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的红外散射特性和实验结果(英文)

气溶胶的红外散射特性和实验结果(英文)

一、气悬体的红外散射性能和实验结果(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敬畏[2](2019)在《(Lu1-xScx)2O3激光陶瓷的高透明化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固体激光向高能量和超短脉冲方向快速发展,其对高性能激光材料的需求愈加迫切。(Lu1-xScx)2O3材料(Lu2O3、Sc2O3和两者的固溶体材料)具有高热导率、低声子能量和宽发射带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一代高性能固体激光介质材料之一。由于(Lu1-xScx)2O3的熔点极高,生长(Lu1-xScx)2O3晶体非常困难,而采用陶瓷技术路线制备(Lu1-xScx)2O3材料具有低温合成、高均匀性、易大尺寸化和制备灵活等优势,因此,实现(Lu1-xSc.x)2O3陶瓷的高透明化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高烧结活性的(Lu1-xScx)2O3粉体是实现(Lu1-xScx)2O3陶瓷高透明化的基础。为了实现高效率合成高性能粉体,本文创新地采用基于“微区控制”的并行沉淀方法,发明设计了新型喷雾沉淀装置,解决了在沉淀法制备粉体中,反应过程不均匀导致的粉体不均匀性问题,并同时实现高效率合成。研究了喷雾速率对Lu2O3粉体前驱体的形成、物相转化和形貌演化规律,发现喷雾速率差别引起沉淀反应模式差异,采用40 ml/min的喷雾速率,获得平均粒径~60 nm的高分散粉体;发现了 Sc2O3粉体前驱体的“两性”特征,采用了正滴法,并创新引入“乙醇”调控,改善了前驱体的分散性,有效地控制沉淀产物的组成和性状,获得了平均粒径~100 nm的均匀高纯粉体;同时,该研究思路和方法成功拓展应用于YAG(钇铝石榴石)陶瓷粉体的高效合成中,获得了高烧结活性的YAG纳米粉体。高纯、高分散粉体的成功高效率合成,为陶瓷透明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在(Lu1-xSc.x)2O3的透明化烧结研究中,针对(Lu1-xScx)2O3陶瓷透明化制备中的突出问题:需要引入“异质烧结助剂(如ZrO2)”提高透明度和过量“异质烧结助剂”劣化材料激光性能的矛盾,创新地采用了高效烧结助剂和组分设计调控方法促进透明化烧结。首先,采用微量共掺杂LiF和ZrO2的方法和多步烧结制度设计,实现了烧结助剂高效化,在保障Lu2O3陶瓷的高光学透明度的同时,大幅减少了 ZrO2的用量;其次,采用微掺杂新型高效烧结助剂Al2O3,实现了 Sc203陶瓷的高透明,而其透明化机制在于微掺杂Al2O3导致的“溶质拖曳效应”;最后,基于RE:(Lu1-xSCx)2O3陶瓷本身的组分设计调控烧结性能,不使用烧结助剂,通过调控稀土发光离子RE3+的浓度,利用固溶参数x和RE3+离子的掺杂浓度配比设计调控体系透明化烧结性能。采用LDA+U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掺杂的RE:(Lu1-xScx)2O3材料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到了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掺杂能级的位置,并预测讨论了掺杂对材料光学性质的影响。系统研究了粉体烧结机制、x值和RE3+浓度等参数在透明化过程中对微结构、透过率等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发现x值较小时,以促进晶粒发育效应为主,x值较大时,主要效应为抑制晶粒尺寸生长;而RE3+浓度的助烧作用机制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相应不同的调控烧结效应,通过精细的调控,成功实现了无烧结助剂引入的(Lu1-xScx)2O3陶瓷的高透明化,制备得到了高品质的掺杂Tm3+、Er3+和Ho3+的(Lu1-xScx)2O3 陶瓷。为了研究所制备(Lu1-xSc.x)2O3陶瓷的光谱与激光性能,利用Judd-Ofelt理论,对Tm3+、Ho3+在陶瓷中的光谱性能进行了计算和研究,拟合出强度参数Ω2,Ω4,Ω6、发生3F4→3H6/5I7→5I8能级跃迁时最大的受激发射截面以及3F4/I7能级的辐射寿命,发现(Lu1-xScx)2O3陶瓷具有与(Lu1-Scx)2O3晶体类似的宽且连续的增益谱线特征,由于更均匀的掺杂特性和较完美的微结构特点,所制备陶瓷具有更大的发射截面和荧光寿命。在激光性能研究中,微片型的Tm:(Lu,Sc)2O3陶瓷在波长2.1μm处得到斜率效率24%的瓦级连续激光输出,同时成功实现锁模,在2.057 μm处获得63 fs的飞秒脉冲输出(目前世界最快的2μm波段固体脉冲激光输出纪录);1.4 at%Ho:(Lu,Sc)203陶瓷在采用GaSb二极管在1.929 μm处泵浦时,获得了波长2.114 μm~2.135 μm、功率187 mW、斜率效率7.6%的连续激光输出;采用980 nm二极管泵浦Er:(Lu1-.xSc.x)2O3陶瓷介质,在波长2.8 μm实现了峰值功率12.6 W准连续激光输出。另外,采用本文研究思路制备出的高透明的Nd:YAG陶瓷,获得了最高输出功率7.015W、斜率效率59.4%的高效激光输出,证明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可以为其他激光陶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祺祺[3](2018)在《铜基烟幕干扰材料抗氧化技术及红外消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米级铜粉在空气中与水气长时间接触,极易发生氧化反应。针对铜粉易氧化的缺点,本文研究了铜金粉的表面改性技术,分别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包覆材料,在高水硅比、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发生水解缩聚反应,最终制得TEOS和KH-550改性铜金粉。经分析,改性后的铜金粉抗氧化性有所提高。其中,TEOS改性铜金粉的放热峰温由332.2℃降低到330.1℃,增重率由16.5%降低到13.7%,其红外消光能力有所下降。为了进一步提高铜金粉的抗氧化性,本文研究了堇青石基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以硝酸镁、硝酸铝、正硅酸乙酯为主体,在高水硅比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期间添加Ni、Bi等元素的离子态产物,制得堇青石及其元素掺杂物。同时,以轻质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硅为主体,在250~300r/min的球磨速度下发生固相反应,制得堇青石样品。通过分析,堇青石的红外吸收峰集中在远红外区间(8~14μn),其热稳定的区间在400℃以上,在1000℃附近开始发生晶型转变。其次,研究了铜金粉及其堇青石复配物的抗氧化性及红外消光性能。通过TG-DTA方法,测得铜金粉、铜基复配物(Ni掺杂)的氧化起始温度分别在290℃、320℃,两者首个放热峰峰温(Tm)由166℃变为320℃。采用薄膜法、烟箱法测试各种铜基材料的红外光谱数据,依据干扰材料面密度(m/S)、平均透过率(T)等数据,算出各样品的质量消光系数(α)。在3~5μm,烟箱法测得铜金粉及其复配物的消光系数为0.29~0.34m2·g-1和0.23~0.32m2·g-1,在8~14μm,测得的质量消光系数均为0.02m2·g-1。针对铜基烟幕材料空间分散的问题,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气动喷撒试验装置,研究不同喷口压强(p)下烟幕粒子的撞击成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喷口压强为0.02MPa时,单喷嘴烟幕的扩张角为10°~15°,而双喷嘴撞击烟幕为56°~66°。双喷嘴烟幕射流的烟幕遮蔽效果更好,其最大面密度(Mmax)随着时间(t)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喷口压强(p)的增加而减小。

