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JB编程模型的中间件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EJB编程模型的中间件系统研究与应用

一、基于EJB编程模型的中间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薛智良[1](2016)在《基于RFID的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步,使得人类社会的分工范围逐渐扩大,现如今许多农产品需经过多重复杂工序的再加工(生产→加工→运输→零售)方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的跟踪与追溯系统是农产品的质量保证系统,它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供应的整个过程中,对产品信息进行完整的存储和记录。该系统对于确保农产品安全意义重大,如果农产品出现问题,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可以采取措施,查询是生产、加工、运输及供应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针对问题实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才能给消费者带来质量保证。从上世纪80年代后,人们经历了多次农产品(食品)质量事件后,逐渐的意识到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对跟踪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性,很多政府和企业把此系统应用到了农产品控制系统当中。本文介绍基于分布式系统等技术构建的农产品跟踪系统。把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与企业资源规划(ERP)、存储管理系统(WMS)相结合应用到企业物流各个环节,通过将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环节的信息通过RFID技术搜集并记录在数据库中,从而达到跟踪农产品的来源、农产品运输的准确性、以及保障农产品安全性的目的。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是企业应用支撑软件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能够实现与阅读器等软件之间的衔接。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够和企业应用软件如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等相互连接。此系统主要任务是对与标签相关的数据进行汇总、分组,过滤等,从而将将阅读器传过来的大量数据被优化之后,再传入应用系统。此外,该系统还加入了语意解释事件数据,使得系统的功能更加的完善。从论文结构上看,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系统RFID技术构建的农产品跟踪系统方案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接着详细论述了系统架构框架、服务器端数据的处理模块以及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原理,对开发产品进行功能测试,最后对产品跟踪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展示。

皮莹莹[2](2013)在《处理海量数据的异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3G网络的推广以及4G网络的上市,手机网络每月产生的移动信令数据量高达几百TB,而用于存储这些海量数据的数据库类型又不尽相同,应用系统在访问这些异构的且规模庞大的数据库时,必然面临着接口不统一、透明访问困难、海量数据访问效率低等问题。因此,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需要提供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数据访问服务以供应用系统调用,不仅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快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实现透明访问异构数据库的目标。处理海量数据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位于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应用系统必须通过该中间件才能和数据中心内的数据库交互。为了实现该中间件,采用EJB3.0技术搭建了中间件实现平台;选用SQL语法翻译机制来屏蔽语法差异,实现透明访问分布在不同的网络节点上的数据库;将结果集封装在自定义对象中,实现远程数据在各个层之间的传递;通过对数据查询优化技术的研究,选用分表算法把一个规模庞大的表分解为多个子表,以减小查询所要扫描的数据规模;并采用缓存预测技术,减少应用系统与数据库交互次数,优化海量数据环境下的查询性能;通过数据库连接池对数据库连接进行复用,以避免数据库连接资源的浪费。通过对中间件的部署以及对其可行性和高效性进行的验证,数据库访问中间件能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实现透明访问,并有效提高海量数据的访问性能。

卢鹏[3](2010)在《基于JMS的消息中间件的轻量级设计与整合》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应用需要迁移到网络环境的异构平台上,这对新一代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新的需求。中间件(Middleware)正是应这个需求而被提出,成为研究的热点。消息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MOM)是中间件的重要分支,它采用消息驱动方式,基于消息传递机制,为网络异构环境下应用间的数据交换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它能够有效地屏蔽底层的网络协议、操作系统等具体细节,从而大大简化异构环境下企业应用的开发与集成。Java消息服务(Java Message Service, JMS)是Sun公司提出的基于java技术的消息中间件的接口规范,用来创建松耦合的消息系统。论文研究了常用的通信模式,通过对常用的通信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了JMS特点和优势。论文分析了JMS的两种消息传递模型:基于队列(Queue)的点对点(P2P)模型和基于主题(Topic)的发布/订阅(Pub/Sub)模型。论文介绍了JMS API整体架构和JMS消息结构,还介绍了开源的消息服务器ActiveMQ,并重点分析了它的消息持久化的实现方式。论文主要研究了消息中间件的消息传递,实现了基于不同编程思想的三种实现方案,并且对其做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论文的理论研究重点是深入理解和分析Spring框架的设计思想,应用Spring轻量级框架构建基于MDPs(Message Driven POJOs)的消息传递系统。论文着重研究了在开发分布式系统时的十条谬误(10 Fallacies),结合系统的功能需求,论文重点对如何缓解在大数据量时的网络拥堵以及网络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论文中还设计了事务管理以及多线程管理和日志管理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可维护性。通过对基于MDPs的消息传递的理论实现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可维护的消息传递系统。

