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学杂志》第4卷(2003)总目录

《中华妇产科学杂志》第4卷(2003)总目录

一、《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第4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邢功伟[1](2021)在《卫生署与全面抗战时期的医疗卫生动员》文中指出

吴佳彧[2](2021)在《《中国医籍考》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医籍考》原名《医籍考》,是由丹波元简、丹波元胤、丹波元坚父子三人相继完成的一部中医目录着作,编撰历时30余年,成书于1831年。丹波元胤对此书贡献最大,因而一般称此书为丹波元胤所撰。《中国医籍考》在成书之后经历了钞本流传、刊刻传播和补充完善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有中国学者的积极参与。因此,此书的流传是近世中日两国学术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之一。《中国医籍考》收录了上自秦汉,下至清道光2000余年间的中国医学着作。全书共着录医籍2876部,标注存891部,佚1070部,未见904部,阙11部。所谓“存”,即存世医籍;“佚”,指亡佚失传医籍;“未见”,指作者当时未见;“阙”指书籍残存不全。书中分为医经、本草、食治、藏象、诊法、明堂经脉、方论、史传、运气9类。其中,着录方论类医籍的数量最多,共2043部,占全部载录医籍数量的70%以上。所着录的医籍,引录文献源自目录书、地方志、医书、文集和其他相关文史类着作,尤以史志目录和目录专着为主。选录医籍的原则为不收房中、神仙等修真导引类医籍;不收治牛、治马等兽医类书籍;不收香薰、粉泽等制香美容类书籍。这种排除标准,可能受到了丹波家族治学理念和部分目录学着作收书范围的影响。《中国医籍考》体例效仿清朝朱彝尊《经义考》一书,以辑录体为主,每着录一书,均载其作者、书名、卷数(含卷数异同)、出处,并说明存、佚、未见、阙4种情况。其后或录其书各种版本的序跋,或取目录书中与该书相关的提要,或摘录医家、学者的评述论说。若有考证,则再附以按语详细说明。此书共辑录了 2087条文献。除去难以追溯来源者,主要源自序跋、提要、地方志和其他文史着述中的内容。丹波父子对《中国医籍考》引录文献的处理,可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以采录各医书序跋为重点,通过原始文献揭示该书的内容主旨;其次,以目录书的解题和提要等内容为辅,借他人之文综合评述该书价值所在;最后,以地方志中记录的医家生平和其他相关文史资料涉及的医书背景作为补充,从而更加全面地展示该书成书背景、学术渊源、体例特色等,令读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该书。在《中国医籍考》一书中,共有577部医籍采录有诸书序跋。其中,丹波氏标注为“存”或“阙”且录有序跋文的,共有475部;标注为“佚”和“未见”但仍录有序跋文的,共有102部。丹波父子采录的102部亡佚或未见医书的序跋,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从诸家文集中辑录摘引;其二,自现存医书卷首或卷末采撷而来。通过将《中国医籍考》引录序跋内容与本人搜集到的对应医籍的序跋进行对比后发现,丹波父子所录序跋中有68篇为节选。通过分析节选内容与未选内容可知,丹波父子对序跋内容的取舍有4个特点:有关作者生平经历及成书渊源的内容,全部收录;有关书籍体例、特色、价值的内容,大体收录;涉及书籍刊刻经过和作序者评述的,有选择地收录;大凡铺陈引语和赞美之词,基本不予收录。笔者根据搜集到的医书序跋,对《中国医籍考》中文字有缺失或错误的13篇序跋进行了初步的校正。综上所述,《中国医籍考》是日本学者编着而成的中医目录集大成之作。此书的编撰与流传,是中日医学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之一,在考证中国医学着作的传承、源流等方面也具有极大价值。丹波父子在编撰《中国医籍考》时,采用辑录体的编纂体例,取材广泛,旁征博引;对收录的引文多数都信而有征,所述按语多在求证事实。这种编撰方式,体现了丹波父子彰往而知来、追本而求实的编纂思想。尽管《中国医籍考》书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但对此书进行研究,能够为现代中日医学交流、中医学术源流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郑文杰[3](2020)在《地黄本草文化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本草以及其他文献中地黄相关知识的梳理,总结地黄在本草中的应用演变,以及地黄作为中药以外的存在形式及特色。为现代地黄药性的实验研究、地黄临床应用、地黄栽培以及地黄的文化研究等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地黄的本草文献知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地黄理论及医疗实践的变化,总结演变规律。对于地黄的文化知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文化背景,总结地黄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变化,分析地黄文化出现的缘由。通过研究得出,地黄的炮制品名的古今叫法有差异,同时存在多个异名。地黄药性理论的嬗变能体现整个药性理论的构建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系统。地黄的临床应用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为了降低地黄的寒性,出现了生地黄到熟地黄的转变。地黄的道地产区随着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更,最终怀地黄成为道地药材。明清时期,在怀商们的推动下,地黄的贸易日渐繁盛。地黄作为贡品的研究能为地黄道地性以及地黄贸易提供借鉴。地黄并非只作为药材出现,还能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被历代诗人写入诗歌中。作为植物的地黄,可以作为食材,可以作为染料;可以化作饰品出现在服饰中;可以用作祛毒除疫的工具。时至今日,以“六味地黄丸”的存在形式被大众所熟知。

赵蓓红[4](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罗艳君[5](2018)在《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文中认为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成立。上海不仅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发源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立在上海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全权主持中国红十字会会务。因此上海在中国红十字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地方自治是欧洲商业复兴、市民社会兴起的产物。孙中山将地方自治喻为“国之础石”。开埠后,上海市民社会孕育而生,地方自治思想随之兴起。一次大战前后,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绅商阶层随之渐渐壮大,上海市商务总会的成立,意味着上海的资产阶级,尤其是绅商阶层由分散走向统一。商务总会逐渐形成了能够影响上海商界,乃至全国商界的力量。红十字运动传入中国后,上海绅商们成了最早接触这一新兴人道主义运动的阶层。上海市商务总会的领导者们,成为发展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急先锋。为了保持中国红十字会的中立性和自主性,上海绅商们与政府几经博弈。最终,由于上海地方自治的蓬勃发展和民族资本阶级的壮大,中央政府在既没有引领中国红十字会开展公共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能控制住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力量的情况下,被迫默认中国红十字会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现状。随着新一代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强大,绅商阶层中有一部分绅商由于跟不上时代变化,而逐渐没落。