾虎鱼基因序列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可能应归为须鳗虾虎鱼新种。2.进一步对近盲虾虎鱼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长度(16552-17245bp)符合现存硬骨鱼mt DNA基因组长度范围,碱基组成、基因排序等也与硬骨鱼类mt DNA的典型结构基本一致。但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也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在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非编码的轻链复制起始区(OL区)中t RNA-Cys的5’端发现RNA引物与DNA合成转换区的保守序列5’-CCCGG-3’,这与大多鱼类中报道的5’-GCCGG-3’序列相比已出现了碱基的变异,推测碱基的替代可能形成了一种新的样式,从而影响轻链复制时RNA引物的合成功能或影响线粒体核糖核酸酶H的活性。其次在控制区识别到终止序列区(TAS)以及保守序列区块(CSB-1、CSB-2和CSB-3),而并未识别到在其它硬骨鱼中普遍存在的中心保守序列(CSB-D、CSB-E和CSB-F),这可能与其线粒体代谢及重链的复制有关。采用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对我国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与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盲虾虎鱼亚科在进化树中并不是单系群,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背眼虾虎鱼亚科,并在系统发育树中相互嵌套,之后与瓢虾虎鱼亚科、拟虾虎鱼亚科形成姐妹群,最后与虾虎鱼亚科构成虾虎鱼科。该结果说明,近盲虾虎鱼亚科本身并不能独立构成单系群,对于近盲虾虎鱼亚科与背眼虾虎鱼亚科的分类关系,可能需要重新界定。为更深入揭示近盲虾虎鱼亚科的进化机制,我们进一步在线粒体基因组层面对近盲虾虎鱼亚科的适应性进化进行分析,以构建的虾虎鱼科ML系统进化树的聚类结果为基础,结合虾虎鱼生态型,将近盲虾虎鱼亚科与背眼虾虎鱼亚科分支标定为前景支,其他剩余的分支则为背景枝进行分支-位点模型检测。对每个基因分别进行正选择检测,结果显示,与其它类群相比,前景支在4个基因(ATP6、ATP8、ND2和ND4)中均筛选到了正选择位点,共检测到显着的正选择位点共16个(p<0.05),这些变异或导致氨基酸的极性变化或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推测可能已使线粒体ATP合成和功能受到影响,该进化过程可能与近盲及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适应滩涂及潮间带洞穴中的耐低氧生活和对能量需求变化有关。该结果表明适应性进化可能在近盲虾虎鱼亚科的辐射进化和物种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采用线粒体D-Loop基因和核基因S7对近盲虾虎鱼亚科中三种重要种类的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子进化进行研究。对中国沿海4个群体(丹东、青岛、连云港、上海崇明岛)的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共89个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学和分子进化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D-Loop基因共定义了47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达0.950,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达0.0054,展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ML聚类分析表明在研究海域内拉氏狼牙虾虎鱼群体间仅青岛群体有部分个体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而其它群体间并无显着分化,群体间FST值也较小,在0.0175-0.1798之间,而群体间基因流Nm均较大,在2.2802-28.0877之间,仅青岛群体与其它群体的遗传分化达到了极显着(p<0.01)。AMOVA检验进一步证实分化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90.36%)。基于分子钟理论推算,拉氏狼牙虾虎鱼群体的扩张时间大约在5.5-11.1万年前,处于更新世晚期,推测更新世晚期黄、渤海浅海陆架区裸露成陆,冰期后黄、渤海区拉氏狼牙虾虎鱼发生种群重植和群体扩张事件可能是拉氏狼牙虾虎鱼无显着种群遗传结构的重要原因。而核基因S7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基于83个个体共定义了74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达0.997,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达0.0086,展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ML聚类分析表明在研究海域内拉氏狼牙虾虎鱼群体间无显着分化,群体间FST值也较小,在-0.0053-0.0037之间,且均不显着,而群体间基因流Nm均较大,在-240.885-161.312之间。AMOVA检验进一步证实分化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100.08%)。4个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01,表明群体间几乎不存在遗传分化。该结果与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稍有不同,其原因可能与核基因相比于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速率较慢,因而分辨率相对较低有关,但由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岛群体相对于其它群体已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分化,因而在今后的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可能应区别对待。对中国沿海4个群体(温岭、瑞安、九龙江、珠江口)的瑞贝卡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ebecca)共89个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学和分子进化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D-Loop基因共定义了54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达0.954,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达0.0087,展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ML聚类分析表明在研究海域内瑞贝卡狼牙虾虎鱼4个群体分化成2个类群,类群A由九龙江群体、珠江口群体与温岭群体、瑞安群体部分个体组成,类群B由剩余温岭群体与瑞安群体个体组成。此外,单倍型网络图也佐证了这两个类群的分化。AMOVA检验进一步证实分化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88.5%),两个类群的分化指数为0.115,且达极显着(P<0.01),表明瑞贝卡狼牙虾虎鱼种群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基于分子钟理论推算,两个类群的分化时间大约在5.5-11.0万年前,处于更新世晚期,推测更新世晚期海平面升降造成的地域分隔导致瑞贝卡狼牙虾虎鱼不同地理群体分化,随后分化的类群发生二次接触形成现有的瑞贝卡狼牙虾虎鱼谱系地理格局。核基因S7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90个个体共定义了45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达0.899,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达0.0057,展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基于核基因S7的ML聚类分析则表明:在研究海域内瑞贝卡狼牙虾虎鱼群体间无显着分化,群体间FST值也较小,在-0.0095-0.0015之间,且均不显着,而群体间基因流Nm均较大,在-82.3331-344.3276之间。AMOVA检验进一步证实分化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100.71%)。4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01,进一步表明群体间几乎不存在遗传分化。该结果与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其原因可能与核基因相比于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速率较慢,因而分辨率相对较低有关,但由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岭与瑞安群体相对于其它群体已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分化,因而在今后的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可能应区别对待。