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栏目的创意思维

浅析电视栏目的创意思维

一、电视栏目设置的创造性思维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桐[1](2021)在《基于高中化学新旧教材对比的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不仅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教材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之后,教育部针对当前中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背景,高中化学教材进行重新编写。教材的革新使新旧教材之间存在着存在许多差异和变化,这些变化在给我们提供新的研究角度的同时,也给一线教师的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然而,由于新版教材出版时间较短,现有对新版教材的深入研究不足以无法满足一线教师和教材的使用者的需求,为更好的落实新课改的教育,打造新型课堂,笔者基于这样的现状提出了本课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初高中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结合新课改的需求,阐述了课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内容。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新旧教材的编写依据、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进行了纵向对比,并在此基础上,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柱,提出了基于教材对比的教学案例开发原则:科学性、进阶性、有效性;构建了相应的策略:(1)以真实情境为引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2)以课标对比为基础,确定教学的目标性;(3)以实验探究为重点,凸显学科的特征性;(4)以知识脉络为中心,紧抓设计的逻辑性;(5)以科技生产为背景,提高知识的应用性;(6)以职业教育为拓展,明确专业选择的方向性。最后,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本文提出的原则、策略对新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创新教学案例的开发,并进行教学实践。由于广西并未开始使用新教材,为检验上述原则、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选择了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高一年级A班和B班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请孙重阳师兄代为实施了近一学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测试与课后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所提策略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学习兴趣态度、化学成绩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基于教材比较研究的教学案例开发原则、模型和策略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使用教科书,开发创新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由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以及笔者自身的能力水平的限制,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因而所提出的模型及所得结论还有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检验。

徐威[2](2021)在《高中生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造性思维是高阶思维的重要组成之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符合2017年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需要。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创造性思维各维度的特征,提出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笔者通过收集文献,研究和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类型和特征等。结合2017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分析创造性思维和生物核心素养以及课程目标的内在联系。(2)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研究手段,自编《高中生物教师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对110位来自广东和重庆的高中生物教师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的主题调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3)以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当前存在的教学短板,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并予以实践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笔者预测试《威廉斯创造性思维倾向性测量》,在确定其信效度良好的情况下,结合自编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表》,对授课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等工作,收集并分析数据,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工作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4)通过对教学策略的设计原则的分析,总结出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适配性原则等,然后结合生物教材栏目和教学环节的分析,并提出了布置差异化作业、实验教学无领导化、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1)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倾向性和能力普遍偏低;(2)布置差异化作业、实验教学无领导化、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倾向性有促进作用;(3)布置差异化作业、实验教学无领导化、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提高作用;(4)适当延长教学周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工作提出自身教学实践后总结出来的建议: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性作用;优化教学模式,将生活例子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课堂上引入生物模型制作等。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温延祺[5](2020)在《基于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细胞的化学组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和各科2017版课程标准相继颁布,“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途径。因此结合教学实际,研究决定利用单元教学设计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在结合相关资料,对“核心素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等与本文研究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整合了国内外有关这些核心概念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根据前人经验总结出了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开发模型工具和操作步骤。由此,构建出了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完整体系,为后续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接着以“细胞的化学组成”单元内容为例,通过对我国现行五种主流版本的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优化整合,重组了单元教学内容框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具体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1)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2)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3)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一线教师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发展。

