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甘草栽培技术

药材甘草栽培技术

一、药用作物甘草的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焦连魁,李向东,王继永,曾燕,刘美娟,郑司浩,李鹏英[1](2021)在《甘草等6种重点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我国甘草、柴胡、桔梗、红花、瓜蒌和石斛的新品种选育情况进行梳理。甘草为我国用量最大的药材;柴胡为最常用的解表药;桔梗治疗肺部疾病使用频率较高且为重要的药食同源药材;红花为我国种植历史最久的花类药材;石斛为贵细药材的代表,也是兰科植物中野生变家种最成功的药材之一。这6种药材主产区分别处于我国西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区域,药用部位和生长区域均有一定代表性。对甘草等6种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单位、年度、推广种植情况和推广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分析现状寻找中药材种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陈斌[2](2021)在《密度和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和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in)均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是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近年来,国内与国际市场对于甘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日益萎缩的野生甘草资源却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栽培甘草的上市,甘草的供求矛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尽管甘草的根及根状茎均可药用,但在甘草饮片市场却更加青睐根的产量与品质。根状茎的过度发育必然会削弱甘草对于根系的能量分配。如何限制根状茎的发育而提高主根的产量与品质已经成为栽培甘草产业发展的瓶颈。本研究以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三个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施处理来探究种植密度与土壤肥力水平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究可以降低两种药用甘草根状茎的发育,而提高主根的产量与品质的栽培管理措施。主要结果如下:1.密度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低密度种植条件下乌拉尔甘草单株个体的生长势最旺盛。随着栽培密度的提高,乌拉尔甘草根状茎的发育受到显着抑制。中密度处理下,乌拉尔甘草根的总产量(单株根生物量的平均值×总株数)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34和1.34倍;甘草酸的总量(根的总产量×甘草酸的含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24和1.96倍;甘草次酸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14和2.03倍;甘草苷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26和2.03倍;甘草素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14和2.07倍;异甘草素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17和1.76倍;总黄酮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31和1.55倍。因此,中密度条件下乌拉尔甘草根的总产量最高,且根系药用成分的总量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胀果甘草单株根状茎的各测定指标均逐渐降低,说明提高栽培密度能有效抑制其根状茎的发生和生长。中密度处理下,胀果甘草根的总产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50倍和1.07倍;甘草酸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26和1.38倍;甘草次酸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15和1.11倍;甘草苷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26和1.37倍;甘草素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43和1.11倍;异甘草素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06和1.12倍;总黄酮的总量分别是低、高密度处理组的1.29和1.11倍。因此,胀果甘草在中密度种植条件下根的总产量最高,且根系药用成分的总量最高。2.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提高氮肥、磷肥施用水平,可以显着促进乌拉尔甘草单株的个体生长。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乌拉尔甘草根状茎的发育得到显着促进;而随着磷肥、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单株根状茎的发育受到显着抑制,且在高磷肥(N2P3K2)处理下其单株根状茎的生长势最低。在本研究中,高磷肥(N2P3K2)处理下,乌拉尔甘草根的总产量分别是其他处理(CK、N1P2K2、N3P2K2、N2P1K2、N2P2K1和N2P2K3)的1.35、1.77、1.06、1.44、1.67和1.17倍;甘草酸的总量依次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44、2.46、1.10、1.83、2.27和1.23倍;甘草次酸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61、2.22、2.17、1.82、2.19和1.40倍;甘草苷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40、2.64、1.32、2.15、2.44和1.35倍;甘草素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33、2.04、1.15、1.99、2.22和1.46倍;异甘草素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38、2.76、1.31、2.25、1.93和1.22倍;总黄酮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39、1.96、1.11、1.58、1.78和1.19倍。因此,乌拉尔甘草最佳的施肥水平为N2P3K2。随着氮肥、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胀果甘草单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得到显着促进。提高施氮水平,显着促进了胀果甘草根状茎的发育;而提高钾肥施用量,其根状茎的发生与生长受到显着抑制,且在高钾肥(N2P2K3)处理下单株根状茎的生长势最低。在本研究中,高钾肥(N2P2K3)处理下,胀果甘草根的总产量分别是CK、N1P2K2、N3P2K2、N2P1K2、N2P3K2和N2P2K1处理的1.80、1.88、1.10、1.70、1.53和2.01倍;甘草次酸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54、1.70、1.06、1.45、1.33和1.81倍;甘草苷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65、2.15、1.09、1.78、1.68和1.97倍;甘草素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80、2.16、1.19、1.73、1.57和2.27倍;异甘草素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88、1.84、1.08、1.76、1.51和2.11倍;总黄酮的总量依此是上述其他处理的1.62、1.65、1.09、1.52、1.42和1.76倍。综上可知,胀果甘草最佳的施肥水平为N2P2K3。因此,胀果甘草的最佳施肥水平为N2P2K3。