对长江口及联通水域的6个群体(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巢湖和太湖)的须鳗虾虎鱼(Taenioides.sp.changjiang)共104个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学和分子进化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D-Loop基因共定义了12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达0.748,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达0.0055,展示了较低的遗传多样性。ML聚类分析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须鳗虾虎鱼群体间已呈现显着的遗传分化,其中太湖与其他群体、骆马湖及微山湖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最为显着(p<0.05)。各群体间的Fst值在-0.0340-0.6355之间,群体间的基因流在0.4117-9.6051之间。AMOVA检验进一步证实分化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69.4%),但仍有相当比重的遗传分化来自于群体间(30.6%)。推测须鳗虾虎鱼可能借助调水工程入侵到各大淡水湖泊后,种群遗传结构已发生了显着性改变,提示须鳗虾虎鱼可能是通过遗传物质的改变来适应新的入侵环境。核基因S7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基于111个个体共定义了17个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达0.501,总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达0.0013,展示了较低的遗传多样性。ML聚类分析再次表明在研究区域内须鳗虾虎鱼种群间无显着的遗传分化,群体间FST值也较小,在-0.0287-0.2222之间,而群体间基因流Nm均较大,在-345.3276到209.5840之间。AMOVA检验进一步证实分化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95.89%)。6个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01,其原因可能也与核基因S7相比于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速率较慢,因而分辨率相对较低有关。但由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须鳗虾虎鱼入侵过程中各群体间已有显着的遗传分化,对该遗传分化与其入侵成功的相关性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吴爽[3](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刘培[4](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技术建构的网络空间成为与现实社会空间并存的第二空间。但网络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演进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应用的广泛推进,借助于大数据可以量化一切的强大计算能力,网络空间确已进入到一个高度依赖数据和算法的阶段,形成了新型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是在大数据技术深度介入下形成、以数据生态为核心、以算法为主导的、虚实深度交融的网络空间。它不仅是世界的数据化再现,而且是大数据算法与人的意向性协同敞开的网络空间。作为大数据技术形塑的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不是固态的、稳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被技术发展与各类媒体、政党、国家等主体意愿建造、编制和构筑,即“大数据-网络空间”具有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作为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传播载体和场域,同样也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可量化与可计算,实现了精准化和个性化传播。另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亦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挑战,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理性张扬下传播者经验的下降与自身的隐匿、数据化传播受众画像的失真、假新闻深度转向与传播生态的后真相化、资本逻辑与算法逻辑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逻辑的干扰。面对这些挑战,已有相关研究往往集中在大数据技术薄弱、西方的数据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大数据-网络空间”自身的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不仅仅是大数据以工具性载体助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网络空间”是被技术和各种意识形态共同塑造与建构的。由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必然要求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如何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规避算法主导的传播方式,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从而积极地影响、修正甚至改变算法推荐主导的传播内容,以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在“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核心地位。其次,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从而建构“主流价值算法”。主流价值算法通过纠正流量至上的价值导向以消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的挤压,从根本上塑造一个正能量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再次,展开数据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双维教育。通过数据素养教育提升传播者和传播受众的数据素养,同时强化大数据技术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最后,推动大数据检测技术与平台监管齐头并进。积极研发大数据检测技术,以检测、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且按照精细化、区别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分级地监管各类传播媒体与平台,健全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双重规制,从而有力推进“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宁瑶[5](2020)在《基于DNA分析的东北虎扩散状况、近交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文中认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分布最北端的虎亚种,同时也是中国Ⅰ级保护动物,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20世纪中叶以后,过度偷猎,生境丧失和栖息地破碎化导致了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范围迅速下降,由于小而孤立的种群使东北虎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种群的可持续增长,需深入了解中国东北虎遗传状况,因此本研究使用遗传数据探究东北虎的迁移情况,种群近交程度及其影响,同时探测野生和圈养东北虎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为物种重引入做准备。主要的结果与发现如下:1长白山北部东北虎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遗传分析种群的扩散和迁移是种群扩大栖息地,降低近亲繁殖几率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种群状况的改善。我国东北虎种群主要分布在中俄边界地区,其是否可以顺利的向我国内部扩散对于东北虎在中国的持续生存至关重要。近些年,不断有研究证明中国东北虎个体数量的快速恢复,但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和迁移的信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本研究收集了 2003年到2016年期间我国长白山北部地区东北虎的空间出现点和粪便样本,分析中国东北虎的空间分布和扩散迁移状况。