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模型及其作用

浅谈物理模型及其作用

一、浅谈物理模型及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州[1](2021)在《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性能混凝土(HP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等为了提高内部结构的密实性,选取较低水胶比。但是从水泥水化过程来看,当水泥基材料的水胶比≤0.38时,水泥无法完全水化,在水泥石内部必然存在未水化水泥颗粒。这些未水化水泥颗粒后续得到水分供给时,可继续发生水化反应,即后续水化。在潮湿或水环境下,未水化水泥颗粒的后续水化,可能诱发混凝土材料膨胀开裂,并可为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提供通道,加速混凝土性能的劣化,影响其长期性能。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论文首先研究了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给出了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后续水化过程中,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增长率随水化环境湿度增大而增大,RH≥95%下其抗压强度增长率达到绝湿状态下的2.75倍;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均随水中水化温度升高而增大,60℃水中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分别达到20℃水中的1.83倍和1.37倍。建议将标准养护28 d作为后续水化试验的时间起点;推荐60℃水中浸泡作为加速后续水化的试验方法;抗压强度和膨胀应变可用作水泥基材料在后续水化作用下的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基于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与水泥水化微观模型,考虑水分供给对水灰比的影响,建立了水泥颗粒水化修正模型;基于水泥颗粒粒径分布结果,明确了水泥水化度与水泥颗粒水化度的关系,建立了水泥水化修正模型;考虑水分迁移的影响,在水泥水化修正模型中引入了水灰比影响系数、硅粉掺量影响系数和后续水化作用影响系数,建立了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给出了后续水化作用机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净浆抗压强度随后续水化时间增长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趋势。结合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后续水化作用前期,水泥水化速率快,新生C-S-H凝胶填补了净浆内孔隙,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明显减小,后续水化起增强作用;后期水泥水化速率缓慢,净浆内空间逐渐不足以容纳C-S-H凝胶,凝胶体积膨胀导致其内应力变大并生成微裂缝,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增大,导致其性能劣化。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提出了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方法。基于MgO微膨胀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建模方法,结合温度函数a(T)、b(T)与水中水化温度T间指数函数关系,建立了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考虑水分迁移和水灰比的影响,在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中引入水分迁移系数和水灰比影响系数,建立了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基于后续水化360 d时膨胀应变模型值,并结合长期后续水化的损伤效应,给出了水泥基材料膨胀应变限值(εFH)lv建议值。掺加硅粉可有效抑制未水化水泥后续水化的危害,且水泥基材料损伤风险控制效果随硅粉掺量增大而愈加显着。通过本文研究,提出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和损伤风险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可为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评价与设计提供依据。

彭志兰[2](2021)在《牡蛎蛋白源抗皮肤光老化活性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牡蛎及其相关产物被报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关于其抗皮肤光老化的活性研究报道较少,相关作用机制不甚清楚。本研究以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为研究对象,提取蛋白,制备酶解液,经超滤后获得多个超滤组分,筛选出具有最佳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抗光老化活性的超滤组分,在昆明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上评价其抗光老化活性并探究其可能机制。通过细胞实验活性追踪,凝胶过滤层析、RP-HPLC分离纯化后,采用UPLC/MS/MS质谱鉴定多肽氨基酸序列。人工固相合成多肽后,从中筛选出具有抗皮肤光老化功效的活性肽,并预测其皮肤渗透能力。经适当的化学修饰后,在光老化小鼠模型上,评价其抗皮肤光老化活性,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究其抗皮肤光老化机制。该研究将进一步完善牡蛎新的活性功效,将为牡蛎蛋白源抗光老化活性肽在药品以及化妆品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与牡蛎蛋白酶解产物(OPEH)及其他超滤组分相比较,<3k Da的超滤组分(OPEH-1)ABTS+氧化自由基半清除浓度(IC50)最低为156.083μg/m L。在浓度>50μg/m L后,OPEH-1就能显着地提升UVB辐照后人角层细胞(Ha Ca T)的活力,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OPEH及其他超滤组分相比较,OPEH-1能显着地抑制UVB辐照导致的Ha Ca T细胞内ROS的产生,促进细胞外I型胶原蛋白前体的生成,改善细胞的光老化形态。(2)局部涂抹OPEH-1可缓解UVB辐照所导致的小鼠皮肤干燥、表皮增生、皱纹加深和晒斑等光老化症状。OPEH-1可以通过提高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来发挥其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此外,OPEH-1抗光老化的分子机制还与下调MAPK/NF-κB信号通路,上调TGF-β信号通路有关。(3)OPEH-1经分离纯化后,质谱鉴定出Tyr-Thr-Val-Thr--Phe(YTVTF)、Arg-Lys-Asn-Glu-Val-Leu-Gly-Lys(RKNEVLGK)、Val-Thr-Tyr(VTY)、Trp-Asn-Leu-Asn-Pro(WNLNP)四个多肽。人工合成后发现其中的RKNEVLGK和WNLNP具有抗光老化活性,且WNLNP的抗光老化活性高于RKNEVLGK。(4)在光老化的HaCaT细胞上,WNLNP能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促进细胞外1型胶原蛋白前体的分泌。另外,WNLNP显着地抑制MAKP信号通路(p38、JNK、ERK)以及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磷酸化,抑制MMP-1的过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发生。分子对接结果显示WNLNP分别能与NF-κB(p65),MMP-1形成4个和7个氢键。(5)WNLNP的皮肤被动渗透能力较差,皮肤渗透系数Kp为6.62*10-8cm/h,对WNLNP进行了N端乙酰化和棕榈酰化、C端酰胺化修饰,发现N端棕榈酰化修饰不仅能提升WNLNP皮肤渗透能力(2.68*10-8 cm/h)和对UVB老化Ha Ca T细胞的保护能力,还能提高其对MMP-1过表达的抑制作用。(6)在昆明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上,发现N端棕榈酰化修饰的WNLNP(Palm-WNLNP简写为Pep)能通过抑制MAKP/NF-κB和凋亡相关(bax/bcl-2)信号通路,抑制MMP-1和MMP-9以及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提高抗氧酶(SOD,GPH-px)的活力以及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表达来改善UVB辐照所导致的皮肤光老化症状。

孟申思[3](2021)在《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国家与地方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与政策意见,意图助推成果转化,但实际效果难孚预期。其中,管理复杂性与政策变动频繁、资源供给不足与配置效率低下、商业逻辑与学术文化冲突等问题依然严重阻碍转化效率。表现在结果上就是转化规模与转化收益并未产生显着变化,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新制度与新组织,开展了多元化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了部分技术转移障碍,技术转移绩效明显提高。然而,这些尝试相对分散,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与理论化探讨,深入探究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概念内涵、具体形式、作用机理与影响效果。本研究围绕“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升技术转移绩效?”这一问题,首先,根据理论发展脉络对高校技术转移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接着,选取四所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组织建设成就突出的高校,采用多案例研究,回答高校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应对多重使命冲突,平衡科学研究与技术转移,实现稳健发展;然后,选择代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高水平的若干所高校,使用扎根研究方法,阐释我国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内涵并揭示本地实践破解转化障碍的作用机理;最后,通过研究假设推演,阐明技术转移本地实践提升转移绩效的过程机制,借助面向高校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检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本地实践间的系统化关联,解释不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对绩效影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得到以下五个主要结论:(1)高校在制度安排上普遍采用同构策略,意在获取和维持合法性,实现组织稳健发展;在组织设计上采用异构策略,根据战略导向、历史沿革、资源禀赋,设计不同结构特征的技术转移生态系统,以协调高校的多重使命,服务高校战略发展;(2)内部管理简化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3)外部网络构建对提升技术转移绩效作用有限;(4)边界跨越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5)障碍规避在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技术转移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主要贡献于以下三个方面:(1)立足政策响应,探究高校如何在制度与组织上响应“三权”下放的政策变革,拓展高校响应环境压力研究。(2)采用整体视角,剖析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与结构特征,丰富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内容。(3)构建“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从微观层面剖析三者的因果联系并验证三种本地实践的作用效果,深化高校技术转移研究。

朱永光[4](2021)在《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一代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绿色环保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产业将成为世界各国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核心竞争力,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各国重塑全球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以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是支撑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研发新材料所需的矿产资源被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称为关键矿产(原材料)。近些年,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先后颁布了关键矿产(原材料)清单,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战略保障关键矿产的可持续供应。我国自然资源部也于2016年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中首次官方颁布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首次明确提出了战略性矿产概念。战略性关键矿产是指涉及中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且未来存在较大供需矛盾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宗矿产,如铜等,也包括了新兴产业亟需的三稀矿产,如铟、锂、钴、稀土等。与传统的大宗矿产相比,战略性关键矿产在地质属性上具有共伴生、精细化、三稀等特征。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导致其在经济属性展现了高成本、高技术以及高垄断等“三高”特点。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是经济学家和地质学家长期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经济、地质、矿业工程领域的交叉科学问题。当前的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方法可以分类两大类:以最终可采资源量为核心的物理研究范式和以资源开发利用的机会成本为核心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经济学领域,典型的研究方法有自然资源经济领域的Hotelling模型和能源经济领域的Hubbert模型。经济学中一般生产理论假设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取决于其供需曲线的交点,供需两侧往往有不同的影响因素,Hubbert模型是其中的特例。Hubbert模型假定供应曲线是最终可采资源量的指数形式生产函数,存在峰值和拐点。Hotelling模型则是假定矿产资源稀缺性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因此,Hotelling模型的价格成本曲线应当存在一个随着时间上涨的趋势。