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农业体制创新——论湖州城乡一体化

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农业体制创新——论湖州城乡一体化

一、增加农业投入 加大农业体制创新力度——论湖州城乡一体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方[1](2020)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繁荣稳定、农民生计等重要基础功能,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粮食产量连年增高,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617元。农业农村的向好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业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向好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隐忧:农业产业结构供需失衡,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这些当前农业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破我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困境、有效应对“三农”工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围绕“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全文共9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为第3-8章。本部分首先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机理;其次,通过研究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分析评价中国农业供给效率,指出农业供给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面研究路径提供了实践依据;最后从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改革路径、农业科技创新改革创新路径和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路径四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部分是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本部分从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守住三条基本底线、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四个方面提出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分析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二是构建了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实现路径,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三是从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角度为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且细致的剖析研究,得出了四个系统、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希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张昊[2](2020)在《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基于大部制改革的视角》文中提出农业是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组织与服务水平是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仅存在着短期效应、局限性、体系内部矛盾等亟需改革的旧问题,而且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匹配、效率低等一系列新问题。本文从大部制改革的视角出发,结合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泰安市农业科技研究的设施建设比较完备、信息化工程初步建立、服务载体和对象逐年创收、供给来源多元化、经费来源广泛,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存在结构庞杂、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备、服务对象积极性较低、推广与农民需求契合度不高、网络化进程较慢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推进统筹决策滞后、机构设置及管理体制不科学、相关政策法规缺失等。本文联系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实际,同时依据大部制改革创新理念,提出了解决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问题的对策,包括:创新泰安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构建,推进农民合作科技组织服务建设,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参与,提高农业科技组织推广契合度,建立现代化农业科技组织服务网络平台等。本文从新的角度研究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情况,丰富了国内有关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体系的研究案例,力求能够通过研究推动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对全省及全国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体系发展的实践规律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现阶段,农业仍然是我国的根本,农业科技组织仍然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力量,农业科技服务仍然是政府转型的重点工作,农业生产关系到千家万户。本文对指导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创新有一定的参考意见,但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只能广泛的分析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没有针对许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有兴趣的农业研究员今后对此进一步进行探讨,更好的为我市及山东省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孙竹雪[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文中认为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我们党注重通过惠农政策来带动农村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大国的历史现状,农业“左倾”错误的惨痛教训以及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现实,都进一步促进新时期“三农”政策的出台、发展和演变。“三农”政策正确与否,事关“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借助政策来引导农村发展,以期破解发展难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自1978年,党中央在两大时间阶段共出台21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党中央关注“三农”发展的专有代名词,其中包含着系统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三农”政策始终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持续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三个中心任务展开。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时期内“三农”主要矛盾,出台不同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同的“三农”重难点问题,政策的着力点也发展转变。总的来说,“三农”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政策演变立足现实矛盾,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政策与时俱进,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政策服务于我国整体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在“三农”政策带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农村逐步走向振兴。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中央对“三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三农”问题复杂,农村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三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政策制定如何更加贴近现实问题、解决突出矛盾;政策执行、落实成效如何保障;政策发展如何逐步走向法治化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总结政策发展规律,吸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对于不断完善“三农”政策发展新路径,保证“三农”政策发挥实效、利国利民意义重大。在新时代,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三农”政策来强基础、补短板,促进好政策落地生花,确保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

吴怀军[4](2017)在《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支农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应该得到合理的贯彻和执行。改进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努力推动“三农”问题早日解决,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既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也是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省,江苏农村经济的平稳和繁荣,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的稳定和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江苏通常可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这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发展特征非常相似,因此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在理论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分类,2007年实行的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导致财政支农支出划分口径和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前后数据不具备可比性和连续性。理论上财政支农支出会全面影响农业生产,并可进行总量、结构与区域的优化配置,不过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由于数据制约缺乏针对支农政策最新变化的详细分析。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为研究对象,通过政府财政部门获得各项原始数据,实证分析其对农业种植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为科学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和高效利用资金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财政支农支出进行深入分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冲击,而且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显着,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理论依据是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可以构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和区域配置的具体理论框架。