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双重功能看唯物史观叙事方式的变迁

从科技双重功能看唯物史观叙事方式的变迁

一、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胡连勇[1](2020)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科学技术思想乃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并且此一重要性在现时代人工智能兴起这一崭新历史条件下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鉴于学界关涉上述文本开展的相关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并且就与人工智能这一度相关联而言尤其如此,因此本文展开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那么这首先意味着历史基础之于思想体系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首先从社会政治、科技、政治经济学三方面考察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基于此,我们进一步解读了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出的并内在于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科学技术思想——主要关涉《资本论》及其手稿前的三部力作,亦即阐述了这一思想的演进脉络——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并于《巴黎手稿》中把握住了贯穿于马克思此后思想之一生的(特别体现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涉科学技术的基本定向。在完成上述历史基础与演进脉络的前提下,本文将此一脉络继续延伸至成熟时期。亦即通过深度剖析《资本论》及其手稿,将其蕴含的科学技术思想逻辑地划分为三部分:一般意义层面的科学技术思想、资本化运用层面的科学技术思想、实践旨归层面的科学技术思想,并开展出相应地细致论述。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它既消化吸收了先前奠基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基本定向这一度,又为当代价值的开启提供了理论支撑。如果说较为纯粹的理论阐释可以视为“彼岸”的话,那么从“彼岸”所应导回到的无疑是当代价值这一“此岸”。因此,文章最后着眼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科学技术思想之当代价值,在将这一价值的理论意义视为之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批判思潮的开启的同时,还以现时代人工智能在利润问题上冲击剩余价值理论为出发点,揭示了其在人类解放视域下开展出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作为马克思思想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科学技术思想之丰富性、深邃性和当代性无疑指证了对其研究的意义之所在,并且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这一意义尤为昭彰显着。

陈茁[2](2019)在《从技术回返实践:发达工业社会制度建构批判》文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制度建构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自法兰克福学派起,对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制度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研究从未停止,并且在近年越发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在工业社会的制度演变过程中,科学技术推动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曾经影响着制度建构的实践因素如今却被技术因素所取代,工业社会语境下的政治因此失去了实践性。分析和批判高度技术化的发达工业社会制度建构使得我们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对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持警惕,最终从盲目追求技术的合理性回到探索政治的实践性上来,并始终保持对人的自由和启蒙的关切。本文围绕着工业社会的制度建构依赖的核心要素这一问题,分为四个部分对实践到技术的异化过程及技术本身进行批判,进而探讨从技术回归实践的可能性。第一部分聚焦于制度建构的生产力逻辑,讨论早期工业社会制度的演变规律;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现代社会技术因素的扩张导致的技术逻辑对生产力逻辑的僭越,以及这种僭越所推动的技术化制度建构的形成;第三部分批判了高度技术化的发达工业社会制度建构及其表现形式,总结了它对人、自然、政治和科技本身产生的整体性的压抑,这种压抑将为政治实践性的复归奠定基础;第四部分在前三章的支撑下确立了从技术回返实践的可能性,着重分析了当今社会由技术扩张所埋下的结构性制度建构危机,以及伴随着对技术化制度建构的“否定”而重新燃起的“肯定”的希望,这种希望即是政治实践性的回归以及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王亚飞[3](2019)在《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自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来,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变,加之理解立场的变换,人们对这一理论形成了不同的阐释。在大陆学术界,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主要两种。一种是“推广论”,即历史唯物主义仅仅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另一种是“核心或基础论”,即在不同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被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基础。俞吾金通过研究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历程,认为这两种见解都窄化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内涵。这两种见解被俞吾金统称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辨析“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俞吾金提出了“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得出了全部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论断。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过程。俞吾金从国内学术界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着手,剖析了马克思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找到了两种不同见解的理论来源以及它们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成果,用来解决“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难题。第二部分解析了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论。俞吾金从历史事实与理论视角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意志的关系、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的关系这三个关系论着手,集中展现了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关系论难题。通过不同实践的对象、理论视角、历史事件,还原出真实的历史真相。使得研究者们在进行研究时,会对自己的理论前设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思,以期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找寻真相的误区,达到历史真相的彼岸。第三部分阐述了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论。俞吾金认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叙述体系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变化。无论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理论前设,还是叙述体系本身,都面临了挑战。为此,俞吾金以诠释学为基础,以意识形态为着眼点,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性质、结构和基本特征新的阐释,找到了一条适合当代人发展的理论建构之路,即“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论。通过科技飞速发展的具象化成果,引导人们关注当前的现实生活。以当代人的视角,确立当代人所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方式。第四部分揭示俞吾金对“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俞吾金提出了“问题域”方法和“差异分析法”。“问题域”方法前提设置的合理性是解决一切当前问题的关键。“差异分析”法是用来区分历史与现实的具体特性,是我们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最好选择。第五部分概括俞吾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与当代价值。俞吾金以不同的理论视角所建构和理解的马克思哲学,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不仅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内容,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方法,开拓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新境界。尽管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争论颇多,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标杆性的作用。

