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电厂3~﹟125MW机组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

梅县电厂3~﹟125MW机组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

一、梅县发电厂3~﹟125MW机组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志强[1](2016)在《卫燃带布置方式对300MW燃煤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煤炭资源中,劣质煤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时间里,燃用劣质煤的情况是我国很多电站锅炉必然要经常面对的。在多数电厂一直以劣质煤及其混煤作为燃料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因燃料特性偏离设计值而使锅炉运行中出现燃烧不稳定、飞灰炉渣含碳量高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稳定燃烧的方案,如采用新型燃烧器,改变配风方式以及固体燃料的超细度燃烧等。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都存在改造工作量较大,运行和调节较为复杂等问题。在所有提高劣质煤稳燃的措施中,卫燃带技术因其稳燃效果非常明显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卫燃带能在局部隔绝水冷壁与火焰之间的热交换,提高炉内温度水平,有利于无烟煤、贫煤的着火,而且较高的烟气温度也有利于提高过、再热蒸汽温度。但是当卫燃带敷设方式不合适时,负作用也很明显:要么稳燃效果不好,要么卫燃带表面结渣。而当结渣严重时,大量渣块掉落会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严峻考验。我国很多燃用劣质煤的电站锅炉都敷设有卫燃带,但在实际运行中,卫燃带的布置方式与实际煤种并不匹配,造成了其稳燃能力不强或炉膛结焦恶化等现象。因此,国内很多电厂对卫燃带的布置方式优化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采取敷设卫燃带的方案来改善某四角切圆锅炉由于燃用非设计煤质,在运行中出现燃烧不稳、再热汽温偏低、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为了确定合理的卫燃带布置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卫燃带敷设方案对锅炉运行的影响。对比各个方案的影响结果,优化选取卫燃带的敷设面积和布置方式。改造后模拟结果表明,炉内燃烧稳定性大幅提高,炉膛出口烟温及过、再热汽温可基本达到设计参数,飞灰含碳量降低,锅炉效率提高。开展卫燃带稳燃机理的深入研究,掌握卫燃带布置方式对燃烧稳定性、炉膛温度优化的影响,对于提高劣质无烟煤燃用中锅炉运行的经济和稳定,提高源网协调品质,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刘义[2](2015)在《湘钢36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文中指出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的运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热化学试验方案,分析了湘钢360 m2烧结环冷机1#余热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汽水品质变化规律,提出了在机组额定负荷下保证蒸汽品质合格的炉水水质控制指标和措施。

胡永生[3](2014)在《太阳能与燃煤机组互补电站热力特性与集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太阳能作为一种可以规模化利用的新能源类型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太阳能热发电作为太阳能典型热利用方式,为了避免太阳辐射波动性带来的投资增加等一定程度制约了太阳能热发电的规模化发展。槽式太阳能集热技术是一种在国外有数十年运行业绩的技术成熟的热发电类型。燃煤电站温度范围广、负荷稳定可控,其不同温度热需求与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温度等级相匹配。因此,通过将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输出热量与燃煤机组热力系统互补集成,以油水换热器为热交换枢纽将太阳能热量输入燃煤机组热力系统取代部分燃煤热量,集成为太阳能光煤互补电站,实现了利用太阳能能源的同时降低部分燃煤消耗。光煤互补电站是集成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燃煤电站的复合能量系统,对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须着眼于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煤电站热力系统以及两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与对应的特性状况。本课题以研究太阳能光煤互补电站系统特力特性为目的,探索光煤互补电站中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运行特性与光煤互补电站热力特性与运行模式,并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工程实践,建成我国首个商业化光煤互补示范电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首先,以太阳能与燃煤电站热力系统不同能量需求特性为基础,探索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煤电站热力系统的互补机理,研究太阳能和燃煤电站热力系统的互补集成原则。建立互补发电系统热力模型并进行基本的热力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可以与燃煤电站实现较好的热匹配,当太阳能集热场可以提供足够热量时,取代高加抽汽可以直接提升系统经济性,但同时也要求太阳能集热系统有较高的集热温度。其次,在分析示范电站站址太阳能资源特性的基础上,理论分析示范电站中槽式集热系统在基准工况、阵列间距变化、轴向安装角度变化、集热管失去真空等条件下的系统集热特性。以及集热系统随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机理及特性,得到示范系统随环境风速、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集热效率变化的定量影响程度。然后,通过分析示范电站资源辐射条件下,三种典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特性,研究太阳能发电不同技术路线的发电能力与系统集热特性等环境适应性。研究结论将应用于示范电站中槽式太阳能系统设计、集成等环节。再次,介绍了我国首个严格按照国际现有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行业标准与体系建设的光煤互补示范电站,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示范电站设计等环节。主要包含项目站址、布局规划、装机方案、关键设备参数指标等项目基本情况。最后,基于已经建成的光煤互补示范电站,通过实际测试数据分析系统能量损失分布以及参数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并验证槽式集热系统及示范电站热力性能。然后,基于热经济学基本原理,充分考虑互补电站中各股能量流的经济成本以及各子系统的非能量费用,建立了光煤互补示范电站中太阳能所占份额和各股焓流能量费用分析模型,研究示范电站的太阳能份额比例特性。同时,以假设配建储热系统的光煤互补示范电站为研究对象,研究配建储能系统的示范电站在站址地典型气象条件与负荷工况下,集热场与储能部分的运行模式,并定量分析系统流量调节系统的流量分配特性。最后,研究三种典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在示范电站站址条件下,相同装机容量、集热面积时的发电量与供电量特性。考虑总投资、运维管理费用、燃料费用、贷款利率等条件,应用经济性评价方法分析对应技术路线的经济特性。从系统投资角度,通过详细产业调研,分析我国目前光煤互补电站相关产业配套来源,与对应的投资成本分布。并对光热产业开展风险研究,主要包括:材料、燃料价格变化风险、市场变化风险、技术风险以及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光热发电产业及光煤互补电站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本文创新点在于通过研究太阳能光煤互补电站集成机理与热力特性,以及特定气象条件下互补电站中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基准工况、阵列间距、安装角度等环境参数变化条件下的对系统特力特性的影响机理与定量研究。解决了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优化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首个光煤互补示范电站,实现了集热系统稳定运行,也是我国首个实现集热场出口温度稳定并达到393℃连续运行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由于在理论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突出进展,正作为主编单位主编我国槽式太阳能领域首个国家级设计标准《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规范》。

