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掀起一场绿色取暖革命

电热膜掀起一场绿色取暖革命

一、电热膜掀起绿色供暖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白莉,李婷[1](2018)在《吉林省电采暖的现状分析与推广建议》文中提出电采暖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采暖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合国内外电采暖研究状况,针对目前吉林省电采暖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应用技术与经济两方面,对不同的电采暖方式进行分析,提出推广难点与建议。

周红亚[2](2018)在《住宅类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应用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人类从农耕文明时期对森林的砍伐到近现代工业时期对矿产资源的挖掘,导致地球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绿色建筑概念。国内外绿色建筑的起源、发展及现状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我国住宅类绿色建筑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研究从适宜技术的概念、特征、分类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房地产开发为背景,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成熟,大批量的住宅建筑供应已能满足市民的基本居住需求,一二线城市建筑市场已进入精细化阶段,对居住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为绿色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目前适宜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存一些技术问题,比如一般项目对新技术使用有一定抗性,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认知程度低及经济效益合理性。国外先进技术引进,以及国内现状,由于成本的问题、开发商偷工减料等原因,存在被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导致很难大面积进行推广。近阶段政府拍地,强制性要求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建筑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常用住宅类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及各自特点,并结合苏州地区气候特征以若干住宅为例进行技术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苏州地区适宜技术应用特点,为苏州地区住宅类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赵彦博[3](2017)在《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 ——以岳滋村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化取得的进步举世共睹,然而中国是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城镇化的一枝独秀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乡村做为中国二元化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地位应该和城镇同等重要。由于现阶段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的不完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方式普遍套用城市建设模式,但城市模式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与资源消耗的问题。这种模式受乡村的产业基础限制,存在着水土不服与不可持续性的问题。因此,选择正确适宜的乡村发展模式至关重要,而生态乡村发展模式是众多备选方案中最具潜力的。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研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的乡村核心问题。有别于传统的乡村设计,本文集合了产业生态学、生态建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通过资源代谢的视角,研究生态乡村的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同时针对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简析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概括。第二章首先对“三生一体”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进行论述,过程中参考了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运用资源代谢分析,使城市与乡村的资源代谢进行类比,将乡村的资源代谢归纳为水、养分、能量三大系统,并明确生态技术是联系三者关系和构建生态乡村的关键,生态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相互结合共同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第三章承接上一章节的内容,广泛研究生态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结合与应用,筛选出契合水、养分、能量三大资源代谢系统的生态一体化基础设施技术,为下一章的“三生一体”乡村基础设施系统案例设计做准备。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甄选使用适宜的技术,将入选的技术工艺进行系统分类,制成利于直观表达的工具箱表格,对入选的技术选项核心数据作出基本的标明,并对工具箱表格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第四章主要是选取了一个具有北方传统农区代表性的乡村——岳滋村,对其资源代谢进行深入的调研,量化其水、能量、养分代谢数据,结合第二章的理念研究,应用第三章工具箱表格技术,设计更新岳滋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通过案例设计映证生态一体化技术与资源代谢分析的可行性。第五章节为结语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进行总结概括,并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基于资源代谢视角的分析研究,将乡村人居空间的基础设施与生产、生活技术一体化的生态模式结合设计,是可以实现“三生一体”乡村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是能够胜任我国新农村建设的。

