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易晓英,谢红桂,张婧,梁良,刘怡,汪宏博,杨静敏[1](2021)在《高职院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挫折教育是让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在职业生涯、未来人生当中面临巨大挫折、失败的时候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从而更好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它是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非常重要,职业院校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会面临更多问题,承受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挫折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当前学生挫折教育问题并提出对策意义重大。

马天钰[2](2021)在《《爱弥儿》挫折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认为

常睿[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高校“培养什么人”的关键。党和国家历来深切关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可见,意志品质作为能够影响大学生目标追寻和行为取向的重要品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此背景下,能否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使大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促使他们勇于面对困境,敢于战胜困难,具有明确生活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并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现实来看,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缺乏勇气、毅力,心态不稳等突出问题,对其进行意志品质培育更具紧迫性与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尝试系统地研究意志品质及大学生意志中品质培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围绕研究主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逻辑进路,全面阐述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问题,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现实样态和实践创新。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本部分是对“是什么”的具体回应,也是本研究前提和基础。从厘清意志品质一般界定出发,重点阐述意志品质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发展可塑性等综合特征,探索分析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以及在大学生动机冲突、确定目标、执行决定、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和面对成功时的具体呈现,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意志品质的本质的同时揭示了研究意志品质的复杂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本部分是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指导、方法借鉴和思想依循三个方面。以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意志品质论述为培育的理论指导,立足积极心理学、挫折主义与挫折教育论等方法理论,从意志品质的民族文化属性入手,探寻文化资源中培育可依循的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第三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本部分是对现实环境“怎么样”的回答,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分析新的时代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方向;阐述了新的历史方位下,意志品质培育对于大学生巩固信仰、持续奋斗、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以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参照,洞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由此明晰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实指向和目标要求。第四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考察。本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怎么样”的考察,是实证研究部分。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把握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表象透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呈现的基本样态,考察大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识、认同及是否践行等方面的问题,剖析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症结所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路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本部分解答了“如何办”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和优化机制,即在坚持引导与自觉性共恰、目标与规律统一、系统与环节协调、认知与实践对接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培育内容、营造教育氛围、构建实践平台等路径开展培育。同时,从体制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机制、培育运行机制、跟踪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从而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做出努力。

李琴[4](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的发展史;社会越是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越全面。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形成包括良好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从当前高等教育的层面上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挫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某些大学生因受挫后情绪失控、消极行为增多的现象已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相关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关于“00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本文以云南省部分高校的“0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析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思考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依据相应的原则提出对策,为今后对“00后”大学生们继续开展挫折教育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启示和支撑。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包含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概念、理论基础、内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是“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实价值,这是对“00后”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现实依据和逻辑起点;第三部分是当前“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通过对云南省5所高校486名在校“00后”大学生的问卷分析,发现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践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当前及今后“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在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从挫折教育的途径、方法和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升“00后”大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效果。