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内部,也正在就是否应该修改会章,以适应现在统一的中央政府的问题,针锋相对。最终一直负责主管中国红十字会事务的常议会被取消,红会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成立理监事会,取代常议会来处理红会会务。这不仅意味着旧式商人退出了大的历史舞台,也告别了中国红十字会。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了政府机器的一部分,失去了往日独立自主的地位。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要求抗日救国的呼声渐强。面对中央政府外无御敌之策,内部经济衰退、内战依旧的现实,上海资产阶级呼吁实施宪政的诉求也愈发强烈。为了加大对社会的监控,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也在其列。在加强对中国红十字会会务监督的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也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培植了新的势力,以充当自己的代言人,帮助政府完成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调控。杜月笙及他领导的恒社成为了政府的人选。在中国红十字会创立、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少不了来自国内医护界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帮助。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医界组织,中华医学会积极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在医院、医学院和战地救援等领域帮助红十字会建设。而来自国际红十字会和各国红十字会的帮助,也让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一扇门。总而言之,中国红十字会的壮大,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势力的介入和帮助。中央政府的政策、态度和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同时影响着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但正是在它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红十字会才得以发展壮大,使得红十字会不愧于世界第一慈善机构的称呼。

田孟[6](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邱志仁[7](2016)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其话语内核不能脱离“现代性”的实践关切。本文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以上海市档案馆工部局卫生处英文档案(档号U1-16)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工部局卫生处在医院医疗卫生、工业卫生、难民收容卫生、卫生知识宣传方面的工作展开研究,试图解读“卫生现代性”在租界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之下,是如何获得具体实践的。第一章从生命伦理学中“生命与政治”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侨民公共卫生与华人公共卫生的伦理问题,对卫生处解决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伦理实践进行了考察,展现了卫生处当之无愧成为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开拓者。第二章主要从“生命与身体”的角度论述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展现了工部局为治疗和护理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的实践。第三章从“生命与生产”的角度,分析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通过对租界工厂检查权的中外交涉的重新考量,展现工部局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帮助和拯救工人们的生命。第四章从“生命与战争”的角度,研究难民收容所的卫生,从中可以看到工部局面对难民问题时,为保持秩序、对抗疾病所采取的措施。第五章从“生命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工部局为传播卫生知识、构建城市卫生文化所做的努力。全文着重表现了工部局卫生处对于生命权利、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正是现代性的生命伦理学观念支配了工部局的这些工作内容和方针,而这些工作则在租界乃至上海促成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观念的形成。在工部局卫生处构建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工业卫生体系、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和多媒介生命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现代性、殖民性与民族主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现出一幅曲折而又瑰丽的历史画面。

孔卓[8](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王亚莉[9](2016)在《陕甘宁边区妇女婚姻生活研究 ——从女性、婚姻与革命关系的视角考察》文中指出陕甘宁边区的建立和发展是长期政治和战争非常状态下的历史产物,而非本地政治和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其政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与革命前完全隔断了联系,原有的传统文化习俗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特征表现在婚俗上,便呈现出长期以来受中原正统文化对妇女束缚的一面,又受北方少数民族遗俗影响相对自由开放的一面,革命年代又出现了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冲突融合的一面,边区逐渐成为一个多种文化理念相互交融的地方区域。近代的婚姻家庭变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性觉醒的重要标志,边区女性的婚姻生活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显现出阶段性特点和新常态。本文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研究的基础,包括绪论和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进行概念阐释,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框架内容、资料方法、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边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传统婚姻形态、陋俗与禁忌、择偶观与婚姻礼仪、乡村女性的家庭角色与精神面貌,以及边区政府建立前妇女解放运动、与陕北有关的婚姻法令和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观。这部分是全文内容展开的背景及革命政权介入后婚姻生活变化的参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和整合多种原始资料探讨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革命与变迁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提出婚姻新政是相对封建社会旧的包办买卖婚姻制度而言的新型自由民主的婚姻制度,也是边区政府动员妇女参与革命与生产的一种政治策略。