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规划

名胜古迹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规划

一、大遗址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初探——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庄霆坚[1](2021)在《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昊飞[2](2021)在《山东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薛城遗址位于山东枣庄滕州市区南部,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遗址周边区域范围现有的十多个乡村,因与遗址存在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关系、文化价值联系,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逐渐显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我国对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导向,遗址周边区域(村落)的环境也随之有所改善。尽管如此,这些改善还不足以保证对遗址的保护;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遗址保护与周边村落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不足以满足遗址周边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因此,还需要社会各方及相关学者的共同努力。目前,有关薛城遗址周边的研究还很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还无人涉及。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依照遗址整体性保护理论、场所精神理论、符号学的方法,运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与设计手法,通过对景观的研究重构规划设计提升其现状,在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协调处理好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强化遗址保护,促进乡村振兴,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最终目的。依据国内外遗址保护、乡村建设相关理论与先进理念,借鉴相关成熟案例。首先,通过对薛城遗址及周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及对调查的情况进行梳理,从历史发展,地理空间,文化导向,产业建设四个方面对薛城遗址与周边村落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利用空间形态、空间氛围二要素,找出周边各村落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归纳出薛城遗址周边与村落空间存在问题;随后,在法规、政策的指导下,归结出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魏楼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策略与方针;最后,在此基础上,运用了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魏楼村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此研究设计有助于提高村民遗址保护意识,促进薛城遗址的保护;有助于改善周边村民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论文在选题、设计方案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陈震[3](2021)在《乾陵村文化空间演变机制及规划应对》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构建大遗址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区村落的文化空间建设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导致了遗址区村落与大遗址本体之间在物质空间上缺乏统一性,文化上存在割裂。因此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乾陵村为例,试图通过文化空间理论及相应的规划手段解决遗址区村落与大遗址发展之间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为遗址区村落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首先运用文化空间理论对乾陵村文化空间进行解构,提出乾陵村文化空间演变机制。并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构建乾陵村文化空间现状评价体系,通过AHP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乾陵村文化空间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后续章节中规划的问题导向,运用规划手段对乾陵村文化空间进行了物质、社会及精神层面的重构。本文在构建乾陵村文化空间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乾陵村文化空间演化基本遵循文化空间理论中的三元空间辩证思想,以精神空间为各空间演化阶段的起始动力,以社会空间的反抗过程作为下一阶段空间演化的基础。其次,在乾陵村文化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文化空间理论作为指导,通过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及物质空间的多层面切入才能实现文化空间构建的完整。最后,遗址区村落的文化空间构建既然以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为目的,因此应区别于传统的乡村规划手段,更多考虑文化的交融性与村民的主体性。

刘文辉[4](2021)在《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文中提出

关伟锋[5](2021)在《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遗址展示在西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的《雅典宪章》到2008年《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出现,标志着遗址展示理论日渐达成国际共识。中国大遗址是追溯华夏之源、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艺术价值。然而,趋向于遗址“现状价值”还是文献研究的“历史原貌价值”的展示导向诉求博弈仍然存在,大遗址重保护而轻展示,展示方式多为静态展示,展示缺乏历史动态层次性,遗址潜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由以上诸多问题导致的遗址展示效能差及遗址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当前急需应对的社会时代命题。本文选取我国大遗址中城址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借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遗产保护经典理论作为支撑,把大遗址中的遗址本体、本体复原再现形象、本体周边环境、人工辅助展示设施、人文场景实物再现及大遗址周边景观风貌等都作为遗址展示中的“景观要素”,探寻大遗址本体及遗址环境展示的景观策略。