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6年该地区的东北虎种群以每三年12.83±4.41 km的速度向西扩散。与相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西南地区的东北虎种群进行比较发现,两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着且两个种群之间的存在潜在个体迁移率约为13.04%,表明中国东北虎种群在向西扩散方面存在严重的地理或人为阻隔。此外,中国长白山北部东北虎个体间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之间的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提供了有关中国长白山北部东北虎种群向西扩散和跨境迁移的重要信息,表明了中国东北虎种群对栖息地恢复的迫切需求,管理者应尽快开展生态廊道研究,加强廊道建设,以消除扩散障碍,并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东北虎的跨境迁移。2东北虎种群近交及其影响近交,即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繁殖,其导致个体的有害变异聚集在一起,从而降低种群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此外,由近交引起的遗传侵蚀、近交衰退和等位基因效应,最终会导致孤立的小种群更易灭绝。长期以来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数量一直处于较少状态,与俄罗斯种群的个体交流又受到中俄两国边境管理的限制,种群容易发生近交,但是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为了了解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近交状况以及近交造成的有害影响,我们使用最具多态性的遗传标记来评估中国东北虎近交程度及个体间亲缘关系。此外,我们还分析了近交组和非近交组之间的MHC多态性和肠道菌群之间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以及近交与肠道寄生虫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群中表亲或同母异父姐妹关系的个体亲缘关系超过总数的50%,近交系数大于0.125的个体占总数的22.73%。近交组和非近交组之间的MHC多态性无显着性差异,但个体的近交系数与猫弓首蛔虫的载荷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U检验确定了感染寄生虫组和非感染寄生虫组之间MHC多样性的差异,然而未探测到单个MHC等位基因与寄生虫感染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性。对于肠道菌群而言,多个分类等级的肠道菌群以及肠道菌群的功能均受到了近亲繁殖的影响。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东北虎种群现已呈现出中等近交水平。尽管当前的近亲繁殖状况并未导致MHC多样性的显着差异,但与寄生虫感染强度呈显着的相关性。此外,近亲繁殖还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增加了致病细菌的丰度,并影响了机体的生物合成,降解和利用等功能。3野生和圈养东北虎种群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比较重引入是濒临灭绝物种进行野外种群恢复和遗传多样性维持的有效策略,是缓解东北虎种群近交压力,快速恢复其它斑块内东北虎个体数量的有效手段。虽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前期研究也表明其圈养的东北虎依然保留对其天然猎物的识别能力,但圈养种群和野生种群在生存环境和食物组成等方面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其行为和生存能力,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健康至关重要,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变化可能会增加宿主感染的敏感性,并降低对环境的适应性。了解圈养东北虎种群和野生种群之间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差异,为圈养个体的野化放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amplicon测序)和宏基因组学,对35份东北虎粪便样本(13只圈养东北虎个体和22只野外东北虎个体)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圈养和野生东北虎种群之间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异。结果表明,圈养东北虎在肠道菌群中具有较高的Alpha多样性,但野生东北虎肠道菌群的平均非加权Unifrac距离远远大于圈养东北虎个体间的Unifrac距离。功能差异主要涉及新陈代谢,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细胞运动以及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圈养种群和野生种群之间的饮食习惯和环境差异共同导致了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进而导致功能上也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基于DNA数据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野生东北虎个体迁移情况、近交程度和影响以及识别野生和圈养东北虎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差异,该研究是东北虎保护管理和政策决策的重要依据。

连慧娟[6](2020)在《基于空间填充曲线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位置服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公共安全、疫情防控和军事指挥等多种领域。位置服务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服务提供商可获取用户的多项隐私数据,除了位置信息以外,用户的查询记录中也包含敏感信息,例如健康状况、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利用云计算平台的海量存储能力和强大计算能力为用户提供位置服务,恶意服务提供商可能会滥用存储在服务器端的原始数据,因此在外包模式下的位置服务中原始数据的安全同样重要。如何设计合理的隐私保护查询方案,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其安全需求,是位置服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主要讨论云环境中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位置服务隐私保护需求的研究与分析,本论文利用空间填充曲线做数据转换,为云环境中的位置服务原始数据提供安全保障,提出三种侧重于不同需求的隐私保护近邻查询方案,解决了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存在的关键问题,完善了云环境中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查询效率、查询准确率和安全性的平衡。论文的主要贡献列举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隐私保护查询方案,该方案侧重于提升隐私保护查询的服务质量,以尽可能高的效率提供准确的查询结果。利用空间填充曲线的降维和数据聚类特性,将二维位置信息映射至一维空间序列,为位置服务在云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可靠、实用的数据保护方法。该方案在不依赖可信第三方的前提下保护原始数据隐私和用户位置隐私,并实现准确率为100%的精准查询。2、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同态加密的隐私保护查询方案,主要针对位置服务中的安全需求,设计一种查询方案能抵御多种背景知识相结合的攻击模式。该方案利用空间填充曲线对原始数据做空间转换,保护数据隐私和用户位置隐私,还考虑到用户查询内容的隐私保护。云服务提供商基于密文计算处理查询请求,采用全同态加密算法保护用户的查询内容,可有效抵御多种攻击。3、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匿名机制的隐私保护查询方案,主要针对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算法的安全、效能平衡,并考虑到用户的个性化隐私需求,设计一种支持用户隐私偏好的安全、高效查询方案。该方案可在保护原始数据、用户位置和用户查询记录的同时,提供准确率为100%的高效、精准查询。此外,用户可根据自身偏好灵活调节隐私保护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取舍关系。

