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

一、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宇[1](2021)在《破碎板岩铁路隧道施工力学及洞口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西部铁路建设的持续进程,围岩条件较差的铁路隧道工程不断涌现,而西部地区往往处于地震频发区,因此,为保证地震频发区破碎板岩铁路隧道的震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受震害影响较大的隧道洞口段软弱围岩隧道采取一定抗震设防措施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依托玉磨铁路扬武隧道,对隧道的施工力学行为和洞口段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数据对三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在位移和内力的控制效果方面均优于三台阶法;采用工况4(上台阶高度4m、中台阶高度3.2m、下台阶高度5m)的隧道位移收敛值与内力最小,安全系数最大,建议采用工况4进行开挖并与现场工况一致;随着隧道开挖长度的增大,隧道位移收敛值逐渐减小,但内力值逐渐增大,安全系数降低,隧道结构稳定性变差,建议采用较小的开挖长度进行施工。(2)通过数值模拟对静力条件下破碎板岩铁路隧道洞口段的稳定性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结构位移及内力指标,静力条件下破碎板岩铁路隧道结构的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最大值分别为3.1mm和1.3mm,小于规范要求的变形位移值,最小安全系数为18.34大于规范要求,综上隧道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不进行加固;静力下隧道仰坡安全性较差,采用格构梁锚杆加固后,仰坡安全系数提高,提高了坡面的整体稳定性。(3)通过数值模拟对动力条件下破碎板岩铁路隧道洞口段的稳定性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桩-拱和桩-筏-拱抗震措施,可有效减小地震波对隧道结构的作用,与无措施对比,危险截面1处桩-拱结构最小安全系数提高了1.43%,桩-筏-拱结构最小安全系数提高了145.91%,桩-筏-拱结构抗震效果优于桩-拱结构,提高了结构的地震动力稳定性;采用注浆及格构梁锚杆减小了地震对仰坡的作用,提高了坡面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

牛健[2](2021)在《新型SMA-SMP阻尼装置对风电塔结构的减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电塔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朝着大型化发展,它作为一种高耸柔性结构,除了承受自身运转的振动外,还要受到更加严酷的外部环境荷载的影响。风电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导致风电塔已难以避开地震区,地震作用同样对其影响强烈。因此,如何采用有效措施,智能、高效、经济地降低风电塔结构的动力响应已成为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中一个重要问题,对提高此类生命线工程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风电塔筒内部有限的空间阻碍了多种常用耗能减震措施的实施;在塔筒外,出于安全考虑,诸如拉索类减震措施也无法设置在其周围。为此,本文以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丝材的拉伸耗能为技术关键,结合悬吊质量摆(Suspension Mass Pendulum,简称SMP)减震原理,针对风电塔结构振动特点,根据其内部有限的空间,提出一种适合风电塔结构的形状记忆合金-悬吊摆(简称SMA-SMP)减震装置,可将塔结构震动产生的能量“集中”到该装置上,以减小风电塔结构地震响应,实现对高柔风电塔结构有效控制的目的。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在材料层面,对SMA丝分别开展了低速加载下的超弹性性能研究和耗能特性研究。对不同直径的超弹性SMA丝进行循环拉伸试验,探究不同应变幅值、加载速率以及循环次数对SMA丝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修正的Bouc-Wen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低速加载情况下,超弹性SMA丝呈现出典型性的“旗帜形”特点,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和变形可恢复能力;经过循环拉伸训练的SMA丝性能更为稳定;修正的Bouc-Wen滞回模型是可靠和适用的。另外,将SMA丝布置在钢框架结构的层间对角线方向上,并考虑SMA丝的初始预应变,对无控制、部分控制和全控制三种工况的钢框架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探究不同控制工况下SMA丝的耗能特性。研究表明,SMA丝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变形可恢复能力,减小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在动力荷载作用下SMA丝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且耗能能力与SMA丝数量成正比。(2)在部件层面,研制一种SMA-SMP减震装置的耗能部件。对SMA耗能部件分别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不同加载频率及位移幅值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基于修正Bouc-Wen模型的该耗能部件恢复力模型,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耗能部件在低频循环荷载作用下呈现稳定的滞回性能,表明该耗能部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可恢复能力;新型可调节夹具解决了 SMA丝难以锚固的问题,实现了对SMA丝预应变的调节;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修正Bouc-Wen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3)在结构层面,将耗能部件合理布置在悬吊摆周围,提出一种适合风电塔结构的SMA-SMP减震装置,并将其应用于风电塔结构中,验证其减震效果的有效性。建立了基于SMA-SMP的单自由度结构力学模型,推导了结构运动方程,阐明了该装置的构造和减震原理,并分析了质量比、频率比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该装置对不同地震频谱和幅值的减震效果。研究表明,SMA-SMP减震装置可有效降低单自由度结构的动力响应,该装置力-位移曲线呈现出较好的滞回耗能性能和变形可恢复能力。以某实际风电塔结构为例,分别建立了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和多自由度简化模型,推导了基于SMA-SMP的多自由度运动方程,分别对风电塔结构在无控制、SMP控制和SMA-SMP控制时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并优化了该装置布置位置和控制频率。研究表明,SMA-SMP减震装置在多方向可有效抑制风电塔结构的地震响应。

