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NET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和使用

Visual Studio.NET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和使用

一、Visual Studio.NET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与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索贝贝[1](2021)在《相位噪声测试仪的控制与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文中指出相位噪声在工程和物理的许多领域都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振荡器、雷达、新兴的微波光子学以及更奇异的领域,如射电天文学、粒子加速器等。随着众多领域对高稳定度信号源需求的快速增长,高稳定度频率标准源的相位噪声的量值越来越小,并且测量难度进一步增加。近年来,相位噪声测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位噪声测试仪实现对偏离载波1Hz-2MHz的相位噪声信号的测量,通过“模拟+数字”的设计将测得的相位噪声信息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绘制波形并显示。本文从图形化界面显示、通道及环路的状态控制和数据传输处理这几方面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本文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图形化界面显示功能。图形化界面是人机交互的主要渠道,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菜单选择、波形绘制、坐标轴放大/缩小、标记信息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2.通道及环路的状态控制功能。通过串口接收状态帧数据,将正确解析的数据再次通过串口发送到硬件完成通道环路的状态控制。3.数据传输处理功能。通道环路的状态配置好后,数据接收线程采用在C#中加载动态链接库的方式实现数据接收功能。软件系统仍需对数据做互相关处理、低频缺损补偿等。4.低频缺损算法。本系统由于采用了锁相环技术,导致波形在低频段产生缺损现象。通过分析锁相环特性建立补偿模型,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最终应用在相位噪声测试仪中,实现低频缺损补偿。5.软件系统关键技术。该仪器软件系统还使用了多种关键技术,使用事件和自定义技术使得系统设计更加简单、人性化,使用多线程技术开发软件系统,使得程序的执行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张世综[2](2020)在《三轴自动化立体仓库监管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的产物,它使用立体货架放置货物,仓库内配备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完成货物的存取动作,在实现基本存储的基础上提供现代化管理,具有易用、管理方便、降低存储成本等多种优点。本课题依据青岛市某仓储中心实际存储要求,设计了三轴自动化立体仓库监管系统,上位机监管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数据库采用SQL Sever,使用了OPC UA技术与下位机进行通信。下位机控制由欧姆龙NX运动控制器和网络伺服驱动完成,伺服系统构成三轴机械手。系统工作时,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控制命令,指挥下位机进行物料的入库和出库等动作,操作人员在物料入库和出库时使用手持扫码器扫描物料标签条码信息,上位机接收后实时修改数据库库存信息。上位机还可进行用户管理、状态监视、数据查询、数据导出等操作。本课题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介绍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工艺,设计了系统整体结构和控制流程等,并对系统运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2)根据实际控制需求对控制系统中硬件进行选型,搭建系统通信网络,对运动控制中伺服系统参数和OPC UA数据服务器进行配置。编写了运动控制程序,包括初始化程序,自动入库、出库程序,示教程序,报警程序和振动抑制程序等。同时程序中设置了相关安全性措施,当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提醒用户进行处理。(3)运用Visual Studio和SQL Sever数据库开发了系统的上位机程序。根据上位机功能需求,上位机程序整体采用了通用的三层架构,设计了用户操作界面,并编写了程序公用模块,采用二次开发类库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OPC通信,对数据库表结构进行设计,编写了物料标签信息的解码程序、用户管理程序、数据查询程序、状态监视程序等,对用户控件采取了自定义的封装,同时也编写了安全性程序,采用了SQL防注入攻击处理等措施,保证程序安全稳定的运行。目前该系统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已在青岛市某仓储中心投入运行,满足用户日常存储需要,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存储效率,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王仁熙[3](2020)在《划片机视觉处理及软件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划片机是半导体行业封装工艺中关键的生产设备,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玻璃及发光二极管等材料的精密划切。划片机软件系统结合了软件编程、视觉处理和运动控制等技术的应用,是整个设备的控制核心和交互中心,可靠的软件系统设计是划片机设备制造的关键技术。本论文研究了划片机软件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划片机自动化生产工艺需求,研究设计了软件系统的视觉处理模块。根据划片机整体设计要求,对视觉模块的相机、镜头和光源等硬件进行选型,设计了合理的照明方案,并给出相机校准方案。基于C#和Vision Pro软件开发视觉程序,实现了划片机的视觉定位和刀痕检测的功能。针对划片机的PLC控制系统,开发了工控机与PLC之间的通信程序。分析PLC和工控机基于以太网的S7通信原理,通过建立上位机和PLC的参数关系,编写了基本的数据交换与运动控制代码库。开发了软件系统的运动控制模块,实现上位机对各轴的精准运动控制和输入输出信号处理。研究了划片机软件系统串口通信和人机界面设计技术,根据主轴控制器的协议标准,开发了主轴错误复位和转速控制功能。针对特定的数字光源控制器,开发相应的光源控制程序,实现工控机对光源亮度的数字化控制。根据需求对用户控件进行自定义重绘,完善控件的功能和显示作用,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感。