金灵敏[4](2009)在《面向自适应中间件实体分层建模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设备的智能化、微型化,以及人机交互的紧密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模型——普适计算。在普适计算的环境中,人们能够“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服务,这需要基础软件提供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交互方式。作为普适计算的基础软件——传统中间件在软件架构、理论模型和方法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普适计算动态、异构、开放和智能等特性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具有自适应特性的中间件来替换传统中间件。当前,如何建立适应普适环境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并提出对应的支撑方法和理论已成为学术界在普适计算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的研究中,出现了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是随着构件技术的发展,构件技术已与中间件技术紧密结合,并且广泛运用到了中间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当中,在此情况下,如何建立以具有内省特性的语义构件为核心实体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二是在自适应中间件建模中,语义构件可以组合成粒度更大的复合构件,复合构件功能更为丰富、内部逻辑更为复杂,如何对复合构件进行描述及从复合构件层面对自适应中间件进行建模。本文围绕着自适应中间件建模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三方面。首先研究了构件语义信息描述方面的问题,针对传统的构件模型缺乏丰富的语义信息描述,利用本体技术来形式化描述构件的语义信息,从而形成语义构件模型。语义构件能被系统所理解,进而可以被系统自动进行推导和组装,但是语义构件仍存在着“黑盒”、“静态”等特性,不能进行部分动态调整以适应需求的变化。于是将反射技术引入语义构件,使语义构件能够部分开放其内部实现,从而变为具有灰盒特性的语义构件,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的语义构件模型。反射式语义构件具有内省的特性,可以洞察自身内部的状况信息,并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适应变化的运行环境。其次在反射式语义构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Agent技术,构建了扩展的自适应智能体ESVA。借助于Agent的BDI理论结构模型,对ESVA进行了形式化描述。针对如何描述ESVA与ESVA联合体中的其他ESVA间交互的问题,定义了ESVA间的交互协议(SIP),从而可以对ESVA间的交互行为进行形式化描述。交互协议包括了ESVA加入、退出ESVA联合体及与ESVA中其他ESVA间的协作协议。最后把反射式语义构件模型及扩展的自适应智能体应用到移动影音系统中,使得影音文件播放能动态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影音播放服务。

李玉翠[5](2009)在《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发展,各个企业可供利用的信息总量以惊人的速率增长。然而,这些为不同应用服务的信息都存储在许多不同的数据源之中,其管理系统也各不相同。为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需要从多个分布、异构和自治的数据源中集成数据,同时还需要保持数据在不同系统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以XML为数据交换格式,使用XML Schema建立公共模型,Mediator集成模式的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屏蔽了各个异构数据源的平台、系统环境、内部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异构性,对它们进行无缝连接,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和透明的访问接口。论文首先讨论了异构数据集成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JAVA技术以及XML的数据模型角度,阐述了基于XML和Java的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的可行性,提出了异构数据转换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XML和Java的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解决方案。文中分功能详细论述了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过程。通过实现关系数据到XML数据的集成,该中间件为数据共享、发布和应用提供了底层支持。论文最后通过应用该中间件实现学生信息查询系统的实例。验证结果证明了该中间件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张丽华,鞠淼,刘淑芬[6](2009)在《EJB3.0集成技术的研究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企业在实现业务集成过程中存在的集成方式单一,集成技术难度大等问题,根据EJB3.0的特点,探讨了EJB3.0(Enterprise Java Beans)集成技术,给出了3种集成方式的集成模型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集成方式进行了比较,论述了3种集成方式优势与不足以及各自适用的范围。