余猛[3](2021)在《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技术的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其中分布在高烈度地区的超高层建筑也随之增加,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变得尤为重要。结构抗震设计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抗震方法、减震或隔震方法、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方法。目前关于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消能减震设计已有较大的发展,而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仍在发展中。本文结合一栋拟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探讨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抗震技术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用YJK软件建立三种方案的结构分析模型:方案一为传统抗震结构模型;方案二为基础隔震结构模型;方案三为减震-隔震混合应用结构模型。对三种方案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三种方案结构的动力特性。(2)对三种方案结构进行小震下反应谱分析、中震和大震下弹性时程分析。对比三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分析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对结构抗震性的影响,并与基础隔震技术对比。(3)根据我国结构设计规范,对三种方案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对比三种方案的结构特性,分析三种结构的经济性。探讨隔震-减震混合应用技术优越性以及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可能性。根据上述工作,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小震作用时,相较于方案一,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减震效果基本相同,层间位移均减少10%~30%;中震作用时,方案三的减震效果更为明显,层间位移减小45~75%;大震作用时,对于结构的1~10层,方案三减震效果更好,因隔震支座布置的不同,隔震层以上的结构方案二减震效果更好,但方案三仍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减震-隔震混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抗震性能。(2)大震弹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三层间隔震的部分支座退出工作,导致结构减震效果降低,但由于消能减震器仍起作用,使整体结构变形仍在规范限值内。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为结构提供两道安全防线,增加了结构安全性。(3)采用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设计,上部结构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都有明显的降低,提高了结构的经济性,因此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运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可行性。

王帅[4](2021)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TLD减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调频液体阻尼器(TLD)由于其构造简单、造价低等优点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同时能够实现较好的减震调频效果。本文对隔板式TLD及其减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减震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为:(1)通过对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进行有限元流固耦合模态分析,对比二维模态和三维模态的误差,且对该阻尼器进行动力分析,对比参考点的动力流固耦合分析结果,分析参考点液体的动力特性,发现液体的滞后性,进而为下一步液体滞后耗能分析奠定基础。(2)基于三层框架,建立低层结构-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减震体系,进行动力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刚性地基和土层地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两种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刚性地基下的TLD的减震效果均优于土层地基(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减震效果,从各层参考点的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峰值来看,在低层结构中,土-结构相互作用会影响TLD减震效果,但是达不到刚性地基下TLD的减震效果,两种工况下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峰值差值较小,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低层建筑结构影响较小。(3)基于benchmark20层结构模型,利用ADINA仿真模拟软件,建立高层结构-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减震体系,进行动力流固耦合分析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TLD在顶层的不同布置位置,验证了TLD布置位置的不同对高层结构减震影响。(4)基于benchmark20层结构模型,建立高层结构-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减震体系,进行动力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刚性土层地基和土层地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两种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对比了三种地震波的地震响应,验证了TLD分别基于刚性地基和土层地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会对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有不同的控制效果,从各层参考点的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峰值来看,在高层结构中,土-结构相互作用下阻尼器能有效减小动力反应峰值。在数值模拟中验证阻尼器的减震效果,阻尼器在刚性地基下框架体系的减震效果趋于保守,实际工程中,阻尼器在土层地基(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下框架体系的减震效果更佳。两种工况下动力反应峰值差值较大,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减震影响较大。