然而,历史数据显示出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最终可采资源量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实际价格也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事实表明,虽然传统的Hotelling模型和Hubbert模型在评估传统大宗矿产可供性上有效的,但一方面传统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战略性关键矿产也有了一些新特征,不再适用传统可供性模型的基本假定。随着战略性关键矿产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社会的关注,如何科学评估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本文以矿产资源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特征研究为重点,研究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可供性测度方法。本文从地质、经济、技术、突发事件四个维度分别研究了不同维度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特征对可供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结论:第一,研究了地质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共伴生是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地质特征。基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共伴生的地质特征,提出利用Copula函数拟合共伴生矿产资源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一个包括Copula函数的共伴生关键矿产生产函数,称之为Copula-Hubbert生产函数。考虑到关键矿产铟全球大约95%的产量是从金锌精炼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因此选取金属铟作案例研究,金属锌作为主矿种加入模型中。比较了三种Copula函数拟合结果和传统Hubbert模型的估计结果,预测了全球铟的峰值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全球锌的峰值将在2050年之后达到。同时,本文也发现伴生矿产与主矿产之间存在不对称的影响关系,主矿产的生产不容易受到伴生矿产的影响,但伴生矿产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主矿产的生产。实证研究表明,将Copula函数引入到Hubbert生产函数中是解决共伴生相关关系度量的有效方法。第二,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宏观经济因素通过需求影响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产业结构演进是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结构和规模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品种也从早期的大宗战略性关键矿产到后来的工业关键金属矿产,再到现在高技术关键矿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构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选取世界26个主要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矿产资源可供性影响。结果显示,能源消耗、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基本影响因素均有显着地影响作用。产业演进过程中,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品种显着增加,存在着多阶段的门限效应。战略性关键矿产品种从早期的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到后来的铅、锌、锡等工业金属,再到后来的高技术矿产。实证研究表明,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目前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还处于工业关键金属矿产阶段,而不是高技术关键矿产阶段。第三,研究了采矿技术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从技术演进视角,推导了采矿技术与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地质因素和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地质维度的物理机制和市场维度的经济机制两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关键矿产可供性指标,提出了一个二维可供性潜力评价坐标系。其中,物理机制维度选取的是采矿技术的边际效应作为未来可供性潜力评价的指标,市场机制维度选取的储量生产者价格弹性与产量市场价格弹性之比。用上述两个指标构建平面坐标系,将战略性关键矿产分为四个象限对应的四大类:强潜力型、偏技术型、偏市场型以及弱潜力型。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13种战略性关键矿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锡、铅是强潜力型战略性关键矿产,铁、铝、铜是弱潜力型战略性关键矿产。另外,锆、铬、锂、钴、钨、镍是偏技术型战略性关键矿产,钼是偏市场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第四,研究了突发事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基于新冠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分析了新冠疫情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与传统大宗矿产不同,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下游消费部门在此次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如航空、汽车等行业。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影响规模和强度与新冠疫情在空间地理上的位置和规模直接相关。非洲、南美等主要战略性关键矿产供应地区,虽然未发生大规模停工停产活动,但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潜在风险较大,尤其是对依赖于手工小规模矿山的高技术矿种,如钴等。价格低弹性是关键矿产可供性短期影响小的原因,同时也是未来不确定性下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受到较大影响的成因。由于疫情的不可预期性,因此未来的关键矿产供应很难定量预测。目前的流行强度下,至少也要一到两年才有可能逐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然而,考虑到矿业投资的长周期性,这将对未来5-10年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本文从战略性关键矿产基础信息数据、统计标准和分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本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理论和应用上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基于关键矿产共伴生的主要地质特征,在传统的Hubbert模型基础上,用Copula函数刻画共伴生关键矿产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包含Copula函数的共伴生关键矿产生产函数,并用实证方法证明了其有效性。第二,基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高技术特征,利用技术增长、价格弹性等经济学原理,研究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物理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建立了战略性关键矿产二维可供性潜力评价模型,完善了矿产资源可供性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第三,基于宏观经济因素研究发现,战略性关键矿产供应品种存在大宗战略性关键矿产、工业关键金属、高技术关键矿产三个阶段。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正处于工业关键金属阶段,而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关键矿产阶段。进而对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潜力进行评估,提出了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类管理目录,为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郭晓阳[5](2021)在《洪水水流荷载试验及其作用村镇建筑数值模拟》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而洪涝灾害在各类自然灾中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洪水对洪泛区建筑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目前基于洪水水深、流速作用村镇房屋的损伤评价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的洪水与房屋破坏程度的关系,为抗洪实践做指导。通过大量洪水灾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洪水灾害概念、特征、分类、分布、洪水作用及村镇建筑主要结构形式。洪水荷载研究是洪泛区建筑脆弱性研究的基础。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的洪水对建筑表面的水流压力及其分布规律。试验在波流水槽中设置可调整出水口来控制作用于模型迎流面水流的深度和流速,试验模型分为2层,1层有洞口,2层无洞口,固定于出水口下游。结果表明:模型迎流面水流流速分布不均匀,水流压力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基于试验数据发现动水压力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呈非线性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动水压力修正系数,改进了水流压力计算公式;水流压力和水深近似呈线性关系;洞口和边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迎流面水流流速与水流压力。在对洪水水流压力做了一定篇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用了两种典型的村镇房屋建筑结构形式:砌体结构与木结构,通过编制有限元程序来完成洪水作用房屋建筑的数值模拟,运用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结构破坏情况的比较分析:1、在洪水水流流速相同情况下,不同水流深度与模型破坏情况的比较分析;2、在洪水水流深度相同情况下,不同水流流速与模型破坏情况的比较分析。根据数值计算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洪水水深、流速与结构破坏程度的关系,分别提出了适用于砌体结构房屋、木结构房屋的抗洪评价建议,研究结果为泛洪区房屋建筑抗洪设计与抗洪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王力[6](2021)在《基于微结构单元理论的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湿陷性评价是湿陷性黄土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而又亟待突破的关键基础问题之一。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湿陷性黄土分布区(兰州、延安、延川、泾阳、西安)Q3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对不同尺度颗粒和各类团聚体的类型、物质组成及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清晰的黄土湿陷变形基本结构单元概念模型;对不同尺度颗粒和颗粒间连接进行量化,建立黄土湿陷变形过程中微结构参数(孔隙占比、粉粒占比、胶粘粒占比、颗粒间连接占比等)与湿陷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微结构单元理论对湿陷变形进行定量表征的新途径,无论对黄土湿陷性的理论研究还是对湿陷性黄土工程实践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取得了兰州、延川、延安、泾阳、西安5个地区原状黄土试样的天然含水率、比重、孔隙比、液塑限、粒度分布、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孔隙分布、比表面积等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域分布规律,为进一步认识马兰黄土的成因及工程性质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大量试验揭示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马兰黄土粒度测量影响,筛选出了适用于马兰黄土的前处理方法和颗粒分离方法。3、基于系列微观图像的分析,对不同尺度的颗粒和各类团聚体的类型、物质组成及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清晰的黄土湿陷变形基本结构单元概念模型。黄土中以单颗粒形式作为黄土基本结构单元的主要是原始矿物碎屑。根据粒径的大小可将其分为粗碎屑(>75μm)、细碎屑(5-75μm)、微碎屑(<5μm)、亚微米碎屑(100nm-1.0μm)和纳米级(1-100nm)碎屑。黄土中以颗粒单元集合体形式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的主要是包衣颗粒和团聚体。根据包衣颗粒的形成效应可将其分为三类:“补缺效应”、“补边趋圆效应”、“增厚趋大效应”。根据团聚体的组成及大小可将其分为四类:胶粘粒团聚体、单粒团聚体、多粒团聚体、复合型团聚体,各类团聚体的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是:粘胶粒团聚体>单粒团聚体>多粒团聚体>复合型团聚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团聚体聚集层次概念模型。4、通过分析黄土在湿陷前后不同大小孔隙面积、数量变化、总孔隙率变化和孔隙数量变化,研究了黄土湿陷过程中不同大小孔隙对总湿陷量的贡献情况。其中中孔隙的存在是湿陷变形所赖以发生的空间基础。增湿过程是黄土湿陷变形发生的必要前提。在增湿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必然会造成黄土基本结构单元的改变;含水率变化必然会造成黄土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力的改变。黄土在湿陷过程中,既有来自压缩过程中水膜改变产生的强度变化,又有来自起胶结作用的粘土矿物遇水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引发的强度变化。5、在黄土微结构图像处理过程中,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能够在无需手动阈值的情况下,将图像分割为粉粒、胶粘粒和孔隙三部分,所获得的孔隙面积率PAR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粉粒面积率PS、胶粘粒面积率PC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微结构图像的定性分析,提出了黄土基本结构单元间接触面积率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直接接触面积率PCR、间接接触面积率CCR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间接接触面积率CCR的拟合度更高。孔隙面积率PAR、胶粘粒面积率PC、试验所得胶粘粒含量PW、直接接触面积率PCR、间接接触面积率CCR与黄土湿陷系数均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其中湿陷系数与孔隙面积率PAR表型出正相关性,与胶粘粒面积率PC、试验所得胶粘粒含量PW、直接接触面积率PCR和间接接触面积率CCR表型出负相关性,相比于试验所得胶粘粒含量PW,胶粘粒面积率PC与湿陷系数的相关性更显着。6、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广义相加模型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对黄土湿陷性的预测评价,该模型基于微结构单元理论综合全面地考虑了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宏、微观因素,为快速、准确地定量表征黄土湿陷系数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广义相加模型扩展地考虑了湿陷数据中存在的空间随机效应,模型也可被用于黄土湿陷性的空间预测。此外,模型建立过程中不仅揭示了含水率、竖向压力、孔隙率、干密度、胶粘粒面积率和颗粒间接触面积率等解释变量的统计学意义,同时也对不同解释变量对黄土湿陷性的敏感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

