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一年级学生吸烟行为的外部因素分析》一文的讨论

关于《影响一年级学生吸烟行为的外部因素分析》一文的讨论

一、关于“影响初一学生吸烟行为的外在因素分析”一文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李占彪[1](2021)在《侠义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褚昕宇[3](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贾新星[4](2021)在《家庭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生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以往研究看,大多集中在学校体育方面,而忽视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和相关理论基础,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然后了解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和家庭因素的基本情况,探究家庭因素中对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影响作用的因素,最后提出改善家庭因素、提升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上海市1145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设计符合本研究的《家庭体育物理因素问卷》、《家庭体育行为因素问卷》和《家庭体育心理因素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7、0.928和0.944;结构效度分别为0.838、0.919和0.945;收敛效度均大于0.5;区别效度均满足AVE开根号值大于各成对维度的相关系数。(2)上海市初中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57.710±36.874min/d。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区域对上海市初中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分析,男生高于女生,预初班高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外环外高于内环内、内外环间,差异均具有显着性。(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抚养方式对上海市初中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具有显着影响(4)家庭体育物理因素方面,家庭体育器材装备和家庭体育空间对上海市初中生MVPA均具有显着性影响。其中,男、女生在家庭体育器材装备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区域的学生在家庭体育器材装备和家庭体育空间上均存在显着差异。(5)家庭体育行为因素方面,家庭表率支持、家庭经济支持和家庭静态行为限制对上海市初中生MVPA均具有显着性影响。从人口统计学角度看,不同性别、年级和区域在家庭表率支持、家庭静态行为限制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6)家庭体育心理因素方面,父母期望对上海市初中生MVPA具有显着性影响。其中,男女生在父母期望和父母态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父母态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论:(1)上海市初中生总体的身体活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存在一定差距。其中,男生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预初班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外环外高于内环内、内外环间。(2)家庭基本因素,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抚养方式可以显着影响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3)充足的家庭体育器材装备和合理配置的家庭体育空间可以显着影响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有助于促进其自主参加身体活动。(4)家庭的表率支持、经济支持可以正向影响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参与身体活动的习惯,家庭静态行为限制为初中生参与身体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5)父母对参与身体活动的期望和态度,可以影响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高赟[5](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魏文[6](2020)在《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义务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的进行改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得到体现。教育教学研究不仅关注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随之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投入水平的研究扑面而来。本研究将聚焦于具体的数学学科,将学生感知到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目标结构(即数学课堂目标结构)作为环境因素,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学生个体因素,针对重庆地区的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及数学学习投入的现状;2)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投入两两间和三者间的关系,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数学课堂目标结构影响数学学习投入中是否有中介作用。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以往课堂目标结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形成了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数学学习投入问卷。随后,以重庆市某两个区的部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回收的1840份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平均数差异检验、相关性分析、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得到了如下结论:1)初中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整体不高,处于中等水平。初中男生感知的课堂成绩趋近目标和课堂成绩回避目标显着高于女生。初二年级学生感知的课堂目标结构最高,初一年级次之,初三年级学生的均分最低。2)初中生数学学业自我效感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差异较大。男生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分高于女生。初一年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分高于初二年级学生的均分高于初三年级学生的均分。3)初中生数学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在数学学科上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显着高于女生。初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投入的均分高于初二年级学生的均分且明显高于初三年级学生的均分。4)初中生感知的课堂掌握目标、课堂成绩趋近目标和课堂成绩回避目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初中生的社会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与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都存在显着地正相关。课堂掌握目标与学习投入的各维度极其显着相关,课堂成绩趋近目标与社会投入、认知投入呈中度相关,课堂成绩回避目标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显着相关。5)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数学课堂掌握目标影响数学学习投入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数学课堂成绩趋近目标影响数学学习投入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社会投入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影响情感投入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数学课堂成绩回避目标影响数学学习投入中的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社会投入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认知投入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本研究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建议,以期帮助数学教育工作者、职前教师、在职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多视角多方位的了解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加强初中生数学学习投入,提高中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赵磊磊[7](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从当前留守儿童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其学校适应问题不仅仅与教育相关,而且可被纳入社会问题的解决范畴。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属于当下社会变革背景下农村教育不容忽视的现实议题,致力于推动学校适应的改善及支持本身可被视为留守儿童群体可能长期大量存在背景下的务实之举。虽然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已引发了较多学者及教育人士的关注与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着重现状调查与问题描述,如何通过社会支持促进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此方面的研究极为匮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极具价值意义。本研究以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为主题展开实证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进行研究设计,将学校适应分为学习适应、关系适应、行为适应三个方面,并将社会支持分为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四个维度。针对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相关维度,选择访谈对象开展实况访谈。