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安物业管理

浅谈西安物业管理

一、透视西安物业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辉[1](2021)在《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品质提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更新模式以专项更新为主,逐步增加综合性更新内容。由于缺乏对既有住区综合品质的认识,国内已经开展的既有住区节能更新、绿色更新以及适老化更新的相关实践与评价研究都是以单一品质为目标,缺乏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的评价研究;同时由于住区更新实践多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度较低,更新前缺乏对居民实际需求的综合考虑,更新后缺乏对多品质提升效果的评价,在实践当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世纪80-90年代大连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多品质目标为出发点,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聚焦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效果,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对既有住区多品质提升效果进行等级评定,另一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进一步的更新提供参考。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工作如下:1.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制定科学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住宅更新及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评价体系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多品质”的综合更新目标。2.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初步制定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料整理、现场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老旧小区居民更新意愿以及更新项目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优化、调整并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层级构成,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3.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多种权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克服以往仅从专家角度确定指标权重的局限性,突出居民实际需求在更新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专家调查权重法和居民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的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4.选取更新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典型老旧小区进行多品质提升效果的实例评价。一方面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试设计,实现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住区多品质提升。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周美琴[3](2020)在《基于模块预制建造的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了大量的城市居住区,然而与之配套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却严重滞后,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居家养老”政策对社区配套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目前,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规范标准,加快推进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社区中心的建设。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正在全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普及率,而模块建筑是装配式建筑中的新型建造方式,代表了建筑工业化的最高水平。社区中心要实现更加经济、快速、绿色和高质量的大量建设,需要探索高效的建筑工业化设计与建造模式。论文基于钢结构模块预制建造技术,进行模块化社区中心的建筑设计研究,探索箱型的基本建筑模块单元及其模块组合设计方法与灵活运用的技术路径。论文首先从文献研究和现场研究入手进行设计理论研究。在分析社区中心和模块建筑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社区中心典型案例研究及广州若干社区中心的现场调研,总结社区中心的功能配置、空间特征和使用特征,并梳理钢结构建造模块影响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及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之上,考虑结构、设备和基本使用性能的目标要求,探究社区中心建筑模块单元设计方法及模块组合的潜力,从平面、空间、立面三个维度进行建筑模块组合适应性的设计研究,建立一套预制模块建筑设计技术路径。其次,基于这套设计技术路径,选取广州某社区进行社区中心模块建筑方案设计与建造模拟验证。验证方案针对性提出解决该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的功能目标,选择两个地块提出建筑设计方案,验证标准空间模块及其组合模式的多尺度空间适应性、通风采光性能,并通过对其中一个地块设计方案的模拟建造,分析社区中心模块化建造的施工要点、可行性以及该新型建造方式的优势。最后,基于以上理论研究与模拟方案验证,总结社区中心模块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技术难点,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论文是对小型社区中心工业化模块建筑设计的一次初步探索,可为今后的小型公共服务建筑的预制模块化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海荣[4](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李江铃[5](2019)在《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期间,国内各大高校主要通过锅炉房实现稳定热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加剧,锅炉房逐渐被闲置废弃,失去了往日的光彩。[38]锅炉房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空间的多样性与形象的标识性,在工业建筑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绿色改造是以节约能源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使用功能等为目标,对既有建筑进行维护、更新、加固等活动。[26]相对于推倒重建,对废旧锅炉房进行绿色改造,植入新的功能业态,提升其使用价值;在空间改造与立面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绿色建筑理念,结合绿色设计方法,合理利用锅炉房建筑的独特特点,在延长建筑寿命的同时减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单位时间的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符合功能、环境、生态的多重要求,符合当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实践,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与模拟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与案例实践,在项目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过程中的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演绎分析与归纳总结。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同时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其次,对相关绿色改造案例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与项目相关的绿色改造方法。然后,在梳理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明确项目改造的可行性与改造目标。最后,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拆解研究,内容包括绿色改造设计策略、绿色改造技术策略与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三个方面。研究在确立绿色改造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综合绿色改造技术方法,进行绿色改造设计演绎,并进行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以验证绿色改造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研究为废旧锅炉房改造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和设计参考,对于既有工业建筑的绿色改造及旧建筑的可持续再生具有较高的类比价值和代表意义。

