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汉中市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一、汉中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柯新月[1](2021)在《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文中认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开展其水资源风险分析是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控制风险和降低损失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秦岭陕西段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其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集对分析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进行动态分析、模拟预测及系统调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整理和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概况及水资源状况,总结出研究区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水资源量时空分布不均、节水潜力大、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环境保护压力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5方面水资源问题,将研究区水资源风险划分为资源型风险、管理型风险、工程型风险、水质型风险和灾害型风险5种类型。借助PSR模型建立包含5个子系统25个指标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并将各个指标的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通过K-means算法确定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结合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2)基于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绘制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在县域尺度上对2018年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从空间分布上看,资源型风险和水质型风险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管理型风险呈现出由秦岭中部地区向东西两端逐渐降低的趋势;工程型风险呈现出由从各市中心城区向周边县区呈逐渐升高趋势;灾害型风险呈现出由北向南、由东到西风险逐渐降低的趋势。从风险类型上看,研究区工程型风险最为严重,其次是资源型风险、灾害型风险、水质型风险和管理型风险,高风险区面积占比依次为63%、42%、23%、3%、1%。(3)提取灞桥、长安、镇安三县区作为高、中、低三类风险区的代表并对其2010~2019年的水资源风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截止2019年,长安区水资源综合风险由Ⅳ级降为了Ⅲ级,Ⅳ级风险联系度下降近60%;灞桥区水资源综合等级恒为Ⅳ级,但Ⅳ级风险的联系度由0.42降为了 0.28,下降了 33%;镇安县Ⅱ级风险的联系度由0.38变为了 0.42,上升了 10%,但风险等级恒为Ⅱ级没有出现上升。灞桥区、长安区和镇安县三个典型区除了在水资源量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分别在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治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具有较高风险,风险等级依次为Ⅳ级、Ⅳ级、Ⅴ级。(4)基于灰色预测理论构建了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预测模型,对2020~2025年典型风险区水资源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如果延续现有的发展模式,灞桥区水资源综合风险Ⅳ级联系度将继续下降至0.2,降幅约28%,长安区水资源综合风险Ⅲ级联系度将下降至0.34,降幅约15%,说明未来五年灞桥区和长安区的水资源风险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不大,没有出现风险等级的变化;镇安县水资源综合风险将于2020年上升到Ⅲ级并于2025年回落至Ⅱ级,说明未来五年镇安县水资源风险会出现波动,然而在确保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前提下,没有出现继续恶化的迹象。(5)针对灞桥区、长安区和镇安县不同的风险表现类型,分别设置用水控制方案、水灾害防治方案和水利工程驱动方案三种不同的风险调控方案来进行模拟调控。结果表明,灞桥区在用水控制方案的干预下,水资源风险有明显缓解;而水灾害防治方案和水利工程驱动方案见效周期长,需要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才能使研究区的灾害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得到有效改善。

刘晗[2](2021)在《可达性视角下陕西省高速铁路网建设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作为国家关键性基础设施,其建设发展对我国城市和区域空间组织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椒纽,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将重点建设“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实现与周边省会城市高速铁路全面畅通。本文以陕西省高速铁路交通网为研究对象,分为建设初期(2015年)、建设现状期(2020年)、建设规划期(2030年)以及建设优化期4个研究场景,基于对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过程与空间格局的深入分析,从高速铁路引起的交通可达性空间变化角度出发,采用最短旅行时间、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日常可达性及可达性系数四个评价指标对上述研究场景下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对陕西省省域、地级市以及县域3个空间尺度的可达性影响进行研究。其次,构建经济引力模型研究了2015年到2030年间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对陕西省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空间相互作作的影响,阐明了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对城市经济联系格局的改变。最后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陕西省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与规划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更好地服务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从2015年到2020年间,陕西省普通客运铁路密度增幅为12.80%,高速铁路密度增幅达到186.4%;从2020年到2030年,陕西省普通客运铁路密度增幅为25.60%,高速铁路密度增幅94.40%。