冀翔[5](2021)在《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对学术创业的研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各类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经济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技术产业的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MBA研究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他们不仅是高等教育重点研究的对象,更是我国开展学术创业活动的主力军。本研究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学术创业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MBA研究生目前具备创业所需的物质基础及心理素质,但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仍待提高,开展学术创业活动的内在动机相对功利化。本文运用了协同理论与三螺旋理论,在建立政府、社会、高校及研究生四个主体在内外部联动协同的四螺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主体在学术创业方面发挥的不同影响,分别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及研究生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在政府层面,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的作用,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在社会层面,合作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开发及成果转化,用其自身成熟的管理方法提升MBA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创业能力;在高校层面,要转变创业教育理念,除了对MBA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外,还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要整合校内资源,建立学术创业活动的实现机制;在研究生层面,MBA研究生要树立正确的创业动机,学习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开展学术创业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胡晨阳[6](2021)在《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高中生的心理品德素质、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其独立性培养都成为了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高中生在学业上遭遇的挫折问题产生的多样性和其自己抗挫能力较弱之间就会形成很大的反差,这不但严重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工作,也阻碍了高中生的正常健康成长和发展。开展新时期的高中学生挫折思想教育工作既是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对于学生在发展人格的过程中"健全人格"这一根本要点的认识和要求。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挫折教育基本概述出发,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研究,以郑州市的第九高级中学作为调研的样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进行集中深入地探讨,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而了解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地进行问卷调查,从实践中继续挖掘思想政治课在高中生挫折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潜力,从而提出相应地策略进一步补充和强化挫折教育的理论,也为后续研究挫折教育这个选题提供一定地理论依据。本文一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梳理挫折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首先本部分阐述了挫折、挫折教育的内涵,其次是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以郑州市第九高级中学为例进行高中生挫折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第四部分是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赵欣[7](2020)在《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大学生群体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以“00后”为主力群体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主意识强,社会阅历较浅,心理不够成熟,耐挫折能力差,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积极效应已经显现,但仍存在未形成重视挫折教育的社会大环境、高校挫折教育的教育体系不健全、家庭对挫折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自身主体性缺失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挫折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作用,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交叉学科法、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这四种研究方法,在参考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和国外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沈阳市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由此对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从四个章节进行系统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章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主要阐述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念,系统的介绍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挫折教育思想以及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和塞涅卡的挫折观,总结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特征和意义。