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杂交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

优质高产杂交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

一、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军丽[1](2020)在《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麦(Secale cereale L.)是小麦(Triticum aeistvum L.)的近缘物种之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小麦遗传育种改良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小黑麦(Triticale)由小麦属(Triticum)与黑麦属(Secale)植物经属间杂交及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新物种,遗传了双亲的抗逆性、适应性及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性状,为粮饲兼用型的新作物。本研究以中饲232(AABBRR,2n=6x=42)、鉴3(AABBRR,2n=6x=42)等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R0R0,2n=2x=14)进行杂交,对杂种F1F2代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分子标记检测等,观察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及构成情况,鉴定外源遗传物质的导入,旨在选育出能够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冬性小黑麦中间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82019连续两年,利用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共杂交406穗,获得F1杂交种1100粒,平均杂交结实率在8.31%25.51%范围之间,籽粒饱满度低。杂种F1、F2和F3经田间种植,共获得可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材料12份;杂种农艺性状较亲本相比类型丰富,表现为田间长势茂盛、抗逆性强、多分蘖(最多有效分蘖36个)、大穗(最长17.23cm)且穗底部多花等特点。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542条范围内,21份为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普遍存在69个二价体,单价体数目616个之间。杂种F2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942条范围之间。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结果表明,4份杂种F2中含有14条冬黑麦染色体。利用96对黑麦SSR引物对冬黑麦基因组进行扩增,共筛选出4对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分别为引物SCM120、SCM102、SCM9和SCM69,可用于检测杂种后代中的R0R0染色体遗传成分。本研究为丰富和改良黑龙江省麦类作物资源提供了材料基础,为发掘黑麦中优异的抗寒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杭雅文[2](2020)在《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小麦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目前生产出的小麦品质不稳定,优质专用小麦依靠进口。江苏作为红皮小麦的主要产区,是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弱筋与中筋小麦是江苏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本试验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在海安市和兴化市进行大田试验,以弱筋小麦宁麦13和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研究不同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加工品质及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的影响,分析不同品质指标间、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旨在探索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与合理的调控技术措施,为实现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将品质指标分类,筛选出对品质形成贡献较大的指标,在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乳酸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 Profile,乳酸SRC)、蔗糖SRC、籽粒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弱化度、饼干延展系数、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粉质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侧重于溶剂保持力和粉质仪参数;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粉质质量指数、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面条总分和面条食味品质,指标侧重于淀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品质。2.弱筋小麦宁麦13面团韧性强于延展性,在中、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上升,饼干延展系数有所降低,稳定时间增加;高密度缓解了高氮效应,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硬度有下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面团延展性强于韧性,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面条品质上升,稳定时间增加;中、高密度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条总评分有先增后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3.宁麦13全生育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上升,茎蘖成穗率下降,但当密度过大时,产量、穗数和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在中、低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增加,且以氮肥后移较大。扬辐麦4号随着密度的增大,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呈升高趋势,穗数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但茎蘖成穗率表现为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蘖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和穗数随之增加,穗粒数有下降的趋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基本以5:1:2:2处理高于7:1:2:0处理。