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虎跳峡云南松林水土流失防治潜力(英文)

西南虎跳峡云南松林水土流失防治潜力(英文)

一、中国西南虎跳峡地区云南松林土壤侵蚀控制潜能(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婕[1](2021)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存在水热矛盾突出、生态修复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缺点。该地区过去开展了以种植桉树、银合欢等生态树种为主的植被修复工程,但较为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保证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态效应有限且缺乏经济效益。本世纪初至今,为构建多样性生态系统,元谋县开展了以“经果林”和“生态林”相结合的植被修复策略,使得全县中高、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在2019年达到97.5%,较1999年增加36.82%,植被恢复取得显着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干热气候和水分胁迫仍是制约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如2012年,干热胁迫导致植物大面积凋萎甚至死亡。因此,选择耐旱性能强、种植效益高、环境友好型树种作为该区域的生态修复树种变得尤为迫切。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因为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及含油量高(生物柴油),被认为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的生态修复树种,在我国云南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930 m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河谷地带。但基于气候变化与水量平衡,作为入侵物种的小桐子,种植后是否降低了该地区植物多样性,是否增加了该地区的干旱程度以及其适应干热环境的水分传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小桐子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元谋干热河谷气候与植被关联的分析,小桐子林地蒸散发、降雨再分配及土壤水分的定位观测,高温与干旱胁迫控制试验,分析小桐子人工林地生态水文过程和小桐子干旱胁迫及适应性机制,研究小桐子能否作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找寻小桐子的生态修复适宜区,为该区生态修复的树种选择及后继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小桐子人工林实际蒸散发,蒸散发变化规律为:平地>坡地,湿季>干季,晴天>雨天。以2020年为例,湿季和干季的降雨量为464.24和45.91 mm,平地和坡地实际蒸散发(ETbowen)为214.04和182.18 mm(湿季),107.9和95.94 mm(干季),湿季降雨能满足小桐子林地对蒸腾、蒸散耗水需求,但干季的实际蒸散发量大于降雨量。(2)基于次降雨事件的连续观测发现,小桐子林冠层对降雨进行再分配,其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截留量分别占比72.48%、4.60%和22.92%,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临界雨量为0.6和4.8 mm,今后可通过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来估算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元谋干热河谷区年内土壤蓄水量变化分为3个阶段:土壤水分消耗期(10~12月),土壤水分恢复期(6~9月)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1~5月)。此外,干季耗水而湿季蓄水,10~30cm土层蓄水量最大,30~50cm土层蓄水量次之,50~75cm土层单月耗水量最大。研究期内,平地和坡地的土壤蓄水量为39.32和16.58 mm,种植小桐子后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3)高温与干旱胁迫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桐子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植物水势,导致小桐子冠层和根系的导水能力减弱,水流阻力增加,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积累受到抑制,但植物为适应干旱胁迫可通过调控水势差来减缓逆境条件下的吸水难度。干旱胁迫是导致液流通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在午间高温情况下,液流通量有所下降,形成短暂的“午休”现象以减少水分散失。(4)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种植区植物种类丰富,小桐子群落物种丰度可达7.61,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比桉树人工林、银合欢人工林和稀疏灌草丛高,属于生态环境友好型树种。综合考虑小桐子生长以及乔灌层和草本层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海拔≥1100 m,10°<坡度≤15°范围内;较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5°范围内;较不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0°范围内。小桐子在元谋干热河谷区作为生态友好型树种,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修复生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抗高温和干旱胁迫能力强,干旱复水后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和生长活动,可作为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