介绍边区政权稳定后婚姻法的颁行情况及新旧观念的冲突,通过多次修订婚姻法令及重塑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及身体上的角色以保障女性社会权益与婚姻法实施的现实接轨,使婚姻改革趋于合理合情。第三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女性婚姻与革命的关系,边区掀起了“离婚”高潮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普通群众的婚姻问题,妇女把离婚“想象为一种革命的证明”, 政府处理一般妇女离婚问题时向传统男权势力妥协。二是抗属婚姻问题,政府在战争与革命的背景下塑造模范军属及实施拥军优抗策略,有效缓解了政府与抗日军人的矛盾。三是边区新女性“我的身体我做主”的情感生活与革命婚姻及男性干部的离婚问题,毛泽东的革命话语确立了“革命高于爱情”的价值观。四是以小说和诗歌为例介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婚姻与革命的叙述;第四部分以女性、家庭与革命的关系为考察中心,进而得出:一边区政府重塑妇女的家庭角色,促使其在家庭劳作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二是在集体主义引导下塑造“贤妻良母”、“模范家庭”和改造“女二流子”等社会实践中形成“新家风”。三是农村妇女从被动觉醒到主动走出封闭环境,实现解放。第五部分指出生育是家庭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女性价值的具体体现,与人口问题息息相关。早婚生育、卫生观念和疫病困扰使得边区妇婴健康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政府制定了妇婴保健政策,开展妇婴卫生运动以改变民众生育观。婚姻法中体现了儿童本位思想,但又出现了革命女性子女问题的非常态,政府建立保育制度以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妇婴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政权稳定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第六部分得出全文结论:一是边区婚姻新政下女性婚姻关系的重构。二是革命遭遇爱情与爱情遭遇革命的思考再现女性婚姻权益声张的时代困境。三是以婚姻自由与“一切为了战争”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解析阶级、民族与革命话语下对女性身体的认同。四是边区女性婚姻家庭变革与国家建构蓝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以“女性、婚姻与革命”为视角,在革命外力的“催化”下,从女性生活本身出发,把女性的经验、经历和两性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为研究的主要线索,对边区政府婚姻新政下女性的具体社会活动进行考察,解析其思想解放程度和婚姻家庭变迁。第一,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政府所颁布的相关婚姻政策法规相对于苏维埃时代在若干问题上做出更具体灵活的规定,亦更容易为社会接受,初步动摇了传统的婚姻制度,引起了婚姻家庭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的重大演变。这些政策法规既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一种“制度安排”,又是其社会治理的一种“策略选择”,既关注了女性在政权建设中的“社会力量”,又注意到她们在革命或战争时代的“身体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广大革命根据地所进行的婚姻制度改革使得长久以来处于社会和家庭底层的妇女地位发生了转变,使她们在一系列的变革中从私人领域逐渐走向公共领域。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与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通过妇女解放运动完成了从家庭到社会的自身解放,最终加入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队伍中,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而努力奋斗。第二,婚姻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法律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关涉民众利益,或者说婚姻在本质上是一种最基本的民生安排,如承载太多的政治意义则会越来越远离人性并导致自身崩溃。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试图将“婚姻自由”原则彻底植入家庭,但婚姻变革绝非简单的新旧观念更替,其发生变革的基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在内的社会制度的总体变革及妇女身体观的变化。虽然中国共产党努力尝试阻断封建婚姻的源头并实行“婚姻自由”,但这种实践在现实中屡屡受挫并引发了中共、妇女与男性农民在离婚问题上形成微妙的对抗,激起女性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和声张,折射出婚姻家庭制度的战时性与共时性。第三,此时的婚姻立法与实践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不仅发展了苏维埃时代的婚姻制度安排,而且奠定了建国后三部婚姻法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走向。

张慧蕊[10](2015)在《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是指从北宋至南宋时期(960-1276)、在汉民族统治区域内的作者,所撰写的、以研究《伤寒论》为主的、独立成书的、现仍有传本存世的医学着作。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多种目录书的查考,统计出该类着作原共计17种,分别为:刘元宾《伤寒括要》(1076)、韩祗和《伤寒微旨论》(1086)、庞安时《伤寒总病论》(1100)、朱肱《伤寒百问》、《南阳活人书》、《重校证活人书》(1118)、《增释南阳活人书》(经后人增释)、李知先《活人书括》(1166)、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1170)、李柽《伤寒要旨(药方)》(1171)、汤尹才《伤寒解惑论》(1173)、钱闻礼《伤寒百问歌》(1182)、郭雍《伤寒补亡论》(1195)、李子建《伤寒十劝》(1217)及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因朱肱《重校证活人书》文字为该作者最后成书的伤寒着作,并排除后人增释,为了解作者本人学术成果,故本文研究实为14种。这些医籍不仅代表着宋代伤寒的学术水平,更在中国伤寒学术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临床参考价值。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宋代伤寒着作全面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的创新性较为突出。本论文采用整体分析、比较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推求义例分析材料构成,在对14种着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理清这些着作相互之间,以及与前代伤寒文献、尤其是宋定本张仲景着作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全文共分6部,包括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1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共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和气候5方面。