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必须有金融家的头脑

企业家必须有金融家的头脑

一、企业家要有金融家的头脑(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静[1](2021)在《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问题的“主力军”,企业家才能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充分肯定了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具有较高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通过识别市场机会,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是:尽管每个企业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企业家才能,但是,随着企业家通过理论学习和“干中学”,其企业家才能的属性特征发生了变化。企业家才能的属性特征不同,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就会不同,企业家才能绩效必然有差异性。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要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揭示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历史回溯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企业家才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进行文献回顾,并作简要概括和评论;第二,构建“企业家才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内在关系;第三,运用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回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演进脉络及其发展概况,探寻企业家才能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同时利用江苏扬州数据检验和典型案例研究,揭示企业家才能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家才能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良好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机理是:其一,捕捉市场机会的才能,是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对此进行识别和预测,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快速反应和行动,及时做出市场决策,为企业带来可能的盈利机会的能力。其二,组织生产要素的才能,是企业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较小的要素投入实现高效的产出,实现市场平均利润的能力。其三,创新发展的才能,是企业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在技术、产品、管理、市场、组织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性的变革,使企业获取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互为影响,贯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过程。第二,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动态变化关系。具体表现在:其一,企业家才能具有累积性。农业企业家在学习教育和“干中学”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累积了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良好的绩效,良好的绩效又对企业家才能形成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农业企业家再一次累积企业家才能。其二,企业家才能具有异质性。差异化的企业家才能形成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企业家才能越高,取得的经营绩效越好。在每一个农业企业家的企业家才能内部,企业家才能的维度结构具有异质性。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应均衡发展,形成企业家才能的整体合力。其三,企业家才能具有匹配性。企业家才能应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动态匹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的发展要求。从本研究中,得出的政策建议是:第一,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项目、税收、金融等支持的同时,要加大培育力度,更加注重培育农业企业家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的企业家才能。特别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发展阶段,在农业企业家成长过程中,关注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的动态变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动态跟踪培养。要改变低层次、重复化的培育方式,加强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农业企业家具备程度更高、维度结构更完整、与企业发展要求更匹配的企业家才能。第二,打破偏重工商企业家、城市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想,鼓励青年农民、农民工、村干部、农村大学生等有乡土根基、有农业创业意愿、有一定企业家素质和才能的群体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者,让乡土农民这个最大的潜在创业群体创成业、创好业,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现有文献对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本研究构建“企业家才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三个维度的属性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第二,现有文献关于企业家才能理论和企业家才能指标体系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的测度指标。本研究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的素质、能力和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谁将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本研究既拓展了企业家才能理论的研究领域,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吴子颜[2](2020)在《索尔斯坦·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unde Veblen,1857-192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着名的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有闲阶级论》一书奠定了他制度主义经济学创始人的地位。凡勃伦还是一位高等教育思想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结合了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思想和内容而具有独特性且内涵丰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剖析和研究。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卡尔顿学院毕业的凡勃伦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求学,并在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大学任教,这段学习和工作经历对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凡勃伦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14年。