鲁佳易[4](2012)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以其与煤粉锅炉相当的燃烧效率、低廉的脱硫成本、极低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以及广泛的燃料适应性而得到迅猛发展,并正向超临界参数迈进。超临界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电效率,使低成本燃煤污染物控制与高效发电结合,促进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发电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在国际范围内尚无超临界CFB锅炉的大量成熟经验可循,因此只能依靠自主研发,这就需要对现有大型CFB锅炉的关键参数或运行特性如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优化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主要以白马电厂引进300MW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建模、冷态试验和实炉试验等方法对大型CFB锅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①大型CFB锅炉物料平衡整体数学模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个别子模型经验表达式进行调整,重构了物料平衡数学模型,模型采用Fortran编程计算,通过实炉试验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校核,并结合计算结果分析了现有大型CFB锅炉的物料平衡特性和今后超临界CFB锅炉在物料平衡方面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②分离器入口烟道内颗粒流动特性研究:引进300MW CFB锅炉的分离器入口烟道采用独特结构,可能会改变其内部颗粒的流动特性从而影响分离器性能以调整炉内物料平衡。为此,通过冷态试验,应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新结构和传统结构的分离器入口烟道内颗粒的气固流动特性及其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③物料平衡特性对一、二次风机选型参数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存有大量物料,使一、二次风因拖曳物料所克服的阻力较大,对一、二次风的管网特性有着明显影响。首次从锅炉循环系统的物料平衡和压力平衡角度,对现有大型CFB锅炉一、二次风机的选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④引进300MW CFB锅炉热平衡试验研究:按我国DL/T964—2005标准,采用VB软件编程,计算分析了引进300MWCFB锅炉的热效率和各项热损失。通过实炉试验,计算了不同技术流派锅炉的散热损失,并给出了简易计算方法。该方法在较为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大幅节省了试验工作量,可作为现有标准的补充,用于类似锅炉的性能试验计算中。⑤引进300MW CFB锅炉外循环回路燃烧特性实炉试验研究:在该锅炉现场加装测点,并利用自制的取样装置对锅炉外循环回路的烟气成分和颗粒进行取样分析,首次研究了300MW级CFB锅炉外循环回路中旋风分离器和外置式换热器的燃烧特性。试验结果可为今后更大容量CFB锅炉的设计优化运行提供参考。

岳茂振[5](2011)在《秸秆类生物质与煤混燃过程中氯腐蚀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技术利用了现有燃煤发电系统的巨额投资和基础设施,初投资低、风险小,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但由于生物质中碱金属和氯的含量较高,在掺入煤中混燃时,特别是在大量掺烧生物质时,会引起过热器受热面严重的积灰、结渣、腐蚀等问题。因此,研究生物质混煤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和氯的析出规律,及由此引起的氯腐蚀作用机理,对防治生物质混燃锅炉过热器氯腐蚀,提高生物质的有效利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秸秆类生物质(麦秆和玉米杆)与贫煤,针对混燃过程中K和Cl的析出规律和氯腐蚀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并对氯腐蚀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首先,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常用的氯离子检测方法,以确定检测析出氯的最佳方法。目前,常用的三种氯离子检测方法为硝酸银容量法、佛尔哈德法和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试验发现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量精度高、下限低,与佛尔哈德法和硝酸银滴定法相比,更适用于秸秆与煤混燃析出氯的检测。并且试验得出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的最大检测误差为3.5%。其次,在管式炉反应器上对T91过热器管材进行了静态高温氯腐蚀试验。试验得出,在试验工况下T91金属试样的腐蚀增重量曲线均符合抛物线规律,y=kpt1/2+c。腐蚀初始阶段为快速氯腐蚀阶段,之后腐蚀速率显着降低。试验研究了涂灰、温度、和气相HC1浓度对腐蚀的影响。涂灰降低了快速氯腐蚀阶段的腐蚀速率,但增长了腐蚀的持续性,最终加剧了腐蚀;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符合Arrhenius定律,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气相中的HC1浓度的升高,使腐蚀速率呈线性增加,腐蚀反应为一级反应。通过对腐蚀产物的微观分析得出,500℃时,T91金属管材表现出较好的抗腐蚀性,腐蚀为点腐蚀。而600℃时,腐蚀较为严重,表现为均匀腐蚀,有一层明显的腐蚀氧化膜。对氧化膜的EDS分析发现,氧化膜中有Cl的聚集现象,发生活性氧化腐蚀。并且温度和HCl浓度越高,氧化膜中Cl含量越高,腐蚀也越严重。最后,采用定温法,对氯腐蚀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发现腐蚀反应符合一维扩散模式,得出腐蚀速率定量表征了氯腐蚀反应过程。

张志正[6](2010)在《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安全监测与鳍片尺寸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发展,世界各国特高参数、特大容量机组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发展更为迅速。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机型。所以关于此类机组设备的设计制造、安全运行监测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为研究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水冷壁的安全运行与监测,针对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水冷壁截面温度场进行了大量工况的数值模拟,根据对两种结构尺寸水冷壁截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找到向火侧危险点温度、炉内局部热负荷、管内对流换热系数与背火侧三个特定点温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拟合的关系式发现,均与背火侧特定点温差成幂函数关系。搭建了水冷壁监测实验台进行验证和实践应用研究。根据其中一种结构尺寸的水冷壁搭建了实验装置,对拟合的关系式进行了验证和应用研究,研究发现对向火侧危险点温度和炉内局部热负荷的间接监测误差满足实践需要,对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的监测由于误差放大,仅具有参考价值。提出了“背火侧三点法”监测水冷壁安全的方法,利用“背火侧三点法”监测水冷壁危险点壁温和炉内热负荷的方法在河南沁北电厂锅炉水冷壁上进行了应用,并对运行中的水冷壁和炉内燃烧工况进行了监测的实践。本文还针对沁北电厂的管子尺寸对多个厚度鳍片的水冷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鳍片危险点温度与鳍片厚度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使鳍片能满足焊接和安装要求且不超温的最小厚度,为超(超)临界压力节省较为昂贵的鳍片用钢提供了一种方法。

