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英考察印象(一)

赴英考察印象(一)

一、赴英考察印象(一)(论文文献综述)

杨兴叶[1](2021)在《论萧乾散文的自我书写》文中认为萧乾是中国现当代文坛颇为重要的作家,其创作颇丰,内容庞大,思想蕴含相当丰富。从他发表第一篇小说《蚕》开始,就受到文坛前辈李健吾、林徽因、沈从文等人的青睐。燕京大学毕业伊始即被聘为《大公报·文艺》编辑,随后成为着名特写作家,辗转海内外,尤其以报告文学享誉文坛。也正是因为其小说和报告文学成就之高,萧乾的研究者们虽尝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其进行研究,但研究的关注点依旧不出小说和特写,对其庞大的散文文本则多有忽视。萧乾是作为知识分子活跃于文坛的,对其散文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深入萧乾散文文本,可以发现在他的散文中,“自我的书写”是其进行创作的一条鲜明主线。从自我到他者,从不带地图的旅人到重拾人生地图,以萧乾散文文本为切入点,我们可以捕捉到知识分子萧乾在其自我书写中所体现的人生轨迹和思想演变。本研究共由三部分组成,分为绪论、主体章节和结语。首先,绪论部分是对以往萧乾研究进行综合把握,对比以往萧乾研究中的几种视角,分析以往研究的局限,确立萧乾研究还有可供挖掘的空间,从而引出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其次,对论文的选题缘由和论文创新点进行论述说明;再次,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最后,交代本研究的思路和要采取的研究方法。论文主体部分立足现有研究,在宏观把握萧乾散文文本的基础上,选取萧乾散文中的代表性文本,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从“自我书写”这一视角出发,深挖萧乾散文背后的精神内核。此部分分为如下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萧乾自我书写中的生命状态与生命意识进行探源,分析萧乾文本对于自我生存体验的诉说,分别从其苦难经历所导致的生命无根状态、死亡意识锻造的忧郁气质中来挖掘出萧乾对于命运的反叛与挣扎的根源。第二章分析萧乾“为人生”书写的具体表现,探究不带地图的旅人萧乾是如何将自我置入历史的大潮中,在为人生书写中抒发自我对于时代的忧郁,在对现实的观照中确证自我,在书写他者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意识的建构,从而确立自我“时代传声筒”形象。第三章论述萧乾自我书写的指向在于达到思想的升华,萧乾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如何实现重拾人生地图并积极进行自我改造,对自我忧郁气质的消解和超越,又是如何跨越精神的遮蔽实现精神的去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高度,在个体对于社会的审思中实现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重构。

王思宇[2](2021)在《20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研究》文中指出外国美术展览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出现的一个新的历史现象。20世纪前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国际化发展,上海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外国美术展览的成规模地出现,既是“西画东渐”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西画东渐”最直接的实现途径。据笔者统计,自1907年到1949年,共有200多次的外国美术展览选择在上海举办。外国美术展览的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成政府部门组织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展览、美术社团组织主办的展览、担负外交使命和国家意志的交流展览、美术院校交流展览、外国艺术家的个人作品展或联合展、商业性展览等。这些展览在不同的阶段,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围绕20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展开研究,分四个阶段梳理了外国美术展览的肇始、个人展览的蓬勃发展、“黄金时期”以及“孤岛时期”的具体历史。从文化移植的角度,本文对法国“沙龙”、日本“帝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比较研究了“万国”概念在上海的落地,并对外国版画引入中国和世界名画复制品展览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专业交流的角度,本文分析1929年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日本出品,比国美术来沪,中外艺术社团以及艺术家的交游的不同特点,反映出专业艺术国际交流的重要意义。从美育衍生的角度,本文还重点研究了展览的画册及同时间的外国美术研究,外国美术展览的场地以及艺术侨民的社区化活动,其中对西方美术的出版与研究成为展览之外的重要补充。同时,本文将三条思路贯穿始终,一是20世纪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中外艺术交流的关系,二是外国美术来华与“西画东渐”这一主流认知的关系,三是外国美术展览与上海标志性文化地理现象的关系。本文引用了一批关于外国美术作品展览的稀缺文献,并通过案例研究、文献解读、跨学科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在于20世纪前期中外文化交流中上海的国际定位以及都市国际艺术生态。20世纪前期的上海外国美术展览有官方背景的引入,有教学相长的吸纳,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有战争动荡年代的无奈,这些内容形成了城市国际艺术生态的基础。外国美术展览得到了通过媒体机构广泛传播,实现了展览现场效果之后的“二次效应”。外国美术展览还引发了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再思考。同一时期,中国的美术家们还把中国的艺术作品送往柏林、巴黎、伦敦等世界重要城市进行展览,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形象。这样一种国际交流互动城市是当时上海乃至中国国际定位的体现。