陕西省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陕北地区加权路网密度最低,2015年加权路网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1%。交通路网分布呈现关中地区稠密、陕南陕北地区稀疏的空间分异特征。(2)陕西省各地级市2015年至2020年间的平均最短旅行时间可达性值均有不同程度缩减,汉中市到延安市的最短旅行是间缩短最多为2.92h,说明高速铁路的建设开通能明显提升交通欠发达城市的可达性。五年间由西安市发至全省范围内的最短旅行时间最大值由9.45 h缩短至8.26hs汉中市平均可达性指数减少1.71h改善最为明显,延安市减少0.84h居第二,榆林市减少0.78h,其余城市减少值均在0.40 h以内,说明高铁建设存在边际效应。(3)日可达性等时间圈层由地级市行政中心沿着铁路与高铁线路向外围延伸,拓展方向与高速铁路延伸方向高度重合。高速铁路建设发展对不同时间圈层下的日可达性作用强度不同,随时间的延长其作用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对4 h日可达性范围变化作用最为显着。(4)2030年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场景下,高速铁路建设对可达性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沿途城市,而是从整体上提升了全省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规划高铁线路改变了榆林市、安康市相对孤立的形态。高速铁路建设优化后,缩短了边缘城市与传统交通发达城市的差距,省内绝大部分地区可在4 h内到达,关中地区的可达性仍优于陕南、陕北,且省会西安能实现7 h内全省通勤,其核心地位得以巩固。(5)2015年、2020年、2030年三个时间场景下陕西省地级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持续增强,经济联系强度格局变化与高速铁路建设密切相关。从地级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来看,西安市、咸阳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关中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显着。(6)针对陕北、关中以及陕南3个区域的地域差异,提出了未来高速铁路发展建议。陕北地区应当加快高速铁路网络建设促进经济流通,发展特色“红色旅游”;关中地区应当发展多中心组织结构的城市网络,加强高速铁路和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和组合发展;陕南地区应当增大高速铁路网密度,同时要充分考虑陕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更好的发掘多元产业,避免“虹吸效应”流失资金、资源。

丁昕[3](2021)在《陕西省交通运输与“三个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文中认为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是全面推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模式创新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交通运输业作为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和先行官,为各类经济要素的流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陕西省经济发展起着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因此,明晰两者内在耦合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对全省经济协调、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交通运输系统和“三个经济”系统中遴选要素展开研究。综合陕西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现状剖析现存问题,梳理出不同交通运输系统组成要素对“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表征系统要素的作用机制。在利用POI数据进行交通场站地理信息挖掘、借助Matlab编程实现场站间空间组合的基础上,提出交通枢纽区强度测算方法和交通门户识别方法。运用潜力模型、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不同空间尺度具体化、定量化地分析了陕西省交通运输与“三个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交通运输系统组成要素对“三个经济”的作用机制具有路径差异性和空间不均衡性;(2)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一般,交通线网建设水平较好且为枢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但较低水平的交通场站建设导致区域交通枢纽的发育度不高,尚未形成更大交通优势以支持枢纽经济做大做强;(3)陕西省交通运输与门户经济关系紧密,高水平的对外交通门户建设促进了各地市间的经济联系,低水平的对内交通门户建设阻碍了门户向市内其他区县的经济辐射效应;(4)交通运输与流动经济间的发展格局具有稳定性,两系统整体上处于“高耦合半数协调”状态且耦合程度趋向协调化。但陕南三地市还处在“双低耦合”的失调阶段,其流动经济水平和城市交通服务效率均有待提高。

曹锦雪[4](2021)在《“三生空间”背景下汉中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土资源的需求量正在增加,这种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存在耕地过快减少、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如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目前汉中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为重要,为此生态系统的持续改善有利于促进汉中市“三生”功能和“三生”空间整体布局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汉中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与实践,对于研究和分析当前汉中市各区县国土空间发展状态和演变特征来说,本课题研究是结合陕西省汉中市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理论、方法与空间治理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首先从国土空间的数量结构人手,分析国土空间的数量变化、转换特征、重心转移规律,并分析不同地形等级下汉中市国土空间分布情况。其次,对汉中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另外用静态的角度分析汉中市三生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了解汉中市比较优势功能,从而确立汉中市国土空间优化方案及重构模式。最后,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计算出汉中市国土空间的比较优势指数,初步判定汉中市空间优势指数,为汉中市实现国土空间划分区域优化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空间进行聚类分析,逐步调整优势功能区单元,结合当地自身的特征对汉中市总体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并提出改善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从2000-2018年汉中市18年的国土空间转移特征分析来看,农业生产空间的调节范围比较广,导致农业生产空间的骤降和减少,说明汉中市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从汉中市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空间转移特点分析来看,主要的特征是转出面积小于转入,转出占比很大。