通过对EJB3.0集成技术的研究与比较,为企业合理使用集成技术进行系统集成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后结合面向服务架构思想和EJB3.0集成技术,简要分析了EJB3.0集成与SOA(Services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关系,为开发面向服务软件架构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钱莹[7](2009)在《RFID中间件设计及其在WMS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RFID中间件是联结RFID硬件设备和后台应用系统的纽带。随着RFID技术的高速发展,RFID标准和接口的日趋多样,用户需求更加多变,系统实际运行的特性要求也更为复杂。种种问题,需要RFID中间件能够迅速、方便满足用户的需求。论文首先综述了RFID及RFID中间件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在介绍RFID技术及中间件系统开发要素的基础上,对RFID中间件的功能、架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目前的RFID中间件系统应用作了充分研究分析后,创新提出了能进一步提高RFID中间件兼容性,提高RFID硬件设备利用效率的中间件设计框架,采用高效的方式来实现中间件中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等各项任务。论证了RFID中间件系统软件结构及功能模块划分,论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然后通过RFID在WMS(WarehouseManagement System,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来检测中间件效果。最后对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赵显臣[8](2008)在《RFID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数据采集和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物流、交通信息、医疗、零售等行业,可大幅度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RFID中间件将企业级中间件技术延伸到RFID领域,是处于硬件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一类软件,它的功能主要包括屏蔽RFID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现对标签数据的处理、集成应用系统,能够为后台业务系统提供强大的支撑。本文致力于研究RFID中间件的系统架构及其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RFID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并通过对中间件技术的分析,选择J2EE技术作为RFID中间件开发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研究RFID中间件的功能和典型RFID中间件的架构,提出了分布式RFID中间件系统架构,即以读写器管理、标签数据处理、应用集成为核心的系统模型。将RFID中间件分为两个层次,即数据采集端和管理服务器端。前者连接RFID设备,这一层属于RFID中间件的底层系统部分,提供了对各种设备的接口,将采集的标签数据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端的消息系统中进行处理。后者采用Struts+Hibernate架构,包括读写器管理模块、消息系统模块、及应用集成模块。对系统实现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手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JMS(Java Message Services)、JMX(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Web Services。实现的分布式RFID中间件架构采用JMX技术为系统管理主线,包括基于JMX和RMI的读写器管理、基于消息中间件与基于JMX的消息处理组件的消息系统、基于Web Services的应用集成模块。其中,应用集成模块的开发符合EPCglobal组织定义应用程序级事件协议。本文基于J2EE技术实现了RFID中间件系统,较好地解决了RFID中间件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达到了中间件所需的基本功能。

李翠[9](2008)在《面向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反射中间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中间件技术,国内外已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早期,对中间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适应、人机交互、上下文感知、安全性等方面,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异构性、资源受限和可重配置性等问题。随着普适计算环境下动态性和异构性问题的日益突出,这对中间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中间件如CORBA、DCOM和Java RMI等,它们基本上都是采用黑箱抽象的原则,不能适应变化的运行环境和不同的客户需求,而反射中间件具有系统结构行为有序开放、重配置等特点,能支持针对不同的应用类型进行定制。因此,高度白适应性和可配置性的反射中间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反射中间件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工作包括:1、介绍了普适计算环境下中间件研究面临的技术挑战,分析了当前普适计算和中间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背景。2、针对普适计算环境,研究了三种典型的反射中间件。它们对本论文研究反射中间件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反射原理的服务发现中间件SLRM(Service Lookup Reflective Middleware)的总体框架。3、针对普适计算环境下的服务发现问题,深入研究多种服务发现协议,构造了一种支持多种服务发现及多种异构服务的绑定调用机制;对基于反射原理的SLRM服务发现及服务绑定模型给予了详细的分析,并基于一个应用场景,描述了SLRM的工作流程。