张敏[3](2021)在《光果甘草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根腐病病原菌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录的药用甘草的原植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践发现,光果甘草具有严重的连作障碍,即光果甘草连作常导致植株发育不良,根腐病频繁发生,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然而,其机理却并不清楚。故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同一地块中未被开垦的土壤(Control),1年生及5年生光果甘草的根际土壤(Gg1和Gg5)进行16S r DNA和ITS测序,对比分析了光果甘草根际土壤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不同生长年限的光果甘草根际土壤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采用外源添加法,探究了光果甘草根、茎、叶的水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甘草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光果甘草叶片中对甘草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潜在促进作用的9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并就其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产孢性能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开展了试验,旨在阐释光果甘草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为探寻光果甘草连作障碍的解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光果甘草连作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降低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P>0.05)。主坐标分析表明,光果甘草的根际土壤与对照组的微生物组成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光果甘草的种植年限显着地影响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与Gg1相比,连作5年的光果甘草(Gg5)根际土壤中芽枝霉门(Blastocladiomycota)的相对多度降低了83.16%,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多度分别增加了70.99%和61.08%。在属水平上,与Gg1相比,连作5年的光果甘草(Gg5)根际土壤中有益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及Naganishia的相对多度分别降低了64.08%、31.30%和63.58%,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和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的相对多度分别增加了78.08%和2077.70%。由此推测,光果甘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尤其是有益微生物相对多度的降低和病原微生物相对多度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光果甘草发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致病性试验表明,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对光果甘草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可引起典型的根腐病症状。光果甘草根和茎的水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显着地抑制了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和繁殖,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而叶的水浸提液则显着地促进了该两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生成,其对尖孢镰刀菌的菌落直径和孢子产量的促进效果分别高达14.50%和24.10%,对腐皮镰刀菌的菌落直径和孢子产量的促进效果分别高达7.92%和13.46%。因此,光果甘草叶片作为凋落物在农田中的大量积累可能是造成甘草连作背景下根腐病频发的另一个原因。建议在每年在叶片枯落前对其进行收割并及时移出农田。基于前人关于作物连作障碍中起关键性化感作用的酚酸类物质和甘草属植株中存在的酚酸类物质的报道,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光果甘草叶片中绿原酸、没食子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芥子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和肉桂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光果甘草叶中仅存在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绿原酸和没食子酸,其中阿魏酸含量最高。在这7种酚酸类物质中,仅对香豆酸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他的酚酸类物质则不同程度抑制了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我们推测,除了本试验所检测的9种酚酸外,可能还有其他的化感物质促进了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和繁殖,导致光果甘草连作根腐病频发。

何美军[4](2021)在《粉葛代谢产物积累的组学解析及栽培条件的研究》文中认为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和血糖等多种药用价值,可制作葛粉、葛片等多种食材,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近年来,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是粉葛的药用成分组成及高品质栽培技术仍缺乏研究。本研究以湖北主栽新品种“恩葛08”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三方面研究:1)粉葛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2)粉葛的转录组分析,挖掘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及淀粉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为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奠定理论基础;3)优化NPK肥料施用、栽培密度、补光、土壤水分含量等栽培条件提高粉葛产量、增加药用物质累积,并根据积累规律确定最佳收获期。经粉葛块根提取浸膏经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利用HR-MS、1D和2D核磁共振(NMR)波谱数据进行结构解析,获得了12种药用化合物,摸清了粉葛中主要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是其药用物质的主要的活性成分。