朱申宝[6](2019)在《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与运行逻辑研究 ——以广州市金花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是完善我国社区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与运行逻辑的研究理论上有利于深化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基层协商民主的研究、有利深化协商治理理论的研究;实践上,有利于基层民主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社区治理的成效。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厘清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包括对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做出了概念的界定,梳理了协商民主理论、治理理论、社区动员理论。第二,对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机制与运行逻辑的现状分析。首先,在给定理论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基层政府推行社区协商治理的持续性动力来源于国家、科层与社会逻辑下的治理创新需求的共同推动。其次,总结出常态化的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包括议题形成机制、参与决策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矛盾协调机制、监督考核机制。最后,从协商治理需求转换为推动社区协商治理的运行逻辑为:从制度供给、组织动员、情境话语。第三,通过对广州市金花街道的实证解析,发现金花街道推行社区协商治理缘起于国家逻辑下的任务下沉,科层逻辑下的意愿主动,社会逻辑下的权利诉求,建构协商治理机制的思路包括议题形成机制、参与决策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矛盾协调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的理顺,金花街道推行社区协商治理的运行逻辑依然为制度供给、组织动员、情境话语的三维整合。金花街道在推行社区协商治理取得的成效为,常态化的社区协商治理机制得以建立,社区治理效率得以提升,社区满意度提升,居民参与热情提高。第四,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下在推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常态化运行过中仍存在制度供给不足,协商机制不完善,组织动员不均衡,激励机制匮乏,理性工具运用较少等方面的问题。对此,要提升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绩效,一是要完善制度供给,包括完善社区协商治理的系列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协商机制,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提升居民参与热情。二是要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保障机制。三是,合理选择话语体系,强化理性工具的运用。

李琏波[7](2019)在《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定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不断火热,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市场机遇和资源,在这样的机遇面前,给物业服务企业争夺市场、赢得物业投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业管理行业近似于公共服务的行业特殊性,使得过分新颖的定价方法会偏离物业服务的定价基础和服务本质,不太具备实际意义上的实操性质。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和研究的方向是基于现有市场条件和法律体系下,企业能够实际采用的,对投标价格进行测算和调整的定价方法。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招标人通过招标机制的设计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投标人则需要依照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方式及评标规则来决定本企业的投标定价。因此,招投标中定价过程的本质就是博弈。本文在借鉴前人对于物业服务费成本测算的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成本加成法下物业服务费用的测算办法,再将博弈论应用到最终物业服务费投标定价当中去,研究了在两种常见招标机制条件下,企业确定投标定价的办法和模型。同时以S写字楼项目前期物业服务管理投标为案例,实际应用了文中的所述的成本测算方法和定价模型,通过该方法和模型得到了企业对于该物业项目服务费用的定价,并且针对该定价同测算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后期经营决策提供意见。本文研究了物业服务费测算和定价模型,对于企业物业服务费用测算和投标价格的优化,以及中标后指导项目经营管理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陕西省物业管理协会[8](2018)在《物业服务企业风险识别与管控》文中研究指明前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物业管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然会对物业管理及服务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要求。随着项目业态的丰富、商业模式的转变、科技应用的深入,其内涵和外延将被不断突破和扩大,物业管理行业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

王娟[9](2019)在《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空间现象,近年来在各地城中村拆除重建的同时,安置村民的居住环境、身份特征、收入来源和就业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从目前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来看,改造过程更多体现的是政府和企业的意志,忽视了村民作为改造主体之一的各项权益,有失社会的公平正义,并导致城中村改造面临很大的阻力,矛盾冲突不断。随着各地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全面展开,从村民视角对已经实施改造的城中村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后续改造工作和谐有效地开展及为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支持,就显得越发迫切而重要。本文基于村民视角,以村民的利益关怀为出发点,结合24个典型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郑州不同阶段的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后评价,并剖析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城中村改造策略和政策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郑州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的系统梳理,揭示出郑州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发展轨迹,分别是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和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村集体与投资商联合改造或投资商独立改造的形式,通过市场运作吸引企业投资开发;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负责决策引导,开发商负责对村民安置补偿以及安置区和开发区建设,村集体负责沟通协调,三方共同参与快速推进改造实施;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市政府收回规划编制权,改造突出了规划引领作用;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城中村改造纳入到郑州大棚户区改造范围之中,政府在改造过程中发挥主导和全程监管的作用。(2)借鉴相关领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重点在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等四个维度上展开评价;基于村民满意度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指标的权重;结合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价的等级标准。