郭兆明[4](2016)在《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不仅需要具备卫星侦察及其仿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需要熟悉导弹发射装置的目标特性(如电磁特性、光学特性及运动特性等),并把卫星侦察的基本理论运用到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上来。除此之外,还需具备合成孔径雷达知识及必要的光学成像知识和信息对抗理论,只有把这些知识综合应用并加以创新才能较好地完成课题要求。本文以满足国内某重点单位的需求为背景从兵器发射专业的角度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反卫星侦察研究作为卫星侦察研究的一种目的,是在卫星侦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考虑到时间有限,因而对卫星侦察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卫星侦察基本理论的简述,重点阐述了卫星侦察坐标系的建立,卫星轨道的划分及卫星轨道根数表示法,并介绍了卫星轨道根数与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方法,根据卫星运动的理想近似和实际干扰,对卫星二体运动和摄动运动进行了必要的理论论述。2、从不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及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两方面对卫星星下点的经纬度及其轨迹进行了计算,并阐明了卫星与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角度关系和侦察覆盖关系,并对卫星是否覆盖某一地面导弹发射装置进行了理论测定。3、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成像卫星侦察概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成像卫星对固定导弹发射阵地或静止导弹发射车群(简称固定或移动导弹发射阵地)侦察概率研究及成像卫星对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侦察概率研究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从卫星侦察间隔及地面目标特性等方面建立了卫星侦察覆盖模型,然后又从光学卫星(包括可见光与红外)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对地面目标的识别模型方面进行了论述,最终建立了考虑目标识别概率的卫星对地侦察识别模型,并用MATLAB软件对各种卫星探测识别概率进行了二维、三维图形展示。在第二部分中,根据正态分布具有最大熵,我们假设了导弹发射车目标的运动模型是正态分布的模型,根据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对一段时间内的导弹发射车运动潜在区域进行了构建,把导弹发射车难以预知的运动预测转化为对其运动潜在区域的构建,并与前面卫星侦察识别理论结合建立了成像卫星对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侦察识别的概率模型。4、运用STK航天仿真软件对Lacrosse SAR卫星(美国长曲棍球)侦察导弹发射目标进行了详细仿真,分别从单卫星及卫星星座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及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静止导弹发射列车、固定导弹发射阵地或导弹发射车群(简称固定或移动导弹发射阵地)、运动着的导弹发射车及运动导弹发射车潜在区域进行了系统的卫星侦察仿真,获得了不同目标的卫星侦察覆盖比,并对它们进行了纵向与横向比较,得出了可信的仿真结论,为进一步建立综合的卫星侦察系统做了有益的探索。5、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技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防护两种手段,综合考虑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实际情况,文章重点对被动防护手段进行了研究,并从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的角度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找到了适合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的有源和无源干扰技术,在有源干扰中,分为遮盖干扰和欺骗干扰,考虑到导弹发射装置的实际情况,文章重点对遮盖式干扰进行了研究,并对射频噪声干扰、噪声调幅干扰、噪声调频干扰及噪声调相干扰在相同发射功率下进行了干扰比较研究,在无源干扰中,首先介绍了导弹发射车的伪装、欺骗、隐身等反卫星侦察措施,接着对导弹发射车实施箔条干扰反卫星侦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文章最后结合前面分析给出了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建议。

郜永[5](2016)在《箔片式红外诱饵剂与碳纤维复合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箔片型红外/毫米波诱饵剂相关技术,开展了红外诱饵剂设计及性能优化技术研究,并对短切碳纤维进行分散工艺及与红外诱饵剂复合技术研究。使用SC7000红外热像仪、OPAG傅里叶遥测红外光谱仪对诱饵剂红外辐射性能进行测试,使用NDJ-1粘度仪研究碳纤维分散条件,对碳纤维复合诱饵剂3mm波性能进行雷达测试。基于红外辐射原理,开展红外诱饵剂设计,研究了MTV诱饵剂配比对红外辐射性能影响,通过对箔片毫米波RCS测试,选择了箔片材料,研究了箔片型诱饵剂与药柱型诱饵剂性能差异。结果显示,箔片型MTV诱饵剂辐射能力强,但辐射时间短。为了延长诱饵剂作用时间,在箔片式诱饵剂中分别添加碳酸氢钠、六次甲基四胺及富碳粘合剂,研究其辐射时间和辐射光谱性能。结果表明:这三种添加剂都可以有效地延长诱饵剂作用时间,改变红外辐射光谱。针对短切碳纤维分散性,开展了分散工艺和参数对毫米波性能影响以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检验分散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机械搅拌方法,用氟橡胶-丙酮分散液可均匀分散短切碳纤维,250mL分散液分散碳纤维最佳量约为142.5mg。将分散碳纤维与箔片型红外诱饵剂复合,首先针对复合工艺中粘合剂量对红外性能影响开展了实验,并研究了复合碳纤维后诱饵剂红外辐射性能和毫米波RCS。