本研究中分离到的对香豆酸、香豆酸甲酯、(E)对香豆酸乙酯、4"-羟基异黄酮、甘草素、苯甲酸、5,7-二羟基-3-[4’-O-(3-甲基-2-丁烯基)-苯基]-异黄酮共7个化合物是首次从粉葛中分离出的次生代谢产物,且对香豆酸、香豆酸甲酯、(E)对香豆酸乙酯、4"-羟基异黄酮、苯甲酸、5,7-二羟基-3-[4’-O-(3-甲基-2-丁烯基)-苯基]-异黄酮共6个化合物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出,与文献鉴定的粉葛化学成分存在显着差异。粉葛还含有调味和消炎作用的甘草素,且在粉葛不同组织中葛根素、大豆苷元、大豆苷和鹰嘴豆芽素A的含量差异较大。粉葛叶、茎和根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44,339个非冗余转录本序列,其中43,195个有功能注释。基本弄清了粉葛中异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途径,鉴定出了可能参与异黄酮和淀粉合成的结构基因。比较块茎与根部的基因表达水平,共鉴定出了9,225个差异表达基因,有32个潜在参与异黄酮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利用q RT-PCR检测了参与黄酮、异黄酮和淀粉合成8个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等基因在粉葛根中上升表达。进一步分析表明有437个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调控潜在合成异黄酮的结构基因。micro RNA参与调控防卫反应,在粉葛中的mi R156a可能通过抑制SBP促进异黄酮的生物合成;而micro R319可能通过抑制TCP和HB-HD-ZIP促进异黄酮的生物合成。利用粉葛的嫩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粉葛组织培养体系,为遗传改良粉葛奠定了技术基础;构建了推测其参与异黄酮结构修饰的基因F01.PB15220的CRISPR/Cas9载体,并导入粉葛愈伤组织中进行基因编辑验证其功能。通过改变NAA的浓度优化愈伤组织培养条件,在愈伤组织中该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升,同时葛根素积累量上升,表明该基因参与葛根素的生物合成,并受到NAA的调控。探索了提高粉葛产量和品质主要相关成分含量的最佳栽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粉葛是喜钾、喜光、偏磷、轻氮、忌涝的作物。叶面喷施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0.75%和0.75%;最佳的栽培密度为950株/667m2(株行距70 cm×100 cm);补光3,000 lx效果最佳;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为35%-40%。本研究粉葛总生物量、葛根重量、淀粉累积、总异黄酮等药用物质累积的规律表明:粉葛作为食材在12月份收获可以获得最高产量,但是作为药用材料在10月份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活性成分含量。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组学方法分析了粉葛代谢产物中药用化合物的种类和积累规律;转录组分析明确了粉葛中异黄酮化合物种类及合成的分子机制,为粉葛分子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栽培措施优化研究建立了一套粉葛高产和高品质生产的栽培技术体系。

吕卉[5](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聂鲜钰[6](2020)在《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是败酱科缬草属植物,以根茎入药,有清热止泻、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在自然条件下宽叶缬草繁殖系数低、生长缓慢,想要实现规范化种植,就必须从种子种苗及栽培措施等方面入手。本研究从种子种苗质量控制、栽培措施择优两个方面开展宽叶缬草的栽培试验工作,从中药农业角度,探索能提高宽叶缬草产量及生物活性成分挥发油含量的人工培育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成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种子呈黄褐色;二是种子顶部的冠毛展开。种子呈长圆状卵形,体积小。在宽叶缬草种子发芽过程中,温度比光照更关键,最佳发芽条件为10-15℃,无光照。2、以根重和根粗两个特征指标对宽叶缬草种苗(剔除地上部)进行分级,将宽叶缬草种苗分为三个等级,即I级苗根重≥13g,根粗≥3mm;II级苗根重6-13g,根粗2-3mm;III级苗根重1.5-6g,根粗2-3mm。通过产量和质量确保分级的合理性,本试验中不同等级的宽叶缬草种苗对地上部生长无明显的影响,对产量及质量有显着的影响,等级越高的种苗出苗率越高,产量也越高,挥发油提取率及成分含量也越高,说明本次试验宽叶缬草的种苗分级是合理的。本研究中,I级苗和II级苗的出苗率、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等都远远高于III级苗。因此,在宽叶缬草的生产中,为保证产量与质量,建议选择I级苗、II级苗。3、宽叶缬草种植密度为A2(0.25×0.3m)即133333株/hm2时产量最高,A1(0.2×0.25m)即200000株/hm2次之,在133333-55555株/hm2之间,随着密度的降低产量逐渐降低,说明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宽叶缬草种植。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提取率和多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除A4浸出物的含量最高外,挥发油成分、乙酸龙脑酯和总黄酮含量均为A2(0.25×0.3m)最高。A2密度下宽叶缬草的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都较高。因此,在宽叶缬草的生产中,为保证产量及质量,建议选择0.25m×0.3m的行株距种植。4、氮磷钾配施对宽叶缬草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有施肥处理产量均高于未施肥处理。施肥13(N1P2K1)处理即氮肥172.5kg/hm2,磷肥330kg/hm2,钾肥108.75kg/hm2的叶片数、茎数、单株重、根重、产量均为最高,且产量达到11402.22kg/hm2,对比未施肥条件增产了246.36%。施肥对宽叶缬草不同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对多糖和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影响,施肥9(N2P2K1)挥发油提取率最高,施肥12(N1P1K2)有利于乙酸龙脑酯等挥发油成分含量的积累,施肥14(N2P1K1)有利于总黄酮含量的积累。但从产量考虑,可以选择施肥13(N1P2K1),施肥13处理下的宽叶缬草品质较稳定,其主要的挥发油成分乙酸龙脑酯为50.25%,也高于文献标准33.73%。5、移栽期B1(12月11日)的叶片数、茎数、单株重、根重、产量等均为最高,且随着移栽时间的延后茎叶数和产量等逐渐降低。不同移栽期对宽叶缬草不同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移栽期B3(1月27日)挥发油提取率最高,移栽期B4(3月10日)总黄酮含量最高,移栽期B1(12月11日)浸出物含量最高,但不同移栽期对宽叶缬草的乙酸龙脑酯等挥发油成分没有明显的影响,从产量考虑,建议选择B1(12月11日)移栽。6、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的地上部生长、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都有显着的影响,且均表现为T3(土壤含水量50%-55%)>T2(土壤含水量为25%-30%)>T1(土壤含水量为10%-15%)。当土壤含水量处于T1水平时,严重影响宽叶缬草生长,导致其产量降低甚至是死亡,但当土壤含水量达到T2、T3水平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在种植宽叶缬草时,需保持土壤含水量在50%-55%水平,多浇水,但不能造成田间积水。7、结论:在种植宽叶缬草时,应选择I、II级种苗,保证出苗率;注意移栽时间,在年前最适宜;应合理密植,平均133333株/hm2;还要注意水肥管理,施肥水平为N 172.5kg/hm2,P2O5 330kg/hm2,K2O 108.75kg/hm2;多浇水,保证土壤含水量,但不淹水。