运用该体系对郑州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评价后认为,四个阶段的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的后评价结果较好,物质空间效果的后评价结果次之,社会效果的后评价结果相对较差。其中,物质空间效果的景观设计、活动场地与设施、场所文脉、户型、墙面、地面、供暖、楼电梯等指标以及社会效果的居委会配备、村民社会保障、村民就业安置、公众参与度等指标的较低得分,影响了村民对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以及综合效果的后评价结果。(3)从村民视角研究揭示了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第一阶段主要存在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缺少公益用房、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村民经济收入单一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存在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第三阶段主要存在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比不够灵活;景观绿化效果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村民参与度较低;村民补偿金没有合理规划等问题。第四阶段主要存在社会性问题突出;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等问题。进一步总结了以上各个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自上而下的改造,村民参与度较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失地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乏制度保障等。(4)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基于村民视角的科学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和制度保障。首先,城中村改造应以多元目标体系为指导,策略包括建立城中村改造多元竞争机制、规划和建设满足安置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保护和传承城中村地域文化、提高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促进公众参与。其次,相应的制度保障包括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体制改革配套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康昭[10](2007)在《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商品化的发展,物业管理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阶段。中国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扩大就业,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存在较多问题,探索适合其发展阶段的物业管理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讨论的物业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发展的,围绕着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方式,也是物业管理企业组织、运行机制建立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物业管理模式及其研究现状,基于物业管理研究的基础理论,分析了中航六院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居民小区物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分析,以及在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对其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并研究了其市场定位,确立了其发展目标;再次,分析了我国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确立了中航六院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明确指出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是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了加强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居民小区管理的若干措施建议,建议通过加强和完善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的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从而建立和谐的中航六院居民小区。

二、透视西安物业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视西安物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多品质概念提出
    2.1 国内外住区评价体系、标准及理论研究
        2.1.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2.1.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2.1.3 国内外评价体系对比与启示
        2.1.4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2 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概念提出
3 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调研及对比分析
    3.1 典型性老旧小区选取
        3.1.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3.1.2 调研对象概况及代表性体现
    3.2 老旧小区调研分析
        3.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3.2.2 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3.3 老旧小区更新策略分析
        3.3.1 普遍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3.3.2 特殊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3.4 实例调研小结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4.1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方法及过程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4.1.3 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
        4.1.4 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4.2 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
        4.2.1 功能性品质
        4.2.2 舒适性品质
        4.2.3 场所性品质
    4.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制定
        4.3.1 评价方法确定
        4.3.2 评价标准制定
5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及评分方法确定
    5.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5.1.1 主观赋权法
        5.1.2 客观赋权法
    5.2 权重初探之专家调查法
        5.2.1 专家调查方法介绍
        5.2.2 专家问卷数据收集
        5.2.3 数据处理得到权重
    5.3 权重赋值之居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5.3.1 方法分析及选择依据
        5.3.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研究
        5.3.3 模型构建及数据收集处理
        5.3.4 利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确定权重
    5.4 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表达
6.多品质目标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评价体系实例应用
    6.1 案例试评价
        6.1.1 评价准备
        6.1.2 评价流程
        6.1.3 评价结果
    6.2 基于评价结果的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6.2.1 评价结果分析
        6.2.2 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内外评价体系表格
附录B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意愿网络整理