在深入分析财政支农不同支出项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借鉴了各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论文第二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配置分析。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但从支农广度和深度方面分析,投入规模相对于农村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在构建理论模型基础上,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达到最优时边际产出为1,而计算发现江苏省目前仍高于1,支农规模配置的效率需要改进,未来还应进一步提高支农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努力达到40%以上的最佳标准。论文第三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配置分析。为了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不同类别的支农支出必须与各自的产出弹性相适应,实际中则需要重点关注正向影响显着的支农项目。实证研究发现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种植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与带动作用,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农田建设保护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效果相对弱些,而农业综合开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最后对重点支农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补贴作用效果总体较好,未来应该重点关注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农业生产保险补贴等优势项目,同时适当照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弱势项目。另外政府财政用于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支出,对于种植业生产的正向影响也很明显,但由于资金支持规模限制其弹性系数还比较小,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在影响效应,未来仍需加强重视。论文第四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配置分析。江苏省苏中、苏北地区的财政支农政策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支农力度和深度相比于苏南仍然差距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基本格局。根据财政支农投入不平衡指数和人均财政支农投入加权离差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目前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地区差距正在趋于缩小。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可以参考制度经济学中的“适应性效率”标准进行政策模式选择,省级财政层面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照顾和扶持,同时各地区根据资金需求和作用机制进行优化配置,保持总体平衡前提下积极增加五类支农支出中正向影响效应比较显着的支农项目。论文最后是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评价与技术效率研究。江苏省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运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综合使用主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可得出准确判断。AHP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并不高,仍存在改进优化的空间,各市各地区绩效表现不尽相同,体现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和政策差异。从总体情况看,苏中、苏北地区目前相对领先苏南地区。DEA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同时存在结构失当和规模失衡问题,主要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不匹配导致了技术效率低下。未来既要根据投影分析得到的松弛变量进行结构调整,也要根据所处规模报酬阶段进行规模调整。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高度重视规模配置,积极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在科学优化结构配置基础上,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补贴政策改革,努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和层次;加强财政支农支出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灵活的运作模式;强化财政支农支出的监督管理与科学运用体系,努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史蒙[5](2014)在《老挝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老挝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老挝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为了发展农业经济,老挝自建国以来探索和发展了近40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1年老挝“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消灭贫困”这一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农业经济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老挝人口的不断增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稳定粮食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保障粮食安全是今后老挝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为了从战略上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老挝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如农业体制改革不充分、农业市场化发展不足、农业投入配置不合理、农业耕作制度落后、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老挝农业的长远发展,面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老挝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正确认识和面对这些困难将有助于老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老挝农业的发展现状,在分析老挝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并在战略上指出发展道路和模式的科学论断,希望对老挝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老挝农业经济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但在老挝国民经济中仍处于基础性地位,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是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限制性因素,老挝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利农政策,如颁布实施《老挝土地法》以促进和保护农业生产经营、改革农业所有制结构并鼓励经营多样化和经营自主化、减免农业税以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大力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农业发展融入消灭贫困的国家战略中等。2.通过对老挝农业经济进行SWOT分析,该文总结了老挝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许多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例如农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农业产业政策稳定,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另外老挝政局稳定以及加入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老挝农业经济还存在诸多发展劣势和外部威胁,如农业内部结构构成比例不适当,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运输条件差,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周边国家,以及地区安全和自然疾病带来的威胁等。3.通过阐述美国、日本、中国和越南四国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形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老挝要想实现本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发展政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基于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老挝发展农业经济应明确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加强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投资渠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老挝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等优势,增强农业经济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4.老挝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继续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已不符合新世纪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老挝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结合老挝农业发展现状,发展现代化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老挝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老挝拥有发展现代农业基本的内外部条件,本文根据老挝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出了不同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北部地区农业经济明显落后与中南部地区,应该执行政府主导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的现代农业模式;中部地区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最高,应执行产业一体化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农业模式;南部地区市场化条件较好,应执行市场营销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经营集约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老挝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充分发挥老挝农业经济在发展中拥有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继续保持支农、利农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执行适宜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资源和市场因素,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经济;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努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适度现实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地区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统筹发展,协调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老挝农业经济的综合生产能力。