回博[5](2021)在《考虑桥墩和支座滞回性能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减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考虑到桥墩和支座的非线性行为对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及调谐惯质阻尼器(TID)减震性能有明显影响。而目前针对连续梁桥减震的TID优化研究,大多在桥墩弹性状态下并忽略了支座的滞回性能。为此,本文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开展考虑桥墩和支座的滞回性能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和对TID减震优化设计影响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三跨连续梁桥双自由度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用Bouc-wen模型来表达摩擦摆支座(FPS)的滞回性能,分析了在平稳和非平稳随机激励下的结构响应,表明了FPS滞回耗能效应能够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揭示了FPS摩擦系数、等效滑动半径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2)在双自由度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TID减震模型,实现了平稳随机激励下TID优化设计;探究了FPS摩擦系数、等效滑动半径对TID优化参数及其减震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场地特征频率和阻尼比,及地震强度对TID减震性能的影响规律。(3)建立纵桥向、横桥向多自由度模型,利用考虑退化效应的Bouc-wen模型来表达桥墩的滞回性能;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了弹性状态下采用双自由度简化模型进行纵桥向减震分析的合理性;探究了桥墩屈服刚度比、屈服曲率以及刚度、强度退化率对其滞回性能,以及对结构响应的影响。(4)基于考虑墩柱滞回性能的多自由度模型,在非平稳随机激励下分别实现了纵桥向和横桥向减震的空间分布的多个TID优化设计;对比不同优化方案下的TID优化参数及其减震效果,表明在墩底进入屈服状态后TID的减震效果将降低;探究了桥墩塑性参数对TID减震性能的影响。

赵晨甫[6](2021)在《单边山体支承大跨高层混合结构减震设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单边山体支承大跨高层混合结构在结构形式、受力机理等方面均与普通连体高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为探究此类型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云南九乡叠虹天梯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该工程结构整体由剪力墙结构(竖向天梯)、钢结构(连体)与山体作为子结构共同构成。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影响,运用有限元对该结构的力学性能、受力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依据结构受力特点设计了五种减震方案,从中对比选出最优方案。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所述:归纳总结BRB和连梁阻尼器的基本构造、设计方法,并根据两种不同阻尼器的力学特性,提出了两种阻尼器混合使用后的恢复力模型、等效阻尼比等,为结构减震控制方案提供了设计依据。结构两端分别与山体和地表固结,支承点高差约125米,地震行波效应造成不同支承点的加速度峰值和相位也各不相同。通过理论分析,地震波传播到结构山体一侧支承处所需时间大约为0.4s,通过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及时间延迟对山体进行简化,将山体化为钢框架,为以后的数值分析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提供合适的简化模型。依据山体简化模型和主体结构的基本构造,考虑到行波效应及局部场地效应,对输入地震波进行修正,运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建模,并根据结构受力特点设计不同减震控制方案。选取五条天然波及两条人工波,采用X、Y单向地震激励输入的方式进行8度(0.3g)多遇、罕遇地震作用。对比非减震结构模型,在保证连梁阻尼器布置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根据BRB在钢结构布置方案不同,共有五组结构减震控制分析:分别布置在钢结构连体层的中间区域、连体层中间加两侧部位、连体层中间区域加相邻部分楼层、连体层两侧区域及连体层两侧区域加相邻部分楼层。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六组结构模型的加速度、楼层剪力、位移、阻尼器耗能等地震反应,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将阻尼器布置结构连体层两侧区域,地震反应综合衰减效果优于布置在中间、中间加两侧区域,对实际工程减震控制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陈春华[7](2021)在《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文中提出地震又称为地震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作用时间短,一般仅仅发生十几秒或延续至几分钟,便会使大量建筑物遭到破坏乃至倒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结构工程师关注的焦点,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抗震设计的发展,基于性能目标设计的提出使消能减震技术更加的成熟,目前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大多依赖于其安装数量和布局位置,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不仅能够保证减震效果,同时也能降低造价成本。本文主要讨论粘滞阻尼器的布置优化问题,以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抗震减震结构的优化设计,以结构性能指标:层间位移和顶层位移为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分别为框架结构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以及粘滞阻尼器的位置及数量;计算结构性能指标的H∞范数、H2范数值,并寻找最优值,对优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H∞范数优化控制效果更佳,消能减震抗震设计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建筑布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定义了新的成本函数,并以成本函数为优化目标,成本函数综合考虑了粘滞阻尼器的安装运输、制造,连接件和维修检测的成本。建立了一个框架结构糖葫芦串模型,对此模型进行基于性能设计的成本优化,并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平均分配阻尼器和以成本为约束的阻尼器优化布置,对成本优化效果的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定义的成本函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进行不同性能目标下的成本优化,能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也能提高业主的满意度。(3)为了更好的验证新定义的成本函数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将成本优化应用到实际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分别进行以成本为目标及以成本为约束条件的阻尼器优化布置。计算等数量平均分配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响应,及以成本为目标优化结果布置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本文定义的成本函数均能在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得到很好的应用,能够将此优化设计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高云娇[8](2021)在《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控制策略》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地震灾害呈现增多趋势,这对建筑行业影响巨大。本文针对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控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充分保障建筑质量,为今后的减震控制体系提供参考意见。