李沛峰[4](2015)在《基于绿色供热的热电联产低温直供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电联产是实现煤炭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在能效、环保、经济社会效益等诸多方面均优于热电分产。如燃煤发电机组采用热电联产,能源热利用效率可提高到80%左右,与现有超临界机组310g/kW·h的供电煤耗相比,热效率提高了近一倍。然而,热电联产的理论节能潜力、能效评价、技术应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其节能降耗潜力依然很大。本文从供热系统的理论分析入手,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进行供热系统的一般化分析,阐述供热系统的理想极限和理论最低单耗。基于可逆的理想供热过程分析,本文提出了“绿色供热”的概念:在科学计量的前提下,燃料单耗小于bminI(热效率100%时的燃料单耗)的供热称为绿色供热,相应的供热技术称为绿色热技术。同时,定义了绿色热指数指标,作为供热系统“绿色”程度的量化表征,科学地指出供热系统节能方向。为完善绿色供热单耗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种供热系统的一般化能耗计算模型,并对不同供热系统进行能耗计算和绿色供热评价,为不同类型供热系统的合理发展奠定了基础。绿色热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电热、锅炉供热、热泵供热和联产供热。基于绿色供热理念,提出热电联产低温直供模式系统方案,充分利用汽轮机冷端(?)损,采用热网低温水直供,提高联产系统(?)效率,做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传统供热模式相比,低温直供模式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300 MW机组采用低温直供模式,比传统抽凝供热模式在电厂侧发电功率增加近31 MW,超过机组容量的10%。探讨低温直供供热系统的调节方法。将热用户、热网、热电机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提出供热系统在变热负荷工况下二次热网、一次热网和电站的调节方法。以直连热网低温直供供热系统为例,给出了热负荷改变时,电站运行调节曲线,并结合实际机组案例,进行了低温直供模式全供热周期节能潜力分析。本文提出的低温直供模式热电联产实施方案对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设计及改进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开发了低温直供模式全系统变工况模拟平台。建立热网管道水力和热力耦合计算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软件模块。以某一热负荷区为对象,建立城市热力管网模型,并与所搭建的联产电厂系统耦合,完成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全系统全周期模拟平台的搭建,分析热用户、热网和联产电站的设计和变工况特性。所搭建的模型为热电联产系统整体设计及优化提供可靠的软件平台。进行低温直供模式设计和运行参数的优化。提出低温直供模式系统的调控策略,对一、二次热网设计供热温度进行优化研究;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统运行时一、二次热网供热温度进行寻优计算,给出优化的运行曲线。同时,探讨汽轮机主汽流量减小(即降电负荷)对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为低温直供模式的应用提供定量指导。

刘良,屈懿[5](2012)在《仔猪常用地暖方式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保障仔猪成活率是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冬季的采暖保温则是重中之重。仔猪由于断奶应激带来的影响,在其自身各项机能并不健全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带来的伤害,冬季尤为明显。温度低于20℃,仔猪则进入冷应激区,此时由于受大肠杆菌和传染性胃肠炎等因素的影响,仔猪容易出现下痢、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直至死亡。猪舍采暖分为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两种。集中采暖是由一个集中热源提供热量,通过设备将介质(如水、空气等)中储存的热量送到猪舍内部;局

卢燕[6](2012)在《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实践探讨》文中认为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9年发布的《建筑与气候变化》报告,建筑行业每年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40%,产生的温室气体量相当高,约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30%。低碳建筑是近年来提出的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核心是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将低碳建筑作为“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的新型建筑型态,低碳建筑从此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的倡导和推广。本文在深入总结低碳建筑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低碳建筑的概念、意义、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低碳建筑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措施,在分析研究我国目前几个比较成功的低碳建筑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对如何去评价低碳建筑,试图构建—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实践对策,同时从建筑技术、使用和拆除全寿命周期上分析低碳建筑的实现方法,并结合投资与经济效益评价,分析低碳建筑的节能效果和意义。本文最后通过低碳建筑案例进一步论证所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檀丽丽[7](2012)在《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层地热能,是指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综合作用下,存在于地球表层恒温带(15m-22m)至200m埋深中土壤、岩石和地下水中的低温地热能(一般温度低于25。C)。这种能源既可恢复又可再生,储量巨大、绿色环保,起初因品位不高而被人们忽视,成熟的热泵技术使浅层地热能的采集、提升和利用成为现实。近年来,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良好,从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到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浅层地热能与地源热泵技术的结合开创了暖通行业建筑供暖(冷)能源的革命。