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县加快发展农牧业的对策思考

林州县加快发展农牧业的对策思考

一、加快林周县农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曹奉鄂[2](2020)在《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用地扩张模拟及其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川藏铁路的建设在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四川藏区经过铁路建设中最困难的“康林”和“雅康”路段,是中国重要的河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该地区的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铁路建设和运营引起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因素的移动以及时空格局的变化将导致城市体系的重建,并将继续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空间格局和环境。因此,本文挖掘铁路建设运营对相应城镇功能在空间结构上的耦合作用,对川藏地区城镇空间扩展规律、发展限制因子解析,提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介入下,四川藏区生态城镇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文章以青藏铁路为例,从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级探析了铁路与城镇发展的作用关系,结合川藏地区高原型及河谷型城镇的扩张强度、分形维数、紧凑度等指数变化,以及交通可达性句法测度,解析城镇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发展和限制因素。基于ANN-CA的理论模型,在Geo SOS for Arc GIS平台下,对康定市和理塘县目标年城镇用地扩张进行模拟,基于模拟结果提出四川藏区城镇的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铁路对沿线城镇的作用方式因城镇的自身发展水平、资源条件以及站点的不同类型有所区别,“承接性”和“匹配性”较好的区域中心城镇,如拉萨,能获得由于铁路的开通和运营带来的正面效应。但对于城镇发展水平较落后的中间站点,铁路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2)对于四川藏区城镇来说,发展方式与发展路径也表现出其独特性,与一般城镇用地扩展动力结构不同,促进城镇扩张的动力更多是由政府的规划和宗教文化为主,而不是由经济主导。(3)根据对康定市以及理塘县的2005以及2015年城镇模拟,发现模拟城镇用地在空间布局以及用地建设量大小与实际基本一致,河谷型城镇镇区城镇用地主要沿主要交通干线方向扩张,以内部填充式以及边缘增长式分布在现有城镇用地周围,而高原型城镇的建设用地主要沿道路向两侧发展。设置三种形式的情景,分别为趋势延续式、交通引导式、生态保护式,对城镇2025年的用地空间布局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在趋势发展情景下的比例高于生态安全情景下和交通导向下的比例;林地、草地的比例在交通导向下的比例低于趋势发展情景下的比例,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比例最高;建设用地在交通导向情景下比例最高,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比例最低。(4)基于城镇模拟结果,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城镇发展策略:区域层面应注重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城市层面提高城镇对铁路修建开通后的“衔接性”和“承接性”。站点层面根据站点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城市中心站:铁路+产业升级,城市与交通功能复合多元;城市边缘站:铁路+公共服务,加强快速集散与区域服务;城市外围站:铁路+产业生产,培养产业、城市相融合的经济聚焦点。

韩金[3](2020)在《西藏大果圆柏林分结构与更新特征分析》文中认为论文以西藏林周县热振寺周围典型大果圆柏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地标准地调查,运用结构参数的多元分布、点格局分析、O-ring函数等方法,研究大果圆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更新幼苗格局、土壤种子库以及林分空间结构与更新的关系。以期为保护大果圆柏天然林资源及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总样地林木株数直径分布主要集中在42cm径阶以下,树高分布主要集中在5~8m。下坡位林木的胸径显着大于中坡位林木的胸径(P<0.05)。Weibull函数拟合林分树高结构的效果优于负指数函数。(2)同一密集程度的林木,其相邻木多呈现随机分布状态;同一大小比数的林木,其相邻木多呈现随机分布状态。三元分布组合类型中处于随机分布、中庸状态且稀疏的林木占比最大为3.9%。(3)林分内超过60%的更新幼苗为随机分布。更新幼苗在0~12m的尺度范围内呈现聚集分布,在13~24m的尺度范围内呈现均匀分布,25m以后逐渐表现为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出现。土壤种子库数量特征为:干瘪种子>腐烂种子>饱满种子,枯落物层>0~5cm土层>5~10cm土层,分布特征为聚集分布。种子生活力低下。(4)幼苗与主林层乔木及母树在0~50m的尺度皆整体表现为正相关;幼苗与雄树在0~30m左右的尺度主要表现为正相关,31m以后表现为不相关和负相关。大果圆柏幼苗的分布特征与林分结构相关,加强围栏建设可以有效保护幼苗生长促进演替。必要时可以进行幼树补植调整林分结构使群落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杨柳[4](2019)在《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青藏高原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文中认为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受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变暖趋势明显,且增温幅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气候条件由暖干型向暖湿型突变,极端高温事件增加,极端低温事件降低。以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使当地热量资源得以改善,从而使青藏高原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增加。基于遥感数据和种植适宜性模型的一些研究表明,该地区足够的农业热量资源增加了适宜耕种土地的面积,为农牧民的开垦行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影响下,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区的农牧民不得不开垦以满足对饲草的需求。气候变暖导致灌木丛入侵高山草甸,影响了牧草的生长。且在放牧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禁牧、休牧、轮牧政策的影响下,致使牧草供给十分短缺。进而导致农牧民所承受的人口压力不断加大。而人口压力也一直被认为是农地开垦的原因之一。然而,农牧民也有极大的可能性不选择开垦,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我国是气候变化受益国之一(主要表现在适宜耕种面积的增加),其他受益国家的农牧民更多地采取耕地集约化策略,增加对农业的长期投入;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藏高原同时面临劳动力析出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农牧民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会更愿意追求生计多样化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导致耕地撂荒现象明显;第三,青藏高原的耕地大多处于饱和状态,无地可垦;第四,开垦耕地需要较高的费用(如追加灌溉、平整土地等投资),农牧民的行为是风险规避型,为降低风险,他们往往选择集约化利用耕地,而不是开垦。在气候背景下,虽然从理论和遥感解译的角度来看,青藏高原耕地利用方式呈扩大化趋势,农户可能采取策略是耕地扩大化,但仍有采取集约化策略的可能。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青藏高原农牧民越来越接受非农工作。那么,农牧民又是如何平衡气候变化带来的开垦机遇、风险,劳动力析出以及人口压力的,仍然缺少认识。因此,有必要在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研究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并分析影响农牧民耕地利用决策的因素,为增强该地区农户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制定气候变化下耕地利用的有效适应策略和农牧业发展计划提供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是生态脆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该地区农牧民所采取的耕地利用方式不容忽视,如农牧交错带草地的垦殖也会导致草地退化和沙漠化,并且不可逆转。鉴于此,本文以青藏高原的“一江两河”地区、朋曲河流域、河湟谷地以及川西地区的壤塘县为研究区,利用四个区域947份农牧民家庭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并定量研究农牧民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多采取耕地集约化策略,且以长期投资为主,较少的农牧会采取开垦策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体地,研究结果如下:(1)除了降水情况的感知,研究区样本农牧民感知情况与气象站数据基本相符。绝大多数农牧民感知气候条件仍是“暖干型”气候,且感知暴风雪减少、干旱增多。