杨小敏[7](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认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李俊飞[8](2020)在《矿质元素对西洋参生长及质量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s L.)的干燥根是应用广泛的补益类中药材,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上世纪80年代西洋参从北美洲引种到我国,目前仍以农户个体种植为主,尚未形成规范的栽培技术体系。矿质元素是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然而通过调研发现,西洋参生产中普遍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病害发生严重,产量和质量参差不齐。西洋参为多年生药用植物,以往在营养与施肥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对完整种植过程中的矿质元素吸收及分配特征知之甚少。为此,本论文针对西洋参对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及微量元素的需求规律展开研究,旨在为西洋参科学合理施肥、降低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生长及皂苷积累的影响 以2年生西洋参为材料,采用温室砂培试验,设置Hoagland全营养对照和10种营养元素缺乏处理,观察缺素症状,测定株高、叶面积、干物质、光合指标、根系活力、人参皂苷含量。结果表明,缺氮(N)、钾(K)、铁(Fe)可导致西洋参叶片明显失绿黄化;缺N、K、钙(Ca)、镁(Mg)和硼(B)是导致株高和叶面积下降的主要因子;所有缺素处理西洋参的干物质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缺N、K、Ca、Fe下降最多,全株干物质低于全营养对照的50%以上。缺N、K、Fe是导致西洋参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因子;N、K、Ca缺乏是降低根系活力的前3位因子;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6种单体皂苷的影响有差异,综合来看,N、P、B、Zn、Cu缺乏对皂苷的合成影响最大。2.1~4年生西洋参物质积累规律 在西洋参主产区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于西洋参生长季采集1~4年生西洋参,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的植株干物质及根中人参皂苷含量。结果表明,西洋参在每个生长季内干物质积累逐渐增加;第1年地上部分的比例大于根,第2年~第4年根的比例均大于地上部分。植株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第1年在生长后期;第2年在生长前期;第3、4年均在中期(开花期-结果期)。Re、Rb1、Rb2、Rd含量随生长年限逐渐升高,Rc、Rg1变化不显着;3~4年生在根膨大期的总皂苷含量达到最高。1、2年生总皂苷积累速率在生育期内变化不显着,3、4年生均在中期积累最快。3.1~4年生西洋参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 测定1~4年生不同生长时期西洋参植株中的N、P、K、Ca、Mg、Fe、Mn、Cu、Zn、B元素,结果表明,1~4年生西洋参对N、P、K、Ca、Mg等大量元素积累最快的时期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对微量元素Fe、Cu、Zn、B积累最快的时期主要在中期(开花期-结果期);Mn积累最快的时期主要在前期(展叶期-开花期)。10种矿质元素积累量与干物质、皂苷积累量均呈正相关(P<0.01),且大量元素对干物质和皂苷的生产效率均为N>K>Ca>Mg>P,微量元素均为 Fe>Mn>Zn>Cu>B。4.N、P、K配施对西洋参根重、皂苷含量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以2年生西洋参为材料,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不同N、P、K施肥水平,同时接种土赤壳病原菌(Ⅱyonectria communis)。统计根部病情指数和根重,测定皂苷含量,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根重、皂苷及病情指数与肥料水平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处理N2P1K1的西洋参根重最高,较不施肥对照(N0P0K0)增加51.25%;处理N2P2K1的皂苷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64.21%;处理N2P1K1、N2P2K3、N1P1K2的病情指数降低最为明显,较对照降低50%以上。根重最高时的最佳理论N、P、K肥施用量依次为0.19、2.25、0.26 g/kg,对根重的影响N>K>P;总皂苷含量最高时的最佳理论N、K肥施用量分别为0.21、0.26 g/kg,对皂苷含量的影响K>N;病情指数最低时的最佳理论N、P肥施用量依次为0.31g/kg和1.68 g/kg,对根腐病的影响P>N。肥料对根重与总皂苷的交互效应均为NK>PK>NP。综合根重、皂苷含量及病情指数,推荐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2P2K2。5.基于药材品质的山东西洋参主产区栽培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通过建立西洋参栽培土壤肥力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用以探讨高品质西洋参生产的土壤肥力基础,了解产区土壤肥力的分布情况。以山东威海文登西洋参主产区的22块栽培地为样地,于2017~2019年秋季(9~10月)测定并分析了11项土壤化学指标,以及样地上西洋参皂苷含量和部分地块的产量。样地的西洋参总皂苷(Rg1+Re+Rb1)含量在1.76%~7.94%,2019年测产的8块样地产量在3818.7 kg·hm2~8996.4 kg·hm2。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方法构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MDS),基于西洋参品质的MDS包括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等7个指标;用隶属度函数进行指标归一化,根据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函数的临界值计算出综合土壤质量指数(SQI)。以总皂苷平均值为4.825%得出基于质量的SQI阈值为0.15,样地中高于0.15的地块占86.36%。文登区西洋参种植区大部分土壤适宜高品质西洋参生产。

丁艳[9](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张丽霞[10](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二、药用作物甘草的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用作物甘草的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甘草等6种重点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草
    1.1 新品种选育现状
    1.2 推广种植情况
    1.3 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 柴胡
    2.1 新品种选育现状
    2.2 新品种推广种植情况
    2.3 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 桔梗
    3.1 新品种选育现状
    3.2 推广种植情况
    3.3 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 红花
    4.1 新品种选育现状
    4.2 推广种植情况