文章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大遗址保护展示当中,微观层面,把遗址本体展示的时间纵轴转换为遗址空间展示横轴,形成遗址本体的现状价值展示、遗址历史原貌展示、非物质文化要素及叠压的遗产展示相融合的多维综合展示格局。以建筑类遗址本体展示为代表,提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展示、建筑原址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模拟示意展示等展示模式。宏观层面,景观规划指引下的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理念在大遗址展示中的运用能从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遗址区功能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重点展示节点控制及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控制给予探讨。同时提出更为宏观的大遗址地景文脉的展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别从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规划思想、都城形态、水系格局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展示策略,拓宽了遗址展示的范畴,能更为有效的为公众提供更为详尽的城市信息,增强文化感知,更好地发挥大遗址历史文化传播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遗址展示效果的判定首次提出“展示效能”这一概念。借助对大遗址使用人群及互动性体验展示方式的研究,选取20个遗址展示景点,从遗址景点的真实性、遗址信息可读性、游客互动体验性、大遗址景观风貌四个方面构建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体系,通过实际调研游客驻足时间对遗址展示景点展示效能评价结果进行初步验证,评价模型的构建对于提升遗址展示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吴冲[6](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李旭东[7](2020)在《基于UGC的大遗址旅游吸引物建构研究 ——以殷墟为例》文中指出大遗址景区作为文化属性浓厚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大遗址旅游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践行了总书记提出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有利于遗址资源的活化与保护。大遗址作为特殊的旅游景区,其具象文物景观中的内在意义不言而喻,因而其旅游吸引力结构必然不同一般。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大遗址旅游吸引物,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认为其不仅是一种客观实在,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符号,承载着某种社会理想与价值。游客的游后UGC作为重要的旅游话语,可以看做是游客对吸引物的理解与建构。遂以殷墟为案例,从各大旅游网站收集评论与游记,借助ROST、UCINET等软件进行内容分析。其中,“解说”一词在度数中心度一般的情况下(第20位),中间中心度高居第4位,说明其有很强的“连接”属性,结合凝聚子群结果和符号学相关理论,以及大遗址的“高语境”特性,笔者提出了殷墟旅游吸引物的三层次结构模型:客观实在的具象层(即“能指”)、内涵符号的核心层(即“所指”)和以“解说系统”为核心的搭建“桥梁”的中间层。由此得出大遗址旅游吸引物的一般共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吸引物符号,其在传统的符号建构视角下的“能指”(具象旅游景观)和“所指”(内涵社会意义)的基础上,还需以解说系统为核心的中间层作为二者的“桥梁”,也就是说,其并非社会建构传统意义上的二元结构,而是一个“内—中—外”三层次的复合体。此外,笔者从“主位”(游客)角度切入,提出了基于UGC的大遗址旅游吸引物建构模型,完整地论述了建构主体(游客)在多方隐蔽建构因素影响下的建构过程:在社会理想与价值大背景下,供给者借助社会媒介和市场营销手段,将客观的大遗址“呈现”为承载某种意义的吸引力符号,通过以社会媒介为载体的游前信息影响着生活在大环境里的游客对大遗址的认识,再加上现场解说影响下的旅游体验和解构,最终形成了游客自身的建构,进而成为后续游客的游前信息并影响其建构,使大遗址被不断地更新建构,同时也在丰富着社会理想与价值。由此,基于UGC的大遗址旅游吸引物建构看似是游客自身的建构,实则是在游客作为显性建构主体的同时,还蕴含着多方的“隐蔽建构者”,并且皆处于宏观背景的影响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大遗址旅游景区开发的三点建议:广泛宣传,塑造鲜明品牌形象(核心层);优化解说,完善景区综合服务(中间层);注重体验,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具象层)。

陈丽娟[8](2020)在《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长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2年成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2017年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被确立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区在申遗成功正式开放后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尝试通过现状调查与功能研究,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为下一步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发展提供借鉴,为其他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利用提供参考。本论文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梳理了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及使用现状。通过观察、访谈、轨迹记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定性与定量辩证分析的角度对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论文通过对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总结了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实现了科研功能,教育功能中存在的展示体系较为单一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教育功能发挥受到限制的问题,游憩功能存在的游憩活动较为单一,内部交通连贯性较差、使用感差和配套服务设施缺乏的问题。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包括汉文化形象输出不足、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大、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问题突出和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生态作用凸显。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总结提出了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包含基本功能和附属功能。基本功能包括科研功能、教育功能和游憩功能,附属功能包括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功能提升和拓展策略。