张冀[6](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认为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雷露[7](2020)在《《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以“小小溪流”“大诗人小诗人”等旗帜性栏目展现了办刊特色、铸就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文学少儿期刊。作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少儿刊物,《小溪流》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一直坚持“学习语文的助手,练习写作的向导,课外读物的乐园”的办刊宗旨,刊载精美童话,可读性强,文字充满奇思妙想,插画精心设计,贴近目标读者,与文字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刊发学生习作,激发其文学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开设“作文辅导”栏目,引导小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刊发名家名作,拓展小朋友课外阅读量,使之在文学阅读中发现生活乐趣。与时俱进,培养优秀少儿作者,定期推出新作,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特色。《小溪流》在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下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少儿文学刊物,亦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良师益友,影响力和美誉度俱佳,是一本地道的学生启蒙文学刊物。基于儿童文学发展大潮、少儿阅读需要以及期刊的地理文化布局的特点等期刊媒介发展背景,《小溪流》经历了筹办创刊、稳定发展和全面改版三个阶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溪流》坚持“内容为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等内容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团结一批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新秀,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在形式方面,《小溪流》的封面设计极具特点,封面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版式编排体现儿童需求、图文搭配彰显视觉魅力,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较之于省级刊物《少年文艺》(江苏版)和省内少儿刊物《小学生导刊》,《小溪流》贴近湖湘大地,定位明确,注重培养少儿作者,且装帧设计体现目标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今面临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溪流》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其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少儿读者需求待进一步适应、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够等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小溪流》必须把人才作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努力培养优秀的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原则,贴近少儿读者,拓展读者群体,满足少儿多元化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总原则,打造内容品牌,确保刊物的鲜明特色和内容质量;发掘原创的少儿文学作者,不断为刊物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出版集团组建社刊群,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开发电子版期刊,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增强经营意识,突破传统的少儿期刊营销模式,有效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朱煜佩[8](2020)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21世纪初新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国内出版了很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对这些教材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对于教材的选用、修订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选取国内部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纸质教科书,对这些教材的内容进行初步比较研究。本研究选取北京、湖北、上海、江苏、福建、吉林、广东等地出版的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纸质教材,以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从五大领域结构、教材内容主题、教材内容呈现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教材内容领域结构方面,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册数主题数量不同。总的来看,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五个学习领域中占比不一。北京版、湖北版、上海版、江苏版教材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都是“情绪与生活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学习”、“自我意识”和“生命关怀”。福建版和广东版教材以“人际交往”最为显着,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态度与行为,重视学生的圆圈式扩展。吉林版教材关于“情绪与生活社会适应”主题最多,其次为“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会学习”、“生命关怀”。2.在教材内容主题方面,教材内容主题从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与社会适应、生命关怀五大内容领域对七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主题进行比较研究,自我意识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吉林版、北京版、福建版、江苏版、湖北版、上海版、广东版;学习心理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广东版、湖北版、吉林版、江苏版、北京版、上海版、福建版;人际交往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福建版、广东版、湖北版、吉林版、上海版、江苏版、北京版;情绪与生活社会适应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版、上海版、江苏版、吉林版、福建版、湖北版、广东版;生命关怀领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上海版、江苏版、北京版、福建版、吉林版、湖北版、广东版,其中,广东版教材并未设计到生命关怀的教育内容。3.在教材内容呈现方面,七套教材均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在导读呈现方面,吉林版教材以非文字形式的方式呈现,趣味性十足;在栏目设置方面,大部分教材选用了固定的栏目模块,上海版和福建版教材在栏目设置上比较灵活;在插图设计方面,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图片的数量和颜色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吉林版和福建版教材采用了单色图片,其余教材均为彩色。以上七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虽然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上看,它们又存在着一些共同优点与某些不足。共同的优点是: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能够凸显课程的独特性,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共同的不足是:课程的创生性体现不充分,课程的趣味性有所欠缺,贯彻积极心理学理念有所不够。

李宇婷[9](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优秀且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目标和使命的物质载体。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我国师范教育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入手,在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及历史节点之后,挑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典型教材作为个案去进行分析,总结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最后给出如何改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建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自出现以来,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研究其历史进程中,我们大致把这段历程分为:国文教授法和国语教授法时期、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语文教材教法时期、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语文教育学时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剖析,可以清晰的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规律。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典型教材进行的分析。首先是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脉络,确定典型教材的选择依据,通过参考文献以及专家咨询来确定教材分析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对每本教材的具体分析均是按照教材分析框架的五个维度来进行的,分别是教材的自然信息、编写主线、呈现方式、内容结构、价值取向。自然信息主要包括出版时间、出版社、作者简介、取材依据和使用用途。呈现方式主要包括版式设计、图文风格、栏目设置。内容结构包括编写框架和章节特色。而编写主线和价值取向均是深入解读教材后进行的阐释与分析。依据针对典型教材的具体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总体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1)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史反映了我们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教学规律认知的发展历程;(2)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然样态;(3)新时代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需求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应树立体现学科属性的编写价值取向。