基于已有研究及访谈的梳理,本研究设计了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测评指标,通过预调研施测,筛选测量指标,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选择人口和外出务工大省(河南省)为调研省份,以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县级区域为抽样区域,以农村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为抽样框,开展问卷调研。正式调研回收的有效问卷7289份,其中,留守儿童4072名,占55.9%。基于实证调研,利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剖析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现状。主要的现状特征如下所示:第一,在学校适应方面,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活动参与积极性不足,畏新心理、信赖感、紧张感是影响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主要心理要素。看护人受教育层次、与父母联系频率、年级越高,留守儿童学习适应、行为适应、关系适应越好;第二,在社会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在家庭慰问、教育慰问和指导、政策及举措的宣传方面尚存欠缺,寄宿学校在同伴支持方面具有优势,学校在学生问题的协助解决力度不足,社区在设施建设、生活扶助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且看护人受教育程度、与父母联系频次越高,留守儿童家庭支持越好。在明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文献梳理,提出研究假设与假设模型,借助Mplus7软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探索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行为适应为关系适应影响学习适应的中介变量。政府支持对关系适应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关系适应与学习适应为学校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抓手,关系适应与行为适应为家庭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着力点,社区支持可对关系适应、行为适应产生直接影响。而且,社区为政府、家庭、学校支持间作用关系的联接点。基于学校适应及社会支持的现状、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尝试分析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困境及路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困境如下所示:第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较差;第二,学习及行为适应具有“多面复杂性”,关系适应较差;第三,地方政府援助的细节性实施举措尚待详细规划与考虑;第四,学校行政支持及同伴支持不力、教师支持公平性不足;第五,心理与学习支持不力为家庭支持的主要困境;第六,社区教育资源欠缺、扶助体系尚未健全。为破解社会支持困境,社会支持路径优化需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学校适应的问题解决亟需关注“留守类型”;其二,家庭支持需注重心理关怀;其三,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需合力引导人际关系发展;其四,教师支持需以学习引导与支持为关注要点;其五,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可发挥行为导向功效。以理论分析为切入口,寻求构建原则。依据构建原则,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形成构建思路:以社会支持困境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背景点,以社会支持路径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参考点,以社会支持体系设计为社会体系构建落脚点。在构建依据(即构建原则、构建思路)的基础上,设计了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其结构框架为“以政府支持为引领者、以学校支持为主推者、以家庭支持为辅助者、以社区支持为衔接者”。在政府引领方面,加强顶层驱动,构建引导型制度环境;在学校主推方面,着重关注社交与学业,建设关怀型学校支持环境;在家庭辅助方面,注重行为及关系引导,营造感化型家教环境;在社区衔接方面,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社区教育支持环境。

魏晓东[8](2019)在《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文中提出教育质量不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还综合体现在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上。《OECD学习框架2030》明确指出学生的终身发展所需要的37种素养,特别重视态度与责任的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宗旨,而科学态度不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科学素养的关键指标。由于科学态度的培养效果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且科学态度的测评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态度的测评一直是一个难题。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态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已有科学态度测评工具,针对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遵循国际科学教育实证研究的设计理念,分为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三大部分。第一,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文献研究和实测分析,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含有9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一阶因子命名为“好奇”“求实”“质疑”“对科学知识的态度”“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对科学事业的态度”“对科学学习目的的态度”“对科学学习价值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方式的态度”;二阶因子命名为“科学的态度”“对科学本体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的态度”。第二,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根据构建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以及对国外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比较研究,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测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实际情况,开发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通过试测分析,确定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是由33个项目组成的五点李克特量表。通过考查项目区分度、Cronbacha系数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通过理论构想、实践调查和专家评估等环节,保证该工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考查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第三,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通过比较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性别、年级和学校差异,证明该工具的适用性较好。该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生科学态度评估,对我国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具有独特的适用价值。针对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建议:开展校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重视学生科学态度发展的关键期,给予积极正向引导;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多个维度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缩小校际差异,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本研究基于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望开发出一个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帮助科学教育研究者和科学教师诊断初中生科学态度现状和问题,为科学态度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从而有效开展初中科学教育工作。

林敏萍[9](2019)在《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因拒绝接受《1961年马来亚教育法令》改制建议,而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外的华文独立中学,已公认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命得以延续与存在的文化堡垒,不仅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教育体制,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办学经验,此独特性与了解其在体制外生存的何以可能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即采用跨越三十多年的三次全马独中调查报告(1983年、1992年、2016年)统计数据之比较分析,以及对14位现任资深独中校长的访谈分析,辅以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揭示独中在国家体制外生存的历程与状态,最后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以即将服务的独中为例,量身定制其教育蓝图,并供其他独中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本研究完成对独中五十多来于体制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与揭示,获得的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五项:一、本研究发现从独中1961年拒绝改制及其后十余年垂死挣扎的经历中,作为社会运动的独中教育为求生存,与教育渐行渐远,失去方向,而濒临死亡。直到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提出“走自己的路”,遵循《独中建议书》所提出的独中办学四大使命和六大方针,以及独中工委会的扶持,让独中从濒死边缘重生。二、独中办学者在独中办学路线、课程设置、教学媒介语之争议,是一场原则与权宜的长期拉锯战。由于在国家教育体制外办学,造就了独中课程设置的自由多元性,但依然摆脱不了政府课程的牵绊。本研究认同《独中教育蓝图》所强调的课程领导策略,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标准及推动校本课程,将有助于独中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本研究建议董总应借鉴社会学介入的方法,积极寻找有意愿的独中成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践的突破口。