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标量场轮廓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程序实现

二维标量场轮廓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程序实现

一、二维标量场等值线自动生成方法与程序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董晨语[1](2021)在《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海洋数据具有大规模、复杂结构、同源异构、强时空过程依赖性等特点,针对不同海洋数据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数据管理方案,并基于数据库形成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是多种类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石。海洋数据表达可视化技术是数据参数性质的直观表达,也是海洋数据处理结果的展示方式。当前对于海洋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多针对于特定一类数据、或一种算法的实现,难以推广到大规模、多类型、复杂结构的海洋数据的情景。因此,本文依托相关项目需求,对海洋数据管理与可视化中的数据管理技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和三维可视化算法三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开发了相应的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海洋数据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编码方案、数据库存储方案和检索方案三部分。数据编码方案是数据的唯一标识,在存储时生成,主要用于检索时进行数据定位,且能够对海洋数据的各项性质予以区别。数据库存储方案对导入的海洋数据进行自动地分库分表,并依据海洋数据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基于数据库结构和编码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检索方案,对海洋数据进行精确地检索定位。基于以上三部分建立海洋数据库,作为后续超分辨率重建和海洋数据可视化的数据来源。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将输入的低分辨率海洋数据进行重建,提升其分辨率以达到项目对海洋数据可视化的要求,本文通过两次图信号处理与正则化技术结合的方式,使重建后分辨率提高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的边缘,其重建结果可用于后续三维海洋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本文对三维海洋数据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统光线投射算法在海洋数据实现上存在的不足,依据海洋数据的特点,在垂向温、盐度变化较大区域范围进行均匀化处理、自动数据分类、海洋数据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边缘保护四方面对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简化了一定的计算过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依托项目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及数据管理方案,结合图信号处理进行了海洋数据的超分辨率重建,对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在三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与软件系统“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对项目收集和试验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存储、检索,对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进行了显示。

罗富智[2](2021)在《科学文献的主题演化可视分析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文献是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对自然科学现象进行充分观察或研究后,对成果与结论的书面表达。海量科学文献的发表使科学的结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社会和技术问题。通过分析科学文献数据,揭示学科主题结构及发展历程,对理解学科特点、发现新兴研究以及预测未来趋势至关重要。围绕科学文献,现有研究只关注学科框架的构建或单研究领域的主题分析,缺少完善的从学科层级自顶向下进行细节探索的分析流程。在文本的主题可视分析方面,现有方法无法同时展现主题间的相关关系与时序变化情况,同时对跨领域相关主题分析的研究工作较少。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为例,基于学科内代表性会议文献数据,结合分析人员实际需求,利用可视分析方法实现“从学科到研究领域再到主题”的分析过程,具体研究内容与相关成果如下:1)构建科学文献的主题演化可视分析模型。围绕文献数据特点,从整体、个体、交叉影响三个层面出发定义可视分析任务。通过文档向量、主题建模等技术实现文本信息挖掘。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构建可视分析模型,并依此提出多种可视化方法。2)提出一种基于投影的文档语义可视化方法,旨在帮助用户理解学科的整体构成。该方法使用散点图与等值线图结合的方式对文档的分布关系进行呈现,使用位置近邻表示文档的语义相似性,使用等值线表示领域的语义覆盖范围。该方法支持时间刷选交互,帮助用户理解学科发展随时间的演变情况。同时该方法加入了一个局部透镜,通过添加作者、关键词等额外信息帮助用户理解视图区域含义。3)提出一种基于流图隐喻的主题树可视化方法,旨在帮助用户理解领域的主题结构与时序演化。该方法将流可视化方法融入到径向布局的树可视化方法中,实现主题树布局。结合基于聚类的时间分片算法,完成主题发展阶段划分。提供高亮、刷选等交互手段协助用户完成主题树探索。4)改进基于相关性的桑基图可视化方法,旨在探索跨领域的主题影响,如机器学习技术在可视化领域的应用。该方法通过主题相似性的度量与主题间领先滞后关系确定,刻画主题间的影响。采用排序、过滤等交互方法进行视图简化,帮助用户完成主题相关性的探索。基于上述模型和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科学文献主题演化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该系统提供以多视图联动为主的多种灵活交互手段,辅助分析人员完成主题结构分析、时序演化分析及交叉影响分析等任务。通过计算机科学场景下的案例实验分析与专家评估,验证了上述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吴斌[3](2020)在《气象标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象信息是一种比较关键的地理信息数据,该数据由标量和矢量构成。