政治文化方面,皇帝喜医、频颁医学诏令,馆阁和校正医书局整理编撰医书,士人尚医、儒医出现,这些均提高了宋代医家的学术水平。科技经济方面,印刷、造纸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书刻售业繁荣,医学知识随着医书的普及而传播。气候方面,灾疫频现也使得医家对外感病非常重视。2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体现于现存的各代伤寒文献。从战国到三国时期,出现了伤寒药方和病案的简单记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伤寒理论。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区别治疗伤寒及其他外感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伤寒验方,并对仲景伤寒文献进行了早期整理。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对仲景伤寒文献的进一步收集,伤寒理论逐渐完善,出现了对伤寒验方综合分类汇总。宋以前伤寒文献一方面有对仲景伤寒文献不同程度的记载,推进了后世的校正统一,另一方面也积累了治疗外感疾病的经验,为宋代医家对《伤寒论》阐释发挥奠定了基础。3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伤寒着作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产生前,含有伤寒内容的官修医书共有4种,包括《太平圣惠方》、宋定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及《金匮要略方论》。这些医书,尤其是宋定本《伤寒论》成为宋代伤寒着作的主要参考来源。而宋代伤寒着作的大量产生,可以从宋代《崇文总目》、《遂初堂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4种着名目录书及元代编修的《宋史·艺文志》中体现出来。4现存宋代伤寒着作通过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目录记载、成书体例及传承关系的系统研究,发现这些着作的体例和内容均各有特色。《伤寒括要》分理论诗歌和方药条文两部分,主要取材于《太平圣惠方》。《伤寒微旨论》现存版本为《四库全书》辑佚本,包含15篇医论,今《永乐大典》残卷还有关于方论的2篇佚文。《伤寒总病论》论述广义伤寒,“庞日”和小字注为庞氏观点,书中的仲景伤寒条文可能出自当时流传的异于宋定本的《伤寒论》版本。《重校证活人书》分“伤寒百问”、方药和妇儿伤寒3部分,其中“伤寒百问”为伤寒理论的101个问答,方药部分是宋定本《伤寒论》113方以及前文相关杂方,妇儿伤寒部分为妇科、儿科伤寒内容。《活人书括》现存版本无法得见,但其内容可见于朝鲜医籍《医方类聚》中,该书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以朱肱《活人书》“伤寒百问”内容为主,中有律赋和诗歌形式,药方部分为理论部分出现的方名的具体说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均为许叔微撰写,《伤寒百证歌》是关于伤寒的100首七言诗歌,主要取材于《活人书》的“伤寒百问”;《伤寒发微论》是伤寒相关的22篇医论,多与《伤寒百证歌》和《《伤寒九十论》内容相重;《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案专着,记载了许氏治疗伤寒的90个病案,写作时采用先叙后议和夹叙夹议两种形式。《伤寒要旨(药方)》分“药方”和“要旨”两部分,前者收载了宋本《伤寒论》108首方剂,后者是对该本《伤寒论》同一方剂相关条文的汇总,保留了原书一些原貌。《伤寒解惑论》论述了25个伤寒相关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内容基本依照朱肱《伤寒百问》而成。《伤寒百问歌》共载伤寒相关93篇七言诗歌,其主要内容和编排顺序基本依照《《活人书》“伤寒百问”和妇儿伤寒,几乎无钱氏个人补充。《伤寒补亡论》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对主要论题多以问答体形式提出“雍日”提示作者郭雍自己观点,书中包含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伤寒十劝》是关于医者伤寒临证的10条劝诫,观点多取自《活人书》。《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体例多参照《活人书括》,亦有律赋、诗歌等形式,其内容多涉及内科杂病。5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医学诗歌化,这是可能受到宋代诗歌学问化影响,导致医书创作多用歌诀形式,如《伤寒百证歌》;宋代科举要求考察律赋形式,导致后者兴盛,伤寒着作中可见律赋文体,如《活人书括》;笔记实录体的“实录”特性,受到士人欢迎,伤寒医家将此文体应用到医案内容的写作,如《伤寒九十论》;问答体的应用在医书中由来已久,伤寒医书借此引发读者思考,同时还起到提示全文框架的作用,如《伤寒补亡论》。另外,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内容来源较为集中,有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如《伤寒要旨(药方)》,有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如《伤寒百问歌》,其余均为个例,如《伤寒括要》以《太平圣惠方》卷八淳化本《伤寒论》为主,《伤寒总病论》及《伤寒补亡论》中含有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6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宋代伤寒着作沿袭了前代的广义伤寒理论,对宋本等《伤寒论》版本进行阐释发挥,体现了宋代伤寒学以研究“伤寒病”为主的特点,完成了《伤寒论》向医学经典的转化,并且在内容、观点、认识及方法上对后世伤寒学有相当的影响,而其中的温病理论及治疗方法为温病学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准备。7结论(1)宋代伤寒着作,作为宋代医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气候5方面,其中前两者具有重要影响。(2)宋以前伤寒文献记录了大量相关理论和方药,并且保存了较为可观的张仲景伤寒文献,为宋代伤寒着作的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成书前,有4种宋代官修方书收载伤寒内容,这为医家撰写伤寒着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宋元时期目录书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并不全面,仅有20余种,而后世目录书《宋以前医籍考》则整理了历代目录记载的共70余种宋代伤寒着作,现尚有17种存世。(4)17种伤寒着作中,因《伤寒百问》及《南阳活人书》2种为朱肱早期作品,而朱氏另一着作《重校证活人书》可代表其最终学术成就,而《增释南阳活人书》为后人增释着作,故仅对《重校证活人书》作重点研究,剩余14种均各有特色。(5)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形式体例呈多样化特点,歌诀、律赋、笔记实录体及问答体等形式较为突出。(6)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多以宋本《伤寒论》或朱肱的伤寒着作为依据,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补充和形式的转化。(7)宋代伤寒着作对张仲景伤寒学术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后世伤寒学派及温病学说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第4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第4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医籍考》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成书经过及流传情况
    学术贡献
    具体内容
1 前言
    1.1 中日医学交流概况
    1.2 江户时代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1.3 江户时期汉籍在日本的传播