孙长健[4](2019)在《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开发与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引水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采用跨流域引水方法重新分配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不利局面,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由于引水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包含各种蓄水、输水和供水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之间相互衔接并在输水运行中相互制约,所以对引水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进行监测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为了充分了解引水工程运行状态,需要在建筑枢纽部位布置大量的监测点及监测项目,构成了复杂的空间监测体系,产生了大量监测数据,为了加强对海量安全监测信息的管理,本文研究开发了集可视化功能、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研发构建,是利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结合ArcEngine特色控件和C#编程语言的编写功能,完成系统的搭建,设计了可视化功能和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系统可视化功能的实现是基于GIS平台,充分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与Sketchup强大三维建模能力,使得两者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添加纹理,使得三维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展现引水工程边坡、建筑物、周边环境及监测点位置。运用Arc Engine特色控件MapControl、SceneControl、TOCControl等,以及运用C#语言的编写功能,从而实现Visual Studio平台与GIS的连接,使得在系统内可以直接加载引水工程模型,能够实现属性查询、量测、识别和超链接等功能。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的构建,数据查询功能是通过系统与已建立的Access数据库连接,选定相应的功能菜单,查询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如沉降数据、渗压数据。数据分析功能是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外建立灰色GM(1,N)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程序,系统通过C#功能语句调用两种预测模型程序,分析处理引水工程渠道边坡的实测数据,评判渠道边坡的状态。将可视化监测系统应用到引水工程中,分别用两种预测模型对渠道边坡的沉降数据建模分析,取得良好的建模效果。

朱辉[5](2019)在《MATLAB远程实验及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高等实验教育要求日益提升。传统的定时、定点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综合目前国内外对远程实验系统的研究历程来看。传统的实验系统的发展,从单一的单片机为主体的实验系统时代,再到以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时期。虽然实验系统不断升级改进,但是大多数的实验系统功能单一、数据信息处理不够完善,而且实验系统更新升级困难,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针对上述实验系统的缺陷,基于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型,根据实验系统需求分析确定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根据高校实验信息管理和用户类型的不同,该系统用户划分为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按照模块划分为登录校验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MATLAB实验功能模块、实验报告生成模块、相似度检测模块、数据信息管理模块。首先,多功能MATLAB的远程实验系统是实验系统的核心,本文基于ActiveX的MATLAB自动化服务器技术,解决MATLAB和.NET平台混合编程数据交互问题,通过对MATLAB文本程序进行识别,判定程序类型,该实验系统可以进行常规的MATLAB实验训练。接着,利用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后台编辑能力,结合PageOffice使实验系统具有实验报告自动完成功能。该实验系统支持在线可视化编辑数学公式、图片和表格插入等内容,通过VBA宏语言对实验报告文字段落模板格式进行统一,利用Pageoffice编辑接口对用户输入的文本进行获取、编辑和存储。其次,为提高学生实验质量、规范学生行为,该实验系统对学生实验报告提供反抄袭检测。利用盘古分词词库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进行中文分词处理,结合搜狗词库对实验报告文本内容进行特征向量提取和特征值计算,通过中文文本相似度计算算法计算用于比对的实验报告的相似度。最后对整个实验系统的各模块的质量进行软件测试。最后通过SQL数据库和LINQ语言完成用户数据库管理模块的构建。MATLAB是一款集数学计算、图象处理等多个应用领域于一体且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因此开发一款集MATLAB实验、实验报告编写、实验报告相似度检测于一体的MATLAB远程教育实验系统可以提高学校实验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减少教师工作量,目前该实验系统满足开设MATLAB课程的高校基本实验需求、提高了在校师生的实验工作效率。

王泓锐[6](2019)在《智能交通车辆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在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交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设施部署形式、运行方式等策略都需要不断地探索与更新,其职责在于从多方面保证道路场面交通的运行安全,实现动态场面信息化管控。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半实物仿真的智能交通车辆监控系统,该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如下:首先,系统构建了差分定位环境。使用两套多模定位接收机和天线分别设立了定位基准站和移动站,保证了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基于百度地图JavaScript API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制作了网页电子地图,并基于C#开发了移动站数据无线接收软件。其次,为道路场面设计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服务器后台的程序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差分、原始时间坐标转换),监控中心可显示移动目标在地图中的实时定位及历史轨迹。构建场面地理信息数据库,利用Java和WPF基于改进的Floyd算法提供实时路径规划功能。最后,融合多传感器搭建移动终端。使用嵌入式移动平台模拟运行目标,通过Keil二次开发,根据规划的路线,实现嵌入式平台在路面上的自动行驶。平台利用DTU无线传输设备,实现道路场面移动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为车载端驾驶员开发了配套安卓APP,APP使用Android Studio结合百度地图SDK开发,为驾驶员提供了电子地图、定位显示、POI搜索、路径规划等功能。该系统以校园道路模拟运行实景,协同监控系统与车载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表明所搭建的智能交通车辆监控系统运行良好,满足了系统的功能需求。