王培洲[4](2017)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因党而来,由党而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和“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有着鲜明的意志和方向,始终以共产主义为价值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立场,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目标。必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既坚守“主义”,又面向“问题”,既有理论形态,又具实践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作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面临的难题。当我们把中国社会转型视为一个“经济事实”时,必须看到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中,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同样也作为一个“价值世界”而存在。传统与现代、革命与建设、理想与现实在转型社会中不断冲撞,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面临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考验。因此,中国社会转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背景和论域,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原因和动力。本文的主线是“建设”。一个好的价值观建设方案应该使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既能“说出来”、又能“做出来”;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崇高信念和纪律要求的政党,在社会转型期进行价值观建设不能言所欲言、为所欲为。于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建设成为本文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因此本文按照“建设的逻辑”进行理论的展开,沿着“建设的理论基础”、“为何要建设”、“建设的挑战”和“如何建设”将全文分为一个导论和四个章节:导论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准备。作为理论上的“预热”,导论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做出了说明,以此证明此选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照。在这一部分,还通过论述国内外关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特点,以发现目前此论题存在的问题,进而判断本文在研究中可拓展的空间。此外,为了强调问题导向,导论还给出了拟解决的“问题域”以及可能创新点。第一章要解决的是价值观“建设之前”的理论基础问题,这是研究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必要的一步。原因是,价值观作为一个概念应当有着明确的边界,价值观既可能是形而上学的也有可能是唯物主义的,虽然目前学界在研究中国共产党价值观以及执政党意识形态时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当成一种“默认”,但问题是,当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基底时,展现出了哪些内涵和特性?只有把这个问题厘清,才能理所应当地依据价值观的实践性、历史性、超越性、批判性等特点来解释和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在深入到价值观建设之前,本章试图通过描述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普遍性(即共产党人价值观作为政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时的结构和基本功能)来突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作为概念,因“中国”的独特语境而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必须通过普遍性把握住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特质。第二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何建设”,本章给出的答案有二:一是中国社会转型是结构性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等“量”的方面必然内含精神、价值观等“质”的发展与变化;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变革中始终释放着特殊的功效:价值牵引、价值分辨和价值回应。社会转型的未完成状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需要,二者都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建设。而社会转型既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论题的问题意识,又构成价值观建设的论域。需要指出的是,本章在论述共产党人价值观在社会转型中作用之前,特别交代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即中国社会转型因为有党的领导而成为一种有主体性的自觉的转型,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建设逻辑”更加完整与合理。另外,本章最后一部分从历史的视角概括了转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转变。第三章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转型到底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构成了哪些挑战。在本章的写作中试图分别从社会转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中各挑选一个对价值观建设的最大挑战。因此,本章主要论述和分析了资本逻辑、腐败问题、全球化语境中的“西方三论”以及社会利益分化与价值观分化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构成的挑战。第四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设”,本章试图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给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建设方案。从宏观上来讲,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需要有基本的价值遵循,即共产主义价值路向、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为人民服务价值立场,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在中观层面上试图回应第三章的四个挑战,在回应挑战的过程中形成了理论、实践、国外、国内四个视角的路径建设方式。在微观层面上主要依据价值观的传播机制即“价值主体建设——价值传播——价值认同——价值理解”四个环节,各取一个关键点。具体说来就是在价值主体建设上重视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价值传播过程中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在价值认同上扣好青少年的“第一颗扣子”,在价值理解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民族基因”。