4.宁麦13实现优质高产,产量结构要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490万/hm2、40-44粒、41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38-43%;孕穗期、开花期LAI在6.7-6.8、5.5-6.0;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10000-12200 kg/hm2、14400-18000 kg/hm2。扬辐麦4号获得优质高产群体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378-390万/hm2、45-46粒、43-47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40-44%;孕穗期、开花期LAI在5.5-6.3、4.8-5.3;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8700-11000 kg/hm2、13000-16000 kg/hm2。5.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均以中等施氮量含量最高,氮肥后移高于氮肥前移处理,密度的增大导致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分别于花后7天、花后14天、花后21天达到顶峰,且在240 kg/hm2施氮量的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宁麦13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低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茎鞘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存在显着正相关。扬辐麦4号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高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开花期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PEPC活性、SS活性有显着相关性。6.在本试验特定的气候与措施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7:1:2:0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225万/hm2、施氮量27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

石晓华[3](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李瑞奇[4](2014)在《河北省冬小麦品种遗传分析和超高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位居全国第二位。河北省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维持在233.3万hm2以上,总产量仅次于河南省和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三位。河北省小麦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水资源极度匮乏,尤其是小麦生长期间的自然降水量偏少,远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求。氮肥的施用在促进小麦产量提高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影响环境安全的因素。研究明确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超高产冬小麦的品种特征,不仅对丰富河北省冬小麦种质多样性,提高冬小麦高产抗旱育种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也对不同类型品种水氮施用技术的革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系谱分析和计算骨干亲本遗传贡献率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河北省1976-2013年间审定的156个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和SSR标记技术,研究了河北省1997-2007年间审定的85个冬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旱性和遗传多样性。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项目区示范县的超高产麦田,采用多点大区对比法研究筛选了N300kg/hm2+春2水、N240kg/hm2+春2水和N180kg/hm2+春1水3个水氮组合条件下氮高效冬小麦品种。取得结果如下:1.明确了河北省审定的冬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遗传贡献率和育种骨干品种。本研究依据对现代冬小麦品种遗传贡献率,明确了蚂蚱麦/碧玉麦等11个普通小麦骨干亲本为河北省审定冬小麦品种的主要骨干亲本。各骨干亲本对河北省审定冬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蚂蚱麦/碧玉麦>早洋麦>劳夫林10号>欧柔=咸农39>胜利麦/燕大1817>阿夫乐尔>丰产3号>阿勃>临漳麦>太谷核不育材料。在1949年以后河北省审定的冬小麦品种中,津丰1号、石新733、泰山5号、冀麦36号、冀麦30号、冀麦32号、冀麦38号、石4185、藁优8901和邯6172等10个品种先后成为该省小麦新品种培育的骨干亲本。并依据这些骨干品种的农艺特征,明确了河北省冬小麦的育种目标一直紧密结合该区域小麦生长季的生态特征,突出小麦的多穗型、抗倒伏、高产、抗旱、耐盐碱、抗锈病的育种特征。2.筛选了河北省审定冬小麦品种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并明确了小麦抗旱高产的育种方向。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子粒长度、子粒比重均与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旱性显着正相关,干旱结实率和子粒长度也是冬小麦抗旱性鉴定的可靠性状。河北省审定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在灌溉条件下产量较高,但其抗旱性尚需进一步改善。增加灌溉条件下的单株成穗数、穗粒数、旗叶长度是提高小麦丰产性的育种途径,而增加干旱条件下单株成穗数、穗粒数以及缩短干旱条件下的旗叶长度是提高旱地产量的育种方向。河北省小麦品种基于抗旱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提高高产抗旱种质资源的遗传丰富度,是今后河北省小麦高产抗旱育种的关键。在合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引进、收集和创新优异的高产抗旱种质。3.基于SSR标记,明确了河北省审定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通过计算每个SSR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e(1.64420.333,平均4.708)和香农信息指数SI(0.1481.102,平均0.544)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基因型多样性在大多数SSR位点上较为丰富。