4、研究了SLRM实现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Jini的服务发现环境,并运用CORBA构件技术实现了SLRM的核心框架;在上述环境之下实现了一个网络服务,用以验证SLRM服务发现功能的有效性。SLRM是基于组件技术的反射中间件框架,其设计目的是支持普适计算环境下多种服务发现机制及多种异构服务的绑定调用,并且通过反射特性可实现组件的动态重配置,能较好的解决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动态性和异构性问题。相信此研究对普适计算下反射中间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徐照旻[10](2008)在《面向服务的普适计算中间件若干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普适计算环境动态多变且高度异构,其中不少计算设备资源有限且故障频发,现有的普适计算软件基础架构难以提供有效支持。本文从提高普适计算软件基础架构的动态可配置性、异构性支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间件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普适计算中间件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动态对象模型且面向服务的中间件体系结构(简称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力图实现一种能够较好支持普适计算环境的软件基础架构,并通过原型系统(英文名全称为Mix)实验比较说明该中间件体系结构的执行效率。在现有动态对象模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明确对象类型的抽象方法,一个对象类型可以包含多种行为,无法建立统一的对象类型抽取标准,不利于各领域知识地共享。因而我们对其进行改进,抽象出独立的行为对象和行为类型对象,确立基于属性类型和行为类型的对象类型抽象方法,并讨论了改进的动态对象模型的反射能力和动态可配置性。在改进的动态对象模型基础之上构建的面向服务普适计算中间件体系结构主要分为环境、对象、服务和任务四个层次,其中对象层实现并管理动态对象模型,服务层实现中间件的主要功能逻辑,协议层作为服务层的辅助参与实现多种服务发现协议和多种服务调用协议支持,动态对象则作为中间件系统及服务的基础构件。普适计算中间件既要克服服务发现协议的异构性问题,还要克服服务调用协议的异构性问题。目前已有的服务发现或服务调用协议虽然能够适应某些普适计算环境需求,但没有任何一种协议能够同时适用于所有的普适计算环境,多协议支持可能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实现高效服务发现和服务调用的唯一方法。本文在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引入具有统一接口的服务发现协议执行器和服务调用协议执行器,通过服务管理器与协议执行器地协作实现对多种服务发现和服务调用协议地支持,从而适应普适计算网络环境的异构性。属性对象、行为对象和动态对象的可替换性使改进的动态对象模型具有较好的动态可配置性;由于具有统一接口,不同服务发现协议和服务调用协议可以在运行时根据网络状况进行切换,增强了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对复杂多变网络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服务发现框架、服务调用框架和服务迁移框架相互分离,使多种协议组合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了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的动态可配置性和异构性支持。所有这些本文新提出的想法都使得基于动态对象模型的面向服务普适计算中间件能够更好地适应普适计算环境的动态多变和异构性。

二、基于EJB编程模型的中间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EJB编程模型的中间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FID的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射频识别系统
        1.1.3 分布式系统的集成
    1.2 国内外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发展现状
        1.2.1 发达国家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发展现状
        1.2.2 我国农产品可跟踪与追溯体系
    1.3 本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1.3.2 技术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2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需求分析
    2.1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研究
        2.1.1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
        2.1.2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基本状况
    2.2 基于RFID分布式系统的农产品跟踪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基本结构
        2.2.2 系统硬件结构图
        2.2.3 系统数据流程图
    2.3 本章小结
3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方案设计
    3.1 基于RFID分布式系统的农产品跟踪系统的基本构成
        3.1.1 客户端信息采集模块
        3.1.2 服务器端数据处理模块
        3.1.3 规则信息模型定义
        3.1.4 规则信息转换模型定义
        3.1.5 面向企业应用的接口
    3.2 本章小结
4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模块设计
    4.1 本系统所需要的硬件环境
        4.1.1 感知层设备
        4.1.2 信息存储设备
        4.1.3 其他设备
    4.2 客户端信息采集模块
        4.2.1 芯片信息周期上报机能
        4.2.2 命令执行机能
        4.2.3 功能扩充
    4.3 服务器端数据处理模块
        4.3.1 加密与解密
        4.3.2 信息采集接口
        4.3.3 企业应用接口
        4.3.4 芯片信息编码解读
        4.3.5 命令下发接口
    4.4 系统管理页面的软件模块
        4.4.1 开发模式
        4.4.2 框架内容
        4.4.3 开发框架
        4.4.4 基于Struts_Spring_iBATIS的 web开发