本文对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阐述国内外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浅层地热能成为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过程中的10大建筑节能新技术之一;总结现阶段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失衡、地质基础研究工作滞后等,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简单介绍节能建筑的概念与设计内容,并引出建筑节能措施之一的浅层地热能,在概括浅层地热能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之上,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对室内进行供冷暖的工作原理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浅层地热能融入在节能建筑中阐述其重要作用;(3)本文主要通过河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水质评价、地温场特征以及地热资源储量等方面,来研究浅层地热能的基本特征。首先,对河北平原上第三系馆陶组热储层和基岩热储层、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堆积物的盖层岩性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研究本区域地温场特征,得出平原内部的热流值为1.51~1.86HFU,浅层地温梯度为2~4℃/100m,并对河北平原四个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蕴藏有丰富的中、低温热水资源;再者,通过对浅层地热能资源储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为775557.53×1010KJ,相当于标准煤26462.68×104t。其中在研究区内以曹妃甸新区最多,石家庄位居第二;最后,对河北平原地区地下水源热泵的适宜条件与土壤源热泵的适宜条件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唐山、衡水、廊坊、沧州、石家庄区以及邢台、邯郸等主要地区热泵的适宜性,为河北平原浅层地热能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4)以河北建设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阐述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具体应用。首先,对此项目实施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分析、浅层地质结构与埋管换热性能测试,得出本项目地下80m内的土壤传热性能适合地源换热器设计的方案,为地源换热器的施工图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对地源热泵系统中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机房、末端设备的设置及系统的运行进行介绍。最后,进行本项目利用浅层地热能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本系统全年耗电量395454.04KWH,全年电费304499.6元,与集中供热加冷水机组空调耗电量对比,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全年节省运行费用546097.77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61年。对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本项目可节约标准煤7.4万吨、钢材193.5吨、矿石309.6吨、水31.27万吨;节省投资约6175万元;减少排放C0216.2万吨、S02104吨、NO化物668吨、粉尘817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物供暖、制冷,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减少地区电能消耗的压力,同时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对于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黄欢[8](2011)在《北京高层住宅节能设计和技术措施探讨 ——以金都杭城住宅小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在能源日益减少的今天,如何节约能源得以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话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城市住宅大量建设,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高层住宅设计建设成为住宅建设中的主力军。而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四十五,在北京地区,大量建设的高层住宅的节能设计和技术措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论文从国内外高层住宅发展、北京地区概况和北京地区高层住宅的发展进行分析,并调研总结高层住宅小区能耗现状和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从低技术和高技术手段两种方式入手,对北京地区高层住宅节能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探讨,通过对住宅小区的外部环境的低技术策略设计,小区风环境、绿化环境、建筑布局方式等入手,注意通过低技术设计手法使外部环境给住宅带来一定的节能效果;对住宅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和技术策略进行了探讨,针对北京地区高层住宅建设探讨墙体保温方式和保温材料的选择、屋面保温方式和节能设计方法、外窗材料选择和节能设计方法;探讨在北京地区高层住宅上利用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的方法。继而对北京地区住宅小区金都杭城实际工程案例从规划到单体节能进行介绍,进一步探讨北京地区高层住宅节能设计和技术措施方法,希望能够对北京地区高层住宅节能设计的发展有一点参考性。

慕昆朋[9](2011)在《寒地高校校园建筑低碳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各种产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无节制的消耗着一次性能源,由此产生并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了灾害性气候的频繁发生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于建筑行业本身来说,房屋的施工与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相关能耗占总能耗的46.7%,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迫在眉睫。在全球实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建筑已成为国际建筑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利用的效率方面相对于欧美等技术成熟的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建筑行业的低碳化作为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的直接方式。寒地建筑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建筑能耗的大户,从碳排放角度出发具有很强代表性,如何在寒地地区发展低碳建筑是低碳建筑发展的不可缺失的环节。