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1840.899,平均0.418,遗传变异程度高于其他省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小麦品种遗传基础最为丰富,石家庄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选育的小麦品种与其他单位的品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建议育种单位在选配亲本时,重视引入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优异性状互补的品种资源作亲本,选育出更多遗传背景丰富的小麦优良新品种。4.明确了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的品种特征。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是河北省冬小麦产量不断提高的首选品种类型。产量结构特征为穗数764.7万/hm2左右,穗粒数34.5粒左右;千粒重41.3g左右。群体总茎(穗)数变化特征为基本苗361.7万/hm2左右,冬前总茎数1084.1万/hm2左右,最大总茎数1465.2万/hm2左右;成穗率53.6%左右,穗数占冬前总茎数比例变幅71.2%左右,主茎穗比例47.3%左右,分蘖穗比例53.7%左右。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为冬前0.88左右,起身期1.20左右,拔节期6.04左右,孕穗期7.53左右,开花期5.54左右。株高变化特征为冬前16.2cm左右,起身期18.8cm左右,拔节期42.0cm左右,开花期75.9cm左右。单株次生根特征为冬前2.5条左右,起身期5.7条左右,拔节期20.2条左右;开花期29.2条左右。5.明确了超高产冬小麦适宜水氮施用量,并筛选了氮高效超高产冬小麦品种。适氮节水(N240kg/hm2+春2水)处理的平均干物质积累量和平均子粒产量最高,是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实现较高子粒产量的最佳措施。本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的氮高效表现存在于一定的施氮量范围,且不同品种存在差异。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的高效施氮量高于普通冬小麦品种。河农200和石优20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均属氮高效品种,冀麦585和河农826在较高施氮量条件下属氮高效品种,婴泊700在较低施氮量条件下属氮高效品种。

王伟伟[5](2012)在《暖冷年对冬小麦越冬性和抽穗期的影响及温光反应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选育,不但要在暖冬、冷冬的气候变化条件下具有很强的越冬能力,而且要与高产、温光反应迟钝相结合,从而使小麦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气候变迁条件下实现高产、稳产。本研究采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小麦育种F6—F7材料,共275份。于2008—2009(冬暖年)、2009—2010(冬冷年)进行枯死度和抽穗期差值鉴定,寻找冬暖年、冬冷年越冬性的变化规律和温光反应变化规律。测定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北平原18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生活型指标和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评判了我国由南向北的小麦品种越冬性、温光反应的演化规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冬冷年对小麦抽穗期带来不同程度的滞后,2008—2009年度(冬暖年)与2009—2010年度(冬冷年)比较,2009—2010年度小麦的抽穗期推迟了7—14d,与冬暖年形成显着的差值。研究表明,差值越小的品种(系),温光反应越迟钝,因此,冬暖年、冬冷年交替时,选择差值小的材料,有利于培育广适性新品种。2.小麦品种的生活型形态指标和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我国小麦由南向北分蘖节入土深度越来越深,电导率越来越小,脯氨酸含量越来越高。分蘖节入土深度与越冬死亡率的相关系数为-0.6185,呈极显着差异,分蘖节入土深度与电导率、脯氨酸含量有密切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723和0.7051,呈极显着差异。研究表明分蘖节入土深度选择法不仅直观,而且可靠。3.冬、春两圃法鉴定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类似于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CIMMYT)的穿梭育种模式,对强冬性、温光反应迟钝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良好的效果。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利用两圃法成功的选育出温光反应迟钝的宝麦8号小麦品种,为冬小麦温光反应类型的选择提出了新途径。

本刊编辑部[6](2011)在《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文中研究表明湖南省着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省第六届党代会和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湖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衡阳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衡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

蒋慕东[7](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刘自成[8](2005)在《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文中提出冬小麦是陇东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为35~40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65%,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产区集中在董志塬、早胜塬、宫河塬、屯字塬、孟坝塬、春荣塬、草峰塬、独店塬、什字塬等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泾河川道。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镇原、宁县、西峰、崆峒、灵台、泾川、庆城、合水等县(区),平均产量2250~3750kg/hm2。 该区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小麦生产的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生产潜力大;热量适中,日较差大;降水偏少,亏缺大。区内中南部冬麦区是冬小麦的适宜和最适宜种植区,西北部和东部仍有大面积的次适宜区和可种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外引品种难以在当地成为主栽品种,推广面积很小。因此分析影响陇东地区冬小麦生产的气象因素和生态区划,研究庆农号冬小麦育种的历史,利用历年区域试验资料和品质、抗病性分析结果,分析归纳总结出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展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泛的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庆农号冬小麦品种自1982年开始选育以来,23年时间共育成新品种9个,新品系4个,其中以庆农2号、3号、4号、6号、9号和陇育215等品种表现突出。 