何高迅[2](2020)在《滇中山地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磷素输移特征及其流失风险》文中认为磷是植物生长和群落建成的必需营养元素,然而,磷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性因素,防控磷素进入水体对于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滇池是我国重要的高原湖泊之一,在其南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富磷山地和亚洲最大的露天磷矿资源,山地富磷区的磷素迁移入湖已经成为推动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控制山地富磷区的磷素流失对于滇池湖泊的水体保护至关重要。为了了解山地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磷素输移特征及其流失风险,本研究以滇池流域柴河子流域的山地富磷区为研究对象,以龙川江流域飒马场子流域的非富磷区为参比,结合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采用磷素化学连续分级提取(Bowman-Cole法)和磷核磁共振波谱法(31P-NMR)测定了磷素(有机磷)的赋存特征,通过对地表径流磷素流失特征和土壤磷储存能力(SPSC)的研究,评估了不同植被恢复下磷素流失风险,以期为滇中山地富磷区的生态恢复及滇池流域富磷区山地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不同山地在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磷含量及其组分存在显着差异。富磷山地的土壤全磷(TP)含量范围在6.16~14.95 g/kg之间,有效磷(Bray-P)含量在34.10~109.39 mg/kg,有机磷(PO)含量在1.66~5.30 g/kg之间。全磷整体表现为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荒坡灌草丛>常绿阔叶林,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全磷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有效磷则逐渐降低;非富磷山地的土壤全磷含量在0.24~0.37 g/kg之间,有效磷含量在0.30~9.20 mg/kg之间,有机磷含量在0.004~0.099 g/kg之间,随着进展演替的方向,全磷含量逐渐降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全磷和有效磷均呈降低的趋势;随着演替的进行,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逐渐增大,非富磷区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高于富磷区。(2)富磷区磷素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组分存在显着差异,在富磷区土壤中,正磷酸盐是最主要的无机磷组分,磷酸单酯和磷酸二酯是最重要的有机磷组分,磷酸单酯约占有机磷的70%,磷酸二酯中核酸(DNA)高于磷脂;土壤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最大,其次是中活性有机磷和中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含量最低,植被类型显着影响了土壤中有机磷的形态,而土壤深度仅对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有影响;云南松林活性有机磷占比最大,荒坡灌草丛、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高稳性有机磷占比最大;全磷、枯落物蓄积量、pH值、无定形铁铝(Feox、Alox)是影响生物有效磷的主要因素,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较高,云南松林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含量最高,对磷素的矿化和利用过程具有一定的优势。(3)不同植被恢复下磷素输出特征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群落结构越复杂,磷素输出量越低。富磷区地表径流磷流失总量表现为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而非富磷区表现为常绿阔叶林>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富磷区地表径流各磷形态的浓度均高于非富磷区。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对磷素流失均有影响。在富磷区,无机磷、溶解态总磷和溶解态无机磷是地表径流磷流失的主要形态,在非富磷区,无机磷、有机磷和颗粒态磷是磷流失的主要形态。(4)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磷储存能力(SPSC)及其磷流失风险差异显着,植被结构越复杂的群落磷流失风险越低。随着降雨的进行,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磷流失风险逐渐增大,雨季末期磷素流失风险高于雨季初期,在雨季末期,SPSC附加值表现为常绿阔叶林(4.15 g/m2)>荒坡灌草丛(0.16 g/m2)>针阔混交林(-2.36 g/m2)>云南松林(-10.68 g/m2),4种植被类型间差异显着,降雨驱动了磷素的流失。整体上,表层土壤磷流失风险较高,植被类型、土壤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磷储存能力存在显着影响,SPSC值适用于评价富磷区土壤磷素流失风险。结合SPSC、水溶性磷“临界值”和磷地表径流流失情况,荒坡灌草丛和云南松林磷流失风险较大,常绿阔叶林流失风险相对较小,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对消减磷素流失的效果更优。(5)在富磷区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结合多方面因素对磷素流失进行控制,一方面应提高植被结构,加大植被覆盖度和植被质量,提高枯落物的蓄积量,其次应合理搭配乔木和灌草本植物,引进旱冬瓜等固氮植物,改善土壤质量,在不同结构层次上降低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和侵蚀,从而降低磷素的流失。

吴蕾[3](2020)在《黄土高原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土壤侵蚀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该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植被能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植被建设是治理该区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植被盖度和植被结构的产流和产沙变化规律以及减水减沙效益,了解该区植被发挥水土保持作用的规律,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不同的有关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受试验条件影响,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研究收集了68篇有关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的文献,运用整合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盖度和植被结构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植被盖度和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的减流减沙效益变化趋势,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坡面产流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少。植被盖度范围在40-50%左右时,产流量发生突变,植被发挥有效的水土保持作用。由回归分析得到产流量和植被盖度呈二项式关系,即y=ax2+bx+c型(式中,y表示产流量;x表示植被盖度;a、b、c均表示方程系数)。减流效益的变化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迅速增加阶段;第二阶段为稳定增加阶段;第三阶段为降低阶段。植被的有效盖度在40-50%之间,临界盖度在70-80%之间。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减流效益和植被盖度呈对数关系,即y=aln(x)+b型(式中,y表示减流效益;x表示植被盖度;a、b均表示方程系数)。(2)坡面产沙量的变化与产流量变化一致,也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少。植被盖度从0增加到40-50%时,产沙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显着减少,当植被盖度超过50%后,产沙量的降低幅度减小,并在70-80%区间内出现最低值,超过80%后,产沙量趋于稳定。对产沙量和植被盖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产流量和植被盖度呈二项式关系,即y=ax2+bx+c型(式中,y表示产沙量;x表示植被盖度;a、b、c均表示方程系数)。不同植被盖度的减沙效益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迅速增加阶段;第二阶段为稳定增加阶段。由回归分析得到产流量和植被盖度呈对数关系,即y=aln(x)+b型(式中,y表示减沙效益;x表示植被盖度;a、b均表示方程系数)。(3)不同植被结构在发挥水土保持作用时存在差异。根据野外观测结果发现,不同植被结构的平均产流产沙量的大小顺序为:单一结构>双层结构>三层结构。植被群落垂直结构越丰富,其水土流失程度越低。(4)植被群落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Cs)越高,水土保持效果越好。减流减沙效益均随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可分为三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为迅速增长阶段,当Cs从0增长到15%过程中,减流减沙效益增长迅速;第二阶段为稳定增长阶段,Cs在15-25%之间减流减沙效益增长缓慢;第三阶段为平稳阶段,当Cs超过25-30%后,减流减沙效益趋于稳定。由回归分析得到减流减沙效益和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均呈对数关系,即y=aln(x)+b型(式中,y表示减流效益或减沙效益;x表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a、b均表示方程系数)。