    4.3 在推广种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 瓜蒌
    5.1 瓜蒌新品种选育现状
    5.2 推广种植情况
    5.3 推广种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6 石斛
    6.1 新品种选育现状
    6.2 推广种植情况
    6.3 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7 讨论

(2)密度和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密度对植物生长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1.1 密度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
        1.1.2 密度对植物根状茎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密度对植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 施肥对植物生长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1 施肥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
        1.2.2 施肥对植物根状茎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施肥对植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甘草资源研究现状
        1.3.1 甘草的生态适应性
        1.3.2 两种药用甘草的分布现状
        1.3.3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密度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样地与材料
        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1.3 试验处理
        2.1.4 数据收集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密度对两种药用甘草个体生长的影响
        2.2.2 密度对两种药用甘草根状茎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密度对两种药用甘草根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密度对两种甘草生长的影响
        2.3.2 密度对两种甘草根状茎的影响
        2.3.3 密度对两种甘草根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第三章 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样地与材料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3.1.3 试验处理
        3.1.4 数据采集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个体生长的影响
        3.2.2 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根状茎生长发育的影响
        3.2.3 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根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施肥对两种甘草植株个体生长的影响
        3.3.2 施肥对两种甘草根状茎生长发育的影响
        3.3.3 施肥对两种甘草根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光果甘草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根腐病病原菌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
        1.1.1 土壤细菌、真菌比例失衡,关键性的微生物菌群丰度改变
        1.1.2 化感物质常年积累,化感作用增强
        1.1.3 土壤理化指标的改变
    1.2 连作障碍的消减及防治措施
        1.2.1 合理的农艺管理措施
        1.2.2 生物防治
        1.2.3 物理及化学调控
    1.3 酚酸类化感物质与土传病害的关系
        1.3.1 土传病害的发生
        1.3.2 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土传病菌的影响
    1.4 甘草概述
        1.4.1 甘草的用途
        1.4.2 甘草的栽培现状
    1.5 光果甘草的形态特征、分布及连作障碍
        1.5.1 光果甘草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1.5.2 光果甘草连作障碍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光果甘草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1 材料及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土壤DNA提取与分析
        2.1.3 物种注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测序数据分析
        2.3.2 Alpha多样性分析
        2.3.3 Beta多样性分析
        2.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2.3.5 土壤微生物门水平相对多度
        2.3.6 土壤微生物属水平相对多度
    2.4 讨论
第三章 光果甘草根、茎、叶的水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影响
    3.1 材料及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对光果甘草的侵染实验
        3.1.3 光果甘草根、茎、叶的水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对病原菌的影响
    3.2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对光果甘草的致病性
        3.3.2 光果甘草根的水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3.3.3 光果甘草茎的水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3.3.4 光果甘草叶的水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3.3.5 光果甘草根系分泌物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光果甘草叶中酚酸类物质对镰刀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4.1 材料及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仪器及试剂
        4.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4.1.4 光果甘草叶中酚酸类物质提取
        4.1.5 色谱条件
        4.1.6 质谱条件
        4.1.7 外源酚酸类物质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4.2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光果甘草叶中酚酸类物质的鉴定
        4.3.2 外源酚酸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4.3.3 外源酚酸对病原菌产孢的影响
        4.3.4 外源酚酸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粉葛代谢产物积累的组学解析及栽培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葛的概述