而在寒地这个特殊的地域环境下,校园建筑是其中研究的一个重要类型,首先寒地校园建筑具有高能耗的特点;其次校园建筑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可以使其成为建设其他低碳建筑的榜样;第三,校园建筑作为大量人群的聚居生活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子系统,系统论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总结发展低碳建筑的节能因子,从而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本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根据在我国寒地高校地区校园建筑地域文化特征、行为心理模式和校园形态特征的角度出发,阐述目前我国寒地高校在低碳化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结合低碳建筑发展可持续性、辩证性、系统性等基础理论,探讨高校实施低碳建筑的实施性。从规划、建筑、政策、能源等方面出发形成寒地高校校园建筑低碳化的系统建构。分析各个节能因子在寒地校园低碳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总结了建设寒地校园低碳建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述建筑师面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所承担责任的思考,提出在我国寒地地区如何发展低碳校园建筑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唐玮[10](2007)在《“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从我国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新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实态。以此为依据,选取了具有示范性的“长三角”地区城市住宅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结合“长三角”地区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大力推广舒适性住宅是该地区的住宅发展方向。在此基调下,文章全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的发展策略和相关技术。“舒适性”是一个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动态发展概念,文章将影响居住舒适性的因素分为三个大类:第一是住宅外部环境舒适性,第二是住宅使用功能舒适性,第三是住宅室内环境舒适性。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全面研究和综合把握,才能确保住宅舒适性的实现。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地区城市住宅建设的现状,并以此作为研究住宅舒适性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基础;随后,文章从影响住宅舒适度的各个因素出发,进行了相关技术和策略的深入讨论;最后文章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对于可改进的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提出适合“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运用的相关技术和策略。通过前文的论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论文最后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舒适性住宅是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中小套型住宅的背景下提出的,研究舒适性住宅,应当结合普通大众的住宅,在中小套型住宅中实现住宅的舒适性。二、舒适性住宅发展必须与住宅产业化紧密结合;三、舒适性住宅设计应该加强整体设计与技术集成;四、舒适性住宅建设必须与住宅全装修相结合。五、中小套型住宅的舒适性,要通过精细化设计来实现。论述方式:文章采取寓理于事的方式,以虚拟家庭的生活历程作为文章的主线展开论述。各章内容的开始部分先构思一段虚拟家庭的故事,故事反映的主题思想即为本章论述的核心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家庭生活作为背景,引发对影响住宅舒适性的各个方面问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基础,自然地切入主题。在提出每一章节的论述主题以后,进而展开具体论述。论述的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影响住宅舒适性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措施;第三部分则以结语的形式将作者的观点加以总结和强调。文章中引用的大量实际案例多为作者实地调研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或者来自于作者的工程实践;其它的资料则是引自相关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和归纳,并结合作者的观点,成为论文有力的论据。

二、电热膜掀起绿色供暖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热膜掀起绿色供暖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电采暖的现状分析与推广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电采暖研究状况
2 电采暖相关政策扶持及发展潜力
3 吉林省电采暖方式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分析
    3.1 技术性比较
    3.2 经济性比较
4 对推广电采暖的建议

(2)住宅类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应用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绿色建筑概述
        1.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1.1.2 绿色建筑国内发展状况
        1.1.3 绿色建筑国外发展状况
        1.1.3.1 美国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1.1.3.2 德国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1.1.3.3 英国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1.2 适宜技术概述
        1.2.1 适宜技术的概念
        1.2.2 适宜技术的特征
        1.2.3 适宜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关系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 选题背景
        1.3.2 选题意义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国外住宅类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
    2.1 国外常用住宅类绿色建筑技术
        2.1.1 外墙及屋面蓄热、隔热技术