孔垂海[6](2014)在《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水平。为了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城乡统筹思想。近年来,在党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用城乡统筹观念破解“三农”难题、用综合改革手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开展对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研究,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党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两个社会”的构建。本文立足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毛泽东城乡兼顾思想、邓小平城乡协调思想、江泽民城乡互动思想是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来源,强调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是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过程,全面、详细介绍了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产生、形成、发展的内容组成,从纵向角度对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深刻的论述。第四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指明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的理论价值,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具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带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实现、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价值。第五部分为结论。

苏明[7](2014)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与财政政策思路》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破解二元结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和职责。文章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深入论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意义,系统归纳了新世纪以来国家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政策及其成效,客观揭示了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若干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近中期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主要政策建议:一是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要向农村倾斜;二是着力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三是建立与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流动和转移的新型制度政策框架;四是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

刘洪明,万述伟[8](2012)在《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制约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青岛实际,提出了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徐群[9](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温月清[10](2012)在《苏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视角来了解现代农业的特征和发展路径,通过追寻苏州农业发展轨迹,借鉴条件相似的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模式,立足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力求探究出一条苏州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实践研究、理论判断和经验借鉴,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可行的。文中重点对苏州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进行了战略性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形式和发展方式。从农业产业布局、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支撑、基础设施装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体制机制等八个重要方面,推进苏州农业实现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着眼于提高一产一业的竞争力向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转变,形成具有生态生产生活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推动苏州现代农业发展还必须得到政策支持,努力形成一套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二、增加农业投入 加大农业体制创新力度——论湖州城乡一体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加农业投入 加大农业体制创新力度——论湖州城乡一体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2.4 总结与评价
第3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3.1.2 新供给经济增长理论
        3.1.3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3.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
        3.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3.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3.3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
第4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状况分析
    4.1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
        4.1.1 农业整体发展趋势平稳向好
        4.1.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1.3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4.1.4 农业发展遭受“双板挤压”
        4.1.5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危机
    4.2 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分析
        4.2.1 基本原则
        4.2.2 指标体系
        4.2.3 评价方法
        4.2.4 综合评价
    4.3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农业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4.3.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
        4.3.3 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4.3.4 农业体制机制发展水平滞后
    4.4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4.4.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影响
        4.4.2 市场配置资源不足
        4.4.3 政府宏观调控存在越位与错位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分析
    5.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5.1.1 农林牧渔结构
        5.1.2 粮食结构
        5.1.3 种植结构
    5.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农产品结构失衡
        5.2.2 缺少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
        5.2.3 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5.2.4 农产品国际竞争形势严峻
    5.3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
        5.3.1 统筹调整粮经作物种植结构
        5.3.2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5.3.3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5.3.4 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第6章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改革路径分析
    6.1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现状
        6.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6.1.2 农业生产要素结构
        6.1.3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6.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
        6.2.2 高素质劳动力进入不充分
        6.2.3 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存在限制
        6.2.4 土地流转效率不高
        6.2.5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过高
    6.3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改革的路径
        6.3.1 积极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6.3.2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6.3.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
        6.3.4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6.3.5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第7章 农业科技改革创新路径分析
    7.1 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发展的现状
        7.1.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7.1.2 农业科技经费来源多样化
        7.1.3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提升
        7.1.4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提升
    7.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供给侧发展的关系
        7.2.1 研究设计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2.3 平稳性检验
        7.2.4 边界协整检验
        7.2.5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关系
        7.2.6 稳定性检验
    7.3 农业科技改革创新的路径
        7.3.1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7.3.2 提高对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
