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一、困扰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黎育生[1](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刘跃[3](2020)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办法的实施给高校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盐城师范学院作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学第二级全科认证的试点高校,此背景下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个案,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实施效果这几个维度,呈现并分析认证背景下当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认证理念存在的偏差,探析认证理念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是如何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融入术科教学改革之中。通过研究得出:(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专业认证指导理念仍有偏差,体现在:课程教学理念层面“重教轻学”仍存在;教学目标重技能传授、职业情感培养欠缺;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需求贴合性不强;教学方法保守,学生主体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且评价主体单一。(2)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以认证理念为核心,其术科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特色,体现在:课程理念以师德教育为先,由“教会”学生向学生“会教”转变;教学目标凸显师德培养,关注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内容科学性、基础性并重,综合性、实践性兼顾;教学方法上积极尝试多样化教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果;教学评价向过程性评价方式转变,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有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以评促进。

孙歌[4](2020)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以D市C小学为个案》文中指出在教育中,人格的养成和教育是第一位的。感恩是其他优良品质的生长点,感恩品质培养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感恩是心怀感激并愿意回报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情怀,不是简单的感恩意识,而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在我国,感恩教育的概念由陶志琼教授提出,实践表明,通过感恩教育的洗礼,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社会风尚得到改进。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独特性,相比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强;相比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更强,感恩品质培养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本文通过查找、浏览感恩品质、感恩品质培养以及感恩教育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对本次研究有价值的内容。在本次研究中,以D市C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并与该小学的若干名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对话。本次调查问卷采用何安明等人于201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青少年感恩量表》,来调查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现实样态。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引言和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笔者以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为出发点,提出研究问题,梳理有关感恩品质培养、感恩教育的相关文献。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整理感恩品质的相关理论、感恩品质的实践表征、感恩品质培养的缺失以及感恩品质培养的实践这四个方面的相关文献。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是感恩品质培养相关理论解读,主要包括感恩品质的相关基本内涵、感恩品质的构成要素、感恩品质培养的意义和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现状调查,主要包括调查设计、调查工具、调查过程。第三部分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现实样态、以及以现实样态为基础进行的差异性分析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策略,笔者在这一部分提出感恩品质培养可实施的培养策略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实践性、主体性、平等性和发展性四大原则,并分别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提出实施感恩品质培养的有效路径。结语部分,笔者对本文进行总结概括并反思不足之处。

肖发生,张泰城[5](2019)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研究述评》文中提出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要求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各高校也积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全过程,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赖雪梅[6](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丁帅[7](2018)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①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之一。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奉献、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有针对性体现的部分内容,可以为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着重阐释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有针对性体现的部分内容,即爱国价值观、友善价值观、和谐价值观、文明价值观和公正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坚持问题意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要求、机制和路径。力图初步建立起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完整体系,增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根据研究思路和研究需要,本文包括三个板块,共七个专题。第一板块包括导论、第一章。导论部分概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原则、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等。第一章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理论综述。首先,从志愿、志愿服务、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入手,对相关内涵进行了理论阐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中具体呈现出来的价值目标、价值行为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针对性结合的部分内容。其次,进一步阐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指导理论进行了综述。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第二板块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二章梳理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历史进程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进程,分别概括总结出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志愿服务的特点,以及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具体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分别是爱国价值观、友善价值观、和谐价值观、文明价值观和公正价值观,并对其分别进行具体深入阐释。第三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明确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显得必要而迫切。本章主要从大学生本人、高等院校、整个社会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三板块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结束语。第四章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现状进行审视,开展相关的实证研究,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生、高校、社会和家庭四个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章对国外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做法进行了分类阐述,概括出国外通过志愿服务培育本国价值观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并对其进行客观审视和筛选分析,进而提炼出其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启示。第六章主要是在现有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结合调查研究和域外借鉴,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要求、机制和路径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深入的论述。本章明确指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要面向新时代、突出着眼点、强化聚焦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工作要牢牢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这个载体,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培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最后,总结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立足高校培育、强化政府支持、借助社会环境、筑牢家庭阵地、提升自我修养以及创新志愿服务载体,保证培育目标顺利实现,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现实路径。