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反映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认知情况、来源情况、方式情况、实施效果情况,分析得出大学生挫折教育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从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大学生挫折教育在“四位一体”的共同教育下更具有实效性,最终提升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周青青[8](2020)在《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高校很多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父母方方面面的周到照顾,使其很少遭遇挫折,因而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他们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感情中的挫败以及求职过程中的不如意等挫折时,往往会不知所错甚至走入极端,因此,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抗挫能力,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全身心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从年级、性别、专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干部生与普通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培养大学生抗挫能力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信息支持,结论如下:(1)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在成就维度均值指标上较高,但在不适感耐受性维度、权利和情绪耐受性维度差异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体育院校学生经常参加专业训练和比赛,其挫折承受力较强。(2)男生挫折承受力总体及各维度上均高于女生(P<0.01),其原因可能是男女性别特点及对待新事物接受能力有关联。大四学生挫折承受力最高,其次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大三学生最低(P<0.05),可能大三学业任务较多,压力相对大些。(3)在四个专项的比较中,啦啦操专项生从整体上挫折承受力最强(P<0.01),其次为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专项生,可能是与专项特征有一定的关系。(4)非独生子女的挫折承受力高于独生子女(P<0.01),干部生挫折承受力明显高于普通生(P<0.01),其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对父母、家庭有更多依赖,干部生在工作中承担一定的责任,经历的磨练相对较多。(5)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生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包括:生活经验、挫折经历、主观体验、客观支持、学业及就业压力;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外部影响;学生因素包括动机因素、个性因素、情感因素、身体因素、能力因素。三者对学生人生态度的形成、心理的稳定和个人身心发展从内外因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6)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应对策略主要从完善学校挫折教育环境、挖掘学生自身抗挫潜能、努力挖掘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及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

刘名洋[9](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有了显着的发展。但是在未来综合国力的比拼中,国家素质教育将成为重点。而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推动其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核心目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予以解决,将会给高中生今后的个人成长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辩证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挫折教育基本概述出发,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研究,以松原市三所高中作为调研的样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进行集中深入地探讨,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思想政治课的挫折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而了解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地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实践中继续挖掘思想政治课在高中生挫折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潜力,从而提出相应地策略进一步补充和强化挫折教育的理论,也为后续研究挫折教育这个选题提供一定地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梳理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第三部分是以松原市三所高中为例,进行挫折教育调查分析;第四部分是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艳梅[10](2020)在《成都体育学院不同运动项目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抗挫折能力是人们对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进行积极反抗的一种处理能力。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现代社会急需具备抗挫折能力强的人才。在传统教育中通过家庭和学校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颇多,但相对忽视了体育运动对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价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以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相关文献,说明此方面研究仍有进行广泛探讨与深入了解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比较攀岩、跆拳道、足球和健美操对成都体育学院大一到大四学生在乐观积极、追求卓越、关系寻求、调节控制中的影响,分析四个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抗挫折能力影响的优劣,为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采用哪种运动方式更优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今后有关体育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对成都体育学院(攀岩、跆拳道、足球、健美操)四个不同运动项目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研究分析成都体育学院不同运动项目学生在抗挫折能力(乐观积极、追求卓越、关系寻求、调节控制)中的特征差异。研究结论:1大一年级乐观积极:健美操好于足球、跆拳道,足球好于跆拳道;追求卓越:健美操和跆拳道好于足球;关系寻求:健美操好于足球、攀岩,足球好于攀岩;调节控制:足球好于健美操。大一年级健美操项目的学习相对来说对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影响更大,其次是跆拳道、足球和攀岩项目。2大二年级乐观积极:健美操好于(跆拳道、攀岩、足球);追求卓越:跆拳道好于健美操、足球、攀岩,健美操好于足球、攀岩,足球好于攀岩;调节控制:攀岩和足球好于健美操、跆拳道,健美操好于跆拳道。大二年级健美操、跆拳道、足球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相对攀岩来说更为明显。3大三年级乐观积极:足球好于跆拳道、健美操,跆拳道好于健美操;调节控制:跆拳道好于健美操、足球,健美操好于足球。足球和跆拳道项目在大三年级要优于健美操和攀岩项目。4大四年级乐观积极:足球好于跆拳道、健美操,跆拳道好于健美操;追求卓越:健美操好于(攀岩、跆拳道、足球);调节控制:足球好于攀岩、跆拳道,攀岩好于跆拳道。大四年级健美操和足球项目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要优于跆拳道和攀岩项目。5攀岩项目:乐观积极、追求卓越、关系寻求、调节控制四个分量表大四年级均高于其它年级,抗挫折能力得到显着提高;跆拳道、足球、健美操项目:乐观积极、追求卓越、关系寻求、调节控制四个分量表结果显示从大一到大四年级的运动锻炼后抗挫折能力在逐步提升和加强。