孙宇[7](2021)在《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认为体力活动提升已经成为应对公共健康挑战的有效路径,尤其对慢病防治具积极作用。街道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是居民进行户外体力活动的主要载体,意味着增进街道体力活动具有巨大健康效益。由于人的行为决策复杂性,人们对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以及与行为目的相关联的认识尚不清晰。这正是街道体力活动提升的必要认知,也是相关研究长期关注但尚未攻克的难点。本文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利用健康行为相关理论对活动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诠释,运用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分析结合的方式,对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进行系统探讨。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构建影响机理分析的理论模型。继而,根据理论模型的影响因素构成,进行问卷设计与信效度检验,并对深圳开展调研。然后,利用所得数据,一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另一方面进行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个体特征的调节逻辑。最后,基于分析所得结果,获取影响机理认知,进而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活动提升策略。关于理论模型构建,具体为提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两个方面的研究假设。其一,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归纳分析街道体力活动潜在影响因素,体现在个体、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政策环境四个层面。针对行为心理因素呈现出复杂纷繁状态,利用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概念界定进行选取,从而确定影响因素构成,提出研究假设。其二,首先进行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分析,获取作用关系初步认知;继而梳理影响因素各层面之间作用的整体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行为心理因素的具体关系,再以理论关联、理论推演和实证关联三种方式,梳理各影响因素之间作用的具体关系,进而就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关于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体现在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和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两方面。一方面,当前深圳居民的街道步行水平显着高于骑行水平;近9成居民能依靠步行满足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相关标准,其中休闲强身步行水平最高;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明显,这种差异的规律性因活动类型和个体特征的多元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另一方面,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在空间供给、环境治理和行为引导三方面存在不足。其中,骑行专用道及相关设施缺乏问题尤为严峻,是造成居民骑行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关于活动影响机理的量化探讨,具体体现在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因素间作用关系分析和个体特征调节逻辑揭示三方面。首先,通过对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相关性检验,发现社会生态模型所提出的影响因素特定性在物质环境层面尤为突出。其次,分别对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揭示出行为习惯、物质环境和政策环境对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且三者间作用效力的大小关系在各活动类型中不尽相同;从综合表现来看,物质环境的影响作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最后,经过对个体特征调节逻辑的探讨,发现个体特征主要通过调节各影响因素对外部环境刺激的表征,同时作用于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使作用关系的显着性或效应大小产生差异,从而造成相同干预措施作用于不同群体的效果有所差别。这是实证研究对干预对象异质性予以关注的内在原因。关于街道体力活动干预,要基于影响机理认知,同时结合实际问题对各层面措施予以完善。在影响机理认知方面,作用能力是影响因素诠释的关键;协同合作是因素间作用关系的本质;多层次调节是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途径。在活动提升的整体策略方面,要促进各层面因素的协同合作,注重在规划各阶段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作用能力。在活动提升的具体策略方面,要通过提高居民对体力活动健康效益的认知,形成健康福祉关系城市发展的认同,塑造浓厚的健康行为社区环境,来强化社会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全作用力;通过弥补骑行空间供给短板,有所侧重地优化已有设施,重视使用者的特征差异,提高空间环境运维水平,来激发物质环境的综合作用力;通过形成多层级规划导控体系,进行约束鼓励兼并的行为引导,探索街道治理的创新模式,来巩固政策环境的源驱动力。综上所述,本文在社会生态模型和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支撑下,通过理论分析、假设推理、量化检验等方法,深入探讨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一方面,立足于物质环境领域,深化并拓展了已有认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基于活动影响机理认知的干预策略,为提升居民活动水平提供系统措施。

倪其军[8](2020)在《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低扰动射流清淤及其余水人工湿地净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湖泊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污染物被排入至自然水体中,超出了其本身所具备的自净能力,导致湖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遵循“外源控制、内源治理、生态引水、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生态清淤是目前解决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污染的主流途径。但是如何实现低扰动清淤以减少污染物扩散并降低对底栖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余水的深度处理以避免二次污染,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有鉴于此,本论文以低扰动内源清淤和余水净化为出发点,一方面基于流体力学的Coanda效应在低扰动清淤射流泵的方案设计、工作机理和参数优化等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分析;另一方面,针对清淤后余水的深度净化,研究人工湿地处理余水过程中的污染物去除规律及生物强化策略,并阐释其净化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流体力学Coanda效应设计研发了低扰动清淤射流泵。该射流泵利用流体力学的Coanda效应,集淤泥粉碎和吸取于一体,与传统的只具备吸取功能的射流泵具有明显差异。以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计算方法作为清淤泵性能的评估手段,计算分析了清淤泵三个方案不同进口压力时的流场,获得了不同进口压力与出口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QhVh(底部流量与平均速度的积)可用于评价射流泵清淤能力及最佳作业距离。清淤泵的结构形式和尺寸确定后,流动特征与进口压力关系不大。清淤射流泵下喷口喷射出的射流沿着构件2的弧线边缘直接流进了出口腔,并与上喷口的射流汇合,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流动分离。下喷口射流带动泵底部流体流向出口腔,且对泵外围流场的扰动很小。构件2的折角设计使得腔内流体在折角处分离后分别流向下喷口和上喷口。内流场和外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喷口间隙、出口半径、底部距离、构件形状等是影响清淤泵性能的关键参数。(2)利用试验设计方法有效分析了设计参数对清淤性能的敏感性以及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各设计参数中,影响底部冲刷动量和作业效率的敏感参数为底部距离和出口半径,且设计参数间的耦合效应也较为显着。在此基础上,建立设计参数与性能的响应面模型(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求解获得了最优方案,其底部冲刷动量达到8.05 m4/s2,作业效率为32.1%,明显高于试验设计中其他方案。为了验证低扰动清淤射流泵的设计效果和实际清淤能力,设计加工了原理样机并开展了水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清淤前后上覆水水质没有发生显着变化,意味着没有出现明显的污染物扩散,侧面反映出该射流清淤泵具备低扰动特性。射流泵可实现生态清淤,清淤含泥率最高可达70%左右。上喷口间隙不变时,下喷口间隙增大,出口流量变化不大,出口/进口流量比减小;而喷口尺寸增大会降低含泥率。水池试验得到的作业规律与数值模拟分析基本一致。(3)采用中试垂直流人工湿地(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VFCW)和水平流人工湿地(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HFCW)系统处理生态清淤余水,在不同进水负荷下对基质层溶氧分布、污染物净化效能以及关键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进水负荷的增加,湿地系统溶氧水平和处理效能(COD、总氮、NH4+-N和有机氮)均有所下降,但是对NO3--N和总磷的去除没有显着影响。VFCW内部溶解氧浓度高于HFCW,说明垂直流的水力流态更有利于大气复氧。从净化效能来看,VFCW和HFCW对总氮、NO3--N和总磷具有相近的去除能力,但VFCW对COD和有机氮的去除显着优于HFCW。尽管如此,由于氨氧化是脱氮过程的限速步骤,有机氮降解生成的NH4+-N并没有被有效转化,因此造成了VFCW的出水NH4+-N明显高于HFCW。整个运行期内,VFCW和HFCW对COD、有机氮、NH4+-N、总氮、NO3--N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4%vs 43.9%、77.3%vs 47.5%、41.1%vs 56.6%、54.7%vs 56.7%、89.3%vs 90.8%和40.6%vs 41.2%。基质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上层和中层之间衰减尤为明显。在上层基质中,VFCW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HFCW,分别为37.61 vs 29.82、6.97 vs 5.18、9.88 vs 6.37 U/g-基质。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酶活性均与溶解氧浓度呈显着正相关。(4)采用组合湿地工艺提高清淤余水处理效能。VFCW-HFCW组合工艺中一级处理单元的COD去除贡献率显着高于二级处理单元;而HFCW-VFCW系统前后处理单元的COD去除贡献率差异较小。虽然VFCW-HFCW一级单元的NH4+-N去除率要弱于HFCW-VFCW,但是其二级单元的NH4+-N去除贡献率是后者的2倍左右。VFCW-HFCW运行过程中一级处理单元在有机氮转化方面占据主导作用;而HFCW-VFCW的二级处理单元对有机氮的去除贡献要稍大于一级处理单元。在VFCW-HFCW运行过程中,有机氮高效降解生成的NH4+-N可以更为有效地转化。VFCW-HFCW组合工艺对总氮的净化效果要优于HFCW-VFCW,且两者差别主要源自于二级处理单元对总氮去除贡献的差异。综合组合工艺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规律,VFCW-HFCW对COD、NH4+-N、总氮和有机氮的去除效果优于HFCW-VFCW,出水COD和总磷浓度分别可达到地表水II类和III类标准,但是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却只能基本达到V类标准,且出水NH4+-N约占总氮的75%左右。此外,VFCW-HFCW后段面临着可生物利用碳源缺乏的问题,基于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提出在组合工艺中引入自养型脱氮途径强化脱氮的策略。(5)采用外源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生物强化策略能够实现VFCW-HFCW组合系统的深度脱氮,出水水质可提升至地表水III类标准。Anammox富集培养物中发现有15种Anammox菌种,但是只有4种能在湿地系统内稳定定植,主要隶属于Ca.Brocadia和Ca.Kunenia属。15N-同位素标记异位分析结果表明,经生物强化后人工湿地系统的Anammox活性明显增强,一级单元(VFCW)和二级单元(HFCW)中的Anammox贡献率分别为5.84%和15.23%分别提升至27.87%和46.82%。引入外源Anammox富集培养物后,湿地系统内优势菌群丰富度增加,其中VFCW和HFCW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从1.58%和2.75%增加至6.45%和11.69%。湿地系统内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功能基因拷贝数显着高于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意味着VFCW-HFCW系统内的氨氧化应该以短程硝化反应为主。此外,系统内NOB主要来源于硝化螺旋菌门而非变形菌门,且反硝化菌以nirS型为主。综合实验发现,可以证实生物强化后短程硝化、反硝化和Anammox的协同作用是实现VFCW-HFCW组合系统深度脱氮的主要驱动机制。