        7.3.3 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7.3.4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第8章 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路径分析
    8.1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8.1.1 实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原因
        8.1.2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8.1.3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路径
    8.2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
        8.2.1 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村金融发展
        8.2.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8.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8.2.4 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实现路径
    8.3 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3.1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
        8.3.2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3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第9章 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
    9.1 全面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以农民为核心的改革理念
    9.2 守住三条基本底线,确保改革路径不出较大偏差
    9.3 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
    9.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基于大部制改革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2.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及大部制改革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2.1.2 大部制改革
    2.2 基本理论
        2.2.1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2.2.2 地方分权主义
        2.2.3 行政决策、行政执行与行政监督关系
3.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历程
        3.1.1 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期泰安市的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3.1.2 “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前期泰安市的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
        3.1.3 改革开放后的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3.2 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现状
        3.2.1 农业科技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
        3.2.2 农业科技的信息化工程初步建立
        3.2.3 农业科技服务载体和对象逐年增收
        3.2.4 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来源多元化
        3.2.5 农业科技项目经费来源广泛
4.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农业科技组织结构庞杂
        4.1.2 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备
        4.1.3 农业科技服务对象积极性较低
        4.1.4 农业科技组织服务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4.1.5 农业科技组织推广与农民需求契合度不高
        4.1.6 网络化农业科技服务推进较慢
    4.2 原因分析
        4.2.1 政府对农业科技组织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
        4.2.2 政府推进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大部制改革统筹决策滞后
        4.2.3 机构设置及管理体制不科学
        4.2.4 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
5.大部制改革视角下的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创新对策
    5.1 创新泰安市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构建
        5.1.1 借鉴国外大部制改革经验精简组织结构
        5.1.2 妥善解决大部制改革中相关人员编制问题
        5.1.3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
    5.2 大部制改革中推进农民合作科技组织服务建设
        5.2.1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再教育
        5.2.2 遴选科技示范户
        5.2.3 建立推进职业农民职称制度
    5.3 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参与农业科技组织服务
        5.3.1 鼓励龙头企业提供科技中介服务
        5.3.2 建立针对农户的商业性农业科技中介公司
    5.4 提高农业科技组织推广契合度
        5.4.1 提高小规模农户的农业推广契合度
        5.4.2 提高专业大户的农业推广契合度
        5.4.3 提高家庭农场的农业推广契合度
        5.4.4 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推广契合度
        5.4.5 提高农业企业的农业推广契合度
    5.5 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组织服务的网络平台
        5.5.1 建设先进实用的技术推广和应用平台
        5.5.2 建立创新型的科技研发平台
        5.5.3 建立优质的技术咨询和服务平台
        5.5.4 建立科技成果推广和示范平台
6.总结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三农”政策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传统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一) 农业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二) 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比重高
        (三) 我国农业仍为传统农业模式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业“左倾”错误的教训
        (一)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基本概况
        (二)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带来的后果
        (三) “左”倾错误对“三农”政策实施的教训
    三、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一)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概况
        (二)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原因
        (三) 农村改革对“三农”政策发展的启示
第二章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
    一、1978—1991年:实现农民自主经营权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二、1992—2002年: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三、2003—2017年: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实现城乡 一体化化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发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部署
        (一) 产业振兴——物质基础
        (二) 人才振兴——智力支持
        (三) 文化振兴——精神支撑
        (四) 生态振兴——发展底线
        (五) 组织振兴——制度保障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创新的表现
        (一) 新的政策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 新的政策导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 新的政策布局:内容全面目标长远
        (四) 新的政策要求:农村全面提档升级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实施成效
        (一) 扶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就
        (二) 农村基层政治取得突出成就
        (三)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中党的“三农”政策的评析
    一、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农”政策演变特点
        (一) “三农”政策演变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
        (二) “三农”政策演变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三) “三农”政策演变始终坚持较强的服务性
    二、“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足
        (二) 农民自身政策参入度不高
        (三) 政策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关于“三农”政策发展演变的启示
        (一) 政策制定要着眼“三农”突出矛盾
        (二) 政策内容要尊重农民合法权益
        (三) 政策执行要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
        (四) 政策落实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市场失灵理论和需求管理理论
        2.1.2 经济增长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农业投资理论
        2.1.5 公共财政理论
        2.1.6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2.2.2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2.2.3 文献评述
3 财政支农支出的经济学分析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3.1.1 财政支农支出
        3.1.2 农业生产
        3.1.3 农民
        3.1.4 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
    3.2 政府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3.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3.2.2 农业是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冲击
        3.2.3 农业生产的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非常显着
        3.2.4 农业部门投资回报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
    3.3 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理论分析