陆方[7](2009)在《切圆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长期存在,煤粉锅炉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煤粉锅炉的主流炉型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现状,结合国家和地方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系列化低NOx燃烧技术,以满足不同阶段相应的排放标准,为我国分阶段实施氮氧化物减排提供解决方案。本文以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对整体空气分级、燃料再燃及高级再燃这一系列低NOx燃烧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揭示脱除NOx的基本机理、提出对现有煤粉锅炉实施低NOx燃烧技术改造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总结分析先进低NOx燃烧技术的影响因素并对还原NOx所需的反应机理模型进行了探讨。本文根据NOx生成机理分析了低NOx煤粉燃烧器的各种影响因素及优化原则,并以具有代表性的煤粉锅炉为例,对整体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国家和地方新的NOx排放标准,得出整体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是有效而低成本的改造现有电站煤粉锅炉的先进技术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进行改造设计和优化运行。面对更严格的NOx排放标准,可在整体空气分级基础上,采用燃料再燃低NOx燃烧技术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本文对以天然气和石油气为再燃燃料的燃料再燃低NOx燃烧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天然气再燃,HCCO、CH2及CH3自由基是还原NO的主要活性物质,反应温度及OH、H、O基团是生成这些活性物质的关键因素;在相同的条件下石油气再燃还原NO的效果明显优于天然气,主要原因是石油气再燃还原NO过程中大量HCCO自由基及H、OH活性基团参与反应。在燃料再燃的基础上,采用高级再燃低NOx燃烧技术可实现与SCR同等级的大幅度降低NOx排放的效果。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及喷入氨剂量与当地NO化学当量比NSR等是高级再燃还原NO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模拟高级再燃条件下NO沿反应器长度的分布规律,尝试采用GRI-SNCR反应机理模型,得到实验验证,并用此反应机理模型对高级再燃进行深入的机理分析;从反应物的生成率分析可以看出,在还原性气氛下,NH2是还原NO的主要活性基团,在氧化性气氛下,NH2大部分氧化为HNO,最终生成NO,所以在高级再燃中NH2自由基与NO的反应是强烈依赖于气氛的竞争反应,既可以将NO还原为N2,也可以自身氧化为NO。

尹黔昊[8](2009)在《1000MW机组锅炉氧化皮问题分析与预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超临界机组将是我国火力发电提高发电效率、节约一次能源、改善环境和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蒸汽参数的提高,加剧了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等部件的金属氧化。本文以北疆电厂1000MW锅炉为对象,在分析氧化皮的形成及剥落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罗宾逊法则进行了北疆电厂锅炉用钢寿命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皮的存在对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最后根据现场实际,从燃烧调整、设备改造和启动方式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减轻金属氧化皮的预防对策。

邢德山[9](2007)在《工业半焦吸附脱除烟气中SO2和NOx的研究》文中指出活化工业半焦可以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脱除过程基本不产生废弃物,符合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半焦脱硫脱氮可用于中小型锅炉、工业炉窑和其他工业设备的污染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收集了12种焦化样品或煤气化样品,进行了成分分析和孔隙结构分析;设计、搭建了半焦水蒸气活化实验系统,获得了适合于烟煤半焦的最佳水蒸气活化参数,制备出吸附性能良好的半焦活化样品;首次运用分形理论观点分析了工业半焦水蒸气活化前后的分形特征;揭示了工业半焦活化前后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的变迁规律;发现了工业半焦活化样品孔隙结构的显着特征;设计、搭建了半焦吸附SO2和NOx的实验系统,获得了吸附过程的穿透曲线,评估了工业半焦的吸附性能,证实了SO2和NOx同时存在时的吸附竞争现象,阐明了吸附传质过程的扩散控制机制;提出了时均传质系数概念并与实验参数进行了关联;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O2和NO的吸附势和密度分布,从微观尺度揭示了SO2和NO吸附竞争的本质。工业半焦样品经过水蒸气活化之后比表面积和注汞体积均比活化前成数倍增长,样品的平均孔径均有所减少。BET法测量表明:样品的比表面积均达到了600m2/g以上。活化半焦样品孔半径小于10nm的孔的数目增加较多,在孔半径为3nm附近出现了孔的密集分布。半焦经水蒸气活化之后,其分形特征更加明显,分形维数普遍增大,吸附活性位更加丰富发达。活化后半焦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量达到210mg/g,是活化前的13.5倍多。半焦对SO2和NOx这两种气体均有吸附作用,但半焦吸附SO2的能力要比吸附NOx的更强。SO2和NOx同时存在时有吸附竞争现象。时均传质系数可以定量表示吸附过程中传质程度的强弱。回归关系式表明,吸附床温度升高和气体流速增大均可使时均传质系数增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半焦中碳原子作用于SO2的吸附势绝对值大于其作用于NO的吸附势绝对值,当SO2和NO同时存在时,半焦更容易吸附SO2。计算比较SO2和NO的浓度分布发现,SO2浓度峰值比NO大,这一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吸附操作条件下,SO2的吸附量要比NO的吸附量大。