        2.1.2 通风技术及采光技术
        2.1.3 自然能源利用技术
    2.2 国外住宅建筑绿色技术应用实例
        2.2.1 瑞典马尔默市BO01绿色住宅示范区
        2.2.2 荷兰伊克鲁尼亚(Ecolonia)住宅小区
        2.2.3 英国格林威治世纪村(Greenwich Millennium Village)
        2.2.4 英国BedZED项目
第三章 我国住宅类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
    3.1 我国住宅建筑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3.2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
        3.2.1 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3.2.2 屋面保温、隔热技术
        3.2.3 窗户节能技术
        3.2.3.1 窗框型材
        3.2.3.2 窗户玻璃
    3.3 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3.3.1 室内热环境控制技术
        3.3.2 室内空气环境控制技术
    3.4 自然能源利用技术
        3.4.1 太阳能利用技术
        3.4.2 地热利用技术
        3.4.3 空气能热泵在住宅中的应用
    3.5 适宜技术应用原则
第四章 住宅类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4.1 苏州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
    4.2 住宅类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应用实例
        4.2.1 实例一:苏州星公元项目
        4.2.2 实例二:苏州金茂府项目
        4.2.3 实例三:苏州美澜城项目
        4.2.4 实例四:常熟琴东雅苑
        4.2.5 实例五:苏州嘉境天成花园
        4.2.6 实例六:苏州旭辉香格里花苑
        4.2.7 实例七:苏州市太仓天悦湾名邸
    4.3 苏州地区适宜技术及实例比较分析
        4.3.1 实例中绿色技术比较分析
        4.3.2 苏州地区适宜技术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 ——以岳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背景
        1.2.2 生态背景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目的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际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生一体的乡村关键基础设施
    2.1 三生一体:乡村绿色人居环境之道
        2.1.1 理念背景:乡村人居环境之困
        2.1.2 三生一体的内涵与特征
        2.1.3 三生一体的构建策略
    2.2 资源代谢分析
        2.2.1 概念与演进
        2.2.2 关键代谢流:养分、水与能量
        2.2.3 调研案例代谢分析
    2.3 关键基础设施及一体化生态技术
        2.3.1 关键基础设施
        2.3.2 一体化生态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础设施技术选择与工具箱构建
    3.1 选择的原则
        3.1.1 生态性原则
        3.1.2 连接性原则
        3.1.3 景观性原则
        3.1.4 经济性原则
        3.1.5 其它原则
    3.2 技术分类与工具箱结构
        3.2.1 技术分类
        3.2.2 工具箱结构
    3.3 工具箱补充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岳滋村资源代谢优化与生态设计
    4.1 案例乡村岳滋村的典型性
    4.2 岳滋村
        4.2.1 岳滋村概况
        4.2.2 地形气候
    4.3 岳滋村资源代谢现况
        4.3.1 水代谢
        4.3.2 养分代谢
        4.3.3 能量代谢(能量输入、生产与消耗)
        4.3.4 代谢综合分析
    4.4 案例设计更新
        4.4.1 技术方案设计
        4.4.2 沼气站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
        4.4.3 人工湿地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
        4.4.4 设计方案优化
        4.4.5 冬季取暖
        4.4.6 管网配套设施
    4.5 生产系统产业设计更新
        4.5.1 养殖模块
        4.5.2 种植模块
    4.6 生活系统人居环境设计
    4.7 案例乡村远景设计
        4.7.1 乡村产业升级
        4.7.2 乡村空心化问题
    4.8 设计更新后的资源代谢
        4.8.1 岳滋村新代谢数据
        4.8.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竞赛成果
后记

(4)基于绿色供热的热电联产低温直供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热电联产发展及研究动态
        1.2.1 国内外热电联产发展概述
        1.2.2 热电联产发展研究动态
    1.3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绿色供热概念及其评价
    2.1 供热系统理论最低燃料单耗
    2.2 绿色供热定义及其指标
        2.2.1 可逆的理想供热系统
        2.2.2 绿色供热及绿色热指数
    2.3 一般化供热系统能耗评价
        2.3.1 热电厂总热效率改进
        2.3.2 供热系统能耗评价模型
    2.4 评价应用及分析
        2.4.1 不同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2.4.2 绿色供热评价
    2.5 本章讨论及小结
第3章 低温直供热电联产模式
    3.1 低温直供模式的提出
    3.2 设计工况节能分析
        3.2.1 热力循环定性对比
        3.2.2 设计工况定量分析
    3.3 变热负荷工况节能分析
        3.3.1 低温直供模式系统调节方法
        3.3.2 变热负荷案例分析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4章 低温直供热电联产系统供热参数优化
    4.1 热网管道模型
        4.1.1 数学模型
        4.1.2 程序实现及管道特性
    4.2 热用户和联产电站模型
        4.2.1 热用户模型
        4.2.2 热网模型及控制
        4.2.3 联产电站模型
    4.3 供热温度设计优化
        4.3.1 总热效率分析
        4.3.2 绿色供热分析
    4.4 供热温度运行优化
        4.4.1 方法描述
        4.4.2 优化的运行供热温度
        4.4.3 基于供热周期的供热温度优化
    4.5 电负荷运行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成果
