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关于加快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一、加快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福兴,焦钰,李亮,张达富,马尚润,邱克辉[1](2021)在《攀西钒钛磁铁矿的选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西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铁、钒、钛等重要战略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采、选、冶的铁、钒及钛完整产业链,初步实现了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但存在资源利用水平不高、部分有用资源未提取等技术难题,目前铁、钒和钛三种资源利用率分别为70%、41%和21%,尚未实现钴、镍、铬、钪等宝贵金属的利用。结合攀西钒钛磁铁矿的矿物学特性对该矿的选矿技术现状进行综述,表明钒钛磁铁矿通过"阶段磨矿、阶段选别"选矿方式获得铁精矿和选铁尾矿,选铁尾矿再经过高梯度强磁选—重选—浮选—电选流程获得钛精矿,钒和铬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铁精矿中;通过不断地优化和开发新型选矿工艺,有利于实现攀西钒钛磁铁矿的绿色高效综合利用。

彭杨[2](2021)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选冶分离钛、钪新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西地区作为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的主要集聚地,经过长期对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选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钒钛磁铁矿尾矿堆存量逐年增加,不仅侵占着土地资源,而且对周边环境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开展钒钛磁铁矿尾矿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以攀西地区某选矿厂选铁、钛产生的钒钛磁铁矿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高效回收有价金属钛和钪新工艺及机理研究,为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钛、钪的分离提取提供合适的技术方案。钒钛磁铁矿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主要矿物为钛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钛普通辉石、斜长石、绿泥石、云母,金属钛主要赋存于钛铁矿中,金属钪以类质同象替换的形式存在于辉石类、云母类、长石类等矿物中。采用强磁选和浮选对钒钛磁铁矿尾矿中的钛进行了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H=0.8 T、磁选细度为﹣0.15 mm占95%的条件下获得的钛粗精矿再以ST作为捕收剂、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抑制剂在浮选矿浆p H=3的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五次精选的浮选闭路工艺流程,获得了Ti O2品位为45.41%,钛回收率63.87%的钛精矿产品。钒钛磁铁矿尾矿经强磁选和浮选工艺处理后,Sc2O3在尾矿中富集至44 g/t。研究表明回收钪的关键技术在于从矿物层间结构中释放出钪离子,从而强化钪的分离提取。本文提出了不同的焙烧—浸出提钪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氯盐活化焙烧-浸出工艺,在Mg Cl2用量占矿重的50%、900℃条件下焙烧2 h后使用盐酸浸出,钪浸出率为32.51%;2)采用碱熔融焙烧-浸出工艺,在Na2CO3用量占矿重的45%、900℃条件下焙烧2 h后在浸出酸浓度为6 mol/L、浸出时间为2 h、浸出液固比为6∶1、浸出温度为50℃的条件下,钪浸出率为60.94%;3)氟盐强化溶解-浸出工艺提钪,在Ca F2用量占矿重的30%、浸出酸浓度为4 mol/L、浸出液固比为8∶1、浸出时间为4 h、浸出温度为80℃的条件下,钪浸出率为72.22%,浸出渣中的钪含量为13.72 g/t。综合考虑,氟盐强化溶解-浸出工艺作为提钪工艺较为合理,能够获得理想的提钪技术指标。氟盐强化溶解-浸出工艺提钪过程机理研究表明:浸出渣中仅存有长石类矿物相,进一步说明在氟盐的作用下,层状硅酸盐与链状硅酸盐结构(辉石类、云母类、绿泥石等)均被破坏,而架状硅酸盐(即长石类)仍存在完整物相。氟盐在强酸性条件下生成氢氟酸,氢氟酸与层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矿物的Si﹣O结构反应,产生[Si F6]2-与[Al F4]-,这使得辉石类、云母类、绿泥石等矿物结构被完全破坏,金属钪能够与酸反应进入浸出液,而结构稳定的架状硅酸盐矿物仍保持原状。

何芝[3](2020)在《浅析攀西地区钛矿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文中指出介绍了攀西钒钛磁铁矿的特点及成分组成,并分析了各矿区钒钛矿的分布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攀西钛矿产品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在日常选择标准或方法时,根据实际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达到需要的检测目的。

邹建新,徐国印[4](2020)在《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生产技术现状与转型升级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国家设立的首个资源型试验区,承担着钒钛、稀土、碲铋及稀散金属元素的开发任务。面对试验区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困境,调研了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现状,分析了采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钒钛磁铁矿采选生产技术的转型升级策略。

