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复杂系统暑期学校在青岛大学举办。

2004年,复杂系统暑期学校在青岛大学举办。

一、2004年在青岛大学举办复杂系统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指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任慈[2](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史琳琳[3](2020)在《基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周刊》下该校体育教育理念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报刊作为近代时期重要的传播路径,对于体育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体育在学校和社会全面推广的关键工具。学校校刊一方面作为学校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历史发展记录的真实史料。研究学校校刊,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国近代学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作为20世纪30年代山东两所着名的大学之一,学校率先引进和开展西方现代体育项目,是当时山东省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国立青岛大学周刊》与《国立山东大学周刊》是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代表性的校园周刊,它记录了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体育发展的脉络,而该周刊的体育报道不但描述了本校的体育发展情况,也报道了包括青岛市在内的山东地区的各类大小运动会和球类竞赛会。本文以民国时期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考察中心,以《国立青岛大学周刊》、《国立山东大学周刊》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法,重点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1931—1937年《周刊》中学校的体育新闻报道。从学校赛事报道、学校非赛事报道、学校体育教学相关报道三个方面层层展开,展现了1931-1937年七年间该校体育的开展状况,从中探讨出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体育教育理念。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首先对《国立青岛大学周刊》、《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的概况作了简要概述。然后,通过文本分析法分析《周刊》体育报道,梳理1931-1937年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体育在不同层面的开展。研究发现:七年间,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一直将体育的普及化、多样化和竞技性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理念,校长杨振声、赵太侔更是对体育十分重视,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体育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最后,笔者认为,该学校1931-1937年间体育普及化、多样化、竞技性的体育教育理念,能够为当代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启示。

胡贇贇[4](2020)在《青州土地治理国际会议联络陪同口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青州土地治理国际会议是由汉斯·赛德尔基金会(HSS)组织,于2019年在山东青州举办的国际交流盛会。在本次会议中,来自各国的130多名学者、研究人员就气候变化挑战及其对可持续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为促进农村发展、落实土地综合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经验。笔者选取本次国际会议的会议报告作为口译实践材料,从英汉互译的角度进行了联络陪同口译的实践。本口译实践报告包括任务简介、任务过程、案例分析、任务总结四个部分。任务简介主要包括任务背景、任务流程、任务目的。任务过程分为译前准备、任务实施及总结两个部分。在案例分析部分,笔者在释意理论三角模型的指导下探索了会议陪同口译的技巧,详细说明了在理解、分析、重新表达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总结了一系列口译技巧,包括语序调整、词性转换、语态转换。最后,在任务总结中介绍了此次口译实践中的经验与局限,笔者希望借此报告为其他译员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李悉[5](2020)在《“第三次世界智能大会”模拟同传翻译报告 ——英汉语序差异同传对策》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和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笔者从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中选取了四位主讲嘉宾的演讲内容,针对其中出现的大量从句和长难句、一词多义、听辨理解等问题,遵循顺句驱动的方法,提高同传的效率和速度。此外,在翻译不通顺时,要适时调整语序,根据理解后的内容转化为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准确传达源语信息,从而促进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共赢共享。本报告首先对译前准备、译中过程进行任务概述,在对源语和译语的转录与反思中进行译后总结,从主语、定语、状语的位置和句式结构的扩展机制这四个方面探讨英汉修饰语的位置差异,阐述英汉语序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同传语序的处理过程,结合英译汉的相关译例,运用断句、增词、概括、转换、重复、省略和等待这七种同传对策来解决双语转化的困难,并提高译语的质量。最后,总结全文,分析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供借鉴。希望本报告对语序的研究分析能对未来的同传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月振[6](2020)在《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学校体育干预模式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频频曝光,占据着网络媒体的头条,校园欺凌作为青少年之间经常发生的消极的社会行为,其多样的、隐蔽的、残忍的欺凌方式,不仅使青少年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危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且性质恶劣,侵蚀了新时代的社会风气,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本研究基于教化、规则教育等理论,从体育学角度进行校园欺凌行为干预的本土化研究,完善和丰富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学校体育干预体系,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的育人理念,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从现实上讲,开展校园欺凌行为的学校体育干预研究,不仅能够起到净化校园环境的作用,而且能够结合初中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