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一、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雷,邱勋[1](2022)在《基于“四位一体”的高职高质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以金融科技系列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高职学生参加研究性课程面临的理论知识薄弱、实践经验缺乏、案例选择与情境创设困难、探究活动受时空限制等"痛点",探索构建基于理论导学、案例研学、实践拓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高职高质量研究性课程教学新模式,并以金融科技系列研究性课程为例,详细分析"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落地实施步骤与过程。从推广"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要从研究性课程选题入手,增强理论导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要通过案例研学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拓学活动,实现"做中研""研中创";要提高网络助学的质量,打造混合式高质量研究性金课,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单蓓蓓[2](2020)在《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坚阶段,课程培养目标从“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逐渐转向“培养核心素养”,而拓展性课程的设立为这一培养目标的达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近年来,项目学习盛行于全世界,它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项目学习的开展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当前开设的拓展性课程为项目学习的实施与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有效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基于项目学习,进行了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本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项目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国内拓展性课程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学习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与补充,并梳理总结出与项目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而,通过访谈,初步了解当前项目学习在本地中小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应用确立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以及有关项目学习的教育理论,开发了一套以“蛋”为主题的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并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从学习者的分析,项目主题的设定,课程目标的确立,教材的编制,教学活动的设计,课程评价的策划等方面,详细阐述拓展性课程开发的过程。最后,在参考有关项目学习教学实践的文献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基于项目学习的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对所开发的以“制作、观察松花蛋”为项目主题的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及评价。实践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及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有较为显着的效果。同时,本研究也为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提供一种可行的模式,所开发的以“蛋”为主题的学习项目丰富了中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教学素材。

刘苹香[3](2020)在《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拓展性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吸引着众多学校的关注。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改革中备受重视。本文尝试从古诗词与拓展性课程相结合的视角,以杭州市C中学的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探索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以及问题,根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情况。从该校课程开发背景入手,重点介绍了该校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建议与评价标准的具体开发情况。第二章陈述的是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情况,抓住该校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阐述,力图展示案例细节。随后在实施的基础上展开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于此总结C中学在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经验与不足。第三章则基于案例中的问题,从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念、原则和特色等方面做学理思考与分析,找准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定位。第四章是针对第三章指出的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就课程开发而言,目标设置应综合考虑古诗词特点、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教师文化素养等多种因素;内容选择应深挖古诗词资源,突出语文学科特色,同时学校需要自主拟定课程框架,合理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精心编制教材。就课程实施而言,课时安排应更为合理;教学活动需更为多样;课程评价应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书面测试评价为辅,更多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而非以成绩论高低。

罗兰[4](2019)在《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TEM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STEM教育的落地方式。浙江省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建设中大力倡导的拓展性课程,为开展STEM教育提供了适宜课程载体与开发空间。本文研究的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兼具STEM教育与拓展性课程属性特点的课程项目。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可行策略,并尝试构建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模型。为达此目的,本文梳理了STEM教育与拓展性课程内涵与属性特点,探讨了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基本落实与程序环节,并建立了STEM拓展性课程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节约水资源”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案例的目标定位、内容整合、实施过程、评价方式进行了分析,对该课程的实施情况与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然后,根据对该课程案例的分析与调查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建议,并尝试构建了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模型。期待本文的研究与探索能够为初中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STEM教育在我国的落地提供有益思路与策略参照。

郑雪松,刘丽[5](2019)在《我国本科高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备受关注,研究性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本科教育处在基础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过渡阶段,本科研究性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本科高校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存在认识不到位、评价体系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本科高校要转变教育学习观念,优化研究性学习评价模式,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胡红杏[6](2014)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适合学生的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性学习作为适合学生的课程与教学,就要致力于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移,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向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要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对于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而言,要实现从传统的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换,通过培训与专业发展,打破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和垄断者的角色,从单一"学科教师"变为综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