王国忠[10](2007)在《采用煤粉再燃技术炉内流动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粉再燃技术是一种低成本、相对高效的低氮氧化物(NOx)燃烧技术,适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特点。国家“十五”863计划立项研究煤粉再燃低NOx燃烧技术,并在元宝山发电厂3号机组600MW锅炉上进行工程示范。本文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针对元宝山3号锅炉实施再燃改造方案,对炉内再燃区和燃尽区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再燃技术改造方案,并在元宝山3号炉上进行工程应用,改造后对锅炉运行进行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再燃技术有效的降低了锅炉NOx排放,达到了预期的改造目标。本文采用PDA测量系统,在元宝山3号锅炉冷模试验台上分别就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主燃区二次风水平摆角、主燃区不同的配风方式、燃尽风喷口上下摆角一定角度以及燃尽风反切等因素,测量并分析了再燃区和燃尽区的气固两相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由0.95逐渐减小到0.8时,炉内气流旋转动量的减小导致再燃区漩涡直径逐渐增大;仅改变主燃区的配风方式,如停用不同的一次风喷口,对再燃区以及燃尽区的空气动力场特性影响较小;二次风摆角的增大,炉内气流的旋转强度增大,再燃区和燃尽区射流刚性明显减弱,当摆角过大时气流刷墙明显易造成水冷壁结渣,同时炉膛充满度以及气团间的传热传质较差,对煤粉的燃烧、NOx还原不利;燃尽风喷口反切对射流的刚性影响不明显;燃尽风喷口上下摆动5°,射流的刚性明显减弱,向上摆动10°,射流呈自由射流特性,向下摆动10°时,射流刚性略有减弱,明显强于射流向下摆动5°工况,由于与下层主旋气流的剧烈冲撞,射流相对衰减较快;射流区域及喷口附近射流向火侧和背火侧存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粒子浓度区间,同时由于受到离心分离的作用,在壁面附近也形成了相对高浓度区;粒子浓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基本与气流的速度场分布规律对应,射流穿透性能较好时,浓度场分布相对均匀,炉膛充满度较好,反之,高浓度区域贴壁易造成结渣;在射流最大速度区间,湍流强度较小,受到上游射流以及主旋气流的冲击造成湍流强度峰值分布在射流最大速度两侧;气固两相流体的湍流特性在不同方向的差距也体现了湍流的各向异性的特点。沿径向方向湍流扩散能力较强,特别是在射流的向火侧,说明沿径向方向射流与外界的动量和质量交换能力较强。对炉内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PDA气固两相流场测量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从定量上验证了采用合适的模型,FLUENT软件对气固两相流场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满足工业应用。在冷态试验以及数值模拟预报基础上提出了元宝山3号锅炉的煤粉再燃技术改造方案。改造前对锅炉正常运行和低氧燃烧运行两种工况进行了基准工业试验,试验表明低氧燃烧方式能大幅减小NOx排放,但锅炉燃烧效率降低。改造后分别对不采用再燃仅采用炉内空气分级燃烧、采用H层喷口和采用G、H层喷口再燃进行工业性试验,实验表明三种运行工况都可以大大减小NOx排放,尤其是在采用两层再燃喷口之后,NOx排放仅为243.3mg/m3(折算到O2=6%)。锅炉的燃烧效率没有明显降低,而且结渣减轻,锅炉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对工业试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得到合适的数值模型和参数,进一步推广元宝山3号锅炉未实施的超细化煤粉再燃进行了数值预报,结果表明,NOx的排放量比常规煤粉再燃略有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明显降低,锅炉的燃烧效率略有提高。

二、梅县发电厂3~﹟125MW机组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县发电厂3~﹟125MW机组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卫燃带布置方式对300MW燃煤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卫燃带技术研究现状
        1.2.1 卫燃带特性
        1.2.2 卫燃带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电站锅炉煤粉稳燃机理
    2.1 煤粉气流的燃烧理论
        2.1.1 煤粉燃烧的反应速度
        2.1.2 煤粉气流的着火
        2.1.3 煤粉火焰的传播速度
    2.2 煤粉着火及燃烧稳定性分析
        2.2.1 煤粉着火稳定性
        2.2.2 煤粉燃烧稳定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炉内燃烧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3.1 基本方程
    3.2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
    3.3 湍流近壁区域的处理模型
    3.4 离散相流动模型
        3.4.1 随机轨道模型
        3.4.2 颗粒相求解方法
    3.5 煤粉燃烧模型
        3.5.1 挥发分析出模型
        3.5.2 挥发分燃烧模型
        3.5.3 焦炭燃烧模型
    3.6 辐射传热模型
    3.7 数值求解算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锅炉概况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1 锅炉概况
        4.1.1 锅炉设计参数
        4.1.2 设计煤种
        4.1.3 燃烧系统
    4.2 锅炉实际运行存在的问题
        4.2.1 燃烧稳定性差
        4.2.2 再热汽温低
        4.2.3 飞灰含碳量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炉内卫燃带敷设方案的设计与数值模拟优化
    5.1 计算模型建立
        5.1.1 模型网格划分
        5.1.2 边界条件设置
    5.2 卫燃带设计方案
    5.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工况1分析
        5.3.2 300MW各改造工况对比分析
        5.3.3 工况6和工况7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湘钢36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试验条件
3 试验及结果
    3. 1 炉水含盐量对蒸汽品质的影响
    3. 2 锅炉负荷对蒸汽品质的影响
    3. 3 锅炉负荷变化速度对蒸汽品质的影响
    3. 4 汽包水位对蒸汽品质的影响
    3. 5 汽包水位变化速率对蒸汽品质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 论
    4. 2 建 议

(3)太阳能与燃煤机组互补电站热力特性与集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可再生能源简述
        1.2.1 太阳能发电系统
        1.2.2 风能发电系统
        1.2.3 地热能发电系统
        1.2.4 潮汐能
    1.3 太阳能工业热利用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太阳能单独热发电系统简介
        1.3.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研究现状
        1.3.3 太阳能光煤互补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光煤互补电站系统集成理论与特性研究
    2.1 光煤互补电站集成原则
    2.2 光煤互补电站系统模型研究
        2.2.1 燃煤电站热力系统模型
        2.2.2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模型
    2.3 光煤互补电站集成方式及静态特性分析
        2.3.1 取代第一级高加抽汽
        2.3.2 取代第二级高加抽汽
        2.3.3 取代全部高加抽汽
        2.3.4 取代最后一级低加
        2.3.5 不同取代方案经济性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示范电站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特性研究
    3.1 光煤互补示范电站研究课题简介
        3.1.1 课题概况
        3.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3.1.3 示范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3.1.4 示范项目主要意义
    3.2 示范电站站址太阳能资源分析
    3.3 基于示范电站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性能理论研究
        3.3.1 导热油热力特性研究
        3.3.2 示范电站中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特性研究