一般情况下,通过测量或者模拟所得到的气象数据大部分是以标量的形式出现,故气象标量数据可视化对气象分析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标量可视化的研究现状及方法,将气象标量数据作为主体,概述了气象标量数据的处理方式和可视化方法,此外对标量数据插值方法、等值线追踪标注方法以及标量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本文针对面向气象标量数据的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牛须优化的神经网络插值模型。该模型以全国气象标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与遗传神经网络、粒子群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等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天牛须的神经网络插值算法有效且速度快。其次,将该插值模型下的实验数据结果与传统的气象插值算法的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了基于天牛须的神经网络插值模型在气象标量插值中具有有效性和精确性。(2)在等值线可视化过程中,等值线追踪至关重要。当数据规模较大时,传统追踪方法比较耗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四边的等值线追踪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量级的数据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基于四边的追踪方法速度远远快于传统追踪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斜率和步长确定等值线标注位置的方法,结果表明标注效果较为明显。(3)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数据归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颜色与数据高度相结合来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有效解决了三维模型可视化效果中由于个别极值数据造成了可视化效果差的问题。(4)基于之前的工作成果,以气象标量数据为基础数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气象标量场的可视化平台,在该平台中完成对气象标量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效果展示。

喻航[4](2020)在《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军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装备性能和战争推演进行预测变得十分关键。某单位为了加快装备研制,提出了“舰艇作战仿真”这一需求。在仿真过程中仿实体会实时产生大量的数据,对仿真数据的快速处理和直观展示将对研究人员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仿真数据进行科学可视化处理就变得十分重要。该论文设计并实现了“舰艇作战仿真”的科学可视化处理。论文以数据可视化理论和面向对象软件理论为基础,并采用扩展性能良好的XXXX仿真平台作为基础进行开发,顺利完成了某单位的仿真需求。可视化工作主要包括视角选择模块、区域绘制模块、作战信息模块、图表模块和多媒体模块。视角选择模块提供了不同的席位来对作战过程进行观察,区域绘制模块对于装备细节的展示进行了完善,作战信息模块对作战过程进行同步的文字描述,图表模块则对仿真实体的交互数据进行丰富而多样的展示,多媒体模块负责载入音视频文件对仿真过程进行解说。上述模块均在XXXX平台上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进行开发,主要开发技术包括C++、Qt和Python。论文重点论述了图表模块。该模块负责对仿真实体的交互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数据类型包括二维数据、三维数据和表格数据等,用户可以在仿真过程中灵活地建立、删除、编辑和移动图表。图表提供了移动、放大等基本交互手段。

汪文毅[5](2020)在《全球海洋再分析产品多维可视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体系纷繁数量庞大的海洋科学数据给海洋环境、海洋气象、海洋预测,甚至海洋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之中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结合可视化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则能够更直观地描述海洋环境的具体信息,模拟海洋环境和变换过程。本文基于“全球高分辨率海洋再分析产品应用示范”课题项目中的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要求,研究了多种维度多种类型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并利用GPU图形处理器对绘制过程进行加速,针对算法的不足进行优化,设计开发了海洋再分析产品的多维可视化系统。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不同维度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海洋可视化软件发展现状,并对多种维度的可视化算法进行分析和总结,选定课题主要研究的二维标量、二维矢量和三维标量可视化算法。然后,重点阐述了二维标量的基于矩形网格的等值线生成算法、二维矢量的LIC算法和三维标量的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这三种算法,并依据GPU架构,对算法流程进行并行化重构和迁移,利用GPU的高速计算功能对算法进行加速优化。同时,重点对二维矢量和三维标量的可视化算法进行改进。对于LIC纹理增强算法,在通过高通滤波对卷积后的纹理进行增强这一步骤中,通过建立局部的采样步长和矢量角度间的映射关系代替原始算法选择固定采样步长的方式来降低纹理发生走样的现象,提升了矢量场可视化质量;对于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通过采样重积分的方法计算每两个采样点间线段上的颜色值以及不透明度以此来消除传统算法中只计算单独采样点值所造成的伪影现象这一图像瑕疵。另一方面,通过八叉树法对体数据进行划分生成子数据块,当遍历子数据块时,跳过包含无效体素的空子块,只对有效子块进行操作,以此来降低计算量,加快绘制效率。最后,为了丰富全球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的功能,提出了基于OSG的2.5维空间曲面可视化方法,通过对全球海洋再分析产品数据进行坐标变换和颜色映射,绘制了海洋环境要素全球分布的可视化效果图。再基于之前对多维度可视化算法的研究,对多维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和全球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这两个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加上提高体验效果的人机交互等功能,以此设计和实现了海洋环境要素多维可视化系统。