范小青[3](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认为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王颖[4](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指出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刘洋[5](2019)在《向西方遣使的首次尝试:晚清斌椿使团评析》文中研究说明1866年,清政府派遣斌椿使团,第一次对欧洲进行游历考察。然而,学界关于斌椿之行存在一些争议。本文研究发现:一、斌椿使团应是中国近代派往西方的第一个考察团而非外交使团;二、赫德是斌椿使团的积极推动者和重要参与者,其对斌椿顺利完成欧洲之行起着重要作用;三、斌椿之所以被委以重任是清廷内部多方考虑的结果,与斌椿担任赫德中文文案期间的历练和能力提升密不可分;四、斌椿的《乘槎笔记》和张德彝的《航海述奇》对西方见闻的记载多是器物,而且内容上前者不及后者详备,这与《乘槎笔记》须"恭呈御览"不无关系;五、就使团自身使命的完成情况及其在中西交通史和晚清外交史的地位而言,斌椿之行具有重要意义。

黄爱[6](2018)在《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九十年代以来重要的华文文学代表作家,虹影有关“中国”的记忆、体验和想像始终是其小说创作的取材和灵感之源;九十年代移民英国以后的海外经历,则使她的文学创作获得了世界性的观念支撑和艺术启迪。这两方面因素的交融,成为支撑虹影文学创作的根本心理动因和取用不竭的心灵资源,由此形成的四个主观化的心灵维度:“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和“边缘心态”,构成了她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从根本上决定了虹影小说创作的题材内容、精神内涵和艺术个性,也是确认其创作成就的四个价值尺度。虹影迄今为止的全部创作,都可以在由这四维空间所构成的综合视野中得到分析、阐释和评价。本文从“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四个关键词所构成的四维空间出发,在充分考察虹影生平和创作道路的基础上,以文本分析为基本手段,并广泛借用“成长小说”理论、“传记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身体写作”理论、“边缘人”理论以及流散文学等理论和批评方法,对虹影的小说创作进行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深入揭示其作品的创作成因和主题内涵,全面评价其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特色和创作成就。论文由前言、主体五章和结语构成。前言部分对目前国内外有关虹影小说创作的研究现状、主要成就和不足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选题主旨、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虹影的生平和创作道路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一方面,重点关注了虹影的身世、成长道路和情感经历。另一方面,系统考察了虹影的文学道路,对她从早期探索到成熟、成名的文学创作历程进行了分阶段的考察,同时对她作为一个着名“话题作家”在海内外文坛所引发的各种公共话题和是非争议进行了现象性的观察,呈现其个人生活和气质性情的不同侧面并作出评析。第二章从“创伤记忆”这一维度入手,探讨虹影小说创作中的成长主题及其相关作品对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饥饿的女儿》是虹影在文坛的成名作,为她在海内外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声望。这部成名作及其后出版的《好儿女花》和一些中短篇小说,都是虹影在个人真实的成长经历和家事背景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带有鲜明自传色彩的“自我暴露”型小说。这是虹影小说创作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首先,这些作品把中国特定历史情境下主人创伤性的童年记忆、生理和心理上如影随形的饥饿感、叛逆的初恋、对身世的困惑、对“父亲”的找寻、对“家”的逃离等成长体验进行了细腻的再现,饱含着青春少女刻骨铭心的痛感,也传达着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其次,这些作品还以惊世骇俗之笔描述了传统意义上被视为是“家丑”而不足为外人道的那些黑暗和屈辱的记忆,把她所出身的那个底层草根家庭的亲子关系、亲情伦理置于极端苦难和粗鄙的生存现实之中,从细节丰盈的日常化生存视角进行写实性观照,展示其斑驳的面目和复杂的真相。其三,这些作品有的被作者直接称为“纯粹的自传”(《饥饿的女儿》),有的被作者委婉地叫作“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无论哪一种情况,虹影都表现出“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巨大勇气,大胆自曝身世、自揭家丑,既挑战了传统伦理禁忌,也突破了传统文体边界,将百年华文文学“自我暴露”的写作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了华文文学自传体小说创作的新突破。这种自传体写作所表现出来的写实的高度、人性的深度和拷问的力度,及其震撼性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代华文文坛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特价值。第三章从“苦难意识”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如何在其苦难人生经历的基础之上,从历史反思和现实观照的意义上去展开其苦难叙事。