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风景园林的美学渊源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风景园林的美学渊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风景园林的审美源流(论文文献综述)

刘影[1](2021)在《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湖洞景根植于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文化景观。作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西湖的兴衰变化,并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实现了天然洞穴从自然走向人文的转变。但是大多依附于景点存在,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远不及其他风景资源,对西湖洞景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核心的城市近郊地区洞景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对西湖洞景的形成进行分析。在自然形成方面,西湖洞景受到杭州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地质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湖洞景主要受到穴居文化、山岳崇拜、洞天福地、隐逸文化等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下,洞穴才能成为“诗化的风景”。结合实地调研,梳理出西湖群山中具有重要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53处洞景,从多角度对西湖洞景进行类型分析,并归纳西湖洞景的主要特性。基于时代背景和历史记载梳理与分析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发现西湖洞景与西湖的兴衰相伴而行。通过有历史遗存的洞景或留存文化意象的洞景,分析其历史风貌和时代特征,并且归纳出宗教活动、园林营建、历史人物以及洞穴审美取向四个重要变迁动因。从西湖洞景的形成和变迁中,也反映了人与洞穴的关系的变化经历了“追求庇护—寻幽探觅—改造利用—保护发展”四个阶段的变化。为探究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从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择选具有典型特性的洞景进行深入挖掘,从个案出发研究其内在的风景营造智慧。此外,从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理洞活动,探究自然洞穴与假山洞室的内在联系。由此,归纳总结西湖洞景中四个重要的地域特色,即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以及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基于以上的研究,得出西湖洞景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梳理近现代对西湖洞景的整治以及与洞景相关的重大事件,针对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对西湖洞景的保护与利用提出意见,以期对日后西湖洞景文化景观保护有借鉴作用。

王祎洁[2](2021)在《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名词,也与如今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提出的“山水城市”这一城市规划理念拥有同质的内涵。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的历史造就了其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局面。越中山水园林兼得山水与园林之长,又源远流长、传承赓续,成为了中国山水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期望通过对越中山水园林的研究,管窥传统意义上“山水园林”的定义及其内涵。主要运用“论从史出”的园林史研究方法,以越中山水园林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图文与场地遗迹的实证性考察,在大量古今文献的梳理以及大量案例研读的基础上,将越中山水园林分为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剖析,得到了如下成果:宏观层面的越中山水园林表现为山水城市,主要集中在春秋至西汉时期对稽山鉴水的改造以及越王句践“象天法地”的建城构想。并对其中的山水格局营建以及山城关系流变进行探究,提出越中山水城市的主要营建思想为讲求自然与人居的和谐共生和注重城市空间与功能划分的以人为本理念。中观层面表现为山水胜迹,主要为魏晋至唐宋时期,以“山阴道上”与“兰亭流觞”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山水理法主要包括自然得景和文化延续两方面,认为越中山水胜迹的主要营建思想为崇尚自然与人文胜概。微观层面表现为山水庭园,鼎盛时期在明清,尤其是明朝末年。考证了大量城内外山水园林的营建位置,分析其分布特征,并运用大量的案例阐述山水庭园中对山水的理法智慧,包括真山真水、残山剩水和掇山理水三个方面。并提出越中山水庭园在形式上讲求崇古质朴,意境上讲究芥子须弥的营建思想。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越中山水园林的营建思想流变,并针对三个尺度的山水园林提出对六条当代建设的启示:宏观尺度应遵循自然秩序以契合城市发展,妥善利用山水并合理规划空间;中观尺度应物质保护与文化延续并重、合理利用山水胜迹塑造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微观尺度应注重对山水庭园的形式革新,并注重意境的承继和文化的阐发。