井福荣[7](2020)在《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获取方式的多源化,作物种质资源研究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作物种质资源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在海量异构数据处理方面具有绝对优势,通过对数据高度自动化的分析,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和规则,为社会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虽然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逐渐意识到建设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的重要性,然而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相关概念尚需界定与明晰,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及其内容尚待建立与实施。因此,本文基于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对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构建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借鉴。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作物种质资源的体系构建依据,制定了适用性、系统性、兼容性等8项体系建设原则,提出了以“基础-目标-过程-保障”为主路线的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四维要素结构,包括作物种质资源业务需求、大数据技术、数据加工和标准规范等,确定了体系构建的边界与内容,设计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的总体框架。(2)详细设计了支撑体系。基于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按照先总体后局部、逐层递进的设计思想分别对标准规范体系、数据体系、管理体系、安全体系等进行了详细设计,丰富了体系的内容。制订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6类标准规范体系框架,确立了数据体系的数据分类、编码规范和交换共享等内容,设计了基于管理团队建设、数据管理和系统运维等多维度的管理体系,建立了安全体系,确保了大数据系统安全可靠运行。(3)设计了技术/工具子体系。以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加工要素为依据对技术体系进行设计,针对作物种质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二次数据采集技术方案,明确了预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云技术的混合数据存储技术方案,设计了分析技术框架和适应于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展示的可视化技术体系,并结合技术体系设计了平台/工具框架。以获取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改进了麦穗图像的采集方法,标注了约一万个样本用于训练,优化了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的参数,结果表明该麦穗检测模型的F1评价指标大于0.91,接近实用效果,验证了技术体系设计的可行性。(4)设计了应用子体系,构建了知识图谱。提出了应用子体系构建原则,结合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业务需求和用户群体将应用子体系分成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三部分,设计了应用体系与技术体系之间的对接方案。以构建作物种质资源知识图谱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设计了以作物种质资源为中心的知识图谱模式层,借助Protégé软件构建知识图谱数据层,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扩展方法,获取到与作物种质资源相关的社会学基础数据,构建出基于图结构的知识图谱可视化界面,验证了应用体系设计的合理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依据、原则和要素,设计了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并分别从理论、技术和实践三个层次对框架中的两个核心子体系—技术/工具子体系、应用子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阐明了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建设主体、应用技术和发展方向,对未来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刘海洋[8](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资源。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当中,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数据标准规范,并开发了相关的数据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工作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有力地支撑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但目前依然存在着重要工作环节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种质信息共享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思路,并做了以下三方面研究:(1)设计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主要环节的信息化流程。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登记、保存、鉴定、利用等工作开展了需求分析,分析了主要用户群体和业务流程,提出了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设计了包括考察收集、国外引种、普查征集、整理编目、资源登记、入库保存、评价鉴定、活力监测、繁殖更新、共享利用等在内的重要工作环节的信息化流程,为系统设计开发奠定了基础。(2)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了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相结合的底层硬件架构,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增强了数据安全性;提出了区块链数据管理平台和业务系统分离的系统架构,降低了系统开发难度,减少了开发工作量;重构了种质资源业务数据库,新数据库采用“身份表-关联表-业务表”三级存储模式,提高了数据库的可拓展性;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相关模型、算法和机制,包括网络模型、数据模型、基于DPOS的种质数据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设计了系统各功能模块,完成了收集、整理、登记、保存、鉴定、利用等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3)开发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区块链系统原型。利用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构建了区块链数据管理平台,运用Django框架技术开发了登记业务系统原型,实现了资源数据登记、审核、上链、查询的功能,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首次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工作当中,并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系统具有去中心化、数据自治、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涵盖农作物种质资源主要工作流程,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效率,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李心钰[9](2020)在《狂蝇科分子系统学及代表性类群适应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狂蝇科Oestr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有瓣蝇类Calyptratae,是昆虫纲中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内专性寄生的类群。狂蝇寄主广泛、专一性强,具有丰富的形态及生物学多样性,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对寄生生活形成了高度适应,是双翅目昆虫系统学及适应演化研究的关键类群。但由于缺乏可靠的进化框架和深入的形态比较,狂蝇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演化趋势仍为待解之谜。