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重组根瘤菌在四个大豆品种根际定殖动态的比较研究

两种重组根瘤菌在四个大豆品种根际定殖动态的比较研究

一、2株重组根瘤菌在4个大豆品种根圈中定殖动态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康文娟[1](2019)在《紫花苜蓿根瘤菌生物型划分及其转录组学分析》文中指出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共生专一性的研究有助于根瘤菌资源的分类鉴定和精准利用。同一种内的根瘤菌株具有不同的表型生理生化特征,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也存在差异。因此,根据根瘤菌的表型差异以及与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可以将根瘤菌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型。本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分别设立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和兰州市安宁区的牧草试验站的甘农3号、甘农9号、陇中、清水和WL168HQ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从根瘤、根表皮、根中柱、茎、叶、花、种子等不同组织、根际土壤和田间土壤中分离根瘤菌株,对其进行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RN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16S rRNA基因测序、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瘤固氮基因测序和共生效应测定。通过研究根瘤菌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共生专一性,划分根瘤菌生物型,并对根瘤菌生物型和苜蓿品种高效匹配的专一性共生系统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旨在探寻根瘤菌生物型与苜蓿品种专一性共生的分子基础,为丰富专一性共生根瘤菌资源,强化苜蓿与根瘤菌的高效共生育种,培育高质量共生型苜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分离获得53株根瘤菌,其中以内生根瘤菌为主(43株),占总菌株的81.1%;非内生根瘤菌有10株,占总菌株的18.9%。根瘤菌表型多样性丰富,内生根瘤菌相对非内生根瘤菌表型多样性更丰富。碳氮源利用谱广泛,抗生素和染料抗性较强,对低浓度的NaCl、弱酸、弱碱和高温抗性较强。中华根瘤菌属(Ensifer)和根瘤菌属(Rhizobium)菌株在77%的相似性水平上分别聚集为6个和8个群,在10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别聚集为25个和20个群。不同栽培区域、苜蓿品种和组织部位来源的Ensifer属和Rhizobium属菌株表型多样性有差异,分别是来自兰州市安宁区牧草试验站(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99和1.733)、WL168HQ苜蓿(1.099和1.733)和根瘤(0.757和1.332)的菌株表型多样性最丰富。(2)根瘤菌株遗传多样性丰富,53株根瘤菌共产生22种16S rRNA-RFLP酶切类型。不同栽培区域、苜蓿品种和组织部位来源的菌株多样性差异明显,来自武威市凉州区牧草试验站(多样性指数为1.864)、甘农3号苜蓿(1.268)和根际土壤(1.386)的根瘤菌株遗传多样性最丰富。53株根瘤菌经16S rRNA和MLST分析分别与模式菌株Ensifer meliloti LMG 6133T、Rhizobium radiobacter ATCC19358T和Rhizobium rosettiformans W3T聚集在一起,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7%,被定种为E.meliloti(32株),R.radiobacter(20株)和R.rosettiformans(1株)。Rhizobium属菌株均不能扩增到nodC和nifH,不同E.meliloti菌株的nodC和nifH基因有共同来源,序列相似性达97%100%;nifH基因多样性高于nodC基因。遗传多样性与表型多样性没有直接关系。(3)根瘤菌株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存在差异。就单独接种效应,菌株QL2与甘农3号苜蓿、菌株G3L3与甘农9号苜蓿、菌株LP3与清水苜蓿共生匹配和适应能力强;在陇中和WL168HQ苜蓿上,不同菌株接种对植株共生能力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从总体共生效应来说,32株E.meliloti菌接种后,甘农3号、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品种上共生指标值的分散程度均小于陇中和WL168HQ苜蓿品种;即菌株在前3个苜蓿品种上具有相似的共生效应,在后2个苜蓿品种上的共生效应差异明显。说明E.meliloti菌株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主要由苜蓿品种基因型决定,其次为菌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与根瘤菌株的相互识别能力和共生敏感性存在差异。(4)以主成分分析中对共生效应贡献率最大的地上干重指标,代表根瘤菌株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当接种根瘤菌的苜蓿品种地上干重显着高于(P<0.05)未接种处理CK时,将根瘤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效应标记为“正效应”E(Effective),显着低于(P<0.05)CK时标记为“负效应”I(Inhibitive),与CK差异不显着(P>0.05)时标记为“无效应”O(Noneffective)。以苜蓿品种甘农3号、甘农9号、陇中、清水和WL168HQ的顺序,将各根瘤菌株的共生效应标记符号进行合并,形成12种共生效应组合;根据效应组合中E、O、I组分数量的差异将所有菌株分为6种共生模型。共生效应组合EOOOO、OEOOO、OOEOO和OOOEO代表的菌株分别与甘农3号、甘农9号、陇中和清水苜蓿存在强烈的共生正效应专一性。EEOOO代表的菌株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存在共生正效应,OEOEO代表的菌株与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存在共生正效应。OIOEO代表的菌株与甘农9号苜蓿存在共生负效应专一性,与陇中苜蓿存在共生正效应专一性。OOOOI、OIOOO和OOOIO代表的菌株分别与WL168HQ、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存在共生负效应专一性。OOOII代表的菌株与清水和WL168HQ苜蓿均存在共生负效应。OOOOO代表的菌株与5个苜蓿品种均无共生效应。(5)32株E.meliloti菌经25种表型和6种共生模型,被划分为28种生物型。其中生物型Ⅲ(QL2)和Ⅴ(WLG1)与甘农3号苜蓿、生物型ⅩⅩⅦ(LL11)与甘农9号苜蓿、生物型Ⅳ(LL1)与清水苜蓿、生物型Ⅱ(LP3)和Ⅵ(G3L3)与陇中苜蓿存在强烈的专一性共生正效应,而生物型Ⅸ(G3L4)、Ⅹ(G3L7)、ⅩⅢ(G3L10和G3L13)、ⅩⅩⅥ(G3L12)、Ⅺ(G9L5)和ⅩⅨ(LL10)与甘农9号苜蓿、生物型Ⅻ(G3L9)与清水苜蓿、生物型ⅩⅦ(LL8)、ⅩⅩ(QL5)、ⅩⅩⅣ(QL4)和ⅩⅩⅤ(G3L5)与WL168HQ苜蓿存在专一性共生负效应。生物型Ⅷ(WLP2)与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及生物型ⅩⅩⅧ(LL2)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存在非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ⅩⅫ(G9L7)与清水和WL168HQ苜蓿存在非专一性共生负效应。生物型ⅩⅣ(G9L3和G9L8)与甘农9号苜蓿存在专一性共生负效应,与清水苜蓿存在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Ⅰ(G3L2)、Ⅶ(G3T2)、ⅩⅤ(G9L6、LL5、LL6)、ⅩⅥ(LL7)、ⅩⅧ(G3L6)、ⅩⅪ(G3L8)和ⅩⅩⅢ(G9L4)与5个苜蓿品种均无共生效应。所有生物型菌株接种WL168HQ苜蓿,均不产生专一性共生正效应,说明引进苜蓿品种与本地根瘤菌株的匹配能力较差。(6)选择4个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和2个非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菌株,分别接种相应的紫花苜蓿品种并进行根部转录组学分析,研究基于表型和共生效应划分根瘤菌专一性生物型的分子基础。不同生物型菌株在同一苜蓿品种上共生效应的差异是根瘤菌生物型划分的主要依据,而不同苜蓿品种对根瘤菌生物型划分的分子基础也不同。非专一性生物型菌株ⅩⅩⅧ(LL2)与Ⅷ(WLP2)接种甘农9号苜蓿的对比组合(表示为G9-LL2 vs G9-WLP2,下文同理),与其余3个苜蓿品种上的生物型对比组合没有共享基因,也没有显着富集的GO(Gene ontology)条目,说明基于甘农9号的生物型分类机制可能与其它3个苜蓿品种不同。对比组合G3-LL2 vs G3-QL2(非专一性与专一性)、Q-LL1 vs Q-WLP2(专一性与非专一性)和L-G3L3 vs L-LP3(专一性与专一性)共享68个差异基因,涉及到23条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5条未知功能代谢通路。专一性越强,生物型菌株间的差异基因数量和表达量越高,涉及到的代谢通路越多。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确定了3个与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高度相关的模块,证实了根据地上干重衡量共生效应的可靠性。68个共享差异基因中,有45个差异基因与WGCNA模块的代表基因重叠,表明这些基因与根瘤菌生物型划分相关。它们参与了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主要编码苜蓿品种的类黄酮等nod基因诱导剂信号因子和根瘤菌株的结瘤因子,在根瘤菌株与苜蓿品种的共生专一性、植物先天性免疫反应和根瘤菌对植物免疫反应的抑制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为甘农3号、陇中和清水苜蓿品种上根瘤菌生物型的划分提供了分子基础。

王玲玲[2](2019)在《玉米根际微生物分离及防控种栖镰刀菌的根际菌群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中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种群。这些类群之间不但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很大一部分还与植物紧密互作。由于有很多植物相关的微生物是生态友好的,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这些微生物与植物的互作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传统培养方法和高通量测序相结合对玉米根际及根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自然土壤和灭菌土壤条件下玉米根际及根内真菌群落演变特征,发现灭菌土壤条件下会出现玉米内生真菌爆发的现象;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并鉴定了玉米内生真菌;通过土壤悬液梯度稀释法寻找抑制玉米内生真菌的最大稀释度,选取其中能抑制内生真菌爆发的玉米根际土进行生防菌群的分离筛选;人工复配构建生防菌群,通过生防菌群的回接实验,探究生防菌群对玉米种栖镰刀菌的防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中的真菌多样性最高,物种分布均匀;随着种植天数的增加,根际及根内真菌多样性整体处于降低的趋势,第12天时多样性最低,其中优势真菌类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自然土壤中,玉米根际真菌群落与原始土壤群落结构相似,可推测根际中的真菌大部分来源于土壤,群落装配以水平传递为主。灭菌土壤中,玉米根内及根际真菌群落装配以垂直传递为主,其群落结构与自然土壤群落差异显着。玉米种栖镰刀菌属主要来源于种子胚乳。另外,我们发现自然土壤中玉米根际镰刀菌属显着低于灭菌土壤,表明自然土壤中可能存在某种或某些具有生防功能的微生物可以抑制种栖镰刀菌的生长。2、收集全国五大主要玉米种植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南山地、西北内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8个玉米品种[登海605(DHA)、联创808(LCH)、丰田843(FT)、隆平 206(LP)、京科 968(JKE)、郑单 958(ZDN)、正大 999(ZDA)、豫玉22(YYU)],利用传统培养方法从所有玉米品种中分离出8株镰刀菌属,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其中2株尖孢镰刀菌,5株轮枝镰刀菌和1株燕麦镰刀菌。通过自然土壤和灭菌土壤盆栽实验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表明,灭菌土壤中种栖真菌镰刀菌属均为优势属;而自然土壤中玉米根际及根内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着低于灭菌土壤,表明自然土壤中可能存在某些微生物能抑制镰刀菌的生长。3、利用土壤悬液梯度稀释方法寻找能够抑制玉米种栖镰刀菌的潜在功能微生物,结果表明土壤稀释度为10-1时,镰刀菌的爆发率为60.00%,土壤稀释度为10-2和10-3时,镰刀菌的爆发率分别为64.00%和66.67%,而在1 0-4和1 0-5时,镰刀菌的爆发率分别为74.67%和89.33%,镰刀菌爆发率随着稀释梯度的增加而提高。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各处理玉米植株根内及根际镰刀菌出现爆发和抑制下的镰刀菌的丰度,结果发现相比较其他土壤悬液稀释度,稀释度为10-4和10-5时,爆发处理根际的镰刀菌含量分别为 5.89 × 108 gene copies·g-1、1.12 × 109 gene copies·g-1,抑制处理根际镰刀菌含量分别为 4.57 × 107 gene copies·g-1、1.00 × 108 gene copies·g-1;爆发处理根内的镰刀菌含量分别为 2.04 × 107 gene copies·g-1、3.72 × 106 gene copies·g-1,抑制处理根内镰刀菌的含量分别为 1.51 × 106 gene copies·g-1、4.47 × 106gene copies·g-1。两个梯度的爆发处理根际镰刀菌高于抑制处理,但无显着性差异;土壤稀释度为10-4时,爆发处理根内镰刀菌含量高于抑制处理,而稀释度为10-5时,爆发处理根内镰刀菌含量低于抑制处理,无显着性差异。收集其中未出现镰刀菌爆发的根际土壤进行根际生防菌株筛选,建立防控玉米种栖镰刀菌的根际菌库,共分离出350株细菌。玉米根际可培养细菌的主要类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这四个门类,其中变形菌门分离到的数量最多,占59.6%,为优势菌群,其次是放线菌门29.5%,拟杆菌门占7.0%,厚壁菌门占比最低为3.9%。4、人工复配的12株功能菌,将菌群回接到灭菌土壤中,发现生防菌群对种栖镰刀菌的总体抑制率达到54%,表明人工混合的生防菌群能够抑制镰刀菌的生长;结合高通量测序,发现镰刀菌被抑制的处理中,有8株菌能在根际定殖[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tutzeri)、假黄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嗜麦芽窄食单孢属(Stenotroph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但爆发的处理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缺失。本研究在探索玉米根际和根内真菌群落装配特征时,发现灭菌土壤中玉米根内真菌的优势菌属为镰刀菌,但在自然土壤中其丰度大大降低,从而大胆猜测这种现象具有普适性。经验证发现这种种栖镰刀菌在我国主要玉米品种的胚乳中普遍存在,并且在玉米幼苗期都存在爆发形成优势种群的隐患。因此通过筛选构建玉米根际有益菌群来防控种栖镰刀菌,对根际益生菌的功能进行充分挖掘,以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群落的方式为防病抑病提供新的想法和思路,为提高植物抵抗内生有害潜在病原菌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明,为日后构建良好的种栖微生物群落提供依据,以确保玉米种质质量过关以及全球粮食安全。

