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

一、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1](2021)在《山西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李姣[2](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郑黄鑫[3](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李尤[4](2020)在《山西省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国家发展方向的背景下,推进生态脆弱地区县域经济、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县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载体和重大举措,自2003年开展以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县域层面的生态县建设水平评估与预测,可以客观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水平,也可对未来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起到良好的诊断和指导作用。本研究选取位于全国生态脆弱区与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为研究案例,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环境基础、发展模式等实际情况,分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现状水平及其优劣势,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生态县建设水平进行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灰色模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对研究区生态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同类地区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岚县2012-2018年生态县建设水平进行评估。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8年研究区生态县建设水平明显提升,而影响生态县建设的主要因子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秸秆综合利用率、万人拥有病床数、城市化水平、初中教育普及率等指标,说明弥补这些指标所代表的行业领域发展短板、提高发展水平是未来岚县生态县建设的优先方向。研究预测表明,研究区生态县建设水平将在现有高水平基础上继续优化提升,各项指标均会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领域提升水平将高于经济发展系统。在对研究区生态县建设水平评估和发展预测基础上,结合发展基础和未来潜力,建议通过深化农业、工业、旅游业协同发展,通过重点做强优势农业产业、推进企业绿色清洁生产、进行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加强大气水体污染治理、提升固废处理水平,改善城乡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岚县生态县建设水平得到持续稳步的提升。

肖蕾[5](2020)在《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产生巨大影响,旅游产业进行认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体育旅游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协调为对象,在保持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真实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体育旅游的绿色协调发展。因此,本研究意旨在构建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指标体系权重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取得国际认证的金鸡湖高尔夫旅游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比较实证研究的评估结果,佐证本研究构建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地考察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采用理论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拟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在邀请了体育领域、体育旅游领域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共15人组成本研究专家调查组,采用德尔菲法,整理归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专家反复打分,确立所有指标体系符合筛选原则,最终完成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已经确定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并确立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最后,选取已取得国际认证的金鸡湖高尔夫球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本文的实证评估结果与GEO认证结果,来佐证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实际操作的科学性。同时,表明本研究确立的指标体系是针对生态体育旅游行业范畴内的各个项目的认证,且能够促进生态体育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结果:(1)本研究构建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60个三级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环境、经济、社会和体育旅游体验四个方向出发对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2)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社会、体育旅游体验、经济,指标权重分别为:0.4808、0.1796、0.1698、0.1697。在一级指标的隶属下建立二级指标为:资源状况、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区建设、社会效益、社会管理、社会安全、环境体验、内容体验、服务体验、设施体验,权重系数较高的为:体育旅游区建设(0.6292)、社会安全(0.4757)、环境保护(0.4182)、经济效益(0.3708)、环境体验(0.3288)。(3)建立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确定指标体系评估的标准,将生态体育旅游认证划分为四个阶段:准备、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认证阶段,为后面指标体系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4)以苏州金鸡湖高尔夫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专家现场打分,根据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计算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的综合得分,可得金鸡湖高尔夫旅游认证处于中级阶段,同时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已经取得国际高尔夫环境工程组织GEO认证,虽两者的认证维度不同,但认证结果相同,表明金鸡湖高尔夫旅游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等方面表现出可持续性,同时也佐证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运用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建议:(1)根据生态体育旅游生认证一级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生态体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应定期进行环境评估,加强旅游者和工作者的环保意识,将评估的结果在旅游区入口进行公示;同时制定体育旅游者行为准则,对体育旅游者的环保行为进行奖励。同时在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业时要注重社会系统,尤其是社会安全与社会效益。(2)提升游客的体育旅游体验,游客在体育旅游旅程中不仅要求身心愉悦,同时进行生态知识的学习、体育旅游的体验以及环保经验的传授与分享,采用阶段性的方式加深旅游者对生态环保的认同,运用传授与分享的方式构建环境行为的制约,在游览中对环境、内容、服务以及设施的体验,满足体育旅游时的需要。(3)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在实践操作中应根据指标评估标准,以及所评估项目的特性,将指标体系转化为可操作性指标,在经过第三方或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表明是否通过认证。