郭秋岩[9](2020)在《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采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疾病状态,考察乌头汤缓解NP的镇痛作用特点,并分析其作用于NP的病理环节。2.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调控机制,并结合化学特性评价、分子对接模拟、表面等离子共振结果筛选乌头汤缓解NP的关键药效物质。3.采用两种NP动物模型,借助激动剂和拮抗剂从正、反两个方向,验证乌头汤缓解NP关键药效物质的镇痛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乌头汤缓解NP的药效特点及其药理作用探索1.1动物及分组实验动物为雄性ICR小鼠(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组别设置为:假手术组(Sham)、SNL组、SNL-乌头汤低剂量组(3.15g/kg,约为临床日剂量的0.5倍)、SNL-乌头汤中剂量组(6.30g/kg,约为临床日剂量的1倍)、SNL-乌头汤组(12.60g/kg,约为临床日剂量的2倍)。从手术后第一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1天,Sham组及SNL组用等体积的蒸馏水代替。1.2镇痛药效学指标的检测1.2.1机械痛阈值在符合行为学检测的场所,使用不同力度的von Frey纤维丝在实验动物左后肢足底给予机械刺激,每次持续刺激3-4s,采用上-下法检测动物缩足或停止缩足的数值,间隔5分钟,共测3次,利用公式计算机械痛阈值。1.2.2热痛阈值将动物放入有机玻璃盒组成的隔间装置中,隔着玻璃在左后肢足底表面的中部使用红外辐射热源给予温度刺激,为防止动物组织损伤,将功率设置为40 W,切断时间为20 s,间隔5分钟,共测3次,分别记录每次实验动物对热辐射刺激的延迟时间。1.2.3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蛋白表达量的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检测不同组别小鼠L5脊髓背角组织中炎症因子IL-1 β、TNF-α以及趋化因子CCL2、CXCL1的含量。1.3转录组表达谱检测检测组别为Sham组、SNL组和SNL-乌头汤(12.60 g/kg)组,提取并纯化上述组别小鼠脊髓背角组织中的总RNA,按照安捷伦表达谱芯片的说明操作,共检测41174个编码基因。1.4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不同组别差异表达基因的选择标准为①|log2-fold change(FC)|>0.5②P<0.05,将符合标准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R热图包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基于欧氏距离的3.0聚类软件进行聚类分析。1.5“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根据转录组表达谱检测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分别构建“SNL所致NP失衡网络”、“乌头汤-SNL相互作用网络”,采用Navigator软件(Version 2.0.1)进行网络可视化。若基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值高于均数则用于下一步分析。网络中基因被定义为节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被定义为边,代表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拓扑重要性的节点被称作hub节点,节点的拓扑特征值包括连接度、节点介度、节点紧密度和K-core值。1.6通路富集分析基于KEGG生物学通路数据库,采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乌头汤发挥镇痛作用的关键候选靶标进行通路富集分析,若信号通路P<0.05,则被视为具有富集显着性。2.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机制挖掘及关键药效物质筛选2.1乌头汤候选靶标谱的获取以及疾病相关基因的收集本课题组前期基于化合物-药物的结构相似性原理,预测了乌头汤所含化学成分的候选靶标谱;从OMIM和Drug bank数据库检索NP相关的基因,去除冗余得到NP疾病相关的基因集。2.2“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获取NP相关基因与乌头汤候选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构建“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网络可视化后计算其中节点的拓扑特征值,所有拓扑特征值的中位数设置为卡值,若节点的所有网络拓扑特征值均大于中位数值,则认为该节点具有拓扑重要性,可视为乌头汤缓解NP的关键网络靶标。2.3通路富集分析见 P2,1.6。2.4分子对接通过ChemDraw软件准备化合物的结构信息,从RCSB蛋白数据库收集靶标的蛋白信息。采用pyMOL插件GetBox Plugin确定分子对接的活性口袋(适用于含有配体的蛋白分析,也适用于没有配体但有文献报道的蛋白),运用分子对接软件Ledock进一步模拟乌头汤镇痛候选活性成分与其靶标蛋白的结合情况。若分子对接数值的绝对值大于5,则认为化合物与相应靶标之间存在强结合。2.5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首先,活化靶标蛋白并通过共价反应将其固定在CM5芯片表面,封闭芯片,平衡体系,对于参考道,仅活化、封闭芯片表面,不固定靶标蛋白。其次,配置校正溶液,使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流经芯片表面,若化合物与靶标蛋白有相互作用,则会产生结合解离曲线。最后,通过Langmuir结合模型拟合响应曲线,即可得到化合物与靶标蛋白的结合速率常数ka、解离速率常数kd,以及解离平衡常数KD。2.6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检测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检测健康雄性SD大鼠单次灌胃芍药苷-甘草苷组合或乌头汤后,芍药苷、甘草苷在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镇痛药效的预实验确定药物的剂量,其中,乌头汤选择镇痛最佳剂量即15g/kg(相当于4倍临床日用量);芍药苷-甘草苷组合为芍药苷37.3mg/kg+甘草苷15.1mg/kg(4倍临床日用量乌头汤中芍药苷、甘草苷的含量)。根据药代动力学预实验的结果,设置四个检测时间点于实验动物眼内眦取血,分别为给药后5min、30min、120min和360min。3.乌头汤缓解NP关键药效物质的镇痛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验证3.1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180-220g),用于构建两种NP模型,分别是SNL模型、鞘内注射CCR5的天然配体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acrophage Inf lammatory Protein,MIP)诱导的NP模型。为考察关键药效物质组合(Bioactive compounds,BAC)的镇痛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共设置两个实验集。基于SNL模型的实验集共设置10个组别:Sham组、SNL组、SNL-乌头汤组、SNL-BAC(芍药苷+甘草苷)组、SNL-Maraviroc(CCR5 的拮抗剂 MVC)组、SNL-MVC+乌头汤组、SNL-MVC+BAC组、SNL-芍药苷(Paeoniflorin,PAE)组、SNL-甘草苷(Liquiritin,LIQ)组、SNL-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组;基于MIP诱导NP模型的实验集设置4个组别:Sham组、MIP组、MIP+乌头汤组、MIP+BAC组。3.2镇痛药效学指标的检测3.2.1机械痛阈值见 P11,2.1。3.2.2冷痛阈值在符合行为学检测的场所,将动物置于检测装置内,待其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后,使用20 μ L丙酮刺激左侧后肢的足跖部皮肤。记录30s内动物缩足或舔足的次数,间隔5分钟,共测3次。评分标准为:0分-动物无反应;1分-动物立即缩足但次数少于2次;2分-缩足3次以上;3分-持续性缩足并舔足。3.3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的分子机制验证3.3.1乌头汤及其镇痛药效物质对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分别采用Western blot、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3.3.2乌头汤及其镇痛药效物质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采用ELISA方法,按照TNF-α、IL-1 β和IL-6试剂盒的说明,分别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中上述三种炎症因子的含量。研究结果1.乌头汤的镇痛作用特点1.1 SNL模型的评价与Sham组相比,SNL模型导致动物短期(1-2天)及持续性的(21天)的机械痛阈值降低、对热刺激的延迟时间缩短(均P<0.05);脊髓背角组织中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1.2乌头汤可以有效缓解SNL小鼠的疼痛症状行为学结果表明,SNL小鼠在乌头汤给药后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均显着升高(均P<0.05)。给药后持续至少2小时,其中给药1小时后效果最佳。连续每天给药的情况下,第7天给药后乌头汤镇痛时-效关系与第1天类似,表明动物未对乌头汤产生药物耐受问题。Sham组小鼠在乌头汤给药后,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基线均未改变,提示乌头汤仅改变NP状态下动物的疼痛症状。ELISA结果表明,乌头汤在3.15~12.60 g/kg范围内可有效降低SNL小鼠L5脊髓背角中IL-1 β、TNF-α、CCL2、CXCL1的蛋白表达量。1.3 NP相关基因主要参与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和神经炎症转录组检测结果表明,SNL组与Sham组具有显着性差异,共有567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331个、下调基因236个),包含18个已知NP相关基因(ADCY1、ADRA2A、B4GALT3、BRAF、BTG2、CHRNA4、DYNC1H1、EGFR、GL01、HTR1D、IL1R1、PDGFRA、PDPK1、PGR、PNPLA6、SCN1B、TEK 和 WARS)。“SNL所致NP失衡网络”包含765个节点和4774条边,其中248个hub节点为NP相关基因。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基因主要显着富集在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以及神经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P<0.05)。1.4乌头汤镇痛相关基因主要调控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反应转录组检测结果显示,SNL-乌头汤组与SNL组,共有4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1个为上调基因,271个为下调基因。此外,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SNL-乌头汤组与SNL组具有显着性差异。根据上述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乌头汤镇痛药效相关网络”,由375个节点和3077条边组成。其中,94个关键hub基因为乌头汤发挥镇痛效应的关键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上述关键hub基因主要富集于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P<0.05)。2.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及其网络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本课题组共鉴定出乌头汤及其所含五味中药水煎液中162种化学成分,用于药物的ADME特性评价。前期共得到乌头汤候选靶标1744个,其中107个是现存镇痛药物的作用靶标。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上述靶标主要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如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基于“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互作网络,筛选出453个hub节点,构建其直接相互作用网络,将其中具有网络拓扑重要性的130个关键hub节点,视为乌头汤的候选镇痛靶标。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上述靶标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富集显着性最高(P=6.30E-31),参与该通路的方药靶标有CCL5、CCR5、GNAI1、SRC、PIK3CA 和 AKT。将乌头汤中41种具有较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和成药性的化学成分与其对应靶标进行分子对接,以分子对接的绝对值大于5.0作为卡值发现其中8种与其对应靶标具有请结合,其中芍药苷、甘草苷靶标中涉及多个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进一步分别模拟芍药苷、甘草苷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6个成员分子的结合情况,发现二者与上述6个靶标均呈现强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苷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最上游的CCL5蛋白之间的解离平衡常数(KD)分别为6.667μM、10.85μM,提示芍药苷、甘草苷均与CCL5蛋白具有微摩尔级别的强亲和力。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在体内环境产生的药理效应,单次给药乌头汤(临床四倍等效量)或相当剂量的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后,发现与乌头汤相比,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给药后镇痛关键药效物质芍药苷、甘草苷的血药浓度峰值高、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短,提示组合药物在体内具有更大的暴露量。3.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组合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子机制验证结果3.1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症状采用SNL模型和MIP诱导NP模型的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有效升高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冷痛阈值(均P<0.05),且药效与乌头汤全方相比,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优于单独给药芍药苷或甘草苷组(均P<0.05)。3.2乌头汤及其关键镇痛药效物质均可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SNL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CL5的表达明显增强;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显着降低SNL大鼠的CCL5的表达(均P<0.05);而单独给药芍药苷或甘草苷对CCL5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此外,SNL大鼠L5左侧脊髓背角组织中CCL5、CCR5、GNAI1、SRC、PIK3CA和AKT的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均P<0.05),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显着下调其基因表达量(均P<0.05),且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芍药苷或甘草苷(均P<0.05)。