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

论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

一、浅谈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韩聪一[1](2021)在《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波斯细密画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由书籍插图艺术发展而来。13-14世纪蒙古人因统治需要编写《史集》等着作时,大力推进了波斯细密画艺术的发展。波斯细密画也在此时突破了古代伊斯兰国家关于人物形象的限制,开始形成独特的地域民族艺术风格。以往的研究者从其技法、构图、色彩、人物身份、外来因素等诸多关于波斯细密画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其文化背景、历史语境、文化艺术及社会心理等宏观方面深入分析,从而考察13世纪后我国文化对波斯细密画发展的影响及亚欧大陆各文化圈层间交流的历史盛况。13-14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政权,为各文化圈层之间的交流扫清障碍;各文化圈层客观上也从此进入“相互了解、联动发展”的新时代。蒙古人进入波斯地区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乃至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美术作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跨文化视角”的研究课题正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对研究古代绘画史、艺术史、文化交流史乃至当今世界文明发展史都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为出发点,首先梳理了“蒙古人形象”和由蒙古人引入的其它外来元素是如何被波斯细密画引进、吸收并最后有机融合为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过程;其次对以“蒙古人形象”为代表的外来元素进入波斯地区乃至世界更广范围的具体传播路线、途径、方式等历史线索展开研究与论证;最后证明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等蒙古元素,是由蒙古西征及之后的频繁往来传入波斯地区及亚欧大陆更广的范围内,并受当地传统文化影响及独特文化心理融合构成的具有各地方特色的形象样式。不同地域、文化圈层间受种族区别、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蒙古人形象”概念虽然可以找到部分共性元素,但总体来说是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蒙古人形象”更像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图像媒介概念。因此,我们不能将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局限在某种绘画或种族意义上。它涉及到13-14世纪及更长时间内亚欧大陆东西之间文化交流与交融频繁往复的历史语境。“蒙古人形象”绝不是现实意义上蒙古族人物的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图像,更是自东向西过程中的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混合物,包含着各地域、各文化圈层对神秘东方世界的各种想象。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侯一凡[3](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胡超[4](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王雅华[5](2020)在《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多元文化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时代对人们理解多元文化、尊重文化差异的意识与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学校必须实施高质量的多元文化美术教育课程,才能培养出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未来人。而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对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美术教科书中的多元文化现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择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为分析对象。首先,从国家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性别文化、阶层文化、年龄文化、宗教文化与特殊文化八个文化主题视角分析教科书中多元文化的内容选择与呈现特点:通过统计多元文化的类型与数量分析教科书多元文化的内容选择,并且从文化内涵层次、价值观念与偏见三方面分析教科书中多元文化的呈现特征。其次,考察教科书中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体现,包括课标中多元文化教育目标与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形态在教科书中的体现:研究发现教科书较好地落实了课标中促进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热爱祖国文化与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内涵的目标要求;在课程形态方面采取贡献与附加模式、运用对比与融合的方式阐释多元文化,并且通过栏目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再次,以教师访谈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依据,对教科书中的多元文化现状进行评价并分析原因:研究发现教科书中多元文化呈现的优点是较好地落实了课标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接触多种文化的机会、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自觉、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为文化类型比例失衡、部分族群的文化缺乏全面性和深度、存在一定的偏见与刻板印象、给予学生文化选择权较少。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建议:教科书应该均衡部分文化之间的比例、增加部分族群的文化类型、增加文化背景和内涵的文字说明、重视少数族群的文化并呈现其与主流文化的差异、在学生作品和艺术实践中鼓励多元文化的表达。

岳杨[6](2019)在《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处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汇处,也是中西方文明的融合之地。目前有关中国美术史和新疆美术史的各类着作中,在“新疆”这一称谓出现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关于新疆美术的西画部分提及较多的是20世纪30、40年代以及之后的新疆西画活动,未将西画传播至新疆的过程进行整体的梳理。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一过程做补充性研究,完善西画在新疆从播种到生根再到萌芽的始末及经过,将其归纳在中国西画发展历程之内,也将其纳入到西画东渐传入中国的历史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大量收集文献、采访相关人士,整理比对现有资料,对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进行梳理。首先,宗教传播尤其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传教士先后到新疆南北疆各地开展传教活动,带来了基督教宗教绘画;其次19世纪下半叶中亚探险热潮时期,外国探险家在新疆进行探险考察活动带来了西画写生和创作;后有新疆新式学校大量出现,大范围新式教育改革带来了西式美术教育;再有中俄、中苏长期的贸易往来和移民活动带来了西画实物和西画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内地的西画专业人士及其影响,通过这五个方面阐述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经过,梳理新疆西画的出现、发生、发展,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期和特点归纳。新疆西画起始阶段的活动虽然存在范围较小,对中国西画整体发展的影响非常微弱,但是基督教宗教绘画于清末民初时期在新疆的出现;外国来疆人员在新疆的西画事迹如写生创作;新疆受西方影响的新式美术教育的出现;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带来了西画实物等,是内地画家来新疆进行西画写生之前客观存在的事实。在这些事件已经发生的基础之上,多位内地画家来新疆写生,对新疆西画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大的推动。以上事件共同组成了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是19-20世纪伴随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现象,是新疆西画事业发展的起点,为建国以后新中国的新疆西画发展奠定了民众审美基础,为新疆自此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美术工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另外,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过程经由西画东渐传入中国除海路传播外的另一路径--陆路传播途径而来,应当将新疆、黑龙江等地区西画传入中国的路径纳入到西画东渐传入中国的研究之中,以完善其传播路径中陆路传播途径的研究。

