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区划分、评价与保护研究(七)

我国生态区划分、评价与保护研究(七)

一、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Ⅶ)(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菲[1](2021)在《基于雪豹生境保护的青海祁连山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祁连山是中国境内主要的山系之一,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草地、冰川和湿地资源,被划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又是黄河水域关键的源头,因此是中国西部地区保证生态安全的命脉。近年来,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了青海祁连山山区局部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雪豹种群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立足于关键物种的生境保护探究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为山区景观格局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开辟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新思路,也为已建成保护区的更新规划提供一份意义重大的案例指导。本研究基于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综合分析区域内优势斑块要素与存在的景观问题,并基于野外实地调查获得的136个雪豹分布点和筛选得到的8个环境变量数据进行雪豹生境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雪豹生境类型划分保护优先区,进一步分析区域内8个雪豹栖息地间的景观连通性,综合雪豹生境适宜性等级、优先区排序以及连通性状况识别出研究区重要保护区域及优化区域,具体根据5个优化分区的不同生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基于布局优化和数量结构优化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结果如下:1、景观指数法分析得出,草地为研究区的优势斑块要素,优势度明显、破碎化严重;荒漠景观数量大、范围广,反映出研究区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等生态恶化趋势;森林、湿地和冰川等资源分布不均衡,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基于MAXENT模型得到降雨、海拔和坡度是影响雪豹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尚且有1.34×104 km2的适宜生境分布在保护区外。MAXENT模型认为现有功能区下雪豹保护的优先区域为位于保护区中部及西北部区域的祁连山中段疏勒南山—托勒南山区域,另有部分最适宜区位于保护区管辖范围之外的祁连县北部的沙龙滩管护站、托勒河源管护站及瓦乎斯管护站所在区域。在雪豹生境适宜性评价基础之上,基于ZONATION模型划分保护优先区,对比现有保护区识别保护空缺区域。3、运用电路理论分析各栖息地间景观连通性可知,研究区西部地区G1、G2和G3栖息地之间以及东部G5、G6、G7和G8栖息地之间连通性较好,连通线路清晰且密集;中部地区是起着衔接作用的重要地理位置,连通性却极差,G3和G4栖息地之间存在大量的农牧地和公路,几乎与西部和东部的雪豹栖息地呈现“断联”状态。4、综合分析雪豹生境适宜性区划和景观连通性分析得出两个重点保护区分别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尕河管护站及其周边区域和研究区中部边麻管护站至南部大拉洞管护站中间区域;优化区位于祁连山地区天峻县、祁连县和门源县。5、以1.9×104 km2的雪豹最小重要栖息地为数量结构优化目标,合理安排用地结构和数量,以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区域A和区域B以土地荒漠化的修复和草地退化为优化方向;区域C和区域D分布着大量珍贵的森林和灌木资源,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要加大保护力度和农牧地的修复,该区的数量供给以荒漠修复的形式提供;区域E及其周边密集分布着居民点,存在很大程度的人为干扰,因此该区域的数量调整以过牧导致的草地修复为主、耕地和居民点布局为辅。6、经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研究区及优势斑块要素草地的破碎度指数变化,证明土地荒漠化、沙化为研究区主要的生态恶化问题,因此荒漠斑块要素的布局和数量调整是缓解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趋势的有效方式之一。

王一旭[2](2021)在《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文中认为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是实施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流域特征变量的水质预测模型,并对流域水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采用空间叠置法进行多区耦合划分了水环境控制单元,对各控制单元开展差异化管控。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为推动水环境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流域特征-水质预测模型,其中CODMn、TP、TN预测模型的确定性系数R2分别可达0.78、0.65和0.44。模型预测结果得到2015~2017年间全流域CODMn浓度范围为1.39~6.40 mg/L,TP浓度范围为0.02~0.23 mg/L,TN浓度范围为1.43~4.27 mg/L。从空间分布看,流域西部的水质显着优于流域东部,但不同污染物高浓度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采用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SHAP)方法对水质影响因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CODMn和TP受农业面源和生活源的共同影响;TN主要受农业面源的影响。集约化农业是造成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多特征综合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人口密度中等的城乡结合部比人口密集的城市核心区具有更强的水质恶化倾向。(2)采用自组织映射人工神经网络与K-means耦合算法对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水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开展多区耦合,最终将太湖流域浙江片区划分为104个水环境控制单元。综合评价控制单元的生态功能重要性、水环境特征以及水质驱动特征,对控制单元进行了递进式分类,将水环境控制单元识别为优先保护型控制单元22个,整治提升型控制单元26个,预防改善型控制单元15个,保护维持型控制单元41个,并对各类控制单元提出了差异化管控对策。(3)面向流域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Python语言及其WEB框架与函数库,开发了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系统设置了多维度流域信息查询、交互式水质分析、可视化水环境控制分类管控等功能,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模型工具,实现了流域管理关键信息的交互式可视化查询及对建模工作的简化。