    1.2 葛的分布
    1.3 葛的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
    1.4 葛的药用成分及品质评价
        1.4.1 异黄酮类化合物在葛不同组织中的积累
        1.4.2 葛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1.5 葛属植物代谢组及转录组研究
        1.5.1 葛属植物代谢组研究
        1.5.2 葛属植物的转录组研究
    1.6 栽培条件对粉葛产量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1.6.1 施肥对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6.2 栽培密度对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6.3 光照对药用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7 土壤水分含量对粉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目的及意义
        1.8.1 技术路线
        1.8.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粉葛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粉葛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粉葛淀粉的分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2.1.4 粉葛不同器官组织中异黄酮单体化合物含量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粉葛淀粉与次生代谢产物获得
        2.2.2 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2.2.3 粉葛不同组织中三种异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粉葛转录组及活性化合物合成分子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品种材料
        3.1.2 转录组测序分析
        3.1.3 转录本可变剪切分析
        3.1.4 基因功能注释
        3.1.5 长链非编码RNA及其靶基因预测
        3.1.6 microRNA及靶基因的预测
        3.1.7 qRT-PCR验证转录本的表达量
        3.1.8 粉葛基因编辑CRISPR/Cas9 载体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粉葛转录本的组合测序
        3.2.2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3.2.3 异黄酮和淀粉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
        3.2.4 粉葛的转录因子注释
        3.2.5 与异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谱
        3.2.6 预测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
        3.2.7 lncRNA鉴定及靶基因预测
        3.2.8 转录本可变剪切的分析
        3.2.9 CRISPR/Cas9 基因编辑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
        3.2.10 粉葛愈伤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与次生代谢产物检测
    3.3 讨论
第四章 葛根产量和关键品质提升的栽培条件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实验设计和实施
        4.1.3 主要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4.1.4 取样与检测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异黄酮单体线性范围、检测限及定量限
        4.2.2 不同栽培条件对粉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附录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6)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药用植物栽培措施研究
        1.2.1 种子种苗质量控制
        1.2.2 栽培密度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2.3 施肥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2.4 移栽期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2.5 土壤含水量对药用作物的影响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宽叶缬草种子种苗质量等级及其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2.1 种子质量特征研究
        2.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2.1 种子成熟过程试验
        2.1.2.2 种子萌发特性试验
        2.1.3 试验指标测定
        2.1.4 结果与分析
        2.1.4.1 种子外观形态
        2.1.4.2 种子成熟过程
        2.1.4.3 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2.1.5 讨论与小结
    2.2 种苗质量分级及其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2.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2.1 宽叶缬草种苗质量分级试验
        2.2.2.2 不同等级宽叶缬草种苗栽培试验
        2.2.3 试验指标测定
        2.2.3.1 田间植株形态观察
        2.2.3.2 产量测定
        2.2.3.3 挥发油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4 乙酸龙脑酯含量测定
        2.2.3.5 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6 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7 浸出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2.3.8 宽叶缬草GC指纹图谱的建立
        2.2.4 数据处理
        2.2.5 结果与分析
        2.2.5.1 宽叶缬草种苗基本农艺性状
        2.2.5.2 宽叶缬草种苗分级指标的确定
        2.2.5.3 宽叶缬草种苗分级结果
        2.2.5.4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2.2.5.5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2.2.5.6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2.2.5.7 不同等级种苗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2.2.6 讨论与小结
3 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研究