彭艳[6](2019)在《联合试验平台综合信息显示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现如今虚拟仿真现状,研究集地理环境、大气环境、作战试验设备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显示软件,本课题为HIT-JTP体系结构设计一个用于二三维场景的战场态势显示软件,HIT-JTP结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提出并自行开发的用于联合试验的支撑体系结构。它可以让试验人员直观查看试验态势,支持虚拟环境显示、特殊效果、分析测量等功能。在分析HIT-JTP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综合信息显示软件的总体方案,并分析了重要模块的具体功能。基于总体方案,对软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首先为了实现中间件数据与用户定制的显示方案所需数据灵活关联,研究了HIT-JTP体系结构中间件运行机制的基础,编写了综合信息显示软件的中间件接口函数,实现了对各种显示内容的驱动;为了提高显示软件的扩展性,以能够支持任意设备模型的三维显示驱动方法,设计了通用三维设备模型驱动方法以及扩展方法;为了实现对不可见的虚拟环境的伪显示,研究了探究虚拟环境显示原理,设计了风场、温度场、雨雪等效果实现方法,以便于观察环境因素对虚拟试验的影响;对于战场态势分析,为了使试验人员更加直观的观测作战情况,采用了多视图的方法进行态势显示以及采用降维的方法对战场态势分析。其次使用UML建模语言对综合信息显示软件的设计进行了描述,对软件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以及详细设计。对软件完成需求分析,得到软件用例,完成软件类图设计。最后,对实现的二维场景模块、三维场景模块、中间件数据交互模块、模型驱动模块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软件的系统架构设计、关键技术探究、软件详细设计是正确的。

王松[7](2019)在《面向感知增强的流场可视化与沉浸式模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场可视化在帮助用户分析和理解复杂流场流动机理,洞察流场物理现象并发现流动科学规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于流场可视化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增加用户对流场物理过程感知为研究目标,从可视化绘制算法、呈现环境和交互技术、布局方式等方面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帮助拓展流场可视化中信息表达的多样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流场可视化分析环境,提高对流场科学数据处理效率和可视分析能力。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抽象领域专家分析理解流场物理现象的过程,提出了基于VCIH模型的感知增强类流场可视化分类策略,从视觉感知增强、流场过程增强、探索式交互增强以及硬件依赖性增强四个方面梳理目前主要的研究进展。2.为有效表征矢量场特征结构,提升流线的绘制质量与视觉效果,提出了基于几何特征的自适应撒点策略来提高流线绘制的视觉效果和属性表征的能力。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流面绘制结果,提出了自适应三角化策略保持流面结构的完整性、平滑性以及凹凸性,有效展现清晰的流场模式和重要的流动特性,增加三维流场数据的可读性。3.为提高二维纹理绘制方法的图像质量和兼容性,结合颜色特征映射方法提出了基于分层聚类的ColorLIC绘制算法,借助全局采样和邻近聚类算法有效改善二维流场细节特征的视觉呈现效果。针对扩展到三维空间时纹理片元间存在的视线遮挡和混乱问题,提出基于GPU加速实现的稀疏噪声纹理生成的改进三维矢量场VolumeLIC绘制技术,满足实时显示的要求,有效提升生成三维纹理图像的结构清晰度和视觉表现力。4.结合沉浸式环境下的分析优势与交互特点,定义沉浸式交互方式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非接触式手势动作的沉浸式流场可视化交互技术,引入动作舒适度评估模型设计交互手势姿态,引入弹簧模型消除手势抖动,引入游标模型基于上下文手势动作判断手势状态,最后以HTC Vive+Leap Motion构建测试平台验证本文交互方法在交互体验度等方面的优势。5.针对单一可视化方法的呈现无法满足用户对复杂流动机理和物理现象的认知需求的问题,引入多视图协同交互模型实现对数据属性特征统计、临界状态分布和时空演化规律的多维度并行呈现。引入多维关联对比模型呈现不同参数环境下的视觉结果,实现对多维属性数据的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对比与分析。设计实现大规模CFD流场可视化分析系统FVIS,通过多组测试案例结合专家意见验证布局方式在提高对复杂多变量流场数据及其潜在关联关系的分析效率和准确率方面的功能性和有效性。

路洪潇[8](2019)在《适用于六面体网格的三角网格分割系统》文中指出近二三十年,对于结构化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的研究越来越重要。现阶段结构化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是基于网格表面叶状理论算法实现。对于曲面上几何分支的六面体网格生成过程中,需要对复杂几何分支的三角网格进行保特征分割。本文的工作是六面体网格项目研究的一部分,对复杂几何分支的三角网格进行保特征分割。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六面体网格的三角网格分割系统,具有实时性,易操作性和兼容性的特点。本文首先通过对热核映射三角网格分割算法的研究,通过拉普拉斯谱行为分析对三维网格几何分支进行特征检测,使用了改进的热核映射算法。其次,基于谐波场等值线算法,研究开发了简洁的交互式三角网格分割工具,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笔划操作,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三维网格分割效果。最后,使用了向量场分解方法中的霍奇算法来对三角网格的向量场进行分解,用以分析曲面,生成曲面四边形网格,辅助六面体网格的生成。本文构建的系统,通过了六面体网格的测试用例,实验证明系统的高效可行,为后续进行六面体网格生成打下了基础。

李龙翔[9](2019)在《基于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方法的浅水方程数值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水方程数值模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水动力模型之一,可以模拟河流、海岸以及海洋中的多种流动问题。在将浅水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模拟时,模型采用的数值格式精度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不断利用更高精度的数值格式建立浅水方程数值模型成为水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采用高精度无积分间断有限元方法对浅水方程进行离散,建立了适用于实际复杂问题的二维浅水模型和具有高阶收敛精度的三维线性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为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针对二维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格式提出一种任意四边形单元计算的方法。