        3.3.3 环境条件对示范电站槽式集热系统集热特性影响研究
    3.4 基于示范电站站址条件的典型太阳能利用方式特性研究
        3.4.1 不带储热的太阳能槽式、塔式热发电站与光伏电站发电能力研究
        3.4.2 带储热的槽式与塔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技术特性分析研究
    3.5 结论
第4章 光煤互补示范电站集成方案与实验研究
    4.1 光煤互补示范电站系统简介
        4.1.1 全厂总体规划及布置
        4.1.2 装机方案
        4.1.3 槽式集热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4.1.4 气象站
        4.1.5 防风墙
        4.1.6 光煤互补示范电站集成方案介绍
        4.1.7 项目现场照片
    4.2 基于光煤互补示范电站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热量损失研究
    4.3 基于光煤互补示范电站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实验研究
        4.3.1 槽式集热系统性能测试与实验研究
        4.3.2 槽式集热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光煤互补示范电站热力特性与运行模式研究
    5.1 基于热经济学的太阳能光煤互补示范电站热力特性分析
        5.1.1 太阳能光煤互补电站太阳能份额评价方法研究
        5.1.2 光煤互补示范电站中太阳能份额研究
        5.1.3 小结
    5.2 带储热的太阳能光煤互补电站运行模式研究
        5.2.1 带储热的光煤互补电站运行模式研究
        5.2.2 带储热的太阳能光煤互补电站运行特性研究
        5.2.3 小结
    5.3 本章结论
第6章 光煤互补电站技术经济研究
    6.1 太阳能热发电站经济性分析
        6.1.1 不同类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发电能力分析
        6.1.2 不同类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
        6.1.3 小结
    6.2 光煤互补电站投资成本分析
        6.2.1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关键设备来源
        6.2.2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关键设备造价分析
    6.3 光煤互补电站风险分析
        6.3.1 材料、燃料价格变化风险分析
        6.3.2 市场变化风险分析
        6.3.3 技术风险分析
        6.3.4 站址条件工程风险分析
        6.3.5 资金风险分析
        6.3.6 政策风险分析
        6.3.7 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6.4 光煤互补电站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6.4.1 国内配套设备产业链尚不完善
        6.4.2 国内设计单位尚无实际电站设计经验
        6.4.3 无明确电价确保项目收益率满足要求
        6.4.4 相关政策建议
    6.5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我国发展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意义
    1.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过程
        1.2.2 国内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过程
        1.2.3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
        1.3.1 物料平衡及其存在的问题
        1.3.2 热平衡及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整体数学模型
    2.1 模型针对范围
    2.2 炉膛模型
        2.2.1 密相区内的气固流动模型
        2.2.2 稀相区内的气固流动模型
        2.2.3 飞溅区衰减系数表达式
        2.2.4 炉膛出口区的气固流动模型
    2.3 分离器入口烟道模型
    2.4 旋风分离器模型
        2.4.1 沉降分离
        2.4.2 离心分离
    2.5 返料装置和外置式换热器模型
    2.6 颗粒磨损的处理
        2.6.1 燃烧破碎
        2.6.2 磨损
    2.7 整体物料平衡模型计算思路
        2.7.1 宽筛分颗粒的基本参数处理
        2.7.2 物料平衡计算流程
    2.8 本章小结
3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特性分析
    3.1 模型计算对象
        3.1.1 白马 300 MW CFB 锅炉简介
        3.1.2 白马 300 MW CFB 锅炉主要结构特点
    3.2 验证工况下的物料平衡特性
    3.3 模型参数分析
        3.3.1 一次风份额的影响
        3.3.2 入炉灰量的影响
        3.3.3 风量的影响
        3.3.4 入炉粒径分布的影响
        3.3.5 更大容量 CFB 锅炉物料平衡特性讨论
    3.4 分离器入口烟道气固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3.4.1 试验装置介绍
        3.4.2 试验内容
        3.4.3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特性对主要辅机的影响分析
    4.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二次风系统及现存问题
    4.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压力平衡
    4.3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二次风的管网特性分析
    4.4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二次风机选型分析
        4.4.1 一次风机选型原则分析
        4.4.2 一次风机变工况调节方式的选择
        4.4.3 二次风机选型原则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引进 300 MW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平衡试验及结果分析
    5.1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标准及其主要差异
        5.1.1 锅炉性能试验标准
        5.1.2 各标准间的主要差异
    5.2 白马 300 MW CFB 锅炉热平衡试验过程
        5.2.1 试验准备工作
        5.2.2 试验条件
        5.2.3 试验取样内容
    5.3 白马 300 MW CFB 锅炉热平衡试验结果分析
        5.3.1 锅炉热效率计算
        5.3.2 锅炉热效率结果分析
    5.4 大型 CFB 锅炉散热损失实炉试验
        5.4.1 试验对象
        5.4.2 试验过程与计算方法
        5.4.3 散热损失计算结果分析
        5.4.4 散热损失简易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引进 300 MW 循环流化床锅炉外循环回路燃烧特性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现场实炉试验
        6.2.1 试验对象
        6.2.2 试验方法
        6.2.3 试验过程
    6.3 旋风分离器燃烧特性分析
        6.3.1 烟气成分分析
        6.3.2 颗粒粒径及含碳量分析
        6.3.3 外循环灰量的简易估算方法
    6.4 外置式换热器燃烧特性分析
        6.4.1 烟气成分分析
        6.4.2 颗粒粒径及含碳量分析