王孝林[3](2018)在《苜蓿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学及根际微生物的比较宏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生物固氮方式,在植物细胞内的共生根瘤菌从宿主获取必需的营养物并还原氮气为氨供宿主使用。紫花苜蓿(Medicaga sativa L.)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它可从根际中选择共生兼容性的根瘤菌,形成固氮根瘤。根瘤菌的共生效率会受土壤非生物因子及土着根瘤菌种群等的影响,但我们对根际土壤这一复杂环境条件下根瘤菌群落及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还知之甚少,本论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论文首先调查了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中苜蓿根瘤内及根际土中的根瘤菌群落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使用BOX-PCR指纹图谱、持家基因rpoB和结瘤基因nodC对581个根瘤分离物进行鉴定。这些菌株属于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4个rpoB单倍型(rpoB-Ⅰ,473 株,rpoB-Ⅱ,95;rpoB-Ⅲ,1;rpoB-Ⅳ,10),Sinorhizobi(1 medicae株)和Rhizobium sp.(1 株)。32个代表菌株的回接实验表明它们在苜蓿上的共生性能有很大的差异。对34个根际土壤样品的rpoB高通量测序发现,根瘤中主要的ropB-I单倍型在根际土壤14个rpoB单倍型中也占主导地位。在苜蓿根际土中,除了 S.meliloti之外,还检测到其他豆科植物的40多种共生根瘤菌。虽然苜蓿根瘤菌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很低,但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农田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总根瘤菌群落具有显着差异。此外,土壤pH值和氮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中根瘤菌群落β-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分析土壤来源和前茬作物对苜蓿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论文在西藏选取同一地块的苜蓿和青稞非根际土,通过整合16S rRNA基因、rpoB和宏基因组测序,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苜蓿-苜蓿连作、青稞-苜蓿轮作等对苜蓿根际微生物的整体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的影响,并与青稞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苜蓿和青稞幼苗根际微生物群落在门纲目科分类水平上无显着差异;而种水平的rpoB高通量分析表明苜蓿根际土中仅有少数根瘤菌种如R.leguminosarsa和S.meliloti的丰度显着高于青稞的根际土,并且这些根瘤菌的富集不依赖于植物的年龄和生长环境;许多根瘤菌种如R.tibeticum、R.giardinii和R.herbae在青稞幼苗的根际土中也显着富集;苜蓿连作减弱了总微生物群落以及根瘤菌种群在其根际的生态位分化,这种减弱效应与土壤中原始细菌的丰度及连作处理本身有关;有更多参与维生素、抗生素、铁载体,以及植物激素如类黄酮、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生物合成的酶在连作苜蓿的根际土壤中富集;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氨基酸降解的酶在轮作苜蓿的根际富集,与之正好相反,许多参与这些物质生物合成的相关酶在连作苜蓿的根际富集。以上研究表明,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土壤耕作显着影响了根际土壤中的根瘤菌种群。根瘤菌种群在根际中的富集并不是豆科植物特有的,而苜蓿则选择了 S.meliloti的优势种群作为其主要共生伙伴。与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氨基酸三种主要能源物质代谢,以及与宿主-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互作相关的代谢途径在根际微生物类群中富集。植物和土壤来源是影响根际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化的主要因素,而连作影响了根瘤菌群落的结构分化,并可能改变了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互作相关代谢功能在根际富集功能类群中的比例,以及能源物质代谢的方向。总而言之,苜蓿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生态位分化受生境、土壤及耕种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苗阳阳[4](2017)在《外源物质对苜蓿内生根瘤菌运移定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人工接种根瘤菌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子实和营养体产量也成为一种常见的农业措施。种子及植株体内的根瘤菌属于内生细菌范畴,研究发现苜蓿种子有内生根瘤菌存在,且比土着根瘤菌有明显的的结瘤竞争优势。当种子萌发后胚根首先接触种子内部的根瘤菌即“内生根瘤菌”,然后才接触到“土着根瘤菌”。但目前对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来源及形成过程,或根瘤菌在苜蓿植株体内运移进入种子的途径和影响根瘤菌在植株体内及种子内定殖的外源扰动物质等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 L.Gannong No.5)为试验材料,利用分离自甘农5号紫花苜蓿种子内的根瘤菌制成的荧光标记根瘤菌Ensifer meliloti LZgn5f(gn5f)(内源荧光标记根瘤菌)和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苜蓿根瘤菌标准菌制成的荧光标记根瘤菌(Ensifer meliloti 12531f(12531f)(外源荧光标记根瘤菌),通过接种幼苗期苜蓿筛选出硼、赤霉素和苦参碱三种外源扰动物质的适宜浓度,然后采用不同接种方法接种生殖生长期的苜蓿,对内源根瘤菌和外源根瘤菌在植株体内的运移途径及定殖动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荧光标记根瘤菌菌液内添加0、0.01、0.5、1、10和100 mg L-1硼后接种苜蓿幼苗发现适宜浓度硼对幼苗体内根瘤菌运移、定殖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 mg L-1硼较利于12531f生长,100 mg L-1硼较利于gn5f生长。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在根部定殖数量较多,其中添加100 mg L-1硼时根部12531f数量最高可达2184.99 cfu g-1;添加0.5 mg L-1硼时gn5f数量最高可达58307.11 cfu g-1。同时可向地上运移,1 mg L-1硼对12531f在下部茎和下部叶内的定殖作用最好,定殖数量分别为62.74 cfu g-1和23.38 cfu g-1(P<0.05);100 mg L-1硼利于gn5f在下部茎内定殖,最高定殖数量为57.55 cfu g-1(P<0.05)。对照处理苗各组织未检测到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12531f和gn5f分别添加1mg L-1和100 mg L-1硼接种苜蓿幼苗后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地上鲜重干重、根鲜干重均达最高。(2)荧光标记根瘤菌菌液内添加0、0.5、1、10和100 mg L-1赤霉素后接种苜蓿幼苗发现适宜浓度赤霉素对幼苗体内根瘤菌运移、定殖具有促进作用。10 mg L-1赤霉素较好的促进了12531f运移并定殖到苜蓿幼苗的下部茎、上部茎和上部叶内,最高定殖数量分别为54.72 cfu g-1、16.72 cfu g-1和95.91 cfu g-1(P<0.05);1 mg L-1赤霉素较好的促进了gn5f运移并定殖到下部茎和下部叶内,定殖数量分别为52.08 cfu g-1和321.40 cfu g-1(P<0.05)。以无菌水为对照的各组织内未检测到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12531f和gn5f分别添加10 mg L-1和1 mg L-1赤霉素接种苜蓿幼苗后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地上鲜重干重、根鲜干重均达最高。(3)荧光标记根瘤菌菌液内添加0、100、200、300和400 mg L-1苦参碱后接种苜蓿幼苗发现适宜浓度苦参碱对幼苗体内根瘤菌运移、定殖具有促进作用。300 mg L-1苦参碱对12531f运移并定殖到苜蓿幼苗下部茎和上部茎内的作用最好,定殖数量分别为1.18×104 cfu g-1和3.03×102 cfu g-1(P<0.05);100 mg L-1苦参碱对gn5f运移并定殖到下部茎内的作用最好,定殖数量为9.00×103 cfu g-1(P<0.05)。以无菌水为对照的各组织内未检测到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12531f和gn5f分别添加300 mg L-1和100 mg L-1苦参碱接种苜蓿幼苗后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地上鲜重干重、根鲜干重均达最高。(4)生殖生长期苜蓿采用根部浇灌、主根微破损浇灌、花部喷射、添加苦参碱的菌液根部浇灌接种方法接种时,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主要运移并定殖于毛根内,而侧根中柱和侧根皮层内数量较少。对照各组织内检测不到。在地上各组织内,蕾期主要运移并定殖于茎和叶内,花期主要运移并定殖于花器内,结荚期则主要运移并定殖于荚果皮内。若采用添加外源扰动物质结合接种方法,各部位定殖数量的则变化较大——蕾期,添加苦参碱接种12531f可促进其运移并定殖到茎内,根部浇灌接种gn5f可使其运移并定殖于茎和叶内。花期,花部喷射接种12531f利于在花器和种子内运移并定殖,苦参碱接种gn5f促进其在花器及荚果内定殖;结荚期,浇灌接种12531f利于其运移至种子并定殖,添加苦参碱接种gn5f促进其运移并定殖于种子。(5)花期和结荚期添加不同外源扰动物质(硼、赤霉素和苦参碱)根部和花部接种时发现,花期,添加1 mg L-1硼花部喷射接种12531f最利于其向种子内运移并定殖,定殖数量为5.33 cfu g-1(P<0.05)。未添加元素的单独花部喷射接种gn5f最利于其在荚果皮和种子内定殖,定殖数量分别为2.67 cfu g-1和1.33 cfu g-1(P<0.05)。结荚期,添加1 mg L-1硼的荚果皮喷射接种12531f后其在荚果皮和种子内定殖数量最高,分别为25.33 cfu g-1和7.01 cfu g-1;添加100 mg L-1硼的荚果皮喷射接种gn5f后其在荚果皮和种子内定殖数量最高,分别为36.67 cfu g-1和22.00 cfu g-1。综合花器和种子内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的定殖情况,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的适宜接种时期为结荚期,适宜的接种方法为添加硼的荚果皮喷射接种。(6)以甘农5号紫花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结荚期用3种根部接种方法(主根微破损浇灌、根部浇灌、添加苦参碱浇灌)接种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Ensifer meliloti LZgn5f(gn5f)和Ensifer meliloti 12531f(12531f),同时根部浇灌无菌蒸馏水获得的种子,采用信封、信封+布袋、铝箔三种包装材料,分别在25℃、25℃硅胶干燥、-4℃和4℃条件下贮藏6个月后,检测种子内根瘤菌的定殖数量。发现接种gn5f获得的种子在-4℃贮藏时可提高种子内根瘤菌的定殖数量;接种12531f获得的种子在25℃干燥贮藏时可提高种子内根瘤菌的定殖数量。接种相同目标根瘤菌获得的种子以25℃干燥和-4℃贮藏时内根瘤菌数量高于25℃和4℃。

