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分解窑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水泥分解窑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水泥预分解窑操作中遇到的故障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田俊琪[1](2020)在《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下的压力信号分析》文中指出悬浮预热系统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核心装备之一,在水泥工业的节能、增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水泥技术工作者们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但悬浮预热系统频发的塌料问题一直阻碍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课题着手研究悬浮预热系统的塌料工况下压力信号的波动状况、塌料周期的表征、塌料量以及分散距离的预测,以期为工业生产及悬浮预热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本课题搭建了悬浮预热系统单级旋风筒冷态模拟平台,在二维垂直换热管内利用大颗粒物料模拟颗粒团聚造成的塌料工况,采集正常工况与塌料工况条件下换热管轴向A、B、C三处压力信号,选择合适的小波参数对其进行降噪,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功率谱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塌料工况下压力信号中有效信号多集中在低频部分,通过对比不同小波参数降噪效果得出,当选用heursure阈值规则、sym5小波进行3层分解时,信噪比SNR为68.13,均方根误差RMSE为1.49,此时降噪效果最好;(2)(1)正常工况下,换热管C点处平均负压为-68.27 Pa;当塌料频率0.1 Hz的塌料工况发生时,压力信号波动显着,C点负压增至-113.6 Pa,标准偏差由3.47增至8.43;(2)塌料工况下,人为控制塌料频率分别为0.1、0.05、0.03 Hz,通过数据预处理、功率谱分析后成功检测出换热管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存在塌料频率分别为0.102、0.048、0.034 Hz的塌料信号,与试验设置频率基本吻合。此方法可成功辨识出塌料工况并表征了塌料频次。(3)本文通过对换热管内气固两相运动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归纳出一套塌料量的表征算法,并通过数据验证该算法的预估性较好,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该算法的构建,为水泥实际生产中悬浮预热系统塌料量的预估方法提供了一定指导作用。此外,本课题对塌料工况下换热管内的物料分散距离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换热管压降、断面风速、塌落物料质量以及分散距离等参数通过响应面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物料分散距离初步预测,并成功构建了物料分散距离关于管内风速、管内压降的响应模型。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刘彦伟[3](2016)在《5000t/d水泥回转窑火焰调整过程的工艺工程仿真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普遍应用的一种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主要是“两磨一烧”,其中“两磨”为生料磨和水泥磨。“一烧”是熟料烧成。熟料烧成是连接生料制备和水泥制备所必须的一种生产工艺步骤,是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而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又是烧成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极其关键的生产设备。回转窑的运转好坏直接关系到水泥产品的质量及品质。因此,如何保持回转窑良好的运行,对水泥的生产制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回转窑的运转离不开窑内的燃烧器,回转窑的正常运转与窑内火焰的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火焰的分布直接影响着窑内的温度分布,而窑内的温度又与水泥熟料的质量和耐火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回转窑有耐火材料保护,窑内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耐火砖损毁程度,而窑头火焰温度又是影响窑内温度的主要因素,熟料的烧成质量与窑头火焰的调节也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因此火焰的调节对窑耐火材料的使用及熟料产量、质量的好坏等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回转窑运转过程中的火焰燃烧过程进行了工程仿真,分析了不同的火嘴风量对火焰分布的影响,以及在各自条件下对应的窑炉运转状态,并对个条件下的熟料质量和强度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做的风量调整范围内,只有当外轴风风速310m/s,内旋风风速116m/s时,火焰形状及窑筒体温度在满足生产需求情况下,筒体温度达到最优状态,且在此条件下对应的水泥熟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最佳。通过对回转窑内不同风量对火焰影响的工程仿真分析,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耐火砖保护措施,延长耐火砖的运转时间,可以有效减少回转窑的停机次数,保证窑的运转率,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对水泥行业降本增效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子峰[4](2016)在《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在分解炉内进行的是生料分解过程,而且生料分解的程度与速度决定了水泥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分解炉是水泥生产过程的核心设备。生料的分解效果对分解炉内温度环境要求很高。因此对分解炉温度的控制不仅决定了水泥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而且也影响着能源的消耗情况。但是,目前大多数水泥生产企业分解炉温控系统仍然依靠人工手动的调节方式进行控制,导致温度波动较大、水泥质量偏差、产量较低等问题的出现。本课题以吉林亚泰水泥有限公司双阳建材公司的2000T/D水泥生产线所使用的分解炉设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出发,对分解炉的物理结构、热工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分解炉喂煤量的大小、进入分解炉的生料多少与三次风是影响分解炉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分解炉独立进行研究时,喂煤量是影响分解炉温度的关键要素。