(2)从不同地形等级下来看,无论是从高程、坡度还是起伏度来分析,较低海拔或者较低坡度上,更适宜生产、生活空间的发展,随着海拔的升高和起伏度的加大,交通和自然条件也更加恶化,工矿生产空间在高海拔地区的开发是非常困难的,也不适合大规模的人类生产活动。对于生态空间来说,在高海拔、坡度较高地区,生态空间的优势逐渐显现。(3)汉中市生产功能整体上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以汉台区为核心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生活功能高值区的空间分布主要以汉中市中心城区汉台区为主,较高值区单元和中低值单元分布较为集中,以汉台区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递减;汉中市的生态功能的特征是以汉台区为中心,其功能值向外逐渐递增的。汉中市耦合协调度从空间格局分布格局上看,总体呈现“内部高边缘低”向四周逐渐减弱的的空间分布形态。综合汉中市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的评价结果、比较优势指数及分层聚类分析结果。在生产空间上应注意调整农业结构以提高粮食产量,提高产业聚集度建立产业集群;生活空间上需要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并加强各项设施建设;生态空间上加大土地整治工程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家园。

韩颂,贾扬帆,韩京辛[5](2020)在《乡村发展水平评价——以汉中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乡村发展水平的提高,乡村发展水平的精准评定需要科学、合理的乡村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了解乡村发展动态、剖析乡村发展问题。以汉中市11个县区为例,在三生视角下构建乡村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方面建立准则层,共筛选出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综合测算乡村发展水平,并对乡村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张珊,查小春,刘恺云[6](2020)在《地形起伏特征对汉中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提取表征汉中市地形起伏特征的地形起伏度、坡度和高程3个地形因子并进行分级,在县域尺度和乡镇尺度上,探究了地形起伏特征对汉中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汉中市的地形起伏特征为中部平缓,四周陡高,以小起伏缓坡中山为主.人口和经济密度的空间布局是以汉中市汉台区和南郑区为高值中心,呈条带状向外逐渐变为低值.县域尺度上的人口和经济密度受坡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地形起伏度,高程最弱.乡镇尺度上的人口密度和企业密度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特征,受地形起伏度的影响最强,坡度次之,高程最弱,且乡镇尺度能有效降低县域人口和经济平均化趋向,能更精确地表达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

宋佳宝[7](2020)在《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水污染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处于水污染构成的转变期,面源污染的贡献率逐步上升。汉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作为陕西省“引汉济渭”的源头,其水质问题事关紧要。本文以径流小区、薛家坝小流域、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以TN、TP、NH3-N、COD为主要研究指标,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坡度等自然要素对产流/污的影响,分析降雨过程中小流域产流/污的过程变化,提出了改进径流分割法、改进降雨量差值法、改进径流量差值法、改进输出系数法,结合降雨量差值法、径流量差值法、输出系数法、RENUMA模型估算流域2010-2018年面源污染负荷,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验证四种新方法的准确性,明确八种方法在汉江流域的适用性,对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并对研究流域进行面源污染来源解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及关键源区的识别。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实验分析表明林草地产流量比耕地大,坡度越小、植被覆盖度越高其产流量越小,坡面不平整会导致产流量降低。耕地的出流浓度比林草地的高,且坡度越小、植物覆盖度越大、植物生长情况越好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地利用、坡面平整度、植被覆盖度是影响TN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植被覆盖度和其生长情况、土壤含磷量是影响TP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和坡度是影响NH3-N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坡度和坡面平整度是影响COD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2)降雨过程中小流域TN浓度超标,为劣五类,出流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滞后性。小流域产流系数为0.469,年均地表产流量为2.70× 106m3,年均基流总量为1.04×106m3,年径流总量为3.74×106m3,年径流模数为73.19万m3/(a·km2)。TN负荷通量随瞬时流量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TP负荷通量在降雨初期较大,随后迅速降低,可能是颗粒态磷在初期的降雨冲刷下进入河道,导致其通量增加;降雨影响下的TN和TP负荷通量远大于非汛期时的负荷通量。(3)四种改进的方法均验证成功。改进径流分割法减少了水质数据的需求量,较为准确地估算了流域TN、TP、COD面源污染负荷,年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26%、34.80%、14.47%;改进降雨量差值法和改进径流量差值法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和精度,较为准确地估算了流域TN、COD面源污染负荷,年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9.94%、34.98%和18.36%、15.47%;改进输出系数法估算结果相比其他方法更加精确,流域TN、NH3-N、COD面源污染负荷的年均误差分别为11.51%、16.44%、15.47%。(4)另外四种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中,降雨量差值法的关系式构建失败,径流量差值法TN、NH3-N、COD构建关系式失败,TP年均相对误差较大,可能是考虑的自然因素过于单一,未考虑环境变化等因素;输出系数法估算结果偏大,可能是降雨、坡度、地形地貌、入河损失、水体降解等因素考虑不足;RENUMA模型除2016年(特枯年)外的相对误差为22.46%,可准确估算流域除特枯年份外的TN负荷量。(5)耕地、林地、猪、农村人口的面源污染负荷量较高,合计占比达到TN、TP、NH3-N、COD的87.30%、89.04%、86.61%、75.64%,是研究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TN、TP、NH3-N、COD负荷在丰水期占比分别达到70.2%、68.5%、72.8%和68.8%,年均降雨量占比63.7%,年均地表径流占比66.2%,丰水期面源负荷的产出量与降雨量/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2011-2017年面源污染负荷量、丰水期的面源污染占比波动下降,与各年的降雨分布有关;受降雨量的影响,除氨氮外,偏丰年的丰水期面源污染占比最高,其次是特丰年、平水年、特枯年;全年和丰水期NH3-N负荷量占TN比例相近,全年占比呈现偏丰年>平水年>特丰年>特枯年。面源污染负荷量的主要来源县区为勉县、南郑、留坝、宁强,年均TN、TP、NH3-N、COD负荷占总流域的75.95%、76.74%、76.30%、76.04%。在四种污染监测指标中勉县和宁强县均为严重污染地区,总面积占比仅为36.87%,但TN、TP、NH3-N、COD的污染流失量占比达到46.76%、47.48%、46.47%和46.54%,可能在于两个县区的耕地面积、养殖猪和农村人口的数量达到总流域的50%以上。