本研究通过全面检视我国以及丹麦、法国、英国、奥地利、俄罗斯、南非等10余个国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馆藏的狂蝇标本,联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Micro-CT等超显微技术,对狂蝇的卵、幼虫(三个龄期)、成虫(雌雄)等生活史关键阶段,开展了系统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合成了二维和三维的显微、超显微形态特征图像6000余张,发现了3个新的超显微结构;通过整合形态特征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和结构特征,揭示了狂蝇科及代表性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关键形态特征的适应演化趋势,主要发现如下:1.基于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方法,首次构建了涵盖狂蝇科全部四个亚科的高级阶元分子系统发育树,验证了狂蝇科的单系性,明确了亚科间的亲缘关系,发现狂蝇科中不同亚科的碱基组成和生物分子进化速率具有明显差异,皮蝇亚科和狂蝇亚科的进化速率高于疽蝇亚科和胃蝇亚科;胃蝇亚科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GC含量明显增高但总长度显着减小,可能是能量代偿的进化结果。2.基于分子分类学理论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首个25种常见狂蝇蛆病病原体的精准、快速检测体系,提出DNA条形码区域为狂蝇分子分类学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恢复了胃蝇物种Gasterophilus flavipes(Olivier)的种级地位,其半个世纪以来被错误的列为红尾胃蝇G.haemorrhoidalis(Linnaeus)的同物异名;提出仅已知三龄幼虫的帕皮蝇属Pallasiomyia和部分繸皮蝇属Przhevalskiana物种的分类学有待进一步修订。3.选取狂蝇适应演化中的代表性类群胃蝇亚科,通过联用多种超显微技术,遴选了卵、幼虫(一龄、二龄、三龄)、成虫(雌、雄)等全部虫态的近200个关键形态特征,构建了首个涵盖该亚科全部物种的系统进化树,验证了胃蝇亚科为稳定的单系,明确了胃蝇幼虫发达的口钩和其表面密布的感觉毛,有助于其在寄主消化道内精准定殖;发现了成虫触角鞭节表面集中了大量感觉器官复合体,具有增加嗅感器数量、汇集气味分子、提高嗅觉灵敏性的作用。4.选取狂蝇系统发育关系及拟态研究中的典型类群小头皮蝇属,通过系统检视世界主要博物馆的狂蝇成虫标本,建立了新物种4种,新同物异名1个,并构建了该属首个物种进化树,明确了该属体色特征的演化轨迹;结合世界熊蜂属体色分析结果,验证了小头皮蝇腹部与熊蜂相似的体色特征为贝茨氏拟态(Batesian mimicry)的趋同性演化结果。

孙松鹤[10](2020)在《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动物是与人类共存的朋友,主动保护野生动物、拯救濒危物种,不仅对于守护生态文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国家生物安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由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社会需求不减,以及非法盗猎、贸易等犯罪行为多样化、隐蔽化、便利化的防控难点,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势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遏制。本文从犯罪学角度出发,以明晰犯罪现象、解构犯罪成因、提出防控对策为研究目的,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及比较研究,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厘清政策法规,通过对2016年至2018年中的2945份刑事判决书进行数据分析以及个案研究,并结合一线执法人员的打击治理经验,对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现状、原因以及防控对策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相关法律规制,阐明犯罪危害。通过判决书研读总结出犯罪现状及犯罪主体、犯罪空间、行为方式、犯罪对象方面的特点,并根据犯罪动机及行为特征,归纳出个人利用型、境内经营型、跨境走私型三种典型的犯罪形式。从社会和个体两层面分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各因素,公权规制效果不佳及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缺失导致遏制犯罪的力量薄弱,产业监管漏洞及犯罪高昂的经济收益对犯罪行为的产生具有推动作用,各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犯罪行为的产生。在此基础上进行防控对策研究,提出以增强保护意识、规范产业发展、实现社会共治为主的罪前预防对策,以完善犯罪打击与监管体制为主的罪中预防对策,以严密刑事法网、提升刑罚惩治与预防效果的罪后预防对策。

二、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建立MolMall和MolBank服务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建立MolMall和MolBank服务器(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标识网络中边缘计算服务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新型网络技术及智慧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1.2.1 新型网络相关关键技术
        1.2.2 智慧标识网络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1.3 边缘计算及其服务管控问题的相关研究
        1.3.1 边缘计算技术概述
        1.3.2 边缘计算中服务管控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机器学习在边缘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复杂计算服务的服务分割和任务卸载研究
    2.1 引言
    2.2 复杂服务分割和部分任务卸载的优化问题
        2.2.1 系统架构
        2.2.2 服务管控机制
        2.2.3 问题建模和优化
    2.3 复杂计算服务模型和协同分割卸载算法
        2.3.1 基于DL方法的模型分析
        2.3.2 终端复杂计算服务的模型构建
        2.3.3 服务模型的数据流和计算负载分析
        2.3.4 TP-CPO算法设计
    2.4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2.4.1 复杂计算服务仿真环境的建立
        2.4.2 TP-CPO策略的性能评估
        2.4.3 TP-CPO策略的扩展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式计算服务的任务调度和功率控制研究
    3.1 引言
    3.2 任务卸载调度和终端功率控制的优化问题
        3.2.1 系统架构和管控机制
        3.2.2 问题建模和优化
    3.3 基于分层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调度控制算法
        3.3.1 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简介
        3.3.2 状态、动作及奖励函数设计
        3.3.3 HDRL-ASC算法设计
    3.4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3.4.1 实验参数和环境变量的设置
        3.4.2 HDRL-ASC算法性能分析
        3.4.3 HDRL-ASC策略性能评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终端竞争计算服务的卸载选择和资源编排研究
    4.1 引言
    4.2 终端卸载选择和通信资源编排的优化问题
        4.2.1 系统架构和管控机制
        4.2.2 问题建模和优化
    4.3 基于纵向联邦学习的灵活选择编排算法
        4.3.1 L-FOO算法框架设计
        4.3.2 VFL-FOO算法设计
    4.4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4.4.1 实验参数设置
        4.4.2 VFL-FOO算法参数调优
        4.4.3 VFL-FOO算法收敛性分析
        4.4.4 VFL-FOO算法复杂度评估
        4.4.5 VFL-FOO策略的综合计算效用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边缘汇聚计算服务的流量分类和资源适配研究
    5.1 引言
    5.2 流量鲁棒分类和资源感知转发的优化问题
        5.2.1 系统架构和管控架构
        5.2.2 问题建模和优化
    5.3 基于遗传进化算法的快速分类转发算法
        5.3.1 RCF算法框架设计
        5.3.2 GE-RCF快速分类转发算法
    5.4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5.4.1 仿真实验参数设置
        5.4.2 GE-RCF策略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国沿海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及三个种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1.1.1 分子系统学基本原理