赵桂兰[9](2020)在《布置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地处地震多发地带,地震频发。为了减少房屋因为地震作用的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构工程师通常是采用增大构件截面、提高配筋率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但是在历次大地震中,房屋倒塌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工程师开始在建筑上设置消能器,以减少地震作用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在种类繁多的减震产品中,黏滞阻尼器属于速度相关型阻尼器,不提供刚度,而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由于阻尼器的体积较小,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在高耸结构、大跨结构以及柔性结构减震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抗震规范与云南省的减震设计的要求,针对小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布置黏滞阻尼器的减震设计问题,总结并提出附设黏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减震设计流程。以楚雄牟定某老年公寓商住楼减震工程为案例,系统研究了黏滞阻尼器参数变化对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小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黏滞阻尼器减震时,阻尼器力学参数的合理范围。并以楚雄牟定某老年公寓商住楼减震工程为案例,选取合理的阻尼器力学参数,对结构进行了减震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与黏滞阻尼器的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在查阅和研读国内外有关消能减震的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消能减震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消能减震的概念、原理与分类,对抗震计算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2)结合抗震规范与云南省建筑减震设计要求,总结归纳了附设黏滞阻尼器的结构减震设计流程。(3)以楚雄牟定某老年公寓商住楼工程实例,通过在结构上附设黏滞阻尼器,研究了小震作用下,黏滞阻尼器主要参数对结构的动力响应,从而初步确定了小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的黏滞阻尼器参数合理范围。(4)对布置黏滞阻尼器的楚雄牟定某商住楼工程进行减震分析,通过小震弹性时程分析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原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确定达到结构的减震目标。同时通过减震分析,研究得到了本工程的黏滞阻尼器力学参数,且黏滞阻尼器的力学参数合理,可以交付工厂进行生产,用于结构的减震。研究为云南地区附设黏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减震设计提供了参考。(5)最后,总结研究工作,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辛石磊[10](2020)在《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阻尼问题。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震性能,对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然后分析了现代土木工程中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主要方法,并对技术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今后我国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破碎板岩铁路隧道施工力学及洞口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1.2.2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1.2.3 软弱围岩隧道围岩抗震加固技术研究
        1.2.4 软弱围岩隧道衬砌抗震技术研究
        1.2.5 软弱围岩隧道减震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参数优化研究
    2.1 工程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隧道地质灾害
    2.2 工法介绍
    2.3 工法选择
        2.3.1 计算模型
        2.3.2 计算工况
        2.3.3 计算参数
        2.3.4 测点布置
        2.3.5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2.3.6 内力计算结果分析
    2.4 台阶高度优化
        2.4.1 计算模型
        2.4.2 计算工况
        2.4.3 计算参数
        2.4.4 测点布置
        2.4.5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2.4.6 内力计算结果分析
    2.5 台阶长度优化
        2.5.1 计算模型
        2.5.2 计算工况
        2.5.3 计算参数
        2.5.4 测点布置
        2.5.5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2.5.6 内力计算结果分析
    2.6 现场监控量测及数据分析
        2.6.1 监测反馈
        2.6.2 现场对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破碎板岩铁路隧道洞口段静力稳定性及控制技术
    3.1 洞口衬砌结构稳定性分析
        3.1.1 计算模型
        3.1.2 计算参数
        3.1.3 测点布置
        3.1.4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3.1.5 内力计算结果分析
    3.2 洞口仰坡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3.2.1 洞口段仰坡稳定性分析
        3.2.2 加固方案
        3.2.3 测点布置
        3.2.4 加固措施控制效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破碎板岩铁路隧道洞口地震动力稳定性及控制技术
    4.1 洞口衬砌结构地震动力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4.1.1 隧道洞口段动力稳定性分析
        4.1.2 加固措施
        4.1.3 加固措施控制效果分析
    4.2 洞口仰坡加固措施地震动力稳定性控制效果分析
        4.2.1 计算模型
        4.2.2 计算工况