伍惠[5](2017)在《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种植豆科作物时施用根瘤菌接种剂,可以通过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向作物提供氮素营养,从而促进作物增产,减少化学氮肥使用,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大豆种植中,根瘤菌接种剂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落后于发达国家。本论文针对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筛选、与大豆的品种匹配、田间应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根瘤菌剂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实验数据的支持。本研究首先选取本实验室保存的6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和2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110、TA11,在砂培条件下,与我国不同地区的27个大豆主栽品种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6株快生型根瘤菌株能够与供试的24个大豆品种结瘤,其中HN01、GR3、HH29、HH103匹配性和固氮效率均不逊色于USDA110,具有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东南地区推广的潜能。从大豆品种看,中豆39、BD2、天隆1号接种8株根瘤菌后生物量都显着提高。根瘤菌与大豆品种的最佳匹配组合是GR3+中豆39、HN01+辽豆14、HN01+徐豆14和HN01+BD2,这些组合分别适合于长江流域、东北地区、黄海地区和东南地区。河北土壤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接种HN01的冀豆17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固氮酶活分别显着性(p<0.05)提高40.8%和65.8%;在该土壤中的占瘤率达81.86%,具有较好的竞争结瘤能力。其次进行了从土壤中分离、筛选优良土着根瘤菌的工作:利用黑龙江、河北和湖南等地的10个土壤样品,用结瘤法从中获得50多株大豆根瘤菌,再依据BTB反应确定了其中36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先后采用沙培、土培从中筛选出与黑龙江主栽大豆品种匹配性好的4株大豆根瘤菌。沙培结果表明:SN2-5、NW5-3、SN7-2、SN10-3都能与黑龙江17个主栽品种结有效瘤,其共生效应优于HN01和USDA110。土壤盆栽表明NW5-3、SN10-3、SN7-2与黑农61的匹配性良好。在10mM NH4NO3高氮处理下,4个供试菌与黑农61都能结瘤;与无氮条件相比,NW5-3和SN10-3形成的根瘤仍保留近50%的固氮酶活性,其中在高氮条件下SN10-3与黑农61的共生固氮匹配性最好。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田间小区实验:用HN01和USDA110制备了草炭固体菌剂和浓缩液体菌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田间小区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100%)施肥条件下,加施固体菌剂使冀豆12、黑农61和龙哈10-4139产量分别提高11.33%、19.5%和7.1%;加施液体菌剂,冀豆12和冀豆17分别增产6.52%和8.27%。常规施肥减半(50%)条件下,配施根瘤菌固体菌剂使冀豆17增产4.68%。在不施常规肥的条件下,施固体菌剂,使龙哈10-4139增产20.3%;施液体菌剂,使冀豆17增产0.93%。两种复合菌剂能不同程度促进大豆结瘤、生长,提高大豆产量。本研究还考察了根际促生细菌(PGPR)HZP1、HZK1与根瘤菌的混合接种效应。将PGPR菌与紫英云根瘤菌7653R混合接种土培的紫云英,结果显示,HZP1与7653R配合使用能显着性促进紫云英结瘤和提高植物的生物量,这说明HZP1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上述工作初步探索了根瘤菌与大豆主栽品种、不同地区土壤间的匹配关系;初步探讨了3株PGPR的应用潜力;为将来的大面积田间实验和推广应用这些菌株提供实验依据。

陈丽玉[6](2017)在《大豆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5和GmPT7的功能分析及其翻译后调控》文中提出大豆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作物之一,能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进行生物固氮,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大部分土壤氮/磷有效性较低,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接种根瘤菌来提高豆科作物产量已有100多年历史,并且在大豆生产中也存在“以磷增氮”的效应,然而其相应的生理分子机制还未清楚。根瘤自身生长及生物固氮均需要大量的养分(特别是磷),而目前关于根瘤获取磷等养分的报道还非常有限。本研究以大豆为植物材料,通过生理、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结合田间试验,对控制大豆根瘤获取磷的重要基因GmPT7和GmPT5的功能及其翻译后的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mPT7参与根瘤对磷的直接吸收以及磷向类菌体的转运。GmPT7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GmPT7在根瘤里表达较强,低磷增强其表达。酵母异源互补系统、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mPT7是定位于细胞膜的双亲和磷转运蛋白。组织定位结果显示:GmPT7主要定位于根瘤皮层和侵染细胞。33P同位素根瘤离体吸收试验表明:过量表达或干涉该基因相应地增加或减少33P在根瘤及类菌体中的累积。GmPT7不同转基因复合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试验发现,过量、干涉该基因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结瘤、植株氮/磷含量和生物量。(2)GmPT5和GmPT7协同调控大豆根瘤对磷的获取。在双干涉GmPT5和GmPT7转基因复合植株的表型分析试验发现,双干涉GmPT5和GmPT7减少大豆结瘤和减少根瘤侵染细胞中的类菌体含量,进而降低大豆植株氮、磷含量和生物量,说明GmPT5和GmPT7在大豆根瘤获取磷的途径中起关键作用。(3)GmPT5或GmPT7通过影响根瘤的磷来源,影响大豆结瘤固氮,最终影响产量。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接种根瘤菌,过量或干涉GmPT5或GmPT7的表达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的有效荚数,籽粒数和产量;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均表明过量、干涉GmPT5或GmPT7确实能显着影响大豆的产量。(4)GmPT5存在除通过根瘤磷运转以外的,其他的增产功能。GmPT5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GmPT5在花里表达较强,低磷增强其表达。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GmPT5定位于根瘤、叶柄和花萼。原位免疫杂交结果显示,GmPT5定位于花萼的细胞膜。在不接种根瘤菌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过量或干涉GmPT5的表达推迟或促进大豆开花,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的苗期生物量、开花数目、有效荚数,籽粒数和产量。说明GmPT5可能通过影响大豆花中的磷平衡,来影响大豆的开花时间、开花数目和有效荚数,进而影响产量。(5)GmPT7也存在独立于根瘤磷运转的增产功能。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GmPT7在叶、花、根和根瘤中均有表达。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GmPT7定位于叶、根瘤、花、嫩荚、荚皮和种皮。原位免疫杂交结果显示,GmPT7定位于根系维管组织和花器官的细胞膜。在不接种根瘤菌条件下,干涉GmPT7的表达使大豆早花,过量或干涉GmPT7的表达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大豆的有效荚数、籽粒数和产量。说明GmPT7可能通过影响大豆的磷平衡来影响产量。(6)大豆磷转运蛋白的装载蛋白PHF家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大豆PHF蛋白家族有2个成员,GmPHF1和GmPHF2。GmPHF1和GmPHF2均具有PHF1蛋白保守的WD40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聚类在一个亚组。时空表达模式发现,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相似,在叶部、茎、根尖、根部、根瘤和花中都有表达,在根部的表达略高于其他部位,低磷增强其表达。这两个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缺磷、缺钾、缺铁、冷害和热害等因素都能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两个基因的表达。(7)GmPHF1和GmPHF2的功能分析。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mPHF1和GmPHF2均定位于内质网(ER)。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作技术(Bi FC)试验表明GmPHF1/GmPHF2与Gm PT5/GmPT7在酵母系统及植物体内均存在互作。过量、干涉GmPHF2的转基因大豆表型分析发现:过表达GmPHF2在高、低磷处理下均对大豆的根瘤数目、根瘤鲜重、植株全氮、全磷含量、生物量及产量有显着促进作用;干涉GmPHF2的表达在高磷处理下显着降低植株全磷含量和产量。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转基因大豆材料对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5、GmPT7,磷转运蛋白的装载蛋白基因GmPHF2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表明,GmPT5和GmPT7控制了大豆根瘤磷的主要来源,对根瘤发生发育起十分关键的作用。GmPT5、GmPT7、GmPHF2的表达均对大豆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大豆根瘤磷获取的生理分子机制,不仅为实现大豆氮/磷协同高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候选基因资源,而且还创制了一批氮/磷协同高效的大豆新材料。

胡海静[7](2017)在《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筛选到3株有较强线虫致死活性的内生细菌,经观察菌落形态,显微结构特征,16S rDNA和gyrB基因扩增及聚类分析,确定3株内生细菌分别为Bacillus cereus BCM2,B.cereus SZ5和B.altitudinis CCM7。采用链霉素标记的方法构建抗性突变株,通过伤根接种、组织研磨、稀释涂布的方法测定3株内生细菌在番茄根内50 d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3株内生细菌在根内的数量在50 d内均维持在103cfu/g以上,BCM2的定殖能力最强,在接种后的第9 d达最大定殖量,为3.53×106 cfu/g鲜重根。通过盆栽和病圃实验测定内生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发现提前接种BCM2对M.incognita根结和卵块的抑制效果最好,分别为81.2%和75.6%,定殖能力与防治根结线虫效果之间呈正相关。提前接种BCM2还能显着增加番茄的茎高和鲜重。病圃调查发现BCM2能够显着降低根结线虫发病严重度,防治效果与阿维菌素相同。为了探究内生细菌生防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选用定殖能力和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防潜力最强的菌株BCM2进行研究。首先,利用GFP标记构建菌株B.cereus BCM2-str’-pBCgfp-1,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技术观察内生细菌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BCM2可以定殖在番茄根的皮层、韧皮部和维管束的间隙中。内生细菌首先定殖在植物根表皮的坏死细胞或根毛,并大量集中在侧根和连接点处,继而单个或成簇从韧皮部到维管束分布于根内;另外,在南方根结线虫造成的发病番茄巨型细胞间隙发现数量更多的B.cereus BCM2-str’-pBCgfp-1聚集;在番茄的茎和叶片中未观察到内生细菌,表明内生细菌B.cereus BCM2专性寄生于番茄根。SEM检测发现内生细菌同样能在根结线虫造成的根结表面大量聚集。因此,BCM2在生防线虫的过程中能够长久地聚集在植株根部,有效地占据此生态位。其次,通过提取BCM2发酵液蛋白成分,采用SEM和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别检测BCM2粗蛋白对线虫体壁和肠道的作用。采用离子交换技术(Ion exchange,IEX)和葡聚糖凝胶层析(Sephadex gel filtration,SGF)方法分离纯化杀线虫蛋白,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方法鉴定出分离获得的三种蛋白分别为几丁质酶(Chitosanase),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lkaline serine protease)和中性蛋白酶(Neutral protease),能够降解线虫的体壁和卵壳。第三,通过平板和双盆实验确定BCM2定殖于番茄根部能够趋避根结线虫的侵染。采用环己烷萃取根系分泌物,并通过高效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出根系分泌物中的8个活性组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鉴定出 5 个物质。五种差异活性物质分别为2,5-二甲基壬烷,2,4-二叔丁基酚,3,3-二甲基辛烷,正十三烷和正二十一烷。第四,为了研究内生细菌BCM2在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反应拮抗根结线虫侵染方面的作用,从三个方面探究BCM2对植物免疫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组织结构水平:研究BCM2对胼胝质沉积的影响;2)生理生化水平:研究BCM2接种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对防御酶POD、PAL和PPO酶活变化的影响;3)激素水平:研究BCM2接种对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以及乙烯(Ethylene,ET)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BCM2不引起宿主产生胼胝质的沉积阻碍线虫侵染。预接种BCM2在线虫侵染的早期诱导POD和PAL酶活升高,在线虫侵染的晚期促进PPO的大量表达,表明产生强烈的生理生化免疫反应。SA、JA和ET的含量变化表明,根结线虫的侵染会促使J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线虫侵染的后期SA和ET的含量明显升高,而BCM2的定殖改变了激素信号的表达量,参与寄主的免疫反应。最后,为了观察内生细菌介导的番茄拮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和反应,并筛选内生细菌诱导的防御相关基因。采用裂根法(Split-root)确证BCM2的诱导系统抗性。在诱导边(inducer side)预接种BCM2再接种线虫后50 d,根结和卵块有明显的减少,而单独接种BCM2和无菌水相比不能使根结和卵块的数量减少。通过RNA-Seq方法调查内生细菌BCM2特异性激活的防御相关基因,构建番茄根的4个测序文库,分别为无菌水,BCM2,M incognita和BCM2预处理后接种M incognita的4个处理,获得4个高质量的总clean碱基,范围从6.64到6.75 Gb。对每个文库作两两比较,检测差异表达的基因和防御相关基因。数据表明单独接种BCM2不能诱导系统抗性,和寄主保持和谐的宿主-微生物的关系,当遇到根结线虫侵染时,启动多种防御和压力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本研究共获得34个BCM2激发的候选基因,能够启动强烈的植物免疫拮抗M.incognita侵染。