在分析喂煤量对分解炉温度变化的影响基础上,建立了喂煤量与分解炉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按照水泥生产的工艺要求,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对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介绍其基本原理。根据所建立的分解炉温度数学模型,在Matlab软件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常规PID、模糊控制、模糊PID这三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与抗干扰能力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的结果可以知道,应用模糊PID对分解炉温控系统进行控制时具有响应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验证了课题提出的模糊PID控制的适用性与可行性。最后,详细介绍了DCS系统。基于DCS系统对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并构建了分解炉温度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水泥分解炉温度的实时监控。本课题对水泥分解炉温控系统进行了算法研究与系统总体设计。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分解炉温度进行控制,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对提高水泥产品质量与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董桢[5](2016)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洁处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寻求一种能做到“减容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方法势在必行,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本文以黄河同力水泥厂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00t为例,利用水泥工业的大量热量和高温尾气通入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并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研究系统垃圾焚烧、水泥生产等过程并建模计算,为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并通过优化模型结构,提出新的优化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工艺流程分析和垃圾焚烧炉参数确定。本文首先对系统工艺流程的进行了介绍,并对水泥工业的预热器、分解窑、回转窑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选取回转式垃圾焚烧炉作为垃圾焚烧设备,对回转式垃圾焚烧炉进行热力分析,表明在不添加其他燃料的情况,高温三次风可以使垃圾燃烧;同时根据热力分析确定了焚烧炉的尺寸和运行参数。(2)对系统工艺流程分段模拟分析。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煤/垃圾焚烧、水泥生料分解和预热进行建模分析,确定了系统内各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系统设备的不同,对系统分成垃圾焚烧炉、分解窑、回转窑、预热器四部分进行建模分析。对于垃圾焚烧炉,当三次风量为404kg/min475 kg/min时,烟气出口温度为922℃1162℃,可知抑制二恶英等污染气体产生;对烟气中CO、CO2、NOX、SOX等进行分析,确定较适合三次风的变化关系。通过对比带MSW焚烧炉与不带MSW焚烧炉的分解窑发现,带MSW焚烧系统在处理200t/d的生活垃圾时三次风消耗增加25%,而煤粉节省4.4%;垃圾焚烧炉消耗三次风量占总风量的12%19%(质量流量为312kg/min494 kg/min)时,分解窑工作温度达到最佳;研究发现水泥回转窑、生料预热器对系统的影响不大。综合整个系统模拟结果与分段研究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相比较于实际工况系统,带MSW焚烧系统分解窑出口温度更高,烧成效果更好,但是产生更多的SOX、NOX等,而且消耗的三次分总量明显增加。(3)利用Aspen Plus软件优化整个系统,并根据模拟效果提出系统工艺的改进方案。首先对垃圾焚烧炉改进,用预热器尾气或垃圾灰渣焚烧热量干燥MSW,可以使焚烧炉温度提高29.9%,三次风消耗量降低21%。然后针对分解窑进行三次风或煤粉进行分段供应,亦可以提高三次风的利用率或使煤粉充分燃烧,优化的完整系统与实际操作工况相比,三次风消耗总体降低18%,煤粉消耗降低5%左右,分解窑温度明显升高且NOX等污染性气体的排放降低;优化系统为系统流程提出新的改进方案。

田甘露[6](2016)在《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水泥烧成系统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为了提高水泥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鲁棒性,实现水泥生产的安全、低耗、高产、优质,改进现有的工艺故障诊断方法和开发新的故障诊断系统势在必行。本文借鉴智能诊断技术,结合现有的工艺故障诊断方法,对水泥生产过程工艺故障的监控、预测及诊断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阐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分析了水泥生产的过程、现有的工艺故障特点及故障诊断方法。(2)通过分析生产工艺及故障发生时的参数变化,研究了相关工艺参数对具体可能发生工艺故障的影响,并采用小波分析、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例如,针对回转窑主机电流的变化对整个生产热工制度有很强的关联性,对水泥生产掉窑皮、红窑等有明显的关联性,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证明小波分析对窑电流信号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小波对回转窑窑电流进行识别进而对回转窑工况进行判别分析;对于窑尾气体温度的变化对烧成系统窑尾工况如窑尾烟室结皮、窑尾管道堵塞、预热器堵塞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了BP神经网络对窑尾气体温度异常与否进行预测,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经仿真验证,该方法对烧成系统窑尾工况的识别效果良好。(3)烧成系统许多故障与窑内众多参数相关,需要根据发生故障时参数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判别。本文通过对故障发生时各个参数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分别采用聚类和遗传算法进行故障样本参数的降维处理,提取故障样本并对各个故障进行分类诊断。对于故障样本的分类研究,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且分类规则没有确定解释,缺乏透明度,而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过程简单、收敛速度快,总收敛于贝叶斯优化解、稳定性高。本文采用PNN神经网络对故障样本进行分类诊断,经仿真分析验证,PNN神经网络对于烧成系统工艺故障具有分类显示清晰、分类精度高、误差率小的特点,对水泥烧成系统故障的分类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林海燕,阳勇福,郭献军,王晓峰[7](2012)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仿真技术在水泥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仿真教学具有实用性好、灵活性大、综合性强、实践成本低的优点。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仿真技术引入水泥工程的实践教学中,可丰富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水泥工程的全局观和创新意识,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