二、重视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挫折教育的研究现状
    1.1 挫折表面
    1.2 挫折反应与挫折原因
    1.3 挫折教育原则与措施的研究
2 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
    2.1 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2.2 有利于坚持以生为本实现培养目标
    2.3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抗挫折能力
    2.4 推动了社会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认识
3 探索当前高职院校挫折教育的途径
    3.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3.2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挫折教育
    3.3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抗挫折能力
    3.4 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3.5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
4 结语

(3)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设计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
    一、意志品质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特征
        (一)意志品质在哲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二)意志品质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三)意志品质的一般界定及特征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
        (一)生成意志品质的内部结构系统
        (二)生成意志品质的影响因素
        (三)意志品质内化、外化的生成机理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的呈现
        (一)意志品质在大学生动机冲突中的呈现
        (二)意志品质在大学生确定目标中的呈现
        (三)意志品质在大学生执行决定中的呈现
        (四)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呈现
        (五)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呈现
        (六)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成功时的呈现
第二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理论指导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价值指向
        (二)主客体统一的塑造: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核特性
        (三)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源动力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方法借鉴
        (一)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
        (二)消极意志品质的对抗:挫折理论与挫折教育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依循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二)革命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第三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条件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出了新挑战
        (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锚定了新坐标
        (三)“时代新人”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规定了新方向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涵育大学生持续奋斗的精神
        (三)增强大学生不屈不挠的动力
        (四)鞭策大学生前赴后继成就事业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群体时代特征相适应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主体性发展相互促进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效果如何与人才全面发展要求相符合
        (四)大学生个人意志品质如何与集体意志、国家意志高度统一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一)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毫不退缩的勇气
        (二)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责任担当的自觉
        (四)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坚韧不拔的干劲
        (五)新时代大学生要保持宠辱不惊的稳健心态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一、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目的及总体思路
        (二)调研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五个维度的差异
        (三)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四)大学生对意志品质认知、认同、实践的情况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现状
        (一)访谈实施及案例描述
        (二)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
        (三)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问题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问题的归因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完善的影响
        (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干扰影响
        (三)高校意志品质培育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四)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引导与自觉共恰的原则
        (二)坚持目标与规律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系统与部分协调的原则
        (四)坚持认知与实践对接的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理想信念为先导多维教化
        (二)以群己互励为重点促进感化
        (三)以实践锻炼为关键深入内化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
        (一)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意志品质培育的引导力
        (二)资源整合机制,增强意志品质培育的支撑力
        (三)培育运行机制,有力回应意志品质的现实要求
        (四)跟踪评价机制,完善意志品质培育的体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
        (三)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
    一、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一)挫折
        (二)挫折教育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
    二、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三、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三观”教育
        (二)挫折认知教育
        (三)积极心理培育
        (四)挫折预防教育
        (五)挫折应对教育
    四、高校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夯实挫折教育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挫折教育的途径
        (三)挫折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四)挫折教育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五)实现两方面教育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第二章 实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实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和社会现实与长远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自身综合性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实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功能性
        (一)有利于增强“00 后”大学生的抗挫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00 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有利于贯彻新时代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精神
第三章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问卷调查
        (一)调研的目的
        (二)调研的对象
        (三)调研的方法
        (四)问卷设计
        (五)结果分析
    二、 “00 后”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挫折教育的目标模糊
        (二)挫折教育的内容滞后
        (三)挫折教育实践形式化
        (四)挫折教育队伍能力弱
    三、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
        (二)过分注重教育的现实经济功能
        (三)挫折教育机制不健全
        (四)缺乏完整的支撑体系
第四章 “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
    一、拓宽“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
        (一)借鉴国外挫折教育的有益经验
        (二)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养分
        (三)开展必要的挫折教育实践活动
        (四)结合“00 后”大学生的实际制定教育内容
    二、完善“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激励教育法的完善
        (二)心理咨询法的完善
        (三)隐性教育法的完善
        (四)实践教育法的完善
    三、健全“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体系
        (一)增强“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专业队伍
        (二)构建“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支撑环境
        (三)完善“00 后”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四)提升“00 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评价反馈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学术创业相关研究
        1.2.2 学术创业能力相关研究
        1.2.3 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MBA研究生
        2.1.2 学术创业
        2.1.3 学术创业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理论
        2.2.2 三螺旋理论
        2.2.3 三螺旋理论与四螺旋模型
        2.2.4 各理论对本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3.1 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问卷测试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2.1 信度检验
        3.2.2 效度检验
        3.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2.4 验证性因子分析
    3.3 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3.4 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学术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4.3 学术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外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培养的比较与启示
    4.1 美国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4.1.1 政策法律及组织机构保障
        4.1.2 社会创业资源及服务支持
        4.1.3 高校细化课程分类及优化教学方法
    4.2 英国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4.2.1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及政策倾斜
        4.2.2 企业提供资源支持及开展人才引进
        4.2.3 高校内部制度体系及课程师资建设
    4.3 日本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4.3.1 政府宏观调控及政策引导
        4.3.2 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4.3.3 高校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及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建“政府-社会-高校-研究生”四位一体的学术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机制
    5.1 政府层面:牵动引领
        5.1.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5.1.2 完善学术创业相关政策
        5.1.3 打造优质创业服务环境
    5.2 社会层面:保障支持
        5.2.1 企业为学术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机会”
        5.2.2 企业为学术创业活动的开展寻求“外援”
        5.2.3 企业对开展学术创业的学生进行“筛选”
        5.2.4 家庭是学生开展学术创业的“后盾”
    5.3 高校层面:教育引导
        5.3.1 建立多课堂交互体系
        5.3.2 优化多学科互动体系
        5.3.3 优化学术创业激励机制
    5.4 研究生层面:核心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5.4.1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知识储备
        5.4.2 加强创业实践,掌握创业技能
        5.4.3 转变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精神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展望
附录
    附录 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6)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1.研究内容创新
        2.研究方法创新
        3.研究不足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教育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素质教育的体现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3.国家教育部门政策方针的基本要求
        4.高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5.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迫切需要
    (三)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1.调查目的与对象
        2.调查数据分析
        3.调查结果分析
二、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挫折教育重视不足,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2.挫折教育形式主义,实施效果差。途径单一,方法简单
        3.内容缺乏针对性,体系不完善
    (二)高中思政课挫折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生活环境优越,家长期望过高
        2.人际交往的受挫
        3.社会竞争激烈,学校及家长缺乏重视
三、高中思政课堂中有效渗入挫折教育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2.广泛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3.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4.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5.补遗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挫折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1.强化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导作用
        2.思想政治教师深入挖据高中政治教材
        3.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优化对策
        1.确定挫折教学目标
        2.思政课堂上利用新媒体,拓宽挫折教育的渠道
        3.建立动态学生反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二:《普通高中生耐挫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学生版)

