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更新过程中种子大小的生态意义

森林更新过程中种子大小的生态意义

一、种子大小在森林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龙俊松[1](2021)在《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对天目山常绿阔叶林更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更新是森林群落在不受人为干扰下通过种群繁衍而维持群落结构稳定的重要生态学过程。以往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立地因子或林分结构单一方面分析其对天然更新的直接影响,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天然更新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浙江省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20年大型固定样地复查数据,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更新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量化分析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并对其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进行评价;最后,采用冗余分析法从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因子中筛选出影响常绿阔叶林更新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主导因子对常绿阔叶林更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总体更新状况属于良好。更新苗的树种多样性是更新评价的主导因子,其次是自身生长状况、株数密度和分布格局。(2)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树种丰富多样,林分胸径结构和树高结构符合异龄林的分布特征,全混交度、竞争状况、开敞度和林层指数均属于中等程度,林木密集度属于比较密集,空间分布格局属于弱度聚集分布。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处于中等状态,林分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一般,具有很大优化调整的空间。(3)冗余分析发现:影响林分结构的主导立地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和海拔,影响更新的主导立地因子是海拔、p H值和坡向;影响更新的主导林分结构因子是平均树高、聚集指数、全混交度、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海拔、平均树高、p H值和坡向对更新的综合影响较大,以直接影响为主;土壤有机质对更新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间接影响;平均冠幅对更新既有显着的负向直接影响又有显着的正向间接影响。更新苗的株数密度和树高受到主导因子的影响最大,并且随着更新苗生长,受到显着影响的更新指标逐渐减少。(5)在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林木空间分布的均匀度、树种隔离程度及林层差异性,并适当降低林木间的竞争状况和密集程度,以提高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在一定立地条件下,合理调控林分非空间结构可以作为人工促进天目山常绿阔叶林更新的重要经营策略。

吴苗苗[2](2021)在《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在公元946年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火山喷发,这次喷发被认为是近200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这次喷发几乎破坏了周围半径约50 km范围内的森林植被。位于50 km外的森林几乎未受到火山干扰的影响,是促进火山干扰区域内部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而在火山干扰区域内幸存下来的树木则为残遗种源。受这些种源和种子传播的驱动,森林的演替重新开始。经过多年的演替,目前长白山各个海拔带上的森林植被已经基本恢复。特别是在长白山北坡,温带,寒温带和亚高山带森林沿海拔垂直分布,与气候带相对应,森林的景观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在长白山的西坡和南坡,这种典型的垂直的植被带尚未发育完全,早期演替森林斑块随机分布在各个林带中。台风干扰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发生在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周期性的台风干扰会造成大面积的树木死亡,导致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然而,由于火山喷发区域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小;再加上充沛的降水和漫长的冬季使其很少受到林火干扰的影响。因而火山喷发后长白山的森林景观动态受到由种子传播所驱动的森林自然演替,台风干扰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因此,火山喷发后的长白山森林演替动态为量化种源,环境和台风干扰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此外,台风干扰作为引起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南坡森林景观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长期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动态影响的评估对预测未来的森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对长白山历史的森林景观和台风干扰的时空序列进行重建(1710-2010),模拟林分尺度和景观尺度下的森林演替动态。本研究通过设计因子实验来分析不同种源(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中的作用,以及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塑造森林景观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另外,通过对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进行比较从而分析长期台风干扰对长白山各个植被带森林景观动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建立景观模型框架对过去300年长白山的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重建,是少数重建历史森林景观的时空动态的尝试之一。LANDIS PRO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当前的森林调查数据和景观格局的比较表明,重建的森林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可以代表当前的森林状况。模拟的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也被证实遵循普遍的林分动态理论。这些都表明LANDIS PRO森林景观模型是对火山喷发后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时空重建的有效工具。重建的历史森林景观可以为量化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1710年-2010年)过程中各驱动因素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可靠的平台。(2)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基带种源对森林的恢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残遗种源对森林恢复的影响很小,但是残遗种源的影响会随着森林恢复而逐渐增大。此外,残遗种可以促进晚期演替树种的恢复,进而影响树种组成,加快森林的演替。对森林历史景观进行时空重建,可以为模拟种子传播且量化种源在火山干扰后的景观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森林景观的早期恢复主要受到立地环境的强烈影响,森林的恢复趋向于一种确定的过程。随着森林的逐渐恢复,环境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在森林恢复的晚期,多次台风事件的累积效应使得台风干扰逐渐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短期研究可能会限制对干扰累积效应的理解,长期的森林历史景观重建才可以全面地揭示环境,干扰和演替之间的相互作用。(4)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台风干扰对各个植被带的影响很小,但随着森林的演替其对各植被带的影响逐渐增大。台风干扰的出现会导致阔叶红松林带和岳桦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降低,但是会增加暗针叶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由于不受台风干扰的影响,长白山北坡其森林景观经过280年的恢复后即可达到一种准平衡地状态,而受台风干扰影响的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经过300年的恢复后仍未达到平衡状态。但由于台风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经过250年的恢复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意味着受台风干扰的森林景观在300年后很可能会达到另外一种平衡状态。因此,大型的且不频繁的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长期,持久的影响,需要在更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监测。