姜孝珣[8](2016)在《小麦亲和性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促进小麦生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筛选具有小麦亲和性的根际解磷菌(PSB),考察PSB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解磷培养基初筛,提取的麦胚凝集素复筛,获得大量的小麦亲和性根际解磷菌。通过对这些菌株促生长能力研究,选取2株促生长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发光酶lux AB标记,采用根袋试验,追踪2株标记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殖的时间与空间特征,考察其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情况。为小麦专用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材料。按照研磨过筛、丙酮抽提、石油醚脱脂、PBS缓冲液浸提、硫酸铵沉淀、65°C热水处理、微孔过滤的步骤在4°C层析柜中提取麦胚凝集素。采用解磷细菌培养基和麦胚凝集素双重筛选技术,从健康小麦幼苗根际土壤中筛选出22株具有促生潜力的小麦亲和性解磷菌。对筛选到的解磷菌进行促生特性研究。采用钼兰比色法检测亲和性PSB的解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共有7株PSBs的培养液中磷浓度大于100μg/ml,其中,P12的解磷能力最强,达到179.3μg/ml;产铁载体试验表明,22株PSBs均具有产铁载体能力,其中,有11株PSBs产铁载体能力达到5+;产IAA试验表明,共有20株PSBs具有产IAA能力,其中,10株PSBs的产IAA能力大于10μg/ml以上,P3产IAA能力最强,达42.99μg/ml;采用平板对峙试验考察小麦根际促生细菌对5株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4株PSBs对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P15、P20具有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的作用。形态学试验、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 DNA结合鉴定22株小麦亲和性PSB。经鉴定,22株小麦亲和性PSBs分属6个属,分别是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节细菌属、黏液杆菌属、马赛菌属、混合地神菌。根据以上试验结果,选取2株具有较好促生效果的菌株P34和WS32,采用电转化将发光酶lux AB基因导入细胞中,获得标记菌株P34-L和WS32-L,经连续传代,证明质粒DNA可稳定遗传。测定出发菌株与标记菌株的溶磷能力、产铁载体能力,发现差异很小,说明外源质粒DNA的导入没有改变原始菌株的促生长特性。采用根袋种植小麦,用2株标记菌株处理小麦种子,检测标记菌株在根部定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考察根系的发育情况。试验结果显示,2株标记菌株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定殖水平,小麦生长6 d时,P34-L和WS32-L已随着根的生长达到8 cm的深度,在根的各个部位均达到较高的定殖密度;小麦生长12 d,18 d,30 d,由于外界环境的因素,导致2株标记菌株在不同根段的定殖数量均呈现动态的水平;小麦生长36 d,2株标记菌株在8 cm以下的密度呈上升趋势,P34-L和WS32-L的定殖密度分别达到1.1×107 CFU·g-1、1.3×106 CFU·g-1。2株标记菌株均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及干物质积累,能显着促进地上部分干重、根系干重及植株总干重的积累,能显着促进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支数、交叉数等指标的增加。2株PSB均有较强的根际定殖能力,能长期在小麦根际生活定居,能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均起到积极的影响。

周艳琳,何冬兰,李晓华,曾小波,田梦洋,程国军[9](2015)在《katG基因在豌豆根瘤菌抗氧化中的功能》文中指出【目的】细菌中过氧化物/过氧化氢酶Kat G参与活性氧(ROS)的解毒过程,从而防止其对细菌生长伤害,本文研究根瘤菌中kat G基因的抗氧化功能对豌豆根瘤菌3841生长及共生固氮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敲除、遗传互补和对菌株的抗氧化和共生能力分析,系统地探究了根瘤菌中kat G基因的功能。【结果】kat G基因突变不影响菌株在自生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但H2O2短时间处理导致突变株的存活率显着下降。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H2O2不能诱导豌豆根瘤菌3841kat G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中kat G基因缺失能显着提高抗氧化基因ohr B的表达,而降低grx C基因的表达。植物盆栽实验发现,kat G突变虽然对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和竞争结瘤能力均无影响,但kat G在类菌体中表达显着下调。同时,kat G突变显着影响了根瘤菌在植物根圈中的定殖能力。【结论】研究表明kat G虽对豌豆根瘤菌自生和共生固氮无明显影响,但在抗氧化和根圈定殖中起重要作用,外源H2O2对kat G的表达无诱导作用,但kat G调节ohr B和grx C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抗氧化和共生中发挥作用。

朱利林[10](2012)在《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的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其它香蕉种植区均有分布,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香蕉产业发展面临极大威胁。为探索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本论文开展了生防芽孢杆菌分离、筛选和标记、定殖潜力分析以及盆栽和小区防治效果评价等方面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到121株枯萎病菌FOC4拮抗细菌,经复筛获得10株拮抗效果良好的菌株。通过温室盆栽防效实验从中选出防效较高的BLG-01菌株,其防治效果可达79.8%。BLG-01菌株的发酵液能够使病原菌菌丝破裂、消解,从而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根据BLG-01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对枯草芽孢杆菌BLG-01进行抗药性筛选和标记,获得了利福平(Rifampicin, Rif)抗性的自发突变株BLG-01R,其在200ug/ml的平板上正常生长。为能更好的追踪BLG-01R在香蕉体内的定殖,还用GFP标记了BLG-01R菌株,获得具有两种标记的菌株BLG-01RK。该标记菌株与原始菌株BLG-01一样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盆栽防效达78.8%。(3)分析标记菌株BLG-01RK在盆栽香蕉根围及植株体内的分布,发现该菌株在香蕉根围土壤中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降低。接种27天后,根围土壤BLG-01RK菌量由初始的2.8×107CFU/g下降至8.1×106CFU/g,降低幅度相对较小,说明BLG-01RK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力较为稳定;BLG-01RK在香蕉整个根部的定殖量较高,其次是球茎和假茎,它在这两个部位中消长动态基本相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BLG-01RK菌株在香蕉组培苗内的定殖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在根的内部能观察到GFP标记菌体,这表明菌株BLG-01RK能在根内定殖。(4)通过观察标记菌株BLG-01RK在小区土壤的分布情况,对生防菌在大田的定殖动态和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6天后仍能从香蕉根围土壤中分离到较高量的标记菌,但最终的田间防效不明显。本文通过分离筛选、标记、盆栽和小区防治试验,获得了具有良好拮抗和防治效果的BLG-01RK菌株,分析该菌株在土壤和香蕉中的定殖,发现它还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这些为下一步将该菌株用于田间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尝试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二、2株重组根瘤菌在4个大豆品种根圈中定殖动态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株重组根瘤菌在4个大豆品种根圈中定殖动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紫花苜蓿根瘤菌生物型划分及其转录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英文缩略表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
        1.2.1 根瘤菌与苜蓿共生系统
        1.2.1.1 共生系统建立
        1.2.1.2 宿主植物信号分子
        1.2.1.3 根瘤菌结瘤因子、结瘤基因和固氮基因
        1.2.2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
        1.2.2.1 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1.2.2.2 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2.3 根瘤菌株与苜蓿品种结瘤固氮专一性研究
        1.2.3.1 宿主植物对结瘤固氮专一性的影响因素
        1.2.3.2 根瘤菌对结瘤固氮专一性的影响因素
        1.2.4 根瘤菌生物型研究
        1.2.5 紫花苜蓿-根瘤菌互作转录组学研究
        1.2.5.1 转录组测序的优势
        1.2.5.2 苜蓿的转录组测序
        1.2.5.3 根瘤菌的转录组测序
        1.2.5.4 根瘤菌与苜蓿共生系统转录组学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紫花苜蓿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样地概况和苜蓿材料
        2.2.1.1 样地概况
        2.2.1.2 苜蓿材料
        2.2.2 培养基和营养液
        2.2.2.1 培养基配方
        2.2.2.2 营养液配方
        2.2.3 试验试剂和仪器
        2.2.3.1 主要试剂
        2.2.3.2 主要仪器
    2.3 方法
        2.3.1 根瘤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2.3.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2.3.1.2 分离及纯化
        2.3.1.3 初步鉴定及保存
        2.3.2 根瘤菌株回接鉴定
        2.3.2.1 种子处理和幼苗培育
        2.3.2.2 根瘤菌菌液制备和回接鉴定
        2.3.3 表型特征
        2.3.3.1 唯一碳源、氮源利用
        2.3.3.2 抗生素耐受性测定
        2.3.3.3 染料抗性测定
        2.3.3.4 抗逆性测定
        2.3.3.5 生理生化反应
        2.3.4 表型特征数值分类
        2.3.5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根瘤菌株来源及形态特征
        2.4.1.1 根瘤菌株数量及来源
        2.4.1.2 根瘤菌株形态特征
        2.4.2 根瘤菌表型特征
        2.4.2.1 唯一碳源、氮源利用分析
        2.4.2.2 抗生素耐性
        2.4.2.3 染料抗性
        2.4.2.4 抗逆性
        2.4.2.5 生理生化反应
        2.4.3 根瘤菌表型多样性
        2.4.3.1 数值分类分析
        2.4.3.2 表型多样性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紫花苜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根瘤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试验试剂和设备
        3.2.3.1 主要试剂
        3.2.3.2 主要仪器
    3.3 方法
        3.3.1 根瘤菌DNA提取
        3.3.2 16SrRNA基因RFLP分析
        3.3.2.1 16SrRNA基因PCR扩增
        3.3.2.2 16SrRNA基因RFLP测定
        3.3.3 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3.4 持家基因atpD、glnII和 recA序列测定及多位点序列分型
        3.3.4.1 atpD、glnII和 rec A基因PCR扩增
        3.3.4.2 atpD、glnII和 rec 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3.4.3 atpD、glnII和 rec A基因合并序列系统发育树构建
        3.3.5 结瘤基因nodC和固氮基因nifH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3.5.1 nodC和 nifH基因PCR扩增
        3.3.5.2 nodC和 nifH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根瘤菌群体结构
        3.4.1.1 16SrRNA基因PCR-RFLP分析
        3.4.1.2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3.4.1.3 持家基因atpD、glnII和 rec A序列分析
        3.4.1.4 持家基因atpD、glnII和 rec A多位点序列分型定种
        3.4.1.5 结瘤基因nodC和固氮基因nifH序列分析
        3.4.2 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3.4.2.1 根瘤菌16S rRNA-RFLP类型在栽培区域和苜蓿品种上的分布特征
        3.4.2.2 根瘤菌16S rRNA-RFLP类型在苜蓿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特征
        3.4.2.3 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共生专一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试验种子