付义勋[4](2019)在《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三江并流区地处青藏高原南缘,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草地是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分布研究,对认识生态环境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主要多涉及草地退化的人为因素研究,对承载草本生长发育的地质背景较少关注,草地分布的地质背景影响机制不明的情况。本文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年和2017年草地遥感信息,采用GIS与RS技术,分析了岩性、土壤类型、地球化学元素、地形地貌(地势起伏度、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质背景对草地分布的影响。初步揭示了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的地质条件影响机制,成果也为草地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成果如下:(1)总结了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现状及变化特征2017年三江并流区(一市二州八县)草地达6385.98 km2,主要涉及德钦县、香格里拉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2009~2017年间三江并流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草地增加幅度最大、增加速度最快;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草地减少幅度最大、退化速度最快。(2)地质条件对草地分布影响成土母岩不同,其形成的土壤理化性状也截然不同,进而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某一种植被类型的分布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岩性-土壤-植物系统来表述,即岩性不同的成土母岩,其形成的土壤不同,矿质养分含量不同,进而对植被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三江并流区草地主要发育于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等)、板岩和玄武岩及花岗岩等成土母岩,其中砂岩类草地发育居多。砂岩往往具有砂状结构,主要含Si02、A1203、FeO、CaO、P205等成分,经成土作用后形成的土壤颗粒细腻、质地较软、结构松散、透气透水性好,且含植物生长所需的Ca、Fe、P等营养元素。板岩主要含SiO2、Al2O3、K2O、MgO、CaO、TFe2O3等成分,经成土作用形成的土壤,质地一般为壤土,黏粒、粉粒及砂粒含量适中,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透气透水、保水保温性都较好,亦含K、Mg、Ca、Fe等营养元素。玄武岩主要含SiO2、K2O、Na2O、CaO、Fe203、FeO、MgO等成分,具有气孔构造,易风化,经成土作用后形成的土壤,兼具植物生长所需的K、Na、Ca、Fe、Mg等营养元素;花岗岩主要含 Si02、A1203、K2O、Na2O、CaO、FeO、Fe203、MgO等成分,可谓植物营养元素丰富。土壤类型不同,草地发育亦存在差异。三江并流区草地主要发育于燥褐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新积土和沼泽土等土壤中。分析其原因为:这些土壤多具有透气透水性好、壤土性质佳、腐殖质聚集、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力好等特点,适宜草本生长。地球化学元素富集程度不同,草地发育亦有显着影响。三江并流区Au、K20、CaO与草地发育呈显着线性正相关;Co、Hg、Li、Mn、Nb、Ti、Si02与草地发育呈显着线性负相关;Bi、Cd、Pb、V、Fe203与草地发育呈显着抛物线式相关。分析其原因为:K2O、CaO中富含的K、Ca为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有利于植物体内光合作用、酶作用及植物组织构成等,能较好的促进草本生长。Hg、Li为毒性金属元素,强烈抑制草本生长,而Co、Mn为植物所需微量营养元素,若Co(过量)、Mn(过量)亦会抑制草本生长。Cd、Pb亦为毒性金属元素,当其富集较低时,可能会促进草本生长,但富集到一定程度时,其毒性明显抑制草本生长。V和Fe203中的Fe为植物生长所需微量营养元素,少量摄入时能促进草本生长发育,但过多将导致如K、Ca、P等营养元素失衡,抑制草本生长。Au、Bi、Nb、Ti、SiO2的富集,可能造成土壤养分、质地改变及其它营养元素失衡等,进而影响草地发育。地形地貌对草地发育影响为:大起伏山地、海拔3500(含)~5000m范围内、坡向为东坡、东南坡、南坡、西南坡等阳坡半阳坡发育显着,而坡度较地势、海拔、坡向而言,对草地发育不甚明显。分析其原因为:山区降水量较多,水热条件好,且山区人为活动影响较小,适宜耐贫瘠、耐严寒、耐干旱、抗风、抗辐射的草本植物生长。