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基因水平的检测结果一致。ELSIA结果表明,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以减少SNL大鼠血清中TNF-α、IL-1 β和IL-6的蛋白含量(均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有效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并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量,表明芍药苷和甘草苷是乌头汤发挥镇痛效应的关键药效物质(均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计算机预测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作用机制并筛选其关键镇痛药效物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SNL模型的药效学实验明确了乌头汤缓解NP的药效,具体表现在乌头汤可有效升高模型动物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显着降低与胶质细胞活化相关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蛋白表达量;根据转录组表达谱的检测结果,分析NP的发病机制与乌头汤的镇痛机制,发现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和神经炎症是NP疾病进程中的三个关键病理环节,乌头汤的镇痛效应基因主要参与调控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2.预测乌头汤缓解NP的网络调控机制为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CL5-CCR5-GNAI1-SRC-PIK3CA-AKT)介导的神经炎症,根据机制重要性,芍药苷和甘草苷被筛选为乌头汤缓解NP的关键镇痛药效物质。3.采用经典的SNL模型及鞘内注射MIP诱导的NP大鼠模型,验证了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缓解NP的药效(芍药苷、甘草苷的使用剂量为四倍临床等效剂量乌头汤中的含量),在该剂量条件下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的药效优于单独使用芍药苷或甘草苷。分子机制层面,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以显着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表达。综上,本文综合利用转录组表达谱检测、药物靶标预测、网络构建与分析、分子对接、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实验验证等方法,明确了经方乌头汤缓解NP的镇痛药效,揭示了乌头汤的镇痛关键药效物质芍药苷-甘草苷组合通过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发挥缓解NP的分子机制。上述科学发现丰富了治痹经方乌头汤的镇痛科学内涵,同时,为研发药效成分清楚、作用机制明确、源于中药的镇痛组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浅谈物理模型及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物理模型及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研究现状
        1.2.1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应用
        1.2.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特点
        1.2.3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后续水化研究现状
        1.3.1 后续水化影响因素
        1.3.2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
        1.3.3 后续水化模型
        1.3.4 后续水化作用机理
        1.3.5 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
    1.4 后续水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2.2.2 试验方法
    2.3 水化环境湿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3.1 湿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2.3.2 湿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2.3.3 湿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2.4 水中水化温度对后续水化的影响
        2.4.1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2.4.2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2.4.3 水中水化温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2.4.4 水中水化温度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2.5 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和抗压强度增长率的相关性
        2.5.1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2.5.2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2.5.3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膨胀应变的关系
        2.5.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2.5.5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的关系
    2.6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
        2.6.1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概念
        2.6.2 抗压强度与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关系
        2.6.3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计算结果
    2.7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的确定
    2.8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3.2.2 试验方法
    3.3 配合比参数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3.3.1 水灰比的影响
        3.3.2 硅粉掺量的影响
    3.4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3.4.1 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
        3.4.2 水泥水化微观模型
        3.4.3 水泥水化反应动力学的微观方程式
        3.4.4 水化速率参数
        3.4.5 硅粉的稀释效应和物理加速效应
        3.4.6 后续水化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3.4.7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
    3.5 模型关键参数及模型验证
    3.6 基于模型的水泥水化度及其水化速率分析
        3.6.1 水中水化温度的影响
        3.6.2 水灰比的影响
        3.6.3 硅粉掺量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4.2.2 试验方法
    4.3 水灰比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4.4 水灰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2 水灰比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4.4.3 水灰比对压折比的影响
    4.5 水泥体积分数和孔隙率
        4.5.1 BSE测试原理
        4.5.2 水泥体积分数
        4.5.3 不同位置孔隙率
    4.6 水泥后续水化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4.7 后续水化对水泥净浆强度的影响机理
        4.7.1 分形模型
        4.7.2 机理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及损伤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概况
    5.3 水灰比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5.4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相关性
        5.4.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5.4.2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5.5 膨胀预测模型
        5.5.1 模型的建立
        5.5.2 模型的验证
    5.6 长期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方法
    5.7 本章小结
6 掺硅粉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及损伤风险控制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概况
        6.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6.2.2 试验方法
    6.3 硅粉掺量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6.4 硅粉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4.1 硅粉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6.4.2 硅粉掺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6.4.3 硅粉掺量对压折比的影响
    6.5 硅粉掺量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6.5.1 硅粉掺量对毛细吸水特性的影响
        6.5.2 硅粉掺量对质量变化率的影响
    6.6 硅粉掺量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6.7 膨胀应变、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和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相关性
        6.7.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6.7.2 初期毛细吸水系数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6.7.3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6.7.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关系
    6.8 后续水化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机理
    6.9 损伤风险控制方法
    6.10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牡蛎蛋白源抗皮肤光老化活性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皮肤光老化的研究概况
        1.1.1 皮肤组织的简介
        1.1.2 皮肤光老化的定义
        1.1.3 紫外线的分类
    1.2 皮肤光老化机理研究
        1.2.1 氧化应激介导学说
        1.2.2 基质异常降解学说
        1.2.3 炎症介导假说
    1.3 皮肤光老化的防治
        1.3.1 减少紫外线暴露
        1.3.2 化学药物防护
        1.3.3 天然产物防护
    1.4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概况
        1.4.1 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1.4.2 活性肽的分离纯化技术
        1.4.3 活性肽的鉴定技术
        1.4.4 多肽的固相合成技术
        1.4.5 多肽的化学修饰
    1.5 牡蛎加工利用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1.5.1 牡蛎的加工利用现状
        1.5.2 牡蛎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牡蛎酶解产物及其超滤组分体外抗皮肤光老化活性初步探索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OPEH和各超滤组分的制备
        2.2.2 OPEH及各超滤组分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测定(ABTS法)
        2.2.3 UVB辐照和HaCaT细胞活力的测定及细胞形态观察
        2.2.4 细胞外I型胶原蛋白前体含量的测定
        2.2.5 细胞内ROS测定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2.3.2 OPEH及各超滤组分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
        2.3.3 OPEH及各超滤组分对HaCaT细胞形态的影响
        2.3.4 OPEH及各超滤组分对HaCaT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
        2.3.5 OPEH及各超滤组分对ROS以及I型胶原蛋白前体水平的影响
    2.4 本章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OPEH-1 在体内的抗皮肤光老化活性评价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动物
        3.1.2 材料与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建立
        3.2.2 动物实验分组
        3.2.3 小鼠皮肤的宏观评价
        3.2.4 小鼠皮肤含水量测定
        3.2.5 动物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
        3.2.6 皮肤中抗氧化酶以及MDA含量的测定
        3.2.7 皮肤中促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3.2.8 小鼠皮肤组织病理染色
        3.2.9 小鼠皮肤组织MMP-1和COX-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2.10 Western Blotting
        3.2.11 OPEH-1氨基酸组成分析
        3.2.12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OPEH-1对小鼠皮肤外观的影响
        3.3.2 OPEH-1对光老化皮肤宏观表现统计结果
        3.3.3 OPEH-1对小鼠皮肤H&E染色结果的影响
