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毯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保温效果的探讨

循环水毯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保温效果的探讨

一、循环水毯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保温效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彤[1](2021)在《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明确手术患儿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在全麻患儿围术期预防低体温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综合医院手术室全年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根据循环辅助后是否发生低体温,将患儿分为低体温组和体温正常组,分析循环辅助后发生低体温患儿特征。2.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20例手术患儿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棉被保暖干预。观察组在常规保暖基础上给予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测量围术期各时段鼓膜温度,手术开始后每30分钟测量一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在围术期各时段体温及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长、寒颤、躁动的情况。研究结果1.445例心脏手术患儿中,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率22.92%,其中以轻度低温为主占比80.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胸前体温、体外循环结束前体温、年龄、补液量、输入血制品与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胸前体温、体外循环结束时体温、补液量、输入血制品是循环辅助后患儿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因素(P<0.01)。2.主动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在预防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应用效果显示,两组患儿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显着(P>0.05)。两组鼓膜温度在麻醉至手术结束时各时间点上及出入恢复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离开恢复室时体温(36.59±0.29℃)高于对照组(36.46±0.24℃)(P<0.05)。观察组术后患儿发生寒颤、躁动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4.54±1.60d)少于对照组(5.1±1.77d)(P<0.05)。研究结论1.学龄前患儿心脏手术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在开胸前保温、循环辅助后复温、输液、输血加温等环节,是预防心脏手术患儿术后发生低体温的重要干预措施。2.患儿围术期予以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干预有效提高加温效果,减少低体温发生风险,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提高患儿手术治疗服务质量。

孙玲玲[2](2021)在《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制定专科化的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探讨前馈控制护理措施对预防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基于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成立前馈控制小组,分析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并在查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初步制定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的护理措施,最后经过相关专家咨询确定最终的前馈控制护理措施。(2)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湖州市某三甲医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回顾性地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2例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措施,收集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术后在复苏室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躁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体温发生率、疼痛程度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本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最终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入室体温、手术部位、ASA分级(麻醉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在入PACU(麻醉复苏室)、入PACU10min后的SAS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PACU时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入PACU、入PACU10min、入PACU30min和出PACU时的体温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体温始终高于对照组。对各时间点体温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组别=14.646,P<0.01,F时间=257.466,P<0.01,F交互=4.914,P<0.01,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体温和各时间点的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4)两组患者入PACU、出PACU时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两组患者在PACU内的躁动发生率和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CU停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前馈控制护理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2)前馈控制护理可减少术中体温的降低幅度,有效预防肺癌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发生。(3)前馈控制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但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不明显。(4)前馈控制护理可缩短肺癌患者术后在PACU内的停留时间,加快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对提高PACU内床位的周转率有一定的作用。

罗洁[3](2020)在《腹部外科手术护理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腹部外科手术护理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到我院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采用复合保温措施,考察患者的体温波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麻醉复苏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寒战和低体温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复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部外科手术护理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持患者体温稳定,减少寒战和低体温等不良反应的出现,缩短麻醉复苏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孙莉[4](2020)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保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保护,并观察其对血糖、循环系统、全麻苏醒时间、苏醒后寒战以及术后伤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经皮非穴位电刺激组(S组)、假刺激组(N组)、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选择患者的大椎穴、一侧内关穴、足三里穴和太溪穴进行穴位刺激,波形采用疏密波,刺激从麻醉前30分钟开始,直到手术结束;S组的刺激部位为穴位附近的高骨突起处,此处确保无穴位存在,刺激波形、强度、频率、时间等与T组相同;N组的穴位选择和定位同T组患者,同样的步骤黏贴电极片,只是没有实际的电刺激作用于穴位;C组患者不黏贴电极片,也不给予任何刺激。记录TEAS开始前(T0)、TEAS30min时(T1)、切皮前(T2)、手术中1小时(T3)、苏醒后(T4)5个时间点的体温、心率血压及血糖的数值,以及苏醒后是否发生寒战、全麻苏醒时间及术后伤口感染情况。结果:T组体温的下降幅度及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其他三组,T3-T4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血糖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其他三组,T2-T4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T3-T4时刻T组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全麻苏醒时间、苏醒后寒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心率与血压的波动较其他三组小,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N、S、C三组之间各项指标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降低术中应激性血糖升高及寒战的发生率,维持术中循环的稳定,并缩短全麻苏醒时间。