曾成[5](2018)在《基于GIS和RUSLE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与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成土速率慢,水土空间不匹配等特殊的地质水文背景和地下结构发育的原因,决定了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比非喀斯特地区更加复杂和特殊,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往往与地形、岩性、石漠化、道路修建等都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是前人的研究忽略了石漠化、岩性等自然要素以及道路等人类活动要素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因此,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是非常缺乏的。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喀斯特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及其与空间要素关联性,这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的,不仅缺少数据上的支持,更缺少技术方法上的经验与贡献。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南方典型喀斯特槽谷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类型的实际调查情况和土壤可蚀性测试计算结果,基于GIS技术和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RUSLE),选取坡度、岩性、石漠化等因子作为自然影响要素,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岩性和石漠化的演变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取道路因子作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要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探讨了喀斯特地貌下道路修建对于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影响,揭示了该地区土壤侵蚀与主控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壤侵蚀演变总的是有好转的趋势,微度和轻度侵蚀所占面积比例呈现增加趋势,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所占比例呈现减少趋势,从侵蚀面积上呈现由中度侵蚀以上侵蚀等级向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转移的迹象,证明研究区水土保持措施在大范围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效果是显着的。(2)坡度在35°以下的区域,随着坡度的增加,印江县土壤侵蚀模数也逐渐增加,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坡度达到35°时,侵蚀量则变为下降趋势,受坡度增大的影响变弱。坡度在35°以下的区域,一方面随坡度的增加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变强,另一方面喀斯特山区的坡耕地主要分布在坡度在35°以下的区域,人类活动剧烈,导致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当坡度达到35°时,侵蚀量则变为下降趋势,受坡度增大的影响变弱。15°-35°坡度带是研究区的主要侵蚀坡度段,侵蚀面积占侵蚀总面积的60.59%,侵蚀总量的贡献率为40.44%,该坡度范围遭受人为开垦剧烈,是土壤侵蚀易发生的区域,所以15°-35°坡度带应是印江县加强防治土壤侵蚀措施的重要区域。(3)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区土壤侵蚀速率降幅大于非碳酸盐岩地区,所有的岩石出露区的土壤侵蚀整体上呈现出好转的趋势,但各个岩性分布带之间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差异较大。连续性白云岩、石灰岩夹碎屑岩、石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地区随着碳酸盐岩的含量减少,年侵蚀速率的降幅逐渐降低。碳酸盐岩含量越高,成土速率越慢,土层浅薄,故年侵蚀速率的降幅小。(4)随石漠化等级的加重,土壤年侵蚀速率的降幅逐渐减少,呈现石漠化程度越高,侵蚀模数越低,年侵蚀速率降幅越小的特点。由于无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和低海拔地区,有一定土壤厚度,且植被覆盖良好,故无石漠化地区的年侵蚀速率降幅大于石漠化地区。(5)喀斯特地区地表破碎,大量山体的存在增加了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破碎化,同时景观破碎化是也是加剧道路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印江县道路缓冲区的土壤侵蚀变化总体受控于全县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本文在道路缓冲区内抠除了山体,计算结果更能体现喀斯特地区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在抠除山体之前的道路缓冲区存在3069.18hm2的侵蚀高估。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将喀斯特等复杂地形区特殊的地形因子考虑在内。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决策者和环境管理者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国际同行研究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侵蚀提供了方法上的经验和数据上的参考。

孙佳佳,王志刚,张平仓,潘晓颖[6](2013)在《植被结构指标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部分前人关于植被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效应、植被结构指标与评价、植被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是由于林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正确评价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成为水土保持管理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旨在综合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促进今后相关研究的发展。

绿色和平[7](2013)在《危机中的云南天然林——云南天然林研究调查报告》文中认为绿色和平一直持续关注和研究云南天然林的保护,我们的调查显示,云南森林质量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呼吁云南省政府和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加强对原生林保护规划,并提出以下建议:划定生态红线以保护珍贵的原生林;完善低产林改造政策并停止将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严格控制征占用天然林林地。