内战后到20世纪初,美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垄断资本的诞生、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诞生的土壤。凡勃伦关于本能和习惯的认识构成其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主要内涵有四个部分,他分别探讨了大学的使命、高等教育管理、教师和学生、职业教育。凡勃伦认为大学的使命在于探索高深学问、进行科学与学术研究、开展研究生教育。在大学管理方面,凡勃伦对世俗化董事会进行批判,对新型大学校长表示不满以及对商业化管理体系表示担忧。在教师和学生方面,凡勃伦强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科研,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应该以科研能力为基准,学生的职责则是自主学习,大学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师生之间应该保持师徒关系。在职业教育方面,凡勃伦认为职业教育不是大学的一部分,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是彻底与大学分离、自成体系,并对专业学院进行了批判。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他强调了大学科研的重要性、强调了大学管理应该遵循大学的理念并敲响了商业化腐蚀大学的警钟,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理论基础不够充分、对大学类型认识不够全面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还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一些启示。

陈晨[3](2020)在《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要求,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变化,结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工作实际,将新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研究内容,以期在理论梳理归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意义。研究考察了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阶段特征,深入到哈维资本积累理论、解放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思辨等理论,找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等理论视角,提炼了其中蕴含的以空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要观点,特别是厘清了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明晰了空间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作出了空间性通用矩阵的意识形态分析。基于对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总体把握,研究尝试将其意识形态思想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展开比较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肯定了哈维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创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拓新、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思想内涵丰富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也指认其存在对唯物史观历史本质解读偏差、对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判断缺失、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简化等方面的理论局限。总体来看,哈维从空间出发对新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为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和复杂的斗争提供了启示,而其对空间意识形态属性的界定、对时空体验与意识形态转变关系的判断、对争取空间正义的构思等观点,对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借鉴价值。因此,本研究特别选取贯穿哈维理论思想始终的“空间”作为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新的思考,提出: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空间转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观,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础;其二,发挥空间作为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强化对空间的政治文化形塑宣教和意识形态释义赋义,促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空间生产的引领作用,在“三生空间”规划和发展的广泛领域贯彻党的正确主张和国家意志,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三,在空间演变趋势中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积极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景观社会、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发起的更加隐蔽、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挑战,开展更具艺术性、更为策略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御工作,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度效,布局好党引领舆论导向的点线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管辉[4](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杜晓华[5](2016)在《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金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逐渐下降,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其他金融机构在社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随之而来,我国以广义货币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融资规模是人民银行创新性地提出的衡量我国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总额的指标,见于官方文件时间较短,因此学者在全面研究我国社会融资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数据的公布为社会融资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提出了社会融资传导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揭示了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二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信用具有生产力的理论,论证社会融资具有生产力,推动贸易、投资、消费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三是尝试建立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相关变量的数量关系,分析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提出问题: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梳理后,本文提出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融资资金在传导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问题:首先,按照参与主体、所属市场和领域的不同,将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划分为社会融资的供给和社会融资的需求两部分。