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南盘江北盘江绿色走廊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南盘江北盘江绿色走廊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一、贵州南盘江北盘江绿色走廊建设中的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熊勇[1](2020)在《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文中提出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及防治疫病的重要资源之一,是畜牧业的重要支撑。兽药质量不仅关系到畜禽等动物疾病的防治和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在全球人口急剧增长进而对食物需求持续增加的驱动下,全球兽药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兽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兽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动物源细菌耐药率上升,导致兽用抗生素疗效降低,迫使养殖环节用药量增加,从而加剧兽用抗生素毒副作用和残留超标风险,严重威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隐患。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不同方法来保证兽药的安全问题,我国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2020年以后11种促生长类抗生素在饲料中完全禁用,养殖业禁止使用含抗生素的相关药物。当畜牧养殖业禁用的抗生素越来越多,然而在畜牧业中却离不开兽药的应用,因此希望从传统社区寻找兽药植物传统知识来解决现代兽药行业遇到的问题。布依族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来防治畜禽疾病,并积累了丰富的兽药植物应用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对于这一具有特色兽药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采用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利用主位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直接参与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小组讨论法等,在黔西南州布依族地区对兽药植物传统知识进行调查。通过田野调查获得布依族兽药植物及其传统知识,利用微生物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验证布依族利用兽药植物传统知识的科学合理性;选择防治仔猪腹泻的三颗针和防治牲畜转场产生应激反应的百两金为材料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为兽药传统知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未来新型绿色兽药开发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和云南省罗平县的18个村、5个生鲜药材集市、3个传统养殖场和2个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了布依族兽药植物及其传统知识。布依族对兽药植物有自己的分类系统,他们将兽药植物划分为6个分类等级,有相应的分类群。调查发现布依族使用57个传统兽药配方(单方),利用122种兽药植物。对布依族兽药植物进行了编目,包括拉丁名、学名、当地名、主治疾病、使用部位、使用方法等。一致性(FIC)指数显示肠胃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和骨折是当地牲畜主要疾病,依据重要值(URs)确认姜、三颗针和百两金等20种为重要兽药植物。布依族信奉多神论、泛灵论,认为“万物皆有灵”,神树和神山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保护和延续了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2)在调查获得的57个传统兽药配方(单方)中,以使用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和利用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应激反应最具代表性。从当地采集仔猪腹泻肛门拭子,分离并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开展三颗针抑菌实验,三颗针提取物对该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转录组学探究三颗针提取物对该菌株的抑制作用原因,从转录组数据GO、KEGG富集分析探讨三颗针提取物抑菌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三颗针提取物主要有破坏受试菌细胞膜、影响膜上氧化磷酸化途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节等功能,三颗针提取物对于细菌的抑制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对受试菌氧化磷酸化通路影响最为明显,随着三颗针浸膏浓度的增加,受试菌氧化磷酸化通路下调基因不断增加,该通路基因表达受抑制,表达量减少,而氧化磷酸化是细胞获得能量(ATP)的主要通路,细菌无法获得能量,从而达到抑菌作用。抑菌和转录组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的合理性。(3)牲畜转场产生应激反应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引起牲畜发热、腹泻、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百两金的抑菌、抗炎、镇痛实验及其转录组分析,探究当地人利用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产生的应激反应机制问题。用百两金提取物对4种菌进行了抑菌研究,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为63.44%,对粪肠球菌的抑菌率为59.88%,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57.62%,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44.42%。开展了百两金根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结果显示其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说明该提取物中含有抗炎、镇痛活性物质。通过对百两金根、叶转录组进行测序,发现百两金存在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完整代谢途径,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存在有MVA和MEP两条代谢途径。转录组GO和KEGG富集显示,转录组中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有22条,与倍半萜及三萜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有9条,参与倍半萜和三萜的生物合成相关酶5个,相关基因6条。对百两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挖掘及分析,从分子水平探究转录因子调控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机制。转录因子AP2/ERF和bHLH基因家族参与调控倍半萜、单萜和三萜衍生物合成,通过以拟南芥为参考进行了蛋白质功能互作网络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寻找高同源基因相似功能。预测获得AP2/ERF具有调控萜类物质的转录因子基因(Cluster-20697.13203 和 Cluster-20697.14478),而对 bHLH 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功能分析中没有获得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通过抑菌、抗炎和镇痛实验以及转录组分析,验证了百两金治疗牲畜转场应激反应的传统应用具有科学合理性。本研究利用民族生态学、民族植物学等方法,调查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验证了当地使用传统兽药植物治疗牲畜疾病背后的科学问题,为传统知识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翠[2](2020)在《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学术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云南省作为我国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自21世纪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个定位以来,云南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更为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需求更为显着。