罗亲普,刘文杰[8](2012)在《土壤溅蚀过程和研究方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溅蚀是土壤侵蚀过程的开始,是指由于降雨雨滴打击土壤表层,引起土壤颗粒分散和迁移的一种侵蚀过程,是导致坡面水蚀的一个重要威胁因子。因此,土壤溅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土壤溅蚀过程和研究方法是土壤溅蚀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论文根据有关资料,综述了国内外土壤溅蚀过程和研究方法方面的主要成果,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溅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过程之一,是各种水文过程、水力过程和生态过程的综合表现,是复杂的降雨因子和土壤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一系列关于降雨雨滴与地表间的能量转换过程。测量土壤溅蚀的方法主要有溅蚀杯、溅蚀板和溅蚀盘。进一步的研究应致力于土壤溅蚀的力学过程和森林土壤溅蚀过程方面的探讨。

黄小燕[9](2012)在《新安江水库环境与社会回顾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坝大库是水坝效益与影响的突出代表,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注,其建设面临来自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基于此,本文结合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的效益与环境影响的调研,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现状、水电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水库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量化、考虑生态效益的国民经济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建坝和拆坝的争论,促进我国水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强调开展水电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提出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流程,建立水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调查资料,对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运行五十年来,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全面的回顾与评价,表明新安江水库具有显着的社会环境效益。(3)提出考虑生态效益的水电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方法,在社会环境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开展利弊分析和国民经济后评价,表明该工程的国民经济效益是很好的,对地方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周彬[10](2011)在《西南林区天然林资源动态及恢复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发挥着比人工林更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但退化导致其结构失去平衡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天然林退化是我国林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西南林区(云南、四川、贵州和重庆)既是我国两大天然林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天然林退化比较严重地区。积极开展西南林区天然林资源动态监测和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研究和实践,是遏制天然林退化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介绍天然林资源动态、天然林退化及生态恢复等概念和研究进展基础上,通过对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统计,分析了西南林区近60年天然林资源动态,森林资源消耗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开展了天然林资源分区和退化程度分级,构建了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天然林资源近60年动态分析。天然林资源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天然林资源动态对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南林区1949年以来天然林资源数据的挖掘和比较分析,发现西南林区天然林发展经历了木材消耗和生态恢复两个阶段。前30a因木材采伐导致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降低了26%和33%,后30a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推动下分别增加了58%和42%。2008年天然林面积达到2587万hm2,蓄积达到32亿m3。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对天然林资源总量恢复效果明显。但天然林整体质量提高缓慢,目前平均每公顷蓄积123m3尚处历史低位。天然林年龄结构也不平衡,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占天然林的58%,蓄积仅占30%,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占28%,蓄积却占55%。目前公益林和商品林面积比约7:3,蓄积量比接近8:2。森林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森林资源消耗是影响资源动态的关键因素,并与经济发展关系复杂。本文使用了“GDP黄金当量”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新指标。GDP黄金当量是指把历年GDP总量按年均汇价和国际黄金市场年均价换算成黄金重量,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绕开纸币的贬值或升值,反映GDP的贵金属本质,从而把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转变成物物关系分析。研究森林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森林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分析西南林区1949年以来历年商品材产量、人口数量、GDP总量、GDP黄金当量以及经济发展单位木材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检验了近现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资源诅咒”和“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结果表明,1952~2008年GDP总量增长了422倍,人口增长了1倍,GDP黄金当量增加了4.5倍,商品材产量增加了12倍;商品材产量1997~2000年因天然林保护工程下降了80%,然而2008年的946万m3又恢复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的水平,总体上增长趋势未变;GDP黄金当量和商品材产量仅前20a成直线相关(p<0.01);商品材产量和人口数量之间成线性相关(p<0.01),GDP黄金当量和人口数量之间非参数相关显着(p=0.005),人均GDP增长了162倍,人均GDP黄金当量只增长了1.5倍,商品材产量和人均GDP(或人均GDP黄金当量)之间都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也不存在森林资源诅咒经济增长现象;每万元GDP或每公斤GDP黄金当量消耗的商品材先增加后减少。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林区经济发展走过了劳动和森林资源密集型时期。天然林资源分区。森林地理分区是区域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天然林资源分区可为其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支持。在已有植被分区和省级专题分区基础上,依据地带性森林类型、地质地貌特征和主要退化原因3个指标,使用DIVA-GIS和ArcMap软件,把西南林区天然林资源分为川滇高山峡谷暗针叶林区、川东盆周低中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黔滇石灰岩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滇中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滇南低山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天然林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天然林生态恢复管理是指为了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和重建而开展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活动。林分水平上天然林相对退化程度分为严重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和没有退化4个等级,并用郁闭度减少率、胸高断面积减少率和入侵植物面积占森林面积比例3个指标进行数量化定义。在依法经营管理、生态功能优先和森林分类管理3大原则下,分别在森林经营单位层次和林分层次上,从天然林总体特征恢复、天然林组成和结构恢复、天然林功能恢复3个方面,构建了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