具体而言,在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孔雀的叫喊》、“上海三部曲”系列、《好儿女花》和中短篇小说《绿袖子》《鹤止步》《那年的田野》等作品中,虹影对贫穷、饥饿、政治动乱、战争和社会动荡所造成的人类苦难,进行了饱含痛感的深切表现。首先,虹影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根基,对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一个城市贫民区所遭遇的贫穷与饥饿之苦进行了历史的复原。她从有关街巷、堂屋、阁楼、公厕等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忆入手,展示了贫穷的真相,为那个几乎没有私人生活的赤贫年代留下了独特的空间写照;她通过对个人、家族、城市在饥饿中挣扎的受难史的呈现,为饥饿的记忆留下了清晰的时间线索。虹影从女性个人化的小叙事立场和女性身体体验的细腻感受出发来反刍贫穷与饥饿,“恢复了被迫失去的记忆”。其次,虹影以个人化的成长记忆和历史感受为基础来表现动乱与暴力之苦,表达她的历史反思和现实忧患。她的创作广泛触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以来的“镇反”运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呈现了政治动乱年代荒谬的斗争逻辑和非理性的暴力肆虐之下,个体所遭受的灾难性毁伤,以及历史功利主义选择之下人性苦难的多元形态,并将这种历史反思引向忧患重重的当下现实。其三,虹影还以悲情男女的遇合流离、命运浮沉为着眼点,在传奇性的历史想像叙事中来表现战争与乱世之苦。青楼妓院、旅馆舞厅、黑社会、情报战线、特务机关,以及战争阴影下的城市和荒野,是虹影演绎人物命运、制造乱世传奇的绝佳舞台。虹影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对大动荡背景下卑微个体的生存苦难进行了富有历史感和想像力的生动呈现。第四章从“性别体验”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小说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的叛逆性书写。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未来小说”三部曲、《K》《上海王》和中短篇小说《绿袖子》《近年余虹研究》等,是本章所涉及的重要文本。其一,虹影的女性意识深受波伏瓦的影响,她自称是一个“命运预设的女权主义者”和“行动的女权主义者”。虹影作品对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的“他者”困境和附属命运有切肤之痛,通过从恋父到审父、弑父、杀夫、阉割男人的惊悚情节来表达其对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的极端叛逆和激烈反抗,并以其“超性别写作”的观念野心,试图在传奇书写中构建女性的历史主体地位。其二,欲望叙事是虹影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在虹影的小说作品中,“虹”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字眼,既是虹影对自我的隐喻,也是女性欲望的象征,是一种美丽的诱惑、致命的危险、叛逆性生命力的张扬。虹影将这种自我的隐喻和欲望的象征投射到她所钟情的女性主人公身上,来展开其极具个人化风格的欲望书写和情爱叙事:以女性主义立场反抗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充分调动女性的身体体验,以离经叛道的“身体写作”大胆地呈现女性的身体美学,把性的完美礼赞为灵魂的高扬和生命的极致,建构起风格热烈、坦荡而又流丽的虹影式的情爱叙事。其三,《K》是虹影最具争议性的作品,本章第三节通过对《K》的专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检讨了虹影的女性意识和欲望叙事。一些流行观点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出发,把《K》视为一个东方主义写作范本,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与质疑,并将《K》还原到性别冲突的论域,认为《K》仍是一部体现着虹影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的典型文本,是一个女性的“白日梦”叙事:它塑造了一个敢于以身体的叛逆来反抗某种欲望压抑和道德禁忌,敢于实践、主导和享受完美性爱的罕见的中国女性形象,显示了虹影大胆反抗和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传统的女性立场。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虹影在《K》中将其女性主义的欲望诉求,建立在道家所谓“房中术”这样一套荒诞不经、腐朽虚妄的理论话语之上,显然是一大败笔。第五章从“边缘心态”这一维度入手,讨论虹影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所谓“边缘人”,指的是因为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不得不疏离于社会主流群体之外,或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因而不得不置身于日常生存秩序之外的人。虹影自己所身处的多重边缘情境决定了形形色色的“边缘人”形象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具体而言,本章主要涉及《饥饿的女儿》、“上海三部曲”等长篇小说及《绿袖子》《鹤止步》《鸽子广场》《你一直对温柔妥协》等中短篇小说,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四种典型的“边缘人”形象。其一是“家”的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这些边缘人的无家之痛和恋“家”之情,“寻父”的本能冲动,以及他们以“爱”为“家”的最后救赎的至情之心与苦情命运。