        1.1.2 分子系统学常用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
        1.1.3 分子系统发育树的主要构建方法
    1.2 分子系统地理学
        1.2.1 分子系统地理学概述
        1.2.2 分子钟假说
        1.2.3 中性理论和分子进化
        1.2.4 溯祖理论
        1.2.5 分子系统地理格局一般模式
        1.2.6 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应用
    1.3 我国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研究概述
        1.3.1 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生物学概述
        1.3.2 我国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与谱系地理学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barcoding与形态学分析的近盲虾虎鱼亚科物种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COI和ND2 条形码序列特征分析
        2.2.2 基于COI和ND2 序列的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聚类分析和物种鉴定
        2.2.3 疑似新种或新记录种的形态学测量与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我国近盲虾虎鱼系统发育和适应性进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3.2.2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分析
        3.2.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3.3 讨论
        3.3.1 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探讨
        3.3.2 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第四章 三种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初步分析
    第一节 中国沿海拉氏狼牙虾虎鱼分子系统地理学分析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第二节 中国沿海瑞贝卡狼牙虾虎鱼分子系统地理学分析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第三节 长江口联通水域Taenioides sp.changjiang分子系统地理学分析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3)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2.4 小结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3.3 小结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4.4 小结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5.5 小结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6.1.2 “公有性”被侵犯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6.4 小结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由与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网络空间的内在关联
    2.1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2.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
    2.3 网络空间及其可塑性
    2.4 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在关联维度
3 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的形塑
    3.1 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变革的技术基础
    3.2 大数据技术的生产力属性与功能
    3.3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界定
    3.4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本质
    3.5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主要特征
4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4.1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
    4.2 技术理性的张扬与传播者的遮蔽
    4.3 数据化受众画像的失真
    4.4 假新闻扰乱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环境
    4.5 政治逻辑、算法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
5 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提升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的能力
    5.1 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
    5.2 设计主流价值算法
    5.3 展开数据素养与政治素养双维度教育
    5.4 大数据检测技术与监管齐头并进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DNA分析的东北虎扩散状况、近交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分子遗传标记及应用
        1.3.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3.2 线粒体DNA
        1.3.3 微卫星遗传标记
        1.3.4 SNP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地的确定
    2.2 老爷岭区域
    2.3 张广才岭区域
    2.4 完达山区域
3 长白山北部东北虎的空间分布和遗传学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伦理
        3.2.2 研究区域
        3.2.3 东北虎出现点数据
        3.2.4 粪便样品收集和DNA提取
        3.2.5 种群遗传分析
        3.2.6 迁移个体的识别
        3.2.7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虎种群近交及其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4.2.2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野生和圈养东北虎种群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
        5.2.3 核心微生物
        5.2.4 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5.3 结果
        5.3.1 16S rRNA测序描述
        5.3.2 圈养与野生东北虎肠道菌群的组成差异
        5.3.3 核心微生物组的确定
        5.3.4 圈养和野生东北虎种群肠道微生物功能的差异
        5.3.5 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与功能的关系
    5.4 讨论
        5.4.1 东北虎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
        5.4.2 东北虎的核心微生物
        5.4.3 野生和圈养的东北虎在肠道菌群功能上的差异
        5.4.4 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5 保护管理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基于空间填充曲线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技术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研究现状
    2.1 位置服务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2.2 位置服务隐私保护系统结构
    2.3 位置服务隐私保护近邻查询技术
        2.3.1 位置隐私保护
        2.3.2 查询内容隐私保护
        2.3.3 用户身份隐私保护
        2.3.4 原始数据隐私保护