此外,大部分的农牧民认为气候变化并没有对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化不断地加快,农牧民对非农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加之政府的管制,使得开垦现象并不普遍。仅有18.16%的农牧民有开垦行为,且开垦耕地面积大多在0.02—0.20 hm2之间。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农牧民开垦是气候变化和人口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计量结果还表明,农牧民开垦决策与人均打工年收入呈显着负相关关系。(3)研究区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高达70%以上。农牧民主要购置农用拖拉机和机械用犁这两类设备,而对微耕机和水泵的投入较少,且农牧民大多在2000年以后购置农用设备。同时,农牧民的非农活动收入促进了当地的耕地机械化。此外,计量结果还表明,农牧民机械化投资与农牧民感知春季霜冻的整体变化趋势和牲畜数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研究区耕地灌溉水平相对较高,且以沟灌为主。灌溉地块面积较小,在0.02—0.30hm2之间。大部分灌溉设施是由政府出资修建,而农牧民自主灌溉投资相对较低。促进农牧民自主灌溉投资的因素是农牧民感知春季霜冻的整体变化趋势和耕作地块平均面积,而人均打工月收入高则抑制了农牧民灌溉投资。(5)大多数农牧民的自主化肥投入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仅有28.83%的农牧民化肥投入有所增加。计量结果表明,农牧民的增加化肥投入决策与农牧民感知冬季持续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感知降水的整体变化趋势、抚养比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农牧民感知春季霜冻的整体变化趋势、牲畜数量、居住地距集镇距离、耕作地块平均面积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蒙媛[5](2018)在《拉萨市农牧区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1;随后,他又在河北省考察过程中特别强调“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党中央、国家领导人极其重视我国的贫困问题。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目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难啃”阶段,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老革命区集中一体的地区。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省属连片贫困地区,也是我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3中的“一区”。截至2017年12月底,西藏自治区仍然有33万贫困人口,因此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在“五个一批”4扶贫方式中,产业扶贫是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升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质量,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当雄县有“身份证”牦牛肉、尼木县“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产业、曲水县才纳乡“经济花园”的分析以期寻找适合西藏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三种不同农业生计条件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为我区其他县域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扶贫提供借鉴与启发。首先,从宏观视角上分析发现,拉萨市农牧区呈现贫困成因复杂、脱贫任务艰巨;贫困人收入增长慢,相对贫困较多和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特点。拉萨市农牧区的致贫因素包括灾害、收入、人力资本、健康和思想观念等因素。拉萨市农牧区的精准扶贫模式主要有“以产脱贫”、“以迁脱贫”、“以教脱贫”、“以补脱贫”、“以保脱贫”和“以助脱贫”。其次,从微观视角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当雄县有“身份证”牦牛肉、尼木县“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产业、曲水县才纳乡“经济花园”3个典型产业扶贫案例。第一,通过案例当雄县有“身份证”牦牛肉,分析发现牧区通过生态循环养殖业建立了稳定的收入渠道、延长了产品生产链、产品品牌意识强,同时也存在信息化水平低、牧业草料缺乏等问题;第二,通过案例尼木县“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产业,分析发现半农半牧区通过发展生态农牧产业增强合作社产品品牌意识、扶贫模式得以创新、旅游资源集聚效应增强,同时也存在贫困户参与程度较低、旅游业季节性带来季节性失业等问题;第三,通过案例曲水县才纳乡“经济花园”,分析发现农区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农业集聚效应增强、农牧民收入增加,同时也存在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缓慢、种植业科技含量比较低等问题;第四,结合以上案例分析,提出了西藏牧区适合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半农半牧区适合发展生态农牧产业,农区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产业扶贫模式。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西藏产业扶贫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信息化水平;三大产业须有效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土地流转权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扶贫先扶志”,解决当地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等对策建议。

吕翠苹[6](2018)在《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是当前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动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细化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目标,即“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本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立足西藏特殊战略定位并基于西藏特殊性进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既具有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处理的普遍共性,又是一个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殊案例,既涉及到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又涉及到民族区域财政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为西藏现实问题的解决及促进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央与其他民族地区财政关系的处理提供借鉴,为区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本文力图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的角度和高度来研究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从民族视角上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从财政视角上研究中央与西藏自治区的关系。首先在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财权、财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即为: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支出划分以及建立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基础上进一步地财权划分、财力配置问题。本文详细考察了国内外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现状,发现学界对于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丰富的结论,但对于当前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并没有放到一个整体中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索。因此本文试图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抓住当前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突出问题,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政治、法律基础之上,纵观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历史,横看典型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经验教训,在深刻认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前提下,系统探索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着力点,构建出符合西藏当前和未来发展实际的特殊、规范、有效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即“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这是一个建立在西藏特殊性基础上的,着眼解决西藏公共服务水平和内生增长力水平低这一突出问题的,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相联系又有区别的特殊的财政体制。