其次,从社会融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供给渠道和影响融资供给的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供给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和融资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需求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在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和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融资是生产力,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社会融资规模的各个组成都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论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在短时间内的增多,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水平实现长期稳定的提升。在对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中,分析了导致我国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社会融资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表明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非常敏感。通过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社会融资过程中缺乏定价权,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融资的不均衡。其次,在社会融资供给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中都能看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不足。再次,从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从社会融资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社会融资统计信息还存在缺口,这会降低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然后,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均衡分析以及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都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融资难题,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未充分发挥。最后,从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不能一直有效地调节社会融资的不均衡,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金融统计信息缺口的存在也表明金融监管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关于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段立赋[6](2012)在《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世界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历来都是经济的基础和支撑,更是社会发展的纽带和动力。产业聚集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是将生产要素结合到一起的一种重要力量,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产业聚集将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那么在这么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将如何面对这种变化?企业要想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得到新的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产业网的理论来满足这一企业寻求发展的需求。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包括产业发展的概述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产业链及产业网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影响产业网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然后结合理论分析与笔者经历,对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五个案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紧接着理论部分的内容,分别对基于产业网的五个产业聚集案例进行分析,这五个案例分别是:中国西部钢材制造生产要素市场模式案例、成都洋龙海洋文化基地模式案例、健康产业与房地产业融合模式案例、欧亚非文化产业特区模式案例、天府长城模式案例。对于这五个案例的分析,依次从项目情况分析、项目开发设想、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详尽阐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得出产业网是产业组织的一种高级形式,产业网的组织形式是现实必然的,产业网理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结论。

秦援晋[7](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黄江华[8](2010)在《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哲学思辨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尝试对陈光甫一生的主要活动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力图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发展轨迹,总结其成功之道,为当今民营企业、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对于陈光甫在抗日战争时期赴美谈判借款中所作出的贡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陈光甫是我国现代着名的银行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创办了民国时期最大的商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以及在抗日战争期间代表国民政府赴美借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后,陈光甫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服务社会、诚信为本、不断创新。通过开办小额储蓄存款、推行对物信用借款、积极参与工业和农业放款等业务,使这家不入流的“小小银行”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民国时期最大的民营银行。不仅在国内银行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国际金融界也享有盛名,陈光甫因此被称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旅行社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附属机构,也是陈光甫生平中的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中国旅行社本着服务社会的精神,专谋旅客便利,不仅为国家挽回了一部分利权,还进一步推广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业务。中国旅行社的创立,不仅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和文化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光甫也由此而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界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陈光甫以特使身份赴美谈判。