与传统三角形计算格式相比,任意四边形计算方法可以在网格分辨率和误差精度相近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2)为避免高阶格式在间断处产生数值振荡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维顶点斜率限制器。新的顶点限制器有效地减少了传统斜率限制器在二维问题中引入过量数值耗散的缺点,并且能够应用于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及任意多边形单元的计算。(3)将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方法应用于二维浅水模型的求解过程,通过对其离散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和谐性质的底坡源项离散方法,保证了在无积分格式计算过程中通量项和源项的平衡;在面积分计算过程中,通过引入静压重构方法,保证了在间断底坡上计算时通量的平衡,使其能够应用于台阶状复杂地形。(4)在干湿处理过程中,对半干半湿单元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线性重构方法,保证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高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格式的稳定性。此外,为了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水深为负的现象,针对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提出了一种时间步长限制方法,保证单元内水深重构值始终为正。(5)为保证三维模型中原始连续方程能够在二维空间内离散并达到高阶精度,提出了一种在σ坐标内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垂向平均速度方法。在垂向流速计算中提出一种向量化计算方法,使其能够避免数值积分过程,适用于本文采用的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格式。

赵海森[10](2018)在《面向增减材料制造的几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按工艺来分类,可分为“等材制造”,“减材制造”和“增材制造”。工业制造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到材料,机械,控制,通讯等众多方面。从前期的工件模型的设计(CAD),力学模拟分析(CAE),及最终的加工过程规划(CAM),都涉及到大量的几何问题。本学位论文面向增减材制造领域,对其中的部分过程规划和应用相关的几何问题进行研究。本学位论文面向智能制造中的几何问题及其应用,具体研究了增减材制造路径规划相关的空间填充曲线生成问题,自由曲面模型装夹规划相关的区域分割问题;在应用方面研究了一种基于三维打印可定制化制造的创意投影灯罩几何模型生成方法。本文创新点和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全局连续且平滑的增材制造路径规划方法本文将费马螺旋线引入到空间填充曲线的生成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填充曲线——连通费马螺旋线,并详细阐述了其作为增材制造路径规划方法的优良特性。与传统的空间填充曲线不同,连通费马螺旋线对任意拓扑连通的区域都可以生成一条全局连续且平滑的空间填充曲线。将连通费马螺旋线应用到三维打印的截面填充路径规划中,并与现有的三维打印路径进行比较,证明应用连通费马螺旋线路径规划算法,能够显着提升打印质量并降低打印时间。(2)提出一种残留分布均匀的减材制造路径规划方法本文探索了连通费马螺旋线的三维形式,提出了一种同时满足全局连续,平滑和等残留三种特性的减材制造路径规划方法,该路径的跟随区域边界生成,能够显着提升铣削加工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为了使得残留均匀分布,基于曲面方向曲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控制费马螺旋线路径间距的方法生成等残留连通费马螺旋线。通过实际的加工实验与已有的路径规划方法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对加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作用。(3)提出一种封闭自由曲面数控加工的装夹规划方法已有的装夹规划方法主要处理基本几何图元组成的CAD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针对封闭自由曲面模型数控加工的自动装夹规划方法。基于可达性分析,将装夹规划问题定义为一个带方向标签的区域分割问题。考虑定轴加工的约束,应用图割理论将输入模型预分割为高度场子区域。之后通过求解一个可达性分析相关的最小覆盖问题,生成装夹规划的工件方向及其对应的加工范围划分。(4)提出了一种投影半色调图像的多孔结构灯罩模型生成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线投影的新的半色调成像技术,根据用户给定的灰度图像和灯罩三维模型,通过在灯罩模型表面上设置微小孔洞调制投影图像。对于模型上的微孔优化其大小、位置和相对光源朝向角度,同时保证可打印性的结构约束,使光源透过这些孔洞在投影面上形成一幅与给定图像最相近的连续灰度图像。

二、二维标量场等值线自动生成方法与程序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维标量场等值线自动生成方法与程序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数据的管理技术
        1.2.2 海洋数据的可视化方法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论文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2 一种自适应的海洋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案
    2.1 数据管理技术概论
    2.2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
        2.2.1 关系模型及数据库应用
        2.2.2 MySQL数据库简介
    2.3 数据说明
    2.4 数据编码方案
        2.4.1 编码在数据管理中的必要性
        2.4.2 基于海洋试验数据的编码方案
    2.5 基于数据编码的自适应的数据组织方式
        2.5.1 基于MySQL的数据库结构设计
        2.5.2 数据自适应存储与管理方案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图信号处理的海洋数据重建研究
    3.1 HYCOM数据介绍
    3.2 数据重建方法
        3.2.1 传统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比较
        3.2.2 正则化技术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3.2.3 图拓扑及图信号处理基础
        3.2.4 数据重建质量评价方法
    3.3 HYCOM数据重建图信号处理方法
        3.3.1 超分辨重建图信号处理方法
        3.3.2 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的边界处理
    3.4 基于两次图信号处理的HYCOM数据重建