新的财政体制必然要求新的配套措施,因此本文最后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财权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三个方面来规范调整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使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这些具体配套改革措施是与本文提出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相结合的,区别于目前中央对西藏的的财政管理体制,真正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应政策法规。为此,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做了五个部分的分析,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是第二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及政治法律基础。本部分详细分析了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中国式财政分权理论、中国民族学理论和中国藏学理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国家治理理论,为本文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对民族地区财政的相关规定,是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的政治法律基础,因此本部分还详细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与特色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践,当前《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民族问题相关法律体系的现状及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建设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三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历史追溯。本部分首先梳理了西藏和平解放前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接着考察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五个时期”和“三种类型”的发展历程。通过追溯历代封建王朝至今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以下启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受制度惯性和历史惯性影响,在认识西藏特殊性基础上对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做出特别处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变迁依附于全国财政体制的变迁,是寻求集权与分权最佳组合的探索过程,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始终着眼于改变西藏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部分是第四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现实考察。本部分首先给出了西藏的特殊战略定位,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西藏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前沿。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殊性,即:西藏公共支出成本高,地方内部事权财政负担沉重;西藏承担更多交叉领域的财政事权;财政自治权在西藏的实施使西藏享有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特殊财权;西藏对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高度依赖性。第四部分是第五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设计。本部分首先给出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即:贯彻中央治藏方略,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特殊财税政策;立足新时代,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导向;借鉴国际经验,从典型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实践中获得启示。本部分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通过“保输血、强体造血”解决西藏的依赖性问题;有利于提升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祖国的边疆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最后本部分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以“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为根本目标,遵循“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财力与财政事权相匹配”的基本原则,建立特殊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即“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具体内容包括:(1)下划更多事权,保证依法支出;(2)自主设立地方税种,收入全部直接留用;(3)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财政收支缺口;(4)设立西藏重点扶持基金,加大重点专项扶持;(5)对所有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施全面绩效管理。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增加西藏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决策权,强化西藏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责任意识,有效避免西藏税收征收过程中“先征后返”办法带来的效率损失,优化西藏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内生增长力水平的提高。本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所在。第五部分是第六、七、八章的内容,分别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财权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三个方面对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了规范调整。第六章从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模糊导致政府职责“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法律法规约束缺失等方面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改革思路:(1)在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下促进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2)充分考虑西藏特殊性,对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作出特殊安排;(3)建立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动态调整机制;(4)增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法律约束力。本章还据此给出了“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框架下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具体操作层面的划分建议,将更多诸如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科技、部分公共文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事权和支出责任都明确下划给西藏地方政府,以增强西藏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意识和资金使用的自主决策权。第七章从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税收划分情况、西藏地方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西藏财政自给率低并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西藏地方政府拥有特殊的税收征管权等方面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在财权分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改革思路:(1)在修订完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制定《西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明确西藏享有完整的财政自治权。