        3.3.4 OPEH-1对皮肤中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3.3.5 OPEH-1对光老化皮肤弹性纤维的影响
        3.3.6 OPEH-1对小鼠皮肤抗氧化酶MDA,以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3.3.7 OPEH-1对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3.8 免疫组化检测COX-2在小鼠皮肤中的表达与分布
        3.3.9 免疫组化检测MMP-1在小鼠皮肤中的表达
        3.3.10 OPEH-1对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3.3.11 OPEH-1对COX-2和iNOS表达水平的影响
        3.3.12 OPEH-1对MMP-1和TGF-β表达水平的影响
        3.3.13 OPEH-1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
    3.4 本章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牡蛎蛋白源抗皮肤光老化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4.1 实验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G25葡聚糖凝胶色谱层析
        4.2.2 C18-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层析
        4.2.3 HaCaT细胞活力测定
        4.2.4 HaCaT细胞中MMP-1表达水平测定
        4.2.5 UPLC-MS/MS质谱分析
        4.2.6 多肽的合成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OPEH-1 G25凝胶柱层析结果
        4.3.2 F4 组分的RP-HPLC色谱结果
        4.3.3 F4-4 样品UPLC-MS/MS氨基酸序列的鉴定结果
        4.3.4 多肽的合成与纯度鉴定
        4.3.5 合成多肽的抗光老化活性验证
    4.4 本章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WNLNP在UVB老化的HaCaT细胞的抗光老化机制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UVB老化的HaCaT细胞模型的构建
        5.2.2 细胞外I型胶原蛋白前体含量的测定
        5.2.3 细胞内ROS表达的测定
        5.2.4 Western Blotting
        5.2.5 分子对接分析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WNLNP对UVB老化的HaCaT的保护作用
        5.3.2 WNLNP对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5.3.3 WNLNP对MMP-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5.3.4 WNLNP与NF-κB以及MMP-1分子对接结果
    5.4 本章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活性肽的结构修饰及其活性评价
    6.1 材料与仪器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多肽皮肤渗透能力的预测
        6.2.2 多肽的合成和化学修饰
        6.2.3 UVB辐照和HaCaT细胞活力的测定
        6.2.4 Western Blotting
        6.2.5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多肽皮肤渗透能力的结果
        6.3.2 AC-WNLNP合成与纯度鉴定
        6.3.3 WNLNP-NH_2合成与纯度鉴定
        6.3.4 Palm-WNLNP合成与纯度鉴定
        6.3.5 WNLNP的三种化学修饰对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
    6.4 本章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Palm-WNLNP抗皮肤光老化活性评价及可能机制研究
    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1.1 实验动物
        7.1.2 材料与试剂
        7.1.3 仪器设备
    7.2 实验方法
        7.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7.2.2 动物造模
        7.2.3 皮肤厚度测量和提皮恢复时间测定
        7.2.4 H&E染色和Masson染色
        7.2.5 皮肤胶原纤维亚显微结构观测
        7.2.6 抗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7.2.7 炎症因子含量的测定
        7.2.8 Western Blotting
        7.2.9 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Pep对小鼠皮肤宏观表征的影响
        7.3.2 Pep对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7.3.3 Pep对胶原纤维的影响
        7.3.4 Pep对胶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
        7.3.5 Pep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7.3.6 Pep对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7.3.7 Pep对MAPK/NF-κB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7.3.8 Pep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MMP-1和MMP-9表达的影响
    7.4 结果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3)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框架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章节安排
    1.4 可能的贡献点
2 文献综述
    2.1 高校技术转移
        2.1.1 高校技术转移定义
        2.1.2 高校技术转移形式
        2.1.3 高校技术转移模型
        2.1.4 高校技术转移前因
    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2.2.1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定义
        2.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形式
        2.2.3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重要性
    2.3 制度安排
        2.3.1 所有权
        2.3.2 收益权
        2.3.3 处置权
        2.3.4 其他制度安排
    2.4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2.4.1 技术转移组织
        2.4.2 技术转移组织结构
        2.4.3 技术转移组织与技术转移绩效
    2.5 研究述评
3 制度安排与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探索性多案例
    3.1 文献回顾
    3.2 研究方法
        3.2.1 案例选择
        3.2.2 数据收集
        3.2.3 案例分析
    3.3 案例描述
        3.3.1 清华大学
        3.3.2 浙江大学
        3.3.3 同济大学
        3.3.4 上海交通大学
    3.4 案例发现
        3.4.1 制度安排上的同构设计
        3.4.2 生态系统上的异构表现
    3.5 结论与讨论
4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4.1 文献回顾
        4.1.1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4.1.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4.1.3 技术转移障碍
    4.2 研究方法
        4.2.1 案例选择
        4.2.2 数据收集
    4.3 案例发现
    4.4 案例讨论
    4.5 结论与启示
5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绩效研究: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5.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5.1.1 内部管理简化与技术转移绩效
        5.1.2 外部网络构建与技术转移绩效
        5.1.3 边界跨越与技术转移绩效
        5.1.4 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5.2.1 问卷设计
        5.2.2 变量测量
        5.2.3 小样本测试
    5.3 样本描述与假设检验
        5.3.1 样本数据
        5.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5.3.3 实证检验
    5.4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5.4.1 结论与讨论
        5.4.2 贡献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建议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政策建议
        6.2.1 理论贡献
        6.2.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政策法规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机构小传
附录4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4)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键矿产的概念
        1.2.2 可供性的定义
        1.2.3 Hubbert模型
        1.2.4 财务模型
        1.2.5 地质类比法
        1.2.6 现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资源产业理论
    2.2 Hotelling模型
    2.3 Hubbert模型
    2.4 累积可供曲线
    2.5 联合生产理论
    2.6 品位吨位理论
第三章 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
    3.1 主要特征
        3.1.1 地质属性
        3.1.2 经济属性
        3.1.3 环境属性
    3.2 影响因素
        3.2.1 地质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技术因素
        3.2.4 环境因素
        3.2.5 突发事件
    3.3 耦合作用机制
        3.3.1 物理机制
        3.3.2 市场机制
        3.3.3 外生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Copula-Hubbert生产函数
        4.2.1 理论假设
        4.2.2 函数形式
    4.3 实证研究
        4.3.1 铟的伴生特征
        4.3.2 参数估计
        4.3.3 峰值模拟
        4.3.4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理论模型
        5.2.1 理论假设
        5.2.2 门限模型
    5.3 实证研究
        5.3.1 变量与数据
        5.3.2 平稳性检验
        5.3.3 门限效应估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6.1 问题描述
    6.2 理论模型
        6.2.1 理论分析
        6.2.2 地质维度
        6.2.3 市场维度
    6.3 实证研究
        6.3.1 数据及变量
        6.3.2 参数估计结果
        6.3.3 评价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突发事件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7.1 问题描述
    7.2 市场影响
        7.2.1 国际市场
        7.2.2 中国市场
    7.3 可供性影响
        7.3.1 理论分析
        7.3.2 在险产量
        7.3.3 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对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门限效应检验结果
    B新冠疫情下国际金属市场预测

(5)洪水水流荷载试验及其作用村镇建筑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洪水灾害概述
        1.2.1 洪水灾害的分类
        1.2.2 洪水灾害的分布
        1.2.3 洪水灾害新特点
        1.2.4 洪水作用
    1.3 村镇建筑结构形式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洪水荷载研究现状
        1.4.2 洪水作用建筑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1.4.3 洪水作用建筑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2 洪水水流压力模型试验
    2.1 水工模型试验及相似律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2.3 试验模型及传感器布置
    2.4 试验方案
    2.5 试验结果
        2.5.1 水流压力横向分布图
        2.5.2 水流压力纵向分布图
        2.5.3 水流流速横向分布图
        2.5.4 水流流速纵向分布图
    2.6 本章小结
3 洪水水流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模型迎流面水流流速分布规律
    3.2 模型迎流面水流压力分布规律
    3.3 模型迎流面水流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3.1 流速对水流压力的影响
        3.3.2 水深对水流压力的关系
        3.3.3 洞口对水流压力的影响
        3.3.4 水深流速乘积与水流压力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砌体结构洪水作用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价
    4.1 有限元分析模型
        4.1.1 模型概况
        4.1.2 基本假定
        4.1.3 单元选取
        4.1.4 参数属性
        4.1.5 破坏准则
    4.2 有限元分析过程
        4.2.1 计算工况
        4.2.2 荷载与约束
        4.2.3 分析方法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4.3.1 水深影响分析
        4.3.2 流速影响分析