附录C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D 专家问卷及数据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模块预制建造的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模块建筑的发展前景
        1.1.2 模块建筑的单一性问题
        1.1.3 社区中心的新时代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模块建筑研究现状
        1.4.2 社区中心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区中心设计特征与模块建造技术调研
    2.1 社区中心设计特征研究
        2.1.1 我国社区中心发展历程
        2.1.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2.1.3 社区中心典型案例功能配置研究
        2.1.4 社区中心空间模式研究
    2.2 广州社区中心使用现状调研和需求趋势分析
        2.2.1 广州社区中心使用现状调研
        2.2.2 广州社区中心需求趋势分析
    2.3 模块建筑技术调研
        2.3.1 模块建筑的发展历程
        2.3.2 钢结构模块建筑体系
        2.3.3 珠三角模块建筑厂家技术调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中心模块建筑适应性设计理论研究
    3.1 社区中心模块单元技术路径分析
        3.1.1 模数协调
        3.1.2 模块单元规格
        3.1.3 模块单元结构选型
        3.1.4 模块单元围护结构选型
        3.1.5 可变模块单元设计
        3.1.6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3.2 模块组合平面适应性
        3.2.1 平面组合方式
        3.2.2 平面适应性
    3.3 模块组合空间适应性
        3.3.1 垂直组合方式
        3.3.2 模块垂直组合的结构可行性
        3.3.3 核心空间营造
    3.4 立面潜力
        3.4.1 立面开窗
        3.4.2 外墙板
        3.4.3 阳台
        3.4.4 屋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中心模块建筑设计方案模拟
    4.1 项目选址
        4.1.1 棠德花苑公共服务设施调研
        4.1.2 场地调研
    4.2 社区中心模块建筑设计分析
        4.2.1 1号地块方案设计
        4.2.2 2号地块方案设计
    4.3 设计方案性能模拟
        4.3.1 采光分析
        4.3.2 通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中心模块建筑模拟建造
    5.1 主要建筑材料统计
        5.1.1 钢结构材料明细表
        5.1.2 围护结构明细表
        5.1.3 门窗明细表
    5.2 建造流程分析
        5.2.1 基础施工
        5.2.2 模块生产
        5.2.3 模块运输
        5.2.4 模块现场安装
    5.3 建造工期分析
    5.4 综合效益分析
        5.4.1 经济效益
        5.4.2 可持续性发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文献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国家空间理论
        (二)城市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项目选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概述
        1.2.2 国内研究发展概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绿色改造案例研究
    2.1 废旧锅炉房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2.1.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1.2 徐州矿大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办公楼
    2.2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为建筑创作空间案例研究
        2.2.1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
        2.2.2 天津天友绿色设计中心
        2.2.3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楼
    2.3 绿色改造案例总结
        2.3.1 绿色建筑创作空间设计要求
        2.3.2 废旧锅炉房适应性改造模式
        2.3.3 绿色改造技术归纳
        2.3.4 改造绿色评价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
    3.1 项目可行性研究
        3.1.1 项目背景
        3.1.2 现状分析
        3.1.3 改造目标
    3.2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
        3.2.1 绿色改造理念
        3.2.2 绿色改造原则
        3.2.3 多方案设计比较
        3.2.4 最终方案
        3.2.5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总结
    3.3 绿色改造技术策略
        3.3.1 结合当地气候的绿色改造技术分析
        3.3.2 被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3.3.3 主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3.3.4 绿色改造措施汇总
    3.4 改造设计绿色评估
        3.4.1 专项模拟计算
        3.4.2 整体对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国内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认证案例
    附录二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现状图纸
    附录三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施工图(选录)
    附录四 改造方案结构核算
    附录五 不同被动式技术策略焓湿图逐月分析图
    附录六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室外光环境模拟对比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与运行逻辑研究 ——以广州市金花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协商治理研究现状
        2、国外社区协商治理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协商治理研究现状
        2、国内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思路
    四、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一、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区、城市社区
        (二)协商民主
        (三)协商治理
        (四)城市社区协商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1、治理理论内涵
        2、治理的绩效
        (二)协商民主理论
        1、协商民主的特征与要素
        2、协商民主的运转
        3、协商民主的价值
        (三)社区动员理论
        1、社会动员的理论范式
        2、社区动员理论的核心要素
    三、推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价值与可行性
        (一)推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价值
        (二)推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可行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机制与运行逻辑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生成动力:多重逻辑下的治理创新需求
        (一)国家逻辑下的治理创新需求
        (二)科层逻辑下的治理创新需求
        (三)社会逻辑下的治理创新需求
    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的构建:常态化运行的包含要素
        (一)社区议题的形成机制
        (二)社区参与决策机制
        (三)公共资源的整合机制
        (四)矛盾协调机制
        (五)协商结果监督考核机制
    三、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运行逻辑
        (一)推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制度供给
        (二)推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组织动员
        1、“科层式”组织动员
        2、“吸纳式”组织动员