李蓉,张婷,谢锦,王静,闫巧玲[3](2021)在《种子更新和萌蘖更新的权衡及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学过程,是森林恢复的根本途径。种子更新和萌蘖更新是森林天然更新的两种方式,各有优劣、相互补充。森林天然更新的早期过程被视为树木建植的瓶颈期,因此,研究木本植物种子和萌蘖更新的早期过程对于理解森林天然更新机制、预测种群/群落发展方向和明确森林恢复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木本植物两种天然更新方式权衡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对比了两种天然更新起源幼苗特性的差异,总结了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干扰等对种子更新和萌蘖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今后应加强对森林萌蘖更新早期过程的研究,开展森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及干扰机制的综合研究,重视森林天然更新理论对森林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为促进森林天然更新、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刘苹[4](2020)在《北京地区三种栎属植物杂交与种子扩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繁殖更新是森林植物能够保持种群延续和群落稳定的重要过程。壳斗科栎属(Quercus)植物的杂交、种子扩散等影响种群更新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槲栎(Q.aliena)、槲树(Q.dentata)和栓皮栎(Q.variabilis)是北京地区的主要乡土树种,理解其繁殖更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本研究于2018年3-10月在北京市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2019年3-10月在北京市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三种栎属植物的物候监测。在萌芽期和开花期物候变化频繁,每两到三天观察一次,结实期每周观察一次,其余时期两周观察一次。两年的观测均发现三种栎属植物的花期物候存在重合期,2018年上方山三种栎属植物的花期至少重合11d,2019年鹫峰三种栎属植物花期至少重叠4d。2018年和2019年4-5月分别在上方山和鹫峰进行了三种栎属植物的杂交实验。从雄花出现开始,每天观察生长情况。上方山累计杂交授粉套袋262个,结果表明,人工授粉使栎属植物克服了杂交受精前障碍,成功交配形成合子,但是杂交果在后期大量发生胚败育,只产生3颗不能萌发的种子,即未产生可育后代。鹫峰杂交授粉套袋591个,但果实后期大量落果,最终只产生1颗不育的种子。两次杂交实验表明三种栎属植物之间的杂交同时受到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的共同影响,杂交成功率低。2018年10月到2019年3月,在上方山进行了三种栎属植物的种子扩散实验。选择6个样地,用1800颗种子,通过野外释放种子,并用红外相机记录种子被取食或移动的全过程,再追踪种子的去向。最后根据动物取食的顺序和种子去向,并结合种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啮齿动物对种子食物的选择策略。结果发现,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主要取决于种子大小和种皮厚度。动物更喜欢原地取食个头小、种皮薄的槲树种子,个头和种皮厚度处于中间值的槲栎种子次之,并贮藏个头大、种皮厚的栓皮栎大种子。这是动物对种子营养价值、捕食风险、单粒种子收益等因素进行整体考量之后的结果。本论文为栎属植物的繁殖更新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理论支持,为同域分布不同物种的繁殖和扩散研究提供参考。

付锦雪[5](2020)在《侧柏人工林更新机制及影响因子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林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36%,对我国森林总体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追求重造轻管,人工林质量普遍较低。森林更新对森林稳定和效益的持续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天然更新周期长、限制因子多加之长期缺乏经营管理,使得人工林更新效果极差。随着上世纪从五十年代以来营造的大面积人工林陆续进入成熟或过熟林,人工林更新就显得格外必要。侧柏是石灰岩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山东省青石山区分布面积大且多为人工林。对侧柏林的调查发现,其林下更新参差不齐。更新过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建立阶段对外界环境反应十分敏感。本文以泰安市东平县洪顶山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对侧柏人工林林下更新过程中种子萌发和幼苗建立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找出关键限制因子和更新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人工促进更新技术。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林分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有着一定的影响。低密度林分的土壤pH值、全盐量和全磷含量均显着高于中高密度林分,而全氮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不同密度间的林分土壤含水量差异显着、月份间差异极显着,低密度林分含水量最低,显着受到降雨量和温度的影响。(2)土壤种子库密度受时间的极显着影响,密度在九月份种子成熟时达到最大,高密度林分中的土壤种子库密度最大;种子活力从成熟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当年种子成熟前最低。(3)不同林分密度下更新幼苗的生长差异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幼苗的苗高和地径逐渐减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逐渐降低,根生物量比先增加再降低,茎生物量比降低,叶生物量比增大。林分过密更新幼苗矮小,根系也不发达,叶生物量占比增大。林内自然萌发的当年生小苗明显减少,保留率极低。(4)生物因素母树年龄和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有着显着影响。随母树年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增加,但萌发后幼苗生物量除茎生物量外均显着降低。在种子大小上,大种子比小种子有着高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大粒种子的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对应大于小粒种子的,这种影响在逆境下更为明显。(5)环境因素土壤含水量和枯落物覆盖厚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有着显着影响。随聚乙二醇(PEG)浓度增加,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显着降低,平均发芽时间(MGT)显着增加,PEG浓度达到20%时种子发芽率为0;胚芽长(GL)、胚根长(RAL)、胚芽/胚根、根长(RL)、根表面积(RSA)和根体积(RV)随PEG浓度增加显着降低。随枯落物覆盖厚度的增加,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和苗高呈先增加再减少,地径呈波浪式增加,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再减少,幼苗根生物量比与根冠比呈波浪型增加。在2cm出表现最好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通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适时间伐保持合适林分密度是保证林下更新的关键措施,密度保持在1300株/hm2左右为宜;种子库密度较低且林下更新差的地方可通过适时人工补播辅助更新;合理调控枯落物覆盖厚度可有力促进林下更新,枯落物覆盖厚度为2cm为宜。

石亮[6](2019)在《北方针叶林南缘干旱与森林火灾对森林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北方针叶林南缘处于森林植被带的边缘区域,因此该区域森林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森林动态将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甚至全球碳平衡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因此本文基于该区域内较为完整的树木年轮资料、植被调查数据和气候数据,系统地探讨了北方针叶林南缘地区气候干旱化特征以及干旱与森林火灾对区域森林动态的影响。全面认识这一区域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森林动态变化将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防范工作。本文中具体探讨了以下3个科学问题:(1)北方针叶林南缘半干旱区历史气候变化规律是什么?(2)北方针叶林南缘树木生长和更新如何应对由气候变化引起干旱胁迫和极端干旱事件?(3)森林火灾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以及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模式和影响因子是什么?根据以上科学问题,本文选择北方针叶林南缘半干旱区和较为干旱的半湿润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树木年轮学和植被调查手段,分别探讨北方针叶林南缘历史气候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干旱影响下的半干旱区树木生长、更新和树木抗逆性;以及森林火灾后树木生长和植被恢复的影响因子。并且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1)在过去的近3个世纪内,北方针叶林南缘地区,长期处于干旱状态,较为湿润的年份(PDSI>0的年份)仅占整个重建年份的10.1%。