唐毛玲[3](2021)在《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景区被开发,这类景区通常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在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确保自然资源不受破坏是进行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和资源整合的关键。鉴于此,本研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借助ArcGIS、Fragstats、ENVI、ERDAS、Matlab等相关软件,对怀化大峡谷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在总结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和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从自然、景观、人类活动影响等多角度选取生态敏感性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同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然后利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合空间视域分析综合开展生态功能区划,最终提出怀化大峡谷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景区的永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和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总结以下空间特征和问题: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聚集性降低以及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配差异增大,优势景观类型明显,空间异质性降低,抗干扰性降低,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较大,景区开发建设热度较高,人为景观分布散乱无序,用地随意,容易造成生态问题,不利于景区用地的可持续利用。(2)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模型,获得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结果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其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为1.7623~4.5423。根据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分区,各敏感分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2.15%、34.08%、31.05%、16.97%和5.75%,并分析区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总体生态敏感性较高,以中高度敏感为主,自然保护区即东北部生态敏感性较高,村镇区域即西南部生态敏感性较低,总体生态环境较脆弱,受人为活动影响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3)从景区开发角度出发,进行空间视域分析。从景观点角度分析,根据观测点位置的视野通视性和开阔度来分析评估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从景观面角度出发,开展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景观视觉敏感区、视觉感知区、视觉盲区3个分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10%、16.78%、61.12%。研究区总体视觉效果一般,中部区域为关注度较高、对景区开发影响较大的区域,为自然资源旅游规划提供参考依据。(4)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和空间视域分析结果进行叠加,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景观格局现状,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生态管制区、开发建设区4个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74%、46.50%、12.16%、13.60%,总结每一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程度要求,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为各分区项目策划提供科学依据。

李兰[4](2021)在《基于生态脆弱性的兰州-西宁城市群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新时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兰州-西宁城市群区域作为我国西北部重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其发展对实现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既要体现作为区域增长核心的重点开发功能,又要完成生态安全保护任务。但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本底的脆弱性,对实现我国国土空间有效开发提出挑战。因此,协调好兰州-西宁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和主体功能的关系,以及基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主体功能区的优化研究,对推动兰西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分区管制的理论和方法,贴合兰西城市群的实际情况,运用GIS空间叠加技术方法,评价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状况,并根据生态脆弱性状态对主体功能区进行优化划定研究,为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分区管制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结果评价。依据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计算,得到如下主要生态脆弱性结果:兰西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比较复杂,脆弱水平整体偏低,并呈现东北、西南高而其余部分分散破碎的状态;兰西城市群区域生态脆弱性等级结构的县区差异显着,同一等级的脆弱性规模在不同县区间亦显着不同,各县区间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分异性明显。(2)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与原有不同主体功能区吻合性探索。兰西城市群区域禁止开发区生态脆弱性复杂多变,脆弱程度整体偏高,其中现实胁迫脆弱维度具有极端化特征,重度与轻度脆弱区占比较大,但以重度脆弱性为主;农业型限制开发区的各维度脆弱性状况差异明显,综合脆弱性各等级脆弱区呈正态分布特征;生态型限制开发区的不同维度各等级间生态脆弱性差异较大,综合脆弱性各等级间脆弱区占比相对较小,低度脆弱区占比最高;重点开发区生态综合脆弱性呈正态分布。可见部分区域生态脆弱程度较高,若按照原有主体职能开发,则会导致生态破坏更加严重,这部分区域主要表现在现有重点开发区域。(3)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探索与分区管制。根据兰西城市群脆弱性与原有功能区主要职能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主体功能区进行优化改进。形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要功能区。最后根据区划方案,对兰西城市群各主体功能区提出管控措施和建议。