        4.2.3 计算参数
        4.2.4 测点布置
        4.2.5 加固措施控制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点
        5.1.1 结论
        5.1.2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型SMA-SMP阻尼装置对风电塔结构的减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风电塔结构体系的组成、分类及环境荷载
        1.2.1 风电塔结构体系的组成及特点
        1.2.2 风电塔结构体系的分类及特点
        1.2.3 风电塔结构体系的环境荷载
    1.3 结构振动控制的分类与特点
        1.3.1 被动控制
        1.3.2 主动控制
        1.3.3 半主动控制
        1.3.4 混合控制
        1.3.5 智能控制
    1.4 SMA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中的研究
        1.4.1 SMA的材料特性
        1.4.2 SMA的本构模型研究
        1.4.3 SMA耗能部件的研究
    1.5 风电塔结构减振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风致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1.5.2 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1.5.3 应用消能减振装置的研究现状
        1.5.4 应用调频减振装置的研究现状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目标
    1.7 主要工作内容与方法
2 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滞回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本文提出的阶跃Bouc-Wen模型
        2.2.1 Bouc-Wen模型
        2.2.2 阶跃Bouc-Wen模型
    2.3 SMA丝的超弹性力学性能试验
        2.3.1 试验概况
        2.3.2 试验方法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4 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2.4 SMA丝耗能特性的振动台试验
        2.4.1 SMA丝的被动控制机理
        2.4.2 SMA丝-钢框架结构的被动控制方程
        2.4.3 SMA丝-钢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
        2.4.4 SMA丝-钢框架结构的振动台试验
        2.4.5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3 SMA-SMP耗能部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SMA耗能部件构造设计
        3.2.1 SMA耗能部件细部构造
        3.2.2 SMA丝可调节夹具设计
    3.3 SMA耗能部件工作原理及力学性能
        3.3.1 SMA耗能部件的工作原理
        3.3.2 SMA耗能部件的功能特点
        3.3.3 SMA耗能部件的力学性能
    3.4 SMA耗能部件的性能试验
        3.4.1 试验概况
        3.4.2 参数选取
        3.4.3 试验工况
        3.4.4 试验结果分析
    3.5 SMA耗能部件的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3.5.1 SMA耗能部件的力学模型
        3.5.2 SMA耗能部件力学模型的参数分析
        3.5.3 SMA耗能部件力学模型的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SMA-SMP减震装置的设计与参数分析
    4.1 引言
    4.2 SMA-SMP减震装置的设计
        4.2.1 SMA-SMP减震装置的细部构造
        4.2.2 SMA-SMP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
        4.2.3 SMA-SMP减震装置的力学性能
    4.3 基于SMA-SMP的单自由度结构体系力学模型
        4.3.1 普通悬吊质量摆的力学模型
        4.3.2 SMA-SMP减震装置的力学模型
        4.3.3 基于阶跃Bouc-Wen模型的SMA-SMP减震装置力学模型
    4.4 SMA-SMP单自由度结构参数分析
        4.4.1 频率比的影响
        4.4.2 质量比的影响
    4.5 SMA-SMP单自由度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5.1 地震激励选取
        4.5.2 不同地震频谱对减震效果影响
        4.5.3 不同地震强度对减震效果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SMA-SMP的风电塔结构减震控制
    5.1 引言
    5.2 基于SMA-SMP的减震体系计算模型
        5.2.1 结构的运动方程
        5.2.2 减震体系的运动方程
        5.2.3 SMA-SMP减震装置简化模型
        5.2.4 基于状态空间的减震体系方程
    5.3 风电塔结构实例分析
        5.3.1 工程概况
        5.3.2 风电塔结构多自由度体系简化模型
        5.3.3 风电塔结构有限元模型
        5.3.4 模态分析
    5.4 风电塔减震结构控制效果分析
        5.4.1 地震激励选取
        5.4.2 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分析
        5.4.3 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减震效果分析
        5.4.4 SMA-SMP布置位置的减震效果分析
        5.4.5 SMA-SMP控制不同振型的减震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技术的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工程抗震的发展
        1.2.1 传统抗震方法
        1.2.2 结构振动控制方法
    1.3 结构消能减震组合体系的概述
        1.3.1 结构消能减震
        1.3.2 结构隔震概述
        1.3.3 结构减隔震混合体系应用概述
    1.4 减隔震混合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意义
2 减震与隔震装置
    2.1 减震与隔震装置的种类
        2.1.1 隔震装置的分类
        2.1.2 消能减震器的分类
    2.2 减隔震装置的参数
        2.2.1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
        2.2.2 粘滞阻尼器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案对比
    3.1 工程概况
    3.2 结构方案
        3.2.1 方案一
        3.2.2 方案二
        3.2.3 方案三
    3.3 三种方案结构体系的模态分析
        3.3.1 自振周期对比
        3.3.2 振型图对比
    3.4 三种方案的小震反应谱分析
        3.4.1 层间位移对比
        3.4.2 层间剪力对比
    3.5 中震作用下动力时程分析
        3.5.1 地震波的选取
        3.5.2 层间位移对比
        3.5.3 层间剪力对比