尤其在财政自治收入权上提出在西藏征收的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全部直接留给西藏,由西藏自治区统筹安排使用,而不是采取现在的“先征后返”办法,有效避免了税收征收过程中不必要的效率损失;财政自治支出权上赋予西藏地方政府自主安排支出项目、自主确定支出标准的财政自治权利,自治区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作出投资决策,提高西藏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2)明确首先发挥西藏地方税的宏观调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进一步加快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直接税的改革,使直接税在地方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以更好的发挥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稳步推进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优化西藏当前的税制结构,实现构建和完善西藏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目标。第八章从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制度根源上缺乏坚实基础、当前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依据测算方式及绩效考评办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低等方面考察了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1)促进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中央与西藏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2)调整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3)规范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4)逐步建立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5)建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机制;(6)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体系。这里尤其强调了使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中的规模和比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提出建立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提出建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机制,以弥补西藏财政收支缺口,为西藏地方政府承担相应支出责任提供资金保障。

龙俊霖[7](2017)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林周各项事业发展》文中认为“为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转化为推动林周县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举措,真正使之成为指导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刘小龙[8](2017)在《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疆,与东南沿海相比,西藏气候相对较为恶劣,自然环境较差。西藏地理地形以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小,并且大部分耕地不肥沃,有机物的含量较低。由于农业用地缺乏且质量低、气候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西藏地区通过平整土地,改造土质等措施,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的不断丰收和发展。但是,西藏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还尚未全部挖掘出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进一步稳定、发展和改革西藏的农牧业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西藏地区应该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加快对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利用自身优势,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样不但促进西藏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更以农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重点选取西藏近10年的农业的发展趋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西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问题,对比分析西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已经取得的主要成就,即建设和完善了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和支持了一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等;同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特色产品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客机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建立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经济等具体建议。

冯楚建[9](2017)在《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治理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相较而言,科技精准扶贫更加重视内生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有助于长效脱贫和避免返贫,但现有研究关注不多,针对性不强。现实需求和理论拓展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动机和逻辑起点。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发生率高达23.9%,位于全国第一,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贫困问题及扶贫攻坚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基于科技与社会融合的视角,聚焦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结合作者三年多的援藏经历,通过对大范围田野调查成果和贫困村典型案例的总结提炼,归纳提出了西藏地区贫困的六种主要类型、四个主要特征、五大致贫原因以及科技扶贫主要模式,并分别阐释了各种模式的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立足社会嵌入等理论,从微观层面考察和刻画了科技精准扶贫的社会嵌入过程,揭示了影响科技精准扶贫效果的自然性、社会性等非科技因素,提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融合的新机制,最后就科技精准扶贫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提出了优化方向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在贫困治理过程中,科技创新通过如下路径实现其价值。一是将科技要素融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二是将科技创新发展理念植入贫困地区发展之中,改造封闭落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三是将科技要素导入各类扶贫活动之中,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四是将新技术引入精准扶贫过程之中,建立精准化识别、实时性监测、共享式平台、标准化管理等技术平台和工作机制,支撑全社会精准扶贫脱贫行动。(2)科技精准扶贫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精细管理、持续再生为理念,突出全过程、责任式、参与性,是一种内生性的扶贫举措。从认知觉醒到技能习得,再到共同行动,进而实现稳定脱贫,确立贫困农牧民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要构建鼓励和支持贫困农牧民参与科技扶贫的机制,赋予并尊重其在科技扶贫资源分配、项目确定、落地实施、效果评价等过程中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3)科技精准扶贫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科技与社会融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涉及科技自身之外诸多因素的复杂互动。这些因素可归为自然性和社会性集群。其中,自然性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人造资本等,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个体与社群的能力、社会和人际资本、社会运行规则等。