起伏性大、可塑性高的特点,通过学校体育教化,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做到理性看待与处理,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盲目冲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道德意识等,从而有效地预防或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在本文中,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观察以及访谈的研究方法,对青岛市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现实状况和影响校园欺凌行为的体育干预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与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在发生时段上以课间居多,课堂最少;在发生地点上以教室居多;在发生的方式上以说脏话、侮辱等言语欺凌以及打、踢等身体欺凌为主,其中女生多发生关系欺凌,相较于乡镇学生,城市学生普遍发生网络欺凌。(2)初中生对于校园欺凌行为认知状况上发现:在年级上,初中生在污蔑挖苦、恐吓威胁、排挤孤立、散布谣言的欺凌方式上存在较为显着差异;在性别上,除了污蔑挖苦、其他外,都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城乡上,其中污蔑挖苦、排挤孤立、其他、散布谣言这四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3)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体育干预认知上存在显着的年级、城乡差异,而在性别上并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4)影响学校体育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干预的各因子之间具有较显着的相关性,并且各因子在性别、年级、城乡之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5)影响学校体育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干预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其中学校因素包括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比赛和班级氛围;个人因素包括价值观、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6)影响学校体育干预的3个公因子权重值为:学校因素最大,个人因素次之,家庭因素较小。其中学校因素中权重值最大的潜在因子是体育与健康课;个人因素中影响力最强的潜在因子是价值观;家庭教育方式对家庭因素具有较大影响。在构建学校体育干预模式的过程中,笔者将体育教师作为推手,以体育与健康课为核心,课外体育活动及课外体育比赛为辅助为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提出相应的干预举措,第一,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的干预举措:(1)设置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训”化条例;(2)教学环节的“游戏”化氛围的营造;(3)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4)知行合一理念的深化。第二,基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干预举措:(1)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设计的优化;(2)体育文化节或体育周活动举办;(3)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的互动合作的加强。第三,基于课外体育比赛的干预举措:(1)体育比赛的组织观摩;(2)运动会的定期举办。

黄阳阳[7](2020)在《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岛近代公立小学教育起源于德租日据时期殖民当局创办的小学堂。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地方当局从教育行政、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教师培养及教育经费等各方面促进公立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德租日据时期相比,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取得了显着的发展。青岛的公立小学数量、教师数量以及学生数量都有了显着的增加。教育行政部门逐渐摆脱依附地位,从依附于其他机构到形成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促进了教育政策和规划的顺利实施。但受到教育经费的制约,各小学校办学规模普遍较小,学校管理系统异常简单,大大降低了这一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的发展速度。在课程上,胶澳商埠时期的课程设置既在遵循壬戌学制的基础上,又做出了一些有益于地方发展的调整,如重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加外语一科,从四年级开始注重珠算和簿记科的学习,在工艺科中注意培养学生土木金等手工,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小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除课堂课程外,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还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公立小学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爱国意识。在师资聘任和培养方面也逐渐规范化和多样化,胶澳商埠时期的教师采取聘任制度,对于教师的任用完全依据政府颁布聘用规章,保证青岛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在教师队伍培养上,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于每年夏季举办夏期小学教育讲习会,邀请学界名人前去演讲。在教育经费上,政府逐渐增加教育投入,但是受到学校级别和处址的影响,各校的经费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的各项措施促进了青岛小学教育的发展,但是时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以军管政”的特殊历史时期,各派军阀为了养兵而对青岛大肆搜刮,挪用教育经费,甚至大肆破坏教育设施,侵占学校,阻碍了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小学教育发展。因而胶澳商埠时期的青岛小学教育在发展的同时又存在着诸如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施陈旧、学校管理系统不完善、教师人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阻碍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的全面发展。总体来看,胶澳商埠时期的青岛公立小学教育是取得了一定发展成就的,既对德租日据时期的殖民教育进行了大力改造,还在人员、经验、设施等方面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爽[8](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王薇[9](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连洁[10](2020)在《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一所大学,特别是水平较高的大学,会受所处城市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齐鲁大学是基督教差会在山东创办的唯一一所综合性的教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之一,各学院分散三地发展一段时间后,1917年齐聚于济南。