王博[5](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李玉喜[6](2020)在《基于GIS的平潭岛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文中提出平潭岛是一个资源性缺水的海岛地区,水资源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岛内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在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的基础上,如何合理的规划、开发和保护岛内地下水资源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对平潭岛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收集平潭岛水文地质、地下水开发利用等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平潭岛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体系,该功能评价体系由要素指标层、属性指标层、功能准则层和系统目标层组成。本文中要素指标是从驱动-状态-响应三方面进行了归纳选择;功能层包括3个指标,分别为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资源功能的属性指标包括占有性、再生性和可用性,生态功能的属性指标包括景观环境维持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地质环境功能包括地下水系统衰变性一个属性指标。本文引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中各层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并构建了浅层地下水功能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评价分级体系,为地下水功能区划提供依据。平潭岛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后,本文对基础要素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并应用GIS软件对研究区进行单元格网划分和对各指标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完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目标功能和主导功能评价。根据平潭岛地下水资源规划利用状况,本文建立了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二级体系。基于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结果和区划体系,本文通过比较地下水的资源、生态和地质环境三大功能间的强弱关系,建立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二级功能区划的评分体系,实现平潭岛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并选取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富水性指标对区划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平潭岛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结果如下:(1)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区面积为90.3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62%,开采潜力比较大。其中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面积为62.33 km2,主要分布在芦洋埔、连九埔、龙王头埔和七里埔平原;分散式开发利用区面积为28.04 km2,主要分布在君山北麓、君山西侧的中楼乡中部、流水镇、潭城镇北部和洋中洋埔平原。(2)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保护区面积为14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8.44%。其中生态脆弱区面积为46.61 km2,主要分布在苏澳镇南部、君山山脚、澳前镇、三十六脚湖自然保护区和敖东镇南部;地下水水源涵养区面积为96.39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山丘基岩区。(3)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保留区面积为61.8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94%。其中不宜开采区面积为41.38 km2,主要分布在围垦区、竹峪口的海水入侵区和火烧港盐田;储备区面积为20.44 km2,主要分布在芦洋埔西侧和七里铺南部。通过对区划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本文的区划成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为平潭岛目前和未来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罗翠[7](2020)在《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学术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云南省作为我国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自21世纪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个定位以来,云南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更为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需求更为显着。本研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以云南岩溶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综述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主要运用ArcGIS、SPSS分析软件和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归纳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深入探究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性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区域实践案例。本研究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指明创新点。第二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梳理归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展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在界定研究区范围的基础上,主要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人文三方面分析归纳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础环境状况。第四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从地理学的时空观出发,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划分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并分析各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特征。第五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说明数据来源,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分析评价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特征及空间分异,划分剖析耦合协调度类型区及特征。第六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结合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空分异特征、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不足。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陈鸣[8](2020)在《基于景观分析的自然保护地分区研究 ——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统一用途管制是实践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分区的方式实现对于不同用途空间的管制。自然保护地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是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自然保护地的管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管制途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分区作为保护地管控的有效工具,是实现自然保护地建设目的的重要保证。相关学者对我国自然保护地分区研究做出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但已有的分区研究多是针对具体保护地的特点所开展,导致分区模式及分区方法各异,为自然保护地的统一管理及差异化管控带来了不便。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指导意见》的分区管控思想,借鉴相关学者对于国家公园采取“管控-功能”分区模式的思路,并进行深化和完善,以此构建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管控-功能”二级分区模式:首先根据保护强度的差异进行管控分区,基于景观分析的视角将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对象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并进行识别,将其分布范围集合划定为核心保护区,采取禁止人类活动的严格保护,其余区域为一般控制区;然后对一般控制区进行功能分区,从协调利用的角度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游憩发展区和传统利用区。以资源本底特征和人类利用需求为依据对一般控制区进行划分,分别从生态脆弱性、游憩适宜性和生活适宜性方面选择相应指标进行评价,对三方面评价结果进行叠置和综合分析后可划分出各功能区。综合一、二级分区情况,可得自然保护地整体分区结果。能够形成一套普适的自然保护地分区模式与方法。依照该分区模式及方法流程,利用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区实践,划分出了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发展区和传统利用区的范围。