赵子龙[7](2019)在《通用SiP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及半导体工艺水平的快速发展,各个电路模块能在同一个芯片上不断集成,使芯片组成的复杂度与集成度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芯片的设计和制造的发展要依赖于芯片的测试,能否对芯片的性能进行快速精准的测试,直接关系到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的芯片测试系统具有较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对特定类型的芯片实现相应测试的需求。如只能进行单一芯片测试、通信稳定性差、测试手段过于单一、缺乏错误反馈机制、成本高等。因此设计一个测试效率高、稳定性好、系统升级成本低的芯片测试系统很有必要。本课题结合嵌入式技术与C#编程语言,针对SiP芯片测试系统,对其总体方案设计和测试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通用SiP芯片测试系统由TI6713芯片、SiP芯片、ARM、上位机以及扩展模块组成。1.应用管理层上位机平台采用C#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设计,且采用异步调用与多线程的方式实现,使数据接收、存储和显示线程之间独立执行。上位机平台以串口测试为辅,以太网测试为主;串口测试主要是借助串口助手,完成对底层芯片的系统测试;以太网测试则是借助基于TCP/IP协议的套接字对象实现通信,完成对底层芯片的系统测试。上位机平台设置了后台监测机制,记录测试信息,在人机界面设置测试进程,实时了解测试结果,利用单项、综合、自动等多种测试模式,提高测试精度;同时预留的芯片扩展模块,便于后期产品功能扩充以及应急备用。2.调度传输层利用SPI通信完成ARM与底层芯片间数据交换;借助ARM的桥梁作用,完成以太网通信,实现底层芯片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同时,通过ARM的二次校验提高通信稳定性。3.测试执行层利用CCS软件完成所有底层芯片的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利用双口 RAM实现底层芯片间的通信,完成芯片性能测试。最终能够实现通过SiP芯片测试系统测试、筛选不同类型的自主研发芯片,降低开发成本;利用ARM的二次校验机制以及上位机的多种测试模式,提高测试稳定性和测试精度;利用上位机的后台监测机制,便于测试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测试信息;串口、以太网测试模式,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

刘雪芹[8](2017)在《塔里木河中游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路一带”总规划建设的不断深入,塔里木河地区生态环境与南疆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联系愈发紧密。选择一个合理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对塔里木河中游地区植被数据实施管理与动态监测分析可反映出植被的生长变化趋势,为塔里木河中游生态保育政策的制定及植被保护研究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进行了细述,以塔里木河中游为研究区,采用新一代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基于能组织并管理空间、属性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在ENVI上进行运算,获取四期归一化植被指数及相应的植被覆盖度并将其作为基础研究数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塔里木河中游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数据存储与管理的一体化,直观反映出了研究区植被的分布及生长变化情况。文章研究成果如下:(1)使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建立了塔里木河中游空间数据库。(2)将经过预处理后的遥感数据进行拼接与裁剪后获取研究区,使用ENVI进行波段运算,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灰度影像图并估算得出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为像元二分模型法。(3)将各期植被覆盖度按色彩进行分级,获得分级影像图。结果分析表明:近15年,塔里木河中游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起伏不断、植被覆盖变化明显,空间上呈高覆盖度向低覆盖度退化趋势,与项目组实地考察结果大致吻合;遥感影像上不同覆盖度呈现大片聚合、相间分布的空间分布特点。(4)本文采用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的集成式二次开发方式,使用Visual Studio(C#).NET开发环境完成了塔里木河中游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实现了空间及属性数据的浏览与管理、基本地图操作、图层操作、空间分析等GIS功能,为塔里木河中游生态管理提供了可视化数据。

孙修飞[9](2016)在《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是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面临的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多是阶段性的,评价周期较长,不能很好的对耕地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了解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另外,近年来一直运行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测土采样的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很好反映耕地质量现状情况。增加了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开发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实现快速耕地质量的评价、预测、预警和采样点信息查询可为耕地质量管理者提供强大的决策服务,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即有效的利用了测土配方施肥采样的数据,又可改变耕地质量恶化趋势和避免耕地质量继续降低。