陈媛媛[6](2019)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林场的森林资源、经济社会等相关数据,开展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首先运用SWOT法分析林场经营现状,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林场经营现状分析。林场优势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浓厚;劣势包括林相结构单一、龄组构成比例失衡、径级结构不合理及林业产业开发不足;机遇包括现有林业政策优化及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威胁包括人力资金短缺、伴随生态旅游开发对森林造成的干扰。总体上林场经营发展呈现良好趋势。(2)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构建包括3个子系统层,8个状态层,共2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评价体系计算得出:塞罕坝林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为0.810,其中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值为0.864,经济可持续性指数值为0.716,社会可持续性指数值为0.830。其结果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值(≥1)非常接近,因此可认为塞罕坝林场的森林经营处于可持续状态。(3)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本文提出的对策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林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林业支撑体系提升三个方面。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对策包括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提升公益林生态功能方面的措施;林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对策包括提升商品林质量、发展种苗产业、优化生态旅游产业、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绿色发展;林业支撑体系提升对策包括健全科技及人才支撑保障、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李明奎[7](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刘玮[8](2018)在《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明清时期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儒学思想融合进自然风光,通过寺庙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历代更替兴衰,流传至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给九华山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风貌带来了压力,并威胁到九华山独具特色的山林佛寺的保护。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九华山寺庙园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单体构成以及意境的营造,表现了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特点。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空间及文化审美。本文以九华山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九华山寺庙园林的形成和营造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包括寺庙园林的营建、交通体系的营建、聚落景观的营建。空间维度上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九华山山水格局和空间序列,并对九华山寺庙的选址特点、环境朝向、尺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寺庙园林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对引导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的研究。从文化维度上对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与其佛教文化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过程相对较连续,呈现明显的波峰波谷期,其中中晚唐、宋代、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是九华山寺庙园林发展的高峰期。第二,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呈现虚实相生的山水空间格局和“两轴一面,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第三,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包括灵活自由的寺庙择址和因山就势的寺庙布局。九华山丰富多样的地貌、水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其寺庙选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寺庙建筑布局虽受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布局特点的影响,但更多是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具有层次丰富组织有序的引导空间,紧凑方整的建筑形态,结合自然的设计。研究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九华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九华山景观风貌、维持九华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山岳类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形胜的保护、恢复、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凤仪[9](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张婷婷[10](2012)在《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2006-2011)》文中研究说明本硕士论文收集了2006-2011年之间发表的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各种专着、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并将其按照建筑学、历史学、园林学和文化社会学等学科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深入分析近些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近些年各研究机构对各个园林的研究热点。最后发现研究力量在各园林之间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对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投入的研究力量比较多,对其的研究成果也超越了其他园林。这为其他园林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本论文还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的研究成果,大致地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史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当今的一些社会、文化背景,深入剖析近些年研究热点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现存研究中的不足和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二、概念界定
        (一)生态
        (二)德育
        (三)生态德育
        (四)生态德育理论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一、丰富性
        二、多元性
        三、开放性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4)山西省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生态县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2.2 生态县建设相关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主要工作和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生态县的概念与特征