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他忍辱负重,凭借其良好的个人信用及人格魅力,争取国际援助,打开美国援华的大门。完成了非他不能胜任,他人无法替代的谈判任务,为争取国际援助及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出使美国,虽非职业外交家,却完成了许多职业外交家所未能完成的使命。陈光甫以其良好的个人信用被国际视为中国国家信用的一个标志,他在谈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足以使其跻身于外交家的行列,陈光甫不愧为不辱使命的外交家。在新旧社会交替的关键时刻,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出于对共产党的疑虑,以及无法割舍的国民党情结,陈光甫未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时代的召唤,最后选择了国民党,在政治上“押宝”失误,以致被历史所遗忘。陈光甫作为旧中国最成功的银行家,他的成功之道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他提出“服务社会”的理念,讲究“稳健、诚信和创新”的经营方针,实行严格、高效的管理方法,为我们当今改革开放下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借鉴;为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总结出经验教训。服务、信用、创新不仅是经营企业的成功之道,也是从事一切事业的成功之道。

成九雁[9](2009)在《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发达股票市场的历史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研究一致表明,最有(经济)效率的股票市场监管结构应该是在市场自律、法庭诉讼、行政监管和国有控制这四种主要的监管手段之间保持协调与制衡。但是,中国近代股市的监管结构非常明显地偏离这种最优模式,具体表现为:行政监管和国有控制占据主导,而市场自律和法庭诉讼处于边缘。即使放宽视野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跨越一个半世纪的股市监管大历史来看,尽管政府权力在股市的渗透存在一种宽严交替的周期性调整,但是行政监管和国有控制总是在短暂的衰微之后又迅速复兴,最终长期主导着这段漫长历史的舞台。为什么中国这种偏离理论最优结构的监管体系得以长期延续?为了探究这种监管结构的历史根源及其动态演化机制,本文通过追溯1873-1949年近代上海华商股票市场监管结构的演变历史,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自由的股票市场作为一种强大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会给许多企业家带来巨额财富,增加金融资本家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削弱集权政府调动社会资金、实现政策目标、确保政治权威的能力。由于股票市场利益群体(上市公司、经纪公司、股票投资者)与集权政府在如何构建监管制度结构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主张,正是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力量对比推动了中国近代以来政府主导型股市监管结构的形成,并使其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固化。本文致力于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既有文献做出贡献:一是系统梳理从晚清时期到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整个近代股市监管结构的演变轨迹,分析股市利益集团的兴衰与政府主导型监管结构的形成过程。二是谨慎提出监管制度结构研究的两维分析思路:发展起一个强大的股市既需要进行纸面上的监管制度文本建设,还要促进股市有关的各种利益主体的生成。创设或引进各种制度文本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执行这些制度文本所需的支持性利益主体的成长却存在政治障碍。三是尝试解释中国近代股市监管结构形成的政治逻辑,在比较评析一些传统观点(意识形态、重大事件冲击、国际学习)的基础之上,本文指出股市支持性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之间难以制衡共生的问题可能是影响监管制度结构动态演变以及监管效果提升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黄书亭[10](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二、企业家要有金融家的头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家要有金融家的头脑(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3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样本选择
        1.4.3 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家才能
        2.1.1 企业家
        2.1.2 企业家才能
    2.2 农业企业家才能
        2.2.1 农业企业家
        2.2.2 农业企业家才能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基本特征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2.4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4.1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
        2.4.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2.4.3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
    2.5 简要的研究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概念界定
        3.1.1 企业家
        3.1.2 企业家才能
        3.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2 企业家才能理论
        3.2.1 风险与不确定性理论
        3.2.2 创新理论
        3.2.3 人力资本理论
    3.3 企业理论
        3.3.1 分工理论
        3.3.2 生产函数理论
        3.3.3 契约理论
    3.4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3.4.1 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子
        3.4.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3.4.3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历史回顾
    4.1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1.1 1949年到1978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1.2 1978年至20世纪末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1.3 21世纪初至今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4.2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变迁
        4.2.1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变迁
        4.2.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变迁
        4.2.3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变迁
    4.3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匹配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3.1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3.2 企业家才能的异质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3.3 企业家才能的匹配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研究
    5.1 案例介绍