    5.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5)仔猪常用地暖方式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热类地暖
    1.1 电热丝地暖
    1.2 电热膜地暖
2 低温水暖
3 3种采暖方式比较

(6)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低碳建筑的相关简介
    2.1 低碳建筑的发展历程
        2.1.1 粗放的传统建筑时期
        2.1.2 节能建筑发展时期
        2.1.3 新型建筑形态发展时期
        2.1.4 低碳建筑发展时期
    2.2 低碳建筑概述
        2.2.1 低碳建筑的定义
        2.2.2 低碳建筑内涵的要点
        2.2.3 低碳建筑的特点
        2.2.4 发展低碳建筑的作用
    2.3 低碳建筑与各新型建筑的区别和联系
        2.3.1 新型建筑
        2.3.2 低碳建筑与新型建筑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章 低碳建筑的技术分析
    3.1 发展低碳建筑的途径
    3.2 低碳建筑的节能措施
    3.3 低碳建筑的全周期因素分析
        3.3.1 立项阶段因素分析
        3.3.2 设计阶段因素分析
        3.3.3 建设阶段因素分析
        3.3.4 使用阶段因素分析
        3.3.5 拆除阶段因素分析
        3.3.6 处理阶段因素分析
    3.4 低碳建筑的成本分析
第四章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低碳建筑评估指标体系现状
    4.2 低碳建筑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3 低碳建筑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4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
        4.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4.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4.5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说明及评估要点
        4.5.1 室外环境
        4.5.2 建筑主体特性
        4.5.3 能源利用
        4.5.4 材料利用
        4.5.5 低碳管理
        4.5.6 创新与技术
第五章 低碳建筑的发展策略
    5.1 低碳建筑的发展阻碍
        5.1.1 政策制度不健全
        5.1.2 开发商节能动力不足
        5.1.3 设计体制有待完善
        5.1.4 公众低碳意识不够
    5.2 未来低碳建筑发展对策
    5.3 中国低碳建筑未来发展前景
        5.3.1 发展低碳建筑是必然趋势
        5.3.2 发展低碳建筑将被广泛接受
第六章 低碳建筑的案例实践
    6.1 科技部节能示范楼
        6.1.1 低碳节能技术
        6.1.2 节能效果分析
        6.1.3 低碳建筑实施效果
    6.2 万科总部大楼
    6.3 南京锋尚国际公寓
    6.4 北京国奥村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7)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浅层地热能应用研究现状
        1.4.1 国外浅层地热能应用研究现状
        1.4.2 国内浅层地热能研究应用现状
        1.4.3 浅层地热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2章 节能建筑与浅层地热能简介
    2.1 节能建筑简介
        2.1.1 我国当前建筑能耗概况
        2.1.2 节能建筑概念与发展历程
        2.1.3 节能建筑设计内容
        2.1.4 河北省平原地区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分析
        2.1.5 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
    2.2 浅层地热能简介
        2.2.1 浅层地热能概念、特点与应用范围
        2.2.2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方式与工作原理
        2.2.3 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
第3章 河北省平原地区浅层地热能基本特征
    3.1 自然地理特征
        3.1.1 地形地貌特征
        3.1.2 气候特征
        3.1.3 降水特征
    3.2 区域地质特征
    3.3 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
    3.4 水质评价
    3.5 地温场特征
        3.5.1 本区地温场面貌
        3.5.2 地温梯度
        3.5.3 大地热流值
    3.6 浅层地热能资源储量
        3.6.1 计算原则
        3.6.2 计算公式
        3.6.3 计算结果
    3.7 热泵的适宜性
        3.7.1 热泵的适宜条件
        3.7.2 热泵的适宜性评价
    3.8 浅层地热能应用特点
        3.8.1 项目数量和服务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
        3.8.2 项目以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为主
        3.8.3 项目分布不均匀
        3.8.4 项目应用以民用建筑为主
第4章 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实例
    4.1 工程简介
        4.1.1 地理位置与设计理念
        4.1.2 功能与布局
        4.1.3 建设概况
        4.1.4 “四新四节一环保”技术的应用
    4.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2.1 建筑围护结构
        4.2.2 热桥的保温处理
    4.3 浅层地热能的应用
        4.3.1 采用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3.2 浅层地质结构与埋管换热性能测试
        4.3.3 系统工作原理
        4.3.4 地源热泵系统
        4.3.5 冬夏热平衡的措施
        4.3.6 复核室外气象条件
    4.4 地源热泵的施工
        4.4.1 热交换器的安装
        4.4.2 室内空调系统的安装
        4.4.3 主机的安装
        4.4.4 调试
    4.5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4.5.1 节能效益分析
        4.5.2 运行效果分析
        4.5.3 存在问题
        4.5.4 环境效益分析
