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DV创作分析

青少年DV创作分析

一、青年DV创作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珊珊[1](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提出“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吴彪彪[2](2019)在《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以2000年之后的作品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独立纪录片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开始孕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风格鲜明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影片类型。独立纪录片是指在制作过程中力求还原真实,在题材上关注少数群体并且凸显个人风格的纪录片。由于政策原因,早期创作环境比较封闭,成长环境欠佳,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比较缓慢;21世纪以后随着各种纪录片扶持基金出现,政府管控力度的放宽和观众审美能力的提升,独立纪录片迎来了快速成长的时期。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作品,在国际社会和国内受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原因在于中国独立纪录片关注特殊人群的生存状况,描绘了一幅幅鲜为人知的社会生活图景。这些作品扩充了中国纪录片的题材范围,填补了一部分在此之前中国影像纪录的空缺。本文将从独立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入手,分别对独立纪录片的书写角度、内容指向、叙事策略和影像本体进行解读。第一部分梳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脉络。独立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独立纪录片早期探索的萌芽期;创作理念逐渐成熟,创作者重新反省独立内涵的反省期;最后独立影像逐渐个人化,影片风格越来越丰富,这个时期为独立探索时期。这部分主要将这几个时期的特征和代表作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书写角度。独立纪录片在早期探索时期侧重“精英”角度。后来在纪录片导演不断的反省和学习中,逐渐转化为“大众”角度。在观念上主要受到“直接电影”的影响,技术上受到第三次影像数字革命的冲击。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独立纪录片平等的创作原则对影片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内容指向。独立纪录片导演对普通民众往往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他们的影片中展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全景,赞扬顽强的生命之美。创作者们着眼于时代变迁下群体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选择。这部分列举了大量的影片例证来论证。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独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笔者采用故事内容,叙事文本和叙述活动这三种角度,对独立纪录片优秀片例进行分析。独立纪录片在叙事顺序上采取按时间顺序为主的叙事方式;多条线索交叉的平行叙事也是独立纪录片重要的叙事模式。第五部分主要对独立纪录片进行影像分析。独立纪录片的画面语言呈现出贴近拍摄对象的特点。由于独立纪录片大多采取长期且不间断的拍摄方式,所以镜头表现上多以长镜头为主来进行影片叙事。在声音上,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开始重视声音的设计和音乐制作,在制作流程上逐渐成熟。最后,在前边五部分的基础上,对中国独立纪录片在书写角度、内容指向、叙事策略和视听影像上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题材不断扩展,创作内涵逐渐加深,作品质量也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随着创作者逐渐增加,作品越来越丰富,未来独立纪录片将带来更大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连子强[3](2016)在《微电影艺术与日常生活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微电影的流行,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热点。自2010年一部视频短片首次以“微电影”的命名以来,微电影创作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然而,理论界对于“微电影”这一概念本身,以及所谓的“微电影”是否可以称为一种独立的影像艺术形态本身还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本文从当代中国社会的技术和文化语境出发,认为微电影是伴随着中国大众影像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大众影像中按照传统电影的工艺流程和美学标准所创作的一种影像艺术形态。微电影来源于大众影像,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影像,微电影创作者通过借鉴传统电影艺术中成熟的影像语言和叙事模式,实现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达,同时也使得微电影创作群体具有了“新文化媒介人”的文化属性。它的发展繁荣体现了当代大众影像的文化自觉。微电影是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影像艺术形态,通过日常生活叙事,微电影展现了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多个面向,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的主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当代影像文化格局中的微电影艺术。主要对当前微电影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梳理,从当代中国影像艺术的整体格局出发,论述微电影艺术的发展对于当前的影像文化格局的意义。并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微电影的概念、并对当前理论界的一些争论作出一定的回应,特别是对于微电影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进行学理化的论述。同时探讨微电影艺术发展的技术及人文背景。第二章,微电影艺术的文化形态分析。主要从理论上阐释关于“日常生活”的内涵,以及微电影作为一种“个人化”与“大众化”的影像生产方式,为何与日常生活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从生产者、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论述微电影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第三章,微电影的文本分析。主要讨论微电影对于日常生活叙事的两种文本形态:纪录片、剧情片。从整体上来看,纪录片是一种对于日常生活保持客观写实的影像作品,剧情片则着眼于对于日常生活的创造性表达。不同的生产群体,不同的时代背景,微电影对于日常生活的表现,则各有侧重点,也具有时代特色。本章从微电影的纵向发展历程探索微电影在技术沿革、理念传承等方面的变迁。在当前跳动的时代脉搏中,微电影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像呈现,实际上反映了当代人对于社会变迁的种种关照。第四章,影像语言与微电影日常生活的叙事手段。影像语言的自觉运用,是微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微电影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平民化,微电影在影像语言的应用上也有其显着特点。本章将结合影视语言的基础理论与微电影创作的实践,论述影像语言在微电影中的应用,以及在日常生活叙事方面的特征。第五章,微电影日常生活叙事的意义建构。作为一种当前影响广泛的影像艺术形态,微电影的日常生活叙事对于当前的社会文化形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微电影的日常生活叙事,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文化生态在微电影艺术中的反应和体现,本章从这三个“文化身份的认同”、“公共领域的建构”、“青年亚文化呈现”角度出发,试图解释微电影日常生活叙事对于社会文化生态的价值与意义。