    6.5 外循环回路燃烧对锅炉总体热平衡的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1.1 物料平衡研究结果
        7.1.2 热平衡研究结果
    7.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5)秸秆类生物质与煤混燃过程中氯腐蚀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生物质与煤混燃过程中K、Cl和S析出规律的研究现状
        1.2.1 Cl的析出规律
        1.2.2 K的析出规律
        1.2.3 S的析出规律
    1.3 生物质与煤混燃腐蚀的研究现状
        1.3.1 氯腐蚀
        1.3.2 硫腐蚀
        1.3.3 低温共晶熔融
        1.3.4 腐蚀的防治措施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试验样品及其元素分析方法
    2.1 试验样品
    2.2 秸秆与煤中碱金属钾、钠及氯含量的检测
        2.2.1 煤中全钾、钠含量的检测
        2.2.2 秸秆中全钾、全钠含量的检测
        2.2.3 煤中全氯含量的检测
        2.2.4 秸秆中全氯含量的检测
    2.3 小结
3 秸秆与煤混燃过程中析出Cl检测方法的探讨
    3.1 试验装置与方法
    3.2 氯离子检测原理
        3.2.1 硝酸银容量法
        3.2.2 佛尔哈德法
        3.2.3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3.3 干扰离子的分析与消除
        3.3.1 对标准氯离子溶液检测结果的分析
        3.3.2 烟气收集液中CO_3~(2-)和要SO_3~(2-)对分光光度法的影响
    3.4 三种方法对烟气收集液中氯离子检测的对比分析
    3.5 小结
4 秸秆与煤混燃氯腐蚀的试验研究
    4.1 腐蚀试验系统及方法
    4.2 秸秆混煤燃烧氯腐蚀特性
        4.2.1 积灰对氯腐蚀的影响规律
        4.2.2 温度对腐蚀的影响规律
        4.2.3 HCl浓度对腐蚀的影响
    4.3 秸秆混煤燃烧氯腐蚀的微观分析
    4.4 小结
5 氯腐蚀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5.1 腐蚀动力学基本关系式
    5.2 最佳模式函数的确定
    5.3 动力学三因子的确定
    5.4 动力学方程的优劣讨论
    5.5 小结
6 全文总结及建议
    6.1 全文总结
    6.2 建议
附录
    附表1 T91金属试样腐蚀增重量
    附表2 T91金属试样的腐蚀外貌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安全监测与鳍片尺寸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发展概况
        1.1.2 中国发展超(超)临界电站锅炉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2 本题目研究的主要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关于水冷壁危险点壁温的在线监测的研究进展
        1.3.2 关于水冷壁局部热负荷的在线监测的研究进展
        1.3.3 关于水冷壁截面温度场的研究进展
        1.3.4 关于水冷壁尺寸设计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超)临界锅炉膜式水冷壁特定点壁温相互关系研究
    2.1 超(超)临界锅炉膜式水冷壁温度场的求解
        2.1.1 指导思想
        2.1.2 数学模型
    2.2 超(超)临界锅炉膜式水冷壁温度场的数值求解
        2.2.1 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
        2.2.2 FLUENT软件简介
        2.2.3 膜式水冷壁温度场的求解
    2.3 膜式水冷壁温度场数值解结果分析
        2.3.1 对梯形鳍片水冷壁温度场的分析
        2.3.2 对矩形鳍片水冷壁温度场的分析
第三章 特定点温度的相互关系的实验验证
    3.1 1号水冷壁危险点温度的电网络模拟实验验证
    3.2 2号水冷壁危险点温度的实验验证
        3.2.1 实验系统的组成
        3.2.2 实验系统模拟超(超)临界锅炉的可行性
    3.3 实验步骤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实验水冷壁管特定点温度拟合结果
        3.4.2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
        3.4.3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背火侧三点法在沁北电厂的应用
    4.1 "背火侧三点法"的提出
    4.2 "背火侧三点法"在华能河南沁北发电厂的应用
        4.2.1 沁北发电厂超临界锅炉简介及水冷壁布置
        4.2.2 沁北发电厂600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截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4.2.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炉膛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水冷壁监测区域
    5.1 沁北电厂锅炉燃烧设备简介
    5.2 沁北电厂锅炉炉膛燃烧工况的数值模拟
        5.2.1 数值模拟工况
        5.2.2 网格划分
        5.2.3 数值模拟模型选用
        5.2.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3 安装位置的确定
    5.4 安装方式的确定
    5.5 应用效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锅炉水冷壁截面温度场的鳍片最佳厚度研究
    6.1 国内外锅炉制造企业关于膜式水冷壁设计的原则
    6.2 研究方法
    6.3 具体算例
    6.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7)切圆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煤燃烧中NO_x 的形成
        1.2.1 NO 生成机理
        1.2.1.1 热力型NO(Thermal NO)
        1.2.1.2 快速型NO (Prompt NO)
        1.2.1.3 燃料型NO (Fuel NO)
        1.2.2 NO_2 和 N_2O 的形成
        1.2.3 煤中氮的释放和转化
    1.3 脱除NO_x 的途径
        1.3.1 NO_x 脱除机理
        1.3.2 脱除NO_x 的一次措施
        1.3.3 二次措施
    1.4 国内外低NO_x 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切圆燃烧锅炉中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1 空气分级低NO_x 燃烧技术简介
    2.2 燃烧过程和NO_x 生成的计算模型
        2.2.1 湍流流动模型
        2.2.2 湍流燃烧模型
        2.2.3 颗粒相模型
        2.2.4 煤粉挥发模型
        2.2.5 焦炭燃烧模型
        2.2.6 NO 生成化学动力学模型
    2.3 直流燃烧器空气分级低NO_x 燃烧技术的研究
        2.3.1 燃料浓淡偏差燃烧在低NO_x 燃烧中的作用
        2.3.2 一次风喷口强化着火对脱除NO 的作用
        2.3.3 直流燃烧器一二次风偏置对降低NO 浓度和锅炉安全性的影响
        2.3.4 二次风配风方式对NO 排放的影响
    2.4 炉膛内空气分级低 NO_x 燃烧技术的研究
        2.4.1 主燃区中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2.4.2 燃烧器投运层位及燃烧器摆角对出口NO 浓度的影响
        2.4.3 紧凑燃尽风CCOFA 对出口NO 浓度及飞灰含碳量的作用
        2.4.4 整体分离式燃尽风喷嘴布置方式对NO_x排放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
        2.4.5 配煤燃烧技术脱除 NO 机理的探讨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气体燃料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研究