    4.5 本章小结
5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的应用
    5.1 系统的环境构建
    5.2 调试系统的软件环境配置
        5.2.1 启动测试环境
        5.2.2 测试环境基本设置
    5.3 系统调试流程
        5.3.1 产品生命周期
        5.3.2 原产地追溯
        5.3.3 温度监控管理
        5.3.4 水文信息采集
        5.3.5 远程智能调度
        5.3.6 信息查询
    5.4 本章小结
6 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测试
    6.1 测试配置
        6.1.1 硬件环境
        6.1.2 软件环境
    6.2 测试过程及结果
        6.2.1 测试范围
        6.2.2 测试用例
        6.2.3 测试范围概述
        6.2.4 测试计划
        6.2.5 错误统计
    6.3 测试结论
        6.3.1 结果分析
        6.3.2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2)处理海量数据的异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
        1.2.1 中间件技术
        1.2.2 海量数据查询优化技术
    1.3 研究内容
    1.4 内容安排
第二章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的技术分析
    2.1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2.2 系统开发框架
        2.2.1 J2EE 平台
        2.2.2 EJB3.0 结构模型
        2.2.3 EJB3.0 的组件
    2.3 组件技术
        2.3.1 JAVA RMI 技术
        2.3.2 基于数据划分的查询优化技术
        2.3.3 数据库连接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处理海量数据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的设计
    3.1 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关键模块的设计
        3.1.1 服务接口
        3.1.2 基于对象的结果集
    3.2 并行查询服务
        3.2.1 SQL 翻译机制
        3.2.2 分表算法
        3.2.3 数据处理器
        3.2.4 数据缓存
    3.3 更新服务与事务机制
    3.4 数据库连接服务
        3.4.1 元数据
        3.4.2 数据库连接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处理海量数据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的实现
    4.1 并行查询服务器
        4.1.1 并行查询服务接口
        4.1.2 语法分析器
        4.1.3 数据字典
        4.1.4 数据处理器
        4.1.5 数据缓存
    4.2 更新服务器
    4.3 数据库连接服务器
        4.3.1 元数据
        4.3.2 数据库连接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环境的搭建
    5.2 测试内容与结果
    5.3 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3)基于JMS的消息中间件的轻量级设计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间件
        1.2.1 中间件的定义
        1.2.2 中间件的分类
    1.3 消息中间件与JMS
        1.3.1 消息中间件
        1.3.2 JMS简介
        1.3.3 产品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JAVA消息服务与ACTIVEMQ分析
    2.1 通信模式
        2.1.1 常用的通信模式
        2.1.2 数据驱动与行为驱动的通信
        2.1.3 选择数据驱动的JMS
    2.2 JMS规范
        2.2.1 消息模型
        2.2.2 JMS API
        2.2.3 JMS消息结构
    2.3 ACTIVEMQ
        2.3.1 ActiveMQ特性列表
        2.3.2 消息持久化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基于MDPS的消息传递的轻量级实现
    3.1 消息传递的基本实现
        3.1.1 消息发送端的实现
        3.1.2 消息接收端的实现
        3.1.3 消息服务器的实现原理
        3.1.4 消息过滤
    3.2 基于MDB的消息传递方案的实现
    3.3 基于MDPs的消息传递方案
        3.3.1 轻量级框架Spring
        3.3.2 POJOs
        3.3.3 基于MDPs的消息传递的实现
    3.4 MDPs与其他两种方案的比较
        3.4.1 与基本实现方式的比较
        3.4.2 与MDB方式的比较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消息传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消息传递系统的功能设计
        4.1.1 分布式系统设计的约束条件
        4.1.2 消息传递系统的功能需求
        4.1.3 消息传递的架构设计
    4.2 消息传递系统整体规划
        4.2.1 发送端的实现
        4.2.2 接收端的实现
    4.3 安全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1 信息安全的考虑因素
        4.3.2 安全模块的设计
        4.3.3 SignedObject保证可序列化对象的完整性
        4.3.4 SealedObject保证可序列化对象的机密性
        4.3.5 安全模块的实现
    4.4 数据库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4.4.1 iBatis
        4.4.2 数据库处理模块的实现
    4.5 事务管理
    4.6 多线程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4.6.1 竞争消费者