其二是国族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这些边缘人在国族政治语境中身份认同与情感选择之间的两难,及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对话与交融。其三是社会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城市贫民与江湖艺人这两类社会边缘人形象。其四是性别边缘人。重点讨论了虹影作品中的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这两类性别边缘人群体。论文的结语部分,在主体章节的基础之上,讨论虹影如何因其“流散”的写作身份,获得了处理“中国经验”的更大自由,也获得了提升其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眼光”。虹影小说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性意义由此得到了彰显。结语部分还对虹影“中国经验”和“世界眼光”中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的检讨和反思。

李莹莹[7](2018)在《浅谈中国学者在汉学史中的角色 ——以《华裔学志》的北平时代为个案》文中提出没有学术上的互动,学术就很难进步。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正是学术交流的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交通日益便利,中西学者的交流更加通畅了。遥想当初的探险家、外交家、商人,长途跋涉,才能抵达遥远的中国,路上困难重重、充满危险,正是有了他们的游记,中西方逐渐接触了彼此。游记汉学发展缓慢,此间,正如《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塑造了遍地黄金的中国一样,中西方通过贫乏的游记材料勾勒彼此的模样,但游记多有片面、不真实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教士们也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路,如柏朗嘉宾(Giovanni da Pian del Carpine,1180-1252)、孟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1246-1328)、和德里(Odorico da Pordenone,约 1286-1331,又名鄂多立克)等。1551 年,沙勿略(St.Francis Xavier,1506-1552)从日本搭乘葡萄牙商船抵达上川岛,“传教士汉学”时代自此开启。明清之际,大量传教士来华,他们与中国士大夫的合作,推进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由此也促生了欧洲学院派汉学家的产生和发展。在当下,汉学蓬勃发展,对于汉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在汉学领域,中西学术的交流中,中西学者的合作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自罗明坚(Michael Ruggieri,1543-1607)、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等人进入中国大陆之后,汉学家与中国学者的交往、合作蓬勃发展,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卓越的学术成果,推动了中西学术的发展。这种中西合作的模式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一直得到延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传统,延续至今。本文希望通过一个经典案例——《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来阐发这一现象。1935年,《华裔学志》由鲍润生神父(FranzXavierBiallas,1878-1936)在辅仁大学创刊,发展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论文(Articles)、短文(Miscellaneous)、书评(Book Reviews)、刊物简评(Review of Reviews)、讣闻(Obituaries)等栏目,为汉学研究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作为欧洲汉学界最为重要的汉学刊物之一,它影响深远。本文首先概述汉学发展史上中国学者所扮演的角色,之后以《华裔学志》为个案进行分析,梳理其历史,分析中国学者的贡献,追溯中国学者与《华裔学志》的编辑们的合作,还原当时北平的一段学术合作的历史。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序言,主要介绍研究现状、研究动机、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性。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中国学者在汉学史上的角色,凸显中国学者在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时期所扮演的角色。第三章简要介绍《华裔学志》在1935-1948年间的历史,包括其创刊背景和过程。第四章主要以在北平出版的13卷《华裔学志》为核心,通过分析中国学者在创办、编辑以及供稿方面的贡献来探讨中国学者在《华裔学志》的早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第五章总结全文,主要谈及笔者在分析《华裔学志》的北平时代之后,得出的一些看法,进一步强调学者交往、学术合作的重要性。本文的分析内容不仅限于《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同时也包括《华裔学志丛书》(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 Series,始于1937年),但以前者为主。中国学者在汉学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值得学者们深入研究,作为该论题的一个初步的个案研究,希望能够激起学者们的兴趣,对该论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