        1.3.1 输入汉籍规模
        1.3.2 输入医籍数量
        1.3.3 汉籍的翻刻与流传
    1.4 日本医学考证学派的兴起
        1.4.1 后世派与古方派的对峙
        1.4.2 日本儒学考证学派的影响
    1.5 丹波家族与江户医学馆
    1.6 丹波父子与《中国医籍考》
    1.7 小结
2 概述
    2.1 编撰体例
    2.2 版本的传承流变
        2.2.1 钞本流传
        2.2.2 刊刻传播
        2.2.3 补充完善
    2.3 现存重要版本简述
        2.3.1 和多田贡钞本
        2.3.2 日本东京国本出版社影印富士川游家藏钞本
        2.3.3 中西医药研究社据东京国本出版社影印本
        2.3.4 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2.4 小结
3 收录医籍研究
    3.1 采录医籍数量统计
    3.2 采录医籍来源分析
        3.2.1 明确出处的医籍来源
        3.2.2 未载出处的医籍来源
        3.2.3 医籍来源分析
    3.3 采自目录书中的医籍研究
        3.3.1 《汉书·艺文志》
        3.3.2 《隋书·经籍志》
        3.3.3 《旧唐书·经籍志》
        3.3.4 《崇文总目》
        3.3.5 《新唐书·艺文志》
        3.3.6 《通志·艺文略》
        3.3.7 《宋史·艺文志》
        3.3.8 《国史经籍志》
        3.3.9 《医藏书目》
        3.3.10 《明史·艺文志》
    3.4 小结
4 引录文献类别分析
    4.1 来源可循的文献
        4.1.1 目录书
        4.1.2 地方志
        4.1.3 医书
        4.1.4 其他
    4.2 难以溯源的引录文献
    4.3 小结
5 引录序跋文研究
    5.1 引录序跋情况
        5.1.1 “存”“阙”医书载录序跋
        5.1.2 “佚”与“未见”医书序跋
    5.2 节选序跋内容分析
    5.3 引录序文中的讹脱文字校正
        5.3.1 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自序”
        5.3.2 贝琼“医镜密语序”
        5.3.3 徐时行“伤寒撮要序”
        5.3.4 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自序”
        5.3.5 邹善“岭南卫生方序”
        5.3.6 朱撝“心印绀珠经序”
        5.3.7 贺万祚“医宗粹言序”
        5.3.8 祝登元“心医集自序”
        5.3.9 刘威“医说佛乘序”
        5.3.10 陈士铎“洞天奥旨自序”
        5.3.11 袁黄“痘疹丛书序”
        5.3.12 孟继孔“治痘详说自序”
        5.3.13 翟良“痘科类编释义自序”
    5.4 小结
6 分析讨论
    6.1 《中国医籍考》采录书籍排除标准
        6.1.1 参考目录学着作
        6.1.2 丹波氏治学理念
    6.2 丹波父子编纂思想
        6.2.1 彰往而知来
        6.2.2 追本而求实
    6.3 《中国医籍考》的不足之处
        6.3.1 收书有所欠缺
        6.3.2 体例不够完备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医籍考》引录序跋统计表
附录2: 《中国医籍考》录有序跋的医书情况调查表(393部)
致谢
个人简历

(3)地黄本草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一、相关概念
        (一) 地黄
        (二) 本草和本草史
        (三) 文化和社会文化史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地黄名义考
    一、地黄品名溯源
        (一) 干地黄
        (二) 生地黄
        (三) 熟地黄
        (四) 鲜地黄
        (五) 小结
    二、古籍文献中的地黄异名
        (一) 芑
        (二) 苄
        (三) 地髓
        (四) 还元大品
        (五) 牛奶子、狗奶子
        (六) 婆婆奶
        (七) 地锦、神锦
        (八) 土地黄、酒布袋
        (九) 山芥菜
        (十) 其他名称
        (十一) 小结
第三章 地黄药性嬗变考
    一、秦汉时期对地黄药性的认识
    二、魏晋隋唐时期对地黄药性认识的发展
    三、宋金元时期对地黄药性认识的深化
        (一) 地黄性味
        (二) 地黄归经
        (三) 地黄气味厚薄阴阳及升降浮沉
    四、明清时期对地黄药性认识的系统化
        (一) 生地黄性味
        (二) 熟地黄性味
        (三) 地黄归经
        (四) 地黄升降浮沉
    五、近现代对地黄药性认识的新方向
    六、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 生地黄
        (二) 熟地黄
    七、小结
第四章 地黄功效的梳理及临床应用
    一、秦汉时期
        (一) 功效梳理
        (二) 名方应用
    二、魏晋隋唐时期
        (一) 功效梳理
        (二) 名方应用
    三、宋金元时期
        (一) 功效梳理
        (二) 名方应用
        (三) 金元四大家对地黄的应用
    四、明清时期
        (一) 功效梳理
        (二) 明代温补派对地黄的应用
        (三) 明末清初温病学派对地黄的应用
    五、小结
第五章 地黄地道药材产区的变迁与地黄贸易
    一、地道地黄的本草史
        (一)明代以前地黄地道产区的变迁
        (二) 明以降怀庆演变为地黄地道产区
        (三) 变迁分析
    二、地黄的种植
        (一) 良田肥壤
        (二) 时令节气
        (三) 种植方法
    三、地黄的贸易与流通
        (一) 商品之地黄
        (二) 贡品之地黄
第六章 生活文化之地黄
    一、诗词中的地黄
        (一) 阐述地黄功效
        (二) 盛赞地黄味美
        (三) 借地黄悲悯生活
        (四) 田园生活之地黄
        (五) 诗词文化背景下的地黄解读
    二、生活中的地黄
        (一) 食物中的地黄
        (二) 染料中的地黄
        (三) 宫廷用度中的地黄
        (四) 地黄的民俗与神话
        (五) 地黄的对联与字帖
        (六) 地黄之“六味地黄丸”现象
第七章 讨论
    一、地黄之药性理论演变
    二、生熟地黄之功效发挥
    三、地黄之九蒸九晒
    四、地黄作为文化元素的存在缘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历代本草文献中关于地黄四气五味的记载
    二、中国方志库中涉及地黄的相关内容(宋元明清民国时期)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分期依据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小结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小结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小结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小结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小结
结论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上海总商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一、上海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
        二、上海总商会的创立