本研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以云南岩溶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综述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主要运用ArcGIS、SPSS分析软件和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归纳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深入探究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性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区域实践案例。本研究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指明创新点。第二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梳理归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展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在界定研究区范围的基础上,主要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人文三方面分析归纳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础环境状况。第四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从地理学的时空观出发,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划分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并分析各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特征。第五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说明数据来源,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分析评价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特征及空间分异,划分剖析耦合协调度类型区及特征。第六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结合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空分异特征、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不足。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龚贤[3](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江琴[4](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况照笙[5](2018)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是世界上通航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西部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纽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研究分析长江航运物流与上游地区产业的适应性并提出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沿江产业合理布局和航运物流现状基础上,研究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的适应性。1、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状况的分析,发现三省一市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三省一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处于中期或向中期过渡阶段;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贸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发展趋同化,互补性不强等特点。2、在对长江上游地区综合物流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耦合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认为,近年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体系耦合协调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逐步匹配,整体呈协调发展趋势。3、通过对地区产业和物流的分析,开展了长江上游地区产业规划和物流量预测。预计2020年物流量将达到63.2亿吨,2020年至2030年三省一市物流量增速将放缓至4%,预计2030年物流量将达到93.6亿吨。其中2020年三峡过闸货运需求在2亿吨左右、2030年三峡过闸货运需求在3亿吨左右。4、针对以上研究成果,建立了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适应性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对长江上游三省一市基础设施、航道保障能力、三峡船闸过闸、港口吞吐能力、船舶运输能力、航运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适应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5、针对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保障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适应发展的建议。

魏海燕,李晓芳,安明态,杨焱冰,张东凯[6](2018)在《贵州极危植物贵州地宝兰资源现状与濒危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仅见于贵州、广西和云南3省区,贵州省北盘江流域是贵州地宝兰已知的主要分布区。本文阐述了贵州地宝兰在贵州省内的地理分布、生境特征、资源量等。基于野外考察和标本研究,我们对贵州地宝兰进行分类修订,并分析其濒危原因,以期为贵州地宝兰的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许幼霞[7](2018)在《贵州省生态脆弱性演变及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能力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出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贵州省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水源涵养区,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球气候和区域地表覆被快速变化背景下,贵州省生态脆弱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形势下该区生态脆弱的人文驱动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尚不明确。这些问题的揭示可为贵州省后续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因此,本研究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生境-结构-功能”三个维度开展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性及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基于生境-结构-功能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用综合指数法计算20002015年4个时期的脆弱性指数。分析了贵州省生境脆弱性、结构脆弱性、功能脆弱性、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生态脆弱性的主要人文驱动力。以印江河流域为案例区,构建脆弱性约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全省生境脆弱性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50.51%的地区生境脆弱性上升显着,生境脆弱性上升面积较大,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小。(2)全省结构脆弱性呈中部和西部高于东部和北部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显着下降趋势,33.54%的地区结构脆弱性下降显着,7.29%的地区结构脆弱性上升显着。(3)全省功能脆弱性呈中西部高于东部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保持平稳状态,5.72%的地区功能脆弱性下降显着,5.87%的地区功能脆弱性上升显着。(4)全省生态脆弱性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下降趋势,31.33%的地区生态脆弱性下降显着,7.37%的地区生态脆弱性上升显着。(5)土地利用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相关性最强,其次是经济发展因素,最后是社会发展因素。生态脆弱性正向人文驱动因子主要为耕地面积占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人均GDP、人口密度。负向驱动因子主要为林地面积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贫困发生率。(6)基于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得到印江河流域生态源地6处,共计337.70km2,低阻廊道56.55km,河流廊道112km,生态节点17个。构建成以生态源地为重点,以河流廊道为主动脉,以低阻廊道为毛细血管的印江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