刁燕[8](2010)在《模糊控制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应用》文中指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理化反应过程,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由于系统工况复杂多变,难以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质量不稳定是水泥工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水泥厂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在不断地提高,目前DCS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产过程控制中。但基于现场总线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策略的集散式控制系统(DCS)已不是最佳的控制方法,在工艺操作时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而水泥生产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系统工况复杂多变,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往往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控制品质。而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能将操作者或专家的控制经验和知识表示成语言变量描述的控制规则,然后用这些规则去控制系统。模糊逻辑控制方法主要是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的控制经验来达到控制效果的一种方法。因此,模糊控制特别适用于数学模型未知的、复杂的、非线性的系统的控制。模糊控制技术是以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从行为上模仿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的智能控制方法,是模糊数学与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能够解决许多复杂而无法建立精确对象模型的系统的控制问题。当前已有个别水泥厂开始尝试使用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水泥生产,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日产1000T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基于现场总线的集散式控制系统,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在预分解窑系统分解炉温度控制中的进行设计与仿真,与基于PID控制策略的DCS有更好的稳定性,更有利于实现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分析和优化,进而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运用前景和可预见的发展优势。通过设计和仿真,一方面可以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另一方面也熟悉了当今世界水泥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前沿科技,此外还可以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从而真正实现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分析和优化。

杨建军[9](2010)在《水泥生产过程DCS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DCS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得制约水泥行业生产过程中和实际水泥行业培训中所体现出种种问题而提出的。本文是从水泥生产过程系统(主要是以水泥窑系统为主)的仿真建模、工艺流程的仿真模型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一、介绍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法和其工艺流程,在确定了以水泥窑系统为仿真建模对象之后,再说明系统是如何进行建模的。第二,根据水泥窑热工的机制,使用仿真系统,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性强,并有针对性采用了人机交互方式,可以对各种故障进行反复设置、反复演练。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窑外分解窑系统的计算机故障与处理,由教师在教师控制机上进行故障处理,学员通过仪表上的数据或操作站所显示的数据进行故障排除,并可反复设置。技术含量高,其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为基础,采用DCS控制系统结构,选用最新工业自动化仪表,使得最新的工艺、技术全面的展示给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好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满足仿真系统建模的实际要求。为DCS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三,在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仿真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可把水泥生产的系统划分为多个抽象的子系统与对象,然后用VRML语言逐一去完成这些子系统和对象的三维动画的设计与构造,最终由它们来构成了最初的水泥生产层次的仿真模型库。第四,为了使仿真系统更加具有逼真性,作者收集了设备与背景图片,选用了优秀的交互式多媒体编程工具Flash 8.0将工艺流程生动的进行了展示。通过对一些水泥厂的调研,现在都急需大批中控室的操作人员,而这些人的培训不能影响工厂的正常运转,将这一阶段的工作作了简要的总结如下。