        4.6.2 线程池管理的设计
    4.7 日志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4.7.1 Log4j
        4.7.2 Spring AOP
        4.7.3 AOP实现日志管理
    4.8 消息传递系统的功能测试
        4.8.1 测试环境
        4.8.2 功能测试及总结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研项目

(4)面向自适应中间件实体分层建模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描述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1.4.1 主要工作
        1.4.2 本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构件技术
        2.1.1 构件的定义
        2.1.2 主流构件模型
    2.2 本体论
        2.2.1 本体的定义
        2.2.2 本体的组成
        2.2.3 本体分类及特征
        2.2.4 本体描述语言OWL
    2.3 反射技术
        2.3.1 反射理论
        2.3.2 反射特性与类型
        2.3.3 反射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反射式语义构件模型
    3.1 模型概述
    3.2 反射式语义构件模型
    3.3 功能行为模型
        3.3.1 接口模型
        3.3.2 内部行为
    3.4 交互行为模型
        3.4.1 基于消息的交互方式
        3.4.2 基于连接件的交互方式
    3.5 反射式语义构件内省特性
        3.5.1 反射式语义构件概念结构
        3.5.2 元数据
        3.5.3 元协议
    3.6 应用实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扩展的自适应智能体ESVA
    4.1 概述
        4.1.1 Agent 技术
        4.1.2 ESVA 概述
    4.2 基于BDI 模型的ESVA 结构
    4.3 ESVA 行为模型
        4.3.1 添加反射式语义构件
        4.3.2 删除反射式语义构件
        4.3.3 替换反射式语义构件
    4.4 元体交互协议
        4.4.1 加入协议
        4.4.2 退出协议
        4.4.3 协作协议
    4.5 ESVA 外省机制
        4.5.1 上下文定义
        4.5.2 上下文信息的建模
        4.5.3 上下文感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ESVA 在移动影音系统中的应用
    5.1 移动影音系统
        5.1.1 系统概述
        5.1.2 系统体系结构
    5.2 ESVA 中关键部分
        5.2.1 反射式语义构件
        5.2.2 本体映射器
        5.2.3 领域本体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5)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可行性分析
    2.1 数据集成技术
        2.1.1 数据集成的概念和目标
        2.1.2 数据集成的必要性
        2.1.3 数据集成的模式分析
    2.2 XML技术
        2.2.1 XML基本概念
        2.2.2 XML数据模式
        2.2.3 XML绑定
        2.2.4 XML文档显示
        2.2.5 XML数据处理
        2.2.6 XML与JAVA
    2.3 中间件技术
        2.3.1 中间件的概念
        2.3.2 中间件的作用
    2.4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异构数据转换算法
    3.1 关系模式与XMLSCHEMA
        3.1.1 关系模式与XML Schema的分析
        3.1.2 输入输出建模
    3.2 算法的实现
    3.3 数据模式约束下的结果集转换
    3.4 小结
第四章 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设计
        4.2.1 系统结构设计现状
        4.2.2 系统运行流程
    4.3 系统特性
    4.4 系统架构
    4.5 各模块结构设计
        4.5.1 用户界面
        4.5.2 WEB服务器
        4.5.3 公共数据模型的设计
        4.5.4 包装器
        4.5.5 中介器
        4.5.6 元数据
    4.6 小结
第五章 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的实现
    5.1 数据集成的总体架构
    5.2 导出导入数据格式中间件的实现
        5.2.1 导出中间件模块
        5.2.2 导入中间件模块
    5.3 集成中间件的应用
        5.3.1 数据交换集成中间件的结构
        5.3.2 数据导出中间件
        5.3.3 数据导出中间件的配置
        5.3.4 数据导出中间件的执行过程
        5.3.5 数据导入中间件
    5.4 小结
第六章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系统实例
    6.1 学生信息查询系统的总体描述
        6.1.1 系统环境
        6.1.2 系统总体描述
    6.2 运行实例分析
    6.3 系统的评价与改进
    6.4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EJB3.0集成技术的研究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EJB3.0集成
    1.1 集成JMS与MDB
    1.2 基于Web服务的EJB应用集成
    1.3 基于JCA的集成
    1.4 基于EJB3.0集成方式的比较
2 SOA与EJB3.0集成
3 结 语

(7)RFID中间件设计及其在WMS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RFID中间件在国际发展状况
        1.2.2 RFID中间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3 本中间件系统的特点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RFID中间件关键技术
    2.1 RFID