赵敬霞[8](2018)在《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空间差异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在首轮退耕还林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后,新一轮退耕还林在2014年全面启动,工程转入了成果巩固和实施并重的阶段。贵州是西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对象,同时也是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目标的省,在当前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水平的重要阶段,研究现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在空间上存在的差异对平衡全省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2014-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在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效益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效益评价模型,根据计算公式模型计算得出全省2014-2017年84个退耕县生态效益为462.76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10.10亿元/a,占全省生态效益的21.83%,保育土壤效益33.31亿元/a,占71.99%,固碳释氧2.58亿元/a,为5.57%,净化大气效益0.24亿元/a,占0.52%,积累营养物质效益0.05亿元/a,占0.1%。在全省范围内,毕节市生态效益最高,为11.74亿元/a,其次为黔西南州9.03亿元/a,贵阳市0.65亿元/a,遵义市5.17亿元/a,安顺市3.06亿元/a,铜仁市5.82亿元/a,黔东南1.81亿元/a,黔南州4.00亿元/a,盘州市四个县域的生态效益共计4.99亿元/a。县域尺度上,七星关区生态效益最高为2.41亿元/a。各项生态效益空间分布图展示了全省2014-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特征,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效益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2014-2017年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差异,并以贵阳为中心,生态效益向东部、南地区递减,向西、北部地区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单位面积生态效益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差异充分说明省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在旧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取得卓越成效,而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赤水河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这也反映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应该放在西部地区,以巩固和完善工程不足,使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在空间上达到相互平衡。本文根据贵州省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选取了25°以上坡耕地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等20项影响因素并进行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以找出影响县域生态效益的影响因子。经过因子分析法求得各县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全省88个县域的综合得分在空间上存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与前述生态效益空间特征基本一致;综合得分与各县域生态效益相关系数为0.688,与涵养水源效益相关系数为0.604,与保育土壤效益0.656,与固碳释氧效益0.645,净化大气效益0.547,与积累营养物质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67;利用20项指标与各项生态效益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25°以上坡耕地面积比例、平均海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石灰岩面积比例、平均降水量、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以上影响因素是造成各项效益的重要原因。各县总的生态效益与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相关系数为0.615,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相关系数为0.573、与平均海拔相关系数为0.573、与年日照时数为0.471,与石灰岩面积比例为0.463,论证了影响因素对全省各县2014-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影响较大,同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也影响了生态效益的空间特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明确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014-2017年的规划后期更具针对性,克服生态效益影响因素,提高质量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傅方煜[9](2017)在《“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区域特色的影响重大而迅速。2014年底的国家推动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拉开了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序幕,而西江流域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廊道,其区域特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性与地方性两者背后隐含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1],二者存在矛盾,但并非完全对立。地方性研究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亦对城市规划学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是区域特色的核心,是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主体的综合表达。文化景观是地方性的重要体现,并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江流域的石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地方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运用多学科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借鉴运用文化地理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第一,梳理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相关理论。研究地方性相关理论,明晰地方性的概念和研究进展,通过对地方性的特性研究,得出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重要传承、表达,其特性与生物的遗传特性具有结构上的相似,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DNA。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之间具有类似生物“DNA”和“基因层”的结构关系,并且需要通过基因载体在其中进行关联。同时,梳理国内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和不同载体的文化景观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为本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借鉴。