白娜[8](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秦贺营[9](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李慧慧[10](2020)在《汉中乡土地理教材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必学内容,目的是通过贴近生活的地理学习,增强初中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增进其未来建设家乡的能力。本文在理清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国内不同地区乡土地理教材,提出了乡土地理教材的TLSW开发模式。同时,在TLSW模式指导下,进行了《汉中乡土地理》的开发实践。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了汉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汉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基本理论。首先对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教材和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综合考虑地理学科本质、地理教育目标、地理教学策略等方面的要求,确定了乡土地理开发的理论支撑体系;再次,从开发依据、开发目标和开发原则等方面确定了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依据。最后,构建了TLSW的乡土地理教材开发模式。第三部分为国内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现状分析。通过对《广东地理》、《甘肃地理》等现行国内乡土地理教材的对比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当前我国乡土地理教材的教材结构、体例编排、内容开发和呈现方式等内容,为汉中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打下基础。第四部分为《汉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实践。依据TLSW教材开发模式,首先确定《汉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汉中区域特点,确定七个专题作为《汉中乡土地理》教材的框架结构。然后,确定《汉中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最后,以汉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为依据,提出《汉中乡土地理》的使用建议。第五部分为《汉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实例。包括“汉水汉中”、“汉中人口”和“汉中味道”三个专题的开发案例,和一个城固县原公村村落调查的实践探究案例。第六部分为余论。余论主要包括研究结论和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建议。首先对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理论和汉中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进行总结,得出五个结论;其次提出关于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四个建议。

二、汉中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中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 秦岭陕西段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2 水资源现状分析
        2.2.1 水资源量及分布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2.3 水环境质量
        2.2.4 水土流失现状
    2.3 当前主要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与分异特征研究
    3.1 水资源风险内涵及类型划分
        3.1.1 水资源风险定义及形成要素
        3.1.2 水资源风险类型划分
    3.2 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2.1 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3.2.2 风险等级划分及标准确定
        3.2.3 集对分析风险评估方法
    3.3 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
        3.3.1 数据准备
        3.3.2 集对分析计算过程
        3.3.3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风险时间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4.1 典型风险区提取
    4.2 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条件分析
        4.2.1 秦岭北麓灞桥区
        4.2.2 秦岭北麓长安区
        4.2.3 秦岭南麓镇安县
    4.3 水资源风险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4.3.1 资源型风险
        4.3.2 管理型风险
        4.3.3 工程型风险
        4.3.4 水质型风险
        4.3.5 灾害型风险
        4.3.6 水资源综合风险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预测及调控研究
    5.1 灰色预测理论
        5.1.1 灰色预测模型
        5.1.2 模型精度检测
    5.2 风险预测结果与分析
        5.2.1 指标预测结果
        5.2.2 综合风险预测结果与分析
        5.2.3 子系统预测结果与分析
    5.3 风险调控方案研究
        5.3.1 调控方案设计
        5.3.2 调控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可达性视角下陕西省高速铁路网建设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交通可达性研究理论
        1.2.2 高铁建设对可达性影响
        1.2.3 高铁建设空间格局效应
        1.2.4 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及人口流动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交通发展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陆路交通数据