胡红杏[7](2013)在《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与体系建构——以甘肃省一所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构建立足于学生人格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促使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心。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对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进行思考,提出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确立灵活动态的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本,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以学生行为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从每个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兴趣出发,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等。由此建构的发展性课程评价实施框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并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姜忠元,刘英华[8](2011)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学习发展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网络研究性课程具有丰富的共享学习资源、信息组织非线性、过程开放性、内容广泛性、自主性、学习活动多样化、实践性和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等特征;本网络课程有:学生信息处理模块、课程简介模块、学生档案模块、网上资源模块、网上交流模块5个主要部分构成,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周曹君[9](2010)在《探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文中提出研究性学习扩展了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0世纪中叶开始,学习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文主义等学习理论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对于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在小班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根据研究性学习理论、小班化教学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以及《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目标,结合上海市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实际,进行教学实验,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式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原则、实施策略和评价,构建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全文由7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本次研究的意义,目的和背景;第一章论述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将从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与初中英语教学、研究性学习三方面展开讨论,并探寻小班化合作背景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特点、内容和形式;第三章将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目标、原则、类型、教学评价和教学模式;第四章讲述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案,过程等;第五章将从调查问卷分析、访谈分析以及综合能力测试结果分析三方面对本次研究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第六章为本次研究的结论部分。本实验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通过实验班和参照班两年的教学实验,以及对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水平的测试等方法,结果证明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提升了英语文化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蒋菡芙[10](2009)在《基于课程形态视角的高校研究性学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性学习是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界探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继而对其功能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四位一体”的高职高质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以金融科技系列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四位一体”高质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一)“理论导学”模式构建
    (二)“案例研学”模式构建
    (三)“实践拓学”模式构建
    (四)“网络助学”模式构建
三、“四位一体”金融科技研究性课程实施案例
    (一)金融科技研究性课程“理论导学”
    (二)金融科技研究性课程“案例研学”
    (三)金融科技研究性课程“实践拓学”
    (四)金融科技研究性课程“网络助学”
四、“四位一体”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建议
    (一)从研究性课程选题入手,增强“理论导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
    (二)精选反映新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研学”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拓学”活动,实现“做中研”“研中创”
    (四)充分利用精品在线资源提高“网络助学”质量,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2)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
        1.1.2 初中科学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
        1.1.3 我国项目学习的兴起和发展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项目学习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拓展性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课题的创新点
2 项目学习相关教育学理论研究
    2.1 项目学习的概念界定
    2.2 项目学习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多元智力理论
        2.2.3 认知结构理论
        2.2.4 情境学习理论
    2.3 项目学习的构成要素
        2.3.1 驱动问题
        2.3.2 探究活动
        2.3.3 学习情境
        2.3.4 项目作品
3 浙江中小学项目学习现状访谈
    3.1 访谈对象与方法
    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3.3 访谈启示
4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
    4.1 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的建立
    4.2 学情分析
        4.2.1 学习者的一般特征
        4.2.2 初始能力
        4.2.3 学习风格
    4.3 课程资源的搜寻及项目主题的确定
        4.3.1 项目选择的依据
        4.3.2 驱动性主题
        4.3.3 项目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4.4 拓展性课程目标的拟定
        4.4.1 目标方向
        4.4.2 目标设定
    4.5 拓展课程教材的编制
        4.5.1 教材体例
        4.5.2 课程设置
    4.6 拓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
        4.6.1 教学设计主体结构的搭建
        4.6.2 具体教学过程的落实
    4.7 课程评价标准与方式的制定
        4.7.1 评价目的
        4.7.2 评价原则
        4.7.3 评价方法
5 以“蛋”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评估与实践
    5.1 拓展性课程内容评估
        5.1.1 设计德尔菲法调查表
        5.1.2 确定专家
        5.1.3 反馈意见
        5.1.4 肯德尔和谐系数检验
        5.1.5 结果分析
        5.1.6 修改课程内容
    5.2 拓展性课程实施准备
        5.2.1 实施背景
        5.2.2 实施对象
        5.2.3 实施环境
        5.2.4 实施时间
    5.3 拓展性课程实施过程—以“制作、观察松花蛋”为例
        5.3.1 选定项目
        5.3.2 制定计划
        5.3.3 活动探究
        5.3.4 作品制作
        5.3.5 成果交流
        5.3.6 活动评价
6 实践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6.1 实践研究效果结论
        6.1.1 教师层面
        6.1.2 学生层面
    6.2 实践研究效果反思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进一步对课程开发实践的研究和思考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教育状况
    工作经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设计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情况
    第一节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吁求
        二、文化传承的需要
        三、学生发展的需求
        四、学校的办学基础
    第二节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具体情况
        一、课程目标的开发
        二、课程内容的开发
        三、课程实施的建议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第二章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情况
    第一节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以吟读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二、以记诵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三、以创作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四、以研究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学理思考
    第一节 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念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凸显语文的学科特征
        三、明确课程的拓展方向
    第二节 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二、层次性原则
        三、综合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第三节 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色
        一、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目标的多元性
        二、古诗词拓展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三、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四、古诗词拓展性课程评价的多样性
第四章 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改进
        一、抓住古诗词的特点设置课程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置课程目标
        三、依据教师的古诗词文化素养设置课程目标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改进
        一、深入挖掘诗词资源,突出语文学科特色
        二、自主拟定课程框架,合理组织课程内容
        三、精心编制课程教材,灵活挑选教学内容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改进
        一、课时安排
        二、教学活动
    第四节 课程评价的改进
        一、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行为表现
        二、书面测试评价为辅,不以成绩论高低
        三、加强教学反思,注重经验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目标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关键词界定
        1.5.1 STEM教育
        1.5.2 拓展性课程
        1.5.3 STEM拓展性课程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综述
        1.6.2 国内外拓展性课程研究综述
        1.6.3 文献研究结论
2 理论基础
    2.1 STEM教育的内涵、属性特点
        2.1.1 STEM教育的基本内涵
        2.1.2 STEM教育的特征解析
    2.2 拓展性课程的内涵与属性定位
        2.2.1 拓展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2.2.2 拓展性课程的价值属性
    2.3 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2.3.1 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基本逻辑
        2.3.2 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技术框架
        2.3.3 拓展性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构成
        2.3.4 拓展性课程纲要内容结构与编写要求
    2.4 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分析框架
        2.4.1 STEM拓展性课程性质与特征
        2.4.2 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基本环节
        2.4.3 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的整合
3 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案例:“节约水资源”STEM项目
    3.1 “节约水资源”STEM项目背景
    3.2 课程性质分析
    3.3 课程目标
    3.4 课程内容
    3.5 课程实施
    3.6 课程评价
4 “节约水资源”STEM项目课程实施过程
    4.1 第一课想象与提问
    4.2 第二课提问与设计
    4.3 设计指导课
    4.4 第三课制作
    4.5 第四课测试与改进
    4.6 第五课分享
    4.7 第六课反思
5 “节约水资源”STEM项目课程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
    5.1 问卷设计
        5.1.1 调查维度设计
        5.1.2 调查指标设计
        5.1.3 调查问卷双向细目表
        5.1.4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5.2 问卷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5.2.1 实施过程
        5.2.2 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6.2 开发与实施策略建议
    6.3 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模型构建
    6.4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本科高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性课程及其价值诉求
    (一) 研究性课程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手段
    (二) 研究性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研究性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当前我国本科高校研究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到位
        1. 教师教学观念偏狭。
        2. 学生学习思维僵化。
        3. 家长教育思想固化。
    (二) 评价体系单一
        1. 评价方法一元化。
        2. 评价主体单一化。
        3. 评价范围狭窄化。
    (三) 教学资源匮乏
        1. 师资力量短缺。
        2. 教学辅助条件不足。
        3. 校外资源贫乏。
四、提升研究性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 转变观念
        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2. 学生要转变学习思维。
        3. 家长要转变教育思想。
    (二) 建立健全评价模式
        1. 评价方法多样化。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3. 评价范围的开放性。
    (三) 拓展教育教学资源
        1. 提升教师素养。
        2. 完善教学设备。
        3. 争取校外资源。