极端干旱的年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末期频繁地发生,并且该区域的干旱变化受到多种气候模式的影响(如:东亚季风,厄尔尼诺等),并且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2.1-3.3年、5.9-6年和85-92 年)。(2)北方针叶林南缘干旱林线的森林斑块具有较为稳定的径向生长趋势,并且能够在森林死亡后及时得到一定更新,而位于干旱树线附近的森林斑块受到的干旱胁迫更大,树木生长下降,森林缺乏有效的更新潜力。探讨干旱影响下森林生长与更新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因素、景观格局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对树木的抗逆性也有一定改变,大斑块森林具有更高的抵抗力,小斑块森林具有更高的恢复力,但小斑块森林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死亡风险。干旱导致的更新困难使得小斑块森林呈现出以老树为主而缺少幼树、幼苗的群落结构,在未来持续升温的状态下,这部分森林将有消失的可能。(3)在北方针叶林南缘较为干旱的半湿润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非冻土生境的树木生长显着高于冻土生境的树木生长,区域内冻土条件是限制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森林火灾后坡上树木生长的释放比例明显小于坡下有浅层冻土的区域,坡下浅层冻土环境在升温过程中有更多的水分被释放出来,补充了树木生长的水分需求,出现了生长更强的释放现象。冻土和森林火灾的交互作用,对森林火灾后树木生长存在着长期的影响,温度升高可能是驱使2种地形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发生分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永久冻土地区,森林火灾后浅层永久冻土的融化改变了土壤水分条件,导致树木更新失败,并促使一些亲水性灌木成为优势种。这种森林火灾后永久冻土退化导致了坡下和坡上植被恢复和演替模式的差异性。综上所述,北方针叶林南缘地区的森林面临着干旱和森林火灾等干扰的多重影响,并且在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其退化的风险会进一步上升。半旱区大范围的干旱林线森林更新停止和更新潜力衰弱,以及较为干旱的半湿润区内冻土影响下火烧迹地的更新失败,这是气候变化影响下森林退化的直接表现。

吴春燕[7](2019)在《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森林经营管理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森林天然更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常见树种,对珍稀濒危树种的天然更新研究较少。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存有较为严重的天然更新障碍,已成为珍稀濒危树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天然条件下珍稀濒危树种陆均松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动态特征,幼苗(苗高≤1.3 m)和幼树(苗高>1.3 m,胸径<10 cm)的分布以及生长特性等因子对陆均松群落组成结构、土壤养分、气候和地理环境适应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揭示陆均松的天然更新机制,为其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013年9月—2016年8月,本研究通过系列试验设计,测量不同生境下海南霸王岭地区陆均松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种类、数量和品质类型,陆均松群落组成、结构,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的密度、株数、高度、粗度(地径或胸径),土壤养分及温度、湿度,林内小气候(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风向)等因子;分析了陆均松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对幼苗和幼树的密度、地径/胸径和高度的影响,模拟了土壤营养与幼苗和幼树分布格局、密度、地径/胸径、高度等性状的关系;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等方法估计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地上生物量,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另外,通过建立判别模型,对幼苗和幼树在不同陆均松群落、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进行判定。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陆均松种子雨的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1)陆均松种子雨中完好种子数量较少(5.07%),鸟类啃食损坏率较大(39.38%),空壳率极高(47.83%);(2)种子下落从每年9月底至10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6月底,持续周期较长,期间出现三个种子下落高峰(12月、4月和第二年5月)。此外,陆均松结实大小年现象明显;(3)重力是陆均松种子传播的主要驱动力,陆均松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主要散落在距离母树中心5 m范围内;(4)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种子雨的扩散距离与母树树冠同向大小成正相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2、陆均松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1)陆均松土壤种子库中以霉烂种子居多,占种子总数的45.55%,空心种子(29.68%)和缺损种子(24.30%)次之,完好种子极少,仅占种子总数的0.48%;(2)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水平分布格局特征明显,其数量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3)在垂直分布方面,土壤内种子主要分布于枯落物层(87.78%),0-5 cm层(11.01%)居中,6-10 cm层最少,仅占种子总数的1.20%;(4)种子库中有活力的种子数量少,萌发率低,且种子寿命较短,不超过1年。3、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机制:陆均松群落不同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不同;土壤中6种主要养分元素(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水率、全氮、有效磷)含量与幼苗密度、地径和苗高大多数呈指数和对数函数关系。4、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的群落生境适应机制:(1)在林内小气候条件下,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幼树分布和生长的主导因子;(2)在地理环境因子中,经度、纬度、坡向、坡度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和幼树分布、生长的主导因子;(3)在林分因子中,胸径(DBH)>5 cm的立木株数、郁闭度和陆均松成树株数是影响陆均松幼苗分布和幼树生长的主导因子;(4)建立了陆均松幼苗、幼树分布的fisher判别模型,模型判别精度较高,均在80%以上。5、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陆均松天然更新预测:(1)在三种典型气候情景(RCP)2.6、RCP 4.5和RCP 8.5下,在2041-2060年间,陆均松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将分别增加13.0±31.4%、16.6±30.7%和18.5±30.9%,2061-2080年间分别增加15.6±32.1%、21.2±33.2%和24.8±32.7%;在2041-2060年间,幼树的地上生物量将分别增加16.3±32.3%、21.7±32.5%和22.9±32.6%,2061-2080期间分别增加22.3±30.8%、27.2±31.8%和30.1±34.4%;(2)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空气和土壤的温度升高有利于陆均松幼苗的建成和幼树的生长。本研究表明: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天然更新不良,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种源可能不足、种子品种差、种子扩散范围有限、种子发芽及幼苗和幼树生存发展的生境条件不适等。因此,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提高陆均松天然更新质量,可采取以下手段:第一,通过陆均松优良母树培育,增加健康种子数量、提高种子品质;第二,采取解放抚育法,将陆均松幼苗、幼树周围的植物进行清理,形成一定的林隙,为陆均松幼苗成活、幼树生长创造合适的生境条件。