舒云星[10](2008)在《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水泥工业生产中有效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何充分利用来自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水泥生产过程工艺故障诊断和质量预测是生产实际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支持向量机是一种适用于小样本情况下的故障诊断和质量预测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预测和生料磨出磨生料细度预测为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算法和回归估计算法,构建水泥烧成系统的工艺故障诊断模型和产品质量的预测模型,为指导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有限样本情况下故障诊断的特点和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在故障模式分类中面临的困难,以水泥烧成系统的工艺故障为诊断对象,研究了支持向量机用于故障诊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提出了基于类间分离性测度的支持向量多类分类算法、基于核聚类的支持向量多类分类算法和半模糊超球面的支持向量多类分类算法,建立了相应的多类分类模型,并对影响多类分类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2.为了降低分类机和回归机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分类和回归的精度,针对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上存在的不足,通过计算原始特征空间的内积核函数来实现原始特征空间到高维特征空间的非线性映射,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对映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来得到原始特征数据的非线性主成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3.为了降低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出磨生料细度预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约简和核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利用粗糙集的知识约简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删除冗余的属性,减少样本输入空间的维数,然后利用核主成分分析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粗糙集、核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通过粗糙集属性约简和核主成分分析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得出了可以利用粗糙集的约简结果来指导选择核主成分的数目。4.在总结分析烧成系统常见工艺故障的产生原因和主要现象的基础上,利用核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的两种二叉树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算法和半模糊超球面多类分类算法,建立了新型干法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模型,在小样本情况下对水泥烧成系统的工艺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明显地减少训练和测试时间,且分类精度比较理想。5.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质量不能在线测量或有较长时间延迟的问题,通过分析5000t/d水泥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过程工艺参数,提取在线的过程运行数据,基于所研究的算法,提出了几种水泥生产过程质量预测方法,预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多种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二、水泥预分解窑操作中遇到的故障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预分解窑操作中遇到的故障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下的压力信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1.2 水泥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的背景及意义
    1.3 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的识别及意义
        1.3.1 悬浮预热系统发展概况
        1.3.2 有关塌料工况的研究进展
        1.3.3 压力信号在工况识别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由来和意义
第2章 试验设置
    2.1 试验方案
    2.2 试验装置图
    2.3 数据采集系统
第3章 塌料工况压力波动时域分析
    3.1 压力波动信号
    3.2 压力波动的统计分析
        3.2.1 压力信号的均值分析
        3.2.2 压力信号的标准偏差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小波降噪的压力信号频域分析
    4.1 小波降噪方法
        4.1.1 模极大值降噪法
        4.1.2 小波阈值降噪法
    4.2 小波降噪参数的选择
        4.2.1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
        4.2.2 小波分解层数的选择
        4.2.3 阈值的选取
        4.2.4 评价指标
    4.3 压力信号的小波降噪结果分析
    4.4 消噪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塌料量的表征
    5.1 塌料量的表征原理
        5.1.1 表征依据
        5.1.2 表征算法
    5.2 塌料量表征算法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散距离的数学模型
    6.1 物料分散距离试验
    6.2 模型构建及应用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5000t/d水泥回转窑火焰调整过程的工艺工程仿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发展
    1.3 我国新型干法窑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水泥回转窑
        1.4.1 水泥回转窑的发展
        1.4.2 水泥回转窑的分类
        1.4.3 回转窑的生产能力
    1.5 回转窑用耐火材料
        1.5.1 传统窑用耐火材料概况
        1.5.2 我国耐火材料和世界水平的差距
    1.6 窑头火嘴
        1.6.1 窑头火嘴简介
        1.6.2 窑头火嘴调节
    1.7 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50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建设工程
    2.1 工程概述
        2.1.1 企业概况
        2.1.2 引进设备
        2.1.3 公司生产概况
    2.2 有关窑用耐火砖的性能
        2.2.1 多通道燃烧器
        2.2.2 各类燃烧器的选用原则
    2.3 本公司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2.4 实验装置与研究内容
        2.4.1 实验设备
        2.4.2 ANSYS软件
        2.4.3 研究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仿真条件
        3.1.1 模型的建立
        3.1.2 网格的划分
        3.1.3 材料属性设定