从科技与社会融合视角看,社会嵌入作用于技术扩散的路径选择、效应落地以及农牧民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等,科技精准扶贫必须立足和瞄准当地贫困农牧民的实际情况与当地传统文化的特殊现状,优化技术扩散的社会嵌入路径,而其中的关键是与贫困人群构建社会信任关系。(4)在前述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科技精准扶贫的优化对策和推广策略,重点是打造精准扶贫微观“基础”,推进科技与社会融合。具体可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推进。一是完善微观政策体系,突出增强贫困农牧民主体地位;二是强化扶贫微观模式,构建科技特派员等脱贫带头人与贫困农牧民的伙伴式关系、创业式扶贫;三是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重的科技精准扶贫项目形成机制;四是引导简约创新方向,面向贫困地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王之爽[10](2017)在《拉萨市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旅游相互结合的产物,将旅游置身于整个生态系统中考虑,将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美的特征要素打造成旅游产品,引入科学又生动的解说向游客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达到实现生态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改善的多赢的目的。生态旅游是一项高度环保和负责任的旅游,旨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和“发展”的双重目标,不仅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关注当地文化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并致力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地社区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藏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西藏又具有丰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西藏发展生态旅游既能加速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又能快速促进七地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更多的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拉萨市林周县地处西藏中部,拉萨市东北方向,林周县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既有高山河谷,又有草原风光,还有热振寺等独特的人文景观,且交通便捷。但由于开发不足,很多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景色都不为人所知,不可替代的美丽自然风光,以及极少受到人类干扰破坏的生态环境,为林周县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地方政府的行为主要是行使综合管理职能,地方旅游主管部门主要是行使其行业管理职能,因为生态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对生态资源的利用,生态旅游开发离不开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参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研究政府行为和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结合林周县的实际情况,分析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地方政府的政府行为,旅游主管部门的政府行为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政府行为,并对林周县生态旅游建设提出建议。

二、加快林周县农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林周县农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用地扩张模拟及其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点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川藏铁路
        1.4.2 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策略
        1.5.2 铁路客站及沿线城镇发展影响
        1.5.3 城镇扩张模拟
        1.5.4 小结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1.6.3 研究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生态脆弱区铁路对城镇发展影响研究
    2.1 区域层面
        2.1.1 区域可达性的提高
        2.1.2 促进交通网络的完善
        2.1.3 城镇体系与结构的影响
    2.2 城市层面
        2.2.1 铁路对城市人口变化的影响
        2.2.2 铁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2.2.3 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站点周边层面
        2.3.1 客站类型与城市空间演化规律
        2.3.2 客站与城市空间耦合关系的实例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城镇扩展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3.1 四川藏区环境与资源条件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人文环境
        3.1.3 交通发展状况
        3.1.4 旅游资源条件
    3.2 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及典型城镇选取
        3.2.1 城镇形成途径及分类
        3.2.2 交通与城镇发展评述
        3.2.3 典型城镇选取
    3.3 城镇用地扩展及驱动力分析
        3.3.1 城镇用地扩展特征分析
        3.3.2 道路可达性评价
        3.3.3 用地扩展驱动力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城镇用地扩张多情景模拟
    4.1 模型构建
        4.1.1 Geo SOS平台介绍
        4.1.2 模型原理
        4.1.3 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4.1.4 约束条件——基于生态适应性的城镇用地增量约束
    4.2 基于CA模型的城镇用地变化研究
        4.2.1 河谷型城镇——炉城镇
        4.2.2 高原型城镇——高城镇
        4.2.3 小结
    4.3 多情景下城镇用地增长预测
        4.3.1 情景设计
        4.3.2 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4.3.3 不同生境城镇发展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川藏铁路沿线藏区城镇生态化发展策略
    5.1 问题发现
        5.1.1 区域层面
        5.1.2 城市层面
        5.1.3 站点层面
    5.2 城镇生态化发展策略框架
        5.2.1 技术路线
        5.2.2 发展目标与原则
        5.2.3 生态化发展框架构建
    5.3 发展策略
        5.3.1 区域层面
        5.3.2 城市层面
        5.3.3 站点层面
结论与展望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西藏大果圆柏林分结构与更新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分结构的研究
        1.2.2 森林更新特征的研究
        1.2.3 大果圆柏的研究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研究区整体特点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3.2 林分非空间结构
        2.3.3 林分空间结构
        2.3.4 土壤种子库
        2.3.5 更新幼苗分布及与林木关系
        2.3.6 统计方法
    2.4 研究技术路线
3 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 灌木草本组成
    3.2 林分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
        3.2.1 林分直径分布
        3.2.2 林分树高分布
    3.3 林分直径结构拟合和树高结构拟合
        3.3.1 林分直径结构拟合
        3.3.2 林分树高结构拟合
    3.4 小结
4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1 大果圆柏林一元分布特征
    4.2 大果圆柏林二元分布特征
    4.3 大果圆柏林三元分布特征
    4.4 结构参数一元、二元和三元分布之间的关系
    4.5 小结
5 林分更新格局及种子库特征分析
    5.1 更新幼苗的分布格局特征
    5.2 不同尺度各样地幼苗点格局分布
    5.3 土壤种子库空间格局
    5.4 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
    5.5 小结
6 林分更新幼苗与主林层林木关系分析
    6.1 更新幼苗与主林层乔木关联性研究
    6.2 更新幼苗与主林层母树关联性研究