结束语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长恒[8](2019)在《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 ——基于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思考》文中指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德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制度规范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其本质是仁、敬、和,具有传承性与发展性并存、共同性与差异性并存、约束性与自觉性并存的特点。大学生礼仪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大学生传授礼仪知识,提升礼仪素养,培育礼义精神,增强文明素质,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社会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总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大学生礼仪素养不高;有效礼仪教育场域相对不足;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传承不够;教师纠错作用发挥不及时;大学生错失礼仪教育最佳时期等。传统礼文化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层面的消解与缺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礼文化。中国优秀传统礼文化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它培育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先秦儒家礼育思想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源头,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大学生礼仪教育,需要实现对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先秦儒家礼育思想是指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创建于孔子、发展于孟荀的一套关于礼的制度、仪式和礼义精神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社会关于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宇宙伦理的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了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约束个人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文明素养等历史作用。它的主要特征包括:礼义为本、人道自觉、道德教化、经世致用、日用常行等。大学生礼仪教育对先秦儒家礼育思想进行传承与借鉴,就要传承其以时为大、因人之情、适度权变、关系对等、多维共建的教育理念,借鉴其知行合一、礼乐同构、礼法互补、榜样示范、自我修养等教育方法。先秦儒家礼育思想自身所具有的合理内涵为其创造性转化提供了传承依据,人民大众的价值认同为其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普遍的文化心理基础,我国所处发展阶段为其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社会现实基础。实现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需要革故鼎新,优化礼的作用场域;与时俱进,注入时代发展元素;优化整合,构建现代礼仪教育体系。实现先秦儒家礼育思想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其以仁、敬、和为核心的礼义精神,赋予其具有时代特征的礼仪规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需要积极建设礼仪课程,系统设计校园仪式,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孔晓明[9](2018)在《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演进及其时代特征》文中指出《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演进及其时代特征》主要采用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自19世纪中叶发轫,经过近百年的曲折发展,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中叶。在这近百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由官方在高等学校中推行的训育训导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曲折发展、最后又从有到无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历程。从清末民初实施学监制度到20世纪20年代训育制度正式在中国各级学校实施推行;随着国民党统治的加强,训育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落实;30年代开始在中等以上学校推行导师制以应对训育制实施中的问题;30年代末期为了进一步解决训育制的问题以及导师制实施中的问题,国民政府开始实施训导制度;1949年伴着中国大陆的解放,中国近代训育训导制也开始走向消亡。训育训导制,是指实施训育和训导的教育制度。具体地说特指中国近代高校为满足国家政治需要,为培养学生具有当时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等,兼有训练、说教、灌输、指导和管理等集于一体的教育制度。研究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是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窥一斑而知全豹”。近代中国高校训育训导制度作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中国近代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等方面具体的教育管理事务。研究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近代高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总结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实施中的有益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从而发现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的特点,以此深入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特征。因此,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了解其过去、还原其历史,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揭示高等教育的特性和规律。关于这个问题,前人已经有过一些研究。但总的来看,这些研究较多关注中小学训育,而较少涉及高校训育制度;主要研究了训育制度,而没有系统研究训导制度,对近代中国高校导师制、训导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研究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特别是重点研究中国近代高校训育制、导师制、训导制之间相互关联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所以,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其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客观评析其历史特征及其影响,从而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更为客观地评价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进而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论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查阅了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会典》、《清实录》等档案中关于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学监等档案资料;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查阅了中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法令汇编》、《训育法令汇编》、《教育部训导会议记录》、《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教育与训育的文书记录》等档案资料;台湾教育研究院档案馆主要查阅了《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第二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中华民国教育年报》、《教育部公报》等档案资料;中国社科院近代历史研究所资料室主要查阅了《民国史料丛刊·文教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文献类编》、《师范学校训育问题》等资料;电子数据库主要是通过超星电子图书、读秀学术、上图晚清和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阅了近代中国的训育制、导师制、训导制等相关主题的期刊与专着;外文文献主要通过EBSCO-ASP全文数据库、ERIC等电子数据库查阅了近代训育、训导相关期刊资料,在此基础上描绘了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的起源、发展、消失的演变过程。本论文认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训育训导制度,主要经历了训育制、导师制、训导制等三个演变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大致是从清末民初训育理论引入中国到20世纪20年代训育制度正式在高校实施;第二阶段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致是1927-1939年大专以上学校实施导师制,这一阶段高校训育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第三阶段大致是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高校训导制实施。论文主要以高等教育目的论和制度影响因素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训育训导制度演变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影响因素。论文研究结论认为: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是出于培养符合当时社会统治者所需要的受教育者这一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论理论框架正是分析了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为谁服务”这一高等教育目的,由此涉及分析到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高校学生、教师和实施形式。制度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主要是分析制度演变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等因素,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当时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同时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演进及其时代特征》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三点:一是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独创,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中国近代高校训育问题而创造的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二是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训育制、导师制、训导制三个发展阶段。三是中国近代高校训导制的形成是基于训育制和导师制的有机结合,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基础上的升华。文章研究的主要创新和贡献是:描绘了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分析了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发展演变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影响因素,总结了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时代特征和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消亡的原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近代高校训导制的产生是基于训育制和导师制的有机结合,从而超越了原先的训育制和导师制,因此对于中国近代高校训育制度的完整发展阶段称之为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