2.产量水平及稳产性有明显提高。庆农2号、3号、4号、6号、9号在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增产幅度显着,在绝大多数试验年份比对照增产达4.2%~16.73%,具有良好的增产性能,丰产性好。根据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判断,庆农4号、6号其品种与地点、品种与年份互作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庆农9号和陇育215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或小于1,稳产性、适应性较好。 3.抗病、抗旱性有较大改善。庆农4号对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类型表现免疫至中抗,庆农6号、庆农9号对所接条锈菌系表现免疫至高抗,属抗病品种,大田种植表现抗锈性好,抗红黄矮病,白粉病发病轻。庆农4号、庆农9号在严重干旱的1995年、1996年、2000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抗旱性,大多数试点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及其他品系增产显着,抗旱、耐旱强。 4.品质得到提高。庆农3号、4号、5号、6号、9号,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分别为13.76%、14.54%、16.53%、17.24%和17.63%;赖氨酸含量(干基)分别为0.36%、0.55%、0.58%0.60%和0.58%。食用品质已为生产单位一致认可。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庆农6号沉降值51.2ml、吸水率66.3%、形成时间5min、稳定时间7.5min、评价值63、面包体积735ml、面包评分77.5,加工品质较好。庆农8号馒头评分为80.0分,是一个馒头型品种。

左联忠,王彩萍,杨文龙,赵吉平[9](2002)在《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文中指出对冬小麦 15个F1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与其沉降值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 ,F1中有强优势组合 ,其超标幅度 5 1%~ 5 6 6 % ,亲本材料基因重组后 ,沉降值变化为 :超亲组合占 33 3% ,趋近父母亲本平均值的组合占 6 0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选用优质亲本 ,组配强优势组合和采用化学杀雄技术 ,可以选育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应用微量SDS沉降值指导田间早代选择非常有效。

刘愈之,丁志远,刘众,赵少敏[10](2021)在《矮败基因源在选育小麦品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利用矮败基因源从资源征集、创新进行本土化改良,构建了平凉市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总结转育出了一批适宜陇东地区寒、旱生态型的冬小麦显性核不育材料,拓宽了冬小麦品种抗病基因资源库;利用创制的矮败小麦建立了简便有效多聚合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等4个矮败小麦轮回选择基础群体。

二、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黑麦属的研究进展
        1.1.1 黑麦的分类及分布
        1.1.2 黑麦优异基因的发掘
    1.2 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2.1 六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1.2.2 八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1.2.3 异附加系的创制
        1.2.4 异代换系的创制
        1.2.5 易位系的创制
    1.3 麦类作物的抗寒性研究
        1.3.1 抗寒性的生理机制
        1.3.2 抗寒性的遗传机制
        1.3.3 北方寒地冬性小麦的研究现状
    1.4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方法
        1.4.1 形态学鉴定法
        1.4.2 细胞学鉴定法
        1.4.3 原位杂交检测
        1.4.4 分子标记检测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小黑麦×冬黑麦杂交试验及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田间播种与杂交
        2.3.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2.4 试验结果
        2.4.1 杂交试验结果
        2.4.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仪器及设备
    3.4 试验方法
        3.4.1 种子萌发及根尖处理
        3.4.2 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
        3.4.3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
        3.4.4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3.4.5 探针的标记
        3.4.6 原位杂交过程
    3.5 试验结果
        3.5.1 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结果
        3.5.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3.5.3 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黑麦SSR分子标记鉴定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仪器及设备
    4.4 试验方法
        4.4.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4.4.2 PCR反应
        4.4.3 SSR标记检测
    4.5 试验结果
        4.5.1 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的筛选
        4.5.2 冬黑麦SSR引物在杂种F1中的检测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的可行性
    5.2 杂种与亲本田间农艺性状的比较
    5.3 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5.4 冬黑麦遗传物质的鉴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密肥组合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1.1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1.2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3 密肥组合对产量和品质的协同调控效应