济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主开埠的省会城市,是传统与现代都比较明显的城市。以齐鲁大学与济南文化变迁的关系为例,观察中国近代化进程,对研究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中国近现代城市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与山东地方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齐鲁大学作为一所教会大学出现在济南,以积极的态度与济南城市文化开始彼此影响。齐鲁大学带着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带着与现代科学、现代社会有所隔膜的宗教。齐鲁大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基督教大学的纯粹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中国的现实,满足学生和中国社会的需要,变成纯粹传播科学的场所,逐渐放松宗教控制。齐鲁大学师生对济南城市物质文化有所记录,调查主体是西方人,他们有在现代化比较完善的城市的生活经验,对济南这座嬗变中的城市有所评议,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到现代的距离有比较直观的感受,也有助于保存当时济南的城市样貌。齐鲁大学将先进的西方文化和教育方式带入济南,从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到社会教育,惠及面相当广。在学校教育方面,齐鲁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完善,偏向职业教育,学生的校园生活劳逸结合,重视健康和运动,在多种社会服务中树立起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为中国社会整体的进步埋下种子。尽管受到政治干涉,齐鲁大学的毕业生都具备了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社会教育方面,以社会教育科为首,开拓了市民的眼界、传播了先进文化与科学知识、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济南的知名度,吸引外来游客,对济南城市文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齐鲁大学对济南人的生活有所记录,保留下济南城市文化的断面的同时,也为济南的生活带去一点新风。更重要的是齐鲁大学对学生在生活方式方面的教育足以使学生从原理上理解现代的生活方式,这种影响会进一步扩散,传播现代的、科学的生活方式。齐鲁大学的教职工、学生以及附设的共合医院都尽力为济南提供服务,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保护了整个城市。齐鲁大学也从实践中不断获得信心,汲取经验,发展出与当地的良好关系,推动了齐鲁大学本身的发展,使得齐鲁大学愈加与城市融合。深受教育的学生将使社会更大范围地受益。价值观念方面,面对中国近代复杂的思潮,齐鲁大学作为教会大学,肯定其中的启蒙思想,拒绝过激的行动,对政治敬而远之,同时试图推销基督教精神引导人们的行为。教会试图将基督教与母国的政治经济活动剥离,也尽力理解中国的排外情绪,但是本质上仍然缺乏对自身的反思,改变不了高高在上的态度。齐鲁大学发生的学工运动可以说是济南城市文化对齐鲁大学的影响。齐鲁大学在男女合校方面走在了极度保守的山东省的前列。学校对女性多有关怀,这种特殊保护实质上是对当时女性弱势身份的承认。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的影响力相互映衬,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扩散。

二、2004年在青岛大学举办复杂系统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在青岛大学举办复杂系统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旨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一、“华人问题”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小结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二、争夺人才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小结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二、选择留学生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基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周刊》下该校体育教育理念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理念的研究
        1.2.2 近代高校体育研究
        1.2.3 近代报刊报道与学校体育相关研究
        1.2.4 近代高校校报研究
        1.2.5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研究
        1.2.6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2.1 史料的整理
        1.3.2.2 理论意义
        1.3.2.3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5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1.6 时间范围
2 《国立青岛大学周刊》与《国立山东大学周刊》概述
    2.1 《国立青岛大学周刊》
    2.2 《国立山东大学周刊》
    2.3 本节小结
3 《周刊》体育相关报道内容分析(1931-1937)
    3.1 总体概况
        3.1.1 报道数量
        3.1.2 报道类型
        3.1.3 报道项目
    3.2 学校赛事报道分析
        3.2.1 国家级体育赛事
        3.2.1.1 华北运动会
        3.2.1.2 全国运动会
        3.2.2 市级体育赛事
        3.2.2.1 青市春季运动会
        3.2.2.2 青市冬季体育竞赛会
        3.2.2.3 青市春季体育竞赛会
        3.2.3 校际体育赛事
        3.2.4 校内体育竞赛
        3.2.4.1 校春季运动会
        3.2.4.2 田径赛标准测验
        3.2.4.3 田径对抗赛
        3.2.4.4 校内友谊赛
        3.2.5 本节小结
    3.3 学校非赛事报道分析
        3.3.1 体育政策与法规
        3.3.2 体育组织及运动队
        3.3.3 体育场馆与设施
        3.3.4 体育奖励
        3.3.5 体育健康与卫生
        3.3.6 本节小结
    3.4 学校体育教学报道分析
        3.4.1 体育课
        3.4.2 早操
        3.4.3 军训
        3.4.4 本节小结
4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分析
    4.1 学校体育普及化教育理念的体现
        4.1.1 学校体育教育制度严谨
        4.1.2 学校体育设施齐全
    4.2 学校体育多样化教育理念的体现
    4.3 学校体育竞技性教育理念的体现
    4.4 学校校长体育教育理念的体现
5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体育的启示