        (三)城市社区协商治理中的情境话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与运行逻辑的实证分析:以广州市金花街道为个案
    一、金花街道推动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中观解析
        (一)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基本情况概述
        (二)金花街道社区协商治理的缘起与动力:多重逻辑下的共同推动
        1、国家逻辑下的任务下沉
        2、科层逻辑下意愿主动
        3、社会逻辑下的权利诉求
        (三)金花街道社区协商治理机制的构建
        1、社区协商议题形成机制
        2、社区协商参与决策机制
        3、社区资源整合机制
        4、社区矛盾协调机制
        5、社区协商保障机制
        (四)金花街道社区协商治理的运行逻辑
        1、社区协商治理的制度供给
        (1)完善社区议事协商制度
        (2)提高社区社会资本,增强社区居民协商意识
        2、组织动员
        (1)“科层式”组织动员
        (2)“吸纳式”组织动员
        3、社区协商治理过程中的情境话语
        (1)法理话语
        (2)情理话语
    二、金花街道社区协商治理的微观解析
        (一)案例举要1:社区协商议事会推动“旧楼宇加装电梯”
        (二)案例举要2:居委会推动社区协商自治
    三、金花街道社区协商治理成效
        (一)常态化的社区协商治理机制基本得以建立
        (二)提高了社区治理效率
        (三)社区认同感加强,居民参与热情提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社区协商治理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与应对思路
    一、城市社区协商治理过程中的局限与不足
        (一)制度供给不足
        1、规范性制度欠缺
        2、社区协商机制有待完善
        3、社区社会资本存量低
        (二)组织动员不均衡
        1、组织动员依赖传统体制惯性
        2、体制外力量深度参与不足
        3、组织动员的激励机制不强
        (三)协商理性工具运用不足
    二、城市社区协商常态治理机制的建构路径
        (一)完善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制度规程
        1、强化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法治保障
        2、完善城市社区协商机制
        3、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提高居民参与热情
        (二)整合社区资源,创新保障机制
        1、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2、创新激励机制
        (三)合理选择话语体系,强化理性工具的运用
        1、注重情理话语的运用
        2、注重法理话语的运用,强化理性工具的运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物业服务市场化及招投标制度
        2.1.1 物业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2.1.2 物业服务的招投标制度
    2.2 物业服务费定价方法理论综述
    2.3 博弈论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
        2.3.1 基本概念
        2.3.2 博弈论用于招投标的适用性分析
3.物业服务费价格测算及定价模型
    3.1 物业服务费的测算
        3.1.1 测算原则
        3.1.2 测算依据
        3.1.3 物业服务费的构成和计算
    3.2 基于博弈论的物业服务费投标定价分析
        3.2.1 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的投标定价分析
        3.2.2 设有复合标底时的投标定价分析
4.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成本测算及定价应用实例
    4.1 S写字楼物业项目和招标概况
        4.1.1 物业项目情况
        4.1.2 招标情况
    4.2 S写字楼物业服务成本测算
    4.3 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定价分析
    4.4 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最终定价经营建议
5.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的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物业服务企业风险识别与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物业管理中的风险识别
    1.1物业服务企业风险概述
        1.1.1风险的涵义
        1.1.2物业服务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1.1.3物业服务企业常见的风险现象
        1.1.4风险识别的目的和方法
    1.2风险因素识别
        1.2.1风险因素的分类
        1.2.2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1.3风险事故识别
        1.3.1合同风险事故
        1.3.2管理责任事故
        1.3.3内部作业事故
        1.3.4自然灾害事故
    1.4风险损失识别
        1.4.1风险损失的分类
        1.4.2物业服务企业风险损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章物业服务企业风险防范
    2.1风险防范的意义
        2.1.1风险防范对物业服务企业自身的意义
        2.1.2风险防范对社会的意义
    2.2风险防范理念
    2.3风险防范方法
        2.3.1直观经验判断法
        2.3.2专家技术评估法
        2.3.3关键风险指标法
        2.3.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2.4风险防范思路
        2.4.1物业管理企业要学法、懂法和守法
        2.4.2加强物业企业内部管理
        2.4.3公共责任风险防范
        2.4.4妥善处理物业管理各方主体的关系
        2.4.5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4.6提升企业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2.5风险防范机制
        2.5.1风险监控及预警
        2.5.2风险评估
        2.5.3风险防范决策
第三章物业管理中的风险处理
    3.1风险处理原则
        3.1.1制度化原则
        3.1.2诚信形象原则
        3.1.3信息应用原则
        3.1.4预防原则
        3.1.5领导重视与参与原则
        3.1.6快速反应原则
        3.1.7创新性原则
        3.1.8沟通原则
    3.2风险响应机制
        3.2.1风险响应要求
        3.2.2风险响应级别
        3.2.3风险响应预案及演练
        3.2.4风险处理程序
    3.3风险处理方法及要点
        3.3.1物业服务企业常见的风险处理方法
        3.3.2风险回避要点
        3.3.3风险预防要点
        3.3.4风险自留(接受)要点
        3.3.5风险转移要点
    3.4日常风险管控措施综述
        3.4.1房屋维修养护管理的风险管控
        3.4.2公共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的风险管控
        3.4.3社区相关场地维护管理的风险管控
        3.4.4物业服务区域安全管理的风险管控
        3.4.5服务外包风险管控
        3.4.6物业经营收益风险管控
        3.4.7服务沟通的风险管控
        3.4.8人力资源风险管控
        3.4.9品牌风险管控
        3.4.10业务拓展风险管控
        3.4.11政策法规风险管控
        3.4.12利益相关方风险管控
结语
附件:风险案例
    一、物业服务风险事故案例
        1、合同风险事故
        2、管理责任事故
        3、内部作业风险事故
        4、自然灾害风险事故
    二、物业服务风险处理案例
        1、风险响应案例
        2、风险预防案例
        3、风险自留案例
        4、风险转移案例

(9)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现实困境
        1.1.2 城中村改造是郑州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中村(Urban Village)
        1.3.2 安置区(Resettlement Area)
        1.3.3 后评价(Post-Evaluation)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与实践
    2.1 城中村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城中村研究
        2.1.2 国内城中村研究
    2.2 后评价相关研究