    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
    5 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影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指标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概况与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籽粒蛋白质含量
        1.3.2 籽粒硬度
        1.3.3 籽粒容重
        1.3.4 籽粒出粉率
        1.3.5 面粉湿面筋含量
        1.3.6 面粉溶剂保持力
        1.3.7 面团粉质参数
        1.3.8 面粉糊化特性
        1.3.9 饼干品质
        1.3.10 面条品质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指标筛选
        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筛选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品质指标的栽培调控效应及指标间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籽粒蛋白质含量
        1.2.2 籽粒硬度
        1.2.3 籽粒容重
        1.2.4 籽粒出粉率
        1.2.5 面粉湿面筋含量
        1.2.6 面粉溶剂保持力
        1.2.7 面团粉质参数
        1.2.8 面粉糊化特性
        1.2.9 饼干品质
        1.2.10 面条品质
        1.2.11 吹泡仪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2.1.1 密肥组合对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的影响
        2.1.1.1 溶剂保持力变异分析
        2.1.1.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2.1.1.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2.1.1.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2.1.1.5 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2.1.1.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1.1.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2.1.2 密肥组合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的影响
        2.1.2.1 溶剂保持力的变异分析
        2.1.2.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2.1.2.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2.1.2.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2.1.2.5 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2.1.2.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1.2.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2.2 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2.2.1 弱筋小麦品质指标
        2.2.2 中筋小麦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高产群体特征及优质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茎蘖动态
        1.2.2 叶面积指数
        1.2.3 干物质积累量
        1.2.4 产量及其结构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1.1 对弱筋小麦宁麦13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1.1.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2.1.1.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1.1.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1.1.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1.2 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1.2.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2.1.2.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1.2.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1.2.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不同品质水平下小麦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
        2.2.1 弱筋小麦宁麦13不同品质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结构特征
        2.2.1.1 产量及其构成
        2.2.1.2 群体茎蘖动态
        2.2.1.3 叶面积指数
        2.2.1.4 干物质积累量
        2.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
        2.2.2.1 产量及其构成
        2.2.2.2 群体茎蘖动态
        2.2.2.3 叶面积指数
        2.2.2.4 干物质积累量
        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3.1 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稳产栽培技术
        2.3.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不同类型小麦植株茎鞘碳代谢特征及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可溶性糖含量
        1.2.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
        1.2.3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
        1.2.4 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
        1.2.5 茎鞘中葡萄糖、蔗糖含量
        1.2.6 淀粉含量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组合对茎鞘可溶性糖运转的影响