王伟[5](2020)在《母亲录音唤醒对儿童全身麻醉苏醒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索母亲录音唤醒对儿童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苏醒期阶段时长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寻求更加简单、安全、有效、可行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2.明确相较于陌生人的声音,母亲的声音在全身麻醉患儿的苏醒期照护中是否更加具有优势。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4月-7月于长春市某三甲医院麻醉苏醒室行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的3-7周岁患儿,ASA I-II级。采用信封法将102名研究对象按照1:1:1随机分入母亲录音组、陌生人录音组和对照组。术前一日,在安静环境下采集母亲录音。患儿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即刻,根据分组给予播放相应的录音文件直至患儿拔除气管插管。调查工具采用儿童麻醉躁动量表(PAED)、FLACC疼痛评估量表、父母分离焦虑量表(PSAS)、客观监测生命体征(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及苏醒期阶段时长(恢复自主呼吸时长、睁眼时长、拔除气管插管时长及苏醒时长)。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主要结局:1.苏醒期躁动的严重程度:PAED评分母亲录音组(7.06±2.58)、陌生人录音组(9.18±2.49)、对照组(10.85±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与陌生人录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母亲录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陌生人录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母亲录音组为17.6%,陌生人录音组为38.2%,对照组为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母亲录音组与陌生人录音组相比,陌生人录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次要结局:1.FLACC疼痛评分:FLACC疼痛评分母亲录音组(1.53±1.05),陌生人录音组(1.68±0.77),对照组(1.71±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命体征:(1)心率(HR)的比较:在拔除气管插管时三组患儿心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49,p<0.001)。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明显低于陌生人录音组(p=0.045)和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收缩压(SBP)的比较:在拔除气管插管时,三组患儿收缩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56,p<0.001)。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明显低于陌生人录音组(p=0.003)和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拔除气管插管后5min,三组患儿收缩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4,p=0.024)。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3)舒张压(DBP)的比较:在拔除气管插管时,三组患儿舒张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43,p=0.002)。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明显低于陌生人录音组(p=0.009)和对照组(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拔除气管插管后5min,三组患儿舒张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1,p=0.024)。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血氧饱和度(SpO2)的比较:三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0.787,p=0.562)。3.苏醒期阶段时长:(1)睁眼时长的比较:三组患儿睁眼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72,p=0.001)。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陌生人录音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2)拔除气管插管时长的比较:三组患儿拔除气管插管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0,p=0.002)。组间两两比较,母亲录音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陌生人录音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1.母亲录音唤醒能够缓解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2.母亲录音唤醒能够有效维持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拔除气管插管时心率、血压的平稳。3.母亲录音唤醒能够缩短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睁眼时长、拔除气管插管时长。4.母亲录音唤醒对全身麻醉患儿的苏醒影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冯亚婷[6](2019)在《全麻下腹部手术后病人低体温影响因素及低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文中指出目的1.观测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以及转入PACU后4h内体温变化,探讨转入PACU后1h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转入PACU后1h低体温高危人群,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预防与复温。2.基于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4h内体温变化特点及转入PACU后1h低体温相关影响因素的前期研究,检索并筛选术后低体温管理的相关证据,对其分级并做出推荐,归纳总结最佳证据,以期将术后低体温管理规范化,提高术后低体温病人护理水平。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资料收集表,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201例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4h内体温变化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1h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2.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图书馆、Up to date、国家技术情报指导网、指南国际网络、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络、新西兰临床指南网站、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术后低体温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等原始研究。结果1.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转入PACU时低体温发生率为52.7%,转入PACU后1h低体温发生率仍为28.4%,转入PACU4h后低体温率明显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出血、术前心率、手术时间是全麻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1h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2.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最终总结出13条最佳证据。结论1.术后出血、术前心率<60次/分、手术时间>2h的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1h低体温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因素对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实施合理、积极的预防、干预,进行有效复温。2.纳入研究的证据显示医护人员应重视术后体温监测,麻醉恢复室至少每15~30min测量1次患者体温,进入和离开麻醉恢复室时必须记录体温数据,推荐对术后低体温患者进行主动复温,每3~6个月定期审查复温质量,提供出科复温指导。目前国内已达成专家共识,建议医护人员将证据实践转化,确保术后体温管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朱慧,徐洁[7](2018)在《PDCA循环在全身麻醉开腹手术低体温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全身麻醉开腹手术低体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间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8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为患者提供多途径的保温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患者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开始后30 min、6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寒战、躁动及24 h伤口引流量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体温及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开始后30 min、6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高于对照组, 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后寒战、躁动及24 h伤口引流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全身麻醉开腹手术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控制, 可有效改善患者体温过低的情况,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赵峰,张环,周学颖,王萃[8](2017)在《复合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应用复合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的变化及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行择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应用传统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术中应用复合保温措施;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时、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60、120、180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数据,并记录2组患者复苏期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寒颤发生情况。结果在切皮时及切皮后的各时点中,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显着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颤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可显着降低全麻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缩短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时间,促进麻醉复苏,减少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张璐璐[9](2016)在《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低温的护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低温进行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股骨干骨折患者630例,在所有手术患者的接送过程中,均实施保温护理措施,使用无创体温检测探头测试尿温,连续观察并记录患者多个时间点体温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共有89例出现围术期低温,占所有患者的28.7%。在使用了保温水毯和输液加温这部分患者中,低温的发生率为19.6%,与只采取传统保温方式的患者相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体温监测与保温护理,减少热量的散失。在快速、大量输入液体或血制品时,注意预先的加温。多种保温护理措施复合使用可以收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秦晓渝[10](2016)在《温热机和预温液体预防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温热机和预温液体在预防剖宫产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作用效果,为剖宫产产妇选择使用术中保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手术室实施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产妇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或II级;入手术室前体温正常的产妇(耳蜗温度为36.2-37.4℃);手术麻醉方式为椎管内麻醉。患者及家属同意配合并签写《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产妇随机分为3组,预温液体组,温热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预温液体组,产妇术中静脉滴注液体和腹腔内冲洗液均采用恒温预温箱内的液体,液体温度为38℃;温热机组,产妇术中应用液体为室温液体,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开始使用温热机,温热机出风口置于患者下肢附近的被单下,风口朝向躯干,温热机温度为40℃;对照组,产妇术中使用液体为室温液体。三组产妇入手术室时、麻醉时及手术过程中的被单覆盖范围与方法一致。观察三组产妇在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切皮时、胎儿取出时,新生儿出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以及术毕离开手术室时体温的变化,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产妇体温在手术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对照组出手术室时平均体温最低(36.23±0.34)。在手术过程中,三组手术产妇都有低体温的发生,温热机组产妇在新生儿出生20分钟到出手术室时段,低体温发生率低于预温液体组和对照组(P<0.05),此时段温热机组产妇耳蜗温度高于其他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产妇体温在手术过程中均有寒战发生,温热机组产妇寒战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置为40℃温热机在预防剖宫产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优于术中使用常温液体和静脉输注38℃恒温保温箱内液体保温效果;术中使用温热机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