        2.2.1 国外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2.2.2 国内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2.3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
        2.3.1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
        2.3.2 城中村改造评价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
    3.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构建
        3.1.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必要性
        3.1.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涵义
        3.1.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内容
        3.1.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3.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关键点
        3.2.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3.2.4 评价指标确定
    3.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释义和评分标准
        3.3.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
        3.3.2 社会效果后评价
        3.3.3 经济效果后评价
        3.3.4 环境效果后评价
    3.4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后评价体系权重
        3.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3.4.2 后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3.4.3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
    3.5 模糊综合评价的构建
        3.5.1 评价方法选取
        3.5.2 模糊综合后评价法步骤
        3.5.3 评分结果百分制得分
        3.5.4 模糊判断矩阵及综合得分的确定
        3.5.5 聚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2003-2006 年)
    4.1 改造背景
        4.1.1 城中村人居环境形态问题制约郑州城市发展
        4.1.2 先进地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4.2 改造政策和特点
        4.2.1 相关政策
        4.2.2 政策特点分析
        4.2.3 改造计划安排
    4.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4.3.1 数据采集
        4.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4.3.3 指标结果统计
        4.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4.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4.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4.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4.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4.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4.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4.5 改造效果反思
        4.5.1 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
        4.5.2 缺少公益用房和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
        4.5.3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
        4.5.4 村民经济收入趋于单一,房租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2007-2008 年)
    5.1 改造背景
        5.1.1 郑州发展战略调整
        5.1.2 城市建设需要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5.1.3 第一阶段改造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5.2 改造政策和特点
        5.2.1 相关政策
        5.2.2 政策特点分析
        5.2.3 改造计划安排
    5.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5.3.1 数据采集
        5.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5.3.3 指标结果统计
        5.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5.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5.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5.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5.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5.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5.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5.5 改造效果反思
        5.5.1 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
        5.5.2 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满意度低
        5.5.3 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
        5.5.4 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依然滞后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2009-2011 年)
    6.1 改造背景
        6.1.1 郑州城市发展向外延与内涵相结合转变
        6.1.2 房地产市场发展刺激存量用地开发
        6.1.3 城中村改造现实困境需要进行调整
    6.2 改造政策和特点
        6.2.1 相关政策
        6.2.2 政策特点分析
        6.2.3 改造计划安排
    6.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6.3.1 数据采集
        6.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6.3.3 指标结果统计
        6.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6.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6.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6.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6.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6.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6.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6.5 改造效果反思
        6.5.1 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置不够灵活
        6.5.2 景观绿化效果较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
        6.5.3 改造过程公众参与度较低
        6.5.4 拆迁安置标准存在区域差异,补偿金使用没有合理规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2012-2017 年)
    7.1 改造背景
        7.1.1 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度环境
        7.1.2 城中村纳入郑州棚户区改造范围
    7.2 改造政策和特点
        7.2.1 相关政策
        7.2.2 政策特点分析
        7.2.3 改造计划安排
    7.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7.3.1 数据采集
        7.3.2 评价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7.3.3 指标结果统计