        3.1.4 边界条件及模型近似
    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外轴流风风速方案结果对比
        3.2.2 不同内旋流风风速方案结果对比
    3.3 仿真分析结果的验证
        3.3.1 对不同外轴流风风速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
        3.3.2 对不同内旋流风风速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
    3.4 不同方案下实际应用效果及经济指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火焰燃烧方案下对应熟料的组成与性能测定
    4.1 水泥在烧成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
        4.1.1 生料的干燥与脱水:自由水的蒸发
        4.1.2 碳酸盐分解反应
        4.1.3 石灰石颗粒的分解机制
        4.1.4 固相反应过程
        4.1.5 硅酸三钙(C3S)的形成和烧结反应
    4.2 不同方案条件下水泥熟料成分分析
    4.3 不同方案条件下水泥熟料的岩相分析
        4.3.1 不同方案下熟料岩相中A矿分布情况
        4.3.2 不同方案下熟料岩相中B矿分布情况
        4.3.3 不同方案下熟料岩相中游离氧化钙(f-CaO)分布情况
    4.4 不同方案条件下水泥熟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分解炉温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2.1 分解炉结构的发展
        1.2.2 分解炉温度控制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泥分解炉系统研究
    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简介
    2.2 水泥分解炉工作原理
        2.2.1 分解炉的类型与结构
        2.2.2 分解炉的热工特征
    2.3 分解炉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2.4 分解炉温度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5 分解炉温度控制策略与方案设计
        2.5.1 控制策略选择
        2.5.2 控制方案设计
第三章 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仿真研究
    3.1 分解炉温控系统PID控制原理分析
    3.2 分解炉温控系统模糊控制原理分析
        3.2.1 模糊控制的基础理论
        3.2.2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3.2.3 模糊控制的优缺点
    3.3 分解炉模糊PID控制原理分析
        3.3.1 模糊PID控制器简介
        3.3.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3.4 分解炉温度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
        3.4.1 传统PID控制器的仿真
        3.4.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3.4.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第四章 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4.1 集散控制系统概述
        4.1.1 DCS系统简介
        4.1.2 DCS的特点
    4.2 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总体设计
        4.2.1 系统控制性能指标
        4.2.2 系统总体设计
    4.3 系统硬件设计
        4.3.1 上位机与下位机
        4.3.2 系统的外围设备
        4.3.3 系统参数的测量与控制
    4.4 系统软件设计
        4.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4.4.2 模糊PID温度控制子程序设计
    4.5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4.5.1 监控系统结构
        4.5.2 系统组态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1.1 研究成果
        5.1.2 研究中遇到的困难
        5.1.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法
    1.3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及意义
        1.3.1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
        1.3.2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
    1.4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化垃圾概况
        1.4.1 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1.4.2 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系统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原理
    2.1 工艺系统的构成和设备研究
        2.1.1 工艺流程
        2.1.2 水泥生产设备
        2.1.3 垃圾焚烧炉选型
    2.2 垃圾焚烧的热力分析
    2.3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尺寸及运行参数设计
        2.3.1 回转式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尺寸设计
        2.3.2 回转式垃圾焚烧炉的倾斜度、转速以及垃圾停留时间
        2.3.3 回转式垃圾焚烧炉的填充料及焚烧量
        2.3.4 设计参数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Aspen Plus的系统建模原理
    3.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3.2 煤/垃圾焚烧模型原理
    3.3 水泥生料分解模型原理
    3.4 基于Aspen Plus的预热器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水泥窑协同焚烧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流程模拟
    4.1 垃圾焚烧过程模拟
        4.1.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模型建立
        4.1.2 结果分析
    4.2 生料在分解炉内分解过程模拟
        4.2.1 分解炉模型简化及假设
        4.2.2 分解窑模型的建立
        4.2.3 分解窑主要输入参数
        4.2.4 模拟和运行工况对比分析
    4.3 水泥回转窑的模拟
        4.3.1 建立模型
        4.3.2 结果分析
    4.4 悬浮预热器的模拟