王钰婕[7](2019)在《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夔州地方文化资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象,旨在分析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方法策略、可行性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加强夔州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点研究:导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一章对夔州文化资源相关概念作界定,详细考察夔州文化资源并进行分类整理,将夔州文化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历史遗迹资源、民俗风情资源、饮食文化资源、名人资源、文艺及手工艺资源六部分。第二章通过对夔州的初中美术教师、部分初中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情况。第三章提出了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策略: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美术课程资源转化原则;美术学科与多学科相结合、以校本课程为载体、综合实践探究的开发与利用形式;夔州文化资源的背景与现状分析、资源梳理、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步骤。第四章根据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对具有夔州地方文化特色的白帝城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将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设计了《诗画白帝城》的美术单元课程,使白帝城文化资源走进初中美术教学,形成具有夔州地方特色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案例。第五章是对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教学实践效果与反思。开发与利用夔州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关于夔州文化资源的研究,系统全面地了解夔州文化资源的界定、分类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操作策略,为美术教师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和提升学科专业探究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夔州地方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梁宏[8](2019)在《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不仅拥有众多的创作群体,在展现中国现当代画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的艺术性思考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艺术家审美思维的拓展与变迁,构成了我国美术史乃至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审美风格研究尤其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现当代以来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美术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范式,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文章第一部分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揭示不同历史时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现象以及作品中的艺术风格特征。纵观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近8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着观念转化与视向转换。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画作主要致力于一种愤懑、忧伤情绪的呈现;“十七年”时期的画作则主要聚焦于对新生活的艺术礼赞;而“文革”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形象的单一化塑造。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画家群体。画家以特定少数民族地域的景物、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地域特征中的诸多相同因素塑造了作品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各个画家又因为性格、艺术经历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整体领悟不同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个性差异。比较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少数民族画家有着对当地文化的先天感性经验优势,从而可以突破外来画家“他者”视角造成的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疏离感,以“自者”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质素,将其凝定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非本土画家则擅长敏感地捕获少数民族的特殊美质,汲取“民族活力因子”以充实创作内涵,从而更具理性精神。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与其他题材国画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其核心要素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日常劳作、祭祀、婚嫁、节庆;还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霓裳之美、景观之美、歌舞之美,抑或是彰显民族精神之虔诚的宗教精神、顽强的生命精神、母爱或团结精神,其立脚点都在对“少数民族”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的维度上展开。这种对“少数民族”质素进行的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揭示,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尽可能地避免文化“浅层化”,进而彰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涵。文章的第四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艺术特征。与其他题材国画相比,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具有宗教性、民族性、抒情性、多元性等特征。绘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绘画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前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创作风貌的形成。通过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勾勒了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深描”了个案创作的艺术动因和风格特征。指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间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厘清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实践脉络和美学表征,同时也为现下正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实践者提供历史镜鉴和经验参照。