刘莉莉[6](2015)在《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辐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作为高科技前沿的武器装备更是不断改进,为适应这种新的军事威胁,单一频谱的干扰或伪装材料已很难得到应用,取而代之的是多频谱兼容的干扰或伪装功能材料成为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LaFeO3、ZnFe2O4和NiAl2O4材料,并分别用Al、Mg和Zn对其进行掺杂,采用热分析仪(TG-DSC),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P),高分辨率扫描电镜(FESEM),色度仪,红外发射率测量仪和毫米波辐射计等分析测试仪器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粒径尺寸、表面形貌、颜色特性、红外及毫米波辐射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LaFe1-xAlxO3纳米粒子的最佳煅烧温度为700℃,Al3+离子的掺杂并没有改变LaFeO3基体材料的斜方晶体结构;合成的粒子分布较为均匀,形貌大致呈球形,其粒径在70-100nm之间;(2)ZnFe2O4粒子的最佳煅烧温度为800℃,生成的样品为面心立方的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Fd3m(227);掺杂Mg2+离子并没有改变ZnFe2O4基体材料的晶体结构;所得的粒子紧密排列,分布较为均匀,形貌大致呈球形其粒径在80-200nm之间;(3)NiAl2O4粒子的最佳煅烧温度为800℃,生成的NiAl2O4粒子为立方结构,空间群为Fd3m(227),Zn2+离子的掺杂并没有改变铝酸镍相的基本结构;制备的纳米粒子紧密排列,且基本呈球状,其粒径在30-60nm之间;(4)LaFe1-xAlxO3、 Zn1-xMgxFe2O4和Ni1-xZnxAl2O4材料在3-5μm、8-14gm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值分别在26-87%、85-98%之间,其在8-14μm波段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可以用作远红外诱饵材料中的添加剂,提高8-14μm波段的红外,辐射能量能更好地模拟真实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5)将镁粉、聚四氟乙烯粉、制备的复合氧化物粉作为涂层中的填料,制备出不同的辐射涂层样品。结果表明,所有目标体在3mm波段的发射率值在0.57-0.73之间,而8mm波段在0.44-0.0.60之间;同时可以得到所有样品的填料在掺杂离子之后,其发射率值都相应的有所提高。从而可用于坦克、车辆等军事目标的金属表面,提高其表面的发射率,让其与周围环境的发射率值基本一致,从而达到一定的隐身效果。本文所合成的复合粉体材料在红外及毫米波辐射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价值,同时为干扰或伪装领域能够更好地选取辐射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张倩,高欣宝,李天鹏,赵科义[7](2012)在《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毫米波抗干扰能力强、能适应全天候作战的技术优势及其在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大量应用,使得军事目标的战场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无源干扰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效费比高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主要对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内涵、作用机理及实现无源干扰的技术途径,并分析了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张大志[8](2012)在《多频谱干扰材料复合技术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查阅目前国内外无源干扰技术的相关文献,并依据红外、激光和毫米波衰减的相关理论,采用消光铜粉、导电石墨和碳纤维作为原料,研究并设计一种能同时遮蔽红外、激光和毫米波的新型干扰剂。通过烟幕箱对消光铜粉和导电石墨进行动态遮蔽性能测试,表明两者均对红外和激光具有较强的衰减;通过毫米波动态测试技术对碳纤维的衰减性能进行研究,显示在相同质量下,碳纤维对3mm波和8mm波的衰减分贝数随着质量浓度呈线性变化,1.5~2mm长度碳纤维能够同时对3mm波和8mm波达到有效衰减;同时本文研究了化学镀铜碳纤维不同质量增重率对毫米波衰减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在相同质量浓度下,镀铜碳纤维在质量增重率为50%~60%时对毫米波的衰减达到最大值;通过对碳纤维和镀铜碳纤维的半波长下对毫米波的辐射效率进行计算,得出碳纤维对毫米波的衰减以吸收为主,而镀铜碳纤维对毫米波的衰减以散射为主。以三种干扰剂之间的分散性研究为目的,通过湿法分散和干法分散对比,发现干法分散技术在目前更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同时考察干法分散的影响因素,得出复合干扰剂的最佳配方:硅系分散剂15%~25%,碳纤维25%~35%,红外和激光干扰剂40%~60%。其中红外和激光干扰剂的组分为消光铜粉和导电石墨,其比例一般控制在3:2附近。测量干扰剂对各波段的电磁波的衰减,结果表明各组分不仅对其所干扰波段有较为明显的干扰外,还对其他波段电磁波的衰减有一定帮助,从而在整体上增强了干扰剂的衰减性能。

余斯辉[9](2009)在《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材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碳纤维均匀化分散技术研究为切入点,依据红外、毫米波衰减相关理论,以碳纤维、镀铜碳纤维、导电炭粉、石墨、铜粉作为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材料,经过反复实验探索,结合红外、毫米波透过率测试,得到了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效果较好的配方。通过对碳纤维衰减毫米波机理和碳纤维分散技术的探讨,确定短切2mm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配方材料,采取湿混法,选择气相二氧化硅为碳纤维分散剂。此外,本文还通过碳纤维化学镀铜进行表面改性,改善了碳纤维的分散性,降低了分散剂在复合干扰材料中的比例。实验证明,碳纤维在复合干扰材料中分散均匀,复合干扰材料对3mm波、8mm波和红外都具有良好的衰减效果,其3mm波衰减值可达12.7-16.4dB,8mm波衰减值可达21.2-33.2dB;其红外透过率在3~5μm为10%左右,8~14μm为15%左右。