高振平,王敏[4](2013)在《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与思考》文中提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DV创作正在蓬勃发展。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大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大学生DV创作要加强学习,树立专业制作精神;突破局限,拓宽选题选材范围;拓宽视野,寻求校企互动双赢;面向公众,强化行业支持与引导;完善机制,增加作品评论与反馈,不断提高DV创作的水平。

刘乐[5](2013)在《传播学视域下校园电影研究 ——对电影《断弦》的个案分析》文中指出数字摄像设备和网络的发展,促使影像话语权回归大众,民间影视文化向高校的延伸导致校园电影的诞生。校园电影的创作与传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创作者创作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既作为传播内容又作为传播媒介的校园电影,在题材选取、技术表现、艺术表现、传播途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认为,校园电影创作和传播的过程,都应运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包括从校园电影受众接受的不足分析受众的需求,基于电影符号系统构建校园电影剧本,网络时代打造校园电影传播体系等。本文以校园电影《断弦》为研究个案,在大众传播学“5W”理论框架下,以受众满足需求为导向,以剧本内容创作为核心,以高效互动传播效果为原则,结合影视传播学相关理论,分别从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个方面,探讨了传播学视域下校园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机制。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动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思路和结构等。第二章从校园电影的诞生、发展状况和创作特质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校园电影的研究状况,并界定了校园电影的概念。第三章介绍了校园电影《断弦》的创作和传播过程。这一案例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第四章以传播学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结合电影《断弦》受众调查对电影内容的构建启发,分析当前校园电影受众接受的不足,提出校园电影编剧时应把握好受众的需求。第五章探讨了校园电影的剧本构建,从电影符号的显性和隐性意义出发,尝试归纳出学校园电影符号的内涵和外延,实现校园电影从文字剧本向电影作品构建。第六章论述了网络传播媒介与校园电影精神的契合,并以电影《断弦》的传播为案例,结合网络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探讨了构建基于网络的校园电影传播体系。

柴山山,黄玉姣,张文强[6](2011)在《网络时代下大学生DV创作系统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优酷网、土豆网相继在北美上市,标志着中国视频网站变得更加成熟,给大学生DV创作创造了更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DV创作应该参考创作系统的要求,结合DV特性,提倡独立思考,同时,大学生应主动寻求与外界的合作,注意DV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借助网络力量,树立网络传播中的个人品牌,并着力打造多渠道的交流平台,形成DV创作联盟。

