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历史调查

美国公共历史调查

一、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曹书琳[1](2021)在《公众史学视域下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以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职教育是中学教育链条中的特殊一环,中职学校既有普通中学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在“学训结合”的办学模式下,协调历史学习与实习实训两个重要任务,使中职学生在较少的时间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史学是一门源自美国的历史学科,其具有实用性、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史料来源的多样性等特征。近年来,公众史学被我国学者广泛关注和探讨,文章基于现有研究结论及教育理论,分析中职历史教学现状并剖析其原因,把公众史学的优势特征和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联系起来,阐述在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融入公众史学元素的可行性,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通过教学反馈得出结论,以期为中职学校历史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包括4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缘由,指出在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引入公众史学的必要性;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取其精华,拓宽思路;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范围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以黑龙江省体校为例设计调查问卷,在问卷的基础上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第三部分,将应用策略应用于实践教学,研究公众史学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以典型教学案例作为参考,在教学反馈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第四部分,将公众史学的特征与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阐述公众史学在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述在公众史学在中职历史课堂各个环节的应用、中职历史校本教材开发中公众史学的运用、中职学校应用公众史学的条件,并从历史教师、学生、历史课程三方面进行分析。

金家玮[2](2019)在《博物馆语境下的口述史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发源于20世纪上半叶,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后,口述史已经成为了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方法与成果为多个不同学科领域所使用。20世纪七十年代,口述史的方法与成果也开始受到博物馆界的关注。本文以文献结合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口述史的发展历程、定义与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并建立了口述史与博物馆两者的联系。再结合博物馆的自身特点,分析了口述史在博物馆中的作用,梳理了博物馆展开口述史项目的方法与流程。口述史具有记忆性、民主性、合作性等特点。在历史知识社会化的趋势、博物馆定义的变化、以新博物馆学运动为代表的博物馆理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口述史开始进入博物馆领域,逐渐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与展览中的一部分。随着口述史材料的积累、博物馆理念与技术的发展,口述史在博物馆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样化:口述史可以为现有藏品提供补充性的信息或直接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在展览中,口述史则具有丰富展览内容、还原历史场景、拓展叙事视角、应对敏感与争议话题、增进观众体验、提高可参与性等作用。博物馆开展的口述史项目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分为前期准备、材料收集、材料整理与储存以及口述史的运用。口述史学的一般性方法基本适用于博物馆中的口述史项目,但在博物馆这一特殊语境下,口述史在开展的目的、主题以及应用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口述史在博物馆中发挥的作用日趋多样性,但是从目前的实践状况来看,口述史项目资源、详细行业规范、长期规划的缺乏等问题,是目前阻碍博物馆语境下口述史发展的重要原因。

朱新屋[3](2018)在《公共史学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文中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承担着普及国家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亦即从历史学科的属性来说具有公共史学的性质和功能。公共史学强调通过扩大其受众范围,将历史研究的技能运用到学术界之外的更广阔的社会领域,真正践行历史学"学以致用"的学术归属。这种目的无疑与"纲要"课程若合符节。以红色文化的教学为例可以看出,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有效融合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让青年学生不仅成为"纲要"课的基本受众,而且成为公共史学的参与主体,进而形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自觉意识,理应是"纲要"课教学体系确立的新方向。

王记录,张嘉欣[4](2017)在《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路径与理论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从学术渊源上看,中国公众史学是美国公众史学与中国本土史学大众化交融汇合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众史学传入中国,在新世纪引发了史学界对公众史学概念、特性的讨论,并试图以此为参照建构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中国本土史学大众化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大众化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上同时起步,成为中国公众史学的本土学术资源和实践基础。当下,中国公众史学在发展路径上应立足本土,借鉴西方,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自身社会及历史实际的公众史学发展道路。在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上,必须考虑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特点及公众史学与专业史学的复杂关系。继续进行多学科对话,深化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丰富的实践催生原创性理论。加强公众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利用不同的文化资源丰富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样态。