李紫龙[10](2008)在《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各种类型的雷达、红外等先进探测器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的问世,对各类装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标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隐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隐身材料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国防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无论是红外隐身材料还是雷达吸波材料,除了要拥有各自的隐身性能外,还要求具有和其它隐身性能兼容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将合理的结构化设计应用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研究的概念。首先,设计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的结构模型——三层层叠式结构,依据传输线理论,计算得到各层厚度比及面层雷达与红外分区面积比;其次,采用膜相渗透原位聚合法制备PAn/PVDF复合膜,再在PAn/PVDF复合膜上膜相渗透原位沉积金属Ni,并运用古埃磁天平、X射线衍射仪、反射率测试场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膜样品的单位质量磁化率、结晶性、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Ni/PAn/PVDF复合膜中,Ni以面心立方结构形式存在;Ni/PAn/PVDF复合膜单位质量磁化率为3.6×10-3cm3·g-1,在1418 GHz的频率范围内反射率|R|在10dB以上。对于用作匹配涂层中吸收剂——不同镀层的空心微珠来说,镀层的优劣对涂层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此,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模板剂来优化改进传统的化学镀过程,探讨了离子液体在化学镀过程中的结构引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离子液体的作用机理——三维网状引导机理。应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不同镀层的成分,并通过SEM对镀后空心微珠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离子液体对空心微珠表面合金层的完整性及均一性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镀层的空心微珠作吸收剂的匹配层以及红外涂料的选择对复合膜雷达/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的制备条件:匹配层涂料为A3(吸波剂为包覆Ni-Fe-P镀层的空心微珠,m微珠:m环氧树脂=1:3),厚度为0.185 mm;面层涂料为A3与B3(填料为片状铝箔,m铝箔:m环氧树脂=1:3),厚度为40μm,S雷达: S红外=1 : 4。此外,针对复合膜的主要理化性能(涂层面密度、柔韧性以及耐化学腐蚀性等)进行了测定。

二、气悬体的红外散射性能和实验结果(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悬体的红外散射性能和实验结果(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Lu1-xScx)2O3激光陶瓷的高透明化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固体激光简述
        1.2.2 固体激光介质
        1.2.3 激光晶体与陶瓷的比较
        1.2.4 激光陶瓷的研究历程
        1.2.5 (Lu_(1-x)Sc_x)_2O_3激光陶瓷的研究历程
    1.3 激光陶瓷的研制方法
        1.3.1 粉体制备
        1.3.2 陶瓷成型
        1.3.3 陶瓷烧结
    1.4 课题的提出以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Lu_(1-x)Sc_x)_2O_3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2.1 引言
    2.2 计算方法及参数的选择
    2.3 RE:(Lu_(1-x)Sc_x)_2O_3(RE=Ho,Tm,Er)计算模型的构建
    2.4 (Lu_(1-x)Sc_x)_2O_3的几何优化和电子能带结构的计算结果
    2.5 (Lu_(1-x)Sc_x)_2O_3系列化合物的部分态密度
    2.6 稀土离子RE掺杂浓度对(Lu_(2/3)Sc_(1/3))_2O_3电子能带结构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Lu_(1-x)Sc_x)_2O_3陶瓷实验原料、表征方法与实验设备简介
    3.1 实验原料
        3.1.1 陶瓷粉体
        3.1.2 其他化学试剂
    3.2 表征方法
        3.2.1 陶瓷浆料的粘度流变性测试
        3.2.2 红外光谱分析
        3.2.3 陶瓷粉体表征
        3.2.4 XRD分析
        3.2.5 直线透过率
        3.2.6 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
        3.2.7 坯体和烧结体结构表征
        3.2.8 热分析
        3.2.9 热膨胀性能测试
        3.2.10 热导率性能测试
    3.3 实验设备
        3.3.1 烧结设备
        3.3.2 其他实验设备
第4章 (Lu_(1-x)Sc_x)_2O_3粉体的高效合成
    4.1 引言
    4.2 (Lu_(1-x)Sc_x)_2O_3粉体合成思路与方法设计
    4.3 Lu_2O_3粉体的高效合成
        4.3.1 实验方法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Sc_2O_3粉体的高效合成
        4.4.1 实验方法
        4.4.2 反滴法实验结果与讨论
        4.4.3 正滴法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Lu_(1-x)Sc_x)_2O_3方法拓展于YAG粉体合成研究
        4.5.1 研究方法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Lu_(1-x)Sc_x)_2O_3陶瓷的高透明化制备
    5.1 引言
    5.2 高效烧结助剂透明化(Lu_(1-x)Sc_x)_2O_3陶瓷研究
        5.2.1 高效共掺LiF、ZrO_2透明化Lu_2O_3陶瓷
        5.2.2 高效烧结助剂Al_2O_3透明化Sc_2O_3陶瓷
    5.3 RE~(3+)掺杂浓度调控透明化(Lu_(1-x)Sc_x)_2O_3陶瓷
        5.3.1 实验方法
        5.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x值调控透明化RE:(Lu_(1-x)Sc_x)_2O_3陶瓷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Lu_(1-x)Sc_x)_2O_3陶瓷的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Ho:(Lu_(1-x)Sc_x)_2O_3陶瓷的性能研究
        6.2.1 Ho:(Lu_(1-x)Sc_x)_2O_3陶瓷的结构性能
        6.2.2 Ho:(Lu_(1-x)Sc_x)_2O_3陶瓷的光谱吸收性能
        6.2.3 Ho:(Lu_(1-x)Sc_x)_2O_3陶瓷的光谱发射性能