        4.2.2 根瘤菌株
        4.2.3 培养基和营养液
        4.2.4 试验试剂和仪器
        4.2.4.1 主要试剂
        4.2.4.2 主要仪器
    4.3 方法
        4.3.1 种子处理和幼苗培育
        4.3.2 根瘤菌菌液制备和接种
        4.3.3 接种效果测定
        4.3.3.1 结瘤指标
        4.3.3.2 生长指标
        4.3.3.3 叶绿素含量
        4.3.3.4 粗蛋白含量
        4.3.4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根瘤菌与甘农3 号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4.4.2 根瘤菌与甘农9 号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4.4.3 根瘤菌与陇中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4.4.4 根瘤菌与清水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4.4.5 根瘤菌与WL168HQ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4.4.6 紫花苜蓿品种与根瘤菌的共生效应差异性分析
        4.4.7 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品种共生专一性模型建立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紫花苜蓿根瘤菌表型的生物型划分及其分子基础
    5.1 引言
    5.2 材料
        5.2.1 试验种子
        5.2.2 根瘤菌株
        5.2.3 培养基和营养液
        5.2.4 试验试剂和仪器
        5.2.4.1 主要试剂
        5.2.4.2 主要仪器
    5.3 方法
        5.3.1 基于表型和共生模型的根瘤菌生物型划分
        5.3.2 转录组样品准备和采集
        5.3.2.1 种子处理及幼苗培育
        5.3.2.2 菌液制备
        5.3.2.3 根瘤菌株接种
        5.3.2.4 样品采集
        5.3.3 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5.3.3.1 提取RNA
        5.3.3.2 总RNA的质量检测
        5.3.4 cDNA文库构建及上机检测
        5.3.5 转录本De novo组装和基本注释
        5.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3.7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5.3.8 差异表达基因q RT-PCR验证
        5.3.9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根瘤菌生物型划分
        5.4.2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基本注释
        5.4.2.1 转录组测序数据
        5.4.2.2 转录组数据基本注释
        5.4.3 不同生物型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系统的差异基因筛选结果分析
        5.4.4 不同生物型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系统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5.4.5 不同生物型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系统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5.4.6 根瘤菌生物型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
        5.4.7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5.4.8 根瘤菌共生生物型的分子基础分析
        5.4.9 差异基因的q RT-PCR验证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玉米根际微生物分离及防控种栖镰刀菌的根际菌群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种栖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1.1 种栖微生物的多样性
        1.2 种栖有益微生物的功能
        1.3 种栖有害微生物的威胁
    2 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2.1 根际微生物概念
        2.2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2.3 根际微生物群落的装配途径
        2.4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功能
        2.5 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根系真菌群落装配特征和种栖镰刀菌分离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玉米品种及土壤类型
        1.2 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土壤采集及预处理
        2.2 种子预处理
        2.3 不同种植时间梯度下,灭菌土壤盆栽实验
        2.4全国玉米品种种栖真菌的灭菌土壤验证实验
        2.5 根际土壤及根系的收集
        2.6 根际土壤及根内DNA提取
        2.7 ITS高通量测序
        2.8 无菌土壤中爆发的玉米种栖真菌的分离鉴定
        2.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群落在灭菌土壤中的时间序列装配特征
        3.2 玉米种栖真菌的分离鉴定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玉米根际功能菌群分离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玉米及土壤
        1.2 培养基
        1.3 种子预处理
        1.4 土壤悬液稀释梯度和培育实验
        1.5 DNA的提取和纯化
        1.6 玉米根际及根内尖孢镰刀菌的荧光定量PCR
        1.7 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1.8 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的鉴定
        1.9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悬液稀释对玉米种栖镰刀菌的影响
        2.2 根际功能菌群的分离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防控玉米种栖镰刀菌的菌群构建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种子预处理
        2.2 生防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2.3 生防菌株回接实验
        2.4 生防菌株回接效果的高通量验证
        2.5 尖孢镰刀菌的绝对荧光定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抑制玉米内生镰刀菌的根际菌群构建及抑制效果鉴定
        3.2 人工混合菌群的优化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3)苜蓿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学及根际微生物的比较宏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根瘤菌名录
细菌及古菌名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1.1.1 植物根际微环境
        1.1.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生态位分化
        1.1.3 植物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形成机制
        1.1.4 植物对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1.1.5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
        1.1.6 根际微生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根瘤菌研究进展
        1.2.1 根瘤菌的种群遗传学
        1.2.2 根瘤菌的共生多样性
        1.2.3 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学
        1.2.4 根际(土着)根瘤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学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苜蓿根际土着根瘤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2.1.1 样品采集、DNA提取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1.2 根瘤分瘤菌株的BOX指纹图谱、rpoB和nodC测序
        2.1.3 根瘤菌回接苜蓿分析
        2.1.4 根际土rpoB高通量测序
        2.1.5 rpoB数据分析
        2.1.6 数据提交
    2.2 比较宏基因组研究连作轮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2.1 DNA提取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2 16S rRNA基因及rpoB高通量测序
        2.2.3 总DNA宏基因组测序
        2.2.4 16S rRNA基因及rpoB扩增子数据分析
        2.2.5 宏基因组数据分析
        2.2.6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共相关网络构建及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2.2.7 数据提交
第三章 苜蓿根际土着根瘤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西藏苜蓿根瘤内根瘤菌的多样性与共生性
        3.2.2 苜蓿根际土壤中根瘤菌群落的多样性
        3.2.3 根瘤内与根际土壤中苜蓿根瘤菌的比较分析
        3.2.4 苜蓿根际土壤中根瘤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分布
        3.2.5 农田与自然生态系统间根际根瘤菌种群的遗传分化和扩散
        3.2.6 影响苜蓿根际土中根瘤菌群落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3.3 讨论
第四章 比较宏基因组研究轮作与连作对苜蓿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实验设计
        4.2.2 西藏农田紫花苜蓿及青稞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4.2.3 西藏农田紫花苜蓿及青稞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差异分析
        4.2.4 温室轮作连作实验的植株表型统计
        4.2.5 轮作与连作处理对紫花苜蓿和青稞根际微生物群落生态位分化的影响
        4.2.6 紫花苜蓿与青稞轮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
        4.2.7 轮作与连作处理对紫花苜蓿和青稞根际根瘤菌种群生态位分化的影响
        4.2.8 紫花苜蓿与青稞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4.2.9 连作与轮作对紫花苜蓿与青稞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的生态位分化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外源物质对苜蓿内生根瘤菌运移定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1.1.1 植物内生菌
        1.1.2 内生细菌的侵染、运移、定殖及在宿主体内的协同作用
        1.1.3 种子内生菌研究进展
        1.1.4 内生菌与植物共生的育种研究的影响
    1.2 植物内生根瘤菌研究现状
        1.2.1 根瘤菌作为内生菌存在的一种新形式
        1.2.2 紫花苜蓿内生根瘤菌体内运移和定殖的研究进展
        1.2.3 根瘤菌在植物体内的运移和定殖的影响因素
    1.3 几种外源物质对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影响研究
        1.3.1 硼对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1.3.2 赤霉素对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1.3.3 苦参碱对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1.4 贮藏方法对种子内生根瘤菌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1.5.1 目的意义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硼对根瘤菌运移、定殖及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硼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2.2.2 硼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根内定殖的影响
        2.2.3 硼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地上各组织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2.2.4 荧光标记根瘤菌液添加硼接种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结瘤的影响