李殿伟[8](2019)在《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东北张广才岭林区寒温带森林中,选择海林市横道河子和牡丹江市三道林场为研究地点,以小型啮齿动物和代表性林木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主要啮齿动物对种子取食、贮藏、扩散和种子命运,以及啮齿动物取食、贮食行为与林木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啮齿动物与植物种子之间的互惠的协同进化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采用铗捕和笼捕两种方法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9.88%和9.04%,两种方法无差异;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啮齿动物调查的方法。三种方法共记录啮齿动物7种。横道河子林区优势种是大林姬鼠;三道林场林区优势种是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三道林场的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横道河子,不同植被类型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存在差异。2.啮齿动物选择的种子特征。选用温带森林中同域分布的多种种子,比较不同种子之间的形态差异,并与啮齿动物取食或扩散的种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形态学指标和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显着,且对取食者产生影响。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是基于对种子大小、种子和种仁质量及比值、种皮厚度与硬度和营养物质与其他成分等多种种子特征综合评估的结果,不能仅考虑单一因素的作用。啮齿动物红松、毛榛、蒙古栎的消耗量相对较大,而山杏和胡桃楸的选择很少。3.同域分布啮齿动物食物选择。利用大林姬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背(?)4种啮齿动物和红松、毛榛、蒙古栎、胡桃楸、山杏、李子、毛樱桃7种树木种子进行了半自然围栏实验,探讨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生态位分化和资源利用模式。研究显示,啮齿动物都喜食红松、毛榛、蒙古栎,但对种子的选择性存在显着差异。大林姬鼠喜食蒙古栎、毛榛、红松(Ei:0.328,0.219,0.192),偏爱蒙古栎;黑线姬鼠喜食毛榛、蒙古栎、红松、毛樱桃(Ei:0.267,0.236,0.211,0.046),偏爱毛榛;棕背(?)喜食红松、蒙古栎、毛榛、毛樱桃(Ei:0.326,0.226,0.176,0.007),偏爱红松;大仓鼠喜食红松、毛榛、蒙古栎、李子、毛樱桃(Ei:0.118,0.118,0.118,0.060,0.034),对种子选择性没有其他鼠类明显。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在取食食物上具有较大重叠,但每种鼠类都具有明显的食物选择偏好,体现出共存过程中的食物生态位分化。4.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季节与生境变化。通过种子调查,分别选择春、秋两季和次生阔叶林、混交林林缘、次生针阔混交林、人工落叶松林4种不同生境,进行贮食策略季节和生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种子消耗比秋季更多更快。两个季节种子消耗速率规律一致,但消耗速率有差异。春季,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量更大,占55.11%;秋季,扩散的种子数量更大,占58.47%,而且秋季扩散距离更远。(2)在不同生境环境中,种子命运差异较大,人工落叶松林中种子的消耗速率最快,在林缘处消耗速率最慢,阔叶林和混交林接近。种子总消耗率分别为,红松96.69%,毛榛99.10%,蒙古栎93.07%;取食量和扩散量,红松分别为48.62%和48.07%,毛榛分别为23.32%和75.78%,蒙古栎分别为61.07和32.00%。各种生境中蒙古栎剩余的较多。在林缘处,种子取食量均最低(红松28.33%,毛榛15.83%,蒙古栎44.00%),扩散量均最高(红松59.17%,毛榛84.17%,蒙古栎48.00%)。啮齿动物扩散种子的平均距离小于6 m,不同生境中扩散距离和埋藏深度差异均显着。(3)对于同域分布的不同种子,啮齿动物会识别判断种子的特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明显的取食偏好,导致种子具有不同的命运。通常营养物质丰富且容易处理的蒙古栎种子更多被取食;营养丰富但种皮厚、硬的毛榛贮藏量更多;红松取食量和贮藏量都较多。5.优势种大林姬鼠的取食行为与分散贮食策略。以优势物种大林姬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下的取食行为、活动节律及对种子的分散贮食策略。结果表明:(1)大林姬鼠夜行性活动,最早活动时间100%都在日落后,最晚活动时间99.96%在日出前。不同月份其活动起止时间略有差异,最早活动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最晚活动时间呈现延后的趋势。取食行为谱包括运动行为(爬行、行走、跳跃)占57.96%、取食行为(觅食、取食、搬运、贮食和清理)占40.36%、警戒行为(警觉、逃离、追逐和共处)占1.68%。(2)每夜平均取食活动频次差异显着,8月7.2±2.8次/夜,9月为29.7±7.8次/夜,10月15.7±7.5次。每夜取食活动高峰在18:00~23:00,不同月份存在差异。遇到食物第1天活动频次最高,平均32.7±7.1次,随后每天的取食频次数值在10~22次之间,不同月份的趋势明显不同。取食活动与气温相关性不显着,与光照强度具有相关性。(3)具有明显的分散贮食行为,对不同种子的取食和贮藏策略不同,种子大小、种仁质量比、种皮厚度等种子特征和种子处理时间影响对种子的取食、扩散。原地取食的种子占15.09%,搬运后取食的种子占20.37%,被搬运贮藏的种子占41.20%,原地完好的种子占23.33%。取食的种子中蒙古栎(47.78%)最多,其次是红松(37.60%),毛榛最少(14.62%)。多数贮存点只贮存1颗种子,被埋藏在杂草、枯枝、落叶、灌丛、腐殖层下1~2 cm深的位置。

曾頔[9](2019)在《片段化栖息地中的鼠类种子扩散及其对兽类群落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栖息地丧失和片段化常常会导致大型兽类的丧失,进而使鼠类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调控作用或者资源竞争而数量增加,从而影响鼠类对植物种子的扩散过程。虽然鼠类是大型兽类丧失的栖息地中主要的种子扩散者,但是在大型兽类丧失程度梯度上分析鼠类种子扩散有效性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且对片段化效应如何影响鼠类种子扩散的潜在机制也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比较千岛湖中不同面积及隔离度岛屿上的兽类群落组成以及鼠类种子扩散有效性,回答如下科学问题:(1)不同森林覆盖面积及隔离度的岛屿上兽类群落如何变化?(2)岛屿上的鼠类多度变化是否会影响种子的扩散、萌发和幼苗存活,以及鼠类扩散种子的有效性?(3)岛屿森林覆盖面积及隔离度是否会导致大型兽类的丧失,进而对鼠类种子扩散产生营养级联效应?2015-2017年,我们在浙江省千岛湖地区选择了 21个研究岛屿,以鼠类-短柄枹(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tiolata)种子扩散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调查和实验。这些岛屿拥有不同的森林覆盖面积,隔离度和大型兽类丧失程度。我们使用红外数码相机和鼠笼对岛屿上的兽类丧失程度和鼠类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进行监测。同时,我们还估计了不同岛屿上的种子产量,并结合鼠类相对多度评估了鼠类对种子资源的竞争强度。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种子扩散实验并利用种子萌发实验来评估扩散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存活率,以便基于种子扩散有效性层次框架对岛屿上鼠类种子扩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体型兽类的物种丰富度只与森林覆盖面积有关,随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岛屿森林覆盖面积只对大型兽类β多样性中因嵌套而产生的组分有正向作用,而对小型兽类的总体β多样性和两组分没有显着影响。岛屿上的兽类丧失程度也只与岛屿面积有关。岛屿隔离度对兽类物种多样性没有显着影响。(2)鼠类的相对多度与大型兽类丧失及岛屿隔离度有关,而岛屿森林覆盖面积对鼠类相对多度没有显着影响;鼠类相对多度决定了鼠类对种子资源的竞争强度。在种子命运上,鼠类对种子资源的竞争强度变化会对种子捕食率、种子扩散率、种子贮藏率以及贮藏后存活率产生非线性效应。此外,种子鲜重也会对种子扩散率和扩散后贮藏率有显着的非线性效应但对贮藏种子存活率是显着的负效应。在种子扩散距离上,鼠类间的竞争强度对种子扩散距离有正向作用,但随着种子重量的增加,种子的扩散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种子鲜重约为2.07 g时,具有最远的扩散距离。(3)种子萌发阶段,围栏内种子的死亡因素主要为真菌感染,而围栏外主要为鼠类捕食;幼苗存活阶段,围栏内幼苗的死亡因素主要为其它非生物因素,而围栏外仍然为鼠类捕食,但其相对重要性有所下降。排除鼠类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存活率升高,且随着种子重量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也随之升高。同时,围栏作用与种子重量间存在相互作用,围栏内外种子萌发率的差异随种子重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种子重量对围栏内外幼苗的存活率差异没有显着影响。(4)森林覆盖面积对鼠类种子扩散有效性有显着的间接作用,即通过大型兽类丧失来影响鼠类对种子资源的竞争,进而对种子扩散有效性产生营养级联效应。同时,岛屿隔离度对鼠类种子扩散有效性有较强的直接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的丧失和隔离作用会通过改变大型兽类群落组成来影响鼠类多度,从而改变鼠类间对种子资源的竞争强度,进而作用于鼠类对短柄枹种子的扩散过程,产生营养级联效应。这种鼠类与短柄枹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千岛湖地区短柄枹的种群动态。同时,我们的结果还强调了栖息地片段化效应与大型兽类丧失对重要生态过程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应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重视。