三、本研究从调查报告分析发现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董事会的决策权牵涉广泛,而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则几乎没有参与决策权。本研究建议独中行政管理应分散权力和加强制度化管理,减少诉诸于人情与关系的“人治”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本研究同时也揭示资深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三: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是一场权力的博弈。四、本研究发现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及其家庭年收入偏高的现象,独中渐成为再生产理论中“教育机构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的一分子。本研究吁请独中办学者需省思独中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教育公平促进功能的维持,同时提醒独中教育工作者对于家庭背景处于劣势者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协助,并对有关弱势学生在原有课程内容与教学法等作出相应调整。五、从调查报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但尚需对教师教育进行长期且有系统的规划,并积极推动校本师资培训。此外,统计结果也显示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因此本研究提出解放教师的时间,并真正赋权予教师,让他们成为独中接下来十年教育改革工程的中坚力量。有鉴于每一所独中的精彩与不死韧性,就是来自它的独特性,本研究最后提出各独中应为自己量身定制教育蓝图的建议,才是独中未来生存之道。本研究最后综合前四章研究发现与揭示,在参考《独中教育蓝图》框架与内容的基础上,以研究者博士毕业后即将服务的丹中为例,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教育蓝图,主要提出以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费筹措方式双管齐下,即“选课走班”与“丹中教育基地”,让丹中走出自己的路,并提供予其他独中作为参考。

邱晓丹[10](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二、关于“影响初一学生吸烟行为的外在因素分析”一文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影响初一学生吸烟行为的外在因素分析”一文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4)家庭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有待提升
        1.1.2 国家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工作非常重视
        1.1.3 身体活动有助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
        1.1.4 家庭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身体活动
        2.1.2 家庭因素
        2.1.3 相关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生态学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3 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相关因素
        2.3.1 家庭基本因素对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
        2.3.2 家庭体育因素对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
    2.4 总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
        3.1.2 确定最小样本量
        3.1.3 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信效度检验
        4.1.1 家庭体育物理因素问卷
        4.1.2 家庭体育行为因素问卷
        4.1.3 家庭体育心理因素问卷
    4.2 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
    4.3 身体活动的差异分析
        4.3.1 不同性别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4.3.2 不同年级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4.3.3 不同区域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
    4.4 家庭基本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4.1 描述性分析
        4.4.2 差异性分析
        4.4.3 相关分析
        4.4.4 回归分析
    4.5 家庭体育物理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5.1 描述性分析
        4.5.2 差异性分析
        4.5.3 相关分析
        4.5.4 回归分析
    4.6 家庭体育行为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6.1 描述性分析
        4.6.2 差异性分析
        4.6.3 相关分析
        4.6.4 回归分析
    4.7 家庭体育心理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4.7.1 描述性分析
        4.7.2 差异性分析
        4.7.3 相关分析
        4.7.4 回归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发放学校汇总表
附录2 《家庭因素与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附录3 《家庭因素与上海市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家庭体育物理因素问卷》
附录5 《家庭体育行为因素问卷》
附录6 《家庭体育心理因素问卷》
附录7 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5)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上编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二、北周政治环境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一、古籍整理
        二、露门学
        三、通道观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二、北周谣谚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下编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一、孝闵帝宇文觉
        二、明帝宇文毓
        三、武帝宇文邕
        四、宣帝宇文赟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一、周诸王
        二、宇文护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一、王褒生卒年考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一、王褒五言诗
        二、王褒乐府诗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一、书
        二、碑
        三、其他文章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二、庾信北朝仕历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四、小结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五、小结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一、庾信北朝赋
        二、庾信北朝诗歌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一、连珠
        二、碑志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6)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课堂目标结构的概念及研究
        2.1.1 课堂目标结构概念的界定
        2.1.2 课堂目标结构的维度与测量
        2.1.3 课堂目标结构的相关研究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研究
        2.2.1 学业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
        2.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3 学习投入的概念及研究
        2.3.1 学习投入概念的界定
        2.3.2 学习投入的维度与测量
        2.3.3 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2.4 课堂目标结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2.4.1 课堂目标结构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4.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2.4.3 课堂目标结构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内容与思路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工具的设计
        3.5.1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问卷的形成
        3.5.2 初中生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形成
        3.5.3 初中生数学学习投入问卷的形成
    3.6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6.1 数据收集
        3.6.2 数据分析
第4章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投入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结果
        4.1.1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的现状
        4.1.2 初中生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4.1.3 初中生数学学习投入的现状
    4.2 讨论
        4.2.1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的现状分析
        4.2.2 初中生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4.2.3 初中生数学学习投入的现状分析
第5章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5.1 研究结果
        5.1.1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与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5.1.2 初中生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5.1.3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与数学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5.1.4 初中生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和路径分析