        2.2.2 行政区划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2.2.4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场景设定
3 陕西省交通网络时空格局分析
    3.1 交通路网建设格局演化
    3.2 综合交通路网密度分析
        3.2.1 陕西省路网平均密度
        3.2.2 地理分区交通路网密度
        3.2.3 地级市路网密度
    3.3 铁路交通网络连通性分析
    3.4 高速铁路时空格局差异的影响因素
        3.4.1 路网建设规模分析
        3.4.2 高铁分布与人口相关性分析
        3.4.3 高铁分布与GDP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对区域可达性影响
    4.1 可达性评价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4.1.1 最短旅行时间
        4.1.2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4.1.3 日常可达性
        4.1.4 可达性系数
    4.2 省会西安市可达性分布格局变化
    4.3 市级行政区可达性变化
        4.3.1 最短旅行时间可达性
        4.3.2 日常可达性分析
    4.4 县级行政区可达性变化
        4.4.1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可达性
        4.4.2 可达性系数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可达性的陕西省高速铁路网优化
    5.1 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场景下可达性分析
        5.1.1 最短旅行时间变化
        5.1.2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变化
        5.1.3 日常可达性变化
        5.1.4 可达性系数评价
    5.2 高速铁路建设优化
        5.2.1 优化场景下高速铁路布设
        5.2.2 高速铁路优化后地级市可达性变化分析
    5.3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影响
        5.3.1 经济引力模型构建
        5.3.2 省内地级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变化分析
        5.3.3 地级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陕西省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管理建议
    6.1 高速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6.1.1 高速铁路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
        6.1.2 陕西省区域内部差异性问题
    6.2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目标
        6.2.1 高铁建设调节区域产业结构
        6.2.2 高铁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6.3 陕西省铁路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3 适宜性综合评价
    6.4 陕西省高速铁路发展建议
        6.4.1 陕北地区
        6.4.2 关中地区
        6.4.3 陕南地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陕西省交通运输与“三个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文献不足
    1.3 研究内容
        1.3.1 交通运输与陕西枢纽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
        1.3.2 交通运输与陕西门户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
        1.3.3 交通运输与陕西流动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
    1.4 研究方法
        1.4.1 交通运输与“三个经济”的系统耦合协调测评方法
        1.4.2 交通枢纽区地理信息挖掘方法
        1.4.3 交通门户建设水平测定方法
        1.4.4 城市交通服务绩效评价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陕西省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其协调取向
    2.1 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2.1.1 经济总量
        2.1.2 经济结构
    2.2 陕西省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2.2.1 铁路运输
        2.2.2 公路运输
        2.2.3 民航运输
        2.2.4 内河水运
    2.3 陕西省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2.3.1 城市道路
        2.3.2 公共交通
        2.3.3 邮政快递
    2.4 “三个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取向
        2.4.1 “三个经济”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必然要求
        2.4.2 交通运输与“三个经济”协调发展动因
        2.4.3 交通运输与“三个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向
    2.5 本章小结
3 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3.1 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3.1.1 枢纽经济的含义
        3.1.2 综合交通枢纽的含义
        3.1.3 综合交通枢纽与枢纽经济的耦合机制
    3.2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水平评价方法
        3.2.1 综合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方法
        3.2.2 交通枢纽区强度的识别方法
    3.3 枢纽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3.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4.1 数据来源
        3.4.2 线网密度数据处理
        3.4.3 枢纽区强度数据处理
    3.5 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结果
        3.5.1 研究单元与模型的确定
        3.5.2 综合交通线网密度与枢纽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结果
        3.5.3 交通枢纽区强度与枢纽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结果
    3.6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耦合协调性分析与发展对策