张宝[7](2011)在《论中国当代DV影像的多元化表达及其现实意义》文中认为DV影像作为数字化影像最具典型性的表达形式,具有多元、开放、个性化的突出特点。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打破了以往电影、电视等影像媒介各自独立、互不兼容的局面。这既是对传统影像表达的颠覆和挑战,更可看作数字化手段在影像创作上的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本论文以中国当代DV影像发展现状为基础,将DV的技术变革、DV影像的观念变化和DV在影像表达上的实践结合起来,重点从纪实化表达、功利化表达、艺术化表达、民间化表达、先锋化表达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呈现出当代DV影像表达的多元化特征。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目前国内DV影像发展的总体状况、DV及相关概念、学术界关于DV影像的研究成果等进行了论述。通过综述得出以下观点:目前关于DV影像的研究有着明显的类型界限,而DV影像本是一种多元化、开放性的表达,在纪录片、电影、电视、原创剧、实验短片等方面都能看到DV影像的积极参与甚至是突破创新。因此,对DV影像表达作多元化研究,还原DV在影像实践与探索上的真实状况,才能全面、辩证地审视DV影像浪潮。论文主体内容上,第一部分论述了DV影像的纪实化表达,认为DV的介入加剧了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的分化,与新纪录运动时期的独立纪录原则相比,DV独立纪录片由于媒介手段的解放带来了创作理念和观察视角上的巨大变化,既有传承,更有突破。第二部分论述了DV影像的功利化表达,将这种功利化与电视消费主义嫁接,主要选取电视纪录片栏目、DV电视频道、市民栏目、新闻纪实栏目等加以论述,认为DV与电视媒体结合应找到最佳平衡点。第三部分论述了DV影像的艺术化表达,认为DV开创了“业余电影时代”,也成就了贾樟柯以及之后的“后第六代”导演群体。第四部分论述了DV影像的民间化表达,首先探讨了由DV引发的“影像民间化”浪潮所带来的影响,重点部分则以校园DV盛行为案例,呈现了当前DV自制剧情片空前繁荣的视觉奇观。第五部分论述了DV影像的先锋化表达,主要探讨DV实验短片对影像实践的各种可能性探索,主要呈现先锋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论文在结语部分指出,在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格局中,应充分认识以DV为代表的数字视频媒介在文化传播、思想解放、思潮流变方面的作用,进而推动影像数字化潮流进一步向前发展。

刘青[8](2011)在《网络传播中的DV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于1995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世界上第一部DV摄像机DCR-VX1000面世后,便以其迅猛之势不断的在世界范围内漫延。而人们经常所说的DV,是数码摄像机(Digital Video)的英文缩写,包含了采用DV格式的设备和数字视频压缩技术本身。随着DV传入中国,并在大中城市的相对普及,DV编辑和制作技术的进步,2002年DV开始和电视媒体结合,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DV作品,并创办DV栏目。又因DV影像质量高、操作简便、价位低的优势,给平民以话语权,很多大学校园中不断出现学生自拍的一些DV作品。进入二十世纪,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之势,以及网络自身的双向互动、便捷、时效等方面的特点,为DV作品在网络上传播起了推动作用。网络为DV作品的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为DV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在信息化和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给予DV作品更多的支持,如新浪网、优酷网、人民网等很多网站都开辟有专栏,来展示DV创作者的作品。由于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拍的DV作品上传于网络,使网络作品多样化;但由于创作者水平、网络的低门槛、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使网络上的一些DV作品良莠不齐、犬牙交错。因此,如何提高网络DV作品的质量,多出精品,以及使网络传播中的DV作品未来有个更好的发展前景所要采取的一些发展策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的。

周良兵[9](2010)在《促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日益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濒临消亡。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也兴起了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普查、申报、立法、产业化转化、抢救性保护等等措施纷纷涌现,但是抢救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消亡的速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脱离了民间基础,公众普遍认识不足,参与缺失,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面临困境。如何通过有效渠道既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又能吸引公众的关注,提高公众的认识,调动公众的参与呢?DV以其庞大的民间基础和自身独特的优势,为公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架起了一座衔接的桥梁,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失为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本文提出的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在研读大量的理论文献基础上,对DV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并对DV的特点和使用群体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作了系统的梳理。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以及DV相应的优势和作用作出分析,通过一一对应的比照和全面深入的总结,找出了两者深层次的结合点,从而得出了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并且进一步论述了DV的参与方式和这种参与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以大量的实例和数据为基础,从影像记录、民间DV爱好者、学生青年、独立导演和传播途径五个角度,分析了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总结存在的种种问题。第四部分,在现状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加强影像保护、培育民间基础、引导中坚力量、扶持主导阶层、优化传播途径五个方面,对应地提出了促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措施,并对每项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可操作性论述。最后还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指出了在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两个方向性的问题,一是对原真性和艺术性的把握,二是全面和重点的把握。本研究从DV参与的视角,将DV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期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探讨。文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DV参与措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点实践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深入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实际帮助。