第二,解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一方面,通过对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调研,根据文化景观理论,发现西江流域存在围绕着石形成的文化事像,体现了西江流域的人地关系和地方性,蕴含着西江流域民族特有自然观、社会活动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等,并以功能用石、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形式稳定地附着在西江流域地表上,是一种以石为载体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结合载体理论分析石载体的特征、功能,以及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空尺度关联。此外,探索石文化景观的自然地理基底要素、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系统结构,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第三,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根据发生学理论与石文化景观的系统结构,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地质分布、重矿石分布和社会文化等形成背景进行分析,得出这些要素对石文化景观的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并归纳这些形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空间、时间和演化关系,探索石文化景观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演化规律和关联。第四,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类型与特征。根据类型学方法,结合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特点和便于保护发展的原则,将石文化景观的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类型。其中石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空间尺度分为:大尺度石风貌区、中尺度传统村落、小尺度石建构筑物和微尺度石器皿等文化景观;石非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内容可分为石崇拜、艺术、语言和技艺等文化景观,并结合这些石文化景观类型的代表景观,分析石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景观特征。第五,进行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根据景观评价方法,探索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和明确指标权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型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的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地方性视角下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根据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保护理论,面对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线状特性的西江流域文化景观可以采取文化廊道遗产的方法去保护。结合文化遗产廊道研究方法,通过西江流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自然景观风貌区、城市特色风貌区、传统聚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多层次资源要素的空间分布叠加,发现西江流域是具有紧密围绕其水系流域“一干四支”空间格局的文化遗产廊道,并在中尺度层面上存在不同地方性内涵特征。通过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探索石文化景观在其中的分布和体现,并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以及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分布特征和价值评价结果,探索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整体保护策略和具体保护性发展路径。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具有三个方面的创新:(1)填补了西江流域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研究,并通过地方性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2)石文化景观是基于载体类型的理论研究创新,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特点:(3)提出了建立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想,对西江流域的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方法作用。

李晓芳[10](2017)在《北盘江喀斯特峡谷区“晴隆—关岭”段兰科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兰科植物各部器官高度特化,形态习性变化多样,传粉方式也尤为独特,是被子植物中最高级、最进化的类群之一。兰科植物的生长繁衍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对生态系统的依赖性较强,其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状况。本文以北盘江中上游“晴隆-关岭”段、六枝特区牂牁镇及贞丰县北盘江镇等沿江喀斯特山地和峡谷区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与原理,对研究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区系、群落物种多样性、生境类型及受威胁原因、优先保护等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共有兰科植物34属72种(含2变种,1存疑种,下同),《贵州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等资料记载有分布的是12属24种(其中,有10属16种为记载有分布但本次调查未见,记载有分布且本次实际调查到的是6属8种),本次实际调查鉴定到种的总共是30属56种,比原记录增加了22属(54.55%)48种(50%)。包括5种贵州首次记录种,1种玉凤花属(Habenaria)存疑种及多年未见报道的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属种组成方面以寡种属所占比例较大(20属),占研究区总属数一半以上,说明该地区兰科植物种类组成的复杂性和生境特殊性。生活型方面以附生兰为主,多达37种;其次是地生兰,共34种;腐生兰仅1种,是研究区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低、资源量最少的一类。(2)水平分布上,研究区野生兰科植物主要集中分布于关岭县新铺镇、六枝特区牂牁镇和晴隆县光照、花贡及中营镇等植被保存较好的喀斯特山地及麻布河、麻沙河等典型喀斯特峡谷区。其中,包括以集群分布形式存在于植被保存较好、人为活动较少的喀斯特山地或湿热的峡谷地段;以随机分布形式零星分布于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坡等;或在小范围内均匀分布于以禾本科为优势种的草坡群落中。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600-1000m的喀斯特山地与峡谷地段。其中,地生兰分布广泛,各个海拔段皆有;附生兰主要集中分布在600-900m和1200-1500m海拔段;腐生兰种类少,仅分布在海拔900m的阔叶林中。随着海拔的升高,研究区兰科植物的物种数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根据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1991)的方法和划分原则将研究区34属71种(其中玉凤花属1种存疑种未作统计)兰科植物的区系分别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2个变型和9个分布区类型、3个变型,种的特有成分明显。从区系起源和生态地理特征来看,其属与种的区系均以热带性质分布占绝对优势,温带性质分布次之,说明研究区野生兰科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4)在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研究区兰科植物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峰值偏向中低海拔段,即随着海拔的上升,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Margalef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即当群落中种群分布集中时,群落优势度较高,物种多样性较低;当群落中种群个体之间分配均匀,群落不存在单优种群时,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度则相对较低。(5)研究区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区内兰科植物属的系数比值较大(0.4722),说明其种系分化程度较大,生境条件复杂多样。从垂直分布来看,研究区野生兰科植物属、种数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最高峰值偏向中低海拔段。