刘影[3](2021)在《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西湖洞景根植于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文化景观。作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西湖的兴衰变化,并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实现了天然洞穴从自然走向人文的转变。但是大多依附于景点存在,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远不及其他风景资源,对西湖洞景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核心的城市近郊地区洞景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对西湖洞景的形成进行分析。在自然形成方面,西湖洞景受到杭州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地质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湖洞景主要受到穴居文化、山岳崇拜、洞天福地、隐逸文化等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下,洞穴才能成为“诗化的风景”。结合实地调研,梳理出西湖群山中具有重要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53处洞景,从多角度对西湖洞景进行类型分析,并归纳西湖洞景的主要特性。基于时代背景和历史记载梳理与分析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发现西湖洞景与西湖的兴衰相伴而行。通过有历史遗存的洞景或留存文化意象的洞景,分析其历史风貌和时代特征,并且归纳出宗教活动、园林营建、历史人物以及洞穴审美取向四个重要变迁动因。从西湖洞景的形成和变迁中,也反映了人与洞穴的关系的变化经历了“追求庇护—寻幽探觅—改造利用—保护发展”四个阶段的变化。为探究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从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择选具有典型特性的洞景进行深入挖掘,从个案出发研究其内在的风景营造智慧。此外,从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理洞活动,探究自然洞穴与假山洞室的内在联系。由此,归纳总结西湖洞景中四个重要的地域特色,即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以及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基于以上的研究,得出西湖洞景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梳理近现代对西湖洞景的整治以及与洞景相关的重大事件,针对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对西湖洞景的保护与利用提出意见,以期对日后西湖洞景文化景观保护有借鉴作用。

杜凡怡[4](2021)在《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7、18世纪是中国外销瓷的辉煌时代,它们对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承载在外销瓷上的山水纹饰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哲学直观地呈现在欧洲人的眼前,给予其强烈的精神震撼与视觉冲击。中国独特的山水园林纹饰为西方带去了令其耳目一新的异域风情,在欧洲人长达三百年的使用和仿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西方自然观的主流思想,为欧洲瓷绘纹饰、园林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全文引言,主要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明清外销瓷上山水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分析山水画、山水版画中蕴含的中国自然观,随后,由于版画技术与瓷绘技术的提升,山水瓷画范式形成;第三部分对外销瓷中的典型山水纹饰进行细致分类,并对其进行图像分析,厘清外销瓷中山水纹样的主要类型和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第四章主要是梳理外销瓷山水纹饰对欧洲艺术创造的影响脉络,举例说明其对欧洲自然观转变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是探索传统瓷艺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为传统瓷业的复兴做铺垫;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刘方馨[5](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刘琳婕[6](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王曦月[7](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马盟雨[8](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惠禹森[9](2019)在《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研究》文中认为西安数千年的城建史中,传统山水园林传承并发扬着“山水文化”,“山水”与地景理论在大型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是先贤们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的结晶。在西安近现代城市公园的营建中,山水型公园,是城市公园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城市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对于“山水文化”和山水城市的研究比重较大,对于传统山水园林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近现代山水型公园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尤其是针对特定地域范围的山水型公园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以西安市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为对象,基于西北园林史的课题背景下,对其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进行研究,以求为西安未来城市公园营建与“山水文化”的传承提供思路,同时也为课题组进行相关的基础性资料的收集。通过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个例分析法、图解分析与归纳总结法等方法,对相关理论和西安近现代城市公园概况进行了梳理,对主城区七十三所城市公园进行了现场踏勘,将其中山水型公园作为重点进行了分类研究。梳理了同时期西安山水型公园发展情况,在对应发展阶段中,对相关基础实例进行比较研究,从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中山水关系布局、景致、观游、意境等特点分析,总结出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的山水关系与布局特征、景致特征、观游特征和意境特征,最后归纳了西安山水型公园的发展趋势、对其的保护建议、对山水型公园营造的传承和建议以及对于山水型公园设计模式的类型化提炼。