本论文尝试以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为例,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附属功能,为考古遗址公园在城市中的功能拓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泳昌[9](2020)在《基于社区参与的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兆伦铸钱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国家铸币工厂遗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统一的铸币场所中最重要的一处。兆伦铸钱遗址分布着大量与铸钱有关的遗迹、遗物,对研究西汉、新莽时期的经济、历史、文化等具有重大意义。遗址的发现与当地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个世纪50年代,遗址附近村民在挖筑新河时发现大量古代铸钱陶范,90年代,经兆伦村村民毛明玉整理铸钱相关遗存上报至相关部门,引起文物部门的重视,经考古专家现场调查勘探后,确定了遗址的身份。2001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汉长安城遗址,称为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简称为:兆伦铸钱遗址)。长久以来,大遗址与其临近或是叠压在一起的村落在空间与文化上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政府往往通过成立遗址保护管理机构来推进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其在遗址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的维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政府管控模式无法激发遗产地居民积极参与遗址保护。为了实现遗址的有效保护,政府往往采用整体搬迁的手段进行遗址与村落的分离,使遗产地居民在空间与文化上与遗址逐渐脱离,大遗址与村落相融的景观发生改变,对遗址的有效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经验进行借鉴,首先梳理兆伦铸钱遗址与兆伦村的现状概况,分析兆伦铸钱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其次,针对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困境,归纳了遗址与村庄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遗产地居民对于遗址的社区认同以及遗址保护的参与意愿,梳理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基础。最后构建以政府、遗产地居民、社区规划师、NGO组织为主体的社区参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机制,分别提出兆伦铸钱遗址保护的具体措施与遗址利用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遗址保护的社会效益。本文以兆伦铸钱遗址为例,分析大遗址极其遗产地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二者在空间与文化上的联系,尝试构建社区参与的遗址保护与利用机制来指导遗产地社区“自下而上”参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其他与村庄关系密切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季佳慧[10](2019)在《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城乡建设使得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区村落发展之间产生显着博弈。作为我国大遗址的典型代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村落发展的矛盾由来已久,并持续多年一直难于解决。受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入围世界遗产名录和西安市城市快速扩张的影响,遗址区保护与发展环境已发生变迁,遗址区村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复杂。面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遗址区出现了城中村型、景区型、封闭型、腹地型和交通节点型村落并置的现象。然而目前学术界鲜有针对某一类型村落的专门化研究,更未见对村落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的系统性探索。为此,笔者基于攻读硕士阶段对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空观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汉长安城遗址区保护与村落发展的矛盾问题,对汉长安城的景区型村落—阁老门村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以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为指导,借助“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在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和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启示下,运用参与式评价的方法,对阁老门村的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策略进行探索。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产地的民生和人居环境问题,国内大遗址和汉长安城遗址的村落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2)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梳理,并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视角对其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诊断。(3)基于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对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策略进行了居民的参与式评价,借助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并结合国际遗产理论发展规律,展开了评价过程中“保护与发展初步策略的设计与修正”。(4)基于对阁老门不同居民群体参与式评价的结果分析,梳理并总结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策略要点。(5)依据对阁老门村居民进行的参与式评价结果,从指导思想与目标、空间整合、道路交通与游线组织等面向对阁老门村的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策略进行探索。

二、大遗址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初探——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遗址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初探——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遗产保护与乡村建设现状、法规研究
    2.1 .国外遗产保护与乡村建设学术、法规研究
        2.1.1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研究
        2.1.2 .国外遗址周边环境保护法规研究