    3.1 不同栽培密度对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指标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1.5 结果与分析
        3.1.5.1 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1.5.2 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1.5.3 栽培密度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1.6 讨论与小结
    3.2 不同施肥方案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指标测定
        3.2.4 数据处理
        3.2.5 结果与分析
        3.2.5.1 施肥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2.5.2 施肥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2.5.3 施肥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2.5.4 施肥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2.6 讨论与小结
    3.3 不同移栽期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3.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3.2 试验设计
        3.3.3 试验指标测定
        3.3.4 数据处理
        3.3.5 结果与分析
        3.3.5.1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3.5.2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3.5.3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3.5.4 移栽期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3.6 讨论与小结
    3.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4.1 试验地点及材料
        3.4.2 试验设计
        3.4.3 试验指标测定
        3.4.4 数据处理
        3.4.5 结果与分析
        3.4.5.1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4.5.2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3.4.5.3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质量的影响
        3.4.5.3 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3.4.6 讨论与小结
4 结论
    4.1 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产量的影响
    4.2 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4.3 最优种植方案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第一节 官府机构
        一、皇室用药
        二、药物储藏
        三、官方制售
    第二节 民间药肆
        一、政府管理
        二、地域发展
    第三节 专门药市
        一、形成特点
        二、流通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一、“药行”与“药市”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第一节 种药建园
        一、家宅种药
        二、开辟药园
    第二节 传方验方
        一、传方
        二、验方
    第三节 助力佛道
        一、道家祠观
        二、佛家寺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一、与契丹辽国
        二、与党项夏国
        三、与女真金国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矿质元素对西洋参生长及质量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营养元素与药用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关系
        1 营养元素缺乏对药用植物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2 营养元素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积累与分配
        3 土壤营养元素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4 施肥对药用植物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4.1 “3414”施肥模型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
        4.2 施肥对西洋参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5 展望
    第二节 中药材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1 土壤肥力质量的定义
        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
        2.1 土壤物理指标
        2.2 土壤化学指标
        2.3 土壤生物指标
        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生长及皂苷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试验设计与实施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营养元素缺乏西洋参叶片的症状表现
        2.2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
        2.3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干物质的影响
        2.4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生理功能的影响
        2.5 营养元素缺乏对西洋参质量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西洋参干物质和皂苷积累规律研究
    第一节 1~4生西洋参干物质的积累动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采样方法
        1.4 干物质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1-4生西洋参根中皂苷积累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人参皂苷含量的提取与检测
        1.4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西洋参根中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2.2 西洋参根中皂苷积累的速率
        3 讨论
    第三节 土壤N、P、K含量与干物质和阜苷的相关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土壤N、P、K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土壤N、P、K的变化
        2.2 土壤N、P、K与干物质、皂苷积累的关系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4年生西洋参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分配特征