    6.3 更新幼苗与主林层雄树关联性研究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4)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青藏高原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科学问题
        1.1.2 社会需求
    1.2 文献综述
        1.2.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牧民的耕地利用方式
        1.2.2 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的耕地利用方式
        1.2.3 气候变化背景下劳动力析出对农牧民的耕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1.2.4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劳动力析出与耕地利用方式的研究现状
        1.2.5 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一江两河”地区概况
        2.1.2 朋曲河流域概况
        2.1.3 河湟谷地概况
        2.1.4 壤塘县概况
    2.2 数据来源
第3章 实际气候变化与农牧民的气候变化感知
    3.1 实测气候变化情况
    3.2 农牧民气候变化的季节性感知情况
    3.3 农牧民气候变化的气象要素感知情况
    3.4 农牧民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情况
    3.5 农牧民感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的耕地扩大化决策
    4.1 研究方法
        4.1.1 模型的选择
        4.1.2 变量的设定
    4.2 农牧民实际开垦情况
    4.3 农牧民开垦与人口压力
    4.4 农牧民开垦与及其打工情况
    4.5 开垦农牧民与不开垦农牧民的独立样本T检验
    4.6 农牧民开垦决策的影响因素
    4.7 农牧民开垦面积的影响因素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的机械化投资决策
    5.1 研究方法
        5.1.1 模型的选择
        5.1.2 变量的设定
    5.2 研究区政府支援农业生产性财政情况
    5.3 研究区机械化情况
    5.4 样本农牧民机械化投资情况
    5.5 农牧民非农收入与机械化情况
    5.6 机械化投资农牧民与未机械化投资农牧民的独立样本T检验
    5.7 影响农牧民机械化投资的因素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的灌溉投资决策
    6.1 研究方法
        6.1.1 模型的选择
        6.1.2 变量的设定
    6.2 研究区农田灌溉情况
    6.3 农牧民灌溉投资情况
    6.4 灌溉地块实际情况
    6.5 农牧民非农收入与灌溉投资情况
    6.6 影响农牧民灌溉投资的因素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的化肥投入决策
    7.1 研究方法
        7.1.1 模型的选择
        7.1.2 变量的设定
    7.2 研究区化肥投入情况
    7.3 样本农牧民化肥投入比情况
    7.4 农牧民非农收入与化肥投入情况
    7.5 是否增加化肥投入的两类农牧民的独立样本T检验
    7.6 影响农牧民增加化肥投入决策的因素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讨论
    8.3 政策建议
    8.4 可能的创新点
    8.5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发表论文
    参与课题

(5)拉萨市农牧区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扶贫观
        2.2.2 国内外学者的产业扶贫观
    2.3 理论基础
        2.3.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2.3.2 配第-克拉克定理
        2.3.3 库兹涅茨法则
第三章 拉萨市农牧区贫困特点、成因与精准扶贫模式分析
    3.1 拉萨市贫困特点分析
        3.1.1 贫困成因复杂,脱贫任务艰巨
        3.1.2 贫困人收入增长慢,相对贫困较多
        3.1.3 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3.2 拉萨市致贫成因分析
        3.2.1 灾害因素
        3.2.2 收入因素
        3.2.3 人力资本因素
        3.2.4 健康因素
        3.2.5 思想观念因素
    3.3 拉萨市农牧区精准扶贫模式
        3.3.1 以产脱贫
        3.3.2 以迁脱贫
        3.3.3 以教脱贫
        3.3.4 以补脱贫
        3.3.5 以保脱贫
        3.3.6 以助脱贫
第四章 拉萨市农牧区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4.1 “有身份证的牦牛肉”——牧区产业扶贫案例
        4.1.1 案例呈现
        4.1.2 案例分析
        4.1.3 经验启示
    4.2 “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产业——半农半牧区产业扶贫案例
        4.2.1 案例呈现
        4.2.2 案例分析
        4.2.3 经验启示
    4.3 “经济花园”——农区产业扶贫案例
        4.3.1 案例呈现
        4.3.2 案例分析
        4.3.3 经验启示
    4.4 西藏产业扶贫类型选择
        4.4.1 牧区-生态循环种养业
        4.4.2 半农半牧区-生态农牧产业
        4.4.3 农区-生态农业旅游
第五章 对策建议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信息化水平
    5.2 三大产业有效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5.3 深化土地流转权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
    5.4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一技之长
    5.5 “扶贫先扶志”,解决当地精神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基本范畴的界定与阐释
        一、事权、财政事权、支出责任
        二、财权、财力
        三、民族自治地方财政
        四、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
        五、财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及政治法律基础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
        一、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理论
        三、中国民族学理论和中国藏学理论
        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国家治理理论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政治基础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基础
第三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和平解放前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沿革
        一、唐朝时期
        二、元朝时期
        三、明朝时期
        四、清朝时期
        五、民国时期
    第二节 和平解放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沿革
        一、五个时期
        二、三种类型
    第三节 主要启示
        一、受制度惯性和历史惯性的影响
        二、在认识西藏特殊性基础上做出特别处理
        三、依附于全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四、寻求集权与分权最佳组合的探索过程
        五、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
        六、始终着眼于改变西藏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西藏具有特殊战略定位
        一、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
        二、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三、西藏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四、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六、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七、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八、西藏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前沿…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具有特殊性
        一、西藏公共支出成本高,地方内部事权财政负担沉重
        二、西藏承担更多交叉领域的财政事权
        三、财政自治权在西藏的实施使西藏享有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特殊财权…
        四、西藏对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高度依赖性