郜方雨[10](2020)在《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调查报告 ——以B市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电视媒体公共服务职能地提升和完善影响着整体社会服务体系的进程,而城市电视台作为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公共服务职能地履行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电视台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政府传播机构,具有政府单位属性,在其服务区域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辐射的服务对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紧密联系社会公众和政府间的关系,在社会群众的日常信息接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城市电视台在具体的公共服务行为中有哪些表现,是否存在不足,不足背后的原因都是提升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次调查报告以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具体问题和背后原因为探究目标,运用了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法以及个案分析法等方法,以B市电视台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和发现其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B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足的形成原因。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首先界定了公共服务和电视公共服务职能的概念,明确了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梳理了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途径,解析了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重要意义。再次,明确了 B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和意义,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舆论监督、媒体人道德四个方面列举了其公共服务履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从政府政策、经营体制、人才资源、媒介冲击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履行问题出现的原因。

二、电视栏目设置的创造性思维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栏目设置的创造性思维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中化学新旧教材对比的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1.1.3 教材使用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外初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1.2.2 关于国内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教材的界定
        2.1.2 高中化学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界定
        2.1.3 案例开发
    2.2 理论基础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3.1 教材编写依据——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
        3.1.1 课程目标的比较
        3.1.2 课程结构的比较
    3.2 教材内容选择的比较
    3.3 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
        3.3.1 两版教材的插图对比
        3.3.2 两版教材的习题对比
        3.3.3 两版教材的栏目对比
    3.4 新旧两版教材比较研究的结论
4 基于新旧教材比较的化学教学案例的开发设计
    4.1 教学案例的开发模型
    4.2 教学案例的开发原则
        4.2.1 科学性原则
        4.2.2 进阶性原则
        4.2.3 有效性原则
    4.3 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
        4.3.1 以真实情境为引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3.2 以课标对比为基础,确定教学的目标性
        4.3.3 以实验探究为重点,凸显学科的特征性
        4.3.4 以知识脉络为中心,紧抓设计的逻辑性
        4.3.5 以科技生产为背景,提高知识的应用性
        4.3.6 以职业教育为拓展,明确专业选择的方向性
5 基于两版教材比较的应用和案例开发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方案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变量
        5.3.3 研究方法
        5.3.4 研究流程
    5.4 教学案例开发
        5.4.1 教学案例1——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第二课时)
        5.4.2 教学案例2——铁的重要化合物(第一课时)
        5.4.3 教学案例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5.5 案例实施效果评价
        5.5.1 教学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核心素养考察结果分析
        5.5.2 教学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5.5.3 教学前后实验班访谈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反思
    6.1 总结
    6.2 教材使用建议
    6.3 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化学核心素养的调查与测试(前测)
    附录3 化学核心素养的调查与测试(后测)
致谢