(7)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与体系建构——以甘肃省一所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
    (一) 课程的过程评价缺乏客观的标准和依据, 由于难以操作, 所以往往流于形式。
    (二) 评价主体单一, 对学生缺乏活动过程中自评和互评的指导, 学生自评缺失。
    (三) 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主要采取的评价方式为“成果展示法”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践建构
    (一) 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 确立灵活动态的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二) 以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本,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
    (三) 以学生行为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式, 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四) 从每个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兴趣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理论支撑

(9)探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0.1 研究的意义
    0.2 研究的目的
    0.3 研究的背景
第一章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1.1 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基础
        1.1.1 唯物辩证法
        1.1.2. 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
    1.2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1.2.1 认知心理学理论
        1.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3 多元智力发展理论
    1.3 研究性学习的语言学习理论
        1.3.1 语言输入理论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与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式初中英语教学
    2.1 小班化教育
        2.1.1.小班化教育的背景
        2.1.2 小班化教育的概念
        2.1.3 小班化教育的特点
    2.2 小组合作学习
        2.2.1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2.2.2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2.3 研究性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2.3.1 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2.3.2 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2.3.3.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2.4 研究性学习与初中英语教学
        2.4.1 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2.4.2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的各项原则
    3.1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标
    3.2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3.3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3.4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3.5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3.6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第四章 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案
    4.4 研究对象
    4.5 数据收集
    4.6 研究过程
第五章 小班化合作背景下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分析
    5.1 调查问卷分析
    5.2 访谈分析
    5.3 综合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5.4 研究结论
    5.5 小班化合作背景下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10)基于课程形态视角的高校研究性学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基于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2.1 基于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2.2 基于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2.2.1 以问题为载体
        2.2.2 以开放式为基本学习形态
        2.2.3 以实践和合作为基本学习方式
        2.2.4 以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为内在追求
3. 研究性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3.1 研究性课程的功能定位
    3.2 研究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3.3 研究性课程的结构设计
        3.3.1 高校研究课程实际上应当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有机构成一个整体:
        3.3.2 在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时,既要把握课程体系内核实体课程的构建,又要注重渗透扩张,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大课程体系。

四、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四位一体”的高职高质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以金融科技系列课程为例[J]. 周雷,邱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05)
  • [2]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 单蓓蓓.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D]. 刘苹香.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初中STEM拓展性课程开发案例研究[D]. 罗兰. 宁波大学, 2019(06)
  • [5]我国本科高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J]. 郑雪松,刘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6]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适合学生的教学[J]. 胡红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7]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与体系建构——以甘肃省一所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为例[J]. 胡红杏.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05)
  • [8]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研究与开发[J]. 姜忠元,刘英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5)
  • [9]探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D]. 周曹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基于课程形态视角的高校研究性学习探讨[J]. 蒋菡芙. 科技信息, 2009(35)

标签:;  ;  ;  ;  ;  

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