    4.6 社会效益综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北京高层住宅节能设计和技术措施探讨 ——以金都杭城住宅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层住宅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1.1.2 低碳生活、节能住宅的需求
        1.1.3 高层住宅节能发展潜力
        1.1.4 国外住宅节能发展现状
    1.2 研究内容、范围及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2 北京高层住宅概况
    2.1 北京地区概况
        2.1.1 北京市自然环境概况
        2.1.2 北京市在建筑气候热工分区中的位置
        2.1.3 北京主要气候要素分析
    2.2 北京高层住宅发展概况
        2.2.1 北京高层住宅分布及人群特点
        2.2.2 北京高层住宅现状
    2.3 住宅节能相关政策
        2.3.1 北京相关住宅节能政策
        2.3.2 北京住宅节能政策执行情况
    2.4 总结
3 北京高层节能情况调研
    3.1 北京高层住宅节能现状调研准备与整理
        3.1.1 调研范围和问卷的设计
        3.1.2 调研结果的收集和整理
    3.2 调研结果统计
        3.2.1 北京地区高层住宅外部环境调研
        3.2.2 北京地区高层住宅能耗现状分析
        3.2.3 居民节能意识
    3.3 调研报告
        3.3.1 住宅节能要求
        3.3.2 小区外部环境分析
        3.3.3 高层住宅小区日照、体型和朝向对单体节能设计影响
        3.3.4 住宅小区外围护结构设计及节能技术措施存在问题
        3.3.5 对洁净能源的利用可能性
    3.4 总结
4 北京地区高层住宅节能设计和技术措施
    4.1 高层住宅外部环境设计
        4.1.1 地形对北京地区高层住宅节能的影响
        4.1.2 绿化环境设计
        4.1.3 水环境设计
        4.1.4 住宅单体布局
    4.2 单体设计
    4.3 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3.1 外墙保温技术
        4.3.2 屋顶节能方式
        4.3.3 外窗节能
    4.4 采暖系统
        4.4.1 住宅采暖供热技术
        4.4.2 燃气壁挂炉采暖技术
        4.4.3 低温热水地板面辐射采暖
        4.4.4 地源热泵技术
        4.4.5 太阳能系统技术应用
5 金都杭城住宅小区节能设计案例分析及节能再探讨
    5.1 概述
        5.1.1 工程概况
        5.1.2 工程设计情况
    5.2 规划单体节能设计方案
        5.2.1 绿化节能设计
        5.2.2 日照分析
        5.2.3 风环境分析
        5.2.4 单体节能设计
    5.3 节能技术措施
        5.3.1 围护结构体系
        5.3.2 采暖系统
        5.3.3 水资源整合利用
        5.3.4 其他
    5.4 太阳能系统在金都杭城小区利用探讨
        5.4.1 金都杭城总体规划对太阳能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5.4.2 可选用的太阳能热水设备
        5.4.3 太阳能热水器与现有建筑一体化设计
        5.4.4 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构造手段
        5.4.5 太阳能系统其他应用技术在小区可行性探讨
    5.5 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寒地高校校园建筑低碳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 课题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第2章 寒地高校校园建筑低碳化问题解析
    2.1 寒地高校校园建筑基本特征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行为心理特征
        2.1.3 校园形态的特征
    2.2 寒地高校校园建筑低碳化趋势
        2.2.1 校园规划的新变化
        2.2.2 低碳化校园发展的迫切性
        2.2.3 高校设计新理念的普及
    2.3 建筑低碳化的基础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
        2.3.2 低碳与节能的辩证观
        2.3.3 低碳技术应用的系统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高校校园整体控制低碳化策略
    3.1 引导校园设计的系统策略
        3.1.1 系统模型的建立原则
        3.1.2 系统模型的体系解析
        3.1.3 系统模型的框架因子
    3.2 契合寒地特征的规划策略
        3.2.1 顺应多变气候的建筑布局
        3.2.2 遵从寒冷地域的生态设置
        3.2.3 关注寒地行为的交通规划
    3.3 建立多方参与的运行策略
        3.3.1 实行高校校园的碳管理
        3.3.2 倡导低碳校园生活模式
        3.3.3 推行积极减排政策服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高校建筑单体设计低碳化应用
    4.1 建筑形态的绿色性应用
        4.1.1 单体造型的优化
        4.1.2 生态布局的层次
        4.1.3 过度空间的设置
    4.2 减排技术的多样性应用
        4.2.1 建造技术的科学创新
        4.2.2 建筑设备的节能设计
        4.2.3 现存建筑的低碳改造
    4.3 能源使用的替代性应用
        4.3.1 低碳环境下的能源问题
        4.3.2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4.3.3 不可再生能源的规划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课题说明
    1 课题的提出
    2 课题研究的背景
    3 课题研究的主线—文章论述的逻辑思路
    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1章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背景
    1.1 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
    1.2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与城市问题加剧的矛盾
        1.2.2 住宅建设的高能耗与我国能源及资源紧缺的矛盾
        1.2.3 住宅建设规模与普通大众住房需求结构的矛盾
        1.2.4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居环境品质滞后的矛盾
    1.3 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策略
        1.3.1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2 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
        1.3.3 调整住房的供应结构
        1.3.4 提升住宅的综合品质
    结语