第五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设计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贯彻中央治藏方略,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特殊财税政策
        二、立足新时代,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导向
        三、借鉴国际经验,从典型国家实践中获得启示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着力点
        一、提高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二、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解决西藏依赖性问题
        三、有利于提升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有利于祖国的边疆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三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设计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根本目标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
第六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分析
        一、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模糊,政府职责“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二、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三、法律法规约束缺失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改革思路
        一、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改革思路…
        三、当前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具体操作层面划分建议
第七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权分配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现状分析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税收划分情况
        二、西藏地方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三、西藏财政自给率低
        四、西藏地方政府拥有特殊的税收征管权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改革对策
        一、财权分配的理论基础
        二、西藏财政自治权的保障与完善
        三、西藏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第八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第一节 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源上缺乏坚实基础
        二、当前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三、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分配依据、测算方式及绩效考评办法有待优化……
        四、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低
    第二节 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林周各项事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把坚定不移抓认识作为“驱动器”
把持之以恒抓学习作为“必修课”
把掷地有声抓落实作为“军令状”

(8)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一、农业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二、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三、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藏自治区自然条件和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西藏自治区的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条件
        三、土地资源
        四、水资源
        五、生物资源
    第二节 农村经济状况及农业发展模式各层次的演变
        一、农村经济状况
        二、农业发展模式各层次的演变
第三章 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变迁和特征及问题
    第一节 农业投入要素利用结构演变
        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
        二、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
        三、农业资金利用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主要特征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二、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二、农牧业生产环境影响大
        三、农民深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
        四、科学技术应用率不高
        五、产业化水平比较落后
    第四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措施
第四章 西藏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建设和完善了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培育和支持了一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
        三、扶持和壮大了一批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
        四、初创了一批具有西藏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
        五、提升了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六、促进了群众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七、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了加强
    第二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产品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
        二、科技带动能力不强
        三、产业关联及聚集不健全
        四、组织管理能力不佳
        五、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六、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作用小
    第三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重视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二、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国家推进西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
        四、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六、地方政府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清晰定位与宣传
    第四节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融资渠道单一
        二、信息交流平台缺乏
        三、缺乏市场输送渠道
        四、自然灾害的威胁
第五章 西藏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发展趋势
        一、规模化趋势
        二、集约化趋势
        三、生态化趋势
        四、市场化趋势
    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指导原则
    第三节 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立主导产业
        二、发展规模经济
        三、扶持龙头企业,鼓励出口
        四、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
        五、惠民政策和减免税收
        六、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七、加大技术投入
        八、建立健全科学的分配体系,提高科技含量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社会嵌入性理论
    2.3 社会资本理论
    2.4 技术扩散理论
    2.5 边缘化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实基础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3.3 调查成果及分析
    3.4 贫困特征及成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一般模式分析
    4.1 科技扶贫模式分类