    5.2 讨论
        5.2.1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与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5.2.2 初中生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
        5.2.3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与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
        5.2.4 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投入三者间的关系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对一线数学教师的建议
        6.2.2 对学校管理者的建议
        6.2.3 对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变革
        三、农村学校教育实践的现实呼唤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
        二、学校适应
        三、社会支持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正义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社会支持理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研究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研究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一、国外弱势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
        二、国外弱势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国外弱势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研究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维度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路线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访谈目的与提纲设计
        二、访谈对象与实施过程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
        一、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信息调查指标
        二、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评价指标
        三、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评价指标
    第四节 调查问卷的施测
        一、问卷预测与验证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第四章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前期准备
        一、效度分析
        二、信度分析
        三、正态性检验
    第二节 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
        一、留守儿童的留守背景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适应现状
        二、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适应现状
        三、农村留守儿童关系适应现状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政府支持现状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学校支持现状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家庭支持现状
        四、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区支持现状
        五、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预测效应
第五章 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分析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结构关系
        一、学校适应结构关系假设的提出
        二、学校适应结构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三、讨论:行为适应为关系适应影响学习适应的中介变量
    第二节 政府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一、政府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二、政府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三、讨论:政府支持对关系适应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第三节 学校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一、学校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二、学校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三、讨论:关系及学习适应为学校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抓手
    第四节 家庭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一、家庭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二、家庭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三、讨论:关系及行为适应为家庭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着力点
    第五节 社区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一、社区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二、社区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三、讨论:社区支持可对关系适应、行为适应产生直接影响
    第六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结构关系
        一、社会支持结构关系的假设提出
        二、社会支持结构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三、讨论:社区为政府、家庭、学校支持间作用关系的联接点
第六章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困境及路径优化
    第一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困境审视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较差、看护人教育层次整体较低
        二、学习及行为适应具有“多面复杂性”,关系适应较差
        三、地方政府援助的细节性实施举措尚待详细规划与考虑
        四、学校行政支持及同伴支持不力、教师支持公平性不足
        五、心理与学习支持不力为家庭支持的主要困境
        六、社区教育资源欠缺、扶助体系尚未健全
    第二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路径优化
        一、学校适应的问题解决亟需关注“留守类型”
        二、学校适应受心理状态影响、家庭支持需注重心理关怀
        三、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需合力引导人际关系发展
        四、教师支持需以学习引导与支持为关注要点
        五、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可发挥行为导向功效
第七章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第一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依据
        一、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原则
        二、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思路
    第二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设计
        一、政府引领:加强顶层驱动,构建引导型制度环境
        二、学校主推:着重关注社交与学业,建设关怀型学校支持环境
        三、家庭辅助:注重行为及关系引导,营造感化型家教环境
        四、社区衔接: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社区教育支持环境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趋势分析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态度
        (二)科学态度
    二、理论基础
        (一)科学哲学理论
        (二)科学学习理论
        (三)教育测量理论
        (四)结构方程理论
第二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建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的相关研究
        (一)模型的内涵与类型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成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目的
        (一)凝结理论:整体结构的直观体现
        (二)细化内涵:要素内部关系的总结
        (三)引领框架:推动测评工具的开发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合理原则
        (二)符合实际原则
        (三)可测可评原则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模型构建的主要依据
        (一)常用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评价维度
        (二)科学素养大型测评理论框架
        (三)初中科学类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
    五、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形成模型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的表现模型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
第三章 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比较研究
    一、国际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一)SAI测评工具分析
        (二)STAQ测评工具分析
        (三)TOSRA测评工具分析
        (四)mATSI测评工具分析
        (五)ROSE测评工具分析