任京伟[5](2020)在《基性尾矿CO2封存研究 ——以攀枝花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指出大气CO2作为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之一,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降低大气CO2浓度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拥有众多尾矿废弃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尾矿库超12000个,其中大部分尾矿矿物都为钙镁质硅酸盐矿物,能够为减排二氧化碳做出重要贡献。本文选取四川省攀枝花万年沟尾矿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尾矿库中矿物成分、元素含量、尾矿浸出液化学特征及实验模拟等研究,对万年沟尾矿库CO2封存速率及封存潜力作出评价,取得的成果有:(1)万年沟尾矿库总储量高达1.0008×109 t,其中钙长石、贵橄榄石、透辉石、钠长石、绿泥石、镁橄榄石、钛铁矿、正长石是尾矿的主要成分,具有封存潜力的矿物占比达93.16%。尾矿中Fe、Ca、Mg的含量分别为13.75 wt.%、4.46wt.%、7.32 wt.%,最大理论CO2封存量290.4 Mt。(2)尾矿浸出液中的Ca2+、Mg2+浓度是世界河流平均含量的76.7和95.4倍,是当地上游河流平均含量的50.5和48.2倍,是区内碳酸盐风化水的1.4和3.0倍,说明尾矿的化学风化异常活跃,通过估算万年沟尾矿库的年CO2封存量约为6644 t。(3)实验模拟表明,Ca2+、Mg2+的溶解速率高于Na+、K+,酸性环境更利于Ca2+、Mg2+的溶解,能够促进尾矿CO2封存反应的进行。结合48天淋滤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万年沟尾矿库在48天内可封存CO2的质量在38109.7 t到56712.5t之间。

吕品[6](2019)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与开发保护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进围绕钒钛磁铁矿的特征采用科学技术手段,从而保证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合理性。本文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与优化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吕品[7](2019)在《攀西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资源分布》文中研究表明攀枝花市位于攀西大裂谷的中南端,攀西地区经历了复杂的地壳变迁,具有结构复杂的特征,而且经常性的伴有地下岩浆的活动,使得攀西地区形成了以非金属矿和黑金属矿为主题的矿产资源体系前攀西地区的地质研究工作与矿产资源探查工作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的探查体系,针对矿业发展需要构建专业、完善、科学的矿产探查工作机制。

袁名康,罗德江,朱月琴,李得立[8](2019)在《基于DEA模型的钒钛磁铁矿开发效率评价:以攀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开发效率评价对助推矿业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注册资金、技术人员比、使用土地面积为投入指标,以工业总产值、年利税总额、治理土地面积为产出指标的指标体系,以矿山为评价单元,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来确定各级效率前沿面,对各个钒钛磁铁矿矿山开发效率进行划分。最后以攀西地区为例,验证了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出矿山的有效状态和优化方向,为有针对性的矿产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建议。

赵梓伊[9](2019)在《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省矿藏丰富,孕育出一批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川内资源型城市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四川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突出、民生任务较重等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产业转型是构造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对新时期资源型城市产业跨越式转型问题展开研究尤为必要。四川资源型城市特点不一,如何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找到合适的路径发展产业经济;如何提升产业转型能力来保证产业转型的顺利实现;如何构建保障产业转型的政策体系等都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研究主题,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以资源诅咒、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等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四川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结合系统论的观点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支撑其产业转型的能力进行评价,重点对各区域劳动力要素支撑能力、物质要素支撑能力、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个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区域探讨四川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方向和路径,具体从空间布局、产业转型市场机制和体系、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和资金的引进和运用、自主创新能力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此推动当地产业转型进程、助力精准脱贫、实现绿色发展,并为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添砖加瓦。定量分析上,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对资源型城市支撑产业转型的能力进行了定义,并据此建立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对各区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各子系统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着力探索了以下问题:第一,以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进行探索。本文立足于我国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转型时期,基于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城市群建设机遇,结合四川资源优势,探索新时期下资源型城市把握区位条件和政策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二次“弯道超车”的方法,并提出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智能化、完善市场创新机制、加强民生和环境治理、促进金融等配套政策孵化、建立开放性产业体系为主的产业转型基本路径。第二,研究方法有新探索。一方面,本文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对四川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状况及其2001年至2016年间的产业结构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特征进行分析,将资源型城市三产结构发展的空间差异状况以及动态变化特征更加科学的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本文还在系统论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通过定性研究设计指标体系,再采用相关计量方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进行评价,使分析过程更科学,结论更客观、有说服力,对于政策建议更具支撑力。第三,理论结合实际,并补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国内学界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北方资源型城市,南方资源型城市的具体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在对四川各区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各区域产业转型的原则、目标和路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指出各区域应突出自身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避免产业转型同质化,促进产业长远发展,为国内资源型城市研究补充南方城市的研究内容。