范真真[5](2017)在《公众史学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史学界对公众史学的研究热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可见这门涉及社会大众生活的学科已然愈发符合时代需求而逐渐走进人们视野。虽然中外对“publichistory”的译法与观点有所分歧,但无论是本土化的中国公众史学还是美国公共史学,它们都对史学研究提供具有实践性的研究方法与独特的思维方式。只是,公众史学领域所涉及的关于高中历史教学应用这一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史学工作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公众史学对历史教学的应用效益,但更多的是聚焦在高校历史专业教学视角的研究。若将公众史学理念融入高中历史教学,这或许有助于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变革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对共享历史话语权的参与意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笔者先以文献研究法对公众史学相关概念、特点与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进行阐述,再以案例研究与问卷访谈调查的方式认识学生对将公众史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态度并了解公众史学理念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可能性。最后根据调查情况对公众史学理念如何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思考并提供相关参考建议。

王培[6](2016)在《中国公共史学兴起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知古通今、倡导主流价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无论在高校还是中学都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如今,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潮流之下,历史学科也遭遇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历史高层次人才面临的就业危机,首先向历史学界敲响了警钟,强调实用性的美国高校公共史学应运而生,并在理论和实践项目方面取得不俗的发展成绩,中国公共史学也在逐步兴起并有了新的发展。而在此时,中学历史学科,特别是初中历史更是由于其自身原因以及中考制度的改革,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作为历史学的新兴发展,公共史学具有实用性、学科综合性、方法多样性、合作性的特征,其思想内涵逐渐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并且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与思考。本文在研究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个别访谈法。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公共史学的发展背景和内涵特征,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公共史学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概况。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公共史学内涵实践在初中学生中的运用和体现,知晓初中学生对历史、对历史课堂的认识和想法,从而总结出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看法,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现状,结合公共史学的内涵特征提出具体建议。

钱茂伟[7](2015)在《中国公众史学的本土性》文中认为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有着自己的史学资源与实践活动,有自身的探索过程。当然,受到了美国公共史学学科建设思维的影响。这个探索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中国通俗史学、应用史学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并立,以"大众史学"替代"通俗史学",按"公共史学"模式建设中国的"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建设名实相符的中国公众史学。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的形成,是典型的立足中土、借鉴西洋。中国公众史学是中国物种,不是外来的,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史学学科体系。

徐善伟[8](2014)在《公共史学在中国高校发展的可行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公共史学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至今已获得长足发展。而在中国,尽管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其进行介绍和研究,①但至今仍很难登上中国高校的"大雅之堂"。那么,公共史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是否具有发展的可行性?或者说在大学里能否设立公共史学专业?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闫行健[9](2014)在《美国公共史学研究综述》文中指出1978年公共史学诞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由于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方法不同于传统史学,因此在扩展传统史学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共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于公共记忆以及"公共事务"上,进而实现专业史学家在公共领域的"复出"。其在研究方法上同样区别于传统史学,在不断拓展学科内涵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材料上不局限于传统史学所必须的文史资料,转而大量使用文史之外的多元化资料。

周保池[10](2014)在《历史为谁而作—公共史学的中国道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有两个涵义:一个是存而不在的过去,一个对过去的话语建构。历史话语的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要符合过去的存在,但历史话语的建构者仍有足够的话语建构空间。由于人类社会自由的有限,统治阶层当然地占据了较多的资源,垄断了历史的话语权,开始是神巫,后来是奴隶主、封建主和资本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乃至所有人都能够参加历史话语的建构,这就会造成公共史学——经过人民群众广泛共识达成的历史。中国当下的公共史学有两个源头,一是国外的公共史学,一是国内提出的应用史学,它们都是历史学发展困境下的产物。公共史学有两个重要表现形式媒体史学和网络史学,二者有力地推动了公共史学的发展。中国的公共史学就是要中国的人民大众而不仅是少数精英分子的充分参与,来达成普遍共识,来构建共同的历史话语,这是可能的。为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国家、资本、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最终使公共史学既能成为每个人主体性的体现,又是社会共同谱写的富有共生性的公共历史话语。