本文针对国内外耕地质量评价及耕地质量预警相关研究的成果和结合现实条件,对系统做了科学性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在此基础上筛取了系统开发所需的数学模型,包括土壤单因子评价模型以及耕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中涉及的方法模型:经验判断指数和法、回归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采用作为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ArcGIS Engine为开发组件和C#作为开发语言,通过嵌入式二次开发和对所筛选的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的编程,实现了系统需求分析的所有功能,研发了基于ArcGIS Engine平台和Visual Studio.NET的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建立后,设计了主要的几个功能有:(1)耕地质量预警;(2)耕地养分预警;(3)耕地质量评价;(4)耕地养分评价;(5)新增耕地质量评价;(6)耕地评价及预警信息统计显示功能;(7)耕地质量预警详细属性查询更能;(8)耕地质量预警及评价结果报表导出等功能。在软件操作上实现了界面简洁、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本研究在芜湖县建立耕地质量预警系统,通过示例评价预警结果显示,芜湖县耕地质量2012-2013年间较2005-2007年有小幅提升,通过Engine显示功能可以判断耕地质量发生变化的区域,查询耕地预警属性的详细信息,可查询到引起耕地质量变化的因素。建立了耕地质量预警体系,耕地养分预警体系,并完成耕地养分评价和耕地质量评价功能的实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体现了基于GIS开发软件的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在信息管理上的方便性,可为管理者提供实时的耕地养分和质量信息,提供强大的决策信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满宏权[10](2011)在《数字图形I/O模块软件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以数字化产品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系统需要更加精密的数字测试工具,芯片速度的不断提升也要求测试设备拥有更高的采样率。所以仅具有简单开/关状态的逻辑分析仪已无法满足高速数字化测试应用的需求,高精度、高速率、具有多种激励-响应特性的数字图形I/O模块应运而生。本文构建了基于PXI总线的数字图形I/O模块的软件框架结构。首先系统采用成熟的WDM驱动程序开发模型完成了PCI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同时解决了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相同ID号的多个数字I/O模块的识别问题。然后选用VC++6.0开发环境实现了数字图形I/O模块的接口函数库设计,同时定义完成了接口封装,作为应用程序与设备驱动通信的“桥梁”,合理的接口封装使得应用程序在实现各种模拟测试功能时,无需考虑I/O模块硬件抽象层的协调工作。最后将.NET Framework开发平台与Measurement Studio相融合,完成了波形显示自定义控件以及数字图形I/O模块人机界面的设计。经过验证表明:数字图形I/O模块具有64通道独立输入/输出,数据速率最快可达50MHz,存储深度最大值为512Kbit/通道。可以实现单次、周期和离散电平三种模式的数据发送功能,具有通道触发、随机触发两种触发方式的数据采集功能。人性化的人机界面设计使用户可以实现对发送数据的可视化交互编辑。利用该数字图形I/O模块,可以连续地进行有缓存的操作或大量数据流的传递。该I/O模块构建的测量系统,具有可靠性高、诊断精度高、测试速度快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并行数字通信、电子和逻辑测试、自定义检测设备接口以及数字化系统的检测等领域。

二、Visual Studio.NET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与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ual Studio.NET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与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相位噪声测试仪的控制与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仪器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相位噪声的定义及其表征
        2.1.1 相位噪声的定义
        2.1.2 相位噪声的表征
    2.2 硬件平台简介
    2.3 软件需求分析
        2.3.1 通道及环路的状态控制
        2.3.2 数据传输、处理
        2.3.3 图形化界面显示
    2.4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2.4.1 软件功能划分
        2.4.2 软件多线程设计
        2.4.3 软件开发工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仪器软件关键技术实现
    3.1 C#编程语言
    3.2 事件机制
        3.2.1 委托
        3.2.2 事件
    3.3 自定义控件的设计
        3.3.1 常用控件
        3.3.2 相位噪声测试仪中的自定义控件应用
    3.4 多线程的设计
        3.4.1 Thread类
        3.4.2 多线程应用
        3.4.3 跨线程访问控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通道及环路的状态控制模块
        4.1.1 Serial Port类
        4.1.2 功能实现
    4.2 数据接收与处理模块
        4.2.1 数据接收
        4.2.2 数据处理
    4.3 界面显示模块
        4.3.1 坐标轴管理
        4.3.2 波形绘制
        4.3.3 标记管理
        4.3.4 动态显示
    4.4 菜单控制模块
        4.4.1 文件管理
        4.4.2 其他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频缺损补偿算法及系统测试
    5.1 低频缺损算法
        5.1.1 低频缺损现象产生的原因
        5.1.2 低频缺损补偿的软件实现
    5.2 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三轴自动化立体仓库监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第二章 自动化立体仓库
    2.1 综合概述
    2.2 工艺介绍