        2.1.1 RFID系统的分类
    2.2 RFID中间件
        2.2.1 中间件
        2.2.2 RFID中间件
    2.3 J2EE相关技术
        2.3.1 J2EE平台综述
        2.3.2 J2EE应用模型MVC模型
    2.4 Web Service
        2.4.1 Web Service的特征
        2.4.2 Web Service "Stack"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RFID中间件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RFID中间件关键模块
    3.2 数据库设计
    3.3 RFID设备控制
        3.3.1 读写器硬件控制程序
    3.4 边缘层接口标准
        3.4.1 边缘层接口标准设计
        3.4.2 硬件控制程序伪代码
    3.5 检测硬件功能设计
    3.6 事件管理功能
        3.6.1 数据过滤
        3.6.2 数据聚合
        3.6.3 事件周期和可靠性:
    3.7 发布服务
        3.7.1 安装Apache Axis
        3.7.2 如何将发布与取消服务结合到中间件中
        3.7.3 在java程序里自动调用depoly.wsdd与undeploy.wsdd文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RFID中间件在WMS中的应用
    4.1 RFID在仓储中的应用优点
    4.2 WMS系统设计与RFID结合及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如何通过WEB SERVICE获得中间件提供的服务
    4.5 使用效果
    4.6 新读写器硬件接入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
    5.2 工作展望
附录
    附录A RFID中间件系统数据库
    附录B 读写器控制函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8)RFID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目标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RFID 技术概述
    2.1 RFID 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2.2 RFID 技术的分类
    2.3 RFID 系统相关标准及典型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RFID 中间件技术
    3.1 中间件概述
        3.1.1 中间件的基本概念
        3.1.2 中间件的分类
        3.1.3 中间件与多层应用体系结构
        3.1.4 中间件的技术标准
    3.2 RFID 中间件技术
        3.2.1 RFID 中间件概念
        3.2.2 典型RFID 中间件的研究
        3.2.2.1 EPC 物联网架构中间件的研究
        3.2.2.2 UCLA 的RFID 中间件—WinRFID
        3.2.3 RFID 中间件功能
        3.2.4 RFID 中间件发展趋势
    3.3 本章小结
4 RFID 中间件设计分析
    4.1 RFID 设施部署种类及特性
    4.2 架构与功能模块设计
        4.2.1 系统设计
        4.2.2 系统架构
    4.3 系统设计要点
        4.3.1 RFID 硬件设备监控管理
        4.3.2 RFID 标签数据处理
        4.3.3 RFID 中间件系统管理
        4.3.4 面向应用系统的程序接口
    4.4 本章小结
5 RFID 中间件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
    5.2 系统实现核心技术手段
    5.3 数据库设计
    5.4 RFID 设备读写包的实现
    5.5 数据采集端的实现
    5.6 服务器端实现
        5.6.1 远程通信
        5.6.2 数据消息系统
        5.6.3 应用程序接口
        5.6.4 中间件系统管理
    5.7 本章小结
6 系统配置部署与实现预览
    6.1 配置部署
    6.2 实现预览
    6.3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文所用读写器设备
附录B 源程序统计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面向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反射中间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的组织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反射中间件及SLRM框架设计
    2.1 反射机制简介
        2.1.1 反射的定义及分类
        2.1.2 反射系统及其特性
        2.1.3 反射中间件的定义及一般性结构
    2.2 反射中间件相关项目分析
        2.2.1 CARISMA
        2.2.2 ReMMoC
        2.2.3 PKUAS
    2.3 基于反射原理的服务发现中间件(SLRM)总体设计
        2.3.1 SLRM的设计思想
        2.3.2 SLRM的总体框架
        2.3.3 反射中间件框架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SLRM的服务发现模型设计
    3.1 支持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协议研究
        3.1.1 UPnP
        3.1.2 SLP
        3.1.3 Jini
        3.1.4 UDDI
        3.1.5 服务发现协议的比较
    3.2 SLRM的服务发现及服务绑定模型
        3.2.1 服务发现模型设计
        3.2.2 服务绑定模型设计
    3.3 SLRM的反射机制
        3.3.1 基于构件的重配置方案
        3.3.2 策略机制
    3.4 SLRM的工作流程
        3.4.1 流程概述
        3.4.2 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LRM的实现与应用
    4.1 基于CORBA的构件结构
        4.1.1 CORBA概述
        4.1.2 CORBA与EJB、COM的比较
        4.1.3 SLRM中构件的定义
    4.2 SLRM的Jini服务发现环境构建
        4.2.1 Java环境设置