韦彩丽[10](2017)在《黄牛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Lour.)Blume为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乡土树种。作为华南地区的先锋树种,黄牛木优良的抗逆特性在珠三角地区的困难立地绿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揭示黄牛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扩散规律,可为促进其天然林的保护管理及在生态脆弱地带的绿化改造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乡土树种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样方调查法,选取广州市的茶山、白云山和台山市的石花山的黄牛木典型样地进行了研究。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阐述其种群的数量和结构特征;通过方差/均值比率法和聚集度指标分析,探究种群空间分布类型;结合Arc GIS信息平台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种群空间分布点图、种群扩散动态专题图并构建种群扩散速率相关模型,研究分析种群扩散动态规律;还通过构建绿量模型估算了黄牛木种群的绿量;同时对黄牛木种群的人工抚育经营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在黄牛木群落11000m2调查样地内,共有植物种类组成122种,隶属49科96属。茶山样地计有38科62属74种,白云山样地计有31科52属59种,石花山样地计有41科70属78种。黄牛木群落成层现象明显且结构相似,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层间植物。研究样地的植物种类表现为灌木层(41种)>乔木层(40种)>草本层(29种)>层间植物(12种)。黄牛木种群生长因子关系模型为抛物线,其中树高(y1)-胸径(x)函数模型为y1=-0.031x2+0.942x+0.434(R2=0.998,P<0.000),冠幅(y2)-胸径函数模型为y2=-0.0096x2+0.4819x+0.3039(R2=0.998,P<0.000);种群株数随胸径变化的函数模型均为多项式。(3)研究样地的黄牛木种群径阶结构表明绝大部分个体还未进入生理衰老年龄;茶山和白云山样地的黄牛木为增长型种群,石花山样地的黄牛木为稳定型种群。黄牛木的个体保存密度、频度和盖度等指标特征差异明显,三个调查样地的个体保存密度大小次序表现为白云山(2452株/hm2)>茶山(2021株/hm2)>石花山(411株/hm2);频度大小次序为茶山(0.385)>白云山(0.344)>石花山(0.181);盖度大小次序为茶山(87.00%)>白云山(74.80%)>石花山(37.00%)。(4)不同取样下,黄牛木种群均表现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为白云山>茶山>石花山;不同地形影响下,黄牛木种群的聚集程度均为阴坡优于阳坡;不同发育阶段的黄牛木种群从幼树至老树的时间序列上,空间分布格局为从聚集至均匀至随机。(5)黄牛木靠风力传播,研究样地中种群分布趋势总是在种子成熟期或当地风向的下风方向呈聚集分布并有扩散趋势。各径阶累计投影面积的增长量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扩散速率函数模型均表现为二项式:茶山样地表现为y4=-1.0181x2+18.071x+27.365(R2=0.443,P<0.129),白云山样地表现为y4=-3.0862x2+43.308x-8.6201(R2=0.821,P<0.000),石花山样地表现为y4=-1.5698x2+26.826x-39.059(R2=0.7897,P<0.048),综合得到黄牛木的扩散速率(y5)-胸径的函数模型y5=-0.9692x2+17.336x+20.531(R2=0.943,P<0.129)。单株黄牛木冠幅扩散速率(y6)-胸径的函数模型为:y6=-0.0135x2+0.3106x+0.1113(R2=0.999,P<.000)。(6)研究样地的黄牛木绿量总和为14431.484m3,各样地黄牛木单位面积的绿量大小次序表现为茶山(1.783m3/m2)>白云山(1.205m3/m2)>石花山(0.927m3/m2)。三维绿量(y7)-胸径的函数模型为:y7=0.212x2.285(R2=0.989,P<0.000)。根据黄牛木不同径阶单位面积的三维绿量值划分为五个等级,高绿量主要分布在中树阶段,幼树和老树阶段绿量较低。

二、种子大小在森林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子大小在森林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对天目山常绿阔叶林更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更新的研究进展
        1.2.1.1 森林更新的影响因素
        1.2.1.2 更新苗的等级划分
        1.2.1.3 更新等级的评定
        1.2.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2.2.1 空间结构单元
        1.2.2.2 林木竞争状况
        1.2.2.3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1.2.2.4 树种空间隔离程度
        1.2.2.5 林分开敞度
        1.2.2.6 林层结构
        1.2.2.7 林木疏密程度
        1.2.3 林分空间结构与更新关系研究进展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1 样地调查
        2.2.2 更新调查
    2.3 更新评价
        2.3.1 因子分析
        2.3.2 建立模型
        2.3.3 权重确定
        2.3.4 聚类分析
    2.4 立地因子
        2.4.1 土壤采样与测定
        2.4.2 地形因子提取
    2.5 林分非空间结构
        2.5.1 平均胸径
        2.5.2 平均树高
        2.5.3 平均冠幅
        2.5.4 树种多样性指数
        2.5.5 株数密度
    2.6 林分空间结构
        2.6.1 空间结构单元
        2.6.2 竞争指数
        2.6.3 聚集指数
        2.6.4 全混交度
        2.6.5 开敞度
        2.6.6 林层指数
        2.6.7 密集度
    2.7 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评价
    2.8 统计分析方法
        2.8.1 因子分析
        2.8.2 聚类分析
        2.8.3 冗余分析
        2.8.4 结构方程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常绿阔叶林更新评价
        3.1.1 更新因子分析
        3.1.1.1 幼苗综合得分
        3.1.1.2 幼树综合得分
        3.1.1.3 小树综合得分
        3.1.1.4 更新综合得分
        3.1.2 更新分类与评价
    3.2 林分结构特征及空间结构异质性评价
        3.2.1 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特征
        3.2.2 常绿阔叶林空间异质性评价
    3.3 立地因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3.3.1 立地因子对林分非空间结构的影响
        3.3.2 立地因子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
    3.4 立地因子对常绿阔叶林更新的影响
    3.5 林分结构对常绿阔叶林更新的影响
    3.6 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对更新的综合影响
        3.6.1 建立结构方程理论模型
        3.6.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评价
        3.6.3 结构方程模型运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常绿阔叶林更新评价
        4.2.2 林分结构特征及空间结构异质性评价
        4.2.3 立地因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4.2.4 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对更新的综合影响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火山喷发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2.2 火山喷发后的植被演替研究进展
        1.2.3 种源和种子传播在火山喷发后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1.2.4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2.5 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1.2.6 长白山森林植被的分布及演替规律
        1.2.7 森林植被演替动态模拟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的确定
        2.1.2 地理位置
        2.1.3 地质地貌
        2.1.4 气候特征
        2.1.5 土壤特征
        2.1.6 植被特征
        2.1.7 水文特征
        2.1.8 干扰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总体研究思路
        2.2.2 森林景观模型LANDSI PRO
        2.2.3 LANDIS PRO模型参数化
        2.2.4 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2.2.5 森林调查数据
        2.2.6 初始树种组成的确定
        2.2.7 历史台风干扰的重建
        2.2.8 因子实验设计
        2.2.9 LINKAGES模型
第三章 种源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
        3.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3.2.3 模拟结果验证
        3.2.4 预案设计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模型结果验证
        3.3.2 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
        3.3.3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3.3.4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对各树种恢复的重要性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中的重要性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