李要师[10](2010)在《网络传播中的大学生DV》文中提出从2000年春北京大学电影学院成立实践社起,DV进入中国大学校园已有十年。十年间,从民间社团组织起步,到电视媒体介入得以进步,再到网络媒体参与实现大范围普及,大学生DV最终在网络中找到了最适合的传播渠道和生存空间。大学生DV增加了网络传播的内容,丰富了网络文化,用DV影像在网络中建立起了虚拟的校园生活镜像,对于网络生态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伴随着《清华夜话》、《完美动物》、《我的太阳》、《狗样年华》等一批大学生DV在网络中“走红”,大学生DV开创了一种新的话语叙述方式和校园文化形态。大学生DV没有通过传统的电影和电视渠道进行传播,而是选择了新兴的网络媒体,这是大学生DV在创作上能够保持独立和个性的根本原因。作为民间独立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DV是民间DV在校园的延伸,同时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特征。身处校园和网络两个环境之中,大学生DV形成了独特的品格。这种品格所具有的魅力为主流的电视媒体所欣赏和借鉴,对主流电视媒体话语叙述产生影响。大学生DV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网络媒介环境熏陶和浸染,本文把大学生DV置于网络传播中,作为一种反映当前文化的典型话语文本进行考察。大学生DV出现十年之间不乏专家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众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忽视了大学生DV的传播渠道和生存环境——互联网,鲜有论述把大学生DV和网络媒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互联网是大学生DV乃至更多民间DV的首要传播渠道和生存环境。作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单一媒体的界限,形成了一种虚拟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催生了流行、时尚、多元的网络文化,这种文化对于大学生DV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把大学生DV放在网络传播中考察大学生DV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论文在《序言》中首先概括了大学生DV的基本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解答了DV的概念、大学生DV的传播渠道以及大学生DV在传播过程中所包含的“大学生”、“DV”、“电脑”、“网络”、“校园”等基本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论文主体分四章详细论述网络中大学生DV的传播现象:首先,简要叙述大学生DV的发展历史和创作的思想脉络,进而从媒介话语角度描述大学生DV的生存现状;其次,分析大学生DV选择网络作为第一传播渠道的原因,并以个案为例详细解剖大学生DV网络传播的流程;再次,从校园文化和网络流行文化角度分析大学生DV创作的思想根源,并试图探索大学生DV和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探讨大学生DV对于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有何具体意义;最后,分析当前大学生DV存在的问题,论证大学生DV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是推动其未来发展的原动力。在主流影视媒体的夹击下,网络中的大学生DV仍然是弱势的,其未来发展充满挑战。然而,大学生DV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影像传播的话语垄断,找到了一种民间话语叙事的校园视角,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生DV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意义不容忽略。大学生DV要在未来发展之路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保持自身创作独立、自由的风格,不断汲取网络流行文化和校园时尚文化的营养,逐步完善民间DV社团组织,必须积极正面、放眼长远地去引导,大学生DV才会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大学生DV是当前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段,也是互联网中反映青年流行文化的影像话语。本论文涉及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艺学等领域,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文本分析、个案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着重探讨了网络媒介生态和大学生DV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大学生DV对于校园文化和网络传播的意义,并对网络传播中大学生DV的生存和发展提出建议。