周晓敏[5](2016)在《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自科学技术产生以来,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直存在争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理论界对高速发展的全球科技的反省需求呈现出愈来愈强烈的紧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真正有创见的科技思想,现实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源头。批判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特质,也是马克思思想能够保持恒久的生命力和魅力的原因所在。在对科技的思考中,马克思也体现了这一思维方式。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同马克思经济观、历史观、实践观、发展观等一样,是其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要从科技的本质与价值、人的异化、自然与生态、社会生产与社会制度等视域对科技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国外学界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英美学者、前苏联和东欧学者、日本技术论者这四大研究群体。这些研究群体的视角是不同的,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研究马克思科技异化思想,英美学者主要研究马克思技术本质和技术伦理等思想,前苏联东欧学者主要研究马克思技术概念和技术分类,日本技术论者主要研究马克思技术概念和技术本质。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研究呈现出非系统性、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的理解可以提供多维的视角与路标,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探究逐步进入自觉阶段,逐渐开始重视马克思的科技批判思想,涌现出了一批有价值的论着。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研究成果呈现了由只重视马克思关于科技的正面价值论述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马克思关于科技负效应的批判的深度研究、由将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支流作零星研究转向系统研究的趋势变化特征。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体现了多重理论特质,比较重要的特质有:实践基础上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线;实现“现实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根本宗旨;从科技批判走向对社会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落脚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内容博大而深邃。在对科技本质与价值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科技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重要的实践方式,是人的本质的直接体现;科技活动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性活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不仅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更具有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推动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最高层次的价值。在对人的异化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下的科技发展使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和道德异化,工人的肉体健康、社会地位、道德价值观和个性发展都受到科技的威胁;在对自然与生态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技术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变化的基础,正是人的技术活动把自然界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造成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资本主义科技文明使外在自然和人的内在自然受到了严重破坏,这种生产方式由于其固有的特性使人与自然的和解不可能。在对社会生产与社会制度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科技发展对社会制度变迁与世界历史的开创有重要影响;科技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而非科学技术本身,因此必须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未来社会模式——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将从制度层面有效保障和导引科学技术回归自身的发展逻辑,以实现它为人类的自由解放服务的初衷。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如何深刻认识和领悟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恢复和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如何在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中找到解决我国出现的科技带来的人的问题、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出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等等问题,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深入探究的课题。我们要在对西方科学主义进行反思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在深刻认识当代科技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在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以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为指导建构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是科技批判思想体系自我生成之所需,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领域中国化的进一步表达。以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为指导建构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体现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把创新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把科技国情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立论基础;把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目标追求;把实现科技、经济、社会等全方位协调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运行节奏;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价值底色;把科学对待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与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相结合,树立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理论自信。

白利鹏,周超[6](2015)在《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学理危机》文中指出从问题性视角考察唯物史观的原点与前提,可见其确有可能由于历史间距的不断生成而必然地导致某种学理危机。此种危机的实质乃是解释能力的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范式滞后,其基本出路在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将历史规律简单化的观点与当代科学关于规律复杂性的洞见整合为新的逻辑起点,进而实现范式层面的根本性跃迁。就此而言,过多地瞩目与索意于一般性的文本境遇似不足取,而应着重探究或聚焦那些具有范式意义的深层问题。

文兴吾[7](2014)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叙述方式的改变问题——与俞吾金先生商榷》文中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发表了我和俞吾金的争论文章,拉开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叙述方式的改变问题"争论的帷幕。我对俞吾金所持观点的批判是系统的、整体的、根本性的。俞吾金所持观点不仅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误解,而且存在对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的误解,存在对哈贝马斯观点不恰当的外推、代换与发挥。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的演进,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认为:肖前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较好地发掘和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意识形态理论和科学技术观,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良好的表述体系;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已遭受严峻挑战的观点,是俞吾金未能正确地看待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未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叙述方式造成的。

曾静[8](2014)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当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科技发展状况的总结,更是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理解他们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关节点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19世纪既是近代科学技术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感受着时代的狂欢,他们密切关注并跟踪探索着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以及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从自然、社会、人等多重角度对科学技术作理性思辨,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拓展的重要源泉,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主义自身经历了一个由孕育、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过程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孕育提出到初步形成再到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理论主线,先后从人文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对科学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形成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递进,体现了他们对科技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完善。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它既有对科技本质属性、结构、运行规律的内部剖析,也有对科技的社会功能的外部考察,体现了辩证性和科学性、系统性和从属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技术问题的阐述自始至终都从属于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人类自由解放的探索,是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解放、人的解放服务的。我们既不能刻意拔高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在他们整个理论大厦中的地位,也不能苛责他们关于科技问题的零散表述,而是本着历史的眼光客观地予以评价。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关系,科技是由种种联系交织而成的纵横交错的大网上的一个网结。自然作为科技改造的对象,自然条件和规律制约着科技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以及制度、组织、设施等制约着科技的发展方向;关注人的发展和价值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最终归宿,失去了人这个主体,对科技的研究就既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毫无意义的。开放包容的理论品质使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当代西方中的各个学派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科技的社会批判,他们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批判性的继承。当前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生态破坏、经济转型、道德滑坡等诸多矛盾和压力,时代呼唤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出场,借鉴其中的理性精神,尽量规避科技负效应,实现对科技发展的人文关怀。