从地形地貌类型来看,其在喀斯特石灰岩山地上的分布占绝对优势,这主要与研究区喀斯特面积大及喀斯特环境高度异质性有关。从坡度坡位来看,主要分布在植被保存较好,地势险要,人畜可达性较低的山体陡坡地段的中、上坡部位。从坡向来看,阴坡兰科植物丰富度最高。从群落类型来看,研究区部分阔叶林、次生灌丛林植被保存较好,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人畜干扰较低,因此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从小生境类型来看,小生境岩石上分布最多,这与研究区喀斯特地貌及附生兰在研究区占绝对优势有关。(6)就不同生境条件下兰科植物的相似性系数而言,其相似性程度的高低与研究区地形地貌、兰科植物生活型有关,不同生活型的兰科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研究区不同海拔段、地形、坡位、坡向、坡度、群落类型及小生境条件下的兰科植物相似性程度均不高,相似性系数均小于0.5,说明研究区的生境异质性差异对兰科植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7)受危原因:内在因素包括兰科植物种群数量过小,自然条件下繁殖力低以及对环境要求严格等;外界因素包括兰科植物生境的退化或丧失,因紫茎泽兰引起的生物入侵,不规范的市场贸易导致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遭到过渡采挖,因过度放牧导致兰科植物的生活史被中断或植株和种群消失,滥砍乱伐、放火烧山等人为活动对兰科植物及其生境造成的严重威胁,以及旅游和摄影爱好者在拍摄兰花或野营时给兰科植物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影响。(8)从优先保护角度来看,优先保护值越大,越需要越优先。其中,需要一等保护(V优>0.7)的野生兰科植物有滇桂石斛、琴唇万代兰、同色兜兰、贵州羊耳蒜、三脊金石斛、白及等11种,占研究区实际调查到野生兰科植物总种数的20%;需要二等保护(0.60<V优≤0.7)的野生兰科植物有绿花斑叶兰、粉口兰、无叶美冠兰、铁皮石斛、贵州地宝兰、栗鳞贝母兰、毛叶芋兰、春兰、云南石仙桃等30种,占研究区实际调查到野生兰科植物总种数的54.55%;需要三等保护(0.50<V优≤0.6)的有纹瓣兰、云南叉柱兰、巨瓣兜兰、浅裂沼兰、鹅毛玉凤花、见血青等12种野生兰科植物,占研究区实际调查到野生兰科植物总种数的21.82%;需要四等保护(V优<0.50)的野生兰科植物仅2种,即梳帽卷瓣兰和长茎羊耳蒜,占研究区实际调查到野生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64%。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研究区再次发现有贵州地宝兰分布,但资源量极少,加上其在花卉园艺产业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其保护应予以特别考虑。

二、贵州南盘江北盘江绿色走廊建设中的影响因子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南盘江北盘江绿色走廊建设中的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民族生态学概述
    1.3 民族兽药概述
    1.4 布依族兽药植物研究概况
    1.5 腹泻和炎症的研究进展
    1.6 转录组学概况
第二章 布依族地区兽药植物调查
    2.1 调查目的
    2.2 调查地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4 调查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兽药植物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的研究
    3.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分离及鉴定
    3.2 三颗针浸膏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抑菌研究
    3.3 三颗针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抑菌分子机制研究
第四章 兽药植物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应激反应的研究
    4.1 兽药植物百两金抑菌研究
    4.2 百两金消炎镇痛研究
    4.3 基于转录组数据对百两金中三萜皂苷合成途径的研究
    4.4 百两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的挖掘及分析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和科研项目
附录

(2)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2.1.4 生态文明理论
    2.2 国内外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3.2 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3.2.1 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
        3.2.2 地貌类型多样,岩溶形态多变
        3.2.3 土壤类型较多,植被种类丰富
        3.2.4 气候类型繁多,江河湖泊密布
    3.3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
        3.3.1 土地资源比较稀缺
        3.3.2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3.3.3 矿产资源种类较全
        3.3.4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3.4 社会人文环境基础
        3.4.1 区位条件相对较优
        3.4.2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3.4.3 民族贫困人口特点显着
        3.4.4 政策条件综合优势明显
        3.4.5 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第4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4.1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4.1.1 经济发展时间进程
        4.1.2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4.1.3 经济发展分类及特点
    4.2 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4.2.1 生态环境发展时间进程
        4.2.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
        4.2.3 生态环境分类及特点
第5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
    5.1 耦合协调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5.1.1 数据来源和指标筛选
        5.1.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指标权重确定
        5.1.3 评价方法构建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5.2.1 数据结果分析
        5.2.2 空间格局特征
        5.2.3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特征
第6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生态经济发展基石
    6.2 全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6.3 不断提升教育科技水平,激发协调发展内生动力
    6.4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绿色发展理论
        2.1.2 产业结构理论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2.3 简要述评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3.3.1 概念
        3.3.2 分析框架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5.4.3 评价结果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7.1.1 指导思想
        7.1.2 实施原则
        7.1.3 目标要求
        7.1.4 总体布局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7.3.1 指导思想
        7.3.2 发展原则
        7.3.3 重点任务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4)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2.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研究
        1.2.2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耦合度研究现状
        1.2.3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物流适应性研究现状