    4.5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模拟
    4.6 本章小结
5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优化
    5.1 MSW焚烧炉模拟对比
    5.2 分解窑模型优化
        5.2.1 分三次风进风模型
        5.2.2 煤粉分段供给模型
    5.3 系统优化方案模拟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目前国内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第二章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常见故障
    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介绍
        2.1.1 生料的制备均化
        2.1.2 预热器预热与预分解
        2.1.3 熟料的烧成与冷却
    2.2 水泥生产工艺现场操作及工艺参数分析
    2.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常见工艺故障分析
        2.3.1 常见工艺故障及故障原因分析
        2.3.2 常见工艺故障与监测参数对应关系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工况识别研究
    3.1 水泥回转窑异常工况与窑电流信号分析
    3.2 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
        3.2.1 小波算法
        3.2.2 常用的小波函数
    3.3 小波去噪分析
    3.4 基于小波的水泥回转窑窑电流工况识别研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干法水泥烧成系统窑尾工况识别研究
    4.1 新型干法水泥烧成系统窑尾气体温度预测意义分析
    4.2 数据预处理
        4.2.1 窑尾气体温度影响参数介绍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参数分析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泥烧成系统窑尾工况的研究
        4.3.1 BP神经网络原理
        4.3.2 建立BP神经网络温度预测模型
        4.3.3 仿真结果验证
    4.4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烧成系统窑尾工况识别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烧成系统常见工艺故障分类诊断研究
    5.1 水泥生产过程常见工艺故障分类研究
    5.2 水泥生产工艺故障特征提取
        5.2.1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故障样本属性参数
        5.2.2 遗传算法优化-建模自变量降维方法特征提取
    5.3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烧成系统故障诊断分类研究
        5.3.1 概率神经网络原理及模型建立
        5.3.2 故障分类诊断结果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泥回转窑窑尾气体温度预测软件设计
    6.1 水泥回转窑窑尾温度预测模块开发的工业需求
    6.2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6.3 软件功能分析
    6.4 软件界面的设计与介绍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仿真技术在水泥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仿真技术教学特点
    1.1 实用性强
    1.2 灵活性大
    1.3 综合性强
    1.4 实践成本低
2 仿真系统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教学中的实践
    2.1 仿真系统的组成
    2.2 仿真教学内容
    2.3 仿真系统的操作
    2.4 仿真教学的指导
3 结束语

(8)模糊控制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预分解窑系统
    2.1 窑外预分解技术
    2.2 预分解窑系统生产流程
    2.3 分解炉的分类
    2.4 分解炉的工艺性能
    2.5 分解炉的热工性能
    2.6 预分解窑操作及热工参数控制
        2.6.1 预分解窑的正常操作
        2.6.2 预分解窑系统的热工参数
    2.7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自动控制现状
        2.7.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7.2 现场总线技术
        2.7.3 集散控制系统(DCS)简介
    2.8 PID 调节及PID 调节的基本原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分解窑系统中分解炉温度的模糊控制
    3.1 分解炉温度控制的意义
    3.2 温度调节系统的构成及控制要求
    3.3 模糊控制理论介绍
        3.3.1 模糊控制理论的产生及特点
        3.3.2 模糊控制原理
        3.3.3 模糊控制用于水泥生产自动化的特点
    3.4 分解炉温度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4.1 选择分解炉温度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3.4.2 选取模糊控制规则
        3.4.3 确定模糊化的解模糊策略,制定控制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仿真和结果分析
    4.1 系统仿真
        4.1.1 Matlab 简介
        4.1.2 分解炉温度控制仿真
    4.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篇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控制台采集的数据

(9)水泥生产过程DCS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现阶段我国的水泥行业的发展状况
        1.2.1 现阶段水泥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发展状况
        1.2.2 现阶段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
    1.3 当前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发展
    1.4 计算机仿真系统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现实情况
第二章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预分解设备
    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2.1.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2.1.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2.2 预分解窑系统工艺流程
    2.3 预分解窑技术的设备及简介