    3.6 大震作用下弹性时程分析
        3.6.1 层间位移对比
        3.6.2 层间剪力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三种方案的结构设计
    4.1 方案一结构设计
        4.1.1 结构超限分析
        4.1.2 结构设计
        4.1.3 小震反应谱分析
        4.1.4 中震分析
        4.1.5 大震弹塑性分析
    4.2 方案二结构的设计
        4.2.1 上部结构设计
        4.2.2 小震反应谱分析
        4.2.3 大震弹塑性分析
    4.3 方案三结构的设计
        4.3.1 分析方法
        4.3.2 结构设计
        4.3.3 小震反应谱分析
        4.3.4 大震弹塑性分析
    4.4 三种方案的结构设计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TLD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1.2.1 被动控制
        1.2.2 主动控制
        1.2.3 半主动控制
        1.2.4 混合控制
    1.3 基础隔振与耗能减震
        1.3.1 基础隔振
        1.3.2 耗能减震与TLD
    1.4 土-结构相互作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TLD的模态和动力流固耦合分析
    2.1 流固耦合求解机理
        2.1.1 流固耦合求解器
        2.1.2 流固耦合求解机理
    2.2 TLD建模过程
    2.3 三维模态与二维模态的比较
    2.4 TLD水箱流固耦合地震反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LD基于不同地基的低层框架流固耦合分析
    3.1 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3.1.1 结构模型参数
        3.1.2 有限单元的选取
        3.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4 结构模态分析
    3.2 TLD水箱参数设计
    3.3 TLD基于不同地基对低层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
        3.3.1 对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3.3.2 对结构速度反应的影响
        3.3.3 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
        3.3.4 对结构各层动力反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TLD基于不同位置的高层框架流固耦合分析
    4.1 benchmark模型的建立和TLD参数设计
        4.1.1 第三代benchmark模型的背景
        4.1.2 第三代benchmark模型的结构参数
        4.1.3 结构模态分析
        4.1.4 TLD的参数设计
    4.2 地震波的选择
    4.3 TLD基于不同位置对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
        4.3.1 对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4.3.2 对结构速度反应的影响
        4.3.3 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
        4.3.4 对结构各层动力反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LD基于不同地基的高层框架流固耦合分析
    5.1 benchmark模型的建立与TLD参数设计
        5.1.1 benchmark模型的模态分析
        5.1.2 TLD的参数设计
    5.2 边界条件的确定和地震波的选择
        5.2.1 边界条件的确定
        5.2.2 地震波的选择
    5.3 TLD基于不同地基对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
        5.3.1 对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5.3.2 对结构速度反应的影响
        5.3.3 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
        5.3.4 对结构各层动力反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考虑桥墩和支座滞回性能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减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梁桥震害
    1.3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1.4 新型被动式惯质类阻尼器减震研究
        1.4.1 惯质类阻尼器常见形式
        1.4.2 惯质类阻尼器参数优化
    1.5 滞回性能的相关研究
        1.5.1 折线型滞回模型
        1.5.2 光滑型滞回模型
    1.6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简化模型FPS对连续梁桥的减震性能研究
    2.1 铁路连续梁桥简化模型
        2.1.1 典型连续梁桥概述
        2.1.2 FPS支座基本原理
        2.1.3 等效简化模型
    2.2 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2.2.1 FPS滞回模型建立
        2.2.2 状态空间方程
    2.3 随机激励模型及结构响应计算
        2.3.1 平稳随机激励模型
        2.3.2 随机激励模型状态空间的建立
        2.3.3 结构响应计算
    2.4 FPS特征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2.4.1 摩擦系数的影响
        2.4.2 等效滑动半径的影响
    2.5 场地特征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2.5.1 场地特征频率的影响
        2.5.2 场地特征阻尼比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简化模型的TID减震分析
    3.1 TID减震模型及系统响应计算
        3.1.1 简化模型的建立
        3.1.2 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3.1.3 动力系统响应计算
    3.2 参数优化及结果分析
        3.2.1 优化参数及约束条件
        3.2.2 控制目标函数
        3.2.3 参数优化算法
        3.2.4 优化结果及分析
    3.3 FPS特征参数对TID优化及减震性能的影响
        3.3.1 摩擦系数的影响
        3.3.2 等效滑动半径的影响
    3.4 场地特征参数对TID优化及减震性能的影响
        3.4.1 场地特征频率的影响
        3.4.2 场地特征阻尼比的影响
    3.5 地震功率谱强度对TID优化及减震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考虑桥墩滞回性能的多自由度模型响应分析
    4.0 等效多自由度模型
        4.0.1 多自由度模型建立
        4.0.2 考虑刚度强度退化的Bouc-Wen模型
        4.0.3 状态空间方程
    4.1 系统响应计算及分析
        4.1.1 动力系统响应计算
        4.1.2 纵桥向响应分析
        4.1.3 横桥向响应分析