在本文中通过上述研究方法与思路,提出了三种山水关系;总结了通过“寻胜”关键山水节点,结合建筑及植物要素形成景致的特征;梳理出观游者统筹观游与景致统一的观游特征;归纳了通过“问名”和“赋文点景”使意境具象化的手法。同时研究总结归纳了西安山水型公园发展演变的五个趋势:1)选址多依托城市山水格局2)建设逐步向城市外环发展3)现代风景园林理念逐步融入“山水”公园4)山水理念始终贯穿城市公园设计5)山水结构以水为主趋于多元。文末,依据现场调研和问题分析,就山水型公园的保护提出了:认清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价值、保护城市大山水格局、保护山水模式公园内部“山水秩序”的三条保护建议。对未来山水模式公园的营造设计提出了,提出了山水文脉传承、选址布局因地制宜、景致观游统筹合一、山水诗画意境表达四项传承及营造建议。最后基于山水型公园的山水关系,将其划分为水为中心、山为主体、借水活山三类,并细化为八个小类。

赵烨[10](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风景园林的审美源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风景园林的审美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
        1.3.1 西湖洞景历史文献整理
        1.3.2 西湖洞景相关研究
        1.3.3 洞穴景观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系统梳理西湖洞景发展过程
        1.4.2 分析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和地域特色
        1.4.3 总结问题并提出保护利用措施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梳理
        1.5.2 实地调研
        1.5.3 多学科交叉
        1.5.4 归纳总结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1.6.1 视角独特,科学分析
        1.6.2 剖析表象,探究内在机制
        1.6.3 综合研究,多学科理论结合
    1.7 研究意义
        1.7.1 从园林到风景,拓展风景园林视野
        1.7.2 深入认识风景,探索自然地理与人文内涵的内在联系
        1.7.3 传承传统文化,引导园林史研究新领域
    1.8 技术路线
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形成
    2.1 自然地貌溯源
        2.1.1 自然条件溯源
        2.1.2 地质条件溯源
    2.2 思想文化溯源
        2.2.1 穴居文化
        2.2.2 自然崇拜
        2.2.3 洞天福地思想
        2.2.4 隐逸思想
    2.3 洞景构成要素分析
        2.3.1 自然要素
        2.3.2 人文要素
3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概况
    3.1 西湖洞景分布
    3.2 西湖洞景类型分析
        3.2.1 不同形成原因下的洞景类型
        3.2.2 不同自然地形下的洞景类型
        3.2.3 不同景观内容下的洞景类型
    3.3 洞景的特性
        3.3.1 景观脆弱性
        3.3.2 审美独特性
        3.3.3 功能多样性
4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及动因
    4.1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
        4.1.1 时代背景下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
        4.1.2 历史记载中西湖洞景的变化
    4.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性呈现
        4.2.1 基于历史遗存的西湖洞景
        4.2.2 基于文化意象的西湖洞景
    4.3 西湖洞景历史变迁动因
        4.3.1 宗教活动
        4.3.2 园林营建
        4.3.3 历史人物
        4.3.4 洞穴审美取向
    4.4 人与洞穴关系变迁
        4.4.1 发现洞穴
        4.4.2 探秘洞穴
        4.4.3 利用洞穴
        4.4.4 保护洞穴
    4.5 小结
5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与地域特色
    5.1 西湖洞景景观特征分析
        5.1.1 景观层次
        5.1.2 空间布局
        5.1.3 山石理水
    5.2 西湖洞景文化特征分析
        5.2.1 寓情于景的诗词题咏
        5.2.2 重现自然的洞穴绘画
        5.2.3 浑然天成的摩崖石刻
        5.2.4 形象生动的石窟造像
    5.3 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
        5.3.1 对自然洞穴的形式写仿
        5.3.2 对自然洞穴的意境写仿
    5.4 西湖洞景的地域特色
        5.4.1 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
        5.4.2 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
        5.4.3 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
        5.4.4 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
6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保护与利用
    6.1 西湖洞景价值评述
        6.1.1 展现湖山风貌
        6.1.2 丰富历史断面
        6.1.3 自然滋养人文
        6.1.4 改善人地关系
    6.2 近现代西湖洞景的整治
        6.2.1 烟霞洞的整治
        6.2.2 石屋洞的整治
        6.2.3 黄龙洞的整治
        6.2.4 紫来洞的整治
    6.3 当代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