        2.3.1 悬浮预热器及悬浮状态下的热力学效应的简介
        2.3.2 分解炉的功能与特征
        2.3.3 回转窑
    2.4 预分解窑的参数特点简介
第三章 基于MATLAB 的水泥窑仿真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3.1 MATLAB 工具箱的应用
    3.2 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及神经网络函数
        3.2.1 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简介
        3.2.2 BP 网络的神经网络工具函数
        3.2.3 利用MATLAB 建立BP 神经网络
    3.3 建立水泥窑系统网络模型
        3.3.1 样本数据来源
        3.3.2 窑系统生产中输入输出数据的确立
        3.3.3 在水泥窑仿真系统建立BP 神经网络模型
    3.4 总结
第四章 基于VRML 的水泥生产工艺层次仿真模型库的建立
    4.1 模块化建模的方法
        4.1.1 模块化建模的方法
        4.1.2 模块化建模的特点及化分
        4.1.3 模块划分的关键技术
    4.2 VRML 的简介
        4.2.1 VRML 的浏览和编辑
        4.2.2 VRML 的常见语句
        4.2.3 VRML 中虚拟现实的动态效应
        4.2.4 VRML 中的人机交互结构
        4.2.5 VRML 中的Script 节点介绍
    4.3 水泥生产仿真子模型和仿真模型库
        4.3.1 水泥生产仿真子模型
        4.3.2 层次仿真模型库的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生产过程DCS 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过程工业仿真培训系统简介
    5.2 DCS 仿真培训系统的组成
        5.2.1 硬件结构
        5.2.2 软件介绍
    5.3 水泥 DCS 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5.4 多媒体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仿真中的应用
        5.4.1 多媒体技术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5.4.2 常用多媒体软件简介
        5.4.3 Flash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动画演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课题支撑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
    2.1 小样本下机器学习问题的数学表述
    2.2 小样本下故障诊断的支持向量分类机的算法基础
    2.3 小样本下质量预测支持向量回归机
    2.4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改进算法
    3.1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基础算法
    3.2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改进算法
    3.3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改进算法的测试
    3.4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分类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的样本处理技术
    4.1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样本特征提取算法
    4.2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样本特征提取算法测试
    4.3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粗糙集样本特征约简
    4.4 基于粗糙集和核主成分分析的样本特征处理混合算法
    4.5 样本处理粗糙集方法与核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技术
    5.1 水泥烧成系统工艺及其主要监控参数分析
    5.2 水泥烧成系统常见工艺故障分析
    5.3 基于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
    5.4 基于集成算法的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技术
    5.5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效果分析与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水泥生产过程质量预测技术
    6.1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预测技术
    6.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出磨生料细度预测技术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与本文相关的论文发表和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四、水泥预分解窑操作中遇到的故障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下的压力信号分析[D]. 田俊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5000t/d水泥回转窑火焰调整过程的工艺工程仿真与优化[D]. 刘彦伟. 燕山大学, 2016(01)
  • [4]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研究[D]. 王子峰. 长春工业大学, 2016(11)
  • [5]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研究[D]. 董桢. 郑州大学, 2016(02)
  • [6]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田甘露. 天津理工大学, 2016(04)
  • [7]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仿真技术在水泥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林海燕,阳勇福,郭献军,王晓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17)
  • [8]模糊控制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应用[D]. 刁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9]水泥生产过程DCS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D]. 杨建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10]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研究[D]. 舒云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水泥分解窑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