        2.2.5 荧光标记根瘤菌液添加硼接种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硼对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2.3.2 硼和荧光标记根瘤菌接种对苜蓿幼苗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赤霉素对根瘤菌运移、定殖及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赤霉素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3.2.2 赤霉素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根内定殖的影响
        3.2.3 赤霉素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地上组织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3.2.4 荧光标记根瘤菌液添加赤霉素接种对苜蓿结瘤的影响
        3.2.5 荧光标记根瘤菌液添加赤霉素接种对苜蓿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赤霉素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及其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3.3.2 荧光标记根瘤菌添加赤霉素接种对苜蓿幼苗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苦参碱对根瘤菌运移、定殖及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定指标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苦参碱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4.2.2 苦参碱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根内定殖的影响
        4.2.3 苦参碱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地上各组织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4.2.4 荧光标记根瘤菌添加苦参碱接种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结瘤的影响
        4.2.5 荧光标记根瘤菌添加苦参碱接种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4.3.讨论
        4.3.1 苦参碱对荧光标记根瘤菌生长及其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4.3.2 荧光标记根瘤菌添加苦参碱接种对苜蓿幼苗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接种方法对苜蓿体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1.1 供试植物材料
        5.1.2 供试菌株
        5.1.3 供试培养基
        5.1.4 供试苦参碱
    5.2 试验方法
        5.2.1 荧光标记根瘤菌菌液制备
        5.2.2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接种
        5.2.3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检测时期及检测组织
        5.2.4 荧光标记根瘤菌的检测方法
        5.2.5 体式荧光显微镜检测
        5.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接种方法对蕾期苜蓿根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5.3.2 接种方法对蕾期苜蓿地上组织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5.3.3 接种方法对花期苜蓿根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5.3.4 接种方法对花期苜蓿地上组织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5.3.5 接种方法对结荚期苜蓿根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5.3.6 接种方法对结荚期苜蓿地上组织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接种方法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苜蓿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5.4.2 生育时期对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5.4.3 外源荧光标记根瘤菌与内源荧光标记根瘤菌在宿主植株体内的运移和定殖
    5.5 小结
第六章 生殖生长期外源物质对苜蓿体内根瘤菌运移及定殖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植物材料
        6.1.2 供试菌株
        6.1.3 供试培养基
        6.1.4 供试外源物质
        6.1.5 试验方法
        6.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花期外源物质对苜蓿根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6.2.2 花期外源物质对苜蓿茎和叶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6.2.3 花期外源物质对苜蓿繁殖组织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6.2.4 结荚期外源物质对苜蓿根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6.2.5 结荚期外源物质对苜蓿繁殖组织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6.3 讨论
        6.3.1 外源物质对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6.3.2 生育时期对外源荧光标记根瘤菌与内源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贮藏方法对不同接种处理获得的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定殖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贮藏方法对主根微破损接种gn5f和 12531f获得的种子内生根瘤菌定殖数量的影响
        7.2.2 不同贮藏方法对根部浇灌接种gn5f和 12531f获得的种子内生根瘤菌定殖数量的影响
        7.2.3 不同贮藏方法对添加苦参碱根部浇灌接种gn5f和 12531f获得的种子内生根瘤菌定殖数量的影响
        7.2.4 不同贮藏方法对根部浇灌接种无菌蒸馏水获得的种子内生根瘤菌定殖数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项目来源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生物固氮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1.1.1 生物固氮概述
        1.1.2 农作物生长的氮素来源
        1.1.3 共生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 根瘤菌接种剂在大豆种植中的应用
        1.2.1 大豆根瘤菌剂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1.2.2 我国的根瘤菌资源与应用状况
    1.3 影响根瘤菌剂功效发挥的因素
        1.3.1 在田间条件下,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共生固氮过程
        1.3.2 影响根瘤菌剂效能发挥的因素
    1.4 提高根瘤菌接种剂效能的策略
        1.4.1 筛选优良的根瘤菌菌株
        1.4.2 建立合理的根瘤菌应用技术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载体、质粒、菌株
        2.1.2 供试大豆
        2.1.3 供试土样和草炭
        2.1.4 培养基
        2.1.5 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2.2.2 从土样中分离土着根瘤菌
        2.2.3 盆栽实验
        2.2.4 大豆根瘤菌及PGPR的种属鉴定
        2.2.5 快生型大豆根瘤菌gfp基因标记
        2.2.6 根瘤固氮活性测定
        2.2.7 田间试验
        2.2.8 种子表面活菌数测定
        2.2.9 MPN法测土壤中的土着根瘤菌
        2.2.10 占瘤率测定
        2.2.11 PGPR菌解磷能力测定
        2.2.12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本室保存的8株大豆根瘤菌与27个大豆品种的匹配性实验
    3.2 大豆根瘤菌HN01和USDA110在土壤栽培大豆上的接种效应
    3.3 根瘤菌剂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田间实验
        3.3.1 固体菌剂在黑农61上的接种效果
        3.3.2 固体菌剂在龙哈 10-4139 上的接种效果
    3.4 根瘤菌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田间实验
        3.4.1 根瘤菌剂在冀豆12上的接种效果
        3.4.2 根瘤菌剂在冀豆17上的接种效果
    3.5 优良土着大豆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和共生固氮效应考察
        3.5.1 从10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土着根瘤菌
        3.5.2 对36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初步筛选
        3.5.3 对4株优良菌株的分类鉴定
        3.5.4 优良根瘤菌株与黑龙江16个主栽大豆品种的共生匹配性检测
        3.5.5 优良根瘤菌株在土壤栽培条件下的应用
        3.5.6 优良根瘤菌株在高氮水平下的结瘤和固氮活性检测
    3.6 紫云英根瘤菌与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PGPR)的接种效应
        3.6.1 几株PGPR的 16S rDNA分子鉴定
        3.6.2 几株PGPR的培养特性
        3.6.3 HZP1菌株解磷能力的测定
        3.6.4 紫云英根瘤菌与HZK1、HZP1细菌配合接种的盆栽试验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1.1 8株大豆根瘤菌与不同地区27个大豆品种的匹配性研究
        4.1.2 大豆根瘤菌HN01和USDA110在土壤栽培大豆上的接种效应
        4.1.3 河北石家庄和黑龙江哈尔滨田间小区实验
        4.1.4 从土壤中分离鉴定优良土着根瘤菌及接种效果研究
        4.1.5 PGPR菌株的解磷能力及接种效应研究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大豆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5和GmPT7的功能分析及其翻译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豆的重要性及生长限制因素
    1.2 豆科作物生物固氮的重要性
    1.3 磷对豆科作物及生物固氮的重要性
    1.4 豆科植物吸收、运转磷的分子机制
        1.4.1 豆科植物中参与根部获取磷的Pht1基因
        1.4.2 豆科植物中参与共生体磷获取的Pht1基因
        1.4.3 豆科植物中参与地上部磷运转的Pht1基因
    1.5 Pht1磷转运蛋白的调控的分子机制
        1.5.1 Pht1磷转运蛋白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1.5.2 Pht1磷转运蛋白的翻译后调控的分子机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问题的提出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GmPT7对根瘤获取磷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GmPT7表达模式分析试验
        2.2.3 酵母异源互补功能试验
        2.2.4 GmPT7亚细胞定位试验
        2.2.5 GmPT7启动子驱动GUS的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的获得及处理
        2.2.6 GUS染色方法及石蜡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2.2.7 GmPT7原位免疫杂交试验
        2.2.8 过量、干涉GmPT7的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的获得及处理
        2.2.9 过量、干涉GmPT7转基因根瘤33P同位素吸收试验
        2.2.10 过量、干涉GmPT7的大豆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处理
        2.2.11 总RNA的提取及定量PCR分析
        2.2.12 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2.2.13 植株氮和磷含量的测定
        2.2.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GmPT7的表达模式分析
        2.3.2 酵母异源表达GmPT7基因
        2.3.3 GmPT7亚细胞定位分析
        2.3.4 GmPT7启动子驱动GUS在大豆根瘤的组织化学定位分析
        2.3.5 GmPT7原位免疫杂交
        2.3.6 过量、干涉GmPT7转基因根瘤对33P同位素的吸收
        2.3.7 过量、干涉GmPT7对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结瘤的影响
        2.3.8 过量、干涉GmPT7对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生长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2.3.9 过量、干涉GmPT7对转基因大豆结瘤的影响