        6.2.4 Ho:Lu_(2/3)Sc_(1/3)O_3陶瓷的连续激光性能
    6.3 Tm:(Lu_(2/3)Sc_(1/3))_2O_3陶瓷的性能研究
        6.3.1 Tm:(Lu_(2/3)Sc_(1/3))_2O_3的结构性能
        6.3.2 Tm:(Lu_(2/3)Sc_(1/3))_2O_3陶瓷的光谱吸收性能
        6.3.3 Tm:(Lu_(2/3)Sc_(1/3))_2O_3陶瓷的光谱发射性能
        6.3.4 Tm:(Lu_(2/3)Sc_(1/3))_2O_3陶瓷的连续激光性能
        6.3.5 Tm:(Lu_(2/3)Sc_(1/3))_2O_3陶瓷的脉冲激光性能
    6.4 Er:(Lu_(1/3)Sc_(2/3))_2O_3陶瓷的性能研究
        6.4.1 Er:(Lu_(1/3)Sc_(2/3))_2O_3的结构性能
        6.4.2 Er:(Lu_(1/3)Sc_(2/3))_2O_3的光学性能
    6.5 (Lu_(1-x)Sc_x)_2O_3方法制备的Nd:YAG陶瓷的性能
        6.5.1 激光实验方法
        6.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6.6.1 主要研究结论
        6.6.2 研究亮点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3)铜基烟幕干扰材料抗氧化技术及红外消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红外发烟剂的发展状况
        1.1.1 烟火燃烧类抗红外发烟剂
        1.1.2 爆炸撒布类抗红外发烟剂
        1.1.3 机械喷撒类抗红外发烟剂
    1.2 金属粉末化学改性及发展
        1.2.1 偶联剂法
        1.2.2 金属镀层法
        1.2.3 聚合物法
        1.2.4 配合剂缓蚀法
    1.3 堇青石基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及发展
    1.4 烟幕光学性能的评估方法
        1.4.1 理论计算
        1.4.2 实验测试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铜金粉的表面改性及性能表征
    2.1 实验
        2.1.1 化学试剂
        2.1.2 测试仪器
        2.1.3 表面改性方案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表观形貌分析
        2.2.2 红外光谱分析
        2.2.3 热稳定性分析
        2.2.4 红外干扰效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堇青石基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实验
        3.1.1 化学试剂
        3.1.2 测试仪器
        3.1.3 制备方案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凝胶化分析
        3.2.2 表观形貌分析
        3.2.3 红外光谱分析
        3.2.4 陶瓷材料晶型分析
        3.2.5 热稳定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铜基复配物的抗氧化性及红外干扰效果
    4.1 实验
        4.1.1 化学试剂及铜基复配物的制备
        4.1.2 测试仪器及装置
        4.1.3 测试方案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铜基复配物的表观形貌
        4.2.2 铜基复配物的热稳定性
        4.2.3 薄膜法测试铜基复配物的可见、红外干扰效果
        4.2.4 烟箱法测试铜基复配物的红外干扰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铜基红外烟幕材料的成烟特性
    5.1 实验
        5.1.1 实验样品
        5.1.2 实验装置、仪器及测试方法
        5.1.3 烟幕云团的特征尺寸计算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单、双喷嘴喷撒对烟幕扩撒特性的影响
        5.2.2 不同喷口压强对烟幕扩散特性的影响
        5.2.3 不同喷射方式的烟幕面密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未来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卫星侦察手段的发展状况
        1.2.2 卫星轨道预报、覆盖性能及侦察概率研究状况
        1.2.3 卫星电子攻击与电子防御研究状况
    1.3 论文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基本理论
    2.1 卫星侦察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2.1.1 卫星侦察坐标系统
        2.1.2 卫星侦察坐标系相互转换关系
    2.2 卫星轨道划分及其轨道根数表示法
        2.2.1 卫星轨道划分
        2.2.2 卫星轨道根数表示法
    2.3 卫星轨道直角坐标与轨道根数转换关系
    2.4 卫星轨道的二体运动及其摄动理论
        2.4.1 卫星二体运动
        2.4.2 卫星摄动运动
    2.5 卫星轨道的数值积分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覆盖分析
    3.1 卫星星下点经纬度及其轨迹计算
        3.1.1 不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
        3.1.2 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
        3.1.3 求解卫星星下点的地理坐标位置
    3.2 卫星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关系
        3.2.1 卫星与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角度关系
        3.2.2 卫星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覆盖关系
    3.3 卫星覆盖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成像卫星侦察概率研究
    4.1 成像卫星对固定导弹发射阵地或静止发射车群侦察概率研究
        4.1.1 卫星对静止地面目标侦察覆盖模型
        4.1.2 卫星对静止地面目标侦察识别模型
    4.2 成像卫星对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侦察概率研究
        4.2.1 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描述
        4.2.2 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潜在区域构建及卫星侦察概率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实例分析