        3.4.1 图信号处理数据重建两步流程
        3.4.2 HYCOM数据重建应用场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的光线投射算法的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研究
    4.1 三维可视化的面绘制与体绘制算法
        4.1.1 面绘制算法
        4.1.2 体绘制算法
    4.2 光线投射算法的实现
        4.2.1 算法基本思想
        4.2.2 传统光线投射算法的实现
        4.2.3 传统光线投射算法存在的待改进问题
    4.3 基于海洋环境数据的光线投射算法研究
        4.3.1 数据预处理与自动数据分类
        4.3.2 传输函数设计
        4.3.3 重采样与图像合成
    4.4 本章小结
5 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实现
    5.1 软件编程环境介绍
        5.1.1 开发环境简述
        5.1.2 涉及数据说明
    5.2 系统需求及总体设计
        5.2.1 系统需求分析
        5.2.2 系统总体框架
    5.3 数据管理方案
        5.3.1 数据导入与存储模块
        5.3.2 数据检索模块
    5.4 数据可视化方案
        5.4.1 海洋环境数据显示方案
        5.4.2 观测数据显示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科学文献的主题演化可视分析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科学文献可视分析研究现状
        1.2.2 主题建模算法
        1.2.3 主题建模结果可视化
        1.2.4 现状总结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
    2.1 主题建模算法
        2.1.1 概率主题模型LDA
        2.1.2 高斯LDA主题模型
        2.1.3 LDA2vec
    2.2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
        2.2.1 基于关键词的文本可视化
        2.2.2 时序性文本可视化
    2.3 层次数据可视化方法
        2.3.1 节点-链接法
        2.3.2 空间填充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处理与可视分析模型构建
    3.1 数据介绍
    3.2 数据预处理
    3.3 文本数据挖掘
    3.4 可视分析任务定义
    3.5 可视分析模型构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学文献的主题演化可视化方法设计
    4.1 基于投影的文档语义可视化方法设计
        4.1.1 布局设计
        4.1.2 视觉编码
        4.1.3 交互设计
        4.1.4 本文方法与传统散点图方法对比
    4.2 基于流图隐喻的主题树可视化方法设计
        4.2.1 布局设计
        4.2.2 视觉编码
        4.2.3 交互设计
        4.2.4 本文方法与传统主题流图方法对比
    4.3 基于相关性的桑基图可视化方法设计
        4.3.1 布局设计
        4.3.2 视觉编码
        4.3.3 交互设计
        4.3.4 本文方法与传统桑基图方法对比
    4.4 辅助视图设计
        4.4.1 文档列表视图
        4.4.2 原始文档文本视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学文献的主题演化可视化方法实现
    5.1 基于投影的文档语义可视化方法实现
        5.1.1 文档投影布局实现
        5.1.2 文档投影视图视觉编码实现
        5.1.3 交互模块实现
    5.2 基于流图隐喻的主题树可视化方法实现
        5.2.1 基于Voronoi划分的主题树布局实现
        5.2.2 主题树视觉编码实现
        5.2.3 交互模块实现
    5.3 基于相关性的桑基图可视化方法实现
        5.3.1 主题相关性计算
        5.3.2 布局与视觉编码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原型系统实现与实验分析
    6.1 系统设计与实现
        6.1.1 系统架构
        6.1.2 开发环境与技术
        6.1.3 系统界面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1 学科整体分析
        6.2.2 领域主题结构分析
        6.2.3 跨领域主题影响发现
    6.3 专家评估
        6.3.1 评估设计
        6.3.2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气象标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象标量场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1.2.2 气象数据插值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本文主要内容
        1.3.2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气象标量场及预处理方法介绍
    2.1 气象数据来源及其数据格式
        2.1.1 数据的格式与读取
        2.1.2 数据预处理方法
    2.2 气象插值模型与误差分析
        2.2.1 常用的气象插值算法
        2.2.2 神经网络插值模型原理
        2.2.3 常用误差分析法
    2.3 标量场可视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天牛须优化的进化神经网络插值方法
    3.1 天牛须优化算法
    3.2 一种带连接开关的神经网络模型
    3.3 BASNN模型设计
    3.4 模型研究与分析
        3.4.1 数据样本选择与处理
        3.4.2 研究方法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插值可视化效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四边的等值线快速追踪和标注
    4.1 等值线可视化
    4.2 基于四边的等值线追踪方法
        4.2.1 传统追踪方式及其缺点
        4.2.2 四边的等值线追踪方式
        4.2.3 实验结果对比
    4.3 基于角度斜率的等值线标注方式
        4.3.1 等值线标注流程
        4.3.2 等值线标注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聚类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5.1 三维可视化模型
    5.2 基于聚类的高度颜色映射方法
        5.2.1 聚类映射高度方法
        5.2.2 基于聚类的高度颜色映射方法
    5.3 基于聚类算法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象标量场数据可视化平台开发