刘洪波[10](2017)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高校今后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并且要求高校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这就为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经验和新发展成就的实际,从理论、历史和发展趋势相统一的角度,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第一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特征和本质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基本目标,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和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发展动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断创新、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内涵式发展具有客观性、效果具有滞后性、影响因素具有广泛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即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发展的视角审视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坚持强化特色、优化结构、创新制度、增强效益,走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二章研究的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经艰难坎坷,经历了恢复重建、改革深化、发展创新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此间通过挖掘潜力、转变理念、发挥优势、优化结构,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当前正处于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过程。第三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状。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机遇以及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政策机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视野的拓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积累的新实践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指教育理念的落实还不够到位、教育内容对社会发展需要不够适应、学科建设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和合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第四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微观因素。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宏观因素,主要是指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观因素,主要是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微观因素,主要是指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网络因素。第五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内涵、特点、原则和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就是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而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特点表现在评价具有客观性、导向性、动态性和系统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标准就是衡量质量和效益的客观尺度,包括实用标准、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第六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策包括宏观对策、中观对策和微观对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宏观对策是指机制建设、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中观对策,更新理念是先导、学科建设是基础、内容转型是关键、完善评价是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微观对策,主要是要提升辅导员职业化水平、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综上所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界定作为逻辑起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程、现状、影响因素、评价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二、困扰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困扰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教师教育日趋重视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1.1.3 专业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凸显
        1.1.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文献综述
        1.2.1 师范类专业认证国内外相关研究
        1.2.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2 后现代课程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师范类专业认证
        2.2.2 术科
        2.2.3 教学改革
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分析
        4.1.1 术科课程教学理念分析
        4.1.2 术科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4.1.3 术科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4.1.4 术科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4.1.5 术科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4.2 专业认证背景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分析
        4.2.1 教学理念变化分析
        4.2.2 教学目标改革分析
        4.2.3 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4.2.4 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4.2.5 教学评价改革分析
        4.2.6 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4.3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经验
        4.3.1 以学生为本,革新课程理念
        4.3.2 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准绳,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4.3.3 以产出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4.3.4 以学生为中心,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4.3.5 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完善教学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相关政策文件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4)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以D市C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立德树人”的政策响应
        2.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要求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文献综述
        1.感恩品质的相关理论解读
        2.感恩品质的实践表征研究
        3.感恩品质培养的缺失研究
        4.感恩品质培养的途径研究
一、感恩品质培养相关理论解读
    (一)基本内涵
        1.感恩及其品质
        2.感恩品质培养
        3.感恩品质培养的意义
    (二)构成要素
        1.感恩他人的品质
        2.感恩社会的品质
        3.感恩自然的品质
    (三)理论基础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生活德育理论
        3.情感教育理论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研究设计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地点
        3.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三)调查过程
        1.调查准备阶段
        2.调查实施阶段
        3.数据处理阶段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调查结果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总体样态
        1.感恩品质整体较好,存在一定进步空间
        2.对他人恩惠的感恩品质最高,对自然的感恩品质相对较低
        3.感恩品质在感知、体验和表达、回报上存在差距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的差异性
        1.女生感恩品质的表达和回报优于男生
        2.感恩品质没有随年级的升高而提升
        3.感恩品质水平与是否独生子女上无关
        4.父亲学历为研究生的学生感恩品质较低
        5.感恩品质与母亲学历水平无关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存在问题的成因
        1.学生自身淡漠感恩、不会表达
        2.家庭教育理念偏差、措施不当
        3.学校教育目标不清、内容匮乏
        4.中国传统文化断层、错误解读
        5.社会总体环境复杂、价值多元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感恩品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平等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二)感恩品质的主要方式