    5.1 卫星仿真软件及卫星对地侦察指标
        5.1.1 卫星仿真软件STK简介
        5.1.2 卫星对地侦察指标及卫星侦察设置
    5.2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5.2.1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2.2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5.2.3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5.2.4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2.5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5.3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5.3.1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3.2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5.3.3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5.3.4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3.5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5.4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5.4.1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4.2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5.4.3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5.4.4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4.5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5.5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5.5.1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5.2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5.5.3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5.5.4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5.5.5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技术研究
    6.1 雷达分类及其信息对抗简介
    6.2 有源干扰反卫星侦察技术研究
        6.2.1 SAR的干扰方程
        6.2.2 遮盖干扰信号形式
    6.3 无源干扰反卫星侦察技术研究
    6.4 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箔片式红外诱饵剂与碳纤维复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红外诱饵技术
        1.2.2 毫米波干扰技术
        1.2.3 复合诱饵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箔片式诱饵剂与碳纤维复合理论基础
    2.1 红外辐射理论
        2.1.1 红外辐射基本特点
        2.1.2 热辐射基本定律
        2.1.3 箔片诱饵剂设计的途径
    2.2 毫米波干扰原理
        2.2.1 电磁波衰减原理
        2.2.2 碳纤维对毫米波的衰减理论
        2.2.3 提高碳纤维分散性及与诱饵剂复合方法
3 箔片式红外诱饵剂设计
    3.1 红外诱饵剂配方设计
        3.1.1 测试仪器介绍
        3.1.2 测试方法
        3.1.3 MTV诱饵剂配比对燃烧性能影响研究
    3.2 箔片式红外诱饵剂箔片材料选择
        3.2.1 3mm波后向散射性能测试仪器
        3.2.2 3mm波后向散射测试方法
        3.2.3 箔片材料对3mm波RCS影响
    3.3 箔片式诱饵剂与药柱型诱饵剂性能对比研究
    3.4 箔片形状对诱饵剂红外辐射性能影响
        3.4.1 箔片形状对诱饵剂燃烧温度影响
        3.4.2 箔片形状对诱饵剂红外辐射光谱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延长箔片式红外诱饵剂作用时间研究
    4.1 碳酸氢钠对箔片诱饵剂性能影响
        4.1.1 碳酸氢钠对诱饵剂燃烧时间影响
        4.1.2 碳酸氢钠对诱饵剂红外辐射光谱性能影响
    4.2 六亚甲基四胺对MTV型红外诱饵剂影响
        4.2.1 六次甲基四胺对诱饵剂燃烧时间影响
        4.2.2 六次甲基四胺对诱饵剂红外辐射光谱性能影响
    4.3 富碳粘合剂对MTV型红外诱饵性能影响
        4.3.1 富碳粘合剂对诱饵剂燃烧时间影响
        4.3.2 富碳粘合剂对诱饵剂红外辐射光谱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碳纤维分散技术研究
    5.1 碳纤维分散工艺
        5.1.1 碳纤维分散原理
        5.1.2 碳纤维预处理
        5.1.3 碳纤维分散工艺条件
    5.2 工艺参数对碳纤维分散均匀性的影响
        5.2.1 搅拌时间对碳纤维分散程度影响
        5.2.2 碳纤维分散程度的3mm波衰减测试
    5.3 碳纤维在分散液中均匀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碳纤维与红外诱饵剂复合技术研究
    6.1 测试仪器及方法
        6.1.1 测试仪器
        6.1.2 测试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粘合剂对箔片诱饵剂红外性能影响
        6.2.2 碳纤维复合箔片型诱饵剂前后红外性能研究
        6.2.3 碳纤维复合箔片型诱饵对3mm波RCS性能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辐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辐射
        1.2.1 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2 红外辐射材料研究现状
        1.2.3 红外诱饵研究理论分析
        1.2.4 影响红外辐射材料发射率的因素
        1.2.5 提高红外辐射材料特性的途径
        1.2.6 红外辐射材料的应用前景
    1.3 毫米波辐射
        1.3.1 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物体的毫米波辐射特性
        1.3.4 提高毫米波辐射特性的途径