(7)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
    2.1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概念界定
        2.1.1 大学生
        2.1.2 挫折
        2.1.3 挫折教育
        2.1.4 大学生挫折教育
    2.2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论述
        2.2.3 中国传统文化的挫折教育思想
        2.2.4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与塞涅卡的挫折观
    2.3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特征
        2.3.1 引导性与渗透性相统一
        2.3.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2.3.3 主体性与针对性相统一
        2.3.4 持续性与综合性相统一
    2.4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2.4.1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4.2 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4.3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4.4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调查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3.2 大学生挫折教育取得的成就
        3.2.1 大学生挫折教育开始得到关注
        3.2.2 大学生挫折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3.2.3 大学生挫折教育积极效应已经显现
    3.3 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未形成重视挫折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3.3.2 高校挫折教育体系不健全
        3.3.3 家庭对挫折教育重视不够
        3.3.4 大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主体性缺失
第四章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
    4.1 发挥社会的引导性作用
        4.1.1 构建新理念,重视人才全面发展
        4.1.2 完善社会舆论体系,发挥网络媒体的“正能量”作用
        4.1.3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机构的平台,完善社会心理咨询和志愿服务体系
    4.2 完善学校的主导性作用
        4.2.1 坚持以人文本的挫折教育理念,提高挫折教育重视程度
        4.2.2 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活动
        4.2.3 创新大学生挫折教育形式,提高挫折教育的实效性
        4.2.4 形成全员参与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4.2.5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打造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
    4.3 优化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4.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4.3.2 家长树立正确的示范作用,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4.4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4.1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念,提高挫折教育的认知水平
        4.4.2 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科学管理自己的情绪
        4.4.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意志品质
        4.4.4 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挫折的定义
        2.1.2 挫折承受力
        2.1.3 舞蹈表演专业
    2.2 文献综述
        2.2.1 在教育领域中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2.2.2 在体育领域中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2.2.3 舞蹈表演专业与挫折承受力相关的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3.研究任务
4.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4 心理测量法
        4.2.5 数理统计法
        4.2.6 技术路线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现状
        5.1.1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总体状况及分析
        5.1.2 不同年级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5.1.3 不同性别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5.1.4 不同专项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5.1.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5.1.6 干部生与普通生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5.2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影响因素
        5.2.1 指标筛选结果
        5.2.2 影响因素的分析
    5.3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应对策略
        5.3.1 完善学校挫折教育环境
        5.3.2 挖掘学生自身抗挫潜能
        5.3.3 努力挖掘学科专业特色
        5.3.4 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服务
        5.3.5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1.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不足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概述
    (一) 挫折教育
        1. 挫折教育含义
        2. 挫折教育内容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 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
        2. 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行挫折教育的可行性
        1. 基于学生主体维度看
        2. 基于教师主体维度看
        3. 基于父母与子女互动关系维度看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以松原市3所高中为例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调查
        1. 调查情况
        2. 调查结果分析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1. 课本内容:挫折教育内容相对分散
        2. 课堂设置:授课模式亟需完善
        3. 课堂及课后反馈:留于表面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抗挫折教育的问题分析
        1. 教材深度欠佳
        2. 教学力度不足
        3. 教学效果不佳
        4. 缺乏反馈机制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抗挫折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2. 课堂内容脱离生活
        3. 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4. 学校及家长缺乏重视
四、 优化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策略
    (一)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原则
        1. 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本原则
        2.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 因材施教原则
        4. 适时适度原则
    (二)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解决对策
        1. 明确挫折教学目标
        2. 及时更新教育资源
        3.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4. 建立动态学生反馈机制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挫折教育的具体方法
        1. 开设学生挫折教育专题课程及讲座
        2. 定期进行挫折教育教学培训
        3. 开展辩论研讨教育
        4. 构建挫折教育情境
        5. 建立学校和家庭挫折教育互动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学生挫折承受力调査问卷
附录 2 教师挫折教育调查问卷
致谢

(10)成都体育学院不同运动项目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t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1.1 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1.1.2 社会发展需要抗挫折能力强的人才
        1.1.3 当今时代大学生普遍抗挫折能力低下
        1.1.4 体育锻炼是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最佳选择
        1.1.5 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具有差异性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挫折
        2.1.2 抗挫折能力
        2.1.3 攀岩运动
        2.1.4 跆拳道运动
        2.1.5 足球运动
        2.1.6 健美操运动
    2.2 国内研究
        2.2.1 挫折教育研究
        2.2.2 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2.2.3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
        2.2.4 体育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关于挫折和挫折教育的研究
        2.3.2 国外关于体育对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同年级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1.1 大一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1.2 大二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1.3 大三年级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1.4 大四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2 不同运动项目不同年级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2.1 攀岩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2.2 跆拳道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2.3 足球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4.2.4 健美操运动项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局限与不足
6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

四、重视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 易晓英,谢红桂,张婧,梁良,刘怡,汪宏博,杨静敏.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20)
  • [2]《爱弥儿》挫折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马天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D]. 常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 李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MBA研究生学术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 冀翔.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问题研究[D]. 胡晨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欣.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研究[D]. 周青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0)
  • [9]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挫折教育研究[D]. 刘名洋.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10]成都体育学院不同运动项目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特征研究[D]. 王艳梅.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注重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