        三、上海市总商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一、中国红十字会创立的背景
        二、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三、中国红十字会易名冲突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救援
    第三节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
        一、参与国际红十字大会
        二、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
        三、空降红十字会副会长
        四、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红会
    第四节 清末民初中国红十字会的主要活动
        一、创建时疫医院
        二、创办中国公立医院
        三、救援江浙战争
    第五节 中国红十字会与政府的博弈
        一、上海绅商主导中国红十字会的原因
        二、中国红十字会纳入政府管理体系的原因
        三、政府望主导中国红十字会的原因
第三章 上海市地方协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上海市地方协会的组织结构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成员结构
        二、史量才之死
    第二节 上海市地方协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互动
        一、救援一二八淞沪会战
        二、绥远抗日救援
        三、征求会员运动
第四章 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中华医学会的创立
        一、中华医学会创立原因
        二、中华医学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交流
    第三节 中华医学会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贡献
        一、合作经营红十字会总医院
        二、红十字会总医院护士学校
        三、参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上海市救护委员会
        四、主持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医务委员会
第五章 上海恒社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恒社的成立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中的恒社成员——以上海分会为例
        一、恒社掌权
        二、征求会员活动
        三、开办诊疗所和流动服务站
    第三节 杜月笙与中国红十字会
        一、首触红会
        二、救援淞沪会战
        三、总领总办事处
第六章 国际交流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国际帮助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一、日俄战争救援与国际帮助
        二、奉献牺牲的首位外国医师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的新生力量
        一、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的成立
        二、国内外的支持
        三、上海难民救济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论文思路及资料
第一章 生命与政治:上海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拓者
    第一节 伦理问题: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的难题
        一、卫生处的历史——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
        二、路径选择——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结合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卫生的现代性与殖民性
        一、为谁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对象的探讨
        二、现代性与殖民性——华洋政权的博弈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卫生处对于华人的职责和活动
        一、卫生处的重要职责
        二、卫生处处理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活动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命与身体: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
    第一节 伦理问题:贫民医疗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一、贫民医疗与资源紧张伦理问题的出现
        二、伦理路径——医院理事会的控制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财政资金的短缺
        一、维多利亚疗养院的建立
        二、去留之间
        三、戴维斯(C.Noel Davis)医生的三封信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一、租界医院体系
        二、医院医疗卫生的管理体系
        三、工部局护理体系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命与生产: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业生产与生命健康
        一、工业生产中伦理问题的出现
        二、伦理路径选择——工业卫生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民族主义的对抗
        一、民族主义的发难
        二、工厂主的立场
        三、民族主义的失败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工业卫生建设体系
        一、工业卫生调查
        二、上海电力公司的煤烟处理
        三、工厂清洁
        四、合作诊所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命与战争:难民收容所的卫生
    第一节 伦理问题:中日战争与租界难民收容
        一、战争与难民收容问题的出现
        二、伦理路径选择——人道主义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人道主义救助与难民利益的矛盾
        一、难民用水
        二、难民遣送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
        一、卫生稽查
        二、传染病防护
        三、食物保障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命与教育:卫生知识的传播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部局对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干涉
        一、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作为
        二、伦理路径的选择——大众媒介话语权的掌控
        小结
    第二节 伦理困境:技术维度对卫生知识传播的挑战
        一、卫生教育电影计划
        二、技术维度困境的根源——经费短缺
        三、解决电影技术维度困境的尝试