        4.3.3 砌体结构抗洪损伤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木结构洪水作用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价
    5.1 有限元分析模型
        5.1.1 模型概况
        5.1.2 基本假定
        5.1.3 破坏准则
    5.2 计算工况及分析方法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3.1 水深影响分析
        5.3.2 流速影响分析
        5.3.3 木结构抗洪损伤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模型试验研究结论
        6.1.2 砌体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结论
        6.1.3 木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6)基于微结构单元理论的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土微结构的研究现状
        1.2.2 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研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不同地区马兰黄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2.1 土样采集
    2.2 基本物理性质
        2.2.1 黄土的物理指标
        2.2.2 粒度
    2.3 矿物成分
    2.4 化学成分
    2.5 微观结构
        2.5.1 试样制备
        2.5.2 SEM图像采集
        2.5.3 黄土微观结构
    2.6 压汞试验
        2.6.1 压汞法原理
        2.6.2 试样制备
        2.6.3 孔隙分布特征
    2.7 比表面积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颗粒分离方法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前处理实验
        3.2.1 试验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2.3 结果讨论
    3.3 颗粒分离方法试验
        3.3.1 试验方案
        3.3.1.1 筛分法
        3.3.1.2 离心机法
        3.3.1.3 静水沉降法
        3.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2.1 筛分法分离
        3.3.2.2 离心机法分离
        3.3.2.3 静水沉降法分离
    3.4 颗粒分离结果的表征
        3.4.1 试验方案
        3.4.1.1 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分析
        3.4.1.2 SEM/EDS分析
        3.4.1.3 不同粒径组分的提取
        3.4.1.4 微观形貌表征
        3.4.1.5 X射线衍射分析
        3.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2.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3.4.2.2 SEM/EDS分析结果
        3.4.2.3 不同粒级颗粒的微观形貌
        3.4.2.4 不同粒级颗粒的矿物组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的基本结构单元类型及其作用
    4.1 引言
    4.2 微观试样制备与图像采集
    4.3 结果分析
        4.3.1 颗粒单元
        4.3.2 包衣颗粒
        4.3.3 团聚体
        4.3.4 团聚体的聚集层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湿陷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案
        5.2.1 室内湿陷性试验
        5.2.2 微观试样制备过程
        5.2.3 图像采集和预处理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3.1 黄土湿陷变形特性
        5.3.2 湿陷后黄土的微观结构的定性分析
        5.3.3 湿陷前后SEM/EDS分析
        5.3.4 湿陷后黄土的微观结构的定量分析
        5.3.4.1 孔隙数量和孔隙面积
        5.3.4.2 不同大小孔隙的数量和面积分布
        5.3.4.3 黄土孔隙形态分布
    5.4 讨论
        5.4.1 骨架颗粒
        5.4.2 骨架颗粒的连接形式
        5.4.3 孔隙特征
        5.4.4 碳酸钙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5.4.5 黄土湿陷微观触发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黄土微观结构定量研究
    6.1 引言
    6.2 SEM图像处理
        6.2.1 图像降噪
        6.2.2 图像分割
        6.2.3 Sobel边缘检测
    6.3 接触概念模型
    6.4 结果分析
        6.4.1 孔隙分布分析
        6.4.2 颗粒面积率
        6.4.3 颗粒接触面积率
        6.4.4 接触面积率与孔隙率
        6.4.5 湿陷系数与微观参数的相关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微结构单元理论的黄土湿陷性预测研究
    7.1 引言
    7.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7.3 黄土湿陷性的预测模型
        7.3.1 多元线性模型
        7.3.2 广义相加模型
        7.3.3 模型选择
    7.4 描述性分析
        7.4.1 数据描述
        7.4.2 变量的筛选或模型因子选择
        7.4.3 预测结果
    7.5 统计模型:空间随机效应的延伸应用
        7.5.1 数据描述
        7.5.2 具有空间随机效应的广义相加模型
        7.5.3 预测结果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3.1 社会生态模型
        1.3.2 街道体力活动
        1.3.3 生活性街道
        1.3.4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体力活动相关研究
        1.4.2 街道环境对体力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
        1.4.3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社会生态模型与街道体力活动的基础认知
    2.1 社会生态模型内涵与应用解析
        2.1.1 模型的内涵阐释
        2.1.2 模型应用的基本原则
        2.1.3 模型应用的优势
    2.2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与困境
        2.2.1 西方国家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
        2.2.2 我国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
        2.2.3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面对的困境
    2.3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的应对与挑战
        2.3.1 强调路权平等的共享街道
        2.3.2 兼顾全使用者需求的完整街道
        2.3.3 注重多类型用途的开放街道
        2.3.4 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健康街道
        2.3.5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的其他应对
        2.3.6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面临的挑战
    2.4 社会生态模型在街道体力活动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2.4.1 街道体力活动研究存在的难点
        2.4.2 社会生态模型对街道体力活动研究的支撑
        2.4.3 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与社会生态模型的互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1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影响因素构成
        3.1.1 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3.1.2 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3 物质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4 政策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5 影响因素的归纳与解释
    3.2 健康行为理论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分析
        3.2.1 健康信念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2 计划行为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3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4 社会认知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3 作用关系梳理与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3.1 影响因素各层面之间作用的整体关系梳理
        3.3.2 个体行为心理因素的选取与具体关系梳理
        3.3.3 各影响因素之间作用的具体关系梳理
        3.3.4 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问卷开发
    4.1 各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1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2 社会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3 物质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4 政策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2 街道体力活动的问卷内容设计
        4.2.1 街道体力活动水平的表征方式分析
        4.2.2 街道体力活动的数据获取方式分析
        4.2.3 街道体力活动问卷的具体内容设计
    4.3 深圳调研区域选取与数据收集过程
        4.3.1 深圳街道基本情况与样本选取
        4.3.2 问卷调研的方式及其实施过程
        4.3.3 有效问卷筛选及数据整理
    4.4 问卷各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1 检验方法与思路
        4.4.2 行为心理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3 社会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4 物质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5 政策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6 街道体力活动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与实证检验
    5.1 深圳居民街道体力活动的描述性分析
        5.1.1 受访居民的个体特征分析
        5.1.2 受访居民的活动水平分析
        5.1.3 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分析
    5.2 深圳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的描述性分析
        5.2.1 骑行基础设施短板拉低了整体水平
        5.2.2 空间优化是提高可达性的主要问题
        5.2.3 行为管理是影响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5.2.4 环境治理是愉悦性体验的必要保障
        5.2.5 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的总结分析
    5.3 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5.3.1 各活动类型的行为心理因素检验
        5.3.2 各活动类型的社会环境因素检验
        5.3.3 各活动类型的物质环境因素检验
        5.3.4 各活动类型的政策环境因素检验
        5.3.5 影响因素检验结果的归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6.1 检验分析的方法及思路
        6.1.1 整体思路及参数控制
        6.1.2 变量界定及题项打包策略
        6.1.3 检验模型的转译
    6.2 深圳各步行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1 到工作地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2 交通换乘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3 满足生活需求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4 休闲强身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 深圳各骑行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1 到工作地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2 交通换乘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3 满足生活需求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4 休闲强身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4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效应分析
        6.4.1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归纳分析
        6.4.2 影响因素作用效应的比较分析
        6.4.3 物质环境因素的作用特点分析
        6.4.4 物质环境各维度的作用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1 分析的方法及思路
        7.1.1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调节的分析方法及思路
        7.1.2 个体特征对作用关系调节的分析方法及思路
    7.2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1 人口统计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2 社会经济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3 家庭情况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4 身体质量指数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5 个体特征调节能力的总结分析