二、中国西南虎跳峡地区云南松林土壤侵蚀控制潜能(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南虎跳峡地区云南松林土壤侵蚀控制潜能(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干热河谷主要特征与生态安全
        1.2.1 区域气候、水系及土壤
        1.2.2 干热河谷区生态安全与生态修复
        1.2.3 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模式
    1.3 小桐子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1.3.1 生长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1.3.2 小桐子种植效益
    1.4 林地水分循环
        1.4.1 林地水分循环
        1.4.2 植被的蒸散发
        1.4.2.1 植被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
        1.4.2.2 干、热条件下植被的蒸腾特性
        1.4.2.3 高温与胁迫下植物蒸腾特性
        1.4.3 降雨再分配与土壤水分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气候与植被变化
        2.2.1.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2.1.2 植被覆盖度
        2.2.2 生物多样性调查
        2.2.2.1 调查区地理位置
        2.2.2.2 采样点详情
        2.2.2.3 乔灌层林木调查
        2.2.2.4 林下植被群落调查
        2.2.2.5 稀疏灌草丛群落调查
        2.2.2.6 重要值与α多样性指数
        2.2.3 降雨再分配观测
        2.2.3.1 实验设计
        2.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土壤水分
        2.2.4.1 实验设计
        2.2.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小桐子林地蒸散发
        2.2.5.1 波文比法实测蒸散发实验设计
        2.2.5.2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蒸散发
        2.2.5.3 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估算蒸散发
        2.2.6 小桐子苗木适应干、热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
        2.2.6.1 试验材料
        2.2.6.2 试验设计
        2.2.6.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理统计
第三章 干热对植被的胁迫作用
    3.1 气候年际变化
        3.1.1 降雨量年际变化
        3.1.2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
        3.1.3 地面温度年际变化
        3.1.4 气温年际变化
        3.1.5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3.2 植被覆盖度变化
        3.2.1 元谋干热河谷1999和2019 年植被覆盖度
        3.2.2 元谋干热河谷20 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3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变化
        3.3.1 极端干热气候特征
        3.3.2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特征
        3.3.3 元谋干热河谷极端干热气候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4 小桐子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3.4.1 小桐子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3.4.2 小桐子乔灌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3.4.3 小桐子草本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3.4.4 元谋干热河谷稀疏灌草丛物种丰富度
    3.5 不同海拔、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5.1 不同海拔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5.2 不同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内小气候与林地蒸散特性
    4.1 森林小气候变化(以平地为例)
        4.1.1 林内外温、湿度小气候
        4.1.2 降雨量和太阳辐射
        4.1.3 风速和风向
    4.2 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4.2.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4.2.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4.2.3 能量闭合及各分量年季变化
    4.3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蒸散发
        4.3.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4.3.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4.3.3 蒸散发年际变化
    4.4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的蒸散发
        4.4.1 参考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4.4.2 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4.5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人工林水分盈亏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与土壤水分迁移
    5.1 小桐子人工林地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5.1.1 大气降雨(RF)特征
        5.1.2 林冠降雨再分配特征
        5.1.3 不同降雨等级下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5.2 林外降雨气候特征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1 降雨量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2 降雨历时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3 降雨强度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4 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回归分析与校验
    5.3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根区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3.1 平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3.2 坡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4 干热河谷区次降雨后小桐子根区土壤水迁移特征
        5.4.1 湿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5.4.2 干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5.5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5.6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的水量平衡
    5.7 讨论
        5.7.1 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
        5.7.2 小桐子林地水分迁移及的水量平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适应干、热环境的生理机制
    6.1 小桐子生长、光合和水力结构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6.1.1 土壤含水率
        6.1.2 小桐子生长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6.1.3 小桐子光合速率
        6.1.4 小桐子导水率
        6.1.5 小桐子水势
    6.2 小桐子树干液流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6.2.1 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变化
        6.2.2 高温-湿润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3 高温-半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4 高温-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5 常温-干旱复水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讨论
    7.2 主要研究结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滇中山地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磷素输移特征及其流失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磷素的地表生态过程
        1.2.2 土壤磷的赋存与分级分析
        1.2.3 土壤磷素流失特征
        1.2.4 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评价
        1.2.5 滇中富磷区研究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择