(2)高中生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符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 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 响应强基计划的号召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调查法
        三 案例分析法
        四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人本主义理论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和生物课程目标的关系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小结
第三章 高中生物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
        一 调查的目的
        二 调查的对象
        三 调查的方法
        四 调查的工具
        五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二节 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 教师个人情况调查
        二 教师对新课标的了解情况
        三 教师对创造性思维的了解情况
        四 教材栏目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的影响
        五 教学设施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的影响
        六 教师开展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实践现状
        七 教师建议汇总分析
    第三节 现状分析
        一 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程度较低
        二 教师对创造性思维的总体掌握水平偏低
        三 教学设施匮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 缺少创造性思维的测评工具
        五 教师对教材栏目的重视较低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学策略的设计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二 导向性原则
        三 适配性原则
    第二节 教材栏目与教学环节分析
        一 教材栏目分析
        二 教学环节分析
    第三节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 布置差异化课堂作业
        二 实验课无领导模式教学
        三 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第四节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案例
第五章 高中生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践研究的假设
    第二节 实践研究的对象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倾向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的预测试
        二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三 创造性思维倾向性前测分析
        四 创造性思维倾向性后测分析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
        一 创造性思维能力前测分析
        二 创造性思维能力后测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创造性思维培养调查问卷
附录二 创造性思维倾向性测量表(前测)
附录三 创造性思维倾向性测量表(后测)
附录四 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前测)
附录五 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后测)
附录六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设计
致谢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基于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细胞的化学组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的界定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理论基础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研究实施
        1.材料准备阶段
        2.进行设计阶段
        3.开展实践阶段
        4.实践效果评估阶段
三、基于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
    (一)确定单元内容,剖析教学要素
        1.确定单元内容
        2.剖析单元教学要素
    (二)基于课标要求,明确单元素养目标
        1.单元整体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2.单元课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三)基于单元素养目标,制定单元教学策略
        1.通过重视概念教学,建立学生的生命观念
        2.通过选取适当教学工具,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通过设计探究活动,促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做好单元教学设计,达成素养目标要求
        1.认识细胞的化学组成成分教学过程设计
        2.细胞中的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教学过程设计
        3.细胞中的有机物——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4.细胞中的有机物——蛋白质教学过程设计
        5.蛋白质习题课教学过程设计
        6.细胞中的有机物——核酸教学过程设计
        7.单元复习课教学过程设计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一)教学实践
        1.单元教学实践过程
        2.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3.单元教学实践反思与完善
    (二)教学效果评价及分析
        1.单元教学效果分析
        2.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效果分析
五、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1.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基于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3.基于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研究反思
        1.研究反思
        2.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细胞的化学组成”单元完整的教学设计
附录二 “探究常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部分的再教设计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单元教学实施后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五 部分课堂教学实践照片
附录六 本单元内学生概念图作业展示
附录七 学生“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作业展示