马晶[10](2018)在《含铬高钛熔分渣黏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钒钛磁铁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矿产资源,虽然其开发利用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对于攀西红格矿区的钒钛磁铁矿而言,资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主要是由于红格钒钛磁铁矿除含有丰富的铁、钒、钛资源外,还伴生有珍贵的铬资源。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纯化学试剂作为实验原料,利用XRD、SEM、Raman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MgO、Al2O3、TiO2和二元碱度对红格钒钛磁铁矿电炉熔分过程所得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无铬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和含铬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2%Cr2O3),随着MgO含量的增加,熔分渣黏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MgO质量分数分别为11.22%和10.22%时黏度值最小。Al2O3含量的增加使得熔分渣的黏度逐渐增大。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无铬熔分渣黏度逐渐增大,但含铬熔分渣黏度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TiO2质量分数为38.63%时黏度值最小。在两种渣系中,熔分渣黏度均随着二元碱度的增加而减小。(2)由无铬急冷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和含铬急冷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2%Cr2O3)的 Raman 图谱可知,随着 TiO2 含量的增加,拉曼带主要集中在600~900 cm-1的范围内,TiO2质量分数为36.63%时,无铬急冷渣的拉曼带中心相对于含铬急冷渣的拉曼带中心向左偏移,但TiO2质量分数为38.63%时,无铬急冷渣的拉曼带中心相对于含铬急冷渣的拉曼带中心向右偏移。二元碱度为0.9时,拉曼带主要集中在700~900 cm-1的范围内,无铬急冷渣的拉曼带中心相对于含铬急冷渣的拉曼带中心向右偏移。(3)对无铬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和含铬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2%Cr2O3)析出物相进行XRD分析可知,随着MgO、Al2O3和TiO2含量的增加,析出相的物相组成变化较小,但各物相的衍射峰强度有所不同。随着Cr2O3的加入,使得析出物相中的镁铝尖晶石相转变为镁(铝)铬尖晶石相。在两种渣系中,随着二元碱度的增加,析出相的变化规律相似。当二元碱度由0.5增加到0.7时,析出相为黑钛石相、尖晶石相、斜辉石相、透辉石相、辉石相和榍石相。随着二元碱度的继续增加,析出相的组成变得更加复杂,有钙钛矿相和亚稳相钙钛氧化物的析出。(4)对无铬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和含铬熔分渣(CaO-SiO2-MgO-Al2O3-TiO2-2%Cr2O3)的微观形貌进行SEM分析可知,随着MgO、Al2O3和TiO2含量的增加,析出相形状及分布变化较明显。结合EDS和XRD分析可知,有黑钛石相的析出。随着二元碱度的增加,析出相微观形貌变化明显,最终有尖晶石相的析出。

二、加快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攀西钒钛磁铁矿的选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攀西钒钛磁铁矿选矿流程
    1.1 钒钛磁铁矿选铁工艺
    1.2 钛铁矿选钛流程
    1.3 含钒钛磁铁矿选硫钴工艺
2 钒钛磁铁矿选矿研究发展方向
    2.1 贫矿表外矿选矿技术
    2.2 传统工艺升级改进
    2.3 开发新型选矿设备装置
    2.4 研发新型浮选试剂
3 结语