    6.1 可视化平台概述
    6.2 系统流程设计与实现
        6.2.1 数据读取与处理
        6.2.2 前端交互
        6.2.3 后台算法功能执行
    6.3 气象标量可视化平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可视化仿真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及特点
第二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开发技术基础
    2.1 科学可视化基础理论
        2.1.1 可视化概念与意义
        2.1.2 可视化分类
        2.1.3 空间标量场可视化
        2.1.4 地理信息可视化
    2.2 XXXX仿真平台
        2.2.1 引擎原理
        2.2.2 推进机制
        2.2.3 分布式仿真机制
        2.2.4 建模机制
        2.2.5 插件机制
        2.2.6 态势显示插件开发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总体方案
    3.1 舰艇作战仿真的需求分析
    3.2 舰艇作战仿真的总体设计
    3.3 舰艇作战仿真的软硬件开发环境
        3.3.1 软件环境
        3.3.2 硬件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模块实现
    4.1 视角选择模块
    4.2 区域绘制模块
    4.3 作战信息模块
    4.4 图表模块
        4.4.1 二维图表子界面
        4.4.2 信号分析子界面
        4.4.3 三维图表子界面
        4.4.4 柱体和饼图子界面
        4.4.5 表格子界面
    4.5 多媒体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模块的测试及优化
    5.1 测试说明
    5.2 二维数据测试
    5.3 三维数据测试
    5.4 信号分析测试
    5.5 柱体、饼图和表格测试
    5.6 窗体布局效果测试
    5.7 XXXX型号鱼雷作战测试
        5.7.1 测试想定介绍
        5.7.2 可视化效果
        5.7.3 绘制性能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全球海洋再分析产品多维可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维度可视化研究现状
        1.2.2 海洋可视化软件发展现状
    1.3 论文结构和章节安排
第2章 海洋多维可视化基础理论
    2.1 标量数据可视化常用算法
        2.1.1 二维标量数据可视化
        2.1.2 三维标量数据可视化
    2.2 矢量数据可视化常用算法
        2.2.1 二维矢量数据可视化
        2.2.2 基于纹理的矢量可视化
    2.3 可视化软硬件概述
        2.3.1 OpenGL概述
        2.3.2 OSG概述
        2.3.3 GPU图像硬件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洋环境要素多维可视化实现
    3.1 二维标量场等值线生成算法
        3.1.1 基于矩形网格的等值线生成原理与流程
        3.1.2 等值线生成关键技术
        3.1.3 海洋二维标量场等值线图实现
    3.2 二维矢量场LIC可视化算法
        3.2.1 LIC纹理算法原理与流程
        3.2.2 LIC纹理算法关键技术
        3.2.3 LIC纹理增强算法
        3.2.4 海洋二维矢量场可视化实现
    3.3 三维标量场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
        3.3.1 三维体数据与体素光照模型
        3.3.2 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原理与流程
        3.3.3 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关键技术
        3.3.4 海洋三维标量场可视化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洋环境要素多维可视化的改进
    4.1 基于GPU硬件加速的改进
        4.1.1 GPU硬件加速原理
        4.1.2 等值线生成算法的加速实现
        4.1.3 LIC算法的加速实现
        4.1.4 三维纹理映射算法的加速实现
    4.2 基于矢量角度优化的LIC纹理增强算法
        4.2.1 纹理走样分析
        4.2.2 优化原理
        4.2.3 LIC纹理增强优化算法的实现
        4.2.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3 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的优化
        4.3.1 传统算法存在缺陷
        4.3.2 基于采样重积分的算法优化
        4.3.3 八叉树法空体素跃过的算法优化
        4.3.4 优化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实现
        4.3.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洋环境要素多维可视化系统开发
    5.1 系统平台搭建
        5.1.1 软件需求分析
        5.1.2 平台搭建条件
    5.2 系统设计
        5.2.1 系统架构
        5.2.2 系统流程
        5.2.3 系统功能和界面设计
    5.3 全球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模块实现
        5.3.1 基于OSG的2.5维海洋信息可视化
        5.3.2 全球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
    5.4 多维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模块实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联合试验平台综合信息显示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三维可视化软件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架构设计
        2.1.1 设计要求
        2.1.2 系统整体框架
    2.2 渲染引擎的选择
    2.3 场景显示模块分析
    2.4 虚拟环境显示模块分析
    2.5 态势分析模块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键技术研究
    3.1 与联合试验平台中间件数据交互技术研究
    3.2 可扩展的三维模型驱动技术研究
        3.2.1 试验模型属性文件设计
        3.2.2 通用模型驱动方法
        3.2.3 扩展技术研究
    3.3 虚拟环境显示技术研究
        3.3.1 科学计算可视化理论分析