        2.2 小麦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2.3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2.3.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变化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2.3.3 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2.4 氮肥运筹对小麦茎鞘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5 密肥组合对小麦茎鞘葡萄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间的相关性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1.2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途径
        1.2.1 密肥组合对中筋与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及类型间差异
        1.2.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1.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1.2.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特征
        1.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4)河北省冬小麦品种遗传分析和超高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1.1.1 基于农艺性状的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1.1.2 基于子粒贮藏蛋白标记的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1.1.3 基于基因标记的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1.1.4 小麦品种的系谱信息分析研究
    1.2 小麦抗旱研究进展
        1.2.1 生物节水概念的提出
        1.2.2 农艺措施节水研究
        1.2.3 小麦节水抗旱生理学研究进展
        1.2.4 小麦品种抗旱鉴定指标研究
    1.3 超高产冬小麦品种特征研究
        1.3.1 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光截获指标和光温生产潜力基础研究
        1.3.2 冬小麦子粒产量的发展
        1.3.3 超高产冬小麦品种特征研究
        1.3.3.1 7500 kg/hm2 产量水平(千斤)小麦的品种特征
        1.3.3.2 黄淮海麦区超高产冬小麦的品种特征
第二章 河北省小麦品种系谱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河北省培育小麦新品种的骨干品种(亲本)分析
        2.2.2 河北省审定冬小麦品种血缘分析
        2.2.2.1 冬小麦骨干亲本在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2.2.2.2 基于统计冬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遗传贡献率的聚类分析
        2.2.2.4 河北省冬小麦骨干亲本遗传贡献率年际间变化分析
    2.3 讨论
        2.3.1 关于冬小麦育种中骨干品种的亲本作用
        2.3.2 基于血统来源的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特征
第三章 冬小麦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指标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2.1 试验设计
        3.1.2.2 表型性状测定和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性状与单株产量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3.2.2 表型性状与单株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3.2.3 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显着相关的表型性状分析
        3.2.4 供试材料的丰产抗旱性分析
        3.2.5 供试材料基于抗旱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3.3 讨论
        3.3.1 冬小麦抗旱性的表型鉴定指标及其可靠性
        3.3.2 目前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及其改良途径
        3.3.3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基于抗旱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第四章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 SSR 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DNA 的提取
        4.1.2.2 SSR 分析
        4.1.2.3 产物检测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河北省小麦品种 SSR 位点的多态性
        4.2.2 河北省小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
        4.2.3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基于 SSR 多态性的分子聚类
    4.3 讨论
        4.3.1 河北省小麦品种 SSR 标记的遗传多态性
        4.3.2 河北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第五章 河北省超高产小麦品种特征与氮高效品种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基本情况
        5.1.3 试验内容和方法
        5.1.3.1 基本苗和总茎(穗)数
        5.1.3.2 植株性状
        5.1.3.3 干物质积累量
        5.1.3.4 叶面积指数(LAI)
        5.1.3.5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供试小麦品种的增产率比较
        5.2.2 超高产冬小麦的品种特征
        5.2.3 不同施氮量和灌水次数的小麦品种产量比较
        5.2.4 不同施氮量的小麦品种产量差异
    5.3 讨论
        5.3.1 关于品种比较试验平台的探讨
        5.3.2 关于高产超高产冬小麦品种特征的研究
        5.3.3 关于超高产冬小麦氮高效品种的筛选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5)暖冷年对冬小麦越冬性和抽穗期的影响及温光反应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育种选择的影响
    1.2 冬小麦越冬性的研究现状
        1.2.1 冬小麦安全越冬的重要性
        1.2.2 冬小麦越冬性的研究进展
        1.2.2.1 冬小麦越冬性的影响因素
        1.2.2.2 冬小麦抗寒性鉴定方法
        1.2.2.3 冬小麦抗寒性鉴定指标
    1.3 冬小麦抽穗期的研究现状