        2.1.3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
        2.1.4 .国外遗产保护、遗址周边环境、乡村建设研究小结
    2.2 .国内遗产保护与乡村建设学术、法规研究
        2.2.1 .国内遗产保护与政策法规研究
        2.2.2 .国内遗址周边环境学术研究
        2.2.3 .大遗址区域周边村落学术研究
        2.2.4 .乡村建设的学术、政策相关研究
        2.2.5 .国内遗产保护、遗址周边环境、乡村建设学术、法规研究小结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与遗址周边村落案例研究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大遗址
        3.1.2 .大遗址周边区域
        3.1.3 .大遗址周边环境
        3.1.4 .大遗址周边区域村落
    3.2 .基础理论研究
        3.2.1 .遗址整体性保护理论
        3.2.2 .场所精神理论
        3.2.3 符号学
    3.3 .遗址周边村落案例研究
        3.3.1 .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周边区域秦俑村
        3.3.2 .山东邹城市灰城子遗址与周边灰城子村
        3.3.3 .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3.3.4 .遗址周边村落案例分析与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环境调研分析
    4.1 .薛国、薛城遗址、薛城遗址保护及其价值内涵
        4.1.1 .古薛国(地)概述
        4.1.2 .薛城遗址遗存
        4.1.3 .薛城遗址保护历程
        4.1.4 .薛城遗址价值内涵分析
    4.2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与环境
        4.2.1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自然环境
        4.2.2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现状调查分析
    4.3 .薛城遗址周边村落现状调查分析
        4.3.1 .薛城遗址周边村落现状调查
        4.3.2 .薛城遗址周边村落情况研究分析
    4.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存在的问题
        4.4.1 .遗址与周边区域及村落空间界限模糊,整体性缺失
        4.4.2 .遗址周边区域及周边村落遗址文化氛围不足
        4.4.3 .遗址周边区域及周边村落空间舒适度不足
        4.4.4 .遗址周边区域“乡村振兴”动力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薛城遗址周边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 .薛城遗址与周边村落关联性分析
        5.1.1 .遗址与周边村落历史的关联性分析
        5.1.2 .遗址与周边村落现存空间关系分析
        5.1.3 .遗址周边村落文化相关性分析
        5.1.4 .遗址与周边村落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5.2 .遗址保护、规划专家学者咨询意见归纳总结
    5.3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方针
    5.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5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5.1 整合遗址的周边空间,强化遗址与周边空间边界
        5.5.2 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强化民众保护意识
        5.5.3 健全空间功能,增强空间舒适度
        5.5.4 营造优美旅居空间,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5.6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设计总体思路
    5.7 .本章小结
6 薛城遗址外环空间及魏楼村景观设计实践
    6.1 薛城遗址外环空间景观设计思路
        6.1.1 .薛城遗址外环空间景观设计的定位、目标、原则
        6.1.2 .薛城遗址外环形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6.2 .魏楼村景观设计说明
        6.2.1 .魏楼村现状
        6.2.2 .选择魏楼村景观设计来由
        6.2.3 .魏楼村存在的问题
        6.2.4 .魏楼村景观设计依据
        6.2.5 .魏楼村景观规划设计定位、目标、原则
        6.2.6 .魏楼村景观设计思路
    6.3 .魏楼村景观设计方案
        6.3.1 .魏楼村景观总平面
        6.3.2 .魏楼村村口景观设计
        6.3.3 .魏楼村街巷景观设计
        6.3.4 .魏楼村商旅街区景观设计
        6.3.5 .魏楼村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6.3.6 .魏楼村建筑空间功能再生景观设计
    6.4 .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魏楼村植被配置与文化植入
        6.4.1 .空间绿化植物配置说明
        6.4.2 .空间文化符号植入说明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图录
附录Ⅱ:表录
读研期间的个人成果
致谢

(3)乾陵村文化空间演变机制及规划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存在缺陷
        1.1.2 遗址区村落发展受到限制
        1.1.3 国家对于大遗址的保护利用提出新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大遗址
        1.3.2 文化空间
        1.3.3 大遗址文化空间
        1.3.4 遗址区村落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进展
        1.4.2 国外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空间生产理论
        2.1.1 理论溯源
        2.1.2 理论内容
    2.2 文化空间理论
        2.2.1 与空间生产理论关系
        2.2.2 理论内容
        2.2.3 文化空间理论在乡村规划中的应用
    2.3 场所精神理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乾陵村文化空间解构与演化
    3.1 乾陵及乾陵村概况
        3.1.1 乾陵概况
        3.1.2 乾陵村概况
    3.2 乾陵村文化空间解构
        3.2.1 物质空间
        3.2.2 精神空间
        3.2.3 社会空间
    3.3 乾陵村文化空间演化
        3.3.1 文化空间的演化过程
        3.3.2 演化过程中的空间辩证
    3.4 乾陵村文化空间演化机制
        3.4.1 引导力——上位规划
        3.4.2 原始动力——地方文化
        3.4.3 内生动力——居民主体
        3.4.4 外来推力——市场资本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AHP法的乾陵村文化空间现状评价
    4.1 乾陵村文化空间现状评价思路
    4.2 乾陵村文化空间指标选取原则
    4.3 文化空间评价指标选取
        4.3.1 物质空间指标选取
        4.3.2 精神空间指标选取