        3.3.2 矢量场可视化技术分析
        3.3.3 标量场可视化技术分析
        3.3.4 等值线绘制技术研究
        3.3.5 粒子系统集成可视化方法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信息显示软件设计
    4.1 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
        4.1.2 用例分析
    4.2 软件设计
        4.2.1 静态模型设计
        4.2.2 动态模型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件测试与验证
    5.1 功能测试
    5.2 功能验证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面向感知增强的流场可视化与沉浸式模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应用领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视觉感知增强类流场可视化
        1.3.2 流场物理过程增强类流场可视化
        1.3.3 探索式交互增强类流场可视化
        1.3.4 硬件依赖性增强类流场可视化
    1.4 研究目标
    1.5 主要工作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流场可视化技术基础
    2.1 流场数据表示
    2.2 流场可视化绘制方法
        2.2.1 直接体可视化
        2.2.2 纹理可视化
        2.2.3 矢量线可视化
    2.3 沉浸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视觉感知增强的三维流线及其衍生绘制技术研究
    3.1 基于自适应撒点策略的流线绘制技术
        3.1.1 流线种子点放置的基本原则
        3.1.2 基于控制线的种子点位置初始化
        3.1.3 基于几何特征的自适应撒点策略
        3.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基于空间几何结构特征的流面绘制技术
        3.2.1 流面绘制标准
        3.2.2 基于空间几何结构特征的自适应三角化策略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视觉感知增强的二维/三维纹理绘制技术研究
    4.1 面向二维流场的聚类ColorLIC绘制技术
        4.1.1 ColorLIC绘制算法
        4.1.2 基于分层聚类的颜色映射优化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基于稀疏噪声的VolumeLIC绘制技术
        4.2.1 基于GPU的3D LIC优化算法
        4.2.2 基于光线投射算法的纹理体绘制
        4.2.3 交互控制技术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直觉反馈增强的沉浸式交互技术研究
    5.1 沉浸式交互方式设计原则
    5.2 基于非接触式手势动作的沉浸式流场可视化交互范例研究
        5.2.1 基于动作舒适度模型的手势姿态设计
        5.2.2 基于弹簧模型的手势姿态优化
        5.2.3 基于游标模型的手势状态判定
        5.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认知效率的可视化布局方式研究
    6.1 基于多视图协同交互模型的可视化布局设计
    6.2 基于多维关联对比模型的可视化布局设计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6.3.2 系统详细设计
        6.3.3 系统测试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博士研究生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其他研究成果

(8)适用于六面体网格的三角网格分割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三角网格分割研究
        1.2.2 国内外三角网格分割软件
    1.3 课题的基本任务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适用于六面体网格的三角网格拓扑重建
    2.1 三角网格文件格式概述
    2.2 本文改进的半边数据结构
    2.3 结果测试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热核三角网格自动分割构建
    3.1 无监督三角网格自动分割概述
    3.2 自动分割算法的理论基础
        3.2.1 感知一致性三角网格分割
        3.2.2 拉普拉斯概述
        3.2.3 三角网格热核特征
    3.3 改进的无监督自动分割算法
        3.3.1 优化的特征分段检测算法
        3.3.2 热中心全局搜索算法
        3.3.3 K-means三角网格分割
    3.4 本文构建的三角网格分割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交互式三角网格分割构建
    4.1 交互式三角网格分割概述
    4.2 改进用户笔划设计
    4.3 基于谐波场等值线算法
        4.3.1 三角网格谐波场计算
        4.3.2 最优等值线选取
    4.4 构建的交互式三角网格分割框架
    4.5 本章小结
5 三角网格向量场分解
    5.1 向量场分解理论和算法
        5.1.1 离散霍奇分解
        5.1.2 共轭梯度法
        5.1.3 向量场分解奇异点算法流程
    5.2 适用于六面体网格向量场分解
    5.3 向量场分解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适用于六面体网格的三角网格系统
    6.1 系统架构设计
        6.1.1 系统需求分析
        6.1.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6.2 系统实现
    6.3 三角网格分割系统结果测试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核心程序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方法的浅水方程数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浅水方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2.1 数值离散格式
        1.2.2 间断捕捉
        1.2.3 和谐性质
        1.2.4 干湿处理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格式
    2.1 间断有限元方法
    2.2 节点基函数与模基函数
    2.3 无积分方法
    2.4 标准单元
        2.4.1 线单元
        2.4.2 三角形单元
        2.4.3 三棱柱单元
    2.5 任意四边形无积分格式
    2.6 边界条件
    2.7 时间离散
    2.8 数值试验
        2.8.1 线性对流问题