        1.理性教育
        2.案例分析
        3.榜样示范
        4.体验活动
        5.文本阅读
    (三)感恩品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1.学校:感恩品质培养的主阵地
        2.家庭:感恩品质培养的起始点
        3.社会:感恩品质培养的大熔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时代新人
    (一)将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二)强调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优质资源
    (三)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方式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德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德育的平台条件
    (三)红色德育的课程教学
    (四)红色德育的实践教学
三、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智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智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智育的课程资源
    (三)红色智育的课堂教学设计
    (四)红色智育的实践教学
四、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体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体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体育的条件设施
    (三)红色体育的课程教学
    (四)红色体育的实践教学
五、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美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美育理论研究
    (二)红色美育的保障条件
    (三)红色美育的课堂教学
    (四)红色美育的实践教学
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创新案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创新
    (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三)红色体育育人路径
    (四)红色文学艺术创作
    (五)红色文化育人体系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4.1 教学理念分析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4.2 教学方法分析
        4.2.1 专题式教学法
        4.2.2 案例教学法
        4.2.3 合作学习法
        4.2.4 服务性学习法
        4.2.5 研究式教学法
    4.3 实践教学分析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4.4 教学考核分析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5.1 教学实施原则
    5.2 教学整体设计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5.3 教学实践案例
        5.3.1 教学内容解析
        5.3.2 学生学情诊断
        5.3.3 教学目标分析
        5.3.4 教学策略分析
        5.3.5 教学流程
        5.3.6 课堂实录
    5.4 教学效果分析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原则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理论综述
    一、相关概念内涵概述
        (一) 志愿与志愿服务的内涵
        (二) 价值观的内涵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四)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内涵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指导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指导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指导
        (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指导
第二章 我国志愿服务的历史回顾及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内容
    一、我国志愿服务的历史回顾
        (一) 我国古代志愿服务的历史回顾
        (二) 我国近代志愿服务的历史回顾
        (三) 我国现代志愿服务的历史回顾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回顾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一) 爱国价值观
        (二) 友善价值观
        (三) 和谐价值观
        (四) 文明价值观
        (五) 公正价值观
第三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二) 抵制西方多元化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三) 培育大学生良好精神风尚的必由之路
        (四) 引领国际公益价值观潮流的需要
        (五) 增强社会大众凝聚力的需要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 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四)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五) 有利于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六) 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资料来源与调查对象分析
        (一) 调查资料来源
        (二) 调查对象分析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
        (一)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倾向的调查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必要性的调查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现状的调查
        (四)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广度和深度的调查
        (五)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传播程度的调查
        (六)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状况的调查
        (七)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状况的调查
        (八)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载体的调查
        (九)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总结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力度不足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没有形成合力
        (三) 高校忽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地位
        (四) 高校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度低
        (五)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
        (六)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载体单一化、功利化
    四、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因素分析
        (一)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学生因素
        (二)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高校因素
        (三)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社会因素
        (四)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家庭因素
第五章 国外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做法及借鉴
    一、国外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特点
        (一) 培育理念:同国家核心价值理念相统一
        (二) 培育形式:多样化手段开展价值观培育
        (三) 培育载体:非政府组织在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国外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经验
        (一) 大力支持,设立政府专项资金
        (二) 高度凝练,重视概念提炼和细化
        (三) 紧密结合,融入其他各类课程
        (四) 注重实践,渗透学生日常生活
        (五) 定期评价,保证培育落到实处
        (六) 严格选拔,建立专业学者队伍
    三、国外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启示
        (一) 完善规制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二) 明确培育目标,细化内容高度凝练
        (三) 加强学科融合,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四) 重视社会实践,培育活动可操作化
        (五) 完善评价机制,树立合理培育标准
        (六) 选培专业人员,打造培育人才队伍
第六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要求、机制和路径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要求
        (一) 明确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
        (二) 突出着眼点: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 强化聚焦点: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主导权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机制
        (一)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奠定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基础
        (二)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效果
        (三) 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动力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一) 立足高校培育,拓展培育维度
        (二) 强化政府支持,提供相关保障
        (三) 借助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四) 筑牢家庭阵地,强化融入生活
        (五) 提升自我修养,促进知行统一
        (六)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提升培育效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附录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问题调查问卷1