陈国磊[9](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张瑜[10](2019)在《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之肺”,在其复杂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发挥着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维持着地球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更好地保护现存较为完好的森林群落,我国划定了多个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而如何保护此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内需要保护的生物,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分析,为功能区的划分、今后保护、开发与建设等措施的制定提供更加充足与合理的依据。本文以保护森林群落为主的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广东南雄观音岽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取得成果如下:(1)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规定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并筛选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厚度、龄组、郁闭度、总覆盖度、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林高、公顷蓄积量、树种结构、森林群落结构、健康度、自然度、公顷生物量这19个反映森林结构和立地条件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通过基于MATLab为平台、群智能最优化算法为择优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法计算了各个指标所对应向量与权重,细化了评价结果等级,构建了新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2)对观音岽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结果表明:①评价为“差”的总面积达113.25hm2,占总体面积的4.03%;评价为“较差”的总面积达640.46hm2,占总体面积的22.78%;评价为“中”的总面积达813.63hm2,占总体面积的28.94%;评价为“较优”的总面积达1075.94hm2,占总体面积的38.28%;评价为“优”的总面积达167.76hm2,占总体面积的5.97%。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的总体森林生态功能单位面积得分为1.759,评价等级为“中”,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的总体森林生态功能基本良好。②评价结果较好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立地条件较好、树龄较大、具有相对完整结构的纯天然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针叶树种总蓄积≥65%的针阔叶混交林)。评价结果为差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海拔较高、树龄较小、具有简单结构的人工植针叶纯林或竹林。③林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各不相同,对应的影响范围也是各不相同:水系与道路的综合影响范围在100m-300m,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影响范围在500m左右的范围内。(3)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保护区功能分区建议和相应的保护对策建议。

二、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雪豹生境保护的青海祁连山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三、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四、保护优先区规划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地质与地貌
        二、气候条件
        三、水资源状况
        四、动植物资源状况
        五、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指示物种选取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处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景观格局指数
        二、雪豹生境适宜性评价
        三、保护优先区规划
        四、景观连通性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第一节 景观指数
        一、斑块类型水平
        二、景观水平
    第二节 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
        一、景观构成分析
        二、景观形状分析
        三、景观多样性分析
        四、景观破碎度分析
    第三节 研究区景观评价
第四章 生境适宜性景观评价及保护优先区划分
    第一节 适宜性模型评价及各变量重要性分析
        一、模型预测精度检验
        二、雪豹潜在生境与环境特征变量关系
    第二节 雪豹生境适宜性分布
    第三节 生境适宜性景观评价
        一、雪豹生境土地覆被类型的认定
        二、雪豹生境景观格局评价
    第四节 雪豹保护优先区规划
        一、模型运行
        二、优先区分级
        三、保护空缺分析
第五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
    第一节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原则及目标
        一、优化原则
        二、优化目标
    第二节 雪豹生境景观连通性分析
        一、信息提取与处理
        二、景观连通性分析
    第三节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方案
        一、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优化
        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总量控制
    第四节 优化前后景观指数对比分析
        一、优化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
        二、优化前后景观破碎度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环境空间管控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区划类型
        1.2.2 水环境分区分类技术方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机器学习方法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3.1 流域水环境系统分析方法
        1.3.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1.3.3 机器学习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水环境概况
        2.3.1 水资源概况
        2.3.2 水环境质量
        2.3.3 污染物排放现状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流域汇水单元划分
    3.3 模型数据集构建
        3.3.1 流域特征数据空间离散化
        3.3.2 水质监测数据预处理
        3.3.3 数据集组合
第四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流域水质评估
    4.1 模型与方法
        4.1.1 随机森林算法
        4.1.2 流域水质预测模型构建
        4.1.3 SHAP解释模型
    4.2 RF模型性能评估与分析
    4.3 流域水质预测与评估
    4.4 流域水质驱动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划分
    5.1 水环境空间异质性聚类分析
        5.1.1 聚类指标与方法
        5.1.2 水质空间聚类
    5.2 基于水环境空间异质性的控制单元划分
        5.2.1 划分原则
        5.2.2 划分思路与依据
        5.2.3 划分方法与流程
        5.2.4 划分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6.1 分类指标与方法
    6.2 控制单元特征识别与分类
        6.2.1 优先保护单元识别
        6.2.2 整治提升单元识别
        6.2.3 预防改善单元识别
    6.3 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分区分类管理系统开发
    7.1 系统总体设计
        7.1.1 开发目标
        7.1.2 开发原则
        7.1.3 开发方法
        7.1.4 系统结构框架
    7.2 系统功能及实现
        7.2.1 注册与登录
        7.2.2 流域概况模块
        7.2.3 分区分类管控模块
        7.2.4 系统支撑模块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与工作成果