        2.2.1 立体仓库
        2.2.2 机械手
        2.2.3 物料样例
        2.2.4 条形码扫码器
    2.3 控制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动化立体仓库监管系统
    3.1 系统结构
    3.2 控制原理
    3.3 系统硬件选型
        3.3.1 运动控制器
        3.3.2 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
        3.3.3 传感器部分
        3.3.4 条形码扫描器
    3.4 系统软件环境
        3.4.1 .NET框架
        3.4.2 Opc Ua Helper
    3.5 通信协议
        3.5.1 Ether CAT协议
        3.5.2 Ether Net/IP协议
        3.5.3 OPC协议
    3.6 关键技术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4.1 通信设置
        4.1.1 Ether Net/IP通信设置
        4.1.2 Ether CAT网络设置
        4.1.3 OPCUA服务器设置
    4.2 硬件组态配置
        4.2.1 轴的创建
        4.2.2 轴参数配置
        4.2.3 轴组参数配置
    4.3 IO映射
    4.4 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4.4.1 数据初始化程序
        4.4.2 自动程序
        4.4.3 示教程序
        4.4.4 安全性措施
        4.4.5 报警程序
        4.4.6 振动抑制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位机监管程序设计
    5.1 数据库设计
    5.2 编程环境配置
    5.3 C#程序设计
        5.3.1 程序架构及公用模块设计
        5.3.2 OPCUA通信
        5.3.3 登录
        5.3.4 主页
        5.3.5 存取操作
        5.3.6 维护
        5.3.7 用户管理
        5.3.8 查询
    5.4 安全性措施
        5.4.1 上位机程序异常处理
        5.4.2 状态监视
        5.4.3 SQL防注入攻击处理
        5.4.4 MD5算法加密
        5.4.5 数据库备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划片机视觉处理及软件控制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划片机的分类
    1.4 研究现状
        1.4.1 划片机
        1.4.2 划片机软件系统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划片机视觉处理模块设计
    2.1 划片机工作原理及视觉处理的必要性
    2.2 视觉模块的硬件设计
        2.2.1 硬件选型
        2.2.2 照明方案分析
        2.2.3 相机的标定与校准
    2.3 视觉模块的软件设计
        2.3.1 图像采集
        2.3.2 图像处理
        2.3.3 软件的总体设计及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划片机软件控制模块设计
    3.1 西门子PLC控制系统
        3.1.1 控制系统结构
        3.1.2 PLC的通信方式
        3.1.3 S7 通信协议的OSI模型
    3.2 TCP/IP协议通信技术
        3.2.1 TCP与 UDP协议
        3.2.2 基于Socket的 TCP连接
    3.3 上位机与PLC通信
        3.3.1 通信连接
        3.3.2 PLC数据的读写
        3.3.3 PLC的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辅助功能设计及性能测试
    4.1 串口通信控制技术
        4.1.1 光源亮度控制
        4.1.2 主轴控制
    4.2 人机界面设计
        4.2.1 人机界面的逻辑设计
        4.2.2 人机界面的物理设计
        4.2.3 自定义控件设计
    4.3 软件系统性能测试
        4.3.1 划切位置精度验证
        4.3.2 刀痕检测精度验证与划切效果测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工作总结
    2.主要创新点
    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4)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开发与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工程可视化监测的研究现状
        1.2.1 GIS的研究现状
        1.2.2 安全监测的研究现状
        1.2.3 可视化研究现状
    1.3 工程可视化监测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概述
        2.1.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概述
        2.1.2 C#概述
        2.1.3 ArcEngine概述
    2.2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2.2.1 目的
        2.2.2 原则
    2.3 系统设计
        2.3.1 系统的结构设计
        2.3.2 系统的功能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引水工程GIS建模
    3.1 概述
        3.1.1 GIS概述
        3.1.2 Google earth概述
        3.1.3 SketchUp概述
    3.2 用TIN表面建立引水工程模型
        3.2.1 引水工程地理信息的矢量化
    3.3 利用ArcGIS和 SketchUp建立三维模型
        3.3.1 GIS模型导出SketchUp
        3.3.2 SketchUp模型导出MultiPatch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测模型分析
    4.1 神经网络模型
        4.1.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4.1.2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4.1.3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基本步骤
        4.1.4 BP神经网络设计
    4.2 灰色预测模型
        4.2.1 灰色系统理论产生的科学背景
        4.2.2 灰色预测模型的主要内容
        4.2.3 数据的生成
        4.2.4 GM(1,N)模型建模原理
        4.2.5 灰色模型的检验方法