    二、国际科学素养评价项目中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一)PISA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二)PCAP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三、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的启示
第四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开发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框架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原则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模式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方法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的构建
    二、科学态度量表初稿的编制与第一次试测
        (一)编制初稿
        (二)第一次试测
        (三)问卷修改
    三、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二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一)项目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信度分析
        (四)问卷修订
    四、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三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一)项目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信度分析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五)问卷修订
第五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验证
    一、目的与对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二、数据与分析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总体情况
        (二)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三)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四)不同学校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五)科学态度与科学能力的关系研究
    三、主要结果与培养建议
        (一)主要结果
        (二)培养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存在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是数据拟合较好的模型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是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本土化测评工具
        (四)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总体表现较积极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
        (五)初中生的科学能力对科学态度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二、研究反思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测试样本量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三)争取建立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常模
参考文献
附录1: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初稿
附录2: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二稿
附录3: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三稿
附录4: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四稿
附录5: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初稿
附录6: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正式稿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9)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社会运动的教育:独中的改制与救亡图存
    第一节 华文中学的被迫改制
        一、英国殖民时期的华文教育
        二、华文中学被迫改制历史背景之追溯
        三、华文中学的改制过程
    第二节 独中的救亡行动
        一、独中的致命之击:1965年直升中学政策
        二、独中复兴运动的掀起
        三、独中的图存关键——独中建议书与招生运动
    第三节 独中工委会的扶持
        一、成立行政部
        二、组织办理独中教育工作会议
        三、开拓独中生升学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原则与权宜的拉锯战:独中的办学路线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 双轨制与母语教育路线:196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双轨制路线
        二、母语教育路线
    第二节 国民型、混合、董教总路线:197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兵分三路的办学路线
        二、以国民型式办学路线的两所独中救亡重生实例为戒
    第三节 各自为政与各取所需:1980年代及之后的独中课程设置
        一、全面实施6年中学学制
        二、政府课程所占比例依然吃重
        三、自由多元的课程内容安排
    第四节 因人因地制宜:独中校长与独中课程设置
        一、校本课程的自由
        二、兼顾政府课程的无奈
        三、英文国际班的诱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权与人治:独中的学校管理层
    第一节 失衡与不全面:独中决策权与管理制度
        一、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
        二、独中行政管理制度化不全面
    第二节 行走在钢索上:独中校长与董事的关系
        一、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
        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一场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愁与筹:独中学校管理层的共同烦恼
        一、董事教师学生联手度过独中改制初期的经济困难期
        二、及时因应外界需求
        三、办学经费运用与筹措:独中校长的份内“外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势的学校主体:独中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独中学生与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缺失
        一、独中学生不具校政参与决策权
        二、独中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不足
    第二节 全马独中学生概况分析
        一、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
        二、独中学生家长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及家庭年收入偏高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学生培养的看法与态度
    第三节 全马独中教师概况分析
        一、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
        二、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教师寄以厚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的实践计划:一份独中教育蓝图
    第一节 吉兰丹中华独中现况分析
        一、学生现况分析
        二、教师现况分析
        三、硬体设备现况分析
    第二节 学生发展:丹中教育愿景、理念与目标
        一、丹中教育愿景与理念
        二、丹中教育目标
    第三节 课程发展:课程体系决定学校形态
        一、课程结构改革
        二、课程意识提升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一、职前培养
        二、在职培训
        三、善用外援讲师与志愿者
    第五节 学校治理结构与策略
        一、董事会
        二、学校行政层
        三、丹中教育基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0.2 研究意义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0.2.2 文学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0.5 论文大纲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1.1.2 文学的主动性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1.4.2 “谁当主角”?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3.3.1 “落后”人物集锦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4.3.3 加入全球化
5. 美丽新世界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5.3.3 纯文学的失落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影响初一学生吸烟行为的外在因素分析”一文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侠义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占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家庭因素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 ——以上海市初中生为例[D]. 贾新星.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5]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6]初中生数学课堂目标结构、数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数学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 魏文. 西南大学, 2020(01)
  • [7]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D]. 赵磊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D]. 魏晓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D]. 林敏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关于《影响一年级学生吸烟行为的外部因素分析》一文的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