(3)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1.2.3 景观视觉相关研究进展
        1.2.4 生态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数据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怀化大峡谷景区建设项目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动植物资源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湖南康龙保护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2.2.3 生物多样性概况
        2.2.4 社会经济概况
    2.3 研究区用地情况与位置关系
        2.3.1 研究区用地情况
        2.3.2 研究区与建设项目区、保护区的位置关系
3 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3.1.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1.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3.2 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
        3.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3.2.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2.3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3 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4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生态敏感性因子等级划分
        4.2.1 生态敏感性分级标准
        4.2.2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4.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4.3.1 构造优先关系矩阵
        4.3.2 转换成模糊一致矩阵
        4.3.3 计算排序向量
        4.3.4 生态敏感性因子权重结果
    4.4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4.1 单因子评价结果及分析
        4.4.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 研究区空间视域分析
    5.1 景观点视域分析
        5.1.1 视程范围和景观点的确定
        5.1.2 景观点视域分析结果
        5.1.3 研究结果分析与建议
    5.2 景观面视域分析
        5.2.1 视景距离和观测点的确定
        5.2.2 近景视域分析结果
        5.2.3 中景视域分析结果
        5.2.4 远景视域分析结果
    5.3 景观视觉敏感区的划分
        5.3.1 视域分析综合赋值权重
        5.3.2 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分结果
6 研究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发展对策
    6.1 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
        6.1.1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
        6.1.2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与原则
        6.1.3 区划方法
    6.2 生态功能区划结果与分析
        6.2.1 生态保育区
        6.2.2 生态缓冲区
        6.2.3 生态管制区
        6.2.4 开发建设区
    6.3 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6.3.1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进行生态环境恢复
        6.3.2 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合理开发景区用地
        6.3.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6.3.4 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致谢

(4)基于生态脆弱性的兰州-西宁城市群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第2章 兰西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提取
    2.4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2.4.1 生态脆弱性评价单元的选取
        2.4.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2.4.3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2.4.4 生态脆弱性评价分级
第3章 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3.1 自然潜在脆弱性分析
        3.1.1 总体特征分析
        3.1.2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3.2 现实胁迫脆弱性分析
        3.2.1 总体特征分析
        3.2.2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3.3 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评价
        3.3.1 总体特征分析
        3.3.2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3.4 兰西城市群脆弱性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兰西城市群不同主体功能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4.1 现有不同主体功能区内生态脆弱性分析
        4.1.1 重点开发区脆弱性分析
        4.1.2 限制开发区脆弱性分析
        4.1.3 禁止开发区脆弱性分析
    4.2 不同功能区脆弱性与主体功能的吻合性分析
        4.2.1 重点开发区吻合性分析
        4.2.2 限制开发区吻合性分析
        4.2.3 禁止开发区吻合性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5章 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
    5.1 主体功能区优化思路
        5.1.1 主体功能区优化原则
        5.1.2 主体功能区优化依据
    5.2 主体功能区优化结果
        5.2.1 优化开发区
        5.2.2 重点开发区
        5.2.3 限制开发区
        5.2.4 禁止开发区
        5.2.5 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5.3 主体功能区问题管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象条件概况
    2.3 流域水系概况
    2.4 地形地貌概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4.2 研究尺度选择
    4.3 均衡计算单元
    4.4 地下水均衡法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水均衡分析
    4.7 地下水资源量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5.3 超采区划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1 数据与预处理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7.1 模拟范围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7.3 数学建模
    7.4 数值方法
    7.5 参数选用
    7.6 模型参数率定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GIS的平潭岛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1.2.2 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现状
        1.2.3 GIS技术在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中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现状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河流水系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和富水性
        2.3.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
    3.1 地下水功能、地下水功能评价和功能区划
        3.1.1 地下水功能定义及组成
        3.1.2 地下水功能评价和功能区划
    3.2 地下水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3.2.1 地下水功能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3.2.2 资源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3.2.3 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3.2.4 地质环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3.3 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赋权
        3.3.1 层次分析法的简介
        3.3.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3.3.3 层次分析法赋权
    3.4 构建功能综合评价模型
        3.4.1 综合评价分析模型概述
        3.4.2 构建模型
        3.4.3 功能评价结果分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4.1 评价单元划分
    4.2 评价单元数据的获取
        4.2.1 单元数据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4.2.2 单元数据的归一化
        4.2.3 单元数据的计算
    4.3 浅层地下水目标功能评价
        4.3.1 资源功能评价
        4.3.2 生态功能评价
        4.3.3 地质环境功能评价
    4.4 浅层地下水主导功能评价
    4.5 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4.5.1 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
        4.5.2 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评分体系
        4.5.3 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结果
    4.6 区划结果可靠性分析
        4.6.1 地下水开采潜力验证
        4.6.2 地下水富水性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2.1.4 生态文明理论
    2.2 国内外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3.2 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3.2.1 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
        3.2.2 地貌类型多样,岩溶形态多变
        3.2.3 土壤类型较多,植被种类丰富
        3.2.4 气候类型繁多,江河湖泊密布
    3.3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
        3.3.1 土地资源比较稀缺
        3.3.2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3.3.3 矿产资源种类较全
        3.3.4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3.4 社会人文环境基础
        3.4.1 区位条件相对较优
        3.4.2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3.4.3 民族贫困人口特点显着
        3.4.4 政策条件综合优势明显
        3.4.5 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第4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4.1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4.1.1 经济发展时间进程
        4.1.2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4.1.3 经济发展分类及特点
    4.2 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4.2.1 生态环境发展时间进程
        4.2.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
        4.2.3 生态环境分类及特点
第5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
    5.1 耦合协调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5.1.1 数据来源和指标筛选
        5.1.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指标权重确定
        5.1.3 评价方法构建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5.2.1 数据结果分析
        5.2.2 空间格局特征
        5.2.3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特征
第6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生态经济发展基石
    6.2 全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6.3 不断提升教育科技水平,激发协调发展内生动力
    6.4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景观分析的自然保护地分区研究 ——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自然保护地分区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分区思想
    2.2 分区模式
    2.3 分区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自然保护地分区模式及方法研究
    3.1 自然保护地分区现状
    3.2 “管控-功能”二级分区模式
    3.3 “管控-功能”二级分区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管控分区类型及划分方法
    4.1 管控分区类型
    4.2 管控分区依据
    4.3 管控分区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功能分区类型及划分方法
    5.1 功能分区类型
    5.2 功能分区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的分区实践
    6.1 研究区概况
    6.2 数据来源
    6.3 管控分区
    6.4 功能分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成果
附录2 附表
    附表1 地质遗迹分类
    附表2 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目录