    1.4 冬小麦温光反应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暖冷年对选择小麦越冬性和抽穗期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3.1 越冬枯死度调查标准
        2.1.3.2 分蘖节入土深度调查方法
        2.1.3.3 抽穗期评判标准
        2.1.3.4 统计方法
        2.1.3.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昌黎地区 2008—2009 年度(冬暖年)、2009—2010 年度(冬冷年)年度气象资料分析
        2.2.2 相同品系在冬暖年与冬冷年的越冬枯死度的表现结果
        2.2.3 冬小麦分蘖节入土深度与枯死度的关系
        2.2.4 冬暖年与冬冷年对同一材料抽穗期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冬春两圃选择法对小麦温光反应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冬圃试验结果
        3.2.2 春圃试验结果
        3.2.2.1 春圃中小麦品种的分蘖节入土深度、单株分蘖数、分蘖节电导率、分蘖节脯氨酸含量变化
        3.2.2.2 春圃试验中小麦品种抽穗状况
        3.2.3 冬春两圃试验材料的比较
        3.2.3.1 越冬性与温光反应的关系
        3.2.3.2 春播情况下抽穗百分率与温光反应的关系
        3.2.4 穗分化与温光反应的关系
        3.2.5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136 份高代材料的选择结果及异地温光反应鉴定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4.1 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陇东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形地貌
        1.1.3 气候资源
    1.2 陇东农业气象灾害
        1.2.1 干旱
        1.2.2 霜冻
        1.2.3 冰雹
        1.2.4 大(暴)雨和大风
        1.2.5 干热风
    1.3 小麦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1.3.1 小麦对光、热条件的要求
        1.3.2 小麦对水、肥条件的要求
    1.4 陇东冬小麦种植区划
        1.4.1 西北部冬麦区(Ⅰ)
        1.4.2 中、南部冬麦区(Ⅱ)
        1.4.3 东部冬麦区(Ⅲ)
    1.5 庆阳市冬小麦品种的演进
        1.5.1 冬小麦生产发展简况
        1.5.2 历史上的主要品种
        1.5.3 近十年的品种改进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和方法
        2.3.1 鉴定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
        2.3.2 区域试验
        2.3.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育种目标分析
    3.2 系谱分析
    3.3 特征特性分析
        3.3.1 株型分析
        3.3.2 抗旱、抗寒性分析
        3.3.3 抗(耐)病性
        3.3.4 产量表现及评价
        3.3.5 品质及评价
    3.4 今后小麦育种的主攻方向
        3.4.1 选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
        3.4.2 选育干旱年份产量较为稳定、多雨年份具增产潜力的旱地品种
        3.4.3 减少抗锈育种的盲目性
        3.4.4 选育适宜于带田种植和地膜栽培的品种
    3.5 对陇东地区今后冬小麦育种的思考
        3.5.1 技术方面的几个问题
        3.5.2 建立小麦育种工作自身发展的机制
        3.5.3 增加育种投入,实行后期补助
        3.5.4 建立育种中心
        3.5.5 稳定队伍,提高水平
        3.5.6 扩大与国外技术合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育成了一批优异品种
        4.1.2 产量水平及稳产性有明显提高
        4.1.3 抗病、抗旱性有较大改善
        4.1.4 品质得到提高
        4.1.5 株高有一定程度降低
    4.2 讨论
        4.2.1 产量性状的选育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4.2.2 抗锈品种的遗传背景狭窄,抗性较为单一
        4.2.3 在抗旱性与丰产性的结合上有待进一步努力
        4.2.4 专用优质品种的选育和开发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组合的优势表现
    2.2 沉降值变化趋势
3 结果与讨论

(10)矮败基因源在选育小麦品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选择方法
    1.1 基础材料的征集、鉴定、创新和利用研究
    1.2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1.2.1 轮回选择群体的组配
        1.2.2 矮败小麦创新种质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1.3 主要技术路线
    1.4 新杂交种子获得及后代选择方法
2 主要育种研究成果
    2.1 小麦种质资源的征集、鉴定、筛选利用及资源库的创建
    2.2 利用矮败基因源创建陇东冬小麦改良群体
    2.3 利用矮败不育株创建陇东寒、旱生态型的冬小麦基础群体
    2.4 开展多途径冬小麦杂交育种,选育出一大批育种中间材料
    2.5 显性核不育冬小麦利用研究与染色体工程技术相结合
3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D]. 杨军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D]. 杭雅文. 扬州大学, 2020(04)
  •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4]河北省冬小麦品种遗传分析和超高产特征研究[D]. 李瑞奇.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5]暖冷年对冬小麦越冬性和抽穗期的影响及温光反应变化[D]. 王伟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2(12)
  • [6]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8)
  •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8]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D]. 刘自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9]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J]. 左联忠,王彩萍,杨文龙,赵吉平. 华北农学报, 2002(S1)
  • [10]矮败基因源在选育小麦品种中的应用研究[J]. 刘愈之,丁志远,刘众,赵少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23)

标签:;  ;  ;  ;  ;  

优质高产杂交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