        6.3.1 关注度较低,重视度不足
        6.3.2 多处古洞湮灭或无觅处
        6.3.3 现存古洞保护不佳,周边环境荒废
        6.3.4 古洞意境缺失,洞景特色不显着
    6.4 西湖洞景的保护开发经验与启示
        6.4.1 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
        6.4.2 生态优先,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6.4.3 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6.4.4 挖掘文化特色,重视洞景文化建设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2)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基础工作
        1.2.1 研究范围
        1.2.2 调研范围
    1.3 相关研究与评述
        1.3.1 绍兴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2 江南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3 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分析
        1.4.2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分析
        1.4.3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1.5 创新性
        1.5.1 园林史中营建思想研究的拓展
        1.5.2 经典研究对象的重要新视角介入
        1.5.3 多学科理论结合的视野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层次
    2.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
        2.1.1 千岩万壑:越中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
        2.1.2 诗化山水:越中山水的人文景观特点
        2.1.3 众香之国:越中园林特点
    2.2 影响越中山水园林营建的因素
        2.2.1 山水审美思想
        2.2.2 绍兴地域文化
        2.2.3 造园风尚变迁
        2.2.4 文人名士推动
    2.3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
        2.3.1 层次划分
        2.3.2 层次关系
3 宏观尺度:山水城市
    3.1 营建活动
        3.1.1 稽山鉴水:山会平原的开拓
        3.1.2 拟法紫宫:句践建城
    3.2 营建理法
        3.2.1 山城格局
        3.2.2 山城关系
    3.3 营建思想
        3.3.1 山水格局:自然-人居和谐共生
        3.3.2 城市规划:筑城卫君,造廓守民
4 中观尺度:山水胜迹
    4.1 营建活动
        4.1.1 应接不暇:山阴道上
        4.1.2 魏晋风流:兰亭流觞
    4.2 营建理法
        4.2.1 以自然得景为主的景致营建
        4.2.2 以文化推行为主的延续之法
    4.3 营建思想
        4.3.1 崇尚自然,削减人工
        4.3.2 景以载道,人文胜概
5 微观尺度:山水庭园
    5.1 营建活动
        5.1.1 越中山水庭园考证
        5.1.2 山水庭园的分布特征
    5.2 营建理法
        5.2.1 真山真水
        5.2.2 残山剩水
        5.2.3 掇山理水
        5.2.4 小结
    5.3 营建思想
        5.3.1 形式:崇古质朴
        5.3.2 意境:芥子须弥
6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6.1 形式的流变
        6.1.1 园林择址
        6.1.2 园林山石
        6.1.3 园林理水
    6.2 人文内涵的流变
    6.3 明清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1 祁彪佳的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2 其他明清越中文人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4 对当代的启示
        6.4.1 宏观层面:注重山水城市格局构建
        6.4.2 中观层面:注重山水胜迹合理保护
        6.4.3 微观层面:注重山水庭园延续革新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
        1.3.1 西湖洞景历史文献整理
        1.3.2 西湖洞景相关研究
        1.3.3 洞穴景观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系统梳理西湖洞景发展过程
        1.4.2 分析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和地域特色
        1.4.3 总结问题并提出保护利用措施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梳理
        1.5.2 实地调研
        1.5.3 多学科交叉
        1.5.4 归纳总结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1.6.1 视角独特,科学分析
        1.6.2 剖析表象,探究内在机制
        1.6.3 综合研究,多学科理论结合
    1.7 研究意义
        1.7.1 从园林到风景,拓展风景园林视野
        1.7.2 深入认识风景,探索自然地理与人文内涵的内在联系
        1.7.3 传承传统文化,引导园林史研究新领域
    1.8 技术路线
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形成
    2.1 自然地貌溯源
        2.1.1 自然条件溯源
        2.1.2 地质条件溯源
    2.2 思想文化溯源
        2.2.1 穴居文化
        2.2.2 自然崇拜
        2.2.3 洞天福地思想
        2.2.4 隐逸思想
    2.3 洞景构成要素分析
        2.3.1 自然要素
        2.3.2 人文要素
3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概况