(9)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1.3.2 研究时段确定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绩效及其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3 区域分工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节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4.3.1 评价测度方法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5.5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6.5 本章小结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7.5 本章小结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8.4 本章小结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可能的创新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自然保护区
        1.2.2 森林生态功能及评价
        1.2.3 投影寻踪技术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研究进展
        1.3.2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3.3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1.3.4 投影寻踪技术研究进展
        1.3.5 研究不足与展望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现状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1.2 自然条件概况
        2.1.3 人文社会经济
        2.1.4 主要保护对象
        2.1.5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特色
    2.2 森林资源现状
        2.2.1 树种结构
        2.2.2 龄组
        2.2.3 起源
        2.2.4 现状问题
    2.3 数据处理
        2.3.1 数据资料的来源
        2.3.2 数据资料的筛选与整理
        2.3.3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
        2.3.4 其他数据的处理
3 评价方式的选择与评价体系构建
    3.1 国家现有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3.1.1 国家现有评价方法具体内容
        3.1.2 国家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3.2 评价角度的选择与确定
        3.2.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综合性强
        3.2.2 功能取决于结构,结构反映功能
        3.2.3 以森林水文生态过程为例筛选结构指标因子
    3.3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筛选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3.3 评价指标筛选
        3.3.4 评价指标汇总
    3.4 评价指标定义及分级
        3.4.1 定性评价指标分级及赋值
        3.4.2 定量评价指标定义明细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3.5.1 算法的选择
        3.5.2 投影寻踪分类法原理
        3.5.3 数据处理与模型的构建
4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1 权重中表现出的问题与特征
    4.2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2.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方式
        4.2.2 森林生态功能多因子指标评价
        4.2.3 森林生态功能总体评价
        4.2.4 现行功能区分区评价
        4.2.5 不同树种结构类型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2.6 不同龄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2.7 不同起源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3 非林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4.3.1 耕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4.3.2 建设用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4.3.3 水域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4.4 章节小结
5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与开发建议
    5.1 基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结果的建议
    5.2 对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定的建议
    5.3 针对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雪豹生境保护的青海祁连山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李芳菲.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D]. 王一旭. 浙江大学, 2021(09)
  • [3]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唐毛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生态脆弱性的兰州-西宁城市群主体功能区优化研究[D]. 李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6]基于GIS的平潭岛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研究[D]. 李玉喜. 济南大学, 2020(01)
  • [7]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D]. 罗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景观分析的自然保护地分区研究 ——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陈鸣.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D]. 张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我国生态区划分、评价与保护研究(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