(6)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述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预期创新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3.1 认知功能
        3.1.1 形式认知
        3.1.2 内容认知
        3.1.3 载体认知
    3.2 导向功能
        3.2.1 政治导向
        3.2.2 思想导向
        3.2.3 行为导向
    3.3 互动功能
        3.3.1 实时互动
        3.3.2 平等互动
        3.3.3 多元互动
    3.4 服务功能
        3.4.1 咨询服务
        3.4.2 查询服务
        3.4.3 推送服务
    3.5 开发功能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3.6 凝聚功能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6.1.1 强化政治素养
        6.1.2 加强业务学习
        6.1.3 实施名师计划
        6.1.4 发挥全员作用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6.3.1 创新推送类型
        6.3.2 重视标题制作
        6.3.3 创新话语体系
        6.3.4 打造精品栏目
        6.3.5 把握推送时机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6.4.1 强化领导机制
        6.4.2 规范管理机制
        6.4.3 优化评估机制
        6.4.4 健全协调机制
结论
附录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二、《小溪流》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一、基本结构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小溪流》的创办与发展
    第一节 创刊背景
        一、儿童文学发展大潮
        二、少儿成长与阅读需要
        三、少儿文学期刊的地理与文化布局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历程
        一、生机蓬勃的创办时期
        二、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
        三、稳定繁荣的改版时期
第三章 《小溪流》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
        一、办刊宗旨独树一帜
        二、编辑风格彰显特色
        三、栏目设置独具匠心
    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
        一、文本选择贴近读者对象
        二、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湘军
第四章 《小溪流》的形式特色
    第一节 封面形象具有时代气息
        一、封面文字风格遒劲
        二、封面图片新颖美观
    第二节 版式设计体现儿童需求
        一、目录的设置
        二、字体的选择
        三、版面的编排
第五章 《小溪流》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第一节 《小溪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二、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三、少儿读者需求的变化待进一步适应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滞后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策略
        一、培养优秀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
        三、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凝聚核心竞争力
        四、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纸媒网络齐头并进
        五、实施品牌战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价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教材与教材内容
        1.3.2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教材内容领域结构比较
    2.2 教材内容主题分析与比较
        2.2.1 自我意识
        2.2.2 学会学习
        2.2.3 人际交往
        2.2.4 情绪与生活社会适应
        2.2.5 生命关怀
    2.3 教材内容呈现的比较
        2.3.1 导读的呈现方式比较
        2.3.2 栏目设置的呈现方式比较
        2.3.3 插图设计的呈现方式比较
第3章 讨论
    3.1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优点
        3.1.1 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
        3.1.2 凸显了课程的独特性
        3.1.3 比较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2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3.2.1 教材的限制导致了课程的创生性不够
        3.2.2 教材的趣味性有所不足
        3.2.3 积极心理学理念贯彻不充分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 教育需要:卓越教师的培养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 学科现状:学者及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关注不够
        3. 个人兴趣:着眼于反思与重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体系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1. 专家咨询法
        2. 文本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概念界定
        1. 教材
        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体系
    (二)文献综述
        1. 学科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材体系研究
    (三)研究述评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溯源
    (一)师范教育百年回顾
        1. 清末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确立
        2. 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3. 国民政府时期师范教育的曲折发展
        4. 新中国建设初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5. 改革开放初期师范教育的振兴
        6.2001 年以来师范教育的新发展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演进过程
        1. 国文教授法和国语教授法时期
        2. 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
        3. 语文教材教法时期
        4. 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
        5. 语文教育学时期
        6.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演进过程
        1. 第一阶段(1950-1978 年)
        2. 第二阶段(1978-2000 年)
        3. 第三阶段(2000 年-至今)
    (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轨迹
        1. 学科内容日趋丰满
        2. 学科定位渐趋清晰
        3. 研究视角日益多元
        4. 研究范式趋向深入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总体态势分析
    (一)出版情况概述
        1. 基本信息检索
        2. 出版信息提取
    (二)使用情况分析
        1.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2. 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材
        3.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指定教材及全国高等教育考试自学辅导丛书
        4.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科书
    (三)搜集成果汇总
        1. 搜集过程
        2. 搜集成果
    (四)小结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典型教材分析
    (一)典型教材选择依据
        1. 历史时期的阶段划分
        2. 编写人员的学术信息
        3. 选择教材的框架结构
    (二)分析工具编制过程
        1. 教材分析框架的初构
        2. 教材分析框架的再构
        3. 教材分析框架的构成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典型教材分析
        1. 自然信息总览
        2. 编写主线分析
        3. 呈现方式分析
        4. 内容结构概说
        5. 价值取向探析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发展的总体特征
        1. 编写标准由混乱走向统一
        2. 编写主线以语文学科教学和教育学为主
        3. 呈现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4. 编写内容围绕课程标准的五大领域进行拓展
        5. 价值取向隐性化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发展反映了我们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教学规律认知的发展历程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然样态
        3.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需求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应树立体现学科属性的编写价值取向
    (二)研究讨论
        1. 研究反思
        2.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调查报告 ——以B市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调查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概述
    2.1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的界定
        2.1.2 电视公共服务
        2.1.3 电视媒体建设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2.2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
        2.2.1 传播信息
        2.2.2 媒体监督
        2.2.3 普及教育
        2.2.4 提供娱乐
    2.3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实施途径
        2.3.1 以建设服务型媒体促进城市发展
        2.3.2 以倡导公共理性化解城市危机
        2.3.3 以构筑公共文化增强城市凝聚力
    2.4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意义
        2.4.1 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环节
        2.4.2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2.4.3 城市电视台自身的服务优势
第三章 B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B市电视台的基本情况
    3.2 服务内容同质化
    3.3 服务方式单一化
    3.4 舆论监督失语化
    3.5 媒体人伦理失范化
    3.6 媒介融合低度化
    3.7 小结
第四章 B市电视合公共服务职能履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政策方面
        4.1.1 维护政府需求
        4.1.2 内部政策束缚
    4.2 经营管理方面
        4.2.1 沿袭体制管理模式
        4.2.2 经营来源依靠广告
    4.3 人力资源方面
        4.3.1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4.3.2 人才结构不合理
    4.4 异质媒体冲击
        4.4.1 话语权被超越
        4.4.2 媒体边界消解
        4.4.3 议程设置能力削弱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一、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电视栏目设置的创造性思维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中化学新旧教材对比的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为例[D]. 陈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生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与实践[D]. 徐威.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7)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基于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细胞的化学组成”为例[D]. 温延祺.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雷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比较研究[D]. 朱煜佩. 江汉大学, 2020(11)
  • [9]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D]. 李宇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调查报告 ——以B市电视台为例[D]. 郜方雨.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浅析电视栏目的创意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