        7.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7.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7.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7.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7.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7.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7.4.5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7.5 改造效果反思
        7.5.1 社会性问题突出
        7.5.2 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
        7.5.3 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
        7.5.4 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8.1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不同阶段的共性问题
        8.1.1 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
        8.1.2 自上而下改造,公众参与度较低
        8.1.3 社会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8.1.4 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少制度保障
    8.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新定位
        8.2.1 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认识
        8.2.2 改造目标应向多元体系转变
        8.2.3 郑州城中村改造的方向
    8.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策略
        8.3.1 建立多元竞争的城中村改造市场
        8.3.2 规划和建设满足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
        8.3.3 保护和传承城中村的地域文化
        8.3.4 提升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
        8.3.5 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公众参与
    8.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制度保障
        8.4.1 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
        8.4.2 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8.4.3 完善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机制
        8.4.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8.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1 我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现状
        1.1.2 我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 理论综述
    2.1 国外物业管理模式及研究现状
        2.1.1 国外物业管理的特点
        2.1.2 英美的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
        2.1.3 新加坡共管式的物业管理模式
    2.2 我国港台地区物业管理模式及研究现状
        2.2.1 香港的物业管理模式
        2.2.2 台湾自营式物业管理模式
    2.3 我国内地物业管理模式及研究现状
        2.3.1 我国内地物业管理理论研究
        2.3.2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阶段及物业管理模式
3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的概况
        3.1.1 中航六院小区概况
        3.1.2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
    3.2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现状
        3.2.1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小区物业管理现状
        3.2.2 中航六院小区住户满意度调查
    3.3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存在问题分析
4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的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法制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技术环境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管理体制分析
        4.2.2 人力资源分析
        4.2.3 财务指标分析
    4.3 竞争环境分析
5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市场定位与目标设定
    5.1 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需求调查分析
    5.2 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市场需求细分
        5.2.1 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层次分析
        5.2.2 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市场需求细分
    5.3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市场定位研究
        5.3.1 物业管理企业的定位策略
        5.3.2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的定位
    5.4 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发展的目标
6 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
    6.1 我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分析
    6.2 住宅小区五种物业管理模式比较
    6.3 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模式选择
        6.3.1 物业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模式
        6.3.2 航天六院小区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措施
7 加强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小区管理的措施建议
    7.1 加强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硬件建设
    7.2 完善中航六院物业管理公司信息系统
    7.3 中航六院小区社区文化建设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透视西安物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继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模块预制建造的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周美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5]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D]. 李江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与运行逻辑研究 ——以广州市金花街道为例[D]. 朱申宝.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S写字楼物业服务费投标价格定价研究[D]. 李琏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物业服务企业风险识别与管控[A]. 陕西省物业管理协会. 2018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2018
  • [9]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D]. 王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中航六院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D]. 康昭.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浅谈西安物业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