    4.3 安全监控预测模型的程序界面设计
        4.3.1 BP神经网络模型程序界面设计
        4.3.2 灰色GM(1,N)模型程序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开发
    5.1 系统的构建
        5.1.1 系统的运行环境
        5.1.2 ArcEngine开发环境的搭建
        5.1.3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5.1.4 系统所需要的控件
    5.2 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开发的实现
        5.2.1 新建项目并引用Arc GIS类库
        5.2.2 二维可视化窗体应用程序设计
        5.2.3 三维可视化窗体应用程序设计
    5.3 渠道边坡监测数据库的建立
        5.3.1 数据库概述
        5.3.2 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5.3.3 建立渠道边坡监测数据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6.1 工程概况
    6.2 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功能
        6.2.1 用户登录
    6.3 可视化功能
        6.3.1 引水工程二维可视化
        6.3.2 引水工程三维可视化
    6.4 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
        6.4.1 渠道边坡数据查询
        6.4.2 渠道边坡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MATLAB远程实验及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远程实验系统研究现状
        1.2.2 电子实验报告生成系统研究现状
        1.2.3 文本相似度检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说明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1 前端显示层设计
        2.2.2 后台逻辑层设计
        2.2.3 数据管理层设计
        2.2.4 总体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设计主要技术
    3.1 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架构选型
    3.2 软件开发平台选型
    3.3 MATLAB实验功能实现技术
    3.4 实验报告生成功能采用技术
    3.5 数据库管理功能采用技术
    3.6 系统页面设计采用的Web控件与技术
    3.7 中文文本相似度检测
        3.7.1 中文分词处理
        3.7.2 词频统计和特征值获取
        3.7.3 文本相似度计算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MATLAB的介绍
    4.2 MATLAB的Active X自动化服务器
    4.3 登录模块设计
    4.4 实验系统MATLAB功能实现模块
        4.4.1 前端设计
        4.4.2 后台设计
    4.5 实验报告生成模块
        4.5.1 实验报告头部生成
        4.5.2 实验报告内容生成
        4.5.3 最终实验报告生成
    4.6 教师管理模块
    4.7 学生管理模块
    4.8 数据管理模块
    4.9 实验报告相似度检测
        4.9.1 实验报告中文分词
        4.9.2 特征向量与特征值计算
        4.9.3 实验报告相似度计算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环境与测试
    5.1 系统环境
        5.1.1 系统软件环境
        5.1.2 系统网络环境搭建
    5.2 系统软件测试
        5.2.1 登录模块测试
        5.2.2 用户管理模块测试
        5.2.3 MATLAB实验模块测试
        5.2.4 实验报告模块测试
        5.2.5 报告相似度检测模块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智能交通车辆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多领域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1.2.2 智能移动车辆发展现状
        1.2.3 人机智能交互模块开发现状
        1.2.4 发展现状总结分析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智能交通车辆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概述
    2.2 系统需求及功能
        2.2.1 系统需求分析
        2.2.2 系统功能
    2.3 系统总体架构
        2.3.1 系统定位方式
        2.3.2 监控中心技术方案
        2.3.3 移动终端技术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监控中心设计与实现
    3.1 监控中心关键问题
    3.2 数据库设计
    3.3 定位数据接收
        3.3.1 内网穿透环境
        3.3.2 原始数据无线接收
        3.3.3 时间、坐标转换
    3.4 监控人机交互界面
        3.4.1 移动目标定位显示
        3.4.2 历史轨迹回放
        3.4.3 后台处理程序
    3.5 实时路径规划模块
        3.5.1 传统Floyd算法
        3.5.2 基于图论的实时路径规划
        3.5.3 根据规划路线控制移动终端
        3.5.4 路径规划交互软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4.1 移动终端关键问题
    4.2 车载定位模块
        4.2.1 多模卫星导航
        4.2.2 伪距差分定位原理
        4.2.3 差分定位接收机
    4.3 无线移动通信
    4.4 原型移动平台
        4.4.1 机器人移动平台选型
        4.4.2 开发板
        4.4.3 移动平台运行控制原理
        4.4.4 二次开发环境
        4.4.5 核心开发板开发程序
    4.5 安卓客户端APP设计与实现
        4.5.1 开发环境概述
        4.5.2 地图及定位Activity活动
        4.5.3 POI地点搜索Activity活动
        4.5.4 路径规划Activity活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试验及结果分析
    5.1 试验目标
    5.2 试验环境和设备
        5.2.1 试验场景
        5.2.2 试验设备条件
    5.3 试验内容和验证结果分析
        5.3.1 差分定位数据