    3.1 前言
        3.1.1 再燃实验研究综述
        3.1.2 再燃机理研究综述
        3.1.3 再燃低NO_x 燃烧技术的应用
    3.2 Chemkin 简介
    3.3 天然气再燃还原NO 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3.3.1 再燃区温度对天然气还原NO 的影响
        3.3.2 再燃区停留时间对还原NO 的影响
        3.3.3 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3.3.4 本节结论
    3.4 石油气再燃还原NO 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3.4.1 NO 生成率分析
        3.4.2 再燃区中HCN 的生成率分析
        3.4.3 石油气再燃主要反应路径
    3.5 石油气再燃还原NO 的实验研究
        3.5.1 实验台介绍
        3.5.2 石油气再燃与天然气再燃效果比较实验
    3.6 石油气再燃还原NO 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级再燃还原 NO 的实验研究及化学动力学分析
    4.1 高级再燃发展现状
    4.2 高级再燃还原NO 的实验研究
        4.2.1 试验装置
        4.2.2 实验方案
        4.2.3 试验结果及讨论
    4.3 高级再燃还原NO 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4.3.1 模型的验证
        4.3.2 高级再燃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4.3.3 小结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与建议
附录 1 上海外高桥发电厂 3 号锅炉整体燃尽风改造及现场燃烧调整试验
附录 2 望亭发电厂14 号锅炉分离燃尽风系统改造及燃烧调整试验数据
附录 3 谏壁发电厂7 号锅炉热态调整试验数据
附录 4 三台锅炉的比较
附录 5 上海高桥石化热电厂石油气再燃现场试验
附录 6 AA 化学反应机理
附录 7 GRI-SNCR 化学反应机理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1000MW机组锅炉氧化皮问题分析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氧化皮的形成及剥落机理分析
    2.1 氧化皮形成及剥落的机理
    2.2 氧化皮形成及增长的影响因素
        2.2.1 金属超温运行的影响
        2.2.2 材料的影响
    2.3 影响金属氧化皮剥落的因素
        2.3.1 金属氧化皮厚度
        2.3.2 温度变化的影响
    2.4 锅炉管壁氧化皮厚度测量
第三章 北疆电厂设备概况
    3.1 锅炉概述
        3.1.1 锅炉设计条件及性能数据
        3.1.2 煤质资料
        3.1.3 锅炉运行条件
    3.2 锅炉总体及系统
        3.2.1 锅炉总体介绍
        3.2.2 单炉膛双切圆锅炉的结构特点
    3.3 北疆电厂锅炉金属材料
        3.3.1 T92/P92 钢
        3.3.2 Supe1304H 钢
        3.3.3 HR3C 钢
第四章 基于内氧化层厚度的管材寿命预测
    4.1 内壁氧化皮测厚技术
    4.2 寿命预测原理
    4.3 寿命计算与分析
第五章 锅炉金属氧化皮问题的预防对策
    5.1 防止或减轻受热面的超温
        5.1.1 锅炉燃烧调整
        5.1.2 锅炉设备改造
    5.2 防止金属氧化皮剥落或堵塞的运行对策
        5.2.1 优化启停过程中参数控制
        5.2.2 加强锅炉受热面的状态管理
        5.2.3 发现金属壁温点异常的处理
    5.3 防止锅炉金属氧化皮剥落的其它改造方案
        5.3.1 设备制造安装方面
        5.3.2 给水加氧处理
        5.3.3 金属表面处理
        5.3.4 化学清洗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9)工业半焦吸附脱除烟气中SO2和NOx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煤发电的SO_2和NO_X排放与危害
        1.1.1 硫氧化合物的生成与危害
        1.1.2 氮氧化合物的生成与危害
    1.2 我国的SO_2和NO_X排放现状
    1.3 基于燃料元素分析成分的烟气SO_2浓度计算
    1.4 SO_2和NO_X排放控制技术
    1.5 半焦吸附法脱除SO_2和NO_X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工业半焦成分分析及孔隙结构表征
    2.1 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2.2 用孔隙度分析仪进行孔隙结构分析
        2.2.1 多孔材料的基本特点
        2.2.2 压汞法测量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基本原理
        2.2.3 影响压汞法测量结果的若干因素
        2.2.4 工业半焦孔结构分析和活化样品的制备
    2.3 典型工业半焦孔隙结构分析
        2.3.1 样品的孔体积积累曲线
        2.3.2 样品孔体积分布的比较
        2.3.3 样品比表面积的比较
        2.3.4 样品密度的计算与比较
        2.3.5 讨论
    2.4 典型工业半焦分形结构分析
        2.4.1 表面分形维数D
        2.4.2 计算结果
        2.4.3 讨论
    2.5 其他样品的孔隙度分析结果
        2.5.1 注汞体积、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
        2.5.2 孔径分布情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焦水蒸气活化方法探讨及活化效果分析
    3.1 吸附剂活化方法概述
    3.2 半焦水蒸气活化方案
        3.2.1 水蒸气活化设计方案
        3.2.2 活化参数与活化效果的关系
        3.2.3 参数优化实验方案设计
        3.2.4 大批量半焦水蒸气活化实验
    3.3 半焦水蒸气活化机理探讨
        3.3.1 半焦水蒸气活化的基本原理
        3.3.2 半焦孔隙分形结构与活化效果
        3.3.3 半焦水蒸气活化的基本条件
        3.3.4 半焦水蒸气活化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3.4 工业半焦水蒸气活化孔隙结构的变迁
        3.4.1 孔隙结构的比较
        3.4.2 孔体积积累曲线的比较
        3.4.3 孔体积分布的比较
        3.4.4 比表面积的比较
        3.4.5 分形维数的比较
    3.5 半焦气体吸附法孔隙结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焦吸附SO_2和NO_X实验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4.1 NO_X的实验室生成和SO_2浓度的控制
        4.1.1 热力型NO_X 生成器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4.1.2 化学法NO_X 生成器的设计与试验
        4.1.3 SO_2浓度的控制
    4.2 半焦吸附SO_2和NO_X实验系统设计
        4.2.1 系统概述
        4.2.2 SO_2和NO_X 的化学分析方法
        4.2.3 其他成分的测量
    4.3 实验方案及实验参数的计算
        4.3.1 实验方案
        4.3.2 与床温、流速相应的流量计显示流量的计算
        4.3.3 标准状态下干气体体积Vnd 的计算
        4.3.4 实验操作过程
    4.4 半焦吸附SO_2和NO_X穿透曲线
        4.4.1 SO_2吸附穿透曲线
        4.4.2 NO_X 吸附穿透曲线
    4.5 半焦吸附SO_2吸附动力学研究
        4.5.1 固定床吸附动力学模型
        4.5.2 吸附传质系数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半焦脱除SO_2和NO_X的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5.1 概述