        1.2.4 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定义
    1.3 适应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1.3.1 层次分析法
        1.3.2 灰色关联分析
        1.3.3 人工神经网络
        1.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1.3.5 主成分分析法
        1.3.6 数据包络分析
        1.3.7 适应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2.1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2.1.1 长江上游三省一市宏观经济指标及发展态势
        2.1.2 长江上游地区三省一市产业发展情况
    2.2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分布现状
        2.2.1 重庆
        2.2.2 四川
        2.2.3 云南
        2.2.4 贵州
    2.3 长江上游地区航运物流关联度较高产业发展现状
        2.3.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3.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3.3 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
        2.3.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3.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3.6 黑色金属采选业
        2.3.7 非金属矿采选业
    2.4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特点
        2.4.1 三省一市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2.4.2 三省一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处于中期或向中期过渡阶段
        2.4.3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贸结构逐步优化
        2.4.4 产业发展趋同化,互补性不强
    2.5 小结
第三章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物流体系现状
    3.1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现状
        3.1.1 水路运输
        3.1.2 铁路运输
        3.1.3 公路运输
    3.2 长江上游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3.2.1 长江上游地区三省一市货运量发展现状
        3.2.2 长江上游地区三省一市货物周转量发展现状
        3.2.3 物流发展主要特点
    3.3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耦合度分析
        3.3.1 分析评价模型
        3.3.2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体系的耦合发展评价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规划和物流量预测
    4.1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形势
        4.1.1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4.1.2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4.2 长江上游地区交通发展趋势
    4.3 长江上游地区物流需求分析
    4.4 三峡过闸货运需求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适应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建立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5.2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与航运发展适应性评价
        5.2.1 层次分析法(AHP)方法介绍
        5.2.2 层次结构模型与等级划分表
        5.2.3 测量指标的量化
        5.2.4 判断矩阵构造与权重计算
        5.2.5 适应性计算与结果分析
    5.3 适应性评价结果验证与分析
        5.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5.3.2 DEA C2R模型原理
        5.3.3 基于DEA的适应性评价模型
    5.4 评价分析
        5.4.1 区域差异性分析
        5.4.2 航运与经济适应性的未来情景预测
    5.5 航运物流与产业布局适应性的主要结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贵州极危植物贵州地宝兰资源现状与濒危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理分布与生境特征
    2.2 资源量特征
    2.3 分类学特征修订与补充
    2.4 濒危原因分析
        2.4.1 内部因素
        2.4.2 外界因素
3 结论与讨论

(7)贵州省生态脆弱性演变及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2 喀斯特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 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贵州省生态脆弱性本底特征
    2.1 岩石-土壤系统脆弱性
    2.2 水文系统脆弱性
    2.3 植被系统脆弱性
    2.4 人类活动对脆弱性影响
第三章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生境-结构-功能模型
    3.1 脆弱性评价理论框架
    3.2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选取原则与经验基础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脆弱性评价与分析方法
    3.4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3.5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3.6 综合指数法计算脆弱性指数
    3.7 距标准差法划分脆弱性等级
    3.8 变化斜率法测定脆弱性变化显着性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境脆弱性演变分析
    4.1 生境脆弱性数据处理
        4.1.1 指标数据处理方法
        4.1.2 指标数据归一化
    4.2 生境脆弱性指标时空分布特征
        4.2.1 多年平均降雨量时空分布特征
        4.2.2 多年平均气温时空分布特征
        4.2.3 土层厚度空间分布特征
        4.2.4 坡度空间分布特征
    4.3 生境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4.3.1 全省生境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4.3.2 流域单元生境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第五章 生态系统结构脆弱性演变分析
    5.1 结构脆弱性指标数据处理
        5.1.1 指标数据处理方法
        5.1.2 指标数据归一化
    5.2 结构脆弱性指标时空分布特征
        5.2.1 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
        5.2.2 土地景观破碎度时空分布特征
    5.3 结构脆弱性演变分析
        5.3.1 全省结构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5.3.2 流域单元结构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第六章 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演变分析
    6.1 功能脆弱性指标数据处理
        6.1.1 指标数据处理方法
        6.1.2 指标数据归一化
    6.2 功能脆弱性指标时空分布特征
        6.2.1 水源涵养量时空分布特征
        6.2.2 土壤侵蚀量时空分布特征
        6.2.3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
    6.3 功能脆弱性演变分析
        6.3.1 全省功能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6.3.2 流域单元功能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第七章 生态脆弱性演变及其人文驱动分析
    7.1 生态脆弱性演变分析
        7.1.1 全省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7.1.2 流域单元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7.2 脆弱性的人文驱动分析