曾建辉[8](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许敏[9](2018)在《中国现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1940-1949) ——基于场域、惯习、资本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政治层面,孤立无援的战时中国急需国际援助;文学层面,刚刚诞生的新文学需要翻译到英语世界为自己呐喊、巩固自己的地位。以上政治、文学需求反映到翻译中:国内文人呼吁将新文学翻译到英语世界,为抗战利益计,也为文化本身着想。历史的巧合就在于,三十年代末的中日战争令英美开始关注中国、四十年代英美参战将中英政治关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时期、二战结束后的冷战依旧令英美对中国充满热情,这十多年的政治热情很便利地通过翻译转移到了中国文学上。因此,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场历史的机缘。承载着前两个十年中国译者群体的文学、文化诉求,四十年代的译者群体不失时机地通过翻译参与到英美翻译场竞争中,开启了一场追求文学、文化荣耀的旅程。这次旅程的结果即本研究对象:四十年代国外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种中国现代小说译作。研究穿过七十多年的历史烟尘,回到历史现场,对四十年代诞生的这批译作进行整体的共时描写和探索研究。研究以布迪厄提出并由其追随者发展的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以“场域”、“惯习”、“资本”概念为切入点,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分类与比较的具体方法,考察译作从物质生产到象征生产的生产全过程,回答场域中的译者群体如何通过采取各种赋予荣誉的行动参与到英美国际场域竞争象征资本、最终是否实现场域力量格局改变的问题。研究旨在令一段尚未被关注到的“译者”和“译事”浮出“翻译史”地表,对以中国译者为对外译介主体的这段翻译活动进行一次全新的探索,以中国译者的对外译介行为、效果为参照,回应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议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实践意见。研究分以下四步完成。首先,以构建场域为起点,运用一手史料重构了英美翻译场域这个四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化场域,这是研究的起点,是现代小说英译场域译者群体带着惯习与资本去竞争象征资本的场所。其次,在对译者、译作进行分类、比较基础上,探索了译者惯习与原作资本如何作用于译介选材的问题。研究发现,译者群体一致地选择了翻译中国革命与战争、反映民众贫困生活的作品,体现了中国译者群体为激发和赢得国际同情、为民族竞争象征资本的群体惯习,这种惯习来源于权力场对译者惯习的塑造。场域中的其他译者王际真、西南联大编译者选择译介批判小说与乡土小说,为民族/个人竞争象征资本,这更主要是受到译者独特的个体惯习驱使。译者群体在选材时,都考量作者在中国文学场的资本,符合从边缘译介到中心的选材方式,有利于参与者实现资本转换。再次,研究聚焦译介策略的选择,深入考察场域、译者惯习对译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场域中多方参与者出版商、读者大众、文学编辑、原作者、场域位置均不同程度制约了译者行为,令这批译作呈现出“删、减、调”的共同特征。作为参与场域竞争的参与者,译者还在场域群体惯习和个体惯习驱使下采取了诸多赋予荣誉的行为,为民族/个人竞争象征资本。群体方面:中国译者体现出通过副文本的“介”凸显新文学和正文本“删与简”树立新形象的场域惯习;个体方面:萧乾、叶君健通过“增与改”揭露暴日侵华行径、王际真忠于小说的批判精神、西南联大有意传递小说的乡土特征。最后,在广泛搜集海外书评、考察译作初版与重印基础上,对四十年代译作的接受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乘着政治的东风,译作大多取得了良好接受效果,英美评论人做了多样化的审美与阅读,部分译作还走入课堂、走向读者大众,完成了译作的象征生产。而西南联大编译者在选材上与场域期待的错位、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的缺失令其接受遇冷。研究挖掘了一个湮没于翻译史尘埃的译作《一个女兵的自传》,将崔骥这部不断被重印的译作作为代表性个案,探究了场域中译介选材、参与者资本在译作接受中的关键作用。在挖掘第一手史料,运用充实的论据进行研究后,最终有以下发现和结论:第一,四十年代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中的生产是场域中多方参与者在相互影响中完成的一次社会化大生产:中国译者群体将现代小说作为象征产品,通过各种能够赋予荣誉的译介选材与策略,参与到英美这一国际场域中竞争象征资本。场域、译者(群体/个体)惯习与各类资本、场域中多方参与者(大型出版商、读者大众、文学代理人、编辑与原作者)都对译者追求文化荣耀的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决定了译作的面貌。第二,这次竞争令英美场域的力量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定程度颠覆了古老华夏形象,塑造了英勇抗日的、正面中国形象,为民族和国家赢得了象征资本;打破了古代文学英译场域独占鳌头的格局,新文学首次在英美场域发声,部分作家(作品)得以在英美场域获得一定文学席位。与此同时,也一定程度巩固和提升了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场的地位;部分场域参与者(译者、出版商)通过场域竞争为自己赢得了一定象征资本。第三,译作接受效果表明:译作的备受关注与两国政治关系亲疏远近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场域中的选材和参与者(译者、出版商、评论人)的资本在译作的象征生产环节扮演了重要角色。译作接受的差异提醒我们:译介选材考量目标语场域的当下阅读需求十分关键,译介选材优于其他。选择场域中累积一定象征资本的英美大型出版社出版译作,请英美本土知名汉学家、专业人士撰写序言,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译作的被关注度。