二、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史学视域下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以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 理论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现状
    二、以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为样本的调查与分析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教师方面
        (四)原因剖析
第三章 中职历史教学中公众史学的运用
    一、新授课的运用
        (一)联系中职实际,发挥学科特色
        (二)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
        (三)运用影像媒介,创设快乐课堂
    二、复习课的运用
        (一)发挥学科优势,服务中职实际
        (二)辨别信息真伪,处理分析史实
    三、活动课的运用
        (一)充分参与协作,丰富课堂体验
        (二)创设公众情境,拓宽历史外延
第四章 公众史学在中职历史教学的运用要求与思考
    一、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三)拓展思维
        (四)归纳要点
        (五)总结完善
    二、中职历史校本教材开发中公众史学的运用
        (一)以黑龙江省体校为例的现行教材内容分析
        (二)中职学校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作用及原则
    三、中职历史教学运用公众史学的思考
        (一)对教师的挑战
        (二)对学生的转变
        (三)对课程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黑龙江省体校学生历史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附录2:课例片段
附录3:实地教学片段——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
附录4:体校教师、学生访谈案例
致谢

(2)博物馆语境下的口述史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
        1.2.2 博物馆观念的发展
        1.2.3 博物馆中的口述史实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口述史概述
    2.1 口述史发展历程
    2.2 口述史相关概念
        2.2.1 口述史
        2.2.2 口述传统
        2.2.3 口述档案和口述资料
    2.3 口述史的特点
        2.3.1 记忆性
        2.3.2 民主性
        2.3.3 合作性
    2.4 本章小结
3 口述史与博物馆的关系
    3.1 博物馆需要口述史
        3.1.1 藏品概念的变化
        3.1.2 集体记忆的呈现
        3.1.3 理念的转变
    3.2 口述史需要博物馆
    3.3 本章小结
4 口述史在博物馆中的作用
    4.1 收藏环节中的口述史
        4.1.1 补充藏品信息
        4.1.2 成为藏品
    4.2 展览环节中的口述史
        4.2.1 丰富展览内容
        4.2.2 还原历史场景
        4.2.3 拓展叙事视角
        4.2.4 应对敏感、争议话题
        4.2.5 增进观众体验
        4.2.6 提高可参与性
    4.3 其他环节中的口述史
    4.4 本章小结
5 博物馆如何开展口述史
    5.1 口述史项目的常规流程
        5.1.1 前期准备
        5.1.2 开展访谈
        5.1.3 材料的整理与储存
    5.2 口述史在博物馆语境下的特殊性
        5.2.1 开展目的
        5.2.2 主题类型
        5.2.3 口述史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公共史学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史学的兴起及中国传播
二、作为公共史学的“纲要”课
三、红色文化与公共史学的教学
四、结语

(4)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路径与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公众史学在中国的传播
二、中国本土史学大众化的传统
三、中西史学碰撞下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路径与理论建构
    (一) 立足本土, 借鉴西方, 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自身社会及历史实际的公众史学发展道路。
    (二)
    (三) 进行多学科对话, 是中国公众史学发展必需注意的问题。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深化当下中国公众史学研究的具体途径。