        7.2.1 人文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7.2.2 土地利用对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7.2.3 社会发展对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7.2.4 经济发展对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7.2.5 生态脆弱性的主要人文驱动力分析
第八章 脆弱性约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1 脆弱性约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8.2 脆弱性约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实证案例
        8.2.1 印江河流域概况
        8.2.2 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
        8.2.3 格局构建结果分析
        8.2.4 格局优化落实建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空间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数据来源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理论
        2.1.1 退耕还林工程理论
        2.1.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涵义
    2.2 方法
        2.2.1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2.2.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空间差异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概括
    3.1 自然概括
        3.1.1 地质地貌
        3.1.2 气候
        3.1.3 水文
        3.1.4 土壤与植被
    3.2 社会经济概括
        3.2.1 行政区划
        3.2.2 人口经济
    3.3 退耕还林工程基本情况
        3.3.1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简述
        3.3.2 县域退耕还林情况
第四章 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4.1 评价模型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
        4.1.2 计算公式模型构建
    4.2 生态效益计量参数选择
    4.3 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计量研究
        4.3.1 涵养水源效益
        4.3.2 保育土壤效益
        4.3.3 固碳释氧效益
        4.3.4 净化大气效益
        4.3.5 积累营养物质效益
        4.3.6 县域生态效益汇总
第五章 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 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1 涵养水源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2 保育土壤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3 固碳释氧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4 净化大气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5 积累营养物质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1.6 县域生态效益空间差异研究
    5.2 生态效益影响因素研究
        5.2.1 指标选取依据
        5.2.2 指标确立
        5.2.3 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2.4 生态效益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思考
        1.1.1 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地域特色的冲击
        1.1.2 新形势下的地域特色保护、发展的理论思考
        1.1.3 地方性、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保护的系统方法探索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西江流域
        1.2.2 地方性
        1.2.3 文化景观
        1.2.4 石文化景观
    1.3 已有的相关研究
        1.3.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
        1.3.2 文化景观载体的相关研究
        1.3.3 西江流域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4 石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地方性”理论与文化景观
    2.1 “地方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2.1.1 地方性的概念和解析
        2.1.2 地方性的研究进展
    2.2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2.2.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
        2.2.2 遗传学视角下的地方性系统构成
    2.3 国内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区域整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2.3.2 区域载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解析
    3.1 西江流域的地方性
        3.1.1 自然环境
        3.1.2 地方性坐标
    3.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解析
        3.2.1 西江流域地方性中的石文化景观
        3.2.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存在形式
        3.2.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识别
        3.2.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
    3.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
        3.3.1 载体的相关理论
        3.3.2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类型与功能
        3.3.3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空间尺度关联
        3.3.4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间尺度关联
    3.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3.4.1 自然地理基底要素
        3.4.2 物质要素
        3.4.3 活动要素
        3.4.4 构成要素之间关联
    3.5 本章小结
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与演化规律
    4.1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要素
        4.1.1 地形地貌的影响
        4.1.2 气候环境的影响
        4.1.3 石功能形成
    4.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要素
        4.2.1 地质分布的影响
        4.2.2 重矿石体分布的影响
        4.2.3 石审美成因
    4.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社会文化要素
        4.3.1 聚落建设的需求
        4.3.2 生产活动的需求
        4.3.3 贸易发展的需求
        4.3.4 石文化特点
    4.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要素关系
        4.4.1 空间关系
        4.4.2 时间关系
        4.4.3 演化关系
    4.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4.5.1 用石功能演化
        4.5.2 精神崇拜演化
        4.5.3 文化审美演化
        4.5.4 演化关联
    4.6 本章小结
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与特征