        1.3.5 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前景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
    2.2 溶胶-凝胶法合成辐射材料样品
    2.3 实验试剂和仪器
    2.4 样品测试分析仪器及测试方法
3 辐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3.1 铁酸镧系列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
        3.1.1 样品的制备
        3.1.2 LaFe_(1-x)Al_xO_3前驱体粉末的热性能分析
        3.1.3 最佳煅烧温度的确定
        3.1.4 Al~(3+)离子掺杂LaFeO_3样品的XRD图
        3.1.5 LaFe_(1-x)Al_xO_3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1.6 LaFe_(1-x)Al_xO_3样品的色差分析
    3.2 铁酸锌系列的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ZnFe_2O_4前驱体粉末的热性能分析
        3.2.3 煅烧温度的选择
        3.2.4 Mg~(2+)离子掺杂ZnFe_2O_4样品的XRD图
        3.2.5 Zn_(1-x)Mg_xFe_2O_4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2.6 Zn_(1-x)Mg_xFe_2O_4粉末样品的色差分析
    3.3 铝酸镍系列的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
        3.3.1 样品的制备
        3.3.2 NiAl_2O_4样品前驱体热性能分析(TG)
        3.3.3 NiAl_2O_4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到的XRD谱图
        3.3.4 Ni_(1-x)Zn_xAl_2O_4样品的XRD测试
        3.3.5 Ni_(1-x)Zn_xAl_2O_4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3.6 Ni_(1-x)Zn_xAl_2O_4粉末样品的色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样品的红外及毫米波辐射性能测试
    4.1 制备样品的红外辐射性能测试
        4.1.1 测试原理
        4.1.2 测试结果
    4.2 涂层目标的毫米波辐射探测研究
        4.2.1 3mm波段面目标辐射特性研究
        4.2.2 辐射测试原理及方法
        4.2.3 样品涂层的制备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3 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远场测试
        4.3.1 测试原理及方法
        4.3.2 测试样品涂层的制备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毫米波技术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2 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内涵及技术途径分析
    2.1 光学干扰
        2.1.1 干扰条/片
        (1) 箔条/箔片
        (2) 超薄导电片[7]
        (3) 纤维类干扰材料
        2.1.2 毫米波角反射器
        2.1.3 泡沫干扰[10]
    2.2 伪装干扰
    2.3 等离子体干扰
    2.4 烟幕遮蔽干扰
3 新型毫米波干扰材料研究现状
    3.1 气悬体
    3.2 膨胀石墨
4 毫米波无源干扰的发展趋势

(8)多频谱干扰材料复合技术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无源干扰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可见光波段干扰剂
        1.2.2 红外波段干扰剂
        1.2.3 激光干扰剂
        1.2.4 毫米波干扰剂
        1.2.5 复合式干扰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2 红外与毫米波的衰减机理和测试方法
    2.1 电磁波的衰减理论
        2.1.1 红外和激光的衰减机理
        2.1.2 毫米波的衰减机理
        2.1.3 复合衰减机理
    2.2 干扰材料衰减的评定依据
    2.3 红外、激光和毫米波衰减性能的测试原理及方法
        2.3.1 红外、激光的衰减测试原理及方法
        2.3.2 毫米波的衰减测试原理及方法
3 红外和激光干扰材料
    3.1 消光铜粉
    3.2 导电石墨
    3.3 组合型红外和激光干扰材料
    3.4 小结
4 毫米波衰减性能的研究
    4.1 毫米波干扰材料的选择
    4.2 不同质量浓度的碳纤维对毫米波衰减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长度的碳纤维对毫米波衰减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5 碳纤维的化学镀铜对毫米波衰减性能研究
    5.1 碳纤维化学镀铜原理
    5.2 实验仪器和试剂
    5.3 化学镀铜前的预处理
    5.4 化学镀铜
    5.5 镀铜碳纤维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5.6 镀铜碳纤维不同增重率下对毫米波衰减性能的影响
    5.7 碳纤维和镀铜碳纤维的辐射效率
    5.8 镀铜碳纤维对毫米波衰减性能的影响
    5.9 小结
6 多频谱干扰材料的复合技术
    6.1 湿法分散技术
        6.1.1 在水中的分散
        6.1.2 在酒精中中的分散
    6.2 干法分散技术
        6.2.1 分散剂的选择
        6.2.2 实验部分
        6.2.3 影响碳纤维分散的因素
    6.3 小结
7 复合药剂的衰减性能
    7.1 复合药剂对红外和激光的衰减性能
        7.1.1 复合药剂对红外和激光的衰减测量
        7.1.2 硅系分散剂对红外和激光的衰减性能
        7.1.3 碳纤维对红外和激光的干扰效果
    7.2 复合药剂对毫米波衰减性能
        7.2.1 复合药剂对毫米波的衰减测量
        7.2.2 硅系分散剂对毫米波衰减性能的影响
        7.2.3 红外激光干扰剂对毫米波的衰减效果
    7.3 小结
8 结论和工作展望
    8.1 结论
    8.2 纯在的不足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源干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3 多频谱发烟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红外、毫米波衰减机理及测试方法
    2.1 红外、毫米波衰减机理
        2.1.1 电磁波的衰减理论