        2.1.1 生态县的概念
        2.1.2 生态县的特征
    2.2 生态县建设的衡量指标
    2.3 生态县研究理论基础
        2.3.1 生态学相关理论
        2.3.2 生态文明理论
        2.3.3 循环经济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山西岚县生态县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自然资源
        3.1.3 社会经济
    3.2 研究区生态县建设基础条件
        3.2.1 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3.2.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3.2.3 社会民生改善情况
    3.3 生态县发展优劣势总结
        3.3.1 生态县建设的优势
        3.3.2 生态县建设的劣势
第4章 山西省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
    4.1 指标体系功能
    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3 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准则层指标选取
        4.3.2 指标层选取
    4.4 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筛选
        4.4.1 标准化处理
        4.4.2 相关系数计算
    4.5 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研究
        4.5.1 综合评价指标模型
        4.5.2 权重确定
        4.5.3 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岚县生态县建设发展能力预测
    5.1 预测模型
        5.1.1 模型构建
        5.1.2 模型应用
    5.2 模型精度检验
    5.3 岚县生态县建设发展能力预测和分析
        5.3.1 经济发展预测和分析
        5.3.2 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预测和分析
        5.3.3 社会发展预测和分析
        5.3.4 岚县生态县建设发展整体发展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岚县生态县建设提升对策
    6.1 产业经济发展对策
        6.1.1 积极发展吕梁山区特色现代绿色农业
        6.1.2 提升工业产业低碳绿色循环创新发展
        6.1.3 推动形成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的高质量服务业
    6.2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6.2.1 加强区域国土绿化和城乡生态绿地建设
        6.2.2 严格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修复
        6.2.3 强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6.3 社会民生进步对策
        6.3.1 推动全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多元发展
        6.3.2 弥补医疗资源不足短板,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
        6.3.3 培养全民环保意识
第7章 总体讨论与结论
    7.1 总体讨论与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5)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理论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体育旅游
        2.1.2 生态体育旅游
        2.1.3 生态旅游认证、生态体育旅游认证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3 现有研究进展总结
    2.3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3.1 理论依据
        2.3.2 生态体育旅游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层次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实地考察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指标体系的提出
        4.2.1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4.2.2 文献资料整理确立指标体系(频度法)
        4.2.3 专家访谈修改评价指标
    4.3 利用德尔菲法确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
        4.3.1 专家问卷的设计
        4.3.2 专家团队的组成
        4.3.3 德尔菲法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4.3.4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结果
        4.3.5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结果
        4.3.6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的Kendall’sW分析
        4.3.7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权重
        4.4.1 层次分析专家问卷设计
        4.4.2 构建判断矩阵及基本步骤
        4.4.3 层次分析法在文中的具体步骤
        4.4.4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
        4.5.1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4.5.2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4.5.3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程度评价标准
    4.6 实证研究
        4.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
        4.6.2 高尔夫体育旅游环境工程认证(GEO)
        4.6.3 金鸡湖高尔夫认证评估
        4.6.4 金鸡湖高尔夫评估结果汇总
        4.6.5 计算评估得分
        4.6.6 评估结果分析
        4.6.7 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生态认证的对策建议
        4.6.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
    5.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塞罕坝机械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研究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的研究
        1.2.3 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1.2.4 SWOT分析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森林资源
    2.5 动物资源
    2.6 社会经济概况
        2.6.1 林场人口情况
        2.6.2 林场经济
        2.6.3 文化、卫生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SWOT分析法
        3.1.2 层次分析法(AHP)
        3.1.3 数据收集
4 结果与分析
    4.1 林场经营现状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遇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
        4.3.1 各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4.4 塞罕坝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4.4.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对策
        4.4.2 林业产业体系转型提升对策
        4.4.3 林场支撑体系综合提升对策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九华山