        小结
    第三节 伦理实践:多样媒介构建的生命教育体系
        一、卫生年度报告
        二、医学演讲
        三、宣传册
        四、照片
        五、标语
        小结
    本章小结
结语:敬畏生命与卫生现代性
    一、“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二、卫生的现代性
    三、城市的生命力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综述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五、论文框架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口变迁
        一、古代人口演变
        二、近代人口变迁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一、航运
        二、铁路
        三、公路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一、钱庄的发展
        二、典当的衰落
        三、银行的兴起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二、工业的意义
        三、工业的不足
        四、工业发展评估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一、辉煌的学术
        二、杰出的艺术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一、行会组织
        二、商会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一、自杀增加
        二、毒品泛滥
        三、盗匪猖獗
        四、迷信充斥
        五、赌风盛行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三、演说风气渐兴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陕甘宁边区妇女婚姻生活研究 ——从女性、婚姻与革命关系的视角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与分析方法
    六、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边区建立前的妇女婚姻家庭生活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历史变迁
        二、社会生态
        三、人口问题
        四、文化教育
        五、生育卫生
    第二节 边区传统婚姻习俗与家庭组合
        一、婚姻形态
        二、陋俗与禁忌
        三、择偶观和婚姻礼仪
    第三节 传统妇女的家庭角色与日常生活
        一、乡村妇女的家庭角色
        二、女性衣食住行与精神面貌
    第四节 边区建立前的妇女解放运动及婚姻法令
        一、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时代环境
        二、边区建立前的相关婚姻法
        三、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观与婚姻法
    小结
第二章 边区婚姻新政下女性权益保障和地位再造
    第一节 边区婚姻法规的颁行
        一、婚姻法制定与颁布
        二、婚姻法执行与宣传
    第二节 新婚姻法与传统婚俗的互动
        一、婚姻彩礼“变本加厉”
        二、对新婚姻观的接受与曲解
        三、提高婚龄的努力与妥协
        四、抵制婚外性关系的风气
        五、新婚姻法的调适
    第三节 女性权益保障和地位再造
        一、女性在政治上参与和翻身
        二、女性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权
        三、女性在教育上的机会和角色
        四、身体解放:从束缚到人性权益保护
    小结
第三章 边区女性、婚姻与革命的权力调控
    第一节 离婚被想象为一种革命证明
        一、离婚不得:传统“休妻”
        二、离婚提出:解脱与对抗
        三、寡妇再婚:尴尬与可能
    第二节 抗属、婚姻与革命:抗属的形象及其模范塑造
        一、抗属婚姻问题
        二、抗属婚姻问题的司法实践
        三、抗属生活困境的现实关怀
        四、模范抗属的形象塑造
    第三节 新女性、革命与情爱:我的身体我做主
        一、革命约束:党性高于个性
        二、“延安舞会”碰出爱情火花
        三、知识女性婚恋观的非常态
        四、留有革命烙印的婚姻生活
    第四节 边区作品中的女性、婚姻与革命叙述
        一、小说作品
        二、诗歌作品
    小结
第四章 边区女性、家庭与革命的关系构建
    第一节 “半边天”:妇女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中共动员劳动妇女的政策
        二、农村妇女的日常家庭劳作
        三、农村妇女的集体生产劳动
        四、农村妇女从家庭走向工厂
    第二节 “新家风”:集体主义引导下的家庭观塑造
        一、家庭结构及关系
        二、塑造“贤妻良母”
        三、创建“和睦家庭”
        四、改造“女二流子”
    第三节 走出封闭:女性社交活动的扩展
        一、自由恋爱之风兴起
        二、通婚圈之变化
        三、社会交往之“开放”
    小结
第五章 边区女性的生育健康与儿童保育
    第一节 妇女生育与妇婴保健
        一、妇女生育情形
        二、妇婴保健政策
        三、宣传卫生知识
        四、推广新法接生
        五、民众生育观改变
    第二节 儿童保育与人口发展
        一、婚姻法中的儿童权益
        二、革命女性的子女问题
        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结语
    一、婚姻新政下女性婚姻关系的重构
    二、革命遭遇爱情与爱情遭遇革命:女性婚姻权益声张的时代困境
    三、婚姻自由与一切为了战争:阶级、民族与革命话语下的女性身体认同
    四、女性婚姻家庭与国家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2 研究概况
        2.1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2.1.1 宋本《伤寒论》
        2.1.2 《金匮玉函经》
        2.2 宋代阐释发挥《伤寒论》的着作
        2.2.1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2.2.2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2.2.3 朱肱《伤寒百问》、《活人书》系列
        2.2.4 许叔微伤寒三书
        2.2.5 郭雍《伤寒补亡论》
        2.2.6 其他医家及着作
        2.3 宋代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2.3.1 《太平圣惠方》伤寒内容
        2.3.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内容
        2.3.3 《圣济总录》伤寒内容
        2.3.4 《普济本事方》伤寒内容
        2.3.5 其他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3 研究范围及方法
        3.1 研究范围
        3.2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1 政治背景
    2 文化背景
    3 科技背景
    4 经济背景
    5 气候背景
    6 小结
第二部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
    1 战国至三国时期