宋颖慧[9](2018)在《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新疆油画在中国油画创作中已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在中国绘画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维吾尔族的绘画不再局限于图案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油画创作的形式描绘了大量的维吾尔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将熟悉的人物、动物、传统节日、日常生活场景等搬上了画面,填补了之前体现单一民俗文化的维吾尔族宗教旨向绘画的空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油画作品,尤其是表现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其强烈而鲜明的地域特色及维吾尔族的民俗文化审美背景,在多民族聚居地的新疆,成为斑斓多姿的民俗风情题材油画作品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哈孜·艾买提、买买提·艾依提、卓然木·雅森等油画家表现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作品导入,阐述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历程,明确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的特征,分析该题材油画创作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剖析该题材在现阶段油画创作中的问题现状,提出新时期绘画对题材的新思考,和客观的题材给艺术家心灵冲击,而产生一种表达的动力。在油画创作中,灵魂、精神的表达需要通过什么题材来完成,促使艺术家们去寻找题材,从而达到与艺术家心灵想要表达情感方式的对应。题材本身不是决定绘画的成败,题材赋予人的思想、精神,绘画源泉。人们做艺术的初衷是什么?绘画会带来什么?精神需要对应的表达出口、题材从而寻得。将民俗风情题材与油画创作辩证统一起来,离开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和民俗传统文化无法深入这些作品创作的文化底蕴,离开绘画传统理论和技法,作品也无法有大的突破。只有将传统功底深入巩固,在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才会有更大的突破。因此新疆油画创作应当在题材与技法创新方面有更深层次的探究。本文将以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为题材的油画创作现状、题材内容和风格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总结该题材的油画创作现状及发展朝向,以此提出相应思考。

罗丹[10](2017)在《新疆初中美术地方课程《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知识体系包含了哈萨克族千百年来积累的对于天文、地理,生产、生活,植物、动物,思维、情感、道德,家国意识、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智慧,蕴含着哈萨克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以及民族文化延续的密码。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范畴,是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促进文化自信心的重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涉及多种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既重视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又重视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对于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校园传承的适切性问题。笔者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来分析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教育传承的功能、规律和生态机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层次和结构,教学环境的搭建,以及校园传承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的生态关系等内容;笔者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来分析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教育传承的功能、规律、机制,教学目标的建构,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的生成,教学内容的体系,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模式选择等内容。本论文将从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课程知识理论研究,教学内容实践探索,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证。课程知识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原理、属性、结构、特性四方面内容;教学内容实践探索主要涉及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关系、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核心知识点的设计、教具设计四部分内容;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主要涉及教学议题设计、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模式设计三部分内容。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的生存方式与学校教学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本论文将这一地方性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着重解决其融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理论、路径和方法问题;将社区、传承人吸引到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充实和丰富哈萨克族毡绣布绣课堂教学的师资力量,这必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体系,促进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的保护和传承。

二、浅谈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1.国内外有关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图文资料
        2.有关波斯细密画内容及蒙元时期文化交流的史学研究资料
        3.有关“蒙古人形象”研究的专题成果及学位论文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向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历史来源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概念
        1.波斯细密画
        2.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与东方元素
    (二)广阔时空中的历史传统积淀
        1.地理及人文环境概述
        2.多元多样的宗教信仰
        3.频繁往来的对外交流
    (三)蒙古西征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的直接影响
二、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造型特征
    (一)从暴戾血腥到和蔼与崇敬的形象变化
    (二)从平面静态描绘到动态戏剧化表现
    (三)人物类型及场景布局等方面的变化
        1.女性人物形象的出现及位置
        2.空间布局变化
三、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变化因素
    (一)不同宗教信仰文化影响下的“蒙古人形象”
    (二)波斯传统文化中神话形象的变化
    (三)从“征服者”到“文化继承者”的心理变化
四、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特殊意义
    (一)有机组合的新绘画题材及形象的产生
    (二)对波斯细密画色彩运用吸收创新的促进
    (三)推动波斯细密画空间观念的系统吸收与再创造
五、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与文化交流
    (一)各具特色的“东方宫廷”图景想象
    (二)历史典故场景中的“异域风情”
    (三)狩猎征战场景中所向披靡的“勇士”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1.2. 现有研究梳理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5)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多元文化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美术教育需要应对多元文化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教科书在多元文化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相关研究
        二、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教科书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评价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多元文化