        3.3.1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框架
        3.3.2 基于凯恩斯主义IS-LM模型的分析
        3.3.3 基于凯恩斯主义AD-AS模型的分析
    3.4 财政支农支出不同分项支出的作用机制分析
    3.5 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3.5.1 WTO《农业协议》及国内支持规则
        3.5.2 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
        3.5.3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
        3.5.4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配置分析
    4.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变化
    4.2 江苏省财政支农总量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配置
        4.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4.3.2 数据处理与计量分析
        4.3.3 最优规模配置的判断
    4.4 本章小结
5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配置分析
    5.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变化及其不足
    5.2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最优结构配置
        5.2.1 理论模型的推导
        5.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5.2.3 数据处理与变量说明
        5.2.4 面板数据模型
        5.2.5 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5.2.6 财政改革前后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
        5.2.7 估计结果讨论与结构配置效率的判断
    5.3 农业补贴支出视角下种植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3.1 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现状
        5.3.2 种植业生产效率测算的研究方法
        5.3.3 效率测算SFA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5.3.4 农业补贴视角下技术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5.4 农业合作经营支出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5.4.1 江苏省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5.4.2 模型设定
        5.4.3 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5.4.4 模型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配置分析
    6.1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格局
        6.1.1 江苏省区域划分与地区发展差异
        6.1.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非均衡分布
    6.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地区差距:指标度量与结构分解
        6.2.1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6.2.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6.2.3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结构分解
    6.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区域配置分析
        6.3.1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区域配置的效率优化
        6.3.2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配置效率的判断
    6.4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与技术效率
    7.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效果的现状分析
    7.2 基于AHP模型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7.2.1 层次分析法(AHP)
        7.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3 构造判断矩阵、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7.2.4 代入指标数值进行支农绩效的具体测算与结果讨论
    7.3 基于DEA模型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技术效率分析
        7.3.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7.3.2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技术效率
        7.3.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7.3.4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报酬阶段与投入产出投影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老挝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1 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方面
        1.3.2 老挝农业发展研究方面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及农业发展战略理论基础
    2.1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模式
        2.1.1 现代农业内涵
        2.1.2 现代农业的特征
        2.1.3 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2.2 战略的概念与特性
        2.2.1 战略的内涵
        2.2.2 战略的特征
        2.2.3 战略的过程阶段
    2.3 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2.3.1 农业发展战略的概念
        2.3.2 农业发展战略的过程阶段
第三章 老挝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老挝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3.1.1 农户结构分析
        3.1.2 农业劳动力状况分析
        3.1.3 土地结构分析
        3.1.4 农业基础设施状况
        3.1.5 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3.1.6 农业信贷状况分析
        3.1.7 气候及自然灾害特征分析
    3.2 老挝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3.2.1 种植业
        3.2.2 畜牧业
        3.2.3 林业
        3.2.4 渔业
    3.3 老挝农业政策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老挝农业发展 SWOT 分析
    4.1 老挝农业发展的机会
        4.1.1 老挝政局稳定及加入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机遇
        4.1.2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4.1.3 产业结构依赖农业经济
    4.2 老挝农业发展的威胁
        4.2.1 周边国家农业发展带来的威胁
        4.2.2 地区安全和自然疾病带来的威胁
    4.3 老挝农业发展的优势
        4.3.1 农业资源丰富
        4.3.2 地理位置优越
        4.3.3 农业产业政策导向
    4.4 老挝农业发展的劣势
        4.4.1 农业内部结构构成比例不适当
        4.4.2 生产力水平低下
        4.4.3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4.4.4 交通运输条件差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5.1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与特征分析
        5.1.1 美国农业
        5.1.2 日本农业
    5.2 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过程与特征分析
        5.2.1 中国农业
        5.2.2 越南农业
    5.3 对老挝的启示
第六章 老挝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6.1 老挝农业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6.2 老挝农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6.3 老挝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战略问题
    6.4 老挝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6.5 老挝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6.5.1 北部地区-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6.5.2 中部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
        6.5.3 南部地区-市场营销发展战略
    6.6 老挝农业发展战略实施分析
    6.7 老挝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2.1 理论来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
        2.1.2 毛泽东城乡兼顾思想
        2.1.3 邓小平城乡协调思想
        2.1.4 江泽民城乡互动思想
    2.2 实践基础
        2.2.1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现实需要
        2.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2.2.3 雄厚经济实力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过程
    3.1 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产生
        3.1.1 “城乡统筹”概念的提出
        3.1.2 把“城乡统筹”纳入科学发展观
    3.2 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形成
        3.2.1 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3.2.2 出台“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3.2.3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3.2.4 明确“三化”带动“三农”发展的思想
        3.2.5 建立“加快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3.3 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
        3.3.1 明确“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
        3.3.2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3.3 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
        3.3.4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
        3.3.5 把城乡统筹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4.1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地位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4.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1.3 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4.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现实意义