(5)公众史学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众史学相关概念、特点与理念阐述
    第一节 公众史学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公众史学的特点
    第三节 公众史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念阐述
第二章 公众史学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影响的调查
    第一节 公众史学理念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普遍性现状调查
        一、学生问卷调查概况
        二、教师访谈概况
    第二节 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学习与探究为例开展公众史学理念教学实践与调查
        一、学习与探究之《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的教学活动
        二、反馈调查结果概况
    第三节 公众史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公众史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二、公众史学理念的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公众史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的策略
    第一节 公众史学理念在基础型课程中的运用
        一、课堂情境教学与课后作业布置对公众历史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运用历史影像作品在课堂中重现公众历史
        三、公众历史普及读物在课堂中的文本化运用
    第二节 公众史学理念在拓展型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一、以福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为课例呈现理念
        二、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参与历史教学
        三、指导学生自主编排历史剧
        四、鼓励学生参与公众历史书写
    第三节 公众史学理念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以公众口述历史作为主要实践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以历史辩论培养学生的公众历史意识
        三、结合历史考察深化学生的公众历史认知
    第四节 公众史学理念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关注点
        一、关注教师公众史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与实践技能的发展
        二、关注学生以公众史学理念进行学习实践
        三、关注课堂公众史学理念的运用
        四、关注唯物史观对学生运用公众史学理念的引导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公共史学兴起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公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美国公共史学的产生
        一、公共史学产生的背景
        二、公共史学的内涵特征
        三、美国公共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公共史学对于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影响
        一、关于《美国历史教学标准》的大讨论
        二、“美国国家历史日”活动
        三、更多的中学生、教师参与到历史书写和记录的项目中
    第三节 公共史学在中国的传入与实践
        一、公共史学在中国高校的学科建设
        二、公共史学在中国的实践案例
第二章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实施及结果分析
        一、设计问卷
        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教材缺乏公众参与
        二、历史教学课程设置的单调性
        三、历史教学方法的乏味性
        四、历史教学对象缺乏主动性
第三章 公共史学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借鉴公共史学的实用性,改变初中历史教学脱离社会的现象
        一、对于历史教材的建议
        二、选修和校本课程的设置
    第二节 借鉴公共史学的跨学科性,增加初中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一、借鉴数学学科中数字的运用和对比,更加直观的感受历史
        二、借鉴政治学科中对于时政热点的关注,凸显历史问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借鉴公共史学方法的多样性,拓宽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一、丰富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第四节 借鉴公共史学的合作性,增强初中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充当历史小导游
        二、编写地方史
        三、创作、参演历史剧
        四、举行历史故事会
        五、制作历史纪录片
第四章 结语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国公众史学的本土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通俗史学、应用史学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并立
二、以“ 大众史学”替代“ 通俗史学”
三、按“ 公共史学”模式建设中国的“ 大众史学”或“ 公众史学”
四、建设名实相符的中国公众史学

(9)美国公共史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起源
二、研究内容
    (一) 公共记忆层面
        1. 公共记忆:纪念与庆典
        2. 公共记忆:博物馆
        3. 公共记忆:观念性记忆———奴隶制
    (二) 公共领域层面
        1. 地域的历史化:历史建筑保护
        2. 正义的历史:纠正过去的错误
        3. 应用历史:社会生活中的公共史学
三、结语

(10)历史为谁而作—公共史学的中国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公共史学的源流
    第一节 公共史学诞生的基础
    第二节 国外公共史学的引入与发展和本国的“应用史学”
第二章 公共史学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媒体史学和网络史学
    第一节 媒体史学——以“民国范儿”为例
    第二节 网络史学
第三章 历史为谁而作——公共史学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 中国公共史学的歧路
    第二节 从“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到“人人都是我们的历史学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史学视域下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以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为例[D]. 曹书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博物馆语境下的口述史应用研究[D]. 金家玮. 浙江大学, 2019(03)
  • [3]公共史学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J]. 朱新屋.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01)
  • [4]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路径与理论建构[J]. 王记录,张嘉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公众史学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应用研究[D]. 范真真.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中国公共史学兴起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D]. 王培.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7]中国公众史学的本土性[J]. 钱茂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8]公共史学在中国高校发展的可行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J]. 徐善伟. 史学理论研究, 2014(04)
  • [9]美国公共史学研究综述[J]. 闫行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5)
  • [10]历史为谁而作—公共史学的中国道路[D]. 周保池.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标签:;  ;  ;  ;  

美国公共历史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