王芳英[10](2018)在《流寓体验与文化批判:钱歌川散文创作论》文中指出钱歌川生于二十世纪初而成熟于动荡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深受中西文化双重影响。“五四”时期留学日本,归国后以散文文体创作成名于上海,成就了20世纪中国文学既具普遍性而又十分独特的文学样本。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钱歌川始终是一个被时代忽略的文学存在。纵观钱歌川一生,北平(非附“流寓”意义的场域)、上海、中国西南、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构成了他的足迹“版图”。散文创作中,他预设主体话语模式,如现代人话语(以现代人身份与“乡土中国”对话)、乡下人话语(一种乡土中国模式的话语回归)、“纯真”自我话语、游子话语等话语模式,形成了主体与文化相互关照的“对话模式”。钱歌川赋予每一个流寓地以文化象征意义,并在这种文化意义的感知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文化想象。而这实际上也是钱氏自我追寻(确定)的实践。文化、自我与乌托邦在他的文化追寻中同属一质。他一生漂泊,“局外人”的身份意识延贯其整个散文创作生涯(作家似乎想以身份外化的方式消解漂泊的零落感)。他以一种是似而非的“自我”嵌入文学边缘。无论流寓至何方,他始终与周遭格格不入,以设定文化身份的方式将个我从现实中择开,最终却陷入身份含混而不自知。想象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有且唯一能突破困境的方案,但由于思维的局限,使得“想象”与“现实”始终互为镜像却绝无重合。北平唤醒了尘封在钱歌川灵魂中的文化记忆创伤,创口结了疤却留下了一生的疼痛,所以,即使他并没有常驻北平,这座城还是成为开启了他一生文学创作的钥匙。此后关于历史的记忆都随着时间刻进他的每一段流寓经历。文化身份是戒不掉的“瘾”,这看似轻佻而不严肃,但实际上成为钱歌川终其一生突围(追寻自我)的法宝。“局外人”的身份每每置换一次,他就靠近目标一点(这应该属于钱歌川的内心独白)。寓居上海,他以“城市人”视角窥探“中国乡土”,这成为他散文创作的起点;同时他又将自己置于“乡下人”的境地,拈起“现代性”就是一通牢骚。两种极端对立的文化身份看似毫无牵连,却在钱歌川身上集中成为一种不自知的身份含混,这源自历史记忆创伤的惯性误导。历经战争,流寓西南的钱歌川屏蔽了主流文学全国性的影响,转至“落寞”场域追寻“纯真”文学与表现自我话语。台湾之行本是承载了历史遗留的“济世”情怀,然而,出发时的兴致冲冲却被职场黑暗浇了一个“透心凉”。创作成为“不屑一顾”的表达方式,他将自我放逐于山水之间。流寓异乡的游子在这台岛不得志,乡愁成为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值得一提的是,当作家离开台湾,这座岛屿最终被升华成了“故国”的身份代言。钱歌川终其一生构建文化想象,在他眼里,新加坡完全是一个文化“荒蛮之地”,方寸之地属于东方文化圈,却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新加坡的生活时刻激发他的漂泊感,一种愤懑油然而生。流寓美国后,他在“异托邦”想象中复归了“文化中国”,结束了这场关于文化的追寻之旅。但这并不是终结,而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文学梦断。本文将钱歌川的流寓体验为研究切入点,以北平、上海、中国西南、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等流寓地作为文学考察场域,关照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心理),并试图以此为契机构建“流寓体验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课题。故而,本文论题是在“流寓书写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课题关照下的一个子课题。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释钱歌川的文体选择及其流寓体验书写的身份与话语构建模式;第二章以“现代性”为线索,论述作家体察北平与上海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文化时的历史创伤对位问题;第三章关注作家的西南流寓体验,在抗战文学洪流中作家以“自我”为阵地坚守“纯真”的叛逆;第四章落脚于钱歌川的台湾流寓体验,作家寓居台岛,心绪变迁,但他自有放逐之法;第五章主要阐述钱歌川的异邦流寓,文化(自我)追寻的脚步一路未停,却也“到此为止”了。钱歌川的文化身份焦虑虽在流寓海外时终得解开,但实际上这并非最全之策,他的“文化中国”复归仅是一种无力突围的思想妥协。虽则钱歌川时常被文学史忽略,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或者现象“打捞”的重要一站,对其散文创作思想的研究,既能延伸“海派作家在海外的文学创作研究”课题,又能丰富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文学研究价值。

二、赴英考察印象(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赴英考察印象(一)(论文提纲范文)

(1)论萧乾散文的自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萧乾研究综述
        一、萧乾小说研究
        二、萧乾政论杂文研究
        三、萧乾报告文学研究
        四、萧乾书评研究
        五、萧乾散文思想与创作艺术研究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论文创新点
        一、选题缘由
        (一) 创作成就高
        (二) 散文创作水准高
        (三) 散文自我书写特征明显
        二、论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自我的生存体验书写:早期生命意识的探源
    第一节 自我苦难经历与生命无根状态
        一、暮生儿对宿命的无奈
        二、寄人篱下的悲戚体验
        三、民族身份带来的自卑
    第二节 自我的死亡意识与忧郁根源
        一、自我书写中的早期死亡印象
        二、成人后对于死亡的思考:人为什么活?