徐志坚[9](2013)在《工具主义能否成为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的逻辑前提?——兼与俞吾金“科学技术双重功能”论商榷》文中认为"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是俞吾金先生"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一文中的重要概念。其中,"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何以可能"是"科学技术双重功能"概念成立的逻辑基础之一。根据他的论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的性质"已经演变为"统治人、支配人"。如此,强调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就意味着科学技术具有统治性的、支配性的东西。如果认可这样的观点,那么,很容易推演出:对于马克思而言,技术表现为统治的本性,人无法控制技术。但是,马克思在技术问题上一直将技术看作是人能够控制和掌握的东西,这种技术工具主义的前设也是马克思哲学中的必要的逻辑前提。

文兴吾[10](2012)在《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批判的批判》文中指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发表俞吾金的论文《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以下简称"俞文"),提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已遭受严峻的挑战,并对"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否定。

二、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论文的重难点及研究方法
        1.论文重点
        2.论文难点
        3.论文研究方法
        4.论文创新点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与演进脉络
    (一)历史基础
        1.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政治基础
        2.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技基础
        3.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二)演进脉络
        1.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萌芽时期
        2.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时期
        3.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时期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一般意义层面上科学技术的思想内蕴
        1.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生产
        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二)关于科学技术资本化运用的思想内蕴
        1.科学技术资本化运用之以机器为主导的分工
        2.科学技术资本化运用之资本剥削技术
        3.科学技术资本化运用之劳动异化
    (三)关于科学技术实践旨归的思想内蕴
        1.自动机器体系是资本生产的最完善工具
        2.自动机器体系也是瓦解资本生产的物质条件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批判思潮
    (二)人类解放的必然性——以人工智能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从技术回返实践:发达工业社会制度建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早期工业社会的制度建构
    一、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关联
    二、早期工业社会的生产力逻辑
    三、早期工业社会的制度演变
第二章 现代性的难题:政治的技术化
    一、早期工业社会生产力逻辑的失语
        (一) 生产力的“过剩”
        (二) 制度的困境
    二、发达工业社会技术逻辑的僭越
        (一) 传统制度建构的合法化危机和技术极权体系
        (二) 过去与现在:从实践到技术
第三章 高度技术化的发达工业社会制度建构
    一、技术化制度建构的表现形式
        (一) 技术化制度建构的宏观表现形式
        (二) 技术化制度建构的微观表现形式
        (三)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二、技术化的制度建构产生的后果
        (一) 对人的压抑和自然的统治
        (二) 对政治实践性的排除
        (三) 对科学技术自身的反作用
第四章 从技术回返实践的必由之路
    一、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化制度建构的危机
        (一) 技术主导的制度建构悖论
        (二) 政治与实践的反抗
    二、现在与将来:从技术回返实践
        (一) 人的反思与政治的“再实践化”
        (二) 马克思主义在发达工业社会语境下的开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3)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写作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创新之处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不同理解
    (一)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困境
    (二)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启示
二、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论
    (一)历史事实与理论视角的关系
    (二)客观规律与主观意志的关系
    (三)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的关系
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论
    (一)批判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设
    (二)拓宽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路径
    (三)阐明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
四、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
    (一)“问题域”方法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
    (二)“差异分析”法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五、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
    (一)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内容
    (二)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
    (三)提出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方法
    (四)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新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俞吾金学术年谱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特点
    第三节 拟解决的问题、可能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问题域
        二、可能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基本概念与相关问题
    第一节 价值与价值观
        一、价值的内涵
        二、价值观的主要特性
    第二节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一、作为一种政党价值观的结构和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共产党人价值观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特质
        一、担当国家使命,与国家意识形态重合
        二、注重党性,在“党心—民心”互动中建构“民心政治”
        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特点及主要表现
        一、“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构成转型动力
        二、“结构性转型”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最大特点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转型
        一、转型“自觉”
        二、“有领导有秩序”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在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一、价值牵引:解放思想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
        二、价值分辨:社会转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在场与释放
        三、价值回应:为人民服务是转型中价值诉求有效解决的关键
    第四节 从革命型价值观到建设型价值观的历史变迁
        一、革命型价值观的生成及特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型价值观及其理论进路
第三章 社会转型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挑战
    第一节 资本逻辑遮蔽崇高理想
        一、资本逻辑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展开和内涵
        二、资本逻辑中的道德困窘
        三、资本逻辑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第二节 腐败问题影响“民心政治”