    7.3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1 人口统计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2 社会经济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3 家庭情况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4 身体质量指数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5 个体特征的调节逻辑解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街道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认知与提升策略
    8.1 街道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认知
        8.1.1 作用能力是影响因素诠释的关键
        8.1.2 协同合作是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本质
        8.1.3 多层次调节是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途径
    8.2 提升深圳街道体力活动的整体策略
        8.2.1 促进各层面因素的协同合作
        8.2.2 注重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贯彻落实
        8.2.3 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能力发挥
    8.3 强化社会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全作用力策略
        8.3.1 提高居民对体力活动健康效益的认知
        8.3.2 形成健康福祉关系深圳发展的认同
        8.3.3 塑造积极的健康行为社区环境
    8.4 激发物质环境的综合作用力策略
        8.4.1 着力弥补骑行空间供给短板
        8.4.2 有所侧重地优化已有设施
        8.4.3 重视使用者的空间需求差异
        8.4.4 以运维提升来保障空间品质
    8.5 巩固政策环境的源驱动力策略
        8.5.1 完善多层级规划导控体系
        8.5.2 形成约束与鼓励兼并的行为引导
        8.5.3 探索街道治理的深圳模式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街道体力活动研究的相关问卷梳理
    附录B 调研区域的基本范围
    附录C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附录D 问卷的信度检验结果
    附录E 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分析结果
    附录F 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结果归纳
    附录G 街道体力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矩阵
    附录H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调节的分析结果
    附录J 体力活动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梳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低扰动射流清淤及其余水人工湿地净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湖泊水环境问题
        1.1.2 湖泊富营养化成因
        1.1.3 湖泊富营养化的危害
    1.2 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
        1.2.1 外源污染控制
        1.2.2 生态引水
        1.2.3 内源污染治理
        1.2.4 生态修复
    1.3 生态清淤技术
        1.3.1 生态清淤的特点
        1.3.2 生态清淤技术的基本要求
        1.3.3 生态清淤的常用技术
        1.3.4 射流清淤
        1.3.5 CFD方法及其在清淤技术中的应用
    1.4 人工湿地技术
        1.4.1 人工湿地技术特点
        1.4.2 人工湿地构成的基本要素
        1.4.3 人工湿地的分类
        1.4.4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1.4.5 人工湿地技术的潜在问题及强化策略
    1.5 厌氧氨氧化技术概述
        1.5.1 Anammox的发现及主导微生物
        1.5.2 环境条件对Anammox的影响
        1.5.3 人工湿地中Anammox研究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低扰动清淤射流泵的方案设计及工作机理分析
    2.1 前言
    2.2 设计方案与数值方法
        2.2.1 清淤射流泵清淤原理与设计方案
        2.2.2 CFD数值模拟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计算域及其网格划分
        2.3.2 计算工况及其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射流泵参数最优设计与试验验证
    3.1 前言
    3.2 优化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响应面模型
        3.2.3 多目标优化算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试验设计方案与结果
        3.3.2 设计参数敏感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
        3.3.3 模型方差分析与检验
        3.3.4 优化方案及其结果分析
    3.4 原理样机试验验证
        3.4.1 试验对象及试验方法
        3.4.2 水池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FCW和 HFCW系统对清淤余水的净化效果对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人工湿地构建
        4.2.2 人工湿地的运行
        4.2.3 水质分析方法
        4.2.4 酶活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VFCW和HFCW溶解氧的分布差异
        4.3.2 VFCW和HFCW对COD的去除效能
        4.3.3 VFCW和HFCW对氮素的去除效果
        4.3.4 VFCW和HFCW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4.3.5 VFCW和HFCW的酶学表征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组合人工湿地处理清淤余水的污染物去除规律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规律
        5.3.2 组合人工湿地系统的氮素去除规律
        5.3.3 组合人工湿地系统的除磷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nammox生物强化人工湿地脱氮及其作用机理
    6.1 前言
    6.2 材料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2.3 水质分析方法
        6.2.4 高通量测序分析
        6.2.5 Anammox菌群克隆文库构建
        6.2.6 荧光定量PCR分析
        6.2.7 Anammox途径脱氮贡献率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nammox菌群的富集培养
        6.3.2 外源Anammox菌群引入对VFCW-HFCW组合工艺净化效能的影响
        6.3.3 富集培养物及人工湿地中Anammox功能菌群的组成结构
        6.3.4 人工湿地中Anammox贡献率的表征
        6.3.5 Anammox生物强化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6.3.6 脱氮功能微生物的定量分析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文献研究
    综述一 中医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在组合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引言
课题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乌头汤缓解NP的药效及其药理作用探索
    1. 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用药物及试剂
        1.5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2.2 SNL模型的构建
        2.3 乌头汤镇痛药效学指标的检测
        2.4 转录组表达谱样本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6 “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7 通路富集分析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SNL模型显着降低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
        3.2 乌头汤可显着改善NP小鼠的疼痛症状
        3.3 NP发病相关的基因主要调控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和神经炎症
        3.4 乌头汤镇痛效应基因显着富集于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
    4. 讨论
        4.1 NP的关键病理环节包括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以及神经炎症
        4.2 乌头汤可有效缓解NP的症状
        4.3 乌头汤的镇痛作用与抑制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有关
    5. 小结
第二部分 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机制挖掘及关键药效物质筛选
    1. 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用药物及试剂
        1.5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乌头汤候选靶标谱的收集
        2.2 “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3 重要网络节点的通路富集分析
        2.4 分子对接模拟化合物与靶标蛋白的结合情况
        2.5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化合物与蛋白的结合情况
        2.6 药代动力学检测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乌头汤的镇痛候选靶标显着富集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
        3.2 乌头汤的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筛选
    4. 讨论
        4.1 趋化因子信号轴可介导神经炎症
        4.2 芍药苷和甘草苷具有镇痛作用
    5. 小结
第三部分 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子机制的验证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物及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动物与分组
        2.2 NP模型构建
        2.3 疼痛评价方法
        2.4 取材及组织处理方法
        2.5 动物组织冰冻切片
        2.6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FAP、NeuN及CCL5的表达
        2.7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
        2.8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
        2.9 ELISA方法检测炎症因子的含量
        2.10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疼痛症状
        3.2 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有效降低SNL大鼠L5脊髓背角组织中GFAP以及CCL5的表达
        3.3 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显着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表达
    4. 讨论
        4.1 CCL5和CCR5与NP的发生和维持密切相关
        4.2 芍药苷-甘草苷组合有望成为新的镇痛组合药物
    5.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二、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三、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四、本课题的拓展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浅谈物理模型及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D]. 刘亚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牡蛎蛋白源抗皮肤光老化活性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彭志兰. 广东海洋大学, 2021(02)
  • [3]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D]. 孟申思. 浙江大学, 2021(01)
  • [4]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朱永光.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洪水水流荷载试验及其作用村镇建筑数值模拟[D]. 郭晓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微结构单元理论的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研究[D]. 王力. 长安大学, 2021(02)
  • [7]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孙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低扰动射流清淤及其余水人工湿地净化关键技术研究[D]. 倪其军. 江南大学, 2020(01)
  • [9]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探索[D]. 郭秋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标签:;  ;  ;  

浅谈物理模型及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