        2.2.2 植物群落调查
        2.2.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2.4 水土样品分析
        2.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
        3.1.1 植物群落组成
        3.1.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3.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
        3.2.1 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3.2.2 土壤有机质赋存特征
        3.2.3 土壤全氮赋存特征
        3.2.4 土壤酸性磷酸酶赋存特征
        3.2.5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状况
        3.2.6 土壤无定形铁铝赋存特征
    3.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磷形态及其含量特征
        3.3.1 土壤全磷赋存特征
        3.3.2 土壤有效磷赋存特征
        3.3.3 土壤有机磷赋存特征
        3.3.4 土壤微生物磷赋存特征
        3.3.5 土壤生物有效磷赋存特征
        3.3.6 土壤水溶性总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特征
        3.3.7 影响磷素赋存特征的因素
    3.4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磷形态和储量特征
        3.4.1 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含量特征
        3.4.2 不同植被恢复下不同有机磷磷组分的分布及其相对比例
        3.4.3 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有机磷储量特征
        3.4.4 影响土壤有机磷形态和储量的因素
        3.4.5 土壤磷液相核磁共振波谱(~(31)P-NMR)特征
        3.4.6 不同方法所测全磷和有机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群落地表径流磷素输出特征
        3.5.1 研究区降雨量特征
        3.5.2 不同群落地表径流磷素流失特征
        3.5.3 影响磷素流失的主要原因
    3.6 富磷区土壤磷饱和比和土壤磷储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3.6.1 土壤Mehlich-3 浸提Fe、Al和 P含量
        3.6.2 富磷区土壤磷饱和比和磷储存能力
        3.6.3 影响土壤磷储存能力的因素
4 讨论
    4.1 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磷素特征
    4.2 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有机磷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3 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地表径流磷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4 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评价
    4.5 富磷区磷素存赋和输移的地表过程及其控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黄土高原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盖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2.2 植被类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2.3 植被结构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2.4 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的应用
    1.3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植被盖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被盖度对产流量的影响
        3.1.2 室外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被盖度对产流量的影响
        3.1.3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被盖度对减流效益的影响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植被盖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被盖度对产沙量的影响
        4.1.2 室外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被盖度对产沙量的影响
        4.1.3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被盖度对减沙效益的影响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植被结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野外观测条件下不同植被结构的平均产流产沙量的变化
        5.1.2 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的减流效益变化
        5.1.3 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的减沙效益变化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条件基本内涵
        1.2.2 地质背景与植被(草地)关系研究
        1.2.3 草地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草地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1.5.2 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自然环境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交通
        2.2.2 人口
        2.2.3 经济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环境地质特征
    3.1 地球动力学背景
    3.2 地质背景
        3.2.1 地层岩性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3 环境地质
        3.3.1 地形地貌
        3.3.2 土壤类型
        3.3.3 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草地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4.1 草地定义
    4.2 数据源
    4.3 草地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4.4 草地空间分布现状
    4.5 草地动态变化特征
        4.5.1 草地数量变化
        4.5.2 草地变化的速度和趋势
        4.5.3 草地变化区域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
    5.1 气候与植被带
    5.2 岩性对草地发育影响
    5.3 土壤类型对草地发育影响
    5.4 地球化学元素富集程度对草地发育影响
    5.5 地形地貌对草地发育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GIS和RUSLE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与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
        1.2.2 国内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研究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特色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
        2.1.2 气候
        2.1.3 地形及土壤
        2.1.4 水文及植被
        2.1.5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RUSLE模型计算
        3.1.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3.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3.1.3 坡长(L)和坡度(S)因子
        3.1.4 植被覆盖因子(C)
        3.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3.1.6 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方法
    3.2 山脊线及道路缓冲区的建立
        3.2.1 山脊线提取及山体建立
        3.2.2 道路提取及缓冲区建立
    3.3 景观指数分析
第四章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特征
    4.1 不同历史阶段土壤侵蚀分布
    4.2 土壤侵蚀空间变化转移
    4.3 与其他研究者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与自然要素相关性分析
    5.1 与坡度因子的相关性
    5.2 与岩性因子的相关性
    5.3 与石漠化因子的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与人类活动要素相关性分析
    6.1 道路修建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2 土壤侵蚀景观破碎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植被结构指标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2 植被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效应
3 植被结构指标与评价
4 植被水土保持效应评价
5 结语