    3.1 西湖洞景分布
    3.2 西湖洞景类型分析
        3.2.1 不同形成原因下的洞景类型
        3.2.2 不同自然地形下的洞景类型
        3.2.3 不同景观内容下的洞景类型
    3.3 洞景的特性
        3.3.1 景观脆弱性
        3.3.2 审美独特性
        3.3.3 功能多样性
4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及动因
    4.1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
        4.1.1 时代背景下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
        4.1.2 历史记载中西湖洞景的变化
    4.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性呈现
        4.2.1 基于历史遗存的西湖洞景
        4.2.2 基于文化意象的西湖洞景
    4.3 西湖洞景历史变迁动因
        4.3.1 宗教活动
        4.3.2 园林营建
        4.3.3 历史人物
        4.3.4 洞穴审美取向
    4.4 人与洞穴关系变迁
        4.4.1 发现洞穴
        4.4.2 探秘洞穴
        4.4.3 利用洞穴
        4.4.4 保护洞穴
    4.5 小结
5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与地域特色
    5.1 西湖洞景景观特征分析
        5.1.1 景观层次
        5.1.2 空间布局
        5.1.3 山石理水
    5.2 西湖洞景文化特征分析
        5.2.1 寓情于景的诗词题咏
        5.2.2 重现自然的洞穴绘画
        5.2.3 浑然天成的摩崖石刻
        5.2.4 形象生动的石窟造像
    5.3 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
        5.3.1 对自然洞穴的形式写仿
        5.3.2 对自然洞穴的意境写仿
    5.4 西湖洞景的地域特色
        5.4.1 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
        5.4.2 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
        5.4.3 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
        5.4.4 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
6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保护与利用
    6.1 西湖洞景价值评述
        6.1.1 展现湖山风貌
        6.1.2 丰富历史断面
        6.1.3 自然滋养人文
        6.1.4 改善人地关系
    6.2 近现代西湖洞景的整治
        6.2.1 烟霞洞的整治
        6.2.2 石屋洞的整治
        6.2.3 黄龙洞的整治
        6.2.4 紫来洞的整治
    6.3 当代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
        6.3.1 关注度较低,重视度不足
        6.3.2 多处古洞湮灭或无觅处
        6.3.3 现存古洞保护不佳,周边环境荒废
        6.3.4 古洞意境缺失,洞景特色不显着
    6.4 西湖洞景的保护开发经验与启示
        6.4.1 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
        6.4.2 生态优先,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6.4.3 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6.4.4 挖掘文化特色,重视洞景文化建设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4)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与选题意义
        1.1.1 明清外销瓷艺术研究源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发展趋势
2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
    2.1 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2.1.1 道家的自然观
        2.1.2 儒家的自然观
        2.1.3 文人隐逸思想的风行
    2.2 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2.2.1 自然山水
        2.2.2 园林山水
    2.3 山水瓷画的发展
        2.3.1 工艺技术
        2.3.2 山水瓷画范式的形成
    本章小结
3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的题材类型
    3.1 自然山水类纹样
        3.1.1 渔樵题材
        3.1.2 渔家乐题材
        3.1.3 行旅题材
    3.2 园林山水类纹样
        3.2.1 文人雅集
        3.2.2 仕女游园
        3.2.3 家人团聚
    3.3 园林与自然山水组合纹样
        3.3.1 临水园
        3.3.2 傍山园
    本章小结
4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对欧洲装饰艺术的影响
    4.1 欧洲陶瓷
        4.1.1 工艺
        4.1.2 纹样
    4.2 欧洲园林
        4.2.1 园林设计
        4.2.2 园林建筑
    4.3 其他欧洲装饰艺术
        4.3.1 欧洲家具上的中国风景
        4.3.2 欧洲织物上的中国风景
    本章小结
5 传统瓷艺如何进行设计创新的反思
    5.1 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2 如何创新
        5.2.1 从内打破,激发传统瓷艺的内在创造力
        5.2.2 由外推动,拓宽传统瓷艺的发展道路
    5.3 关于一项“网红”文创的批评:“佩奇游春马蹄杯”案例分析
        5.3.1 “猪缸杯”与“鸡缸杯”
        5.3.2 “猪缸杯”与“小猪佩奇”