    5.2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的阐释
        5.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家庭农场发展
        5.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家庭农场发展
    5.3 经营绩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研究
    6.1 案例介绍
    6.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关系的阐释
        6.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6.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6.3 经营绩效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典型案例研究
    7.1 案例介绍
    7.2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关系的阐释
        7.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农业企业发展
        7.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农业企业发展
    7.3 经营绩效
    7.4 本章小结
    7.5 三个案例讨论
第8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江苏扬州数据检验
    8.1 理论基础
        8.1.1 关于企业家才能理论的认识
        8.1.2 关于企业家才能指标的研究现状
        8.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指标体系
    8.2 数据来源与检验
        8.2.1 数据来源
        8.2.2 信度效度检验
    8.3 描述性统计分析
        8.3.1 企业家才能素质指标特征描述及讨论
        8.3.2 企业家才能能力指标特征描述及讨论
        8.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绩效的差异性分析
        8.3.4 讨论
    8.4 实证分析
        8.4.1 变量选择与含义
        8.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研究结论
    9.1 讨论与结论
    9.2 理论贡献
    9.3 政策建议
    9.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索尔斯坦·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
        2.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发展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1.高等教育
        2.高等教育思想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研究
        2.关于凡勃伦论大学的使命的研究
        3.关于凡勃伦论大学管理的研究
        4.关于凡勃伦论教师与学生的研究
        5.关于凡勃伦论职业教育的研究
        6.关于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价值的研究
        7.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六)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凡勃伦的生平
        1.凡勃伦的生活经历
        2.凡勃伦的四种角色
    (二)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1.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2.垄断资本的诞生
        3.科学技术的进步
        4.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1.本能的内发驱动
        2.习惯的外部影响
二、凡勃伦论大学的使命
    (一)探索高深学问
        1.大学探索高深学问受本能驱使
        2.大学探索高深学问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二)进行科学与学术研究
        1.大学主要进行纯科学研究
        2.教学要服务于科学与学术研究
        3.物质设备服务于科学与学术研究
    (三)开展研究生教育
三、凡勃伦论大学管理
    (一)对世俗化董事会的批判
        1.董事会成员构成商人化
        2.董事会对学术研究的干扰
        3.大学应废除董事会
    (二)对新型大学校长的不满
        1.大学校长的遴选重视商业特质
        2.“强人”校长的专横管理
    (三)对商业化管理体系的担忧
四、凡勃伦论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责与教师管理
        1.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科研
        2.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应该以科研能力为基准
    (二)学生培养与学生管理
        1.学生的职责是自主学习
        2.大学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
    (三)师生关系应是师徒关系
五、凡勃伦论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与大学的关系
    (二)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
        1.职业教育应该彻底与大学分离
        2.职业教育应该自成体系
    (三)对专业学院的批判
        1.对商学院的批判
        2.对法学院的批判
六、结语
    (一)对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
    (二)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
    2.1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后现代主义转向中的经济与文化转变
        2.1.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政治美学化过程
        2.1.3 新帝国主义权力领土与资本逻辑矛盾
    2.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
        2.2.2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理论
    2.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阶段及特点
        2.3.1 地理学逻辑实证研究阶段(1961-1973)
        2.3.2 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1973至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视角
    3.1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3.1.1 资本积累中分工、竞争与垄断悖论
        3.1.2 新帝国主义中私有化与霸权的矛盾
        3.1.3 资本主义环境生态与政治经济合谋
    3.2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3.2.1 时空修复理论作用限度
        3.2.2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危机
        3.2.3 城市企业主义转型谬误
    3.3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解放政治思想
        3.3.1 作为替代方案构思的“辩证乌托邦理想”
        3.3.2 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类存在物的潜力”
        3.3.3 作为集体意识前提的“生命之网的隐喻”
        3.3.4 作为革命联合基础的“反叛建筑师行动”
    3.4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辨
        3.4.1 地理决定论与地缘政治解析