        2.8.2 非线性对流问题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适用于节点间断有限元的新型顶点斜率限制器
    3.1 传统斜率限制器
    3.2 顶点斜率限制器
    3.3 数值试验
        3.3.1 恒定流算例
        3.3.2 旋转流算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维浅水方程模拟
    4.1 控制方程
    4.2 数值离散
    4.3 边界条件
        4.3.1 固壁边界条件
        4.3.2 开边界条件
    4.4 和谐性质
        4.4.1 通量平衡
        4.4.2 底坡源项修正
    4.5 干湿处理方法
        4.5.1 干湿单元判断
        4.5.2 干单元计算
        4.5.3 半干半湿单元计算
        4.5.4 水深非负限制时间步长
    4.6 数值试验
        4.6.1 恒定流模拟
        4.6.2 非恒定流理想算例模拟
        4.6.3 物理模型与实际潮流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线性浅水方程模拟
    5.1 σ坐标控制方程
    5.2 数值离散
        5.2.1 动量方程
        5.2.2 连续方程
    5.3 边界条件
    5.4 数值试验
        5.4.1 封闭港湾内水面振荡
        5.4.2 变底坡半封闭港湾潮波运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面向增减材料制造的几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增材制造
        1.1.2 减材制造
        1.1.3 增减材制造的几何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增材制造的路径规划
        1.2.2 减材制造的路径规划
        1.2.3 数控加工的装夹规划
        1.2.4 基于三维打印的创意设计与制造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增材制造的路径规划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2.1 路径连续性
        2.2.2 路径平滑性
        2.2.3 平行扫描路径与轮廓平行路径
        2.2.4 螺旋线路径
        2.2.5 空间填充曲线
        2.2.6 基于区域划分的路径规划
    2.3 费马螺旋线
        2.3.1 空间填充曲线特征
        2.3.2 生成方法
    2.4 连通费马螺旋线
        2.4.1 螺旋连通树
        2.4.2 连通路径生成
        2.4.3 路径优化
    2.5 实验结果和分析
        2.5.1 实验环境
        2.5.2 路径生成
        2.5.3 填充质量
        2.5.4 外观质量
        2.5.5 打印时间
        2.5.6 迷宫路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减材制造的路径规划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2.1 路径基本式样
        3.2.2 等残留高度
        3.2.3 连续性和平滑性
    3.3 等残留连通费马螺旋线
        3.3.1 残留距离场
        3.3.2 路径优化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路径生成
        3.4.2 实际加工
        3.4.3 路径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控加工的装夹规划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2.1 五轴联动和定轴加工
        4.2.2 装夹规划
        4.2.3 区域分割
    4.3 装夹规划
        4.3.1 高度场区域分割
        4.3.2 加工可达锥体
        4.3.3 单元可达性
        4.3.4 可达性覆盖
        4.3.5 叠加区域消除
        4.3.6 区域整合
        4.3.7 Graph Cut方法
        4.3.8 最优MINORI选择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环境
        4.4.2 装夹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半色调投影与模型生成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2.1 半色调与点刻画
        5.2.2 制造相关的创意光影艺术
    5.3 多孔灯罩模型生成
        5.3.1 密度标量场
        5.3.2 圆排列
        5.3.3 孔洞生成
        5.3.4 投影模拟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实验环境
        5.4.2 多孔结构灯罩
        5.4.3 量化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外文论文

四、二维标量场等值线自动生成方法与程序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声学层析成像数据库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D]. 董晨语. 浙江大学, 2021(01)
  • [2]科学文献的主题演化可视分析研究与实现[D]. 罗富智. 四川大学, 2021(02)
  • [3]气象标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D]. 吴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 喻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全球海洋再分析产品多维可视化技术研究[D]. 汪文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联合试验平台综合信息显示软件设计[D]. 彭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面向感知增强的流场可视化与沉浸式模拟技术研究[D]. 王松.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8]适用于六面体网格的三角网格分割系统[D]. 路洪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9]基于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方法的浅水方程数值模型研究[D]. 李龙翔. 天津大学, 2019(06)
  • [10]面向增减材料制造的几何研究与应用[D]. 赵海森. 山东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二维标量场轮廓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程序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