    5.1 石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5.1.1 分类依据
        5.1.2 分类原则
        5.1.3 分类系统
    5.2 西江流域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5.2.1 石风貌区文化景观
        5.2.2 石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5.2.3 石建构筑物文化景观
        5.2.4 石器物文化景观
        5.2.5 石载体的应用
    5.3 西江流域非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5.3.1 石崇拜文化景观
        5.3.2 石艺术文化景观
        5.3.3 石语言文化景观
        5.3.4 石技艺文化景观
    5.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特征
        5.4.1 文化生成特征
        5.4.2 空间分布特征
        5.4.3 载体作用特征
        5.4.4 景观美学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文化景观评价理论
        6.1.1 景观评价的发展
        6.1.2 景观评价的类型
    6.2 石文化景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体系
        6.2.2 评价方法
    6.3 石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3 模糊综合评价
    6.4 石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评价数据的获取
        6.4.2 总体评价
        6.4.3 分类评价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1 石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7.1.1 整体保护的问题
        7.1.2 保护实施的问题
        7.1.3 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7.2 文化遗产廊道与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7.2.1 地方性视角下的保护认知
        7.2.2 文化遗产廊道理论与应用
        7.2.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发展
        7.2.4 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
    7.3 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构建与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3.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建构
        7.3.2 文化遗产廊道与石文化景观的保护关系
        7.3.3 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载体认知
        7.4.2 保护性发展概念及意义
        7.4.3 石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4 石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5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虚拟化保护性发展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江流域内滇、黔、桂、粤四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附录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4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10)北盘江喀斯特峡谷区“晴隆—关岭”段兰科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1.2 贵州兰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1.3 研究区兰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兰科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3.1.2 兰科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
        3.1.3 兰科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的相关性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收集
        3.2.2 野外调查及内业整理
        3.2.3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属种组成及生活型
        4.1.1 种类组成
        4.1.2 属的组成
        4.1.3 生活型分析
        4.1.4 贵州新记录
    4.2 分布格局多样性
        4.2.1 水平分布
        4.2.2 垂直分布
    4.3 区系成分多样性
        4.3.1 属的区系
        4.3.2 种的区系
    4.4 群落物种多样性
    4.5 生境异质性
        4.5.1 地貌类型
        4.5.2 地形因子
        4.5.3 群落类型
        4.5.4 主要小生境类型
        4.5.5 兰科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适应类型分析
    4.6 不同生境兰科植物相似性分析
        4.6.1 不同海拔段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4.6.2 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4.6.3 不同植被类型中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4.6.4 不同小生境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4.7 受危原因与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4.7.1 受危原因分析
        4.7.2 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4.7.3 保护建议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属种组成及生活型
        5.1.2 分布格局多样性
        5.1.3 区系成分多样性
        5.1.4 群落物种多样性
        5.1.5 生境异质性
        5.1.6 相似性系数分析
        5.1.7 受危原因与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 研究区71种野生兰科植物名录、濒危等级与保护现状基本信息
附录II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参编专着和参加科研项目和科学考察
附录III 图版

四、贵州南盘江北盘江绿色走廊建设中的影响因子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D]. 熊勇.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 [2]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D]. 罗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适应性研究[D]. 况照笙.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6]贵州极危植物贵州地宝兰资源现状与濒危原因分析[J]. 魏海燕,李晓芳,安明态,杨焱冰,张东凯.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03)
  • [7]贵州省生态脆弱性演变及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 许幼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18(12)
  • [8]贵州省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及空间差异研究[D]. 赵敬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9]“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D]. 傅方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10]北盘江喀斯特峡谷区“晴隆—关岭”段兰科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李晓芳. 贵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贵州南盘江北盘江绿色走廊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