        4.2.2 历史台风干扰重建
        4.2.3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4.2.4 模拟结果验证
        4.2.5 预案设计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模型结果验证
        4.3.2 模型重建的森林动态
        4.3.3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恢复的影响
        4.3.4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台风干扰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
        5.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5.2.3 模拟结果验证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林分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5.3.2 景观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种子更新和萌蘖更新的权衡及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更新和萌蘖更新的权衡及影响因素
    1.1 两种天然更新方式的生态学意义
    1.2 两种天然更新方式的权衡及影响因素
    1.3 两种天然更新起源幼苗的特性比较
2 森林天然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因素
    2.1 生物因子对森林天然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
    2.2 非生物因子对森林天然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
    2.3 干扰对森林天然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
        2.3.1 干扰对种子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
        2.3.2 干扰对萌蘖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
3 问题与展望
    3.1 存在的不足
    3.2 研究展望

(4)北京地区三种栎属植物杂交与种子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壳斗科栎属的研究概况
        1.1.1 壳斗科栎属的简介
        1.1.2 壳斗科栎属的研究进展
    1.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研究概况
        1.2.1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简介
        1.2.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物候初步观测研究
    2.1 引言
        2.1.1 物候学的研究概况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区域概况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物候观测结果
        2.3.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物候观测图谱
    2.4 讨论
3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杂交研究
    3.1 引言
        3.1.1 杂交实验的研究概况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时间、地点和亲本选择
        3.2.2 花粉采集与收藏
        3.2.3 人工授粉及管理
    3.3 结果
    3.4 讨论
4 啮齿动物对槲栎、槲树、栓皮栎种子扩散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1.1 种子扩散的研究进展
        4.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物理特性
        4.3.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化学特性
        4.3.3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命运
        4.3.4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扩散距离
        4.3.5 不同动物扩散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种子的差异
    4.4 讨论
        4.4.1 种子物理特性对种子命运的影响
        4.4.2 种子化学特性对种子命运的影响
        4.4.3 种子特性与扩散距离的关系
        4.4.4 不同动物对种子扩散的影响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侧柏人工林更新机制及影响因子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貌
        2.1.2 试验地林分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林分调查
        2.2.2 控制试验
        2.2.3 指标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密度的侧柏林林分环境特征
        3.1.1 土壤理化性质
        3.1.2 土壤含水量
        3.1.3 温度降水变化动态
    3.2 不同密度的侧柏林林分土壤种子库动态
        3.2.1 土壤种子库密度
        3.2.2 种子活力
    3.3 林分密度与母树年龄对于林下幼苗生长影响
    3.4 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因素
        3.4.1 母树年龄
        3.4.2 水分胁迫与种子大小
        3.4.3 枯落物覆盖厚度与种子大小
4 讨论
    4.1 林内环境对土壤种子库动态的影响
        4.1.1 土壤种子库动态
        4.1.2 土壤理化性质对种子库活力和萌发的影响
        4.1.3 土壤水分对种子库活力和萌发的影响
    4.2 林内环境对幼苗适应性的影响
    4.3 种子大小和萌发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4.3.1 种子大小
        4.3.2 环境因子
        4.3.3 种子大小与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
    4.4 人工促进更新技术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北方针叶林南缘干旱与森林火灾对森林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树木年轮学研究进展
        1.2.1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1.2.2 树轮生态学研究进展
    1.3 森林对干旱的响应研究进展
        1.3.1 干旱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1.3.2 极端干旱事件引发的森林火灾对森林的影响
    1.4 森林更新的研究进展
        1.4.1 森林更新的影响因子
        1.4.2 森林火灾后的更新与演替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1.5 土壤特征
    2.2 研究方法概述
    2.3 样地设置与取样调查
        2.3.1 全样地的树木年轮取样
        2.3.2 更新能力调查
        2.3.3 植被群落测定
    2.4 室内试验方法
        2.4.1 树木年轮学试验
        2.4.2 种子萌发试验
        2.4.3 气候数据
3 北方针叶林南缘单点干旱历史重建
    3.1 研究方法
        3.1.1 样本采集信息及气候数据
        3.1.2 相关性分析与重建方法
        3.1.3 重建方程的检验方法
    3.2 标准年表建立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2.1 标准年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2.2 树木生长对干旱的响应
    3.3 干旱重建及特征分析
        3.3.1 近286年PDSI重建与检验
        3.3.2 重建PDSI的变化特征
    3.4 讨论
        3.4.1 气候与树木生长的关系及重建选择
        3.4.2 区域干湿变化
        3.4.3 重建PDSI序列的周期性
    3.5 小结
4 蒙古国北部北方针叶林南缘干旱对森林动态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针叶林更新历史与现状调查
        4.1.2 针叶林的径向生长
        4.1.3 极端干旱事件年份的选择和响应分析
    4.2 干旱影响下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变化
        4.2.1 北方针叶林南缘干旱趋势变化
        4.2.2 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变化
    4.3 干旱影响下西伯利亚落叶松林更新变化
        4.3.1 西伯利亚落叶松林的更新历史
        4.3.2 西伯利亚落叶松林的更新格局
        4.3.3 西伯利亚落叶松林的更新潜力
    4.4 西伯利亚落叶松应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抗逆性
        4.4.1 极端干旱年份的选择及树木生长对其的响应
        4.4.2 树木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抗逆性