附录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问题调查问卷2

(8)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 ——基于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礼仪教育及其必要性
    第一节 礼仪概述
        一、礼与礼仪
        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三、礼仪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目标
    第三节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作用访谈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作用分析
第二章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解决思路
    第一节 大学生礼仪教育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调查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礼文化
        二、汲取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历史智慧
第三章 先秦儒家礼育思想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供文化资源
    第一节 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礼义为本
        二、人道自觉
        三、道德教化
        四、经世致用
        五、日用常行
    第二节 大学生礼仪教育对先秦儒家礼育的方法借鉴
        一、知行合一
        二、礼乐同构
        三、礼法互补
        四、榜样示范
        五、自我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礼仪教育对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理念传承
        一、因人之情
        二、以时为大
        三、适度权变
        四、关系对等
        五、多维共建
第四章 先秦儒家礼育思想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转化与创新
    第一节 先秦儒家礼育的路径
        一、官府垂范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教化
        四、日常养成
    第二节 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一、对先秦儒家礼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
        二、实现先秦儒家礼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可行性
        三、先秦儒家礼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第三节 先秦儒家礼育思想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创新性发展
        一、积极建设礼仪课程
        二、系统设计校园仪式
        三、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生礼仪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大学生礼仪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演进及其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之界定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关于本论文的几点说明
第二章 训育思想的起源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训育思想的萌芽与产生
    第三节 训育思想的研究与争论
第三章 高校训育制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训育制的起源与形成
    第二节 高校训育制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高校训育制的问题与论争
第四章 训育制向训导制的转变
    第一节 导师制在高校的实施
    第二节 训育制和导师制的困境与应对
    第三节 高校训导制的产生
第五章 高校训导制的发展(上)
    第一节 高校训导制的初衷与目标
    第二节 高校训导制的组织机构
    第三节 高校训导制的内容体系
第六章 高校训导制的发展(下)
    第四节 高校的训导原则
    第五节 高校的训导方法
    第六节 高校训导的考核
第七章 高校训导制的结局
    第一节 高校训导制的困境与问题
    第二节 高校训导制的废止
    第三节 高校训导制的争议
第八章 高校训育训导制的历史特征
    第一节 历史的必然性
    第二节 目的之政治性
    第三节 内容的单一性
    第四节 方式的专制性
    第五节 形式的多样性
第九章 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效果与影响
    第一节 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效果
    第二节 高校训育训导制的影响
    第三节 高校训育训导制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局限性
主要引征史料和参考文献
后记

(10)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 主要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特征和本质要求
    第一节 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含义的界定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客观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效果具有滞后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广泛性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质量提升
        二、结构优化
        三、特色突出
        四、效益增强
第二章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重建(1978—1989年)
        一、重新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着力加强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三、着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位”度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深化(1989—2002年)
        一、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定位
        二、合理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
        三、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2002—2012年)
        一、明确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新理念
        二、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三、建立课堂、实践、文化等育人长效机制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建设主渠道、主阵地
        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依托队伍建设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
        二、对外开放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积累了新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落实不够到位
        二、教育内容对社会发展需要不够适应
        三、学科建设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
        四、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和合理
        五、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宏观因素分析
        一、国际因素
        二、国内因素
        三、网络因素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观因素分析
        一、教育理念
        二、教育内容
        三、制度建设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微观因素分析
        一、教育主体
        二、教育客体
        三、环境因素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原则
        一、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三、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标准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标准确立的复杂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标准确立的现实困境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标准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宏观对策思考
        一、完善机制
        二、创新制度
        三、优化环境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观对策思考
        一、更新理念是先导
        二、学科建设是基础
        三、内容转型是关键
        四、完善评价是保障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微观对策思考
        一、内涵式发展要求提升辅导员职业化水平
        二、内涵式发展要求发挥大学生主动性
        三、内涵式发展呼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困扰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D]. 刘跃.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4]小学高年级学生感恩品质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以D市C小学为个案[D]. 孙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德智体美劳育人研究述评[J]. 肖发生,张泰城.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9(02)
  •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7]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研究[D]. 丁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3)
  • [8]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 ——基于先秦儒家礼育思想的思考[D]. 王长恒.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6)
  • [9]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演进及其时代特征[D]. 孔晓明. 苏州大学, 2018(07)
  • [10]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D]. 刘洪波.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