        5.3.3 成在创意,败在授权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综述
附录B 山水纹样瓷器图录
附录C 1973 年至1890 年英国瓷厂分布图
附录D 山水版画与山水瓷画对比图录
附录E 论文中插图出处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山水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1.1.2 城市发展与山水型公园关系
        1.1.3 西北园林史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山水理念相关研究
        1.3.2 近现代城市公园研究现状
        1.3.3 西安园林与城市公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山水型公园溯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西北园林相关概念
        2.1.2 山水型公园相关概念
    2.2 研究范围、时间的选取
    2.3 “山水”之文化根源探究
        2.3.1 山水哲思
        2.3.2 山水诗
        2.3.3 山水画
        2.3.4 地景理念之形胜
    2.4 传统山水园林及其山水关系
        2.4.1 山水园林概况
        2.4.2 传统山水园山水关系
        2.4.3 园林及山水型公园研究尺度
    2.5 本章小结
3.西安市近现代山水型公园历史演变
    3.1 山水理念与城市公园的碰撞1916-1949
        3.1.1 发展概况
        3.1.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1.3 近代山水的开端—莲湖公园
        3.1.4 阶段发展特征
    3.2 山水型公园的兴起1949-1965
        3.2.1 发展概况
        3.2.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2.3 一池三山的传承—兴庆宫公园
        3.2.4 阶段发展特征
    3.3 公园建设的放缓1966-1976
        3.3.1 发展概况
        3.3.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3.3 阶段发展特征
    3.4 山水型公园的发展1977-1999
        3.4.1 发展概况
        3.4.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4.3 禅意山水—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3.4.4 阶段发展特征
    3.5 山水与其他要素的多元融合2000-2018
        3.5.1 发展概况
        3.5.2 同时期山水型公园及其比较
        3.5.3 天人合一的传承创新—西安世博园(2000-2010)
        3.5.4 建筑废弃物与堆山挖池—文景山公园(2010-2018)
        3.5.5 阶段发展特征
    3.6 本章小结
4.西安市近现代山水型公园营造特征
    4.1 山水关系与公园布局
        4.1.1 水为主体
        4.1.2 山为主体
        4.1.3 借水活山
        4.1.4 小结
    4.2 山水模式的景致特征
        4.2.1 宏观层次景致因籍
        4.2.2 中观层次园内山水结构“寻胜”
        4.2.3 局部多元素构成山水画卷
        4.2.4 小结
    4.3 山水模式的观游特征
        4.3.1 人的统筹与观游图景形成
        4.3.2 观游体验的层次
        4.3.3 小结
    4.4 山水模式的意境特征
        4.4.1 意境于山水型公园的价值
        4.4.2 意境具象化表现之“问名”“赋文”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西安山水型公园发展趋势及保护营造探索
    5.1 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整体发展趋势
        5.1.1 选址多依托城市山水格局
        5.1.2 建设逐步向城市外环发展
        5.1.3 现代风景园林理念融入“山水”公园
        5.1.4 山水理念贯穿城市绿地设计之中
        5.1.5 山水结构以水为主趋于多元
        5.1.6 挖池堆山与游赏空间的内向性
    5.2 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保护建议
        5.2.1 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的价值
        5.2.2 保护城市山水格局
        5.2.3 保护山水模式公园的“山水秩序”
    5.3 近现代山水型公园传承及设计建议
        5.3.1 山水文脉的传承
        5.3.2 选址布局因地制宜
        5.3.3 景致观游统筹合一
        5.3.4 山水诗画意境表达
    5.4 山水型公园设计模式类型化提炼
6.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附表:西安市主城区城市公园名录
    研究生期间参与相关工作及成果

(10)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学术成果
致谢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风景园林的审美源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D]. 刘影.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D]. 王祎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D]. 刘影.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4]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D]. 杜凡怡.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5]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西安近现代山水型公园演变及设计模式类型化研究[D]. 惠禹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风景园林的美学渊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