二、循环水毯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保温效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环水毯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保温效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围术期低体温概述
        1.2 预防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重要性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患儿心脏手术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方法
        2.2 体温监测方法
        2.3 评价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率
        3.2 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单因素分析结果
        3.3 学龄前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研究讨论
        4.1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与低温手术治疗
        4.2 影响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发生低体温因素分析
        4.2.1 开胸前体温及体外循环结束时体温影响
        4.2.2 输液量及输入血制品影响
        4.2.3 术后低体温的其他影响因素
        4.3 预防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发生低体温建议
    5 研究结论
第三章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预防患儿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应用
    1 研究对象
        1.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干预方法
        2.3.1 对照组
        2.3.2 观察组
        2.4 测量工具及评价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儿围术期各时间点核心体温比较
        3.3 两组患儿术中发生低体温及体温过高情况
        3.4 两组患儿各时间点心率比较
        3.5 两组麻醉苏醒期情况比较
        3.6 两组患儿术后体温、术后平均住院时长比较
    4 研究讨论
        4.1 两组核心体温在手术初期呈下降趋势
        4.2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对患儿体温影响
        4.3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4.4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术后体温及并发症
    5 研究结论
本研究总结
    1.1 主要研究结论
    1.2 研究创新之处
    1.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婴幼儿术中体温变化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手术患儿信息资料表