        4.3.3 社会空间指标选取
        4.3.4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4.4 乾陵村文化空间评价方法的选择
        4.4.1 AHP层次分析法
        4.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5 乾陵村文化空间评价方法的应用
        4.5.1 AHP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5.2 权重分配结果分析
        4.5.3 模糊综合评价
    4.6 乾陵村文化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4.6.1 物质空间现状问题
        4.6.2 精神空间现状问题
        4.6.3 社会空间现状问题
    4.7 小结
第五章 乾陵村文化空间构建策略与方法
    5.1 总体构建策略
    5.2 规划理念、目标与原则
        5.2.1 规划理念
        5.2.2 规划目标
        5.2.3 规划原则
    5.3 规划定位
    5.4 规划依据
    5.5 物质空间:“居游共荣·守陵人居”
        5.5.1 物质空间构建策略
        5.5.2 遗址空间
        5.5.3 街巷空间
        5.5.4 广场空间
    5.6 精神空间:“帝陵文脉·关中风貌”
        5.6.1 精神空间构建策略
        5.6.2 遗址文化展示
        5.6.3 民俗文化展示
    5.7 社会空间:“村企共建·全民参与”
        5.7.1 共建体制构建策略
        5.7.2 产业发展引导策略
    5.8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乾陵村文化空间评价专家评分问卷
附录 B 乾陵村文化空间评价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范畴
        1.2.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其对大遗址展示的启发
    2.1 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及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1.1 景观规划设计三个理论基础
        2.1.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2 系统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2.1 系统论的概念认知
        2.2.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3 遗址保护展示经典理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2.3.1 基于国际宪章的遗址展示分析
        2.3.2 基于遗址保护展示原则的反思
        2.3.3 基于经典保护理论的展示实践
    2.4 小结
3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与历史动态层次设计模式
    3.1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
        3.1.1 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分歧
        3.1.2 价值诉求分歧的景观设计思考
        3.1.3 景观规划设计与遗址展示的内涵联系
    3.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内涵与结构
        3.2.1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内涵
        3.2.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结构
        3.2.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尺度
    3.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模式
        3.3.1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建筑遗址展示
        3.3.2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城墙遗址展示
        3.3.3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河渠遗址展示
        3.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聚落遗址展示
        3.3.5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手工业遗址展示
    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遗址展示实例解析
        3.4.1 明德门遗址展示
        3.4.2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展示
        3.4.3 南宋皇城遗址展示
    3.5 小结
4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模式
    4.1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的内涵联系
        4.1.1 景观规划的概念认知
        4.1.2 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的内涵
        4.1.3 景观规划运用于大遗址展示的思考
    4.2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展示中的应用模式
        4.2.1 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
        4.2.2 大遗址展示功能区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
        4.2.3 大遗址展示重点节点控制
        4.2.4 大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把控
    4.3 大遗址地景文脉综合展示
        4.3.1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
        4.3.2 城址类大遗址规划思想
        4.3.3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形态
        4.3.4 城址类大遗址水系格局
    4.4 小结
5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的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研究
    5.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的认知与使用人群分类
        5.1.1 互动体验展示的概念
        5.1.2 大遗址互动体验人群分类及特点
        5.1.3 互动体验展示与景观三个理论基础的关系
    5.2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调查与特征提取
        5.2.1 调查对象
        5.2.2 调查目标
        5.2.3 调查方法
        5.2.4 数据获取
        5.2.5 遗址展示中互动体验特征的提取
    5.3 互动体验展示理念下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策略
        5.3.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提升策略应用