(2)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选冶分离钛、钪新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钛资源概述
        1.2.1 钛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2.2 钛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1.3 钪资源概述
        1.3.1 钪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3.2 钪资源分布
        1.3.3 钪资源国内外分选方法及工艺
    1.4 攀西钒钛磁铁矿中钛、钪资源利用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和意义
2 试验原料、药剂、设备及试验方法
    2.1 原料的采集及制备
    2.2 主要试剂
    2.3 仪器及设备
    2.4 试验研究方法
        2.4.1 试样性质分析
        2.4.2 磁选试验
        2.4.3 浮选试验
        2.4.4 焙烧-浸出提钪试验
        2.4.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4.6 X射线衍射分析
        2.4.7 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2.4.8 浸出液钪含量测定
3 钒钛磁矿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3.1 试样性质
        3.1.1 化学及矿物组成分析
        3.1.2 试样粒度分布
        3.1.3 试样矿物组成及产出形式
        3.1.4 试样物性分析
    3.2 小结
4 从钒钛磁铁矿尾矿中回收钛试验研究
    4.1 强磁选工艺试验
        4.1.1 给矿粒度对钛回收的影响
        4.1.2 磁场强度对钛回收的影响
    4.2 磁选精矿浮选脱硫试验
    4.3 浮选粒度对钛浮选的影响
    4.4 捕收剂对钛浮选的影响
        4.4.1 捕收剂种类对钛浮选的影响
        4.4.2 捕收剂用量对钛浮选的影响
    4.5 抑制剂对钛浮选的影响
        4.5.1 抑制剂种类对钛浮选的影响
        4.5.2 抑制剂用量对钛浮选的影响
    4.6 矿浆pH及浓度对钛浮选的影响
        4.6.1 矿浆pH对钛浮选的影响
        4.6.2 矿浆浓度对钛浮选的影响
    4.7 钛浮选开路流程试验
        4.7.1 扫选次数对钛浮选的影响
        4.7.2 精选次数对钛浮选的影响
    4.8 钒钛磁铁矿尾矿钛回收全工艺流程试验
    4.9 本章小结
5 强磁磁选尾矿焙烧-浸出分离钪试验
    5.1 氯盐活化焙烧-浸出分离钪
        5.1.1 氯盐种类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1.2 氯盐用量与焙烧温度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1.3 焙烧时间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1.4 氯盐活化焙烧-浸出分离钪试验小结
    5.2 碱熔融焙烧-浸出分离钪试验
        5.2.1 焙烧温度与药剂配比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2.2 碱熔融焙烧时间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2.3 浸出作业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2.4 碱熔融焙烧-浸出分离钪综合条件试验
    5.3 氟盐强化溶解-浸出分离钪试验
        5.3.1 氟盐种类与预处理温度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3.2 氟化钙用量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3.3 浸出作业对钪浸出分离的影响
        5.3.4 氟盐强化溶解浸出分离钪综合条件试验
    5.4 氟盐强化溶解-浸出分离钪机理研究
        5.4.1 浸出前后样品的表征分析
        5.4.2 浸出前后样品的分析与表征
        5.4.3 CaF_2分解硅酸盐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浅析攀西地区钛矿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攀西地区钛矿资源
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特征
    2.1 矿床分布特征
    2.2 矿床组成特征
    2.3 矿石成分特征
3 攀西钒钛磁铁矿及其加工产品质量指标与检测方法
    3.1 攀西钒钛磁铁矿及其加工产品种类与相关标准
    3.2 钒钛磁铁矿及其加工产品检测方法
4 结语

(4)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生产技术现状与转型升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采选生产技术现状
    1.1 采矿生产
        (1)矿山企业采矿装备技术
        (2)矿山企业采矿工艺技术
    1.2 选矿生产
        (1)选矿装备技术
        (2)选矿工艺技术
2 采选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
    (1)钒钛磁铁矿开采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2)选矿设备有待大型化,回收率有待提高
    (3)环保问题突出
3 采选生产技术转型升级策略
    (1)编制(优化)攀西钒钛资源科技创新规划
    (2)引进国内外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强采选应用技术研发
        ① 大力开展信息化、自动化及数字化矿山建设,优选合理开采规模方案。
        ② 强化先进开采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
        ③ 实施先进采矿技术配套装备的引进与研发。
        ④ 加强间断-连续运输工艺技术作用。
        ⑤ 选择性实现集中选钛。
        ⑥ 合理兼顾铁、钛回收流程。
        ⑦ 开展超细粒级钛铁矿高效经济回收技术与装备研发。
        ⑧ 进行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高效、经济回收技术研究。
        ⑨ 开展新型高效、无毒捕收剂研发。
    (3)高度重视采选过程的生态环保及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
    (4)关注国内外新局势,加强优秀成果转化落地
4 结 语