        一、腐败问题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内涵与特点
        二、腐败现象的价值观解读
        三、腐败破坏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形象
    第三节 “西方三论”冲击“和平崛起”意识形态
        一、“文明冲突论”下的意识形态对抗
        二、“普世价值论”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
        三、“历史终结论”中的话语霸权
    第四节 社会利益分化解构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利益分化与价值观分化
        二、多元社会思潮中的价值观冲撞
        三、多元社会思潮与核心价值观的边缘化危机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方法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遵循
        一、以共产主义为价值路向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信仰
        三、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立场
        四、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路径
        一、唤醒价值观的理论支撑
        二、强化价值观与制度的耦合机制
        三、实现“先进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转化
        四、会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着力点
        一、在价值主体建设上重视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二、在价值传播中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三、在价值认同上系好青少年的“第一粒扣子”
        四、在价值理解上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民族基因”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及关系
        1.4.2 马克思论科学与技术合流
        1.4.3 “批判”概念与马克思学术思想的批判本性
第2章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理论特点
    2.1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产生背景与理论源泉
        2.1.1 马克思时代的科学技术背景
        2.1.2 古希腊自然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
        2.1.3 卢梭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科技的早期批判
        2.1.4 马克思本人的科技知识基础
    2.2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演进轨迹
        2.2.1 早期人道主义视野中的科技批判思想
        2.2.2 实践唯物主义确立时期的科技批判思想
        2.2.3 思想成熟时期的科技批判思想
    2.3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要特点
        2.3.1 实践基础上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线
        2.3.2 “现实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根本宗旨
        2.3.3 体制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聚集的主题
        2.3.4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是一种全息式论域的批判性考察
        2.3.5 在批判方式上实现了人本主义批判到社会历史批判的转向
第3章 基于科技本质与价值视域的科技批判
    3.1 科技的本质
        3.1.1 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
        3.1.2 人的本质的直接体现
        3.1.3 具有审美和生命维持的双重维度
    3.2 科技的生产力价值
        3.2.1 从理论上阐述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
        3.2.2 技术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
        3.2.3 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考察
    3.3 科技的解放价值
        3.3.1 科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3.3.2 科技是历史有力的杠杆和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3.3.3 科技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要手段
第4章 基于人的异化视域的科技批判
    4.1 关于异化及科技异化
        4.1.1 “异化”的由来
        4.1.2 关于科技异化
    4.2 科技使人的生存状态异化
        4.2.1 延长工作时间与增加劳动强度
        4.2.2 对工人肉体健康的损害
        4.2.3 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占有
        4.2.4 工人社会地位的下降与资本家统治地位的加强
    4.3 科技使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异化
        4.3.1 劳动自主性丧失下的人的片面化发展
        4.3.2 片面化发展下的人的个性的丧失
        4.3.3 科技的发展与道德败坏并存
第5章 基于自然与生态视域的科技批判
    5.1 马克思的自然范畴
        5.1.1 自然的先在性及人对自然的从属性
        5.1.2 人的技术活动促使人与自然界的相互生成
        5.1.3 人的技术活动促使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5.2 资本主义科技文明下自然的破坏
        5.2.1 科技活动在不同社会阶段对自然的影响
        5.2.2 资本主义科技文明对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破坏
        5.2.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源有限性的制约
    5.3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5.3.1 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科技活动只会带来灾难
        5.3.2 科技活动应当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
        5.3.3 未来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解
第6章 基于社会生产与社会制度视域的科技批判
    6.1 科技与社会生产的双向互动
        6.1.1 对科技依赖社会需求的历史考察
        6.1.2 对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考察
        6.1.3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方式变迁的历史考察
    6.2 科技与社会制度变迁及世界历史的开创
        6.2.1 科技对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
        6.2.2 科技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开创
    6.3 科技危机与社会模式
        6.3.1 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
        6.3.2 科技与资本的联姻
        6.3.3 科技危机消除路径
        6.3.4 未来社会模式
第7章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当代发展
    7.1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在西方学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
        7.1.1 西方思想家对马克思批判思想的发展
        7.1.2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发展
        7.1.3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内涵
    7.2 当代中国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的逻辑理路
        7.2.1 在对西方科学主义进行反思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
        7.2.2 在深刻认识当代科技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
        7.2.3 在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
    7.3 以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为指导构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
        7.3.1 构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意义
        7.3.2 建构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原则
结束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6)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学理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唯物史观的原点问题
二、唯物史观的前提问题
三、唯物史观学理危机的实质与进路