二、青年DV创作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DV创作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2.3.1 贵在创新
        2.3.2 表情伴随时代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3.3.1 表现本质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5.1.2 全媒体时代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以2000年之后的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目的、意义
    2 研究综述
    3 研究方法
1 独立纪录片的发展脉络
    1.1 萌芽期——独立纪录片早期的探索和实践(1987 年—1993 年)
    1.2 独立制作的反省——走向成熟(1994——2000)
    1.3 独立探索——独立影像创作(2000 至今)
2 独立纪录片的书写角度研究
    2.1 从精英角度到大众角度的转变
    2.2 平等的拍摄关系
3 独立纪录片的内容指向
    3.1 独立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3.1.1 底层人民的生活全景
        3.1.2 赞扬顽强的的生命之美
    3.2 独立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
        3.2.1 时代变迁下的个人命运
        3.2.2 动荡中的人物群像
4 中国独立纪录片叙事策略
    4.1 独立纪录片的时间顺序
    4.2 独立纪录片的叙事模式
5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分析
    5.1 独立纪录片的画面分析
    5.2 独立纪录片的声音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微电影艺术与日常生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当代影像文化格局中的微电影
    第一节 作为一种影像艺术形态的微电影
    第二节 影像与传媒技术变革与微电影的发展
        一. 数码影像技术:个人影像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 网络化传播:个人影像的传播革命
    第三节: 当代社会文化生态与微电影艺术的演变
        一. 社会变革与新民间文化的兴起
        二. 视觉化生存与后现代语境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影像艺术:微电影的文化形态研究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之于影像文化的意义
        一. 从哲学研究到文化研究:日常生活的理论略览
        二. “日常生活”在不同影像文化形态中的呈现
    第二节 微电影: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影像艺术形态
        一. “文化中产阶级”或“新文化媒介人”:微电影生产主体的文化标签
        二. 微时代的叙事艺术:日常生活的审美表达及美学转向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影像表达:微电影文本分析
    第一节 微电影纪录片:日常生活的写实与再现
        一. 新纪录运动与纪录片的美学启蒙
        二. 电视媒体的推动与个人纪录片发展
        三. 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与纪录片的多样化
    第二节 微电影剧情片:日常生活的重构与表现
        一. 独立电影:电影创作个人化的开端及其影响
        二. 大学生微电影:青年视角的日常生活影像表达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多重面向:微电影内容分析
        一. 人文关怀:底层社会与边缘人物的影像表达
        二. 社会思考:社会变迁的影像纪录与表现
        三. 审美表达:张扬小资情调的城市影像叙事
        四. 自我关照:个体自我呈现的影像叙事
        五. 奇幻之境:大众白日梦的影像叙事
第四章 影像语言与微电影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第一节 影像语言在微电影中的运用
    第二节 叙事策略在微电影中的运用
        一. 模仿与戏拟
        二. 拼贴与杂糅
第五章 微电影日常生活叙事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 微电影日常生活叙事与文化身份定位
    第二节 微电影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公共领域建构
    第三节 微电影日常生活叙事与青年亚文化的呈现
结语
附录1: 参考影像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DV创作题材的选择
    1.爱情主题
    2.生活感悟主题
    3.价值判断主题
二、大学生DV创作的瓶颈
    1.思想内涵不够深刻
    2.现实问题制约发展
    3.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三、大学生DV创作困难的解决途径
    1.加强学习, 树立专业制作精神
    2.突破局限, 拓宽选题选材范围
    3.拓宽渠道, 寻求校企互动双赢
    4.面向公众, 强化行业支持与引导
    5.完善机制, 增加作品评论与反馈

(5)传播学视域下校园电影研究 ——对电影《断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动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关于本论文的几点说明
    1.5 结构思路
2 校园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2.1 校园电影的诞生
    2.2 校园电影的发展历程
    2.3 校园电影创作的特质
3 电影《断弦》创作过程介绍
    3.1 电影《断弦》的策划阶段
    3.2 电影《断弦》的制作阶段
    3.3 电影《断弦》推广及公映阶段
4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校园电影的受众分析
    4.1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校园电影的受众分析
    4.2 电影《断弦》受众的调查
    4.3 受众调查对电影《断弦》内容的建构
5 符号学理论下校园电影的构建
    5.1 电影《断弦》的创作动机与剧本构建
    5.2 符号学与校园电影符号
    5.3 符号学理论下的校园电影构建
6 构建校园电影的传播体系
    6.1 电影《断弦》的传播体系
    6.2 网络传播媒介与校园电影精神的契合
    6.3 基于网络的校园电影传播体系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资料

(6)网络时代下大学生DV创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背景:
    一方面, 在梳理2005年到
2. DV创作系统阐述
    三、创作系统的实例分析
    四、总结与展望