    4.2 桥墩塑性参数对结构响应影响
        4.2.1 屈服刚度比的影响
        4.2.2 屈服曲率的影响
        4.2.3 退化率的影响
    4.3 场地特征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4.3.1 场地特征频率
        4.3.2 场地特征阻尼比
    4.4 地震功率谱强度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考虑桥墩滞回性能的TID减震分析
    5.1 TID减震模型及参数优化
        5.1.1 系统状态空间及响应计算
        5.1.2 控制目标函数
        5.1.3 评价指标
    5.2 TID优化设计及减震性能分析
        5.2.1 纵桥向优化设计
        5.2.2 横桥向优化设计
    5.3 桥墩塑性参数对TID减震性能影响
        5.3.1 屈服刚度比的影响
        5.3.2 屈服曲率的影响
        5.3.3 退化率的影响
    5.4 场地特征参数对TID减震性能影响
        5.4.1 场地特征频率的影响
        5.4.2 场地特征阻尼比的影响
    5.5 地震功率谱强度对优化TID减震性能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单边山体支承大跨高层混合结构减震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综述
        1.2.1 高层建筑综述
        1.2.2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
        1.2.3 连体高层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1.3 国内外连体高层结构减震控制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存在问题和内容
        1.4.1 本文研究目的
        1.4.2 本文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
        1.4.3 本文研究内容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减震控制理论和阻尼器设计
    2.1 消能减震的发展及原理
        2.1.1 减震控制技术发展
        2.1.2 地震控制位移的机理和方法
        2.1.3 消能减震控制原理
    2.2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法
        2.2.1 单自由度结构反应谱分析
        2.2.2 基于反应谱分析法减震设计方法
        2.2.3 基于线性加速度结构时程分析
        2.2.4 基于时程分析减震设计方法
    2.3 阻尼器的选定及设计方法
        2.3.1 连梁阻尼器减震设计方法
        2.3.2 防屈曲支撑(BRB)设计方法
    2.4 BRB与连梁阻尼器混合使用力学性能
        2.4.1 位移型阻尼器混合使用恢复力模型
        2.4.2 位移型阻尼器混合使用等效刚度
        2.4.3 位移型阻尼器混合使用结构阻尼比
第三章 结构特点分析及减震方案选取
    3.1 工程结构简介
    3.2 建筑场地及抗震目标
        3.2.1 拟建场地地质概况
        3.2.2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3.3 结构多点支座激励计算
        3.3.1 结构运动方程建立
        3.3.2 结构运动方程求解
    3.4 山体影响分析及模型建立
        3.4.1 边坡效应放大系数
        3.4.2 结构支承处时间误差
        3.4.3 山体简化模型
    3.5 结构减震控制方案
第四章 结构模型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2 地震波选取
    4.3 多遇地震下结构模型有限元分析
        4.3.1 结构模型顶点位移分析
        4.3.2 结构模型层间位移角分析
        4.3.3 结构模型层间加速度反应
        4.3.4 结构模型层间剪力分析
    4.4 在SAP2000中结构塑性铰设置
        4.4.1 结构非线性分析
        4.4.2 塑性铰设置
    4.5 罕遇地震下结构模型有限元分析
        4.5.1 结构模型位移反应
        4.5.2 连体层(29层)相对位移分析
        4.5.3 结构模型加速度反应
        4.5.4 结构模型基底剪力分析
        4.5.5 结构模型阻尼器耗能分析
        4.5.6 结构塑性铰发展情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附录B

(7)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
        1.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研究背景
        1.2.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1.2.3 不同性能水准的判断及计算
    1.3 结构控制及消能减震技术
        1.3.1 结构控制的概念
        1.3.2 结构控制技术的分类
        1.3.3 结构消能减振技术的概念
        1.3.4 消能减振结构的减震机理
    1.4 粘滞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4.1 粘滞阻尼器的构造介绍
        1.4.2 粘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1.4.3 阻尼器优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抗震减震结构优化设计
    2.1 抗震优化设计
        2.1.1 运动方程
        2.1.2 优化函数
        2.1.3 不同形式的优化模型
        2.1.4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2.2 消能减震优化设计
        2.2.1 运动方程与优化模型
        2.2.2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2.3 两种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成本优化的粘滞阻尼器布置
    3.1 优化模型及参数定义
        3.1.1 优化函数
        3.1.2 约束函数
        3.1.3 优化目标
        3.1.4 优化模型
    3.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
        3.2.1 阻尼器成本优化设计思路
        3.2.2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3.2.3 优化结果分析
    3.3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
        3.3.1 优化分析模型
        3.3.2 优化分析算例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成本优化的工程应用
    4.1 引言
        4.1.1 框架结构简介
        4.1.2 实际工程优化分析思路
    4.2 钢框架结构实例
        4.2.1 工程概况及结构主要参数信息
        4.2.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及结果分析
        4.2.3 均匀分布等量阻尼器的成本分析
        4.2.4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布置
        4.2.5 成本优化前后结构响应对比