        5.3.2 监控中心网页
        5.3.3 监控中心路线规划试验
        5.3.4 车载APP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7)通用SiP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SiP芯片测试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工作原理
    2.1 芯片测试原理
        2.1.1 芯片测试的定义
        2.1.2 芯片测试的分类
    2.2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2.2.1 C#语言与Visual Stuido集成开发环境
        2.2.2 Keil μVision开发环境
        2.2.3 CCS软件开发环境
        2.2.4 MySQL数据库
    2.3 系统所测芯片的概述及软件功能设计需求
        2.3.1 SiP芯片结构及功能
        2.3.2 SiP芯片测试系统
        2.3.3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需求
    2.4 系统通信概述
        2.4.1 以太网通信
        2.4.2 SPI通信
        2.4.3 RAM通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iP芯片测试系统软硬件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方案
        3.1.1 系统总体架构
        3.1.2 系统工作流程
        3.1.3 系统通信架构
    3.2 系统硬件集成平台组成
        3.2.1 嵌入式处理器STM32F107VCT6
        3.2.2 FPGA
        3.2.3 外部DSP
        3.2.4 SiP集成芯片
    3.3 系统软件组成及功能设计
        3.3.1 系统软件组成
        3.3.2 系统软件的设计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iP芯片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4.1 上位机界面设计
    4.2 通信模块设计
    4.3 测试模块设计
    4.4 数据库模块设计
    4.5 上位机软件界面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SiP芯片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应用
    5.1 上位机软件的具体应用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塔里木河中游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塔里木河概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空间数据库发展现状
        1.2.3 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2.1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2.1.1 应用型GIS的开发方法
        2.1.2 基于ArcGIS的二次开发方法
        2.1.3 本文开发技术选择
    2.2 空间数据模型
        2.2.1 空间数据模型发展历程
        2.2.2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2.3 Microsoft.NET框架
        2.3.1 NET Framework与 Visual C#语言
        2.3.2 Visual Studio.NET
第3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分析
        3.1.1 可行性分析
        3.1.2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3.2.2 系统界面原型设计
        3.2.3 数据库设计
        3.2.4 系统功能设计
        3.2.5 系统开发方式设计
第4章 塔里木河中游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的实现
    4.1 研究区简介
    4.2 数据获取
        4.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2.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
        4.2.3 植被覆盖度估算与等级划分
        4.2.4 数据分类
    4.3 系统主界面
        4.3.1 系统登陆界面
        4.3.2 系统主操作界面
    4.4 用户管理模块
    4.5 地图基本功能模块
        4.5.1 基本地图操作
        4.5.2 地图编辑
        4.5.3 地图输出
        4.5.4 鹰眼显示
    4.6 数据操作模块
        4.6.1 数据添加及显示
        4.6.2 数据转换
        4.6.3 数据查询
    4.7 图层管理模块
        4.7.1 图层管理
        4.7.2 图层符号编辑
    4.8 空间分析模块
        4.8.1 NDVI分析
        4.8.2 植被覆盖度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预警研究进展
        1.2.2 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第二章 软件开发平台及技术选择
    2.1 组件式GIS技术
        2.1.1 组件式GIS基本思想
        2.1.2 组件是GIS基本特点
    2.2 ArcGIS开发平台
        2.2.1 GIS二次开发工具
        2.2.2 ArcGIS Engine主要特点
    2.3. NET开发平台
    2.4 Visual Studio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业务需求分析
        3.1.2 功能需求分析
        3.1.3 性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
        3.2.1 系统设计原则
        3.2.2 系统设计目标
        3.2.3 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
        3.2.4 系统界面设计
    3.3 数据库设计
        3.3.1 空间参考
        3.3.2 矢量图形数据库
        3.3.3 数据分层结构设计
    3.4 数据制作
        3.4.1 耕地资源单元图制作
        3.4.2 叠加分析方法
第四章 程序开发实现
    4.1 系统的软硬件环境
        4.1.1 硬件环境
        4.1.2 软件环境
    4.2 系统主界面
    4.3 耕地质量预警功能的实现
        4.3.1 耕地质量预警分析
        4.3.2 耕地质量预警结果显示