(7)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叙述方式的改变问题——与俞吾金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
(五)

(8)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2.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第三节 概念界定
        1.3.1 科学、技术及其关系
        1.3.2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内涵
        1.3.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的内涵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自然科学背景
        2.1.2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人文哲学背景
        2.1.3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个人条件
        2.2.1 时代精神和教育环境的熏陶
        2.2.2 对科学技术事业的炙热追求和深情表白
        2.2.3 对自然科学的深入考察和全面审视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孕育提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3.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工业的本质体现为技术
        3.1.2 从“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3.1.3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科学技术思想的系统化
        3.1.4 《哲学的贫困》: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人的异化
    第二节 初步形成: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3.2.1 《雇佣劳动与资本》:机器对劳动力失业的深层次考察
        3.2.2 《共产党宣言》: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2.3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技术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三节 走向成熟:从《资本论》到《自然辩证法》
        3.3.1 《资本论》:科学技术思想的系统表述
        3.3.2 《反杜林论》:科学辩证法的高度概括
        3.3.3 《自然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最高成就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旨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4.1.1 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解
        4.1.2 科学的分类以及与哲学的关系
        4.1.3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效应及生产动因
        4.1.4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旨归
        4.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及合理性限度
        4.2.2 社会解放——科学技术是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有力杠杆
        4.2.3 人的解放——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4.3.1 辩证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4.3.2 系统性与从属性相统一
        4.3.3 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第四节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评价
        4.4.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4.4.2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合理性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三维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维度
        5.1.1 马克思——没有打上技术络印的自然等于无
        5.1.2 马克思——科技是“物质变换”中的一把双刃剑
        5.1.3 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解的技术路径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社会维度
        5.2.1 马克思恩格斯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支撑
        5.2.2 马克思恩格斯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革命性作用
        5.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人的维度
        5.3.1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
        5.3.2 克思恩格斯论人类的生存的技术基础
        5.3.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技对人的异化的基本观点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延续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批判
        6.1.1 强调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6.1.2 坚决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
        6.1.3 实现技术的生态转换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及技术本质的认识
        6.2.1 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6.2.2 技术的权力”本质
        6.2.3 导向“深生态学”的技术观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
        6.3.1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6.3.2 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
        6.3.3 科技意识形态的合理性限度
        6.3.4 共产主义是扬弃科技意识形态的现实活动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评析
        6.4.1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合理性及其不足之处
        6.4.2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哲学智慧
        7.1.1 推动现代化发展需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
        7.1.2 以制度改革促进科技和社会发展
    第二节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启示
        7.2.1 当代中国生态危机的困境与“美丽中国”的重构
        7.2.2 技术的生态转向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节 为知识经济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引方向
        7.3.1 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科技人才及其作用的论述
        7.3.2 知识经济背景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必然性
        7.3.3 加强科技的伦理规范和科学家的道德责任意识
    第四节 推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7.4.1 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的区别
        7.4.2 科学与人文不同而和
        7.4.3 中国语境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结语 人类解放的技术困境及其超越
    一、人类解放的技术困境
    二、技术困境的超越与人类解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工具主义能否成为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的逻辑前提?——兼与俞吾金“科学技术双重功能”论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意识形态功能问题与技术工具主义的耦合可能
三、工具主义在马克思技术问题中的地位
四、结论

(10)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批判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四、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胡连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从技术回返实践:发达工业社会制度建构批判[D]. 陈茁. 广西大学, 2019(01)
  • [3]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D]. 王亚飞.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4]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D]. 王培洲.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研究[D]. 周晓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6]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学理危机[J]. 白利鹏,周超. 长白学刊, 2015(02)
  • [7]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叙述方式的改变问题——与俞吾金先生商榷[J]. 文兴吾.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4)
  • [8]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曾静. 南开大学, 2014(04)
  • [9]工具主义能否成为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的逻辑前提?——兼与俞吾金“科学技术双重功能”论商榷[J]. 徐志坚. 探索, 2013(06)
  • [10]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批判的批判[J]. 文兴吾.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0)

标签:;  ;  ;  ;  ;  

从科技双重功能看唯物史观叙事方式的变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