(7)论中国当代DV影像的多元化表达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分析
        1.1.1 相关研究概念阐释
        1.1.2 国内DV 影像发展掠影
        1.1.3 DV 浪潮:数字化文艺复兴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任务设计
2 纪实化表达:DV 加剧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分化
    2.1 “独立”概念的理解
    2.2 独立纪录片产生的时代背景
    2.3 新纪录运动与早期独立制片人
    2.4 DV 时代的独立纪录片浪潮
        2.4.1 影像媒介手段的解放
        2.4.2 纪录理念与纪实语言的变革
        2.4.3 “个人化影像”新时代
        2.4.4 由推动社会改造到完成一次呈现
    2.5 DV 独立纪录片的传承与突破
        2.5.1 纪录普通人的本质状态
        2.5.2 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
        2.5.3 关注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
        2.5.4 女性视角下的私人秘密空间
3 功利化表达:DV 积极介入中国电视文化产业
    3.1 DV 为电视纪录片栏目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3.1.1 90 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低潮
        3.1.2 电视纪录片选择了DV 路线
        3.1.3 国内首个DV 电视频道
    3.2 DV 为其它电视栏目提供影像支持
        3.2.1 电视市民栏目中的DV 影像
        3.2.2 电视新闻栏目中的DV 影像
        3.2.3 其它电视栏目中的DV 影像
    3.3 DV 与电视媒体结合的平衡点
4 艺术化表达:DV 催生“后第六代”电影人
    4.1 “Dogma95”与DV 电影
    4.2 贾樟柯和“业余电影时代”
    4.3 “后第六代”电影人
        4.3.1 “第六代”电影导演群
        4.3.2 身份复杂的“后第六代”电影人
5 民间化表达:DV 导致自制剧空前繁荣
    5.1 “影像民间化”浪潮的是与非
        5.1.1 “家庭录影带”的“新史学”意义
        5.1.2 视觉消费主义泛滥的影像游戏
        5.1.3 镜头暴力引发的伦理悖论
        5.1.4 商业利益驱动的影像艺术投机
    5.2 校园DV 剧盛况空前
        5.2.1 校园DV 剧的发展概况
        5.2.2 校园DV 剧创作的价值分析
6 先锋化表达:DV 赋予短片更多实验的可能性
    6.1 短片与先锋电影
    6.2 中国DV 短片:各种可能性的探索
        6.2.1 形式与结构上的颠覆
        6.2.2 时空观念上的超现实主义
        6.2.3 历史与政治的反讽和隐喻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的课题