        2.1.2 碳纤维吸收衰减毫米波机理
        2.1.3 烟幕的红外消光机理
    2.2 红外、毫米波衰减性能测试原理及方法
        2.2.1 烟幕红外消光测试原理及方法
        2.2.2 毫米波衰减性能测试原理及方法
3 碳纤维毫米波衰减性能研究
    3.1 碳纤维种类的选择
    3.2 不同质量浓度碳纤维毫米波衰减性能
    3.3 不同长度碳纤维毫米波衰减性能
    3.4 小结
4 碳纤维化学镀铜及衰减毫米波性能研究
    4.1 碳纤维化学镀铜原理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3 化学镀铜的操作
    4.4 镀铜碳纤维毫米波衰减性能
        4.4.1 不同厚度镀层碳纤维毫米波衰减性能
        4.4.2 不同长度镀铜碳纤维衰减毫米波性能
    4.5 小结
5 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材料制备研究
    5.1 毫米波干扰材料的选择
    5.2 红外干扰材料的选择
    5.3 碳纤维均匀化分散技术
        5.3.1 碳纤维在水溶液中的分散能力分析
        5.3.2 分散剂的选择
    5.4 复合干扰材料的制备
        5.4.1 原材料及主要仪器
        5.4.2 制备方法
        5.4.3 影响碳纤维分散的主要因素
    5.5 分散剂的分散机理分析
    5.6 碳纤维均匀化效果的表征方法
    5.7 小结
6 复合干扰材料衰减红外/毫米波性能
    6.1 复合干扰材料毫米波衰减性能
    6.2 复合干扰材料红外衰减性能
    6.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隐身技术的发展
    1.2 雷达波隐身材料
        1.2.1 雷达波隐身材料的发展
        1.2.2 雷达波的隐身机理
    1.3 红外隐身材料
        1.3.1 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
        1.3.2 红外隐身机理研究
    1.4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技术研究
        1.4.1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及隐身原理研究
        1.4.2 雷达/红外复合隐身材料的分类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雷达波吸收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方案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基膜的选择
        2.2.3 复合膜的制备
    2.3 性能测试
        2.3.1 复合膜组成成分X 射线图谱分析
        2.3.2 复合膜的表面及截面电导率的测定
        2.3.3 复合膜磁化率的测定
        2.3.4 复合膜雷达波反射率与红外发射率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2.4.1 复合膜膜面组成成分分析
        2.4.2 反应时间对Ni 层厚度、磁化率及电导率的影响
        2.4.3 Ni 层厚度对复合膜雷达波反射率及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匹配层及红外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方案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化学镀
        3.2.3 涂层的制备
    3.3 性能测试
        3.3.1 空心微珠表面镀层成分X 射线图谱分析
        3.3.2 镀后空心微珠表面形貌表征
        3.3.3 磁化率测定
        3.3.4 涂层的雷达波反射率及红外发射率测定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1 空心微珠表面镀层组成成分分析
        3.4.2 空心微珠表面形貌表征
        3.4.3 化学镀优化法中离子液体的作用机理分析
        3.4.4 不同的吸收剂对涂层(匹配层)性能的影响
        3.4.5 铝粉与粘结剂质量比对红外层发射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案
        4.2.1 复合膜各层厚度比及面层雷达/红外面积比的理论计算
        4.2.2 兼容隐身复合膜的制备
    4.3 性能检测及结果分析
        4.3.1 面层厚度对复合膜总的雷达波反射率及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4.3.2 不同制备阶段的复合膜的雷达波反射率及红外发射率对比分析
        4.3.3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的主要理化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气悬体的红外散射性能和实验结果(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Lu1-xScx)2O3激光陶瓷的高透明化制备与性能研究[D]. 敬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
  • [3]铜基烟幕干扰材料抗氧化技术及红外消光性能研究[D]. 张祺祺.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3)
  • [4]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D]. 郭兆明.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9)
  • [5]箔片式红外诱饵剂与碳纤维复合技术研究[D]. 郜永.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6]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辐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莉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5(01)
  • [7]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研究进展[J]. 张倩,高欣宝,李天鹏,赵科义. 舰船电子对抗, 2012(06)
  • [8]多频谱干扰材料复合技术及性能研究[D]. 张大志.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9]红外/毫米波复合干扰材料研究[D]. 余斯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10]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材料的研究[D]. 李紫龙. 重庆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气溶胶的红外散射特性和实验结果(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