        3.6.1 各系统综合评价值空间特征分析
        3.6.2 “综合交通线网密度-枢纽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3.6.3 “交通枢纽区强度-枢纽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3.6.4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3.7 本章小结
4 交通运输与门户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4.1 交通运输与门户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4.1.1 门户经济的含义
        4.1.2 交通门户的含义
        4.1.3 交通门户与门户经济的耦合机制
    4.2 门户区县的识别方法
        4.2.1 交通门户首位度
        4.2.2 单门户与多门户
    4.3 交通门户建设水平测度方法
    4.4 门户经济联系程度测量方法
        4.4.1 产业竞争力指数
        4.4.2 门户距离指数
        4.4.3 门户区县内外经济联系测度模型
    4.5 研究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4.6 交通运输与门户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结果
        4.6.1 域内耦合协调度
        4.6.2 域外耦合协调度
    4.7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门户经济耦合协调性分析与发展对策
        4.7.1 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具有不平衡性和等级差异性
        4.7.2 域外均达到协调等级且传统地理区划内分异明显
        4.7.3 域内协调等级整体较低且地域差异明显
        4.7.4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门户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4.8 本章小结
5 交通运输与流动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5.1 交通运输与流动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5.1.1 流动经济的含义
        5.1.2 城市交通服务绩效含义
        5.1.3 城市交通服务绩效与流动经济的耦合机制
    5.2 城市交通服务绩效评价方法
    5.3 流动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5.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5 交通运输与流动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结果
        5.5.1 2015 年耦合协调度结果
        5.5.2 2018 年耦合协调度结果
    5.6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流动经济耦合协调性分析与发展对策
        5.6.1 总体结果为“耦合高于协调,协调稳中有升”
        5.6.2 西安致力打造交通与流动经济协调发展的西部样板
        5.6.3 其余城市谋划交通与流动经济协调发展仍任重道远
        5.6.4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流动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三生空间”背景下汉中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汉中市国土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3.1 “三生空间”用地分类
        3.1.1 “三生空间”分类原则
        3.1.2 “三生空间”分类体系
    3.2 汉中市国土空间数量演变
        3.2.1 国土空间面积变化分析
        3.2.2 国土空间变化速率分析
    3.3 汉中市国土空间重心演变
        3.3.1 生产空间
        3.3.2 生活空间
        3.3.3 生态空间
    3.4 汉中市国土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3.4.1 国土空间转移矩阵
        3.4.2 国土空间转移信息图谱
    3.5 不同地形等级下国土空间分布
        3.5.1 高程等级下汉中市国土空间分布特征
        3.5.2 坡度等级下汉中市国土空间分布特征
        3.5.3 起伏度等级下汉中市国土空间分布特征
    3.6 汉中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3.6.1 景观类型指数分析
        3.6.2 景观水平指数分析
第四章 汉中市“三生空间”功能分布特征分析
    4.1 三生功能评价模型
    4.2 评价指标选择和权重建立
        4.2.1 评价指标选择和体系的建立
        4.2.2 指标权重确定
    4.3 汉中市三生空间功能格局分析
        4.3.1 汉中市各县区“三生空间”功能分布特征分析
        4.3.2 结果分析
    4.4 汉中市“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汉中市“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
        4.4.2 结论分析
第五章 汉中市国土空间优化布局
    5.1 汉中市国土空间优势功能分析
        5.1.1 比较优势指数
        5.1.2 比较优势度指数空间分布
        5.1.3 比较优势功能类型判定
    5.2 汉中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5.3 汉中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对策
        5.3.1 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优势区域优化对策
        5.3.2 生产-生态功能优势区域优化对策
        5.3.3 生活-生态功能优势区域优化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地形起伏特征对汉中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汉中市地形起伏因子提取与分级
        3.1.1 汉中市地形起伏度提取
        3.1.2 汉中市地形起伏因子分级
    3.2 地形起伏特征对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分析
        3.2.1 县域尺度的影响
        1) 数理统计层面的相关性分析
        2) 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分析
        3.2.2 乡镇尺度的影响
        1) 数理统计层面的相关性分析
        2) 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分析
        3.2.3 两种尺度差异分析
4 结 论

(7)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流域概况
        2.1.1 径流小区概况
        2.1.2 薛家坝小流域概况
        2.1.3 汉江流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2.2.1 研究方法
        2.2.2 评价指标
    2.3 监测方案
        2.3.1 气象要素