(2)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相关概念及定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样本量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伦理审查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分组
        2.2.2 干预方法
        2.2.3 监测指标
        2.2.4 研究工具
        2.2.5 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过程
        2.2.6 麻醉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苏醒期S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体温比较
    3.4 两组患者苏醒期FLACC疼痛评分比较
    3.5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低体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3.6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 PACU 停留时间比较
4 讨论
    4.1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
    4.2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4.3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PACU内低体温的影响
    4.4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PACU内疼痛的影响
    4.5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的影响
    4.6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手术时间、PACU内停留时间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成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现状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腹部外科手术护理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护理方法
        1.3.2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温情况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时间
3 讨论

(4)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保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研究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仪器与药品
        2.5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四组患者术中体温的比较
        3.3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值比较
        3.4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值比较
        3.5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及高血糖发生率比较
        3.6 四组患者苏醒后寒战发生情况比较
        3.7 四组患者全麻苏醒时间比较
        3.8 四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较
讨论
    1、中医理论对术中低体温的认识
        1.1 营卫与体温调节
        1.2 脏腑与体温调节
    2、西医对术中低体温的认识
    3、围术期低体温的不利影响
        3.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2 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3.3 对伤口恢复的影响
        3.4 对代谢的影响
    4、围术期常用的保温措施
    5、选穴依据
        5.1 大椎穴的临床研究概况
        5.2 内关穴的临床研究概况
        5.3 足三里穴的临床研究概况
        5.4 太溪穴的临床研究概况
    6、本研究临床疗效探讨
        6.1 术中体温变化分析
        6.2 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分析
        6.3 术中血糖变化分析
        6.4 苏醒后寒战发生情况的比较
        6.5 全麻苏醒时间分析
        6.6 术后伤口感染率分析
    7、研究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小论文

(5)母亲录音唤醒对儿童全身麻醉苏醒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身麻醉苏醒期相关研究概况
        1.1.2 苏醒期躁动概况
        1.1.3 儿童苏醒期躁动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4 样本量的估计
    2.5 随机分组方法
    2.6 分配隐藏和盲法实施
    2.7 录音文件的制作
    2.8 干预过程
    2.9 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
    2.10 测量工具
        2.10.1 一般资料
        2.10.2 儿童麻醉躁动量表
        2.10.3 父母分离焦虑量表
        2.10.4 FLACC疼痛评估量表
        2.10.5 其他测量工具
        2.10.6 患儿拔除气管插管评判标准
        2.10.7 Steward苏醒评分
    2.11 统计学方法
    2.12 质量控制
    2.13 伦理原则
    2.1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主要结局
        3.2.1 苏醒期躁动的严重程度
        3.2.2 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3.3 次要结局
        3.3.1 FLACC疼痛评分比较
        3.3.2 生命体征比较
        3.3.3 苏醒期阶段时长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母亲录音唤醒对苏醒期躁动的干预效果分析
    4.2 母亲录音唤醒对生命体征影响的分析
    4.3 母亲录音唤醒对苏醒阶段时长影响的分析
    4.4 母亲录音唤醒对疼痛的影响
    4.5 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启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型与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页
作者简介
致谢