        三、多元文化教育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的概况
        二、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特色
    第二节 研究分析视角与方法说明
        一、教科书中多元文化主题的内容
        二、教科书中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体现
        三、对教科书中多元文化呈现状况的评价与原因分析
第二章 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多元文化主题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国家文化
        一、数量上体现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
        二、重视弘扬中国文化的价值倾向
    第二节 地域文化
        一、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
        二、城市和农村文化
    第三节 民族文化
        一、存在汉族文化中心倾向,忽视少数民族文化
        二、少数民族文化存在多种形式的偏见
    第四节 性别文化
        一、数量上角色形象分布均衡,女性略高于男性
        二、女性角色形象的呈现仍然存在偏见
    第五节 阶层文化
        一、数量分布较均衡,相对重视民间艺术
        二、充分肯定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
        三、平衡图例选取的平民性与精英性
    第六节 年龄文化
        一、数量上总体以儿童文化为主
        二、内容激发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三、版面组织传递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
    第七节 宗教文化
        一、宗教文化总体数量极少
        二、关注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
        三、对宗教文化存在回避和偏见
    第八节 特殊文化
第三章 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体现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目标要求的体现
        一、促进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
        二、促进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促进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四、促进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形态的体现
        一、采用贡献与附加为主的课程设计模式
        二、运用对比与融合的方式阐释多元文化
        三、通过栏目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章 教科书中多元文化现状的评价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人美版教科书中多元文化呈现的优点
        一、较好地落实了课标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目标
        二、为学生提供接触多种文化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自觉
        四、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第二节 人美版教科书多元文化呈现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文化类型比例失衡的现象
        二、有些族群的文化缺乏全面性和深度
        三、部分文化类型存在偏见与刻板印象
        四、给予学生的文化选择权较小
第五章 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建议
    一、均衡部分文化之间的比例
    二、增加部分族群文化的类型
    三、增加文化背景和内涵的文字说明
    四、重视少数族群的文化,呈现其与主流文化的差异
    五、在学生作品和艺术实践中鼓励多元文化的表达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6)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督教传教活动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一、北疆地区的东正教圣像画
    二、南疆地区的绘画课程和印刷所
    小结
第二章 外国探险考察活动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一、托马斯·维立安·阿特金森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二、亚瑟·大卫·麦考密克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三、斯文·赫定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四、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五、塞谬尔·马蒂诺维奇·杜丁在新疆的西画写生
    六、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在新疆的西画写生与创作
    小结
第三章 新式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一、新式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新式教育学校开设美术课程
    小结
第四章 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一、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情况概述
    二、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对新疆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三、中俄、中苏贸易和移民为新疆带来的西画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来自内地的西画影响
    一、民国时期内地来疆西画人员及其活动
    二、民国时期新疆各种团体组织的西画活动
    三、民国时期新疆其他与内地有关的西画活动
    小结
第六章 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类分期及特点
    一、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类
    二、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分期
    三、西画在新疆地区早期传播的特点
结语
图录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活动大事记(1851-1949)
    二、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主要画家作品图谱(1851-1949)
    三、1939-1949年《新疆日报》美术类活动文字选编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依据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调查研究法
        四、行动研究法
        五、案例研究法
第一章 夔州文化资源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夔州文化
        二、夔州文化资源
    第二节 夔州文化资源的分类
        一、自然生态景观资源
        二、历史遗迹资源
        三、民俗风情资源
        四、饮食文化资源
        五、名人资源
        六、文艺及手工艺资源
第二章 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 开发利用情况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
    第二节 调查方法及内容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节 成绩、问题与建议
第三章 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第一节 夔州文化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经济性原则
    第二节 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形式
        一、美术学科与多学科相结合的形式
        二、以校本美术课程为载体的形式
        三、综合实践探究形式
    第三节 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步骤