        三、生与死的反思,面对死亡的坦然
        四、一个忧郁者的自白
    第三节 对命运的感性反叛与挣扎
        一、仗义执言:揭露旧社会学校与宗教的丑陋
        二、冲破樊笼:做自身命运的掌舵人
第二章 以他者观照自我:时代浪潮下的“为人生”书写
    第一节 不带地图的旅人:用足迹书写现实人生
        一、自我对社会腐败和底层苦难的注视
        二、自我对民族弊病与出路的思考
    第二节 海外七年的自我书写
        一、无根的漂浮:“自我”视角下的屈辱体验
        二、欧战见闻录:战火下的自我审思
第三章 由遮蔽到去蔽:知识分子自我精神的重构之路
    第一节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
        一、自由思想的碰壁
        二、人生选择的迷茫
    第二节 重拾“地图”与“自我“改造”
        一、重拾人生地图
        二、积极“自我改造”
    第三节 淬火重生后的自我审视
        一、反思“文革”乱象
        二、透过活物看人生
        三、追忆人间温情
        四、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20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四、前期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和问题点
第一章 外国美术展览的“上海记忆”
    第一节 外国美术展览肇始(1907-1921)
    第二节 外国美术个展兴起(1922-1928)
    第三节 外国美术展览的“黄金时期”(1929-1937)
    第四节 “孤岛”效应的延续(1938-194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画东渐的文化移植
    第一节 “沙龙”与“帝展”的引介
    第二节 上海的“万国”美术
    第三节 鲁迅与外国版画引入
    第四节 名画“复制品”展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院艺术的国际交流
    第一节 全国美展“日本出品部”
    第二节 比国学院美术来沪
    第三节 中外美术社团办展
    第四节 外国艺术家的中国交游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专业展览的美育衍生
    第一节 社会化的美育教材
    第二节 国际化的展览场地
    第三节 社区化的艺术侨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展览相关国际艺术生态思考
    第一节 从展览现场到传媒传播
    第二节 从学术交流到全面美育
    第三节 从单向引入到双向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20 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统计表
    二、20 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部分参展艺术家
    三、20 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作品选录
    四、20 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述评摘编
    五、20 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主要场所地图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4.2 个案分析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语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目录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5)向西方遣使的首次尝试:晚清斌椿使团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斌椿使团的性质
二赫德与斌椿之行
三选派斌椿的原因
四使团的游历见闻
五斌椿使团的评价

(6)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主旨、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虹影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第一节 生平与感情经历
        一、身世与早年经历
        二、“黄金时代”
        三、英伦十年
        四、游走的“火狐”
    第二节 创作道路
        一、青年诗人
        二、小说创作的探索期
        三、成熟与成名
        四、一个“话题作家”
第二章 创伤记忆:成长之痛与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
    第一节 成长之痛与成长之悟
    第二节 揭示“黑暗与爱”:家庭隐私的大胆暴露和亲情伦理的冷峻透视
        一、母亲与母爱
        二、父亲与父爱
        三、手足亲情
    第三节 如何“自我暴露”:自传体小说的新突破
第三章 苦难意识:饱含痛感的历史回望与现实观照
    第一节 贫穷与饥饿:“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
        一、赤贫年代的空间写照:街巷、堂屋、阁楼、公厕
        二、饥饿年代的时间追溯:个人、家族和城市的受难史
    第二节 动乱与暴力:从历史反思到现实忧患
    第三节 战争与乱世:悲情男女的遇合流离、命运浮沉与孤独无依
第四章 性别体验:女性意识与女性欲望的叛逆书写
    第一节 女性意识:“他者”的困境、反抗与超越
        一、“他者”的困境:女性生存的切肤之痛
        二、恋父-审父-弑父-杀夫-阉割男人: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激烈反抗
        三、“超性别写作”:在传奇书写中构建女性的历史主体地位
    第二节 欲望之“虹”:以女性身体体验为中心的情爱叙事
        一、“身体写作”及虹影的深层逻辑
        二、反抗的身体、叛逆的欲望和完美的性爱
    第三节 女性的“白日梦”:一场东方“维纳斯”与西方“战神”的性事
第五章 边缘心态:漂泊无依的“边缘人”
    第一节 “家”的边缘人
        一、无家之痛与恋“家”之情
        二、“寻父”的冲动
        三、“爱”的救赎
    第二节 国族边缘人
        一、国族政治:身份认同与情感选择
        二、跨文化交际:冲突、对话与交融
    第三节 社会边缘人
    第四节 性别边缘人
        一、女同性恋者:性别政治与姐妹情谊
        二、男同性恋者:猎奇心态与传奇想像
结语“流散”中的“中国经验”与“世界眼光”
    一、关于“流散”写作
    二、“中国经验”的价值与局限
    三、“世界眼光”的价值与局限
引文出处及参考文献
    一、虹影作品
    二、期刊论文
    三、理论专着与学位论文
    四、英文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浅谈中国学者在汉学史中的角色 ——以《华裔学志》的北平时代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动机及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性
第二章 中国学者在汉学史上的角色
    2.1 汉学史的分期
    2.2 中国学者与传教士汉学
    2.3 中国学者与专业汉学
    2.4 小结
第三章 《华裔学志》概述(1935-1948)
    3.1 《华裔学志》的创刊地——北平
    3.2 《华裔学志》的前身及创刊
    3.3 《华裔学志》的双重身份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学者与《华裔学志》的北平时代
    4.1 陈垣与《华裔学志》的创刊
    4.2 中国副编辑和编辑秘书