        5.3.2 单体建筑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5.3.3 城址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5.4 小结
6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
    6.1 大遗址展示效能及研究对象选择
        6.1.1 遗址展示效能
        6.1.2 对象选择原则
        6.1.3 研究对象概况
    6.2 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构建
        6.2.1 评价因子
        6.2.2 评价方法
        6.2.3 评价指标赋值
    6.3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及分析
        6.3.1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
        6.3.2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分析
        6.3.3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及应对策略
    6.4 小结
7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及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
    7.1 汉长安城遗址
        7.1.1 汉长安城遗址概况及构成
        7.1.2 汉长安城遗址价值
        7.1.3 汉长安城遗址面临问题
    7.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及展示现状
        7.2.1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
        7.2.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
        7.2.3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的思考
    7.3 景观规划在汉长安城遗址展示中的应用
        7.3.1 展示主题拟定
        7.3.2 遗址功能调整
        7.3.3 重要节点控制
        7.3.4 遗址风貌把控
        7.3.5 周边风貌协调
    7.4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
        7.4.1 汉文化展示的作用
        7.4.2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体系
    7.5 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 文中图片及表格说明
附录3:问卷调研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主要概念界定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1.1.3 社会空间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4.1.2 数据获取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7.1.1 保护还是发展
        7.1.2 谁的乡村
        7.1.3 谁的遗址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致谢

(7)基于UGC的大遗址旅游吸引物建构研究 ——以殷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内容分析法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符号学理论
        2.1.3 旅游传播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UGC
        2.2.2 大遗址
        2.2.3 旅游吸引物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大遗址旅游
        2.3.2 关于殷墟
        2.3.3 关于旅游吸引物建构
    2.4 综述小结
第3章 文本收集与数据分析
    3.1 文本收集与预处理
        3.1.1 文本收集
        3.1.2 文本预处理
    3.2 数据分析研究
        3.2.1 词性识别及词频统计分析
        3.2.2 情感分析
        3.2.3 语义网络和中心性分析
        3.2.4 凝聚子群分析
第4章 殷墟旅游吸引物结构分析
    4.1 具象层
    4.2 核心层
        4.2.1 历史文化
        4.2.2 科学教育
        4.2.3 艺术审美
        4.2.4 赏游愉悦
    4.3 中间层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UGC的大遗址旅游吸引物建构者和建构过程研究
    5.1 旅游者——显性建构主体
    5.2 隐蔽建构者
        5.2.1 政府和大遗址景区经营管理者
        5.2.2 社会媒介
        5.2.3 解说系统
    5.3 宏观背景——社会理想与价值
    5.4 建构过程
第6章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遗址旅游开发策略
    6.1 强化“核心层”——广泛宣传,塑造鲜明品牌形象
        6.1.1 挖掘特色文化内核,增强核心竞争力
        6.1.2 针对性精细营销,拉近大遗址与普通民众的距离
        6.1.3 与时俱进,科技助力营销
    6.2 完善“中间层”——优化解说,完善景区综合服务
        6.2.1 优化解说系统,搭建“桥梁”
        6.2.2 科学管理,完善景区综合服务
    6.3 优化“具象层”——注重体验,创新旅游产品开发
        6.3.1 树立旅游体验的产品开发意识
        6.3.2 设置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项目
        6.3.3 产品设计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6.3.4 现代技术助力遗址内涵“活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
        1.1.2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考古遗址公园研究
        1.3.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状况
    2.1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概况
        2.1.1 历史沿革
        2.1.2 考古工作历程
        2.1.3 整体格局
        2.1.4 遗存内容
    2.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历程
        2.2.1 申遗前阶段
        2.2.2 申遗阶段
        2.2.3 申遗后阶段
    2.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现状
        2.3.1 功能分区
        2.3.2 展示服务设施现状
        2.3.3 道路交通设施现状
        2.3.4 配套服务设施现状
        2.3.5 绿化景观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3.2 科研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3.2.1 考古工作分析