        1.3.2. 寺庙
        1.3.3. 寺庙园林
        1.3.4. 园林理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2. 汉传佛教寺庙研究现状
        1.4.3. 寺庙园林研究
        1.4.4. 园林理法相关研究
        1.4.5. 九华山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田野调查法
        1.6.2. 文献分析法
        1.6.3. 图像学分析法
        1.6.4. 对比分析法
        1.6.5. 跨学科研究法
    1.7. 研究框架
2. 九华山自然环境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质演变
        2.1.2. 地质构造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特征
        2.6.1. 植被特征概况
        2.6.2. 古树名木
    2.7. 自然景观特征
        2.7.1. 名峰怪石
        2.7.2. 峻岭盆地
        2.7.3. 岩窦
        2.7.4. 奇松
        2.7.5. 时景
3. 九华山人文环境概况
    3.1. 九华山宗教发展过程
        3.1.1. 唐代以前
        3.1.2. 唐代
        3.1.3.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1.5. 民国时期
        3.1.6. 新中国成立后
    3.2. 九华山佛教文化特征
        3.2.1. 地藏菩萨信仰
        3.2.2. 宗派信仰
        3.2.3. 儒释道三教融合
        3.2.4. 佛教文化的世俗性
    3.3. 小结
4.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4.1. 唐代
        4.1.1. 寺庙园林
        4.1.2. 交通体系
        4.1.3. 聚落景观
    4.2.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4.2.1. 寺庙园林
        4.2.2. 交通体系
        4.2.3. 聚落景观
    4.3. 明清时期
        4.3.1. 寺庙园林
        4.3.2. 交通体系
        4.3.3. 聚落景观
    4.4. 近现代时期
        4.4.1. 寺庙园林
        4.4.2. 交通体系
        4.4.3. 聚落景观
    4.5. 小结
5.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分析
    5.1. 山水格局分析
        5.1.1. 九华山与外围环境的空间
        5.1.2. 空间格局
    5.2. 空间序列特征
        5.2.1. “两轴一面”的景观结构
        5.2.2. 景观序列
        5.2.3. 景观视线关系分析
    5.3. 寺庙选址特点
        5.3.1. 寺庙选址与竖向相关性分析
        5.3.2. 寺庙选址于水体相关性分析
        5.3.3. 寺庙选址的地形特征
    5.4. 寺庙环境朝向
    5.5. 寺庙的尺度与形态
        5.5.1. 寺庙尺度分类
        5.5.2. 寺庙平面形态
        5.5.3. 寺庙空间形态
    5.6. 小结
6.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分析
    6.1. 寺庙园林空间构成
    6.2. 寺庙引导空间序列的组织
        6.2.1. 引导空间的功能与作用
        6.2.2. 引导空间类型
        6.2.3. 引导空间景观元素
        6.2.4. 引导空间结构规律
    6.3. 寺庙建筑空间布局
        6.3.1. 徽派建筑特征
        6.3.2. 建筑组合空间特征
        6.3.3. 寺庙建筑类型
        6.3.4. 建筑单体特征
        6.3.5. 建筑细部特征
        6.3.6. 九华山寺庙建筑现存问题
    6.4. 寺庙环境空间布局
        6.4.1. 环境空间的基本类型
        6.4.2. 庭院植被
        6.4.3. 高差处理
        6.4.4. 景观细部
    6.5. 小结
7. 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
    7.1. 意境的生成
        7.1.1. 意境的概念
        7.1.2. 意境的生成机制
    7.2. 生成意境的物象
        7.2.1. 视觉
        7.2.2. 听觉
        7.2.3. 嗅觉
        7.2.4. 味觉
    7.3. 意境的表达方式
    7.4. 寺庙园林意境的提示与指引方法
        7.4.1. 楹联匾额
        7.4.2. 诗文
        7.4.3. 摩崖石刻
        7.4.4. 九华十景
    7.5.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1.1.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8.1.2.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
        8.1.3.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
    8.2. 创新点
        8.2.1. 思路创新——从空间、文化、时间的全面视角进行的寺庙园林景观理法系统性研究
        8.2.2. 方法创新——定量化研究的运用
        8.2.3. 内容创新——补充九华山研究的缺失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附表六
    附表七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2006-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已有研究回顾
    1.2 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园林研究文献概况
    2.1 数据源的选择
    2.2 园林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
    2.3 近些年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分析
        2.3.1 总说
        2.3.2 着作
        2.3.3 期刊论文
        2.3.4 学位论文
        2.3.5 会议论文
第三章 园林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及主要内容
    3.1 建筑学领域的园林研究
        3.1.1 研究文献概况
        3.1.2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3.1.3 研究文献内容概要
    3.2 历史学领域的园林研究
        3.2.1 研究文献概况
        3.2.2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3.2.3 研究文献内容概要
    3.3 文化社会学领域的园林研究
        3.3.1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文献内容概要
    3.4 园林学领域的园林研究
        3.4.1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3.4.2 研究文献内容概要
    3.5 其他领域的园林研究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趋势总结
    4.2 问题与展望
附录一:研究图书目录
附录二:研究期刊论文目录
附录三:研究学位论文目录
附录四:研究会议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研究[D]. 刘浩.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3]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山西省岚县生态县建设评价及预测研究[D]. 李尤.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0)
  • [5]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肖蕾.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6]塞罕坝机械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D]. 陈媛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8]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刘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分析(2006-2011)[D]. 张婷婷. 天津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浅谈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