    5.1 高校教育需强化体育的重要性
    5.2 高校体育需制定可落实体育制度
    5.3 高校体育需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5.4 高校体育需校长发挥更大作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青州土地治理国际会议联络陪同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简介
    第一节 任务背景
    第二节 任务流程
    第三节 任务目的
第二章 任务过程
    第一节 译前准备
        一、主题及术语准备
        二、发言人背景及语言特征
        三、专业及理论知识
    第二节 任务实施及总结
        一、会议陪同口译主任务
        二、会议陪同口译派生任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听辨
        一、发言人口音辨别
        二、联想及预测
    第二节 脱离语言外壳
        一、构建语篇及划分意群
        二、信息浓缩及逻辑加工
    第三节 表达
        一、语序调整
        二、词性转换
        三、语态转换
第四章 任务总结
    第一节 译员专业知识储备
        一、译前准备的重要性
        二、口译技巧的重要性
    第二节 译员专业能力及素质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二、情绪调整的重要性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地治理类高频词汇表
附录二 会议报告口译收录
致谢

(5)“第三次世界智能大会”模拟同传翻译报告 ——英汉语序差异同传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概述
    第一节 任务简介
    第二节 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二、翻译过程
        三、译后总结
    第三节 任务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英汉语序的分析
    第一节 英汉语序的主要差异
        一、定语的位置
        二、状语的位置
        三、主语的位置
        四、句子的扩展机制
    第二节 英汉语序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语言表达习惯差异
        二、认知方式差异
    第三节 英汉语序的同传处理过程
    第四节 英汉语序的转化困难
第三章 同传对策及译例分析
    第一节 断句
    第二节 增词
    第三节 概括
    第四节 转换
    第五节 重复
    第六节 省略
    第七节 等待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学校体育干预模式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校园欺凌的现象屡见不鲜
        1.1.2 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发展的不良影响
        1.1.3 体育教化功能的弱化
    1.2 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校园欺凌的研究
        1.3.2 校园欺凌行为的有关研究
        1.3.3 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研究
        1.3.4 校园欺凌行为的体育干预研究
    1.4 研究目标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思路及框图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综述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访谈法
        2.3.4 观察法
        2.3.5 数理统计法
    2.4 调查问卷的编制
        2.4.1 调查对象
        2.4.2 问卷编制过程
        2.4.3 信效度检验
3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体育干预的现状
    3.1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情况
        3.1.1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时段
        3.1.2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地点
        3.1.3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方式
    3.2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状况
        3.2.1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认知状况的年级差异
        3.2.2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认知状况的性别差异
        3.2.3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认知状况的城乡差异
    3.3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体育干预的认知状况
        3.3.1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体育干预认知的总体状况
        3.3.2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体育干预认知的差异分析
    3.4 小结
4 影响学校体育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干预的因素
    4.1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影响学校体育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干预的因子分析
        4.2.1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4.2.2 特征值与累计方差贡献率
        4.2.3 因子旋转和命名
    4.3 影响学校体育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干预因素指标的权重分析
    4.4 小结
5 学校体育干预模式
    5.1 学校体育干预模式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1.1 学校体育干预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5.1.2 学校体育干预模式构建的可行性
    5.2 学校体育干预模式的构建
        5.2.1 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的干预
        5.2.2 基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干预
        5.2.3 基于课外体育比赛的干预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7)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一、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德租日据时期青岛的公立小学教育——萌芽时期
    (二)胶澳商埠时期青岛的小学教育——发展时期
二、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
    (一)完善教育行政机构
    (二)健全学校管理体制