        3.2.2 研究工作分析
        3.2.3 科研功能存在问题分析
    3.3 教育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3.3.1 展示效果分析
        3.3.2 使用群体分析
        3.3.3 使用空间分析
        3.3.4 使用行为分析
        3.3.5 教育功能存在问题分析
    3.4 游憩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3.4.1 使用群体分析
        3.4.2 使用行为分析
        3.4.3 使用空间分析
        3.4.4 使用时间特征分析
        3.4.5 游憩设施满意度分析
        3.4.6 游憩功能存在问题总结
    3.5 调研发现的其他问题和启示
        3.5.1 汉文化形象输出不足
        3.5.2 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大
        3.5.3 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问题突出
        3.5.4 考古遗址公园生态作用凸显
    3.6 本章小结
4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提升及拓展
    4.1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拓展的可能性分析
        4.1.1 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功能
        4.1.2 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资源属性分析
        4.1.3 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城市功能要求分析
        4.1.4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拓展探讨
    4.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功能提升策略
        4.2.1 科研功能提升
        4.2.2 教育功能提升
        4.2.3 游憩功能提升
    4.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附属功能拓展策略
        4.3.1 文化功能拓展
        4.3.2 生态功能拓展
        4.3.3 经济功能拓展
        4.3.4 社区服务功能拓展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图目录
    2 表目录
    3 调查问卷
    4 自由访谈记录
    5 管理部门访谈记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9)基于社区参与的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
        1.3.1 遗址
        1.3.2 大遗址
        1.3.3 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1.3.4 遗产地社区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现状研究
        1.4.2 大遗址保护与周边区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
        1.4.3 社区参与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社区参与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2.1 社区参与相关理论
        2.1.1 社区参与概念
        2.1.2 社区参与的组成机制
        2.1.3 社区参与影响因素
    2.2 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案例
        2.2.1 台湾地区大溪老街更新
        2.2.2 马来西亚乔治市历史建筑保护
        2.2.3 小屯村居民参与殷墟遗址的保护
        2.2.4 墨西哥阿尔班山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
        2.2.5 英国哈德良长城保护与利用
        2.2.6 案例分析总结
    2.3 本章小结
3.兆伦铸钱遗址及其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
    3.1 兆伦铸钱遗址概况
        3.1.1 遗址概况
        3.1.2 历史沿革
        3.1.3 考古工作现状
        3.1.4 遗存分布及现状
        3.1.5 兆伦铸钱遗址价值分析
    3.2 兆伦铸钱遗址周边村庄分布及概况
        3.2.1 村庄分布概况
        3.2.2 兆伦村概况
    3.3 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
        3.3.1 兆伦铸钱遗址现有保护管理体系
        3.3.2 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现状
        3.3.3 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困境
    3.4 本章小结
4.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基础研究
    4.1 兆伦村生产生活活动与遗址的关系分析
        4.1.1 村庄建设活动与遗址的关系分析
        4.1.2 生产经营活动与遗址的关系分析
        4.1.3 兆伦村生产生活活动与兆伦铸钱遗址的关系总结
    4.2 兆伦村村民对于兆伦铸钱遗址的社区认同分析
        4.2.1 兆伦村对于遗址的集体记忆
        4.2.2 兆伦铸钱遗址是兆伦村的文化象征
        4.2.3 兆伦村文物保护热心民众带头保护遗址
        4.2.4 群众文保员协助保护遗址
    4.3 兆伦村村民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的意愿分析
        4.3.1 兆伦村人口结构
        4.3.2 兆伦村村民对于遗址的认知
        4.3.3 兆伦村村民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意愿分析
    4.4 本章小结
5.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机制构建
    5.1 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机制框架
        5.1.1 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体
        5.1.2 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引导体系
        5.1.3 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组织体系
        5.1.4 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保障体系
    5.2 社区参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的发展阶段
        5.2.1 初期发展阶段
        5.2.2 积极参与阶段
        5.2.3 成熟参与阶段
    5.3 本章小结
6.社区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
    6.1 “政府主导、社区协助”的兆伦铸钱遗址保护的具体措施
        6.1.1 遗址保护与村庄建设的协调措施
        6.1.2 遗址的土地权属调整与村民生产生活的协调措施