    4.2 精准扶贫技术供给主体
    4.3 精准扶贫技术需求主体
    4.4 科技精准扶贫主体联结与协同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吉纳村科研项目基地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5.1 吉纳村概况
    5.2 主要扶贫做法
    5.3 扶贫模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郭庆村专业合作组织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6.1 郭庆村概况
    6.2 主要扶贫做法
    6.3 扶贫模式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羊达村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7.1 羊达村概况
    7.2 主要扶贫做法
    7.3 扶贫模式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典角村边境地区科技扶贫模式案例分析
    8.1 典角村概况
    8.2 主要扶贫做法
    8.3 扶贫模式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优化与推广
    9.1 优化思路
    9.2 路径选择
    9.3 推广策略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科技精准扶贫脱贫相关政策法规
附录2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3 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10)拉萨市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2 生态经济学
        1.2.3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
        1.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1.2.5 新公共服务理论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2.1.1 政府行为概念综述
        2.1.2 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2.1.3 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2.1.4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概述
    2.2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2.1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2.2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2.3 西藏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第三章 林周县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林周县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3.1.1 林周县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1.2 林周县生态旅游资源品质
    3.2 林周县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2.1 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3.2.2 林周县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3.3 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3.1 生态旅游人才匮乏问题
        3.3.2 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设计问题
        3.3.3 运营管理与农牧民参与问题
        3.3.4 配套设施建设与资金匮乏问题
第四章 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4.1 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地方政府的政府行为
        4.1.1 制定林周县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4.1.2 将生态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4.1.3 建立各部门领导协调机构
        4.1.4 制定生态旅游相关规范性文件
    4.2 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旅游主管部门政府行为
        4.2.1 依托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引导生态旅游投资经营方向
        4.2.2 运用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建立生态旅游市场规则
        4.2.3 建立执法队伍进行生态旅游市场监督
        4.2.4 组织行业性的生态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4.2.5 创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社会环境
        4.2.6 完成各项有关的管理活动
    4.3 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政府行为
        4.3.1 为地方政府制定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建议
        4.3.2 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关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4.3.3 监督生态旅游开发活动
        4.3.4 监测生态旅游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信息
        4.3.5 建立执法队伍进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监督
        4.3.6 组织生态旅游从业者开展生态保护活动
第五章 林周县生态旅游建设的建议
    5.1 林周县生态旅游建设中地方政府的建议
        5.1.1 改进前期策划与规划设计方式
        5.1.2 建立农牧民广泛参与的共享式发展机制
        5.1.3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5.1.4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5.1.5 制定生态旅游相关规范性文件
    5.2 林周县生态旅游建设中旅游主管部门的建议
        5.2.1 创新人才引进待遇与奖励机制
        5.2.2 创新生态旅游行政管理服务方式
        5.2.3 创新生态旅游营销方式
        5.2.4 构建生态旅游规范评估机制
        5.2.5 组织建立生态旅游行业协会
    5.3 林周县生态旅游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建议
        5.3.1 协同地方旅游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工作
        5.3.2 积极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5.3.3 完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加快林周县农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用地扩张模拟及其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D]. 曹奉鄂.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西藏大果圆柏林分结构与更新特征分析[D]. 韩金.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4]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青藏高原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D]. 杨柳. 西南大学, 2019(01)
  • [5]拉萨市农牧区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D]. 蒙媛. 西藏大学, 2018(10)
  • [6]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 吕翠苹.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7]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林周各项事业发展[N]. 龙俊霖. 拉萨晚报, 2017
  • [8]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刘小龙. 烟台大学, 2017(02)
  • [9]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西藏地区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 冯楚建.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10]拉萨市林周县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王之爽. 西藏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林州县加快发展农牧业的对策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