第2章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的提出
    2.1 “长三角”地区概况
        2.1.1 “长三角”的地理位置
        2.1.2 “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
        2.1.3 “长三角”地区住宅节能的双重任务
    2.2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发展现状
        2.2.1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发展概况
        2.2.2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市场规模
        2.2.3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价格水平
    2.3 “长三角”地区城市住宅建设的特点
        2.3.1 土地资源
        2.3.2 住房供应结构
        2.3.3 住宅消费观念
        2.3.4 住宅开发成本
    2.4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的提出
        2.4.1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的涵义
        2.4.2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提出的依据
        2.4.3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提出的意义
    结语
第3章 舒适性住宅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体系
    3.1 舒适性住宅研究的理论支持体系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舒适性住宅
        3.1.2 住宅适应性理论与舒适性住宅
    3.2 舒适性住宅研究的技术支撑体系
        3.2.1 “四节一环保”技术框架
        3.2.2 住宅产业化相关政策及配套技术
        3.2.3 住宅设计相关规范和评价标准
    结语
第4章 舒适性住宅外部环境
    引子
    4.1 住区环境建设的目标
    4.2 住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3 住区环境建设的基本构思
    4.4 舒适性住区环境的营造
        4.4.1 用地与规划
        4.4.2 建筑造型
        4.4.3 绿地与活动场地
        4.4.4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4.4.5 水体与排水系统
        4.4.6 公共服务设施
        4.4.7 智能化系统
        4.4.8 住区氛围
    结语
第5章 舒适性住宅使用功能
    引子
    5.1 舒适性住宅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5.2 舒适性住宅建设的目标
    5.3 舒适性住宅的使用功能
        5.3.1 住宅单元平面
        5.3.2 住宅套型
        5.3.3 住宅装修
        5.3.4 住宅无障碍设计
    结语
第6章 舒适性住宅室内环境
    6.1 室内热环境
        6.1.1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6.1.2 改进室内热环境的主要措施
        6.1.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6.2 室内空气质量环境
        6.2.1 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
        6.2.2 改进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措施
    6.3 室内声环境
        6.3.1 影响室内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
        6.3.2 改进室内声环境的主要措施
    6.4 室内光环境
        6.4.1 室内光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6.4.2 改善室内光环境的主要措施
    结语
第7章 回顾、结论、展望
    7.1 回顾:舒适性住宅的研究主线
        7.1.1 中国的国情和住宅发展政策
        7.1.2 “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特征
        7.1.3 舒适性住宅核心技术策略
    7.2 结论:舒适性住宅的总体发展策略
        7.2.1 结合住宅产业化
        7.2.2 加强整体设计与技术集成
        7.2.3 结合住宅全装修
    7.3 展望:舒适性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7.3.1 国家政策
        7.3.2 产业政策
        7.3.3 管理体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电热膜掀起绿色供暖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电采暖的现状分析与推广建议[J]. 白莉,李婷. 北方建筑, 2018(06)
  • [2]住宅类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应用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周红亚.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4)
  • [3]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 ——以岳滋村为例[D]. 赵彦博. 山东建筑大学, 2017(10)
  • [4]基于绿色供热的热电联产低温直供模式研究[D]. 李沛峰.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1)
  • [5]仔猪常用地暖方式与评价[J]. 刘良,屈懿. 畜禽业, 2012(11)
  • [6]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实践探讨[D]. 卢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7]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D]. 檀丽丽.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8]北京高层住宅节能设计和技术措施探讨 ——以金都杭城住宅小区为例[D]. 黄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9]寒地高校校园建筑低碳化设计策略研究[D]. 慕昆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7)
  • [10]“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D]. 唐玮. 同济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电热膜掀起一场绿色取暖革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