(7)危机中的云南天然林——云南天然林研究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森林资源现状
    (一) 原生林仅剩9%
    (二) 次生林保护堪忧
    (三) 低产林改造政策存在漏洞
二、云南森林破坏的具体问题
    (一) 天然林被转换为人工林
        1. 中低产林比例的判定缺乏科学原则。
        2. 是否有必要皆伐?
        3. 五年采伐限额意味着什么?
        4. 低产林改造, 究竟谁在获利?
    (二) 集体天然商品林被转换问题不容忽视
三、天然林质量的生态后果
    (一) 旱灾发生的概率提高
    (二) 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提高
    (三)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四、建议
    (一) 划定生态红线, 保护珍贵的原生林
    (二) 完善低产林改造政策, 停止天然林皆伐, 停止将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
    (三) 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尤其是严格控制征占用天然林林地

(8)土壤溅蚀过程和研究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溅蚀的过程
2 土壤溅蚀的研究方法
    2.1 测量方法
    2.2 测量尺度
3 存在的问题
    3.1 土壤溅蚀的力学过程
    3.2 森林土壤溅蚀过程
4 展望

(9)新安江水库环境与社会回顾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国水电建设概况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1 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
    2.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2.3 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况
    2.4 水电项目环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5 水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6 水电项目环评工作的基本程序
    2.7 我国水电建设项目环评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新安江水库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3.2 环境状况
    3.3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环境影响回顾评价
    4.1 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4.2 对物理化学系统的影响
    4.3 对生物系统的影响
第五章 国民经济及环境损益评价
    5.1 国民经济后评价方法
    5.2 考虑生态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5.3 新安江水库国民经济后评价
    5.4 综合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0)西南林区天然林资源动态及恢复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项目来源
    1.2 天然林资源动态分析
    1.3 天然林资源利用和管理
        1.3.1 木材利用
        1.3.2 多种效益利用
        1.3.3 生态系统经营
    1.4 天然林退化和生态恢复
        1.4.1 天然林退化概念
        1.4.2 天然林退化原因和等级
        1.4.3 退化天然林的恢复和重建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地形地貌
        1.5.2 气候水文
        1.5.3 土壤
        1.5.4 森林植被
        1.5.5 生物多样性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线路
第二章 天然林资源近60 年动态分析
    2.1 数据收集和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天然林面积和蓄积
        2.2.2 天然林年龄结构
        2.2.3 天然林用途结构
    2.3 讨论
        2.3.1 天然林面积红线控制
        2.3.2 天然林结构调整
        2.3.3 天然林生态恢复和重建
    2.4 小结
第三章 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
    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商品材产量和经济增长关系
        3.2.2 人口数量对森林消耗和经济增长影响
        3.2.3 商品材单位能耗
    3.3 讨论
        3.3.1 商品材消耗和经济增长
        3.3.2 人口数量增长效应
        3.3.3 降低商品材单位耗能
    3.4 小结
第四章 天然林资源分区
    4.1 天然林资源分区依据和方法
    4.2 天然林资源分区结果
    4.3 各区天然林资源概述
        4.3.1 川滇高山峡谷暗针叶林区
        4.3.2 川东盆周低中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4.3.3 滇中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4.3.4 黔滇石灰岩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4.3.5 滇南低山热带季雨林雨林区
    4.5 小结
第五章 天然林资源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
    5.1 生态恢复管理原则
        5.1.1 依法经营管理
        5.1.2 生态功能优先
        5.1.3 森林分类管理
    5.2 天然林退化程度分级
        5.2.1 天然林退化等级
        5.2.2 退化等级数量化定义
    5.3 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
        5.3.1 天然林总体特征恢复
        5.3.2 天然林组成和结构恢复
        5.3.3 天然林功能恢复
第六章 结论、讨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中国西南虎跳峡地区云南松林土壤侵蚀控制潜能(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D]. 李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滇中山地富磷区不同植被恢复下磷素输移特征及其流失风险[D]. 何高迅. 云南大学, 2020(08)
  • [3]黄土高原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D]. 吴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D]. 付义勋. 云南大学, 2019(03)
  • [5]基于GIS和RUSLE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与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D]. 曾成.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 [6]植被结构指标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研究中的应用[J]. 孙佳佳,王志刚,张平仓,潘晓颖.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3(09)
  • [7]危机中的云南天然林——云南天然林研究调查报告[J]. 绿色和平. 绿叶, 2013(03)
  • [8]土壤溅蚀过程和研究方法综述[J]. 罗亲普,刘文杰. 土壤通报, 2012(01)
  • [9]新安江水库环境与社会回顾评价研究[D]. 黄小燕. 浙江大学, 2012(07)
  • [10]西南林区天然林资源动态及恢复对策研究[D]. 周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标签:;  ;  ;  ;  ;  

西南虎跳峡云南松林水土流失防治潜力(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