    第一节 大量元素的吸收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植株中N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2 植株中P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3 植株中K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4 植株中Ca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5 植株中Mg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3 讨论
    第二节 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植株中Fe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2 植株中Mn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3 植株中Cu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4 植株中Zn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2.5 植株中B的吸收与分配特征
        3 讨论
    第三节 西洋参干物质、皂苷与矿质元素的相关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植株营养与干物质、皂苷积累的关系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N、P、K配施对西洋参根重、皂苷及病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N、P、K配施对西洋参病情指数的影响
        2.2 N、P、K配施对西洋参根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2.3 施肥效应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皂苷的山东西洋参栽培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采样方法
        1.3 仪器和试剂
        1.4 土壤及西洋参指标测定
        1.5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1.6 指标权重及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1.7 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及阈值的确定
        1.8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样地西洋参栽培土壤的基本情况
        2.2 不同栽培地的西洋参皂苷含量和产量
        2.3 单项土壤肥力指标与西洋参皂苷的相关性
        2.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3 讨论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
致谢
作者简介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1.5 展望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2.4 展望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3.1 多效唑概述
        3.2 多效唑的应用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3.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2 调查方法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2.3 相关人员调查
    3 调查结果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样品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LC-MS/MS分析条件
        2.4 方法学验证
    3 实验结果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3.5 样品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样品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2.3 皂苷含量测定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样品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LC-MS/MS分析条件
        2.4 方法学验证
        3 实验结果
        3.1 LC-MS/MS条件优化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4 样品测定
        5 讨论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样品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样品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LC-MS/MS分析条件
        2.4 方法学验证
        3 实验结果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3.4 样品测定
        4 讨论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样品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LC-MS/MS分析条件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4 讨论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附录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药用作物甘草的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草等6种重点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情况分析[J]. 焦连魁,李向东,王继永,曾燕,刘美娟,郑司浩,李鹏英. 中国现代中药, 2021(08)
  • [2]密度和施肥对两种药用甘草生长及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陈斌.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光果甘草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根腐病病原菌影响的研究[D]. 张敏.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粉葛代谢产物积累的组学解析及栽培条件的研究[D]. 何美军. 武汉大学, 2021(02)
  • [5]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6]不同栽培措施对宽叶缬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D]. 聂鲜钰. 贵州大学, 2020
  • [7]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8]矿质元素对西洋参生长及质量的作用研究[D]. 李俊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标签:;  ;  ;  ;  ;  

药材甘草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