        3.4.2 忠诚、身份与政治信仰辨析
        3.4.3 社会过程的话语辩证法论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时空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4.1.1 构成社会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4.1.2 时空体验中的身体和政治人
        4.1.3 意识形态对时空压缩的回应
    4.2 空间的意识形态性论证
        4.2.1 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
        4.2.2 空间意识形态的特性
        4.2.3 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
    4.3 空间矩阵意识形态分析
        4.3.1 空间性通用矩阵模型的意识形态属性
        4.3.2 马克思理论空间矩阵的意识形态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评析
    5.1 大卫·哈维与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分析
        5.1.1 意识形态概念性质的使用方面
        5.1.2 意识形态与自然科学关系方面
        5.1.3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方面
    5.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贡献
        5.2.1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武器
        5.2.2 扩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视域
        5.2.3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内涵
    5.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局限
        5.3.1 对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本质存在解读偏差
        5.3.2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主体判断缺失
        5.3.3 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过于简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6.1 以空间理论与空间实践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性建设
        6.1.1 延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6.1.2 深入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6.1.3 培育践行空间正义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
    6.2 以思想政治的空间形塑宣教促进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
        6.2.1 强化政治文化空间赋义释义,增进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情感认同
        6.2.2 延展宣传思想工作空间视域,增加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6.2.3 倡导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全体人民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6.3 以把握新时期空间演变趋势特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6.3.1 干预景观社会价值隐蔽渗透,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
        6.3.2 回应时空压缩思想活跃变化,把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时度效
        6.3.3 介入流动空间信息交互扩散,布局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点线面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大卫·哈维简介

(4)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1.3 基本概念辨析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第3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发展与现状
    3.1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迅猛增长
    3.2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
    3.3 我国社会融资发展变化的原因
    3.4 我国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
    4.1 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
    4.2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
    4.3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渠道
    4.4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影响因素
    4.5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模型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
    5.1 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
    5.2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
    5.3 我国社会融资的融资方式
    5.4 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模型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6.1 社会融资的均衡分析
    6.2 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
    6.3 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
    6.4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7.1 我国经济增长指标体系构建
    7.2 经济增长影响因子提取
    7.3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7.4 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7.5 实证分析结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
    8.1 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的建议
    8.2 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的建议
    8.3 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建议
    8.4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6)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产业发展概述及其分析
        2.1.1 产业发展概述
        2.1.2 产业发展内在因素分析
        2.1.3 产业发展外部因素分析
    2.2 产业网相关概念介绍
        2.2.1 产业链相关概念及其分析
        2.2.2 产业网相关概念及其分析
    2.3 构建和影响产业网的相关因素
        2.3.1 供给相关因素
        2.3.2 需求相关因素
        2.3.3 环境相关因素
第三章 中国西部钢材制造要素市场模式
    3.1 项目情况分析
        3.1.1 项目开发背景
        3.1.2 项目相关现状及原因分析
        3.1.3 项目的定位与目标
    3.2 项目商业定位与规划创意
        3.2.1 项目相关思考