    4.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例
        4.3.1 工程概况及结构主要参数信息
        4.3.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及结果分析
        4.3.3 均匀分布等量阻尼器的成本分析
        4.3.4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布置
        4.3.5 成本优化前后结构响应对比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控制体系的发展现状
    1.1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
        1.1.1结构减震控制体系的探索阶段
        1.1.2结构减震控制体系的试验阶段
        1.1.3结构减震控制体系的应用阶段
    1.2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现状
        1.2.1隔震应用
        1.2.2消能减震应用
        1.2.3频率调节减震应用
        1.2.4主动减震控制应用
        1.2.5组合减震控制应用
2.控制结构减震控制体系的具体策略
    2.1结构减震控制体系
        2.1.1将阻尼器作为消能构件
        2.1.2消能构件修复更换更加合理
        2.1.3高效衰减地震反应
    2.2结构被动控制减震体系
        2.2.1悬吊方式减震结构
        2.2.2支撑方式减震结构
        2.2.3碰撞方式减震结构
    2.3结构主动控制减震体系
3.结语

(9)布置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震设计
    1.2 结构减震理论
    1.3 国内外结构减震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结构减隔震技术应用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消能减震的原理与分类
    2.1 消能减震的原理
    2.2 消能器的分类
        2.2.1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2.2.2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2.3 黏滞阻尼器的优点
    2.4 黏滞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抗震理论
    3.1 计算分析模型
    3.2 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
    3.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3.3.1 直接积分法
        3.3.2 FNA分析法
    3.4 黏滞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比计算
        3.4.1 规范方法
        3.4.2 能量比值法
        3.4.3 自由衰减法
        3.4.4 结构响应对比法(一般用于抗风计算)
    3.5 计算软件介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概况与减震方案
    4.1 工程概况
    4.2 设计条件和参数
        4.2.1 项目设计基本信息
        4.2.2 荷载
        4.2.3 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成果
    4.3 地基基础设计
    4.4 采用减震技术的可行性
    4.5 结构的减震目标和性能目标
    4.6 结构及减震设计
        4.6.1 结构抗震设计方面采用的措施
        4.6.2 消能减震技术
    4.7 不同阻尼比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4.7.1 计算模型的部分关键参数
        4.7.2 阻尼比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分析结果
    4.8 YJK软件的减震设计
        4.8.1 本结构具体设计原则
        4.8.2 结构具体设计流程
        4.8.3 YJK等效减震模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黏滞阻尼器的工程应用
    5.1 设计流程
    5.2 减震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5.2.1 模型概述
        5.2.2 SAP模型(非减震结构)正确性的验证
        5.2.3 地震波选取合理性的验证
    5.3 黏滞阻尼器力学参数优化分析
        5.3.1 弹簧单元刚度K
        5.3.2 阻尼系数C
        5.3.3 阻尼指数α
    5.4 小震弹性时程分析
        5.4.1 附加有效阻尼比的计算
        5.4.2 黏滞阻尼器小震下的滞回曲线及结构耗能曲线
    5.5 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5.5.1 大震弹塑性模型的建立
        5.5.2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5.5.3 结构出铰顺序
        5.5.4 阻尼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力学响应
        5.5.5 阻尼器周边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5.6 计算结果小结
    5.7 黏滞阻尼器与框架梁连接大样图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四、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破碎板岩铁路隧道施工力学及洞口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 李鹏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新型SMA-SMP阻尼装置对风电塔结构的减震研究[D]. 牛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技术的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D]. 余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TLD减震性能研究[D]. 王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5]考虑桥墩和支座滞回性能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减震分析[D]. 回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单边山体支承大跨高层混合结构减震设计分析[D]. 赵晨甫.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D]. 陈春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控制策略[J]. 高云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02)
  • [9]布置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D]. 赵桂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研究[J]. 辛石磊. 工程技术研究, 2020(15)

标签:;  ;  ;  ;  ;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