        一、夔州地方文化资源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二、资源梳理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实施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第四章 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教学案例
    第一节 相关资源介绍——白帝城
    第二节 教学案例——《诗画白帝城》
        一、第一课时:初识白帝城——建筑美
        二、第二课时:感受白帝城——人文美
        三、第三课时:描绘白帝城——绘画美
第五章 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教学实践效果与反思
    第一节 教学实践效果
    第二节 教学实践反思
        一、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社会的支持
        三、跨学科综合教学团队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2: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3: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情况调查问卷(家长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8)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历史脉络
    第一节 20 世纪30、40 年代西部初探与抗战视阈下的悲愤情结
    第二节 解放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讴歌
    第三节 斗争与改造:“文革”时期的“红、光、亮”形象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第五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第六节 创作反思
第二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画家群
    第一节 以新疆维吾尔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内地访疆画家
        二、内地驻疆画家
        三、新疆本土画家
    第二节 以内蒙古蒙古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内地访蒙画家
        二、内蒙古本土画家
        三、草原“群体”画家
    第三节 以西部各藏区藏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早期访藏画家
        二、西藏外来画家
        三、西藏本土画家
第三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
    第一节 再现少数民族生活
        一、再现游牧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二、再现农耕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三、再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有的生活场景
    第二节 展现少数民族风情
        一、霓裳之美
        二、景观之美
        三、歌舞传情
    第三节 彰显少数民族精神情感
        一、虔诚的信仰
        二、顽强的生命精神
        三、母爱
        四、团结精神
第四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特征
    第一节 宗教性
        一、创作主体受到宗教影响
        二、表现对象的宗教性
        三、表现形式的宗教性
    第二节 民族性
        一、对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表现
        二、对民族手工业文化的表现
        三、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四、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表现
        五、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表现
        六、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表现
    第三节 抒情性
        一、抒情形象激发画家情感
        二、抒情表达方式
    第四节 多元性
        一、“壮美”与“优美”并存
        二、“写实的生机之美”与“夸张的变形之美”同在
        三、其他类型的美
结语
附录
    第一章 附图
    第二章 附图
    第三章 附图
    第四章 附图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范畴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创新点和难点
2 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2.1 展露头角的维吾尔风情
    2.2 万马齐暗中的局部发展
    2.3 主题创作与民俗风情展示
    2.4 绘画实践与情感表达
3 维吾尔族民俗风情在油画创作中的体现
    3.1 维吾尔传统乐舞
    3.2 独特的传统节日活动
    3.3 日常劳动生活场景
    3.4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4 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语言和风格样式
    4.1 表现风格
    4.2 语言形式
5 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特征与时代精神
    5.1 文化特征
    5.2 民族精神与时代特色的体现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新疆初中美术地方课程《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评述
    四、主要理论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促进民族团结
    第二节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第三节 促进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文化自信心的重建
    第四节 丰富“非遗进校园”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课程知识
    第一节 课程知识生成的原理
    第二节 课程知识的属性
        一、显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
    第三节 课程知识的结构
        一、符号型课程知识
        二、意义型课程知识
    第四节 课程知识的特性
        一、客观性课程知识
        二、建构性课程知识
        三、经验性课程知识
        四、不宜在学校教授的知识
第三章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核心知识点的设计
    第四节 教具设计
第四章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议题设计
        一、教学议题设计的原则
        二、教学议题设计实践
    第二节 教学情境设计
        一、实境的教学设计
        二、虚境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一、课堂教学、活动课搭配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与非遗保护机构的合作
        三、学校、社区(或乡村)、传承人协同教学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四、浅谈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D]. 韩聪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5]现行人美版小学美术教科书多元文化现状研究[D]. 王雅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西画在新疆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851-1949)[D]. 岳杨.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7]夔州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王钰婕.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3)
  • [8]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 梁宏.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宋颖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10]新疆初中美术地方课程《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开发研究[D]. 罗丹. 石河子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论伊斯兰禁忌对美术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