    2.4 研究难点和研究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对称加密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方案
    3.1 问题描述
    3.2 空间填充曲线
        3.2.1 Hilbert曲线
        3.2.2 Moore曲线
    3.3 基于对称加密的隐私保护k近邻查询方案
        3.3.1 系统结构
        3.3.2 基于Moore曲线的空间数据转换模型
        3.3.3 k近邻查询
        3.3.4 隐私保护k近邻查询方案(Ek NN)
    3.4 实验仿真与分析
        3.4.1 测试数据集
        3.4.2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
        3.4.3 安全性分析
        3.4.4 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全同态加密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方案
    4.1 问题描述
    4.2 全同态加密
    4.3 基于同态加密的隐私保护k近邻查询方案
        4.3.1 系统结构
        4.3.2 空间数据转换模型
        4.3.3 循环移位k近邻查询方案(EPCQS)
    4.4 实验仿真与分析
        4.4.1 测试数据集
        4.4.2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
        4.4.3 安全性分析
        4.4.4 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匿名机制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方案
    5.1 问题描述
    5.2 基于匿名机制的隐私保护k近邻查询方案
        5.2.1 系统结构
        5.2.2 空间数据转换模型
        5.2.3 支持用户隐私偏好的k近邻查询方案(SEQS)
    5.3 实验仿真与分析
        5.3.1 测试数据集
        5.3.2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
        5.3.3 安全性分析
        5.3.4 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申请或授权的专利

(7)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大数据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科学研究第四范式
        2.1.1 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特征
        2.1.2 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基本内容
    2.2 大数据
        2.2.1 大数据概念
        2.2.2 大数据特征
        2.2.3 大数据技术
    2.3 大数据体系参考架构
        2.3.1 NIST大数据体系参考架构
        2.3.2 ISO/IEC大数据参考架构
    2.4 大数据标准化体系框架
    2.5 人工智能
    2.6 知识图谱
        2.6.1 知识图谱概念
        2.6.2 知识图谱构建
第三章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
    3.1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定义及特征
        3.1.1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定义
        3.1.2 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特征
    3.2 构建依据
    3.3 构建原则
    3.4 构建思路
    3.5 四维要素结构
        3.5.1 业务需求
        3.5.2 大数据技术
        3.5.3 数据加工
        3.5.4 标准规范
    3.6 总体框架设计
第四章 支撑体系详细设计
    4.1 标准规范体系
    4.2 数据体系
        4.2.1 数据
        4.2.2 元数据
        4.2.3 数据编码
        4.2.4 数据交换与共享
    4.3 管理体系
        4.3.1 管理团队建设
        4.3.2 数据管理
        4.3.3 系统运维
    4.4 安全体系
        4.4.1 安全基础
        4.4.2 安全技术
        4.4.3 数据安全
        4.4.4 安全管理
第五章 技术/工具体系设计
    5.1 概述
    5.2 设计原则
    5.3 框架设计
        5.3.1 采集技术
        5.3.2 预处理技术
        5.3.3 存储技术
        5.3.4 分析技术
        5.3.5 可视化技术
        5.3.6 平台/工具
    5.4 实证研究——以小麦表型数据处理为例
        5.4.1 实验平台/工具
        5.4.2 数据采集、预处理及存储
        5.4.3 小麦表型数据分析
        5.4.4 评估指标与结果验证
第六章 应用体系设计
    6.1 概述
    6.2 设计原则
    6.3 框架设计
        6.3.1 基础性工作
        6.3.2 基础研究
        6.3.3 应用基础研究
    6.4 实证研究——以构建作物种质资源知识图谱为例
        6.4.1 知识图谱应用优势
        6.4.2 知识图谱构建
        6.4.3 知识图谱中社会学基础数据自动采集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区块链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区块链技术
        2.1.1 区块链数据结构
        2.1.2 组网方式(P2P)
        2.1.3 非对称加密算法
        2.1.4 共识机制与激励机制
    2.2 区块链应用开发方式
        2.2.1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2.2.2 BSN开发区块链应用流程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业务描述及需求分析
        3.1.1 收集
        3.1.2 整理
        3.1.3 登记
        3.1.4 保存
        3.1.5 鉴定
        3.1.6 利用
        3.1.7 业务需求分析
    3.2 用户功能需求
    3.3 系统需求
        3.3.1 安全性需求
        3.3.2 算力和能耗性需求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目标与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架构
    4.3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5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4.5.1 种质收集模块
        4.5.2 种质整理模块
        4.5.3 种质登记模块
        4.5.4 种质保存模块
        4.5.5 种质鉴定模块
        4.5.6 种质利用模块
第五章 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模型设计
    5.1 网络模型
    5.2 数据模型
    5.3 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系统机制设计
        5.3.1 基于DPOS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系统共识算法
        5.3.2 算例实现
        5.3.3 激励机制设计
第六章 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区块链系统原型实现
    6.1 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工作流模型
    6.2 系统原型实现
        6.2.1 搭建区块链平台
        6.2.2 开发业务系统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局限性分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历

(9)狂蝇科分子系统学及代表性类群适应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狂蝇科概述
    1.2 狂蝇科系统学研究进展
        1.2.1 狂蝇科的单系性
        1.2.2 狂蝇科亚科及属级阶元亲缘关系
    1.3 狂蝇科物种分类及多样性
        1.3.1 狂蝇科分类学简史
        1.3.2 狂蝇科DNA条形码研究
    1.4 狂蝇科形态及适应演化
    1.5 狂蝇科生物学特征及适应演化
        1.5.1 狂蝇生活史
        1.5.2 狂蝇成虫拟态
    1.6 研究内容及目标