        4.2.1 有利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
        4.2.2 有利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4.2.3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与财政政策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近十年公共财政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政策及成效
    (一)农村税费改革
    (二)对农民实行“四项补贴”政策
    (三)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七)以农村低保、养老、救助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八)构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三、从宏观全局认识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矛盾
    (一)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业生产力发展仍然滞后
    (二)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变动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三)宏观收入分配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区域、城乡及人群间的供给严重失衡
四、近中期公共财政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一)政府及公共财政的职责定位
    (二)若干政策建议
        1.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要向农村倾斜
        2.着力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3.建立与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流动和转移的新型制度政策框架
        4.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

(8)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
    1.2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强化现代农业支撑能力
    1.4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 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对现代农业发展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
    2.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不强
    2.3 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
    2.4 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2.5 农业体制机制缺乏进一步创新
    2.6 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
    2.7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2.8 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2.9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
3 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稳定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2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3 注重农业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3.3.1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3.2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联动机制
        3.3.3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3.3.4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
    3.4 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
        3.4.1 要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农业的力度
        3.4.2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3.4.3 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3.5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6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 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7 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3.7.1 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农业科学成果与技术
        3.7.2 抓项目,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3.8 大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3.8.1 教育培训
        3.8.2 实践磨练
        3.8.3 重视培养农村的乡土人才
    3.9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9.1 严格保护耕地
        3.9.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9.3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苏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假说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2.1.2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2 文献综述
        2.2.1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
        2.2.2 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3 苏州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
    3.1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
        3.1.1 主攻粮食生产、实现富足有余阶段
        3.1.2 稳定粮棉油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阶段
        3.1.3 注重优质高效、推进市场农业阶段
        3.1.4 注重生态和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阶段
    3.2 “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实践
    3.3 “十一五”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4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定位
    4.1 苏州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1 发展的机遇
        4.1.2 面临的挑战
    4.2 苏州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定位与路径选择
        4.2.1 基本定位
        4.2.2 路径选择
    4.3 苏州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3.1 指导思想
        4.3.2 发展目标
        4.3.3 主要特征
5 苏州现代农业的战略途径
    5.1 科学的产业布局体系
        5.1.1 现代粮油业
        5.1.2 现代渔业
        5.1.3 现代园艺业
        5.1.4 现代畜禽业
    5.2 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5.2.1 推进“绿色苏州”建设
        5.2.2 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5.2.3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5.2.4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2.5 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产业
    5.3 先进的科技支撑体系
        5.3.1 生物科技农业开发
        5.3.2 农业信息化发展
        5.3.3 新型农民培育
    5.4 现代的基础装备体系
        5.4.1 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
        5.4.2 设施农业发展
        5.4.3 农业机械装备
    5.5 安全的农产品质量体系
        5.5.1 标准化生产
        5.5.2 产地准出制度
        5.5.3 市场准入机制
        5.5.4 检测能力建设
        5.5.5 执法监管
        5.5.6 品牌建设
    5.6 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
        5.6.1 农业产业化
        5.6.2 农产品现代营销
    5.7 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7.1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5.7.2 农村金融业发展
    5.8 完善的机制创新体系
        5.8.1 合作化
        5.8.2 园区化
        5.8.3 农场化
6 促进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6.2 政策保障
    6.3 人才保障
    6.4 机制保障
7 案例分析—现代农业发展的“永联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增加农业投入 加大农业体制创新力度——论湖州城乡一体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 王佳方. 辽宁大学, 2020
  • [2]泰安市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基于大部制改革的视角[D]. 张昊.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D]. 孙竹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D]. 吴怀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老挝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史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研究[D]. 孔垂海.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3)
  • [7]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与财政政策思路[J]. 苏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14(01)
  • [8]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 刘洪明,万述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2(10)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苏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温月清.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农业体制创新——论湖州城乡一体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