(8)网络传播中的DV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实际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DV作品概说
    2.1 DV的定义与特点
        2.1.1 DV的定义
        2.1.2 DV的特点
    2.2 DV作品的界定与分类
    2.3 DV与DV作品的关系
    2.4 DV作品的兴起
3 网络传播中DV作品的发展历程
    3.1 DV作品的发展及传播路径
        3.1.1 DV作品在民间普及
        3.1.2 DV作品与电视媒体结合
        3.1.3 社会各种DV作品大赛的兴起
    3.2 DV作品在网络传播的条件
        3.2.1 DV和网络技术进步是必要条件
        3.2.2 公众主动参与是充分条件
    3.3 DV作品在网络传播的进程
        3.3.1 萌芽期
        3.3.2 发展期
        3.3.3 繁荣期
4 网络传播中DV作品的社会文化特点分析
    4.1 DV作品网络传播的文化内涵
    4.2 网络传播中的DV作品的创作群体多元化与平民化
        4.2.1 DV作品创作的主流人群向网络转移
        4.2.2 DV作品网上创作的新主流群体
        4.2.3 DV作品网上创作的泛大众群体
    4.3 DV作品创作者与受众的互融互动性
5 网络传播中DV作品的内容与不足分析
    5.1 DV作品内容与题材
        5.1.1 内容分类与特点
        5.1.2 题材的选择
    5.2 DV作品的形式与渠道
    5.3 DV作品的不足
        5.3.1 琐碎化和网络信息过载
        5.3.2 炒作性增强
        5.3.3 技术与质量化偏向参差不齐,存在一些影像垃圾
6 DV作品在网络传播的发展策略
    6.1 对网络传播的DV作品把关和控制
        6.1.1 加强对网络上传的DV作品的技术把关
        6.1.2 加强网络管理者的作用
    6.2 提高DV作品创作者的水平
        6.2.1 加强创作者的影像素质和人文素质
        6.2.2 提高创作者的拍摄水平
    6.3 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规范DV作品
    6.4 整合资源,畅通传播渠道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促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三) 论文组织结构
二、DV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 DV概述
        1. DV的概念界定
        2. DV的特点
        3. DV的使用群体分析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三) "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提出
三、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1. 流失严重,亟待抢救性保护
        2. 范围广,数量多,保护成本高
        3. 公众参与的缺失,活态传承难维系
        4. 自上而下的体系,原生态的缺失
        5. 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
        小结
    (二) 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与作用
        1. 数字化记录——影像档案的建立
        2. 自由、便携、低成本——重返"田野"调查
        3. 民间性——调动最广大的群众参与
        4. 平视角——真实平等的对话
        5. 广泛传播——全民的宣传教育
    (三) 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与途径
        1. 作为一种影像记录工具
        2. 作为一种全民参与行为
        3. 作为一种教育传播手段
        小结
    (四) 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 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2. 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3. 保护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4. 开启了DV创作题材的新源泉
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一) 影像记录的广泛应用
    (二) 民间DV爱好者的萌动
        1. 民间文保队伍的出现
        2. 大量DV作品的涌现
        3. 生存环境的艰难
    (三) 青年DV创作的薄弱
        1. 对非遗认识不足
        2. DV作品对非遗的忽视
    (四) 独立导演的忽视
    (五) 传播网络有待完善
        1. 专题网站影像的缺失
        2. 门户网站管理的无序
五、促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策略
    (一) 加强影像保护:优化DV的应用和管理
        1. 编写DV、非遗宣传引导手册
        2. 建立非遗影像数据库
    (二) 培育民间基础:吸纳非遗保护的民间队伍
        1. 吸纳民间力量——建立DV通讯员队伍
        2. 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
    (三) 引导中坚力量:培养青年的DV创作
        1. 加快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2. 加强对学生DV大赛的引导
        3. 促进DV与非遗保护在暑期实践中的开展
    (四) 扶持主导阶层:建立非遗DV影像扶持计划
    (五) 优化传播途径:扩大对非遗保护的宣传
        1. 建立专题网站的影像专栏
        2. 加强视频网站的分类和管理
    (六) DV参与非遗保护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1. "原真性"还是"艺术性"?
        2. "一视同仁"还是"各有侧重"?
六、总结和展望
    (一) 与其他非遗保护方式整合,多维立体式保护非遗
    (二) 存在的不足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网络传播中的大学生DV(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DV 是什么?
    二、网络是DV 传播的第一渠道
    三、大学生DV 的传播逻辑
第一章 大学生DV 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大学生 DV 的发展简史
        一、民间社团组织:大学生DV 创作的初始期
        二、电视媒体加入:大学生DV 创作的上升期
        三、网络媒介参与:大学生DV 创作的普及期
    第二节 大学生 DV 的生存现状
        一、网络生态中DV 影像的嬗变
        二、大学生DV 与新纪录运动
    第三节 大学生 DV 的影像话语
        一、话语符号:校园意象奠定大学生DV 基调
        二、话语结构: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蒙太奇
        三、话语叙事:草根媒体引领大学生DV 话语
第二章 网络中大学生DV 的传播流程
    第一节 大学生 DV 放弃影视媒体传播
        一、电视媒体的管理体制限制DV 的进入
        二、电影媒介的运营方式限制DV 的进入
    第二节 大学生 DV 选择网络媒体传播
        一、DV 与网络的建构基础相契合
        二、DV 与网络的精神内涵相契合
        三、心理需求是大学生DV 传播的原动力
    第三节 大学生 DV 的发布与传播
        一、大学生DV 网络传播流程
        二、大学生 DV 网络传播的形式
第三章 多重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DV
    第一节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 DV
        一、大学校园成长起来的青年文化
        二、大学生DV 的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
    第二节 流行文化与大学生 DV
        一、网络流行文化引领大学生DV
        二、娱乐精神是网络流行的动力
        三、消费文化对大学生DV 的渗透
第四章 网络传播中大学生DV 的未来之路
    第一节 大学生 DV 的价值实现
        一、被边缘化的大学生DV
        二、大学生DV 的价值实现过程
        三、大学生DV 的价值内涵
    第二节 大学生 DV 的生存策略与发展图景
        一、保持天性本真的叙述风格
        二、延续独立自由的个人表达
        三、建立良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培育正面引导的团队组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青年DV创作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以2000年之后的作品为例[D]. 吴彪彪.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微电影艺术与日常生活叙事研究[D]. 连子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4]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与思考[J]. 高振平,王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4)
  • [5]传播学视域下校园电影研究 ——对电影《断弦》的个案分析[D]. 刘乐.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6]网络时代下大学生DV创作系统研究[J]. 柴山山,黄玉姣,张文强. 电影评介, 2011(09)
  • [7]论中国当代DV影像的多元化表达及其现实意义[D]. 张宝. 重庆大学, 2011(01)
  • [8]网络传播中的DV作品研究[D]. 刘青. 郑州大学, 2011(04)
  • [9]促进DV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研究[D]. 周良兵.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3)
  • [10]网络传播中的大学生DV[D]. 李要师.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青少年DV创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