三、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的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
    (一)完善课程设置
    (二)扩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四、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与管理
    (一)师资聘任制度
    (二)师资构成
    (三)师资培训
五、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分配
    (一)青岛教育经费的投入
    (二)公立小学教育经费的分配
        1.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经常费
        2.胶澳商埠公立小学教育临时费
六、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不足
    (一)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的地位
    (二)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小学教育发展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位
        (二)专业硕士学位
        (三)第一职业学位
        (四)专业认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与选题简介
    二、意义、价值和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相关材料
        (二)研究现状
    四、学术要点
第一章 齐鲁大学落户济南
    第一节 各差会联合办学的需求
        一、山东各新教差会合作的意向
        二、义和团加速各差会合作
        三、差会重新选择学校位置的需要
        四、教会联合大学分散办学的不便
        五、国立大学对基督教的排斥
    第二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的成型
        一、济南城市本身的优势
        二、齐鲁大学的定位与目标
        三、齐鲁大学与本地的互动
第二章 齐鲁大学对济南城市文化的记录
    第一节 历史与地理
    第二节 交通
    第三节 城市管理
        一、政府机构情况
        二、市政服务
        三、财务来源
        四、新式监狱
        五、人口情况
        六、慈善事业
    第四节 经济状况
        一、银行与钱庄
        二、商业情况
        三、农业情况
        四、工业情况
    第五节 生活状况
        一、生活水平
        二、医疗状况
        三、教育机构
        四、宗教机构
        五、日常休闲场所
        六、卖淫业
    第六节 建筑
第三章 教育
    第一节 齐鲁大学教育的定位
        一、基督教教育
        二、与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齐鲁大学的课程设置
        一、西方学科的引入
        二、中国文化的发扬
        三、政治影响下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齐鲁大学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入学情况
        二、学生的在校生活
        三、毕业生情况与校友会
    第四节 齐鲁大学的社会教育科
        一、广智院举办的活动
        二、广智院产生的影响
    第五节 齐鲁大学附属中学的情况
        一、齐鲁大学建中学的理由
        二、中学的发展和影响
第四章 生活方式
    第一节 齐鲁大学在健康与运动方面的努力
        一、济南的公共健康状况与齐鲁大学的努力
        二、齐鲁大学提倡各类体育运动
        三、齐鲁大学参与的各级运动会
    第二节 济南城的节日与纪念日
        一、中国传统节日
        二、政治性纪念日
        三、西方节日
    第三节 战争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一、鲁豫战争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二、二次北伐期间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三、中原大战中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四、日本入侵阴影下的济南与齐鲁大学
第五章 公共服务
    第一节 齐鲁大学附设的共合医院
        一、医院简介
        二、医院的作用
        三、医院的扩张
    第二节 齐鲁大学参与的社会服务与慈善工作
        一、齐鲁大学相关的社会服务
        二、齐鲁大学参与的慈善事业
第六章 价值观念
    第一节 对中国各式思潮的观察和反应
        一、各式启蒙思潮
        二、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与加强
        三、排外风潮与反基督教运动
    第二节 齐鲁大学的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
        一、齐鲁大学的学生运动
        二、齐鲁大学的工人运动
    第三节 齐鲁大学对女性的态度
        一、男女合校
        二、女性的专门通道
        三、齐鲁大学重视女性所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 齐鲁大学扩散的影响力
    第一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本地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齐鲁大学在济南以外的影响
        一、其他省份对齐鲁大学的重视
        二、齐鲁大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三、毕业生在外省的成绩
    第三节 齐鲁大学向外国的推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四、2004年在青岛大学举办复杂系统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周刊》下该校体育教育理念研究(1931-1937)[D]. 史琳琳.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1)
  • [4]青州土地治理国际会议联络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 胡贇贇. 青岛大学, 2020(02)
  • [5]“第三次世界智能大会”模拟同传翻译报告 ——英汉语序差异同传对策[D]. 李悉. 青岛大学, 2020(02)
  • [6]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学校体育干预模式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刘月振. 青岛大学, 2020(02)
  • [7]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公立小学教育研究[D]. 黄阳阳. 青岛大学, 2020(02)
  • [8]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9]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10]齐鲁大学与济南城市文化变迁[D]. 连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2004年,复杂系统暑期学校在青岛大学举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