        2.3.10 过量、干涉GmPT7对转基因大豆生长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3 双干涉GmPT5、GmPT7对根瘤获取磷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双干涉GmPT5、GmPT7的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的获得及处理
        3.2.3 总RNA的提取及定量PCR分析
        3.2.4 植株氮和磷含量的测定
        3.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双干涉GmPT5、GmPT7对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结瘤的影响
        3.3.2 双干涉GmPT5、GmPT7对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生长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4 GmPT5对大豆开花及产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GmPT5的表达模式试验
        4.2.3 GmPT5启动子驱动GUS的大豆转基因植株获得及处理
        4.2.4 GmPT5原位免疫杂交试验
        4.2.5 过量、干涉GmPT5的大豆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处理
        4.2.6 总RNA的提取及定量PCR分析
        4.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GmPT5的表达模式分析
        4.3.2 GmPT5启动子驱动GUS的组织化学定位分析
        4.3.3 GmPT5原位免疫杂交
        4.3.4 过量、干涉GmPT5对转基因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5 GmPT7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GmPT7的表达模式试验
        5.2.3 GmPT7启动子驱动GUS的大豆转基因植株获得及处理
        5.2.4 GmPT7原位免疫杂交试验
        5.2.5 过量、干涉GmPT7的大豆转基因植株的处理
        5.2.6 总RNA的提取及定量PCR分析
        5.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GmPT7的表达模式分析
        5.3.2 GmPT7启动子驱动GUS的组织化学定位分析
        5.3.3 GmPT7原位免疫杂交
        5.3.4 过量、干涉GmPT7对转基因大豆产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6 大豆GmPHF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材料
        6.2.2 GmPHFs基因的克隆
        6.2.3 GmPHF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6.2.4 GmPHFs基因的时空表达试验
        6.2.5 非生物胁迫表达模式分析
        6.2.6 总RNA的提取及定量PCR分析
        6.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GmPHF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3.2 GmPHFs的表达模式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7 GmPHFs的功能分析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材料
        7.2.2 GmPHFs亚细胞定位试验
        7.2.3 GmPHFs蛋白与GmPTs蛋白互作分析
        7.2.4 过量、干涉GmPHF2大豆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处理
        7.2.5 植株氮和磷含量的测定
        7.2.6 总RNA的提取及定量PCR分析
        7.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GmPHFs亚细胞定位
        7.3.2 GmPHFs蛋白与GmPTs蛋白互作分析
        7.3.3 过量、干涉GmPHF2对转基因大豆结瘤的影响
        7.3.4 过量、干涉GmPHF2对转基因大豆生长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7.3.5 过量、干涉GmPHF2对转基因大豆产量的影响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综合讨论
    8.1 GmPT5, GmPT7对根瘤获取磷的调控作用
    8.2 GmPT5, GmPT7对大豆开花的影响
    8.3 GmPT5, GmPT7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8.4 GmPHFs对GmPTs及大豆结瘤和产量的调控
9 创新点、结论与展望
    9.1 创新点
    9.2 主要结论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 植物寄生线虫病概述
        1.1 植物寄生线虫生活史
        1.2 植物寄生线虫病的危害
    2 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途径
        2.1 农业防治
        2.2 化学防治
        2.3 生物防治
    3 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3.1 内生细菌生防植物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3.2 根际细菌生防植物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3.3 寄生细菌生防植物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4 细菌生防根结线虫机制
        4.1 促进植物生长
        4.2 竞争生态位和营养物质
        4.3 产生次级代谢产物
        4.3.1 蛋白酶
        4.3.2 几丁质酶
        4.3.3 Cry晶体蛋白
        4.3.4 其他次级代谢产物
        4.4 改变根系分泌物的组成
        4.5 诱导系统抗性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2章 植物内生细菌在番茄中的定殖动态及对根结线虫的防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1.3 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培养
        1.4 杀线虫活性内生细菌体外杀线虫筛选
        1.5 植物内生细菌菌株鉴定
        1.5.1 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测定
        1.5.2 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扩增
        1.5.3 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
        1.6 内生细菌在番茄苗根内的定殖动态
        1.6.1 内生细菌抗性标记及接种体的培养
        1.6.2 内生细菌在番茄苗根部50d内的定殖动态
        1.7 温室中植物内生细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及促生长能力
        1.8 病圃中植物内生细菌生防南方根结线虫潜力
        1.8.1 内生细菌摇床发酵扩大培养
        1.8.2 内生细菌BCM2菌剂的制作及其稳定性
        1.8.3 内生细菌菌剂在病圃中生防南方根结线虫效果
    2 结果
        2.1 杀线虫活性的内生细菌筛选及体外条件杀线虫效果
        2.2 内生细菌菌株鉴定结果
        2.2.1 三株内生细菌形态特征及革兰氏染色结果
        2.2.2 16S rDNA及gyrB基因扩增及三株内生细菌菌株鉴定
        2.3 内生细菌在番茄根内的定殖动态
        2.4 温室条件下内生细菌防治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生防潜力及促生长能力
        2.5 内生细菌菌剂在病圃中生防南方根结线虫能力测定
        2.5.1 BCM2菌剂的稳定性测定
        2.5.2 内生细菌在病圃中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第3章 植物内生芽孢杆菌拮抗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
    第1节 内生细菌BCM2在番茄根际占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中所使用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中所使用仪器
        1.2.2 实验中所使用试剂
        1.3 BCM2-str'感受态细胞制作
        1.4 内生细菌B.cereus BCM2-str'电转化
        1.5 转化子BCM2-str'pBCgfp-1活性测定
        1.5.1 转化子的表型观察
        1.5.2 转化子的生长曲线
        1.5.3 转化子的定殖能力测定
        1.6 BCM2-str'pBCgfp-1定殖图谱测定
        1.7 番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定殖情况
        1.8 BCM2-str'pBCgfp-1在番茄根上分布观察
        2 结果
        2.1 BCM2-str'pBCgfp-1转化子表型
        2.2 转化子的生长曲线
        2.3 转化子定殖能力
        2.4 BCM2-str'pBCgfp-1定殖图谱
        2.5 BCM2-str'-pBCgfp-1在番茄根表面的分布
        3 讨论
    第2节 内生细菌BCM2杀线虫蛋白提取及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1.3 粗蛋白的提取
        1.4 粗蛋白活性检测
        1.4.1 BCM2和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准备
        1.4.2 活性检测
        1.5 SEM观察粗蛋白对线虫体壁的降解作用
        1.6 TEM观察粗蛋白对线虫肠道的降解作用
        1.6.1 线虫样品处理
        1.6.2 线虫TEM样品制备及观察
        1.7 粗蛋白分离
        1.7.1 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BCM2粗蛋白
        1.7.2 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BCM2粗蛋白
        1.7.3 分离蛋白杀线虫活性
        1.8 分离蛋白MALDI-TOF/TOF鉴定
        1.8.1 蛋白胶内酶解
        1.8.2 MALDI-TOF MS和MS/MS分析
        1.9 M. incognita和BCM2生境模拟及荧光显微镜观察
        1.10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粗蛋白的杀线虫活性及显微镜下线虫死亡状态
        2.2 SEM观察BCM2粗蛋白对M.incognita J2体壁的影响
        2.3 TEM观察BCM2粗蛋白对线虫虫体内部结构的影响
        2.4 BCM2粗蛋白分离
        2.4.1 阴阳离子层析分离粗蛋白
        2.4.2 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BCM2粗蛋白及杀线虫活性
        2.5 蛋白MALDI-TOF/TOF分析及鉴定
        2.6 M.incognita和BCM2生境模拟及荧光显微镜观察
        3 讨论
    第3节 BCM2改变番茄根系分泌物组成趋避南方根结线虫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1.3 BCM2定殖的番茄根趋避M. incognita效果
        1.4 双盆体系(Two-pots system)检测BCM2对M.incognita的驱避作用
        1.4.1 BCM2和根结线虫J2准备
        1.4.2 双盆体系接种方法及调查方法
        1.4.3 根中线虫数调查
        1.4.4 土壤中线虫数调查
        1.4.5 Two-pots system生长参数调查
        1.5 环己烷萃取番茄根系分泌物
        1.5.1 番茄苗的准备
        1.5.2 环己烷萃取与浓缩
        1.6 体外条件下番茄根系分泌物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1.6.1 番茄根系分泌物有机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1.6.2 番茄根系分泌物水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1.7 番茄根系分泌物活性成分检测
        1.8 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1.9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BCM2定殖的番茄根对M. incognita的趋避反应
        2.2 双盆系统中BCM2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趋避作用
        2.3 体外条件下番茄根系分泌物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2.3.1 番茄根系分泌物中有机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2.3.2 番茄根系分泌物中水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2.4 番茄根系分泌物活性成分检测
        2.5 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3 讨论
    第4节 BCM2对南方根结线虫造成的植物PTI反应的调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1.3 BCM2接种番茄对胼胝质沉积变化影响
        1.4 BCM2接种番茄对POD、PAL、PPO酶活变化影响
        1.5 BCM2接种番茄影响H2O2变化检测
        1.6 BCM2接种番茄对SA、JA、ET含量变化影响
        1.7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BCM2对胼胝质沉积变化影响
        2.2 BCM2接种番茄对POD、PAL、PPO酶活变化影响