    4.5 讨论
        4.5.1 树木生长和更新对干旱的响应
        4.5.2 林分因子和环境对树木抗逆性的影响
    4.6 小结
5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对兴安岭落叶松树木生长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实验设计与样地设置
        5.1.2 林火干扰长期效应检验
        5.1.3 气候对火干扰后林木径向生长的影响
    5.2 树轮宽度年表的基本统计特征
    5.3 林火干扰对不同地形上兴安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5.4 过火前后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6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后的植被更新和演替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地点和抽样设计
        6.1.2 物种组成的NMS排序
    6.2 森林火灾后的植被群落组成
    6.3 森林火灾后幼苗更新模式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陆均松的基本特征
        1.1.2 陆均松资源及天然更新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源生产
        1.2.2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子扩散
        1.2.3 森林天然更新的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
        1.2.4 幼苗建成及幼树生长的生境
        1.2.5 幼苗建成及幼树生长的气候环境
        1.2.6 种源生产、种子扩散、幼苗建成与幼树生长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项目支持情况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4 研究方法
        2.4.1 试验设计
        2.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4.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陆均松种子雨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3.1 种子雨雨量组成特征
    3.2 种子雨时间分布格局
    3.3 种子雨各组分动态变化
    3.4 种子雨空间分布格局
    3.5 种子雨扩散特性
    3.6 种子雨扩散趋势模型拟合
    3.7 陆均松种子雨形成机制分析
第四章 陆均松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4.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
    4.2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季节特征
    4.3 土壤种子库的水平分布特征
    4.4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
    4.5 胸径序列优势种的种子密度
    4.6 土壤种子库种子的活力特征
    4.7 树冠内外的种子密度特征
    4.8 陆均松土壤种子库形成机制分析
第五章 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生境适应性机制
    5.1 幼苗和幼树土壤养分适应机制
        5.1.1 幼苗和幼树基本信息
        5.1.2 研究区土壤营养状况
        5.1.3 幼苗分布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5.1.4 幼苗与土壤养分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模型拟合
        5.1.5 模型评估
    5.2 幼苗和幼树气候适应机制
        5.2.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机制
        5.2.2 小气候背景下的适应机制
    5.3 幼苗和幼树群落结构适应机制
        5.3.1 幼苗分布的主导群落因子
        5.3.2 基于群落因子的幼苗分布判别模型
    5.4 幼苗和幼树地理环境适应机制
        5.4.1 幼苗分布的主导地理环境因子
        5.4.2 基于地理环境因子的幼苗分布判别模型
    5.5 陆均松幼苗和幼树生境适应机制分析
第六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2.1 陆均松种源可能不足的原因探讨
        6.2.2 化感作用可能影响陆均松天然更新
        6.2.3 对陆均松更新管理的建议
    6.3 展望
    6.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啮齿动物贮食行为研究进展
        1.2.1 贮食行为
        1.2.2 贮食方式
        1.2.3 贮食行为模式
        1.2.4 影响贮食的因素
        1.2.5 贮食生境特征与种子贮藏空间分布
        1.2.6 动物贮食的生态学意义
    1.3 课题来源
2 研究地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目标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水系
    2.4 气候
    2.5 主要植被类型
        2.5.1 原始森林植被
        2.5.2 次生林森林植被
        2.5.3 疏林植被
        2.5.4 人工针叶林植被
        2.5.5 其他植被
        2.5.6 经济植物
        2.5.7 主要种子植物
    2.6 动物资源
        2.6.1 啮齿动物类群
        2.6.2 野生动物资源
    2.7 研究内容与目标
        2.7.1 研究内容
        2.7.2 研究目标
3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地点与方法
        3.2.1 研究地概况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铗捕、笼捕结果
        3.3.2 红外相机监测结果
        3.3.3 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3.3.4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
    3.4 讨论
        3.4.1 啮齿动物调查方法
        3.4.2 红外相机的应用
        3.4.3 啮齿动物分布特点
        3.4.4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
    3.5 本章小结
4 啮齿动物选择的种子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种子测定
        4.2.2 种子营养成分测定
        4.2.3 实验种子标记与追踪
        4.2.4 种子命运定义
        4.2.5 数据统计
    4.3 结果
        4.3.1 实验种子的基础特征
        4.3.2 啮齿动物消耗的种子特征
    4.4 讨论
        4.4.1 贮食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4.4.2 影响贮食行为的种子特征
        4.4.3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同域分布啮齿动物的食物选择策略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地选择
        5.2.2 笼捕法捕捉活体动物
        5.2.3 种子选择顺序实验
        5.2.4 种子选择实验
        5.2.5 选择指数
        5.2.6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种子的取食与利用
        5.3.2 种子的选择次序
        5.3.3 对不同种子的选择
        5.3.4 对相同种子的选择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季节与生境变化
    6.1 引言
    6.2 研究地点与方法
        6.2.1 样地选择
        6.2.2 种子特征测定
        6.2.3 种子标记与追踪
        6.2.4 种子释放与调查
        6.2.5 种子命运定义
        6.2.6 数据统计
    6.3 结果
        6.3.1 生境基本特征
        6.3.2 种子的生存曲线
        6.3.3 发现种子时间
        6.3.4 种子50%消耗时间
        6.3.5 种子命运
        6.3.6 种子扩散特征
    6.4 讨论
        6.4.1 啮齿动物取食策略的影响因素
        6.4.2 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季节差异
        6.4.3 啮齿动物贮食策略的生境差异
        6.4.4 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差异
    6.5 本章小结
7 大林姬鼠取食行为与分散贮食策略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地点与方法
        7.2.1 样地选择
        7.2.2 红外相机设置
        7.2.3 动物活动行为观察
        7.2.4 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日出日落时间测定
        7.2.5 种子特征测定
        7.2.6 种子标记与追踪
        7.2.7 种子释放与调查
        7.2.8 种子命运定义
        7.2.9 数据统计
    7.3 结果
        7.3.1 啮齿动物调查与识别
        7.3.2 取食行为分类与定义
        7.3.3 取食行为策略