    2 两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五代时期
    4 小结
第三部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内容及宋元史志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
    1 宋代伤寒着作产生前的官修伤寒文献
        1.1 《太平圣惠方》中的伤寒文献
        1.2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2 宋元5种史志书目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
    3 小结
第四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
    1 刘元宾与《伤寒括要》(1076)
        1.1 目录记载
        1.2 全书体例
        1.3 传承关系
        1.4 小结
        附:《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补注通真子脉要秘括》
    2 韩祗和与《伤寒微旨论》(1086)
        2.1 目录记载
        2.2 全书体例
        2.3 传承关系
        2.4 小结
        附:关于《四库》本《伤寒微旨论·温中篇》与《阴证略例》相关篇章的比较
    3 庞安时与《伤寒总病论》(1100)
        3.1 目录记载
        3.2 全书体例
        3.3 传承关系
        3.4 小结
        附:庞安时其余着作史志目录记载
    4 朱肱与《重校证活人书》(1118)
        4.1 目录记载
        4.2 全书体例
        4.3 传承关系
        4.4 小结
    5 李知先与《活人书括》(1166)
        5.1 目录记载
        5.2 全书体例
        5.3 传承关系
        5.4 小结
        附:《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的相关记载
    6 许叔微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1170)
        6.1 目录记载
        6.2 全书体例
        6.3 传承关系
        6.4 小结
    7 李柽与《伤寒要旨(药方)》(1171)
        7.1 目录记载
        7.2 全书体例
        7.3 传承关系
        7.4 小结
    8 汤尹才与《伤寒解惑论》(1173)
        8.1 目录记载
        8.2 全书体例
        8.3 传承关系
        8.4 小结
    9 钱闻礼与《伤寒百问歌》(1182)
        9.1 目录记载
        9.2 全书体例
        9.3 传承关系
        9.4 小结
    10 郭雍与《伤寒补亡论》(1195)
        10.1 目录记载
        10.2 全书体例
        10.3 传承关系
        10.4 小结
    11 李子建与《伤寒十劝》(1217)
        11.1 目录记载
        11.2 全书体例
        11.3 传承关系
        11.4 小结
    12 杨士瀛与《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
        12.1 目录记载
        12.2 全书体例
        12.3 传承关系
        12.4 小结
第五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特点
    1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
        1.1 诗歌学问化与学问诗歌化
        1.2 律赋的兴盛与医书中的律赋
        1.3 笔记实录体在医案中的应用
        1.4 问答体对经典医籍的继承
    2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内容来源
        2.1 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
        2.2 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
        2.3 其他类伤寒文献来源
    3 小结
第六部分: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1 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
    2 宋代伤寒着作对后世的影响
        2.1 对后世伤寒学的影响
        2.3 对后世温病学的影响
    3 小结
第七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宋代伤寒着作历代史志书目记载
        1.1 《伤寒微旨论》
        1.2 《伤寒总病论》
        1.3 朱肱医学着作
        1.4 《活人书括》
        1.5 许叔微伤寒着作
        1.6 《伤寒要旨(药方)》
        1.7 《伤寒百问歌》
        1.8 《伤寒补亡论》
        1.9 杨士瀛医学着作
    2 宋代伤寒着作正文前后所附内容
        2.1 《伤寒微旨论》
        2.2 《伤寒总病论》
        2.3 《重校证活人书》
        2.4 《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2.5 《伤寒百证歌》
        2.6 《伤寒要旨(药方)》
        2.7 《伤寒解惑论》
        2.8 《伤寒补亡论》
        2.9 《伤寒十劝》
    3 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相关列表
        3.1 《伤寒括要》
        3.2 《伤寒微旨论》
        3.3 《伤寒总病论》
        3.4 《重校证活人书》
        3.5 许叔微伤寒三书
        3.6 《伤寒要旨(药方)》
        3.7 《伤寒百问歌》
        3.8 《伤寒解惑论》
        3.9 《伤寒十劝》
        3.10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四、《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第4卷(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卫生署与全面抗战时期的医疗卫生动员[D]. 邢功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医籍考》文献研究[D]. 吴佳彧.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地黄本草文化研究[D]. 郑文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D]. 罗艳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6]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7]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D]. 邱志仁.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8]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9]陕甘宁边区妇女婚姻生活研究 ——从女性、婚姻与革命关系的视角考察[D]. 王亚莉. 山西大学, 2016(05)
  • [10]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D]. 张慧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中华妇产科学杂志》第4卷(2003)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