        2.3 BCM2接种番茄影响H_2O_2变化
        2.4 BCM2接种番茄对SA、JA、ET含量变化影响
        3 讨论
    第5节 RNA-Seq检测BCM2介导的植物产生抗南方根结线虫的防御相关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1.3 BCM2的培养和M.incognita二龄幼虫(J2)的制备
        1.4 裂根法研究BCM2诱导系统抗性(ISR)
        1.5 番茄中BCM2迁移的潜力测定
        1.6 番茄RNA的提取
        1.7 番茄RNA测序
        1.8 数据处理和分析
        1.8.1 质量控制
        1.8.2 比对和重构转录组
        1.8.3 不同处理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和分析
        1.9 差异表达基因层次聚类分析
        1.10 GO注释和GO/KEGG富集分析
        1.11 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1.11.1 引物合成
        1.11.2 RNA提取
        1.11.3 cDNA合成
        1.11.4 荧光定量PCR反应
        2 结果
        2.1 内生细菌诱导系统抗性拮抗根结线虫
        2.2 BCM2在番茄裂根系统中的迁移
        2.3 转录组测序和新型转录预测
        2.4 四个番茄根系样本转录组的基因表达分析
        2.5 番茄根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2.6 GO注释和GO/KEGG富集分析
        2.6.1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2.6.2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2.7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2.8 拮抗南方根结线虫相关防御相关基因
        2.9 BCM2介导的防御反应可能通路
        3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hitosanase鉴定MS和MS/MS结果
    附录2 Alkaline serine protease鉴定MS和MS/MS结果
    附录3 Neutral protease鉴定MS和MS/MS结果
    附录4 Clean reads碱基分布
    附录5 Clean reads碱基质量
    附录6 样品间层次聚类分析
    附录7 差异表达基因不同转录本中表达倍数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小麦亲和性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促进小麦生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和符号表
文献综述
    1. 小麦与磷素概述
        1.1 磷素对小麦的影响
        1.2 我国小麦业磷肥的施用情况
    2. 植物根际促生菌
        2.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定义和种类
        2.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理
        2.3 植物根际解磷菌
    3. 凝集素研究背景
        3.1 凝集素的定义
        3.2 植物凝集素的定义与种类
        3.3 植物凝集素的作用
    4. 报告基因的研究
        4.1 报告基因的定义与种类
        4.2 细菌荧光脂酶基因(lux)的组成
        4.3 lux报告基因较其他报告基因的优势
        4.4 lux标记基因在农业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亲和性根际解磷菌的筛选
    3.2 小麦根际解磷菌促生长特性检测
    3.3 小麦根际解磷菌的鉴定
    3.4 P34、WS32的lux AB基因标记
    3.5 P34-L和WS32-L在小麦根际定殖能力的研究
    3.6 标记菌株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
4 讨论
    4.1 麦胚凝集素介导小麦根际PSB的复筛
    4.2 小麦亲和性根际PSB的丰富多样性
    4.3 P34-L和WS32-L的定殖动态和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
5 结论
    5.1 麦胚凝集素介导小麦亲和性根际解磷菌的筛选
    5.2 小麦亲和性PSB的发光酶lux AB的标记
    5.3 小麦亲和性PSB的定殖动态及规律
    5.4 小麦亲和性PSB对根系发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katG基因在豌豆根瘤菌抗氧化中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质粒和培养基: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kat G基因插入突变与互补菌株构建
    1.3 菌株生长
        1.3.1 菌株培养:
        1.3.2 抑菌实验:
        1.3.3 H2O2抑菌曲线测定:
    1.4 qRT-PCR分析相关抗氧化基因的表达量
    1.5 植物盆栽实验
2 结果和分析
    2.1 豌豆根瘤菌3841 kat G基因突变体和回复菌株的构建
    2.2 豌豆根瘤菌kat G突变株对H2O2敏感
        2.2.1 kat G基因突变不影响菌株正常生长:
        2.2.2 kat G基因突变使菌株对H2O2敏感:
    2.3 荧光定量RT-PCR分析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2.4 植物盆栽实验
    2.5 植物根圈定殖实验
3 讨论

(10)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香蕉枯萎病研究进展
    1.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防中的研究现状及防治机理
        1.2.1 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
        1.2.1.1 产生抑菌物质
        1.2.1.2 空间位点和营养的竞争
        1.2.1.3 诱导抗性
        1.2.1.4 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1.2.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防中的研究现状
    1.3 细菌定殖能力与其生物防治功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1.3.1 定殖量与生物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
        1.3.2 定殖中涉及到的一些性状和机制
        1.3.3 生防菌株次生代谢产物与定殖能力之间的关系
    1.4 植物根围外来微生物定殖的检测方法
    1.5 根部定殖研究进展
        1.5.1 根部定殖的概念
        1.5.2 根部定殖的群体动态
        1.5.3 影响定殖的主要因素
        1.5.3.1 生物因素
        1.5.3.2 非生物学因素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与香蕉品种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香蕉根际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2.2.1.1 香蕉根际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纯化
        2.2.1.2 拮抗芽孢杆菌的初筛和复筛
        2.2.2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抑制作用的测定
        2.2.2.1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丝抑制作用的测定
        2.2.2.2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测定
        2.2.3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拮抗效果测定
        2.2.4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2.2.4.1 细菌形态特征鉴定
        2.2.4.2 生理生化鉴定
        2.2.4.3 16S rDNA序列测定
        2.2.5 拮抗芽孢杆菌BLG-01菌株的抗性标记
        2.2.5.1 抗药性菌株的获得
        2.2.5.2 菌株BLG-01R的GFP标记
        2.2.5.3 标记菌株的抗药稳定性检测
        2.2.5.4 标记菌株与原始株性状的比较
        2.2.6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组培苗中的定殖
        2.2.7 盆栽条件下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围及体内的定殖研究
        2.2.7.1 标记菌株BLG-01RK在不同施用浓度下在香蕉根围土壤的定殖及防效研究
        2.2.7.2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表的定殖
        2.2.7.3 标记菌BLG-01RK在香蕉根部的定殖
        2.2.7.4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球茎及假茎定殖菌的回收培养检测
        2.2.8 菌株BLG-01RK在小区种植香蕉根围土壤的定殖及防效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蕉根际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3.1.1 根际土壤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纯化
        3.1.2 拮抗芽孢杆菌的初筛和复筛
    3.2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测定
        3.2.1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丝抑制作用的测定
        3.2.2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3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效果测定
    3.4 拮抗芽孢杆菌BLG-01的鉴定结果
        3.4.1 拮抗菌株BLG-01的形态和培养性状
        3.4.2 拮抗菌株BLG-01的生理生化测定
        3.4.3 拮抗菌株BLG-01的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3.4.3.1 16S rDNA基因的扩增产物
        3.4.3.2 芽孢杆菌BLG-01的16S rDNA全序列
        3.4.3.3 芽孢杆菌BLG-01与相关菌株16S rDNA的同源性分析
    3.5 拮抗芽孢杆菌BLG-01菌株的抗性标记
        3.5.1 抗药性标记菌株的获得
        3.5.2 突变菌株BLG-01R的GFP标记
        3.5.3 标记菌株的抗药性稳定性检测
        3.5.4 标记菌株与原始株性状的比较
    3.6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组培苗体内的定殖
    3.7 盆栽条件下拮抗标记菌株BLG-01RK的定殖动态
        3.7.1 标记菌株BLG-01RK在不同施用浓度下在香蕉根围的消长动态及防治效果
        3.7.2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表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3.7.3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部的定殖
        3.7.4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球茎及假茎中的定殖及消长动态
    3.8 田间小区情况下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围土壤的定殖动态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株重组根瘤菌在4个大豆品种根圈中定殖动态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花苜蓿根瘤菌生物型划分及其转录组学分析[D]. 康文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2]玉米根际微生物分离及防控种栖镰刀菌的根际菌群构建[D]. 王玲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苜蓿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学及根际微生物的比较宏基因组学研究[D]. 王孝林.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4]外源物质对苜蓿内生根瘤菌运移定殖的影响研究[D]. 苗阳阳.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6)
  • [5]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D]. 伍惠.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6]大豆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5和GmPT7的功能分析及其翻译后调控[D]. 陈丽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D]. 胡海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小麦亲和性根际解磷菌的筛选及其促进小麦生长的研究[D]. 姜孝珣.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6)
  • [9]katG基因在豌豆根瘤菌抗氧化中的功能[J]. 周艳琳,何冬兰,李晓华,曾小波,田梦洋,程国军. 微生物学报, 2015(07)
  • [10]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D]. 朱利林. 海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两种重组根瘤菌在四个大豆品种根际定殖动态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