        4.2.2 Jini环境设置
        4.2.3 配置Jini服务
    4.3 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4.3.1 SLRM系统类图
        4.3.2 反射机制实现
        4.3.3 远程对象类
        4.3.4 客户桩和服务骨架(Stub/Skeleton)
        4.3.5 命名服务(Naming Service)
    4.4 基于SLRM的网络电话本应用
        4.4.1 SLRM系统配置
        4.4.2 创建服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1、参加的项目
    2、发表的论文

(10)面向服务的普适计算中间件若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中间件
        2.2.1 定义
        2.2.2 分类
        2.2.3 发展现状
    2.3 普适计算中间件
        2.3.1 定义
        2.3.2 特点
        2.3.3 发展趋势
        2.3.4 主要技术及相关项目
        2.3.5 挑战
        2.3.6 研究现状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动态对象模型
    3.1 引言
    3.2 动态对象模型介绍
    3.3 改进的动态对象模型结构
        3.3.1 属性和属性类型
        3.3.2 行为和行为类型
        3.3.3 动态对象和对象类型
        3.3.4 示例
    3.4 形式化表达
    3.5 反射能力
        3.5.1 属性对象替换
        3.5.2 行为对象替换
        3.5.3 动态对象替换
    3.6 动态可配置性
    3.7 计算负载评估
    3.8 本章总结
第4章 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体系结构
    4.1 引言
    4.2 中间件体系结构
        4.2.1 主要层次功能
        4.2.2 监控器
        4.2.3 协议层
        4.2.4 知识层
    4.3 服务层结构
        4.3.1 服务结构
        4.3.2 服务描述
    4.4 功能裁剪
    4.5 特点
    4.6 本章总结
第5章 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中的服务发现技术
    5.1 引言
    5.2 服务发现介绍
        5.2.1 相关概念
        5.2.2 现有服务发现协议及特征
    5.3 基于志愿节点的普适计算服务发现协议
        5.3.1 节点状态变更
        5.3.2 服务注册
        5.3.3 服务发现过程
        5.3.4 特征
    5.4 多服务发现协议支持
        5.4.1 网络分类
        5.4.2 协议执行器接口
        5.4.3 桥节点
        5.4.4 服务发现过程
    5.5 实验与评估
    5.6 本章总结
第6章 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中的服务调用技术
    6.1 引言
    6.2 服务调用介绍
    6.3 基于简单语义描述的服务调用框架
        6.3.1 服务定义及服务操作声明
        6.3.2 服务部署
        6.3.3 服务调用过程
        6.3.4 服务匹配
        6.3.5 示例
    6.4 多服务调用协议支持
        6.4.1 协议执行器接口
        6.4.2 服务调用框架结构
        6.4.3 服务调用协议切换
    6.5 服务调用传递
    6.6 实验和评估
        6.6.1 基于简单语义描述的服务调用
        6.6.2 服务调用协议切换
    6.7 本章总结
第7章 动态对象模型中间件中的服务迁移技术
    7.1 引言
    7.2 发展现状
    7.3 服务迁移分类
    7.4 实现方式
    7.5 实验与评估
    7.6 本章总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概述
        8.1.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8.1.2 论文的创新点
    8.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基于EJB编程模型的中间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FID的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D]. 薛智良.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2]处理海量数据的异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 皮莹莹.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3]基于JMS的消息中间件的轻量级设计与整合[D]. 卢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4]面向自适应中间件实体分层建模的研究与应用[D]. 金灵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 [5]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D]. 李玉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S1)
  • [6]EJB3.0集成技术的研究与比较[J]. 张丽华,鞠淼,刘淑芬.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3)
  • [7]RFID中间件设计及其在WMS中的应用研究[D]. 钱莹. 浙江工商大学, 2009(01)
  • [8]RFID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赵显臣.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08(03)
  • [9]面向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反射中间件研究[D]. 李翠.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10]面向服务的普适计算中间件若干技术研究[D]. 徐照旻. 浙江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基于EJB编程模型的中间件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