        7.3.4 分散贮食策略
    7.4 讨论
        7.4.1 大林姬鼠的活动节律
        7.4.2 活动节律的影响因素
        7.4.3 取食行为谱
        7.4.4 种子选择偏好
        7.4.5 种子分散贮藏
        7.4.6 种子扩散距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片段化栖息地中的鼠类种子扩散及其对兽类群落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栖息地片段化
    1.2 栖息地片段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1.2.1 栖息地片段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2.2 栖息地片段化对种间关系的影响
    1.3 片段化效应对动物种子扩散的影响
        1.3.1 栖息地片段化对食果动物种子扩散过程的影响
        1.3.2 栖息地片段化对分散贮食动物种子扩散的影响
    1.4 种子扩散的有效性
        1.4.1 种子扩散有效性层次框架
        1.4.2 种子扩散有效性层次框架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地点和数据获取
    2.1 千岛湖概况
    2.2 研究岛屿概况
        2.2.1 研究岛屿
        2.2.2 种子扩散系统
    2.3 数据获取
        2.3.1 大中型兽类调查
        2.3.2 小型鼠类调查
        2.3.3 种子产量调查
        2.3.4 种子标记及种子扩散实验
        2.3.5 种子萌发及幼苗建立围栏实验
3 兽类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大中体型兽类丧失对鼠类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兽类群落调查充分性
        3.2.2 不同体型兽类物种丰富度及其影响因素
        3.2.3 不同体型兽类群落物种β多样性及其分解
        3.2.4 大中型兽类丧失程度估计
        3.2.5 鼠类相对多度
    3.3 研究结果
        3.3.1 岛屿地理参数对不同体型兽类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3.3.2 岛屿地理参数对不同体型兽类物种β多样性及其分解组分的影响
        3.3.3 物种替换组分的相对重要性
        3.3.4 大中型兽类丧失及其影响因素
        3.3.5 不同岛屿上鼠类相对多度及其影响因素
    3.4 讨论
        3.4.1 不同体型兽类群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2 大中型兽类丧失及其对鼠类个体相对多度的影响
    3.5 小结
4 鼠类变化对种子扩散命运及扩散距离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鼠类对种子的竞争强度计算
        4.2.2 种子的命运
        4.2.3 种子的扩散距离及其影响因素
    4.3 研究结果
        4.3.1 岛屿上鼠类对种子的竞争强度
        4.3.2 鼠类对种子的竞争及种子大小对种子命运的影响
        4.3.3 鼠类对种子的竞争及种子大小对扩散距离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种子命运的影响因素
        4.4.2 种子扩散距离的影响因素
    4.5 小结
5 鼠类变化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不同幼苗致死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5.2.2 鼠类捕食及种子平均大小对幼苗出现和幼苗存活的影响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死亡因素在幼苗补员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评估
        5.3.2 鼠类捕食及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死亡因素对幼苗补员的影响
        5.4.2 鼠类捕食作用与种子大小对幼苗补员过程的综合影响
    5.5 小结
6 大中型兽类丧失对鼠类种子扩散有效性的营养级联效应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兽类丧失程度评估
        6.2.2 鼠类对种子的竞争强度
        6.2.3 种子扩散有效性评价
        6.2.4 数据分析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鼠类种子扩散有效性及限制阶段
        6.3.2 岛屿片段化效应对种子扩散的营养级联效应
    6.4 讨论
        6.4.1 栖息地片段化导致的鼠类种子扩散者角色转变
        6.4.2 千岛湖短柄枹种子扩散的限制瓶颈
        6.4.3 岛屿面积与隔离度对种子扩散的营养级联作用
    6.5 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7.2.1 栖息地片段化效应对种子扩散网络的影响
        7.2.2 大型兽类丧失对岛屿生物群落的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黄牛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述
        1.1.1 种群数量特征研究
        1.1.2 种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1.1.3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1.2 植物绿量研究概述
    1.3 黄牛木的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黄牛木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1.4.2 黄牛木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1.4.3 黄牛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1.4.4 黄牛木种群三维绿量动态变化分析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外业调查方法
        2.3.2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牛木群落学特征分析
    3.2 种群生长因子相关性及数量动态预测
        3.2.1 种群个体生长因子统计分析
        3.2.2 种群个体生长因子关系模型构建
        3.2.3 种群数量变化动态分析
    3.3 种群径阶结构划分及空间结构特征
        3.3.1 种群结构分布情况
        3.3.2 种群水平结构分析
        3.3.3 种群垂直结构特征
    3.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及动态模型的构建
        3.4.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4.2 种群格局扩散动态分析
        3.4.3 种群生长变化动态三维模拟
    3.5 种群三维绿量测算及动态变化分析
        3.5.1 绿量因子分析
        3.5.2 绿量函数模型的构建
        3.5.3 三维绿量分级图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黄牛木群落种类丰富有分层
        4.1.2 黄牛木种群数量随个体生长不断变化
        4.1.3 黄牛木种群结构稳定存在差异
        4.1.4 黄牛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预测
        4.1.5 黄牛木种群的绿量测算结果
    4.2 讨论
        4.2.1 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研究意义
        4.2.2 种群生长因子量化分析及模型构建的作用
        4.2.3 种群结构特征研究的借鉴意义
        4.2.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与动态预测
        4.2.5 三维绿量测算分析的现实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种子大小在森林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对天目山常绿阔叶林更新的影响研究[D]. 龙俊松.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吴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种子更新和萌蘖更新的权衡及更新早期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李蓉,张婷,谢锦,王静,闫巧玲. 生态学杂志, 2021(07)
  • [4]北京地区三种栎属植物杂交与种子扩散研究[D]. 刘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侧柏人工林更新机制及影响因子初步研究[D]. 付锦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6]北方针叶林南缘干旱与森林火灾对森林动态的影响[D]. 石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7]陆均松天然更新机制研究[D]. 吴春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张广才岭森林啮齿动物分散贮食行为策略研究[D]. 李殿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9]片段化栖息地中的鼠类种子扩散及其对兽类群落变化的响应[D]. 曾頔. 浙江大学, 2019(02)
  • [10]黄牛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D]. 韦彩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森林更新过程中种子大小的生态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