        3.2.2 项目模式构想
        3.2.3 项目建设建议
    3.3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成都洋龙海洋文化基地模式
    4.1 项目情况分析
        4.1.1 项目开发背景
        4.1.2 项目优势分析
        4.1.3 项目开发效益
    4.2 项目开发设想
        4.2.1 项目商业理念
        4.2.2 项目商业规划
    4.3 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策略
        4.3.1 项目开发指导思想
        4.3.2 项目开发策略
        4.3.3 项目开发步骤
        4.3.4 项目招商策略
    4.4 项目投资效益评估
        4.4.1 项目投资概算
        4.4.2 项目效益评估
    4.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五章 健康产业与房地产业融合模式
    5.1 项目情况分析
        5.1.1 项目开发背景
        5.1.2 项目优势分析
    5.2 项目开发设想
        5.2.1 项目的宗旨与目的
        5.2.2 项目的性质与手段
    5.3 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策略
        5.3.1 项目的开发模式
        5.3.2 项目的运营策略
    5.4 投资效益评估
        5.4.1 投资概算
        5.4.2 投资效益
    5.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六章 欧亚非文化产业特区模式
    6.1 项目情况分析
        6.1.1 项目开发背景
        6.1.2 项目优势分析
        6.1.3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6.1.4 项目选址
    6.2 项目开发设想
        6.2.1 项目规划思路
        6.2.2 项目产业布局
    6.3 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策略
        6.3.1 项目开发的指导思想
        6.3.2 项目的运营策略
    6.4 项目投资效益评估
        6.4.1 投资概算
        6.4.2 效益评估
    6.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成都平原母亲河产业聚集模式
    7.1 项目情况分析
        7.1.1 项目开发背景
        7.1.2 项目优势分析
    7.2 项目商业定位与规划创意
        7.2.1 项目总体规划
        7.2.2 项目十大产业区域设想
    7.3 开发模式及运营理念
        7.3.1 项目开发模式
        7.3.2 项目开发运营理念
        7.3.3 天府长城开发推进层次
    7.4 投资效益评估
    7.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八章 结论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2.1 "我思,故我在"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2.2 渗原理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2.3 人性的内核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2.3.2 善意志
    2.4 天演与伦理
        2.4.1 被搁置的善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2.5.2 "孤立国"模型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4.1 必要的说明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4.5.2 金融与诚信
        4.5.3 金融与节制
        4.5.4 金融与责任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结束语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的研究动态
    三、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杰出的银行家:创办旧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
    第一节 陈光甫生平简介
    第二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及初步发展(1915-1926年)
        一、创立的背景
        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
        三、营业方针
        四、主要业务
        五、主要成就
    第三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扩展(1927-1937年)
        一、储蓄业务的扩展
        二、银行业务的推广
        三、扶助民族工商业
        四、主要成就
    第四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收缩(1937-1949年)
        一、抗战中的上海银行:1937-1945年
        二、内战中的上海银行:1945-1949年
第二章 创新:银行创办旅行社
    第一节 陈光甫创办中国旅行社的原因
        一、服务社会
        二、发扬中华文化
        三、挽回中国利权
        四、推广行业务
    第二节 中国旅行社的创立及其发展
    第三节 中国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第四节 东方旅行社
第三章 不辱使命的外交家:赴美谈判
    第一节 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
        一、币制改革
        二、《中美白银协定》
    第二节 再创辉煌:中美桐油贷款和滇锡贷款
        一、中美桐油贷款
        二、中美滇锡贷款
第四章 "若即若离"的政治态度:1949年前后的陈光甫
    第一节 国民党的极力拉拢
        一、出任国府委员
        二、拒绝参加"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
    第二节 共产党的盛情邀请
    第三节 陈光甫的最后抉择
        一、电汇赔款事件
        二、对共产党始终心存疑虑
        三、来自台湾的"问候"
第五章 陈光甫独特的经营管理思想
    第一节 陈光甫的经营思想
        一、坚持"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
        二、信用高于一切
        三、善于不断创新
    第二节 陈光甫的管理思想
        一、严密的业务管理
        二、严格的人事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制度的独特结构
        1.2.1 股票市场治理的最优结构
        1.2.2 近代股市监管体系对最优结构的背离
    1.3 什么因素塑造了一国股市的监管结构:传统答案
        1.3.1 社会传统与意识形态
        1.3.2 重大事件与危机冲击
        1.3.3 西学东渐与国际学习
    1.4 股市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有关股市监管结构的政治学
    1.5 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篇章结构
        1.5.1 研究涉及的历史时期
        1.5.2 研究涉及的空间地域
        1.5.3 历史研究方法论
        1.5.4 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与文献渊源
    2.1 基本分析框架
    2.2 监管制度文本与支持性利益集团
        2.2.1 有效制度体系的两个核心要素
        2.2.2 股市制度结构的建设思路
    2.3 股市发展与支持性利益集团的形成
    2.4 股市利益集团和集权政府的冲突
        2.4.1 集权政府具有控制股市的天然倾向
        2.4.2 股市利益集团对集权政府的抵制
    2.5 集权政府对股市利益集团的压制
        2.5.1 集权政府的核心利益
        2.5.2 中国封建帝国控制工商业的历史传统
        2.5.3 利益集团的衰落与近代政府主导型股市监管结构的形成
    2.6 政府主导型监管结构与股市发展
        2.6.1 良好市场利益集团的缺失
        2.6.2 信息披露制度无法建立