(5)基性尾矿CO2封存研究 ——以攀枝花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全球碳循环
        1.2.2 岩石风化碳汇及其机理
        1.2.3 CCS封存研究现状
        1.2.4 矿物CO_2封存研究现状
        1.2.5 尾矿CO_2封存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区域矿产
    2.2 白马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2.3 万年沟尾矿库概况
第3章 万年沟尾矿库CO_2自然封存潜力研究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 尾矿矿物成分
    3.3 尾矿元素含量
    3.4 尾矿Fe、Ca、Mg的来源
    3.5 尾矿最大理论CO_2封存量
    3.6 小结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CO_2自然封存速率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 尾矿CO_2封存速率的影响因素
    4.3 尾矿上游水和浸出液分析
    4.4 尾矿年CO_2封存量
    4.5 小结
第5章 万年沟尾矿CO_2封存模拟研究
    5.1 实验设计及过程
        5.1.1 实验装置
        5.1.2 淋滤液的配置
        5.1.3 实验过程
    5.2 离子溶解规律
        5.2.1 降雨条件下尾矿的溶解规律
        5.2.2 酸雨条件下尾矿的溶解规律
        5.2.3 不同环境中离子溶解速率对比
    5.3 尾矿CO_2封存量
        5.3.1 离子日溶解量
        5.3.2 离子溶解总量
        5.3.3 尾矿CO_2封存量
    5.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发展现状
    (一)选矿效率提高
    (二)引进综合利用技术
    (三)更新管道输送技术
二、制约攀西钒钛磁铁综合利用因素
    (一)市场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管理体系
    (四)税收因素
三、优化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一)编制钒钛磁铁矿利用规划
    (二)建立钒钛磁铁矿示范基地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四)提升技术转化效率
    (五)加大融资创新力度
    (六)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七)优化内部管理机制
四、结论

(7)攀西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资源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攀西地区矿产资源情况
    (一)矿产种类较为齐全
    (二)矿产资源储存量大
    (三)供生伴生矿多
    (四)组合配套性强
    (五)区域地质条件好
二、攀西地区的地质研究
    (一)地轴特征
    (二)钒钛磁铁矿规律
    (三)钒钛磁铁矿找矿标志
三、攀西地区矿山资源探查工作制约因素
    (一)矿产综合利用率低
    (二)环境污染因素制约
    (三)配套政策不完善
    (四)探查技术手段不足
四、攀西地质研究与矿产资源探查的对策
    (一)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二)构建新型探查模式
    (三)加快探查技术创新
    (四)加大地质环境保护力度
    (五)完善探查管理体系
五、结论

(8)基于DEA模型的钒钛磁铁矿开发效率评价:以攀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钒钛磁铁矿开发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 基于DEA的矿产资源开发效率评价
    2.1 DEA经典模型
    2.2 DEA模型的矿产资源开发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3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开发效率评价
    3.1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概况
    3.2 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评价
4 结语与建议