2、狂蝇科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及系统发育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2 总DNA提取、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2.2.3 线粒体基因组注释、比对、碱基组成及替换速率分析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狂蝇科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2.3.2 碱基组成偏斜性和核酸序列异质性
        2.3.3 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组成和异速进化
        2.3.4 控制区长度及特点
        2.3.5 狂蝇科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2.4 小结与展望
3、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狂蝇科物种分子鉴定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3.2.2 拍照与图片处理
        3.2.3 总DNA提取、PCR扩增和基因测序
        3.2.4 DNA序列分析
    3.3 结果
        3.3.1 狂蝇DNA条形码区域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
        3.3.2 狂蝇COI-3’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
    3.4 讨论
        3.4.1 狂蝇分子鉴定的有效性
        3.4.2 形态特征对狂蝇分子鉴定的意义
        3.4.3 我国的狂蝇科物种多样性及成因
    3.5 小结与展望
4、胃蝇亚科分类及系统学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标本馆藏信息
        4.2.2 样品制备、拍照及形态学术语
        4.2.3 世界分布图绘制
        4.2.4 样品选择和特征编码
        4.2.5 系统发育分析
        4.2.6 分类学引证及修订编写格式
    4.3 胃蝇亚科物种的分类修订
    4.4 胃蝇一龄幼虫自发荧光光谱范围和强度
    4.5 胃蝇亚科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4.6 讨论
        4.6.1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探究胃蝇微小形态结构
        4.6.2 胃蝇一龄幼虫形态特征的系统学意义
        4.6.3 胃蝇三龄幼虫形态特征的适应演化
        4.6.4 胃蝇成虫关键形态部位的适应演化
    4.7 小结与展望
5、皮蝇亚科小头皮蝇属分类及系统学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拍照、图片处理和物种描述
        5.2.2 形态学术语、命名法规、标本馆藏地及物种分布情况
        5.2.3 体色编码和体色类型分类
        5.2.4 样品选择和形态特征编码
        5.2.5 系统发育分析和祖先特征状态重建
        5.2.6 分类学引证及修订编写格式
    5.3 小头皮蝇属物种的分类修订
    5.4 小头皮蝇属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5.5 体色的组成、类型和祖先特征
    5.6 讨论
        5.6.1 体色的分类学和系统学意义
        5.6.2 小头皮蝇属物种体色的演化和拟态
    5.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2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2.1.2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
        2.1.3 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2.2 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危害
        2.2.1 破坏生物多样性平衡,引发生态安全危机
        2.2.2 为疾病传播提供条件,引发公共安全危机
    2.3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法律规制
        2.3.1 刑事法律规定
        2.3.2 行政法律规定
        2.3.3 国际公约规定
3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现状研究
    3.1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总体现状
    3.2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特点
        3.2.1 犯罪主体特点
        3.2.2 犯罪空间特点
        3.2.3 行为方式特点
        3.2.4 犯罪对象特点
    3.3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典型犯罪形式分析
        3.3.1 个人利用型犯罪形式
        3.3.2 境内经营型犯罪形式
        3.3.3 跨境走私型犯罪形式
4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原因分析
    4.1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社会原因
        4.1.1 公权规制不佳,社会遏制不足
        4.1.2 外部条件便利,滋生犯罪良机
    4.2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个体原因
        4.2.1 文化观念落后,环保思想缺失
        4.2.2 犯罪收益诱惑,侥幸心理驱使
5 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防控对策研究
    5.1 减少催生犯罪的社会因素
        5.1.1 注重社会教育,提升保护意识
        5.1.2 规范产业发展,阻塞犯罪渠道
        5.1.3 多元主体参与,推动社会共治
    5.2 提高针对犯罪的打击与监管能力
        5.2.1 提升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效能
        5.2.2 强化野生动物管理体制建设
        5.2.3 畅通行刑衔接案件移送机制
        5.2.4 构建栖息地情境犯罪预防体系
    5.3 完善规制犯罪的刑事法律体系
        5.3.1 扩大保护范围,严密刑事法网
        5.3.2 完善刑罚适用,提升惩治效果
        5.3.3 注重罪犯矫正,实现再犯预防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建立MolMall和MolBank服务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标识网络中边缘计算服务的任务卸载和资源适配研究[D]. 李雪靖.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中国沿海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及三个种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初步研究[D]. 方嘉琪. 浙江海洋大学, 2021(02)
  • [3]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刘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基于DNA分析的东北虎扩散状况、近交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D]. 宁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基于空间填充曲线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查询关键技术研究[D]. 连慧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研究[D]. 井福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基于区块链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研究[D]. 刘海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狂蝇科分子系统学及代表性类群适应演化研究[D]. 李心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10]我国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研究[D]. 孙松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Molecular 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建立 MolMall 和 MolBank 服务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