    4.3 译者
    4.4 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章
        4.4.1 论文
        4.4.2 短文
        4.4.3 书评
        4.4.4 刊物简评
        4.4.5 讣闻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学者之间的交往促进学术的发展
    5.2 汉学的发展有赖于中西合作
    5.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8)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一、新闻体
        二、论文体
        三、杂感体
        四、文艺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三、关于童书出版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本章小结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中国现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1940-1949) ——基于场域、惯习、资本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第二节 解题
        一、中国现代小说
        二、英语世界
        三、1940-1949
    第三节 研究现状、问题与不足
        一、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一、理论基础:社会学基本术语
        二、社会学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三、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性质、方法、意义
        一、研究性质与方法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的生成
    第一节 英美政治权力场域
        一、一个竞争的场所:各民族的政治宣传
        二、英美政治场域对利益相关民族的了解需要
        三、政治权力场中的中国
    第二节 权力场干预下的英美翻译场域
        一、一个竞争的场所:各民族文学英译
        二、中国文学英译场域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
        一、中国现代小说英译场域的生成
        二、现代小说英译场域中的参与者
第三章 物质生产:惯习、资本与译介选材
    第一节 惯习与译介选材
        一、场域中的群体惯习与选材
        二、王际真个体惯习及译介选材
        三、西南联大编译者及其选材
    第二节 原作(者)资本对译介选材的影响
第四章 物质生产:场域、惯习与译介策略
    第一节 删、减、调:场域对译者惯习的影响
        一、英美场域中的出版商
        二、英美文学场中的读者大众
        三、英美文学场中的文学编辑
        四、中国文学场中的作者、文学编辑
        五、场域中的权力位置关系
    第二节 新文学和新形象:中国译者的群体惯习
        一、凸显新文学:副文本中的“介”
        二、树立新形象:“删、简”中的诉求
    第三节 个体惯习与各有侧重的“译”
        一、萧乾、叶君健:“增、改”中揭露日军行径
        二、王际真:“忠”于小说的反抗精神
        三、西南联大编译者:乡土文学的诉求与翻译
第五章 象征生产:场域、资本与译作的接受
    第一节 象征生产的参与者
        一、评论人士:多样化的阅读与审美
        二、走入课堂:可能的文学教育形式
        三、走向大众:经济成功的重要指标
    第二节 接受的冷与热:场域中的选材与参与者的资本
        一、译作接受之热
        二、西南联大遇冷
    第三节 一个个案:崔骥译作《一个女兵的自传》在英国
        一、《自传》的出版:译者社会资本的作用
        二、读者大众中的接受:场域的需求与多方参与者的资本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发现与结论
    第二节 启发与思考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三四十年代英美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译作
附录二:译文偏离原文的文本特征
附录三:四十年代国内出版的汉英双语对照丛书
附录四:《一个女兵的自传》读者报告一
附录五:《一个女兵的自传》读者报告二
附录六:GeorgeAllen&Unwin出版社写给熊式一的信
后记
作者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10)流寓体验与文化批判:钱歌川散文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流寓书写与20世纪中国文学
    一、文献综述
        (一)钱歌川相关研究综述
        (二)流寓文学研究综述
    二、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文化身份与话语建构
    第一节 钱歌川其人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与话语模式
第二章 荷戟独彷徨:“现代性”焦虑
    第一节 北平:焦虑的起点
        (一)回望:“乡土”
        (二)批判:“遗忘”
    第二节 上海:“乡下人”情结
    小结
第三章 “纯真”的叛逆
    第一节 “闲人”济世
    第二节 双重“自我”
        (一)文化“自我”
        (二)日常“自我”
    小结
第四章 放逐与凝聚
    第一节 “放浪形骸”山水间
    第二节 凝聚的乡愁
    小结
第五章 “双重篱下”寄“漂泊”
    第一节 新加坡:“荒岛愤懑”
    第二节 美国:文化“异托邦”
        (一)“家”与记忆
        (二)“文化中国”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钱歌川平生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赴英考察印象(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萧乾散文的自我书写[D]. 杨兴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20世纪前期上海地区外国美术展览研究[D]. 王思宇. 上海大学, 2021
  • [3]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4]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向西方遣使的首次尝试:晚清斌椿使团评析[J]. 刘洋. 历史档案, 2019(03)
  • [6]创伤记忆·苦难意识·性别体验·边缘心态 ——论虹影小说创作的四维空间[D]. 黄爱. 山东大学, 2018(02)
  • [7]浅谈中国学者在汉学史中的角色 ——以《华裔学志》的北平时代为个案[D]. 李莹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01)
  • [8]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9]中国现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1940-1949) ——基于场域、惯习、资本的视角[D]. 许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流寓体验与文化批判:钱歌川散文创作论[D]. 王芳英.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赴英考察印象(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