    5.2 密度泛函理论(DFT)
        5.2.1 理想部分的计算
        5.2.2 超额部分的计算
        5.2.3 色散部分的计算
        5.2.4 密度分布计算的基本公式
    5.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密度分布的求解
        5.3.1 密度分布计算的基本公式
        5.3.2 超额部分的计算
        5.3.3 色散部分的计算
        5.3.4 吸附势(外势)的计算
        5.3.5 化学势的计算
        5.3.6 迭代过程
    5.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半焦吸附SO_2和NO
        5.4.1 半焦与SO_2和NO 的吸附势比较
        5.4.2 SO_2和NO 密度分布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工业半焦样品孔体积积累曲线
附录B 工业半焦样品孔径分布曲线
附录C 水蒸气活化工业半焦样品等温吸附(解吸附)平衡曲线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采用煤粉再燃技术炉内流动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再燃低NO_x 燃烧技术现状
        1.2.1 再燃低NO_x 技术基本原理
        1.2.2 影响再燃的主要因素
        1.2.3 再燃技术的工程应用
        1.2.4 煤粉再燃的意义
    1.3 炉内空气动力场冷态试验研究综述
        1.3.1 炉内空气动力场研究内容
        1.3.2 炉内气固两相湍流流动机理的试验研究综述
        1.3.3 炉内气固两相流动测量方法
    1.4 炉内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1.4.1 湍流气相流动数值模拟
        1.4.2 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1.4.3 辐射换热模型
        1.4.4 湍流燃烧模型
        1.4.5 煤的挥发分析出模型
        1.4.6 焦碳燃烧模型
        1.4.7 NO_x 生成—还原模型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课题来源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冷态试验台及测量系统
    2.1 冷态试验台系统
        2.1.1 元宝山3 号锅炉整体结构及主要设计参数
        2.1.2 燃烧器结构及设计参数
        2.1.3 燃烧器拟采用的再燃低NO_x 燃烧技术改造方案
        2.1.4 模化方法
        2.1.5 模化后的试验台系统
    2.2 PDA 测量系统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试验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冷态试验研究
    3.1 流场测量区域及试验参数
        3.1.1 试验工况
        3.1.2 试验参数
        3.1.3 测量区域
        3.1.4 测量数据整理方法
    3.2 再燃区气固两相流动特性
        3.2.1 再燃区域速度场分布
        3.2.2 再燃喷口射流刚性及速度衰减特性
        3.2.3 再燃区域空间浓度场分布
        3.2.4 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对再燃区流场的影响
        3.2.5 再燃区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分析
        3.2.6 再燃区射流混合特性
    3.3 燃尽区气固两相流动特性
        3.3.1 燃尽区域速度场分布
        3.3.2 燃尽喷口射流刚性及衰减特性
        3.3.3 燃尽区域流动特性分析
        3.3.4 燃尽区射流混合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粉再燃炉内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4.2 炉内冷态流动数值模拟
        4.2.1 计算工况
        4.2.2 网格划分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冷态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3.1 速度场对比
        4.3.2 射流最大速度轨迹与最大速度衰减对比
    4.4 元宝山3 号锅炉煤粉再燃技术数值模拟研究
        4.4.1 计算工况
        4.4.2 网格划分
        4.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粉再燃技术的示范工程应用研究
    5.1 元宝山发电厂3 号锅炉再燃技术改造方案
        5.1.1 3 号锅炉煤粉再燃技术改造方案
        5.1.2 改造设计中几个技术参数的确定
    5.2 元宝山发电厂3 号锅炉再燃技术工业性试验
        5.2.1 试验方法与试验内容
        5.2.2 主要运行参数
        5.2.3 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5.2.4 调整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5.2.5 工业性试验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细化煤粉再燃技术应用的数值预报研究
    6.1 数值预报工况
    6.2 预报结果及分析
        6.2.1 数值模拟预报结果
        6.2.2 炉内速度场分布
        6.2.3 炉内温度场分布
        6.2.4 炉内氮氧化物分布
        6.2.5 超细粉再燃与常规粒度煤粉再燃特性分析
        6.2.6 再燃改造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工作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梅县发电厂3~﹟125MW机组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卫燃带布置方式对300MW燃煤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D]. 孙志强.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2]湘钢36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J]. 刘义. 烧结球团, 2015(01)
  • [3]太阳能与燃煤机组互补电站热力特性与集成机理研究[D]. 胡永生. 华北电力大学, 2014(12)
  • [4]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研究[D]. 鲁佳易. 重庆大学, 2012(02)
  • [5]秸秆类生物质与煤混燃过程中氯腐蚀规律研究[D]. 岳茂振. 山东大学, 2011(04)
  • [6]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安全监测与鳍片尺寸设计研究[D]. 张志正.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7]切圆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陆方.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7)
  • [8]1000MW机组锅炉氧化皮问题分析与预防[D]. 尹黔昊.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
  • [9]工业半焦吸附脱除烟气中SO2和NOx的研究[D]. 邢德山.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11)
  • [10]采用煤粉再燃技术炉内流动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D]. 王国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标签:;  ;  ;  ;  ;  

梅县电厂3~﹟125MW机组锅炉热化学试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