(9)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区域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基本概念界定
        2.2.2 基本理论
        2.2.3 基本理论启示
3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3.1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基础和转型机遇
        3.1.1 产业转型基础
        3.1.2 新常态下的特点和机遇
    3.2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历史进程
        3.2.1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历程
        3.2.2 四川省分区域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历程
    3.3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3.3.1 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
        3.3.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特点分析
    3.4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3.4.1 产业结构均衡化分析
        3.4.2 产业结构相似度分析
        3.4.3 产业区域布局分析
4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评价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
        4.1.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的内涵
        4.1.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的特征
    4.2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原则
        4.2.2 产业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测度
    4.3 评价方法与计量过程
        4.3.1 转型能力评价方法
        4.3.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4.3.3 转型能力计算过程
    4.4 产业转型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1 产业转型综合能力评价
        4.4.2 各子系统支撑能力评价
    4.5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评价小结
5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5.1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问题的共性特征
        5.1.1 产业结构失衡
        5.1.2 筹资能力较弱
        5.1.3 科技创新不足
        5.1.4 民生建设任务重
        5.1.5 出川通道不畅
    5.2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问题的区域表现
        5.2.1 川南经济区自贡等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重点问题
        5.2.2 攀西经济区攀枝花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重点问题
        5.2.3 川东北经济区广元等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重点问题
        5.2.4 成都平原经济区雅安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重点问题
    5.3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
        5.3.1 产业分工格局和路径依赖制约
        5.3.2 市场机制不完善形成外部阻碍
        5.3.3 创新体制不健全抑制产业升级
        5.3.4 人才培养与经济效应错位阻碍
        5.3.5 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落后限制
6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及对策
    6.1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
        6.1.1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础目标
        6.1.2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本原则
    6.2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总体路径
        6.2.1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升级
        6.2.2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改善投融资政策环境
        6.2.3 注重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产业智能化进程
        6.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6.2.5 畅通出川干道交通,优化省域能源交通网
    6.3 四川省各区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具体路径
        6.3.1 川南经济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
        6.3.2 攀西经济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
        6.3.3 川东北经济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
        6.3.4 成都平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
    6.4 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6.4.1 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推进产业转型
        6.4.2 严守产业准入,突出区域主体功能
        6.4.3 支持产业转型,完善财政金融政策
        6.4.4 强化配套政策,优化产业人才保障
        6.4.5 严格考核监督,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含铬高钛熔分渣黏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钛资源的分布状况
    2.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
        2.2.1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概况
        2.2.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利用现状
    2.3 含铬熔分渣的研究现状
        2.3.1 熔分钛渣的利用现状
        2.3.2 含铬渣的研究现状
    2.4 熔渣结构的研究
        2.4.1 结构模型理论
        2.4.2 结构研究方法
    2.5 流变特性的影响因素
        2.5.1 温度
        2.5.2 炉渣成分
    2.6 流变特性的测试方法
        2.6.1 旋转柱体法
        2.6.2 毛细管法
        2.6.3 垂直落球法
        2.6.4 扭摆振动法
第3章 无铬高钛熔分渣组分变化对其黏度的影响
    3.1 实验过程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方案
    3.2 MgO对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3.2.1 黏度变化
        3.2.2 物相变化
        3.2.3 微观形貌
    3.3 Al_2O_3对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3.3.1 黏度变化
        3.3.2 物相变化
        3.3.3 微观形貌
    3.4 TiO_2对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3.4.1 黏度变化
        3.4.2 物相变化
        3.4.3 微观形貌
    3.5 二元碱度对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3.5.1 黏度变化
        3.5.2 物相变化
        3.5.3 微观形貌
    3.6 小结
第4章 含铬高钛熔分渣组分变化对其黏度的影响
    4.1 实验过程
    4.2 热力学计算
        4.2.1 MgO对含铬高钛熔分渣结晶过程中物相变化的影响
        4.2.2 Al_2O_3对含铬高钛熔分渣结晶过程中物相变化的影响
        4.2.3 TiO_2对含铬高钛熔分渣结晶过程中物相变化的影响
        4.2.4 二元碱度对含铬高钛熔分渣结晶过程中物相变化的影响
    4.3 MgO对含铬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4.3.1 黏度变化
        4.3.2 物相变化
        4.3.3 微观形貌
    4.4 Al_2O_3对含铬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4.4.1 黏度变化
        4.4.2 物相变化
        4.4.3 微观形貌
    4.5 TiO_2对含铬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4.5.1 黏度变化
        4.5.2 物相变化
        4.5.3 微观形貌
    4.6 二元碱度对含铬高钛熔分渣黏度的影响
        4.6.1 黏度变化
        4.6.2 物相变化
        4.6.3 微观形貌
    4.7 含铬熔分渣与无铬熔分渣黏度对比
    4.8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加快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攀西钒钛磁铁矿的选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朱福兴,焦钰,李亮,张达富,马尚润,邱克辉. 矿冶, 2021(04)
  • [2]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选冶分离钛、钪新工艺及机理研究[D]. 彭杨.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浅析攀西地区钛矿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J]. 何芝. 云南化工, 2020(10)
  • [4]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生产技术现状与转型升级策略[J]. 邹建新,徐国印. 轻金属, 2020(09)
  • [5]基性尾矿CO2封存研究 ——以攀枝花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任京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J]. 吕品. 营销界, 2019(52)
  • [7]攀西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资源分布[J]. 吕品. 区域治理, 2019(35)
  • [8]基于DEA模型的钒钛磁铁矿开发效率评价:以攀西地区为例[J]. 袁名康,罗德江,朱月琴,李得立. 中国矿业, 2019(07)
  • [9]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发展路径研究[D]. 赵梓伊.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含铬高钛熔分渣黏流特性研究[D]. 马晶. 东北大学, 2018(02)

标签:;  ;  ;  ;  

关于加快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