    4.4 耕地质量评价功能的实现
        4.4.1 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编写
        4.4.2 耕地质量评价功能
    4.5 耕地养分预警功能
    4.6 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第五章 系统应用实例
    5.1 耕地质量预警功能
        5.1.1 耕地质量预警
        5.1.2 变化原因分析
    5.2 耕地质量评价
    5.3 耕地养分评价
    5.4 耕地养分预警
    5.5 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5.5.1 添加新增耕地图层
        5.5.2 添加新增耕地地块
        5.5.3 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5.6 数据管理功能
        5.6.1 添加采样点
        5.6.2 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更新
        5.6.3 自定义养分分级标准
        5.6.4 用户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成果清单

(10)数字图形I/O模块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数字图形I/O 模块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任务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数字图形I/O 模块的总体需求分析
    2.2 数字图形I/O 模块的总体结构与功能分析
    2.3 数字图形I/O 模块的总体软件设计
        2.3.1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2.3.2 接口函数库设计
        2.3.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第三章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3.1 设备驱动程序需求分析与开发环境
    3.2 PCI 总线的配置
    3.3 设备驱动程序基本构架设计
        3.3.1 DriverEntry 例程设计
        3.3.2 Unload 例程设计
        3.3.3 AddDevice 例程设计
    3.4 设备驱动程序功能设计与实现
        3.4.1 Power 例程设计
        3.4.2 PnP 例程设计
        3.4.3 Distribute 例程设计
第四章 接口函数库设计
    4.1 接口函数库需求分析与开发环境
    4.2 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的通信设计
        4.2.1 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通信设计
        4.2.2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通信设计
    4.3 接口函数库功能设计
        4.3.1 设备管理
        4.3.2 数据发送功能设计
        4.3.3 数据采集功能设计
    4.4.N ET 对非托管DLL 的调用
第五章 波形显示自定义控件的设计
    5.1 波形显示自定义控件需求分析与开发环境
    5.2 波形显示自定义控件的基类
    5.3 在窗口中绘图的方法
        5.3.1 绘图相关的类
        5.3.2 绘图资源的回收
        5.3.3 坐标体系
        5.3.4 颜色
    5.4 波形显示控件的功能分析
    5.5 波形显示控件的整体结构
        5.5.1 波形显示控件类的组成
        5.5.2 波形的绘制
        5.5.3 波形的缩放
    5.6 在.NET 的工具箱中添加自定义控件
第六章 人机界面设计与模块功能验证
    6.1 人机界面需求分析与开发环境
    6.2 人机界面软件设计
        6.2.1 数字图形新建流程设计
        6.2.2 数字图形发送流程设计
        6.2.3 数字图形采集流程设计
    6.3 Measurement Studio 控件的调用
    6.4.N ET 应用程序的部署和安装
        6.4.1 Visual Studio 安装和部署项目类型
        6.4.2 Microsoft Windows 安装程序结构
    6.5 数字图形I/O 模块功能测试
    6.6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Visual Studio.NET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与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相位噪声测试仪的控制与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D]. 索贝贝.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三轴自动化立体仓库监管系统设计[D]. 张世综. 青岛大学, 2020(01)
  • [3]划片机视觉处理及软件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 王仁熙. 湖南大学, 2020(08)
  • [4]引水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开发与预测模型研究[D]. 孙长健.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MATLAB远程实验及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辉. 湖南大学, 2019(07)
  • [6]智能交通车辆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泓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通用SiP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子龙.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8]塔里木河中游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D]. 刘雪芹.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9]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修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4)
  • [10]数字图形I/O模块软件设计[D]. 满宏权.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Visual Studio.NET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和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