        2.6.3 法庭诉讼执行效果较差
    2.7 本文理论的文献渊源
        2.7.1 本文理论与经济社会学经典文献的关联
        2.7.2 本文理论与其他研究近代股市文献的关系
第3章 近代华商股市的曲折发展历程
    3.1 引言
    3.2 动荡不安的近代环境与股市发展
    3.3 中国近代金融体系与股市
        3.3.1 近代金融体系特征
        3.3.2 近代股市发展概况
    3.4 近代华商股市发展简史
    3.5 上市公司类型与质量
    3.6 投资者特征与股票类型
        3.6.1 近代股市的投资者
        3.6.2 近代主要的股票类型
    3.7 股票发行与交易的演变
        3.7.1 股票发行方式
        3.7.2 股票交易形式
第4章 近代华商股市监管结构的总体演变
    4.1 监管制度结构分析的总体框架
    4.2 近代股票市场的自律及衰落
    4.3 股市专门立法及其执行
        4.3.1 监管立法
        4.3.2 实际执法
    4.4 股市行政监管机构的出现与演变
    4.5 政府对交易所的控制
    4.6 应对股市危机
第5章 晚清政府与股票市场
    5.1 引言
    5.2 晚清财政匮乏与官营工业的萎缩
    5.3 民间资本的传统投向
    5.4 官督商办企业的股票发行与监管
        5.4.1 官督商办模式的演变
        5.4.2 晚清政府对股票发行的监管
    5.5 政府对民间资本的逐步接受:以张之洞的思想转变为例
    5.6 股票市场支持性利益团体的形成与发展
        5.6.1 清末商办铁路的案例
        5.6.2 商人团体的兴起
        5.6.3 财经新闻媒体的推动
    5.7 晚清《公司律》的颁布与效果
    5.8 自发的股票交易市场
    5.9 晚清政府对股市崩溃的反应
        5.9.1 1883 年的股市大风潮
        5.9.2 1910 年的股市大崩溃
第6章 北洋政府与股票市场
    6.1 引言
    6.2 股市法制建设的进展
        6.2.1 股票发行立法
        6.2.2 股票交易立法
        6.2.3 实际执法
    6.3 行政权力在股市的强化
    6.4 股票市场对行政权力扩张的抵制
        6.4.1 国有企业中的商股与官股冲突
        6.4.2 行业自律组织对政府干预的抵制
    6.5 两大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与自律
        6.5.1 交易所成立以前的股市
        6.5.2 两大交易所的成立
        6.5.3 经纪业务与投机
    6.6 1921 年的信交风潮
        6.6.1 投机泡沫的膨胀
        6.6.2 交易所行业自律机制的缺失
        6.6.3 银行与钱庄行业的自律机制
        6.6.4 北洋政府权威在哪里
        6.6.5 危机的后果
第7章 国民党政府与股票市场
    7.1 引言
    7.2 国民政府对企业股权的控制
        7.2.1 意识形态因素
        7.2.2 控制企业的工具
        7.2.3 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觊觎与控制
        7.2.4 金融中介机构的国有化与官僚资本控制
        7.2.5 股票发行市场扩张的障碍
        7.2.6 萎靡不振的股票二级交易市场
        7.2.7 两大证券交易所的合并
        7.2.8 政府加强交易所管理的有关措施
        7.2.9 证券行业组织与政府的博弈
    7.3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股市的兴盛与自律管理
        7.3.1 股票发行的兴盛与自由交易的股市
        7.3.2 股票市场的自律组织与自我管理
        7.3.3 汪伪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与管理
    7.4 抗战胜利后工商业畸形发展与股市投机
        7.4.1 国营企业的兴盛与民族工商业的衰落
        7.4.2 国有公司的私有化与股票发行
        7.4.3 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国有化改组与投机活动
        7.4.4 交易所自律与政府行政监管
    7.5 股市法制的细腻化与市场主体的行政化
    7.6 解释国民党政府时期股市监管制度的演变
第8章 从近代到现代股市监管:纵向比较
    8.1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演变的总体特征
    8.2 从近代到现代股市监管:一点扩展
        8.2.1 国民党政府对股市的监管及其逆转
        8.2.2 共产党政府对股市的利用与政策调整
第9章 国际视野中的近代股市监管:横向比较
    9.1 引言
    9.2 欧美股票市场的早期发展
        9.2.1 荷兰股票市场的兴衰
        9.2.2 法国不发达的股票市场
        9.2.3 美国股市的早期发展
    9.3 亚洲股市的近代发展
        9.3.1 日本股市的早期历史
        9.3.2 香港股市的早年
        9.3.3 印度股市的诞生
    9.4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史与其他国家的相似性
    9.5 中国对西方世界的学习与模仿
    9.6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模式与西方世界的不同
    9.7 解释中国股市监管制度在西化过程中的变异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10.1 结论性评论
        10.1.1 区分制度文本与文本背后的支持性利益集团至关重要
        10.1.2 理解股市支持性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共生之艰难
        10.1.3 解释有限学习与周期放权的历史过程
    10.2 政策启示
        10.2.1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10.2.2 近代股市监管史的两点启示
    10.3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近代与现代朝代纪元表
附录B 上海租界的地域与历史
附录C 近代上海的外商和华商股票交易市场简史
附录D 近代上海华商股票市场大事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1.3 案例研究论考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2.5 本章小结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3.5 危机成因剖析
    3.6 本章小结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4.4.本章小结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5.4 本章小结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7.1 休闲与创新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若干建议
    8.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四、企业家要有金融家的头脑(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 王雅静. 扬州大学, 2021
  • [2]索尔斯坦·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 吴子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4]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5]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杜晓华. 吉林大学, 2016(08)
  • [6]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研究[D]. 段立赋.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7]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8]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D]. 黄江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D]. 成九雁. 清华大学, 2009(05)
  • [10]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企业家必须有金融家的头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