        6.1.3 社区参与遗址环境整治及相关遗址保护工程
        6.1.4 形成“遗址保护机构—文保员—村民”的三级遗址保护网络
    6.2 “政府引导、社区参与”的兆伦铸钱遗址利用的具体措施
        6.2.1 创建村庄遗址博物馆进行宣传
        6.2.2 优化遗址区土地利用模式,观光农业结合新型农业种植
        6.2.3 适度开发与钱币制作相关的文创产品
    6.3 本章小结
7.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研究展望
        7.2.1 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表录
附录一 :社区居民参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意愿调查问卷
致谢

(10)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面临新机遇
        1.1.2 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发展面临新挑战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大遗址
        2.1.2 大遗址保护规划
        2.1.3 协同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遗产地民生问题的研究
        2.2.2 国内外遗产地人居环境问题研究
        2.2.3 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发展问题研究
    2.3 相关理论支持
        2.3.1 人本主义规划思想
        2.3.2 历史性城镇景观
第三章 阁老门村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发展概况
    3.2 阁老门村概况
        3.2.1 阁老门村历史沿革
        3.2.2 阁老门村现存遗址及周围分布状况
    3.3 阁老门村社会经济现状
        3.3.1 人口构成
        3.3.2 工作和收入状况
        3.3.3 生活方式
    3.4 阁老门村建设现状
        3.4.1 建筑现状
        3.4.2 道路交通现状
        3.4.3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4.4 环境现状
        3.4.5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
    3.5 阁老门村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3.5.1 宏观:城市扩张使阁老门村成为城中村
        3.5.2 中观:遗址保护限制村落发展并引发村民自发建设行为
        3.5.3 微观:景区发展难于惠及村落
第四章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
    4.1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阁老门村保护与利用问题诊断
        4.1.1 对阁老门村的历史层积缺乏认知,引致保护缺乏依据,利用难觅亮点
        4.1.2 对阁老门村的关联性缺乏认知,导致村落与区域难于互动,村落展示利用不力
        4.1.3 系统性缺失,导致村落和遗址空间缺乏关联,居民难于融入遗址保护与利用
    4.2 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启示下的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
        4.2.1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
        4.2.2 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对于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第五章 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参与式评价
    5.1 问卷设计思路概述
    5.2 居民参与式评价的测度
    5.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5.3.1 居民咨询问题设计
        5.3.2 预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5.3.3 问卷的修正
        5.3.4 问卷的发放
        5.3.5 数据统计与样本选取
    5.4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4.1 居民整体认同度分析
        5.4.2 分类策略居民认同程度的纵向对比分析
        5.4.3 分类策略居民认同程度的横向对比分析
    5.5 参与式评价结果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的策略研究
    6.1 保护与发展协同的目标与原则
        6.1.1 依法保护
        6.1.2 分期保护与渐进疏解
        6.1.3 村庄振兴的人口政策
        6.1.4 遗址区村庄振兴的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
        6.1.5 促进村——景——遗址——城市的互动与协同
        6.1.6 建立人——遗址——文化三者系统关联及其系统有序演进
    6.2 空间整合
        6.2.1 减量增质疏解转型——阁老民俗村落板块
        6.2.2 以游纳众有效利用——长乐遗址公园板块
        6.2.3 内外协同重注活力——汉城文创板块
        6.2.4 提升环境凸显内涵——汉坊历史板块
        6.2.5 优化配套惠及居民——综合服务板块
    6.3 道路交通与旅线组织
        6.3.1 交通组织
        6.3.2 旅线组织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大遗址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初探——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D]. 庄霆坚. 西北大学, 2021
  • [2]山东薛城遗址周边区域及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周昊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乾陵村文化空间演变机制及规划应对[D]. 陈震. 西北大学, 2021(12)
  • [4]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D]. 刘文辉. 长安大学, 2021
  • [5]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D]. 关伟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7]基于UGC的大遗址旅游吸引物建构研究 ——以殷墟为例[D]. 李旭东. 山东大学, 2020(12)
  • [8]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D]. 陈丽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社区参与的兆伦铸钱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D]. 高泳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10]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研究[D]. 季佳慧. 长安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名胜古迹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