(6)全麻下腹部手术后病人低体温影响因素及低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术后低体温概念
        2.2 术后低体温的原因以及危害
        2.3 术后低体温复温护理干预
        2.4 术后低体温复温护理的阻碍因素
        2.5 小结
    3 概念界定
        3.1 正常体温
        3.2 低体温分级
        3.3 手术分级
        3.4 体重指数BMI
        3.5 术后出血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全麻下腹部手术后病人低体温影响因素分析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样本量
        1.2.3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4h内体温变化趋势
        2.3 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1h低体温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4 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1h低体温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低体温发生率较高,单一被动保温难以在转入PACU后1h内复温
        3.2 术后出血、术前心率、手术时间是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1h复温的影响因素
        3.2.1 术后出血
        3.2.2 术前心率
        3.2.3 手术时间
        3.3 尚未证明手术方式是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转入PACU后1h低体温的影响因素
    4小结
第三章 术后低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问题确立
    2 制定检索步骤
        2.1 资料来源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检索策略
    3 文献的筛选以及评价
        3.1 文献的筛选评价过程
        3.2 文献评价工具
    4 结果
        4.1 文献检索结果
        4.2 纳入文献一般资料分析
        4.3 指南的质量评价结果
        4.4 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结果
        4.5 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结果
        4.6 RCT的质量评价结果
    5 证据描述与汇总
        5.1 术后体温的监测
        5.2 术后低体温复温措施的有效性
        5.3 术后低体温复温质量的审查和出院指导
        5.4 最佳证据总结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1 结论与启示
    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表一 全麻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体温变化调査
附表二 AGREE Ⅱ指南评价量表

(8)复合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保温方法
        1.2.2 评价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中体温情况
    2.2 2组患者复苏时间和寒颤发生情况
3 讨论

(9)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低温的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式与手术方法:
    1.3 护理方法和观察指标:
    1.4 护理保温新进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温热机和预温液体预防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的和内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研究材料和方法
    1 研究材料与设备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分组方法
        2.3 干预方法
    3 资料收集方法
    4 研究效应评价指标
        4.1 术中低体温
        4.2 寒战
        4.3 心率
        4.4 血压
    5 统计分析方法
    6 质量控制
    7 研究路径
结果
    1 三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2 研究结果
讨论
    1 三组手术产妇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1.1 年龄
        1.2 身高、体重、BMI指数
        1.3 孕周
        1.4 术中输液量
        1.5 液体成分
        1.6 手术时间
    2 预温液体预防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评价和分析
    3 三组保温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4 三组产妇手术中寒战发生率比较
    5 温热机预防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评价和分析
    6 三组保温措施对手术手术产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7 应用温热机的注意事项和温度设置
    8 手术中为病人做保温措施的注意事项
    9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附件2
    附件3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循环水毯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保温效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D]. 张宇彤.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D]. 孙玲玲.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3]腹部外科手术护理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J]. 罗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21)
  • [4]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保护的临床研究[D]. 孙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母亲录音唤醒对儿童全身麻醉苏醒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 王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6]全麻下腹部手术后病人低体温影响因素及低体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D]. 冯亚婷. 南京大学, 2019(07)
  • [7]PDCA循环在全身麻醉开腹手术低体温患者中的应用[J]. 朱慧,徐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06)
  • [8]复合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期的影响[J]. 赵峰,张环,周学颖,王萃.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07)
  • [9]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低温的护理研究[J]. 张璐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1)
  • [10]温热机和预温液体预防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比较[D]. 秦晓渝. 石河子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循环水毯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保温效果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