        2.3.2 水量水质
        2.3.3 土壤
3 不同土地利用特征对径流小区产流/污影响研究
    3.1 产流分析
    3.2 产污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薛家坝小流域产流/污特征研究
    4.1 小流域产流过程分析
    4.2 小流域产污过程与负荷量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5.1 水文年划分
    5.2 实际总污染负荷分割
        5.2.1 年径流量的分割
        5.2.2 不同水期浓度确定
        5.2.3 实际负荷量计算
    5.3 不同方法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5.3.1 改进径流分割法
        5.3.2 降雨量差值法
        5.3.3 改进降雨量差值法
        5.3.4 径流量差值法
        5.3.5 改进径流量差值法
        5.3.6 输出系数法
        5.3.7 改进输出系数法
        5.3.8 RENUMA模型
    5.4 负荷量估算结果分析
        5.4.1 模型适用性研究
        5.4.2 方法简评
    5.5 本章小结
6 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6.1 来源解析
    6.2 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6.2.1 时间分布特征研究
        6.2.2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6.3 关键源区识别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9)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2.1 核心概念阐述
        2.1.1 城乡一体化
        2.1.2 城乡空间
        2.1.3 空间模式
    2.2 相关文献梳理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相关案例借鉴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3.2.1 评价内容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指标体系构建
        3.2.4 评价方法确定
        3.2.5 评价结果分析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3.4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产业因素
        4.2.3 文化因素
        4.2.4 交通因素
        4.2.5 政策因素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4.3.1 内生驱动
        4.3.2 外部推力
        4.3.3 协同平台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10)汉中乡土地理教材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汉中乡土地理教材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乡土地理
        二、乡土地理教材
        三、乡土地理教材开发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理论
        二、地理学理论
    第三节 开发目标
        一、乡土地理课程定位
        二、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目标
    第四节 开发原则
        一、科学性与趣味性原则
        二、乡土性与实践性原则
        三、思想性与地理性原则
    第五节 乡土地理教材资源开发模式构建
        一、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流程
        二、乡土地理教材开发模式
第三章 国内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材结构类型
        一、要素式
        二、分区式
        三、组合特征式
        四、专题式
    第二节 教材编排体例
    第三节 教材内容特点
        一、国土空间辽阔,各地侧重不同
        二、突出乡土特性,内容不拘一格
    第四节 教材呈现方式
        一、课文系统
        二、图像系统
        三、作业系统
第四章 汉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实践
    第一节 汉中区域特点与汉中乡土地理教材结构
        一、汉中的区域特点
        二、汉中乡土地理教材结构
    第二节 开发体例与呈现方式
    第三节 汉中乡土地理教材使用建议
        一、汉中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现状
        二、汉中乡土地理教材使用建议
第五章 汉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实例
    专题三 汉水汉中
        第一节 汉江源区
        第二节 自然汉江
        第三节 人文汉江
        第四节 汉水战略
    专题四 汉中人口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结构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迁移
    专题五 汉中味道
        第一节 稻花儿香
        第二节 菜花儿黄
        第三节 茶香袅袅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开发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汉中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D]. 柯新月.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可达性视角下陕西省高速铁路网建设与优化研究[D]. 刘晗.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陕西省交通运输与“三个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D]. 丁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三生空间”背景下汉中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曹锦雪. 长安大学, 2021
  • [5]乡村发展水平评价——以汉中市为例[J]. 韩颂,贾扬帆,韩京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5)
  • [6]地